家业常青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4-01 | 杂志分类:经济金融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家业常青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责任编辑:马海敏   责任校对:潘  洁   责任印制:张也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家业常青: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袁吉伟著. —北京:中国金 融出版社,2022.3  ISBN 978-7-5220-1519-4  Ⅰ. ①家… Ⅱ. ①袁 … Ⅲ. ①信托制度—应用—投资管理—研 究—中国 Ⅳ. ①F832.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2)第024793号   家业常青: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JIAYE CHANGQING:XINTUO ZHIDU ZAI CAIFU GUANLI ZHONG DE YINGYONG   出版   发行   社址 北京市丰台区益泽路2号   市场开发部 (010)66024766,63805472,63439533(传真)   网 上 书 店  www.cfph.cn         (010)66024766,63372837(传真)   读者服务部 (010)66070833,62568380   邮编 100071   经销 新华书店   印刷 保利达印务有限公司   尺寸 169毫米×239毫米... [收起]
[展开]
家业常青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中国金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5月,直属中国人民银行管理,是以出版金融类图书、期刊、音像电子制品为主的专业出版社。60多年来,我社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扎根金融沃土、突出金融品牌、出版精品书刊”的办社理念,坚持走金融专业特色的强社之路,出版了一大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金融类图书、期刊和音像电子制品,为服务中国金融改革发展、普及全民金融知识、促进国际经济金融交流、弘扬先进金融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本内容
第1页
第2页
家业常青: 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袁吉伟  著
第3页
  责任编辑:马海敏   责任校对:潘  洁   责任印制:张也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家业常青: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袁吉伟著. —北京:中国金 融出版社,2022.3  ISBN 978-7-5220-1519-4  Ⅰ. ①家… Ⅱ. ①袁 … Ⅲ. ①信托制度—应用—投资管理—研 究—中国 Ⅳ. ①F832.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2)第024793号   家业常青: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JIAYE CHANGQING:XINTUO ZHIDU ZAI CAIFU GUANLI ZHONG DE YINGYONG   出版   发行   社址 北京市丰台区益泽路2号   市场开发部 (010)66024766,63805472,63439533(传真)   网 上 书 店  www.cfph.cn         (010)66024766,63372837(传真)   读者服务部 (010)66070833,62568380   邮编 100071   经销 新华书店   印刷 保利达印务有限公司   尺寸 169毫米×239毫米   印张 19.25   字数 254千   版次 2022年3月第1版   印次 2022年3月第1次印刷   定价 58.00元   ISBN 978-7-5220-1519-4   如出现印装错误本社负责调换 联系电话(010)63263947
第4页
序 序 1 我国居民财富不断增多,财富管理意识日渐提升,财富管理需求 多样化,整体而言,我国正进入财富管理新时代。但是需要看到,财 富管理工具和渠道还相对狭窄,并不利于居民财富的投资管理、代际 传承,也会制约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迫切需要完善财富管理制度,解 决我国落后的财富管理生态体系与居民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之间的突 出矛盾。 我国现代信托业发展已有 40 余年,信托法实施也有 20 余年。但 是,信托文化普及程度仍不高,信托仍是一个很小众的领域,并不广 为人知。即使部分高净值人群投资了信托产品,但是他们也仅仅将信 托制度理解为一种金融产品,这导致我国信托业发展水平依然不高。 从过往成功经验看,一国的信托文化普及程度决定了信托行业发展的 高度和水平。在美国社会中,信托与律师、医生同等重要;日本在持 续普及贷款信托、年金信托后,在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迎来信托时代, 相信我国也会迎来这一时刻。 信托制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丰富财产管理手段,更加有 效地管理财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我国信托行业供给侧改革及信托 序  言
第5页
家业常青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2 公司回归本源的重要突破口就在于推进信托制度在私人财富管理领域 的更广泛应用。从海外信托发展历程看,信托制度大致经历了由以投 融资为核心的资产管理向以家事安排为核心的财富管理转型,回到信 托最初的起源处。信托制度作为财富管理基础性工具,财富管理保护 功能独特,可实现个人财产的破产隔离;在财富传承领域,信托作为 遗嘱替代而蓬勃发展。我国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应用才刚刚开 始,而且局限于高净值客户,还未惠及普通百姓,这正是未来信托的 发展潜力所在。 推广信托,发掘社会信托需求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目标。这 需要加大信托文化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信托、理解信托、感受信托 的魅力,能够更加熟知信托可应用的方向和领域。信托从业人员需要 利用信托更好地服务于居民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大胆创新,有效引 导市场需求,在实践中持续提升我国信托制度的应用高度、广度和深 度。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消除制约信托发展的制度因素、市场因素、 税收因素等,通过更多制度安排,强化信托制度的创新应用,更好地 体现信托制度的社会价值。 在这个大变革的年代,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难忘。入行近十年, 我想用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结合全球实践和经验,更加全面地介绍信 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推动我国财富管理实现高水平发展。本 书结合国内外最新实践,以财富增值、财富保护和财富传承等财富管 理需求为主线,系统介绍海内外的信托制度应用。本书中,人为对很 多信托应用的功能进行了区分,但是很多信托应用已兼具多种功能。 在实践中,需要全面认识信托功能的本质所在,以便贴合个人需求。 我之前写过信托理论和实务、信托公司转型方面的书籍,但是本书的 主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理论要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部分内容还要 借鉴海外经验,写作过程并不轻松,对于我个人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因此本书不足之处,还希望读者朋友多多包涵。在写作过程中,我参
第6页
序 序 3 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再次向相关作者表示感谢。写作过程中,我也加 深了对信托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更加坚信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将有更加 美好的明天。 最后,我以此书献给最最亲爱的母亲,她有着农村妇女淳朴和任 劳任怨的精神,她用言行教会我与人为善,脚踏实地,不断进步,感 谢她一直为我的付出! 袁吉伟 2021 年 10 月 30 日于北京
第7页
第8页
目 目 1 财富管理与信托制度篇 第一章  理解财富及财富管理·········································································3 第一节 洞悉财富 ························································································3 第二节 认知财富管理 ················································································7 第二章  认识信托制度···················································································12 第一节 信托制度的内涵 ··········································································12 第二节 信托制度的功能 ··········································································15 第三节 信托的分类 ··················································································16 财富保值增值与信托制度应用篇 第三章  信托产品投资策略···········································································21 第一节 信托产品与各类资管产品比较分析 ··········································21 第二节 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投资策略 ··················································27 第三节 权益投资类信托产品投资策略 ··················································49 目  录
第9页
家业常青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2 第四节 混合类信托产品投资策略 ··························································62 财富保护与信托制度应用篇 第四章  财富风险及财富保护规划·······························································73 第一节 财富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因素 ······················································73 第二节 财富保护工具选择 ······································································80 第三节 财富保护规划策略 ······································································85 第五章  婚姻风险、债务风险及信托制度应用···········································88 第一节 婚姻风险及信托制度应用 ··························································88 第二节 债务风险及信托制度应用 ··························································98 第六章  特殊群体保护及信托制度应用·····················································105 第一节 老人保护及信托制度应用 ························································105 第二节 残障人群保护及信托制度应用 ················································ 113 第三节 家庭子女保护及信托制度应用 ················································123 第七章  税收筹划与信托制度应用·····························································128 第一节 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128 第二节 税务筹划及信托制度应用 ························································130 第三节 信托节税注意事项 ····································································133 第八章  财产管理与信托制度应用·····························································135 第一节 有价证券管理及信托制度应用 ················································135 第二节 保单管理及信托制度应用 ························································138 第三节 知识产权管理及信托制度应用 ················································145
第10页
目 目 3 财富传承与信托制度应用篇 第九章  规划财富传承·················································································155 第一节 财富传承的核心要义 ································································155 第二节 财富传承工具的选择 ································································158 第十章  遗嘱信托、生前信托及目的信托应用·········································164 第一节 遗嘱信托应用 ············································································164 第二节 生前信托应用 ············································································179 第三节 目的信托应用 ············································································187 第十一章  家族财富传承工具选择和应用·················································192 第一节 家族财富传承的关键事项 ························································192 第二节 家族财富传承工具比较 ····························································205 第三节 家族信托应用 ············································································210 第四节 离岸家族信托应用 ····································································233 第五节 家族办公室应用 ········································································242 第六节 私人信托公司应用 ····································································258 第十二章  慈善信托应用·············································································268 第一节 慈善传承目标与行动 ································································268 第二节 慈善捐赠工具比较 ····································································274 第三节 海外慈善信托应用 ····································································282 第四节 我国慈善信托应用 ····································································286 参考文献·········································································································293
第11页
第12页
财富管理与信托制度篇 我国居民财富规模日渐上升,财富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各类机构加 速布局财富管理市场,抢占市场先机,推动财富管理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 段。对于个人而言,需要明确自身财富管理需求,与财富管理机构合作, 通过合适的法律制度,制订完善的财富管理方案。信托制度具有卓越的财 富管理功能,能够全面满足居民财富保值增值、财富保护和财富传承的 需求。
第13页
第14页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3 第一章  理解财富及财富管理 正确理解财富内涵,形成正确的财富观,明确不同生命阶段的财富管 理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财富管理工具,有利于实现个人生活和财务目标。 第一节  洞悉财富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足够的财富,实现衣食无忧。然而,财富并不是幸 福的唯一条件。当今社会普遍存在财富焦虑,房产、教育等话题很容易贩 卖焦虑,部分人更是具有很强的拜金主义倾向,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形成正 确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一、财富的概念 通常认为,财富是对个人有用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总称。狭义的财富 主要是指物质财富,诸如金钱、房产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及人类文明的丰 富,财富已经突破了物质范畴,诸如家风、习俗等精神财富已成为财富的 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精神财富难以量化分析,以 下主要以物质财富为核心对财富作更深入的探讨。 财富是一个存量概念,是总资产减去总负债的剩余。因此,收入并不 直接形成财富,还需要扣除支出及负债,这意味着高收入的人如果具有较 高水平的支出,累积财富的速度并不会很快,这类典型的人群就是白领中
第15页
家业常青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4 的“月光族”。相反,收入水平并不高的人,但是有效控制支出,也能够 实现较快的财富累积。所以,开源节流是积累财富最理想的方式。 在负债及支出一定的情况下,个人财富主要由四类构成。一是个人收 入所得,这里的收入是一个狭义概念,主要是指劳动、技术等参与实际生 产的报酬所得。二是资产投资所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财产性收入所得。 三是继承所得,主要是从父母或他人处获得的转移收入。四是意外所得, 主要是通过彩票中奖等渠道获得的收入。前三类收入来源更为常见,第四 类收入来源更具偶然性。 劳动及经营性收入所得是当前很多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尤其是对刚 参加工作不久的人而言,劳动报酬所得对其财富形成至关重要。在不考虑 继承遗产的情况下,我国居民劳动和经营性收入占比为 68.32%。国民收入 可按照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进行核算。按照收入法核算时,可以从一 定程度上看到劳动报酬所得在 GDP 中的份额。数据显示,自 2007 年开始, 劳动报酬在 GDP 中的占比呈现持续上升态势,2015 年以来维持在 50%以上。 资产投资收入是个人财富的重要来源,在我国该收入占所有收入的 31.68%。个人资产投资管理会受到收入、金融素养、风险偏好等各种因素 的影响而形成差异化的态势。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中低收入人群资产 配置多为现金和存款,风险偏好较低;中等收入人群资产配置更多偏向房 产;高收入人群则进一步提升了风险偏好,股票、PE 等高风险资产配置占 比会更高。从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可以看出,入榜人员多为掌握一定产业企 业股权的个人或家族。我国多次提到要持续提升财产性收入,这意味着个 人资产投资收入的重要性会逐步体现出来。 遗产继承收入更多的是一次性所得,我国居民财富统计制度不完善, 相关公开数据几乎缺失。一般而言,当一个社会进入较高程度的老龄化 后,遗产继承规模会逐步升高。遗产继承规模与个人财富规模、遗产税、 财富传承意愿、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健全程度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我国老龄
第16页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5 化进程逐步加快,最为明显的就是改革开放时的创业一代已经到了财富传 承的关键时期,这预示着未来我国财富继承会在个人财富中占据越来越重 要的地位。 二、财富的规模及分布 《2021 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末,我国个人 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规模为 241 万亿元(见图 1-1),预计到 2021 年末, 将增长至 268 万亿元,增速为 11.2%,依然保持较快增速,这反映了居民 财富积累的速度并没有因经济增速放缓而下降。 从区域看,截至 2020 年末,全国有 24 个省(区、市)的高净值人数 超过 2 万人,其中四川省、湖北省、福建省高净值人数首次突破 10 万人; 另有 8 个省(区、市)的高净值人群数量超过 5 万人,分别为辽宁省、天 津市、河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西省、云南省。2020 年,广 东省、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高净值人群数量占全国总数的 44%,高于 2018 年的 43%;其持有的可投资资产占全国高净值人群财富的 60%,高于 2018 年的 59%,反映了财富逐步集中的趋势。                       ὆ʺ̣Ћ὇ ὇ࣲ὆ 图 1-1  我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2021 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第17页
家业常青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6 从不同年龄人口来看,国外的相关研究认为,财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持续上升,不过个人退休后,财富创造能力减弱,财富消耗增多,财富 整体规模会逐步下降。因此,财富规模与人口年龄呈现倒“U”形关系。 但是,如果加入家庭代际转移和传承因素,这种关系可能就有所削弱了。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2015 年的调查数据显示, 35 岁以下年龄组拥有最高的财富规模,为 100.6 万元,我国财富的分布并 不符合国外研究规律,代际转移可能使该规律不复存在(见表 1-1)。 表 1-1  我国按照户主年龄分组的家庭财富分布情况 年龄段 35 岁以下 35~44 岁 45~55 岁 55~64 岁 65 岁以上 总资产均值(万元) 111.5 97.23 83.07 69.07 67.06 总负债均值(万元) 10.83 7.29 5.31 2.5 1.43 净资产均值(万元) 100.6 89.94 77.77 66.56 65.62 资料来源:西南财经大学。 从不同人群财富拥有规模来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 财富分布的不均衡性,而且这种不均衡性要远高于收入的不均衡性。《瑞 士信贷 2020 年全球财富报告》数据显示,2019 年末,全球最富有的 1% 人群所持有的财富份额约为 43.3%,较 2000 年下降了 4 个百分点左右; 从各个国家看,俄罗斯财富分布最不均衡,1% 的最富有人群持有的财 富份额超过 51%,不过较 2000 年下降了近 6 个百分点;美国该比例约 为 35%,较 2000 年有所上升;我国为 29% 左右,较 2000 年上升了近 7 个百分点,说明我国财富分布集中度在过去 20 年呈现明显的上升态 势(见图 1-2)。
第18页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7 图 1-2  我国财富分布不均衡情况 (资料来源:Wind 数据) 第二节  认知财富管理 财富管理主要是围绕个人发展和生活目标所制订的综合服务方案。随 着个人财富管理的复杂化,财富管理越来越依靠专业机构来完成,个人需 要不断深化与财富管理机构的合作。 一、财富管理的需求 (一)按照目的分类 财富管理按照具体目的可以分为财富增值保值、财富保护、财富 传承。 财富增值保值主要是为保障生活、养老、教育等支出,对现有财产进 行资产配置,通过投资管理获取收益,增加财富规模,享受更高的生活品 质。财富保值增值是每个人和家庭最朴素的财富管理需求,而且在个人财 富来源方面会占有较高的比重,可以说财富保值增值是个人财富管理的核
第19页
家业常青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8 心内容。 财富保护主要是为了防止婚姻、债务诉讼等内外部风险事件可能对 个人财富造成的侵蚀,需要加强部分财富的独立管理,确保财富目标顺利 实现。 财富传承主要是为了满足代际间财富的转移,通过有效的工具,实现 财富的延续,或者达到财富所有者最初的目的。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 来,财富传承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财富管理内容,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财富管理需求,然而不同生命阶段及不同群体 所对应的财富管理需求并不相同。详细研究这种需求差异,既可以为个人 自身的财富管理需求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指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满 足客户需求。 (二)按照生命周期分类 生命周期理论根据个人或家庭人口规模、收支状况、资产负债情况 等因素,将个人生命或家庭分为探索期、建立期、稳定期和退休期四个阶 段。个人及家庭处于不同阶段,所对应的家庭情况各异,其收支状况、 财务目标、财富管理需求有所不同,这决定了其所偏好的金融工具是不 同的。总之,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人将综合考虑其即期收入、未来 收入、可预期的开支及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等因素来决定目前的消费和储 蓄,使其消费水平在各阶段保持适当的水平,实现财务平衡和最大化。 探索期是个人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这个阶段处于成长和求学阶段, 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没有明确的财富管理需求,不过可以通过学习 相关理论知识及尝试少量投资管理实践,奠定财富管理理论和实践基础, 达到财富管理启蒙的目的。 建立期是个人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个人进入社会 找到合适的工作,有了稳定收入来源,组建家庭,迎来家庭新生命,家庭
第20页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9 成员逐步增多,相关支出随之增大。同时,个人会购置居住房屋,应积攒 房屋首付款。在此阶段,个人所需支出较大,财富积累需求较高,投资风 险偏好较大,股票等相关风险较大的金融工具投资比重较高。总体来看, 建立期个人资产规模有限,负债以信用卡、小额贷款或者按揭抵押贷款 为主。 成熟期是个人生命周期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个人事业逐渐步 入顶峰,收入持续增加,孩子教育支出、房屋贷款、老人赡养支出占比较 大。此阶段个人财富积累处于一个较快阶段,个人投资日益成熟。而且, 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为养老作好准备。总体来看,成熟期内个人及家庭 资产规模较快增长,负债水平逐步下降。 退休期是个人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个人逐渐从工作岗 位退出,劳动收入降低,主要以养老金、理财收入为主,医疗费用支出增 大。同时,这个阶段也涉及财富传承,保持家族或者家庭财富的有效延 续,保证财富安全。总体来看,退休期储蓄减少,逐渐变现资产以应对各 类支出,不会有新增债务。 二、财富管理工具的选择 根据不同财富管理需求,可以选择适当的工具,实现特定财富目标。 财富保值增值方面,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在于获取理想的投资收益, 因此可以选择的产品或者工具主要包括各类资管产品,诸如公募基金、私 募基金等。资管新规出台之前,我国处于监管分割的状态,各类资管产品 运作差异较大。资管新规出台之后,资管产品差异逐步缩小,主要在于公 募类产品和私募类产品的区别。除了购买各类已有的资管产品,还可以全 权委托财富管理机构投资,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 财富保护方面,财富保护涉及应对内外部风险因素,提前做好资产保 护的应对方案。因此,财富保护的目的不在于资产的保值增值,重点在于
第21页
家业常青信托制度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10 能够确保个人财产安全。目前,主流的产品或者工具包括保险、信托、特 定法律组织等。 财富传承方面,财富传承涉及财产代际间的传递,更多的是对身后事 的安排,涉及财富的转移,主要应用工具包括赠与、信托、保险、遗嘱、 家族办公室等,而且不同工具之间可以组合应用,诸如遗嘱和信托组合可 以形成遗嘱信托,保险与信托组合可以形成保险金信托。 财富管理工具的演进和成熟程度与金融体制发达程度、所处的经济 社会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从发达国家来看,这些国家经历了经济高速增 长和财富创造的阶段,已经进入了财富创造和传承并重的阶段。因此,欧 美发达国家基本已经在财富保值增值、财富保护和财富传承等方面都具有 了非常丰富的实践,在相关领域形成了健全的法律体系,有较多的工具和 产品服务可供居民选择。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欧美国家允许居民运用各 种工具,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实现自身的财富管理目标。从我国情况来 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更多处于经济高增长时期,而且人口也处于相 对年轻化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财富保值增值为核心,各类客群基本都 聚焦这一财富主题。但是,随着财富保护、财富传承需求的显现,这种需 求逐步向大众富裕客群延伸,然而相关制度安排基本处于空白或者刚刚起 步阶段,相关应用工具非常有限,金融机构专业经验也不多,需要整个社 会共同探索。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法律制度和司法审判将会起 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与财富管理机构的合作 我国居民财富管理意识逐步提升,而且随着金融产品服务的复杂化, 越来越多的个人开始寻求通过专业的金融机构获取财富管理服务。《2021 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超过 60% 的被调研对象更愿意向金融机构获取 资产配置意见,这为金融机构布局财富管理业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22页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11 财富管理业务价值链条涉及渠道、产品服务等环节,不同机构可以在 链条的某个环节,或者也可以在全部链条进行布局。我国主要参与布局的 机构包括银行、券商、信托、公募基金公司和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等,不 同机构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这其中,银行从事财富管理业务最早,具有 客户资源、产品服务、品牌影响力方面的优势,也是国内财富管理领域头 部机构,但是其需要加强投研能力。券商近年来开始转型财富管理业务, 主要依赖其较丰富的渠道、围绕资本市场的产品服务优势,不过券商在产 品服务、人才队伍、内部协同等方面仍处于建设初级阶段,较银行仍有较 大差距。信托公司自 2019 年开始加快布局直销渠道,推动财富管理业务的 发展,具有财富管理业务制度优势和固收类产品的特色,不过信托公司产 品体系不完善及获客渠道有限,将阻碍其做大做强。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 是我国较早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机构,客户服务较为完善,体制机制更为 灵活,但是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经营管理略有混乱,产品销售并不规范, 绝大部分为中小机构,可持续经营能力较低,随着个别第三方财富管理机 构的产品出现投资风险,未来仍需要推进高质量发展。总体比较来看,银 行占据了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最高份额,信托、券商、第三方机构等所占 市场份额都相对差距不大。
第23页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免费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