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定稿封面

发布时间:2023-3-1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摘要定稿封面

P494 Impact of early optimization of ustekinumab on mid-term targets in severe Crohn's disease: THE MUST study早期优化乌司奴单抗对重症克罗恩病中期目标的影响:MUST研究背景:很多克罗恩病(CD)患者经历过难治性病程,因此药物强化可能是优化当前生物制剂治疗有效性的一种选择。目的比较重度活动性CD患者静脉注射(IV)诱导治疗后立即增加UST 90mg剂量至4周与8周剂量的1年疗效。方法:MUST(meta-optimization of Ustekinumab)是一项包含重度活动性CD患者的真实生活多中心观察性法国回顾性队列研究。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纳入来自三个IBD中心的所有接受IV UST诱导治疗治疗的患者,随后皮下注射(SC)UST 90 mg,4周(MUST组)或8周(STD组)。治疗方案的选择由医生自行决定。重度活动性CD的定义是HBI>16,一周内大便频率(SF)≥4,腹痛(AP)≥2,至少一项炎症证据(CRP≥5mg/L和/或 FC≥25... [收起]
[展开]
摘要定稿封面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1页

P494

Impact of early optimization of ustekinumab on mid-term targets in severe

Crohn's disease: THE MUST study

早期优化乌司奴单抗对重症克罗恩病中期目标的影响:MUST研究

背景:很多克罗恩病(CD)患者经历过难治性病程,因此药物强化可能是优化当前生物制

剂治疗有效性的一种选择。目的比较重度活动性CD患者静脉注射(IV)诱导治疗后立即增

加UST 90mg剂量至4周与8周剂量的1年疗效。

方法:MUST(meta-optimization of Ustekinumab)是一项包含重度活动性CD患者的真

实生活多中心观察性法国回顾性队列研究。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纳入来自三个IBD中

心的所有接受IV UST诱导治疗治疗的患者,随后皮下注射(SC)UST 90 mg,4周(MUST

组)或8周(STD组)。治疗方案的选择由医生自行决定。重度活动性CD的定义是HBI>16,

一周内大便频率(SF)≥4,腹痛(AP)≥2,至少一项炎症证据(CRP≥5mg/L和/或 FC≥250

μg/g和/或放射学和/或内镜下的疾病活动体征)。主要终点是PRO-2临床缓解,定义为

SF≤2-8,AP≤1,第52周时 FC<250μg/g和/或CRP<5mg/L。关键的次要终点是第52周

时PRO-2缓解、内镜改善和无激素临床缓解。

结果:纳入203名成年患者,其中MUST组(n=59),STD组(n=144)。两组患者基线人

口统计学和疾病特征相似。中位病程9年(IQR:5-14岁),66%为女性。根据蒙特利尔分

类,36%和44%的患者的疾病部位分别为L1和L3。所有患者之前都接受过一种以上的生物

制剂治疗,27%的人经历过肛周克罗恩病,35%的人以前接受过CD相关的手术。在第52周,

两组之间主要终点的校正差异为15.8%(95%置信区间(CI)0.21-0.94;p=0.029),MUST

组的临床缓解率显著更高。调整后PRO-2缓解差异为3.7%(CI 0.45-1.66;p=0.64)。除

STD组一名患者外,所有患者均在第52周停用类固醇激素。两组内镜改善相似(61.9% vs.

第102页

61.5%,p=0.98)。两组的不良事件无显著差异(42.4% vs. 34.7%,p=0.338)。

结论:本项真实生活研究表明,与q8w相比,重度CD患者中,UST治疗增加到q4w剂量,一

年内可获得更高的临床缓解率。此发现可在专门的前瞻性随机试验中得到证实。

P498

Ustekinumab Real World Evidence Study (UndieS): study design with

information about positioning and the choice of ustekinumab

乌司奴单抗真实世界证据研究(UndieS):包含定位信息的研究设计及乌司奴单抗的选择

背景:严格的三期试验标准限制了其结果的外部有效性。精心设计的真实世界研究旨在通过

描述药物在常规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来补充这些研究。随着克罗恩病(CD)治疗

选择方案的扩大,需要确定理想的药物顺序及其影响。

方法:UndieS是一项针对使用乌司奴单抗(UST)作为常规护理的一部分CD患者的IV期、

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从英国22个中心招募600名参与者,随访期为2年。基线和

第8、16/20、56、80和104周的评估包括改进的Harvey-Bradshaw Index(mHBI)、IBD

控制、药物治疗满意度问卷和PRO-2。主要结局是一年内无类固醇激素缓解(mHBI≤4)。

次要结果指标包括描述疾病活动性、PROs和耐受性的变化。

结果:从2020年3月开始招募,迄今为止招募了437名患者。基线特征为50%男性,同意时

的中位(范围)年龄为41(18-91)岁(14%>65岁),中位mHBI为5(0-39)。开始使用

UST之前CD的中位持续时间为8(0-60)年。疾病部位(根据Montreal classification)为:

L1:35%,L2:20%,L3:44%和孤立性L4:1%。24%的参与者报告了肛周疾病。开始使

用UST同时使用免疫调节剂或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15%和11%)低于

UNITI临床试验计划。

59%的参与者疾病活动度评分表明他们不符合进入UNITI的标准,也不符合NICE提出的中

第103页

重度活动性CD标准,尽管其中81%的患者有炎症的证据。对先前治疗的反应不足或不良反

应是常见指征(52%的受试者)。

32%的参与者接受过生物制剂初治;64%和10%接触过抗肿瘤坏死因子和维得利珠单抗,6%

的患者曾同时接触过这两种药物。既往生物暴露情况见图1。选择UST最常见的原因是免疫

调节剂不耐受和对感染风险的担忧。接受生物制剂初治的患者年龄较大(中位45岁 vs. 39

岁;p=0.02),病程更短(7 vs. 9年;p=0.04)。

图1. 既往生物暴露情况

结论:本队列是在真实世界中接受UST治疗的CD患者的代表。确定了这些患者与招募到三

期临床试验的患者间的一些重要差异。

P510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Ustekinumab against other biologic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

乌司奴单抗与其他生物制剂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比较有效性:倾向评分分析

第104页

背景: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Ustekinumab (UST)用于中重度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

肠炎(UC)患者。目前尚缺乏UST与其他生物制剂的比较。目的:进行倾向评分分析(PSA),

以比较UST与英夫利西单抗(IFX),常规IFX和维得利珠单抗治疗CD和UC中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UST(n=71)、维得利珠单抗(n=98)、常规IFX治疗(n=70)

和积极IFX(n=148)治疗的患者。每次比较均对年龄,性别,IBD亚型,既往生物暴露进行

PSA校正。比较治疗52周时粪便钙卫蛋白(FC)缓解率(<150μg/g)、停药率、住院率和

手术率。主要无应答者被排除在外。

结果:PSP后,与维得利珠单抗相比,UST的停药率较低(7.4% vs. 37%,P<0.001),FC

缓解率较高(42.6% vs. 25.9%,P=0.104)。与常规IFX治疗相比,UST显示出更高的FC缓

解率(53.8% vs. 19.2%,P=0.020),更低的住院率(7.7% vs.30.8%,P=0.075)。UST

和积极IFX治疗在任何临床结局中均无差异。

结论:考虑到PSP的潜在局限性,本研究结果表明,UST可能与积极IFX治疗一样有效,比维

得利珠单抗和传统IFX治疗更佳。

P517

Ustekinumab monitoring levels predict the need for intens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乌司奴单抗监测水平可预测炎症性肠病患者需要优化治疗

背景:治疗药物监测(TDM)是炎症性肠病(IBD)中优化抗TNF生物制剂的宝贵工具。然

而,对于非抗TNF药物(如乌司奴单抗,UST,一种抗IL12/23药物),TDM在真实世界IBD

患者中的价值和证据较少,尽管新数据表明,这些生物制剂较高的药物浓度(>4.5μg/ml)

预示着更好的临床结果。我们评估了真实IBD患者的UST药物水平与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对接受UST维持治疗(≥16周)的IBD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在2020年6月至2021年

第105页

5月期间对IBD病房进行随访。在纳入时评估患者的UST谷浓度,并通过开始使用UST时

(PRE)、抽血时(inclusion-ext)和随访6个月后(POST)评估临床结局。临床反应由

Harvey-Bradshaw指数(HBI)(临床缓解;HBI≤4分或pMayo≤2分)和粪便钙卫蛋白

(FC)的生化反应(生化反应FC比基础值降低>50%,生化缓解FC<150g/kg)。记录随访

结束时需要手术、强化或治疗改变的方案。

结果:共62名患者(53.2%为男性;平均年龄46(41-50)岁;其中CD57人,UC3人,不

确定结肠炎2人)。从诊断到启动UST治疗的时间为149(122-176)个月。35.5%的患者接

受免疫抑制剂的联合治疗,95.6%的患者既往接受过生物制剂治疗(15.6%以上患者既往接

受过2种生物制剂)。UST平均使用时间为13(10-16)个月。平均UST水平为7.1μg/ml(SD

4.3),强化患者(UST每4周一次,n=17)水平更高(9.4μg/ml(4.3)vs. 6.2μg/ml(4.0);

p=0.03)。然而,与无应答者(分别为7.2μg/ml(4.4) vs. 6.7μg/ml(4.4);p=0.71)

相比,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n=52,83.9%)间的UST水平没有差异; 与无应答者(分别为

7.0μg/ml(4)与6.6μg/ml(4.5);p=0.7)相比,在6个月时达到生物缓解(n=31,56.4%)

的患者也是如此。

在随访期,只有2例患者停止UST治疗,7例患者需要每4周加强治疗。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

低于4.5μg/ml的UST水平对后续是否需要加强UST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OR 5.7,95%CI

1.01-32.9)。

结论:UST是IBD患者实现临床和生物缓解的有效药物。UST水平(<4.5μg/ml)可用于指

导6个月时是否需要加强治疗。

P525

Real-world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ustekinumab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第106页

乌司奴单抗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真实世界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背景:了解托法替尼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真实世界有效性和安全性与确认临床试验

中观察到的益处相关。本系统综述的目的是总结乌司奴单抗(UST)治疗UC实际结局的报

告证据,并对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进行Meta分析。

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ience Direct电子数据库,以及2022

年9月15日前的会议记录,评估UST治疗UC的真实世界研究。使用随机效应Meta分析模型

计算临床和安全性结局。评估了第8周、第12-16周、第6个月、第12个月的结局。用每100

名患者-年(PY)暴露的百分比和发病率(IRs)报告结肠切除术数目和不良事件(AE)。

结果:在确定的254篇文章中,纳入19项研究,涉及3786名患者。16项研究报告了既往生

物制剂或JAK抑制剂应用情况,涉及1003名患者,其中92.3%以前接受过生物制剂治疗,61.1%

同时接受过抗肿瘤坏死因子和维得利珠单抗治疗,16.4%接受过生物制剂和托法替尼治疗

(图1)。45.4%的患者在第8周达到缓解(95% Cl 30.1-60.6%),43.8%(38.4-49.2%)

在第12-16周缓解,44.6%(35.9-53.3%)在第6个月缓解,50.6%(36.3-64.8%)在第12

个月(图2)。在第8周、第12至16周、第6个月和第12个月,分别有61.2%、59.4%、65.2%

和76.8%的患者应答(图3)。在第8周、第12 - 16周、第6个月和第12个月,无皮质激素缓

解的患者分别为18.7%、36.8%、34.5%和39%。在第12-16周、第6个月和第12个月,分别

有29.9%、24.3%和58.2%的患者实现了内镜改善。近30%的患者需要增加剂量,这对其中

40%的患者有效。UST的汇总持续率在第9个月和第12个月分别为76.9%和73.3%。结肠切

除术、AE、严重AE和严重感染的IRs分别为5.1、7.9、1和0.5/100 PY(图4)。

第107页

图1. 既往暴露于抗肿瘤坏死因子,维得利珠单抗,或单独或连续暴露于托法替尼的比例

图2. 第8周、第12-16周、第6个月和第12个月的缓解率

第108页

图3. 第8周、第12-16周、第6个月和第12个月的应答率

图4. 结肠切除术、AE、严重AE和严重感染的发病率

结论:本系统评价和真实世界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证实了UST在中重度活动性UC患者高度

难治性人群中的有效性。本文提供的可接受的安全性数据支持UST治疗UC的积极长期获益风险情况。这些真实世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与临床试验一致,且提供了更广泛的视角,

可用于帮助在更多样化的临床环境中做出治疗决策。

第109页

P543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mucosal healing in Crohn's disease with

ustekinumab in clinical practice-Results of a nationwide,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in Germany (MUCUS)

在临床实践中使用乌司奴单抗诱导治疗和维持克罗恩病粘膜愈合-德国全国性前瞻性多中心

研究(MUCUS)的结果

背景:乌司奴单抗(UST)是一种针对人IL-12/23p40的全人源IgG1k单克隆抗体,已在多

个国家获批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CD)成人患者。UST对诱导治疗和维持粘膜

愈合,瘘管愈合和肠外表现的影响在注册试验计划中尚未完全阐明。

方法:此项针对德国不同护理级别的中心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EudraCT编号:2017-

005151-83)中,我们评估了德国规定的UST在真实世界的有效性,主要终点:达到第52周

综合临床(Harvey Bradshaw指数(HBI)评分比基线≥降低3分)和内镜反应(CD简单内

镜评分(SES-CD)从基线降低50%),次要终点:粘膜愈合(定义为任何回结肠段完全无

黏膜溃疡)和内镜缓解(定义为SES-CD评分0-2)。

结果:共纳入52名CD患者(女性28人,从未接受过生物制剂13人,接受过生物制剂生物39

人)。基线人口统计数据和相关信息请见表1。在第52周,50%(n=12/24)的患者达到主

要终点【其中50%(n=3/6)未接触过生物制剂,45.5%(n=5/11)暴露于一种生物制剂,

57.1%(n=4/7)暴露于多种生物制剂】,58.3%(n=14/24)的患者实现内镜应答【其中

50%(n=3/6)未接触过生物制剂,54.5% (n=6/11)暴露于一种生物制剂,71.4% (n=5/7)

暴露于多种生物制剂】,33.3%(n=8/24)的患者实现内镜缓解【其中50%(n=3/6)未

接触过生物制剂,27.3%(n=3/11)暴露于一种生物制剂,28.6%(n=2/7)暴露于多种生

物制剂】,45.8%(n=11/24)的患者实现了黏膜愈合【其中50%(n=3/6)未接触过生物

第110页

制剂,36.4%(n = 4 / 11)暴露于一种生物制剂,57.1%(n = 4 / 7)暴露于多种生物制

剂】,36例患者(69.2%)经历了1≥治疗紧急不良事件(TEAE),其中8例(15.4%)评

估为严重AE,5例(9.6%)导致UST停药,但没有非常严重的AE或死亡(表2)。

表1. 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疾病特征总结:安全人群

表2. SOC和PT的常见TEAEs(任何治疗组>10%)

结论:常规临床实践中UST可诱导治疗有/无生物制剂经验的CD患者的内镜反应和粘膜愈合。

有限的样本量是Covid-19大流行的直接结果。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第111页

P553

Active tuberculosis and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Pooled safety analysis of

ustekinumab through up to 5 years across all approved indications

活动性结核病和机会性感染:乌司奴单抗在所有批准的适应症中5年的汇总安全性分析

背景:乌司奴单抗 (UST) 是成人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

[UC])、银屑病(PsO)和银屑病关节炎(PsA)的批准治疗方法。本文对经过5年(yrs)

UST治疗的活动性结核病(TB)和机会性感染(OIs)患者(pts)的这些批准适应症进行了

汇总安全性分析。

方法:汇总数据包括13项2/3期UST研究,包括5年的CD和PsO,2年的UC和1年的PsA。OIs

由临床医生评审确定。带状疱疹(HZ)单独评估。显示了每100 pt yrs(PYs)的事件发生

率。IBD和PsA患者允许同时使用免疫调节剂/皮质类固醇激素。所有≥1 UST的患者均纳入

研究。在IBD中,安慰剂(PBO)患者包括最初用PBO治疗的患者的第一剂UST的数据,或

对于改用PBO的UST患者,最后一次UST治疗后时间>16周。

结果:在所有批准的适应症中,报告了19个OIs(包括TB),在13807个PYs的随访中,5年

的PBO的发生率为0.40,UST发生率为0.10(表1);HZ发生率分别为1.21和0.63。在19例

OIs中,18例为IBD患者,1例为PsO患者。总体而言,14/16(12/13 UST)的OIs患者(不

包括TB)接受了混杂的伴随药物治疗。PBO中,共报告了活动性TB患者3例(2例伴有CD, 1

例伴有UC) (n=2;1例匈牙利CD患者在接受最后一次UST剂量后10个月)和UST (n=1)患者

(表1)。在接受UST治疗的无症状南非CD患者中报告了一例活动性TB,在常规筛查和支气管

刷诊中QuantiFERON®-TB Gold检测呈阳性。两种CD患者都完成了结核病治疗,疾病得到

治疗。最常见的OIs是食管念珠菌病(UST n=3;PBO n=2)和巨细胞病毒性结肠炎(UST

n=3;PBO n=1)。

第112页

图1. 5年IBD(CD,UC)和银屑病研究(PsO,PsA)中的OIs、活动性TB情况;

每100 pt yrs随访的事件数

结论:在长达5年的13807个PYs的随访中,UST治疗的患者的OIs (包括活动性TB)发生率较

低,与PBO患者相比,UST患者亦不高,这表明长期UST治疗不增加OIs的风险。

P565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adalimumab and ustekinumab for prevention of

intestinal fibrosis in bio-naive Crohn's Disease patients

阿达木单抗和乌司奴单抗预防生物制剂初治克罗恩病患者肠纤维化的疗效比较

背景:阿达木单抗(ADA)和乌司奴单抗(UST)是管腔克罗恩病(CD)患者的有效和高

效的治疗选择。然而,目前仍缺乏评估CD狭窄治疗效果的数据。本研究目的是比较ADA和

UST在预防生物制剂初治CD患者已有肠狭窄发展和/或进展方面的现实疗效。次要目的是确

定影响治疗成功的潜在因素。

方法:对接受ADA或UST治疗至少6个月的成人生物制剂初始CD患者进行单中心、非干预性

第113页

回顾性图表研究(2015年1月至2022年4月)。纤维化肠狭窄定义为磁共振小肠造影或肠道

超声显示的狭窄伴狭窄前小肠或结肠扩张,或内镜无法通过的小肠或结肠梗阻。使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连续变量,并在适当时使用X2 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分类变量。分类变量

以数字和有效百分比表示。进行Logistic回归以确定狭窄发展或进展的潜在预测因素。

结果:共纳入63例CD患者,其中ADA组占69.8%。两组患者特征相似,诱导治疗生物制剂

前的中位病程:ADA 57(20-132)个月,UST 57(20-161)个月,中位治疗持续时间:

ADA 21(10-38)个月,UST 20(14-53)个月。接受UST治疗的患者年龄明显更大(ADA

平均37岁,UST平均51岁;p<0.05)。ADA组35.1%的患者采用联合治疗。平均治疗20个

月后,ADA组9.1%的患者和UST组5.3%的患者出现新的症状性肠狭窄。在生物制剂引入时,

ADA组4人(9.1%)和UST组1人(5.3%)已有肠狭窄,在这些患者中,ADA组3人(6.8%)

狭窄恶化,需停止治疗。手术2例,均为ADA组(4.5%)。ADA组和UST组在狭窄发展或进

展方面未观察到统计学差异(p=0.52)。联合治疗对ADA组的主要目标没有影响(p=0.59)

年龄,性别,生物制剂治疗,组合疗法以及疾病和治疗持续时间均与狭窄的发展或进展无关。

结论:这些真实世界数据表明,ADA和/或UST的长期治疗在预防肠纤维狭窄的发生或进展

概率相当。后续应进行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

第114页

P578 探索乌司奴单抗临床试验中无皮质类固醇缓解终点定义中皮质类固醇停

药的持续时间:IM-UNITI、UNIFI 和 SEAVUE 试验的结果

背景:无类固醇缓解是炎症性肠病的主要治疗目标。在最近的 CORE-IBD 共识中 1,临床试

验中“无皮质类固醇”缓解的首选定义为在评估时间点前停药≥12 周。我们使用克罗恩病 (CD)

患者 IM-UNITI 和 SEAVUE 试验以及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 UNIFI 试验的数据,在无皮质

类固醇缓解终点分析中根据三种不同的定义(即横断面、≥30 天和≥90 天)评价了无皮质类

固醇缓解率。

方法:在 IM-UNITI 和 UNIFI 中,既往对乌司奴单抗(UST)诱导有应答的中度至重度 CD 和

UC 患者分别随机接受安慰剂(PBO)、UST 90 mg SC q12w 或 UST 90 mg SC q8w。在 SEAVUE

中,中重度 CD 生物制剂初治患者随机分配至阿达木单抗 160 mg SC(第 0 周)、80 mg SC

(第 2 周)和 40 mg SC q2w 组或 UST~6 mg/kg IV(第 0 周)和 90 mg SC q8w 组。每项试

验均包括诱导期后强制性皮质类固醇逐渐减量的方案,除非在医学不合适(IM-UNITI 和

UNIFI 要求在第 8 周开始,SEAVUE 建议在第 8 周开始,但要求在第 16 周开始)。无皮质类

固醇缓解定义为在评估时间点或评估时间点前≥30 或≥90 天达到未接受类固醇的临床缓解

(UNIFI 中的 CDAI1)。第 44 周无皮质类固醇缓解是 IM-UNITI 和 UNIFI 的主要次要终点

(均为横断面研究)。无皮质类固醇缓解(第 52 周前≥30 天)是 SEAVUE 的主要次要终点。

结果:达到无糖皮质激素缓解的患者比例一致,与评估中使用的无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时间

无关(表 1 和表 2)。在关键性 IM-UNITI 和 UNIFI 研究中,两个乌司奴单抗治疗组(q12w

和 q8w)和安慰剂组的结果一致(表 1),在 SEAVUE 研究中,乌司奴单抗组和阿达木单抗

组的结果一致(表 2)。

表 1. IM-UNITI 和 UNIFI 维持研究中随机化的乌司奴单抗 IV 诱导治疗后产生应答的患者

在第 44 周或第 44 周前 230 或 290 天达到无皮质类固醇缓解率

第115页

数值为 n(%)

a)对乌司奴单抗 IV 诱导给药产生临床应答并在维持研究中随机分配至安慰剂 SC 组的患

者。

b)在指定的分析时间点之前接受禁用的克罗恩病相关手术、发生禁用的合并用药变化或因

缺乏疗效或克罗恩病恶化的 AE 而停用研究药物的患者被视为未达到无皮质类固醇临床缓

解。

c)在指定分析时间点无充分数据以计算 CDAI 评分的患者被判定为无皮质类固醇临床缓解。

d)在指定分析时间点皮质类固醇使用值缺失的患者进行末次值结转。

e)之前在 Feagan BG.J Crohns Colitis.2017;11:S359-60 中介绍过。

f)在指定的分析时间点之前,UC 药物发生禁用变化、造口术或结肠切除术、临床发作后使

用急救药物、或由于缺乏治疗作用或由于 UC 恶化的 AE 而停用研究药物的患者不视为无皮

质类固醇临床缓解。

g)在指定的分析时间点缺失所有 4 个 Mayo 亚评分的患者被认为未达到无糖皮质激素临床

缓解。

h)先前发表于 Danese S.UEG Journal.2019;7:627-28。

表 2. 在 SEAVUE 研究中随机接受乌司奴单抗或阿达木单抗治疗的患者在第 52 周前 230 天

或 290 天的无皮质类固醇缓解率

数值为 n(%)

a)在指定的分析时间点之前接受禁止使用的克罗恩病相关手术、出现禁止的合并用药变化

或因缺乏疗效或克罗恩病恶化的 AE 而停用研究药物的患者被视为未达到无皮质类固醇临

床缓解

b)在指定分析时间点无充分数据以计算 CDAI 评分的患者被判定为无皮质类固醇临床缓解。

c)在指定分析时间点皮质类固醇使用值缺失的患者进行末次值结转。

结论:在乌司奴单抗维持治疗的 CD 和 UC 临床试验中(包括方案规定的糖皮质激素逐渐减

量方案),无论结局定义中使用的无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时间如何,第 1 年时的无糖皮质激

素缓解结果均相似。

第116页

参考文献:1) Ma C, Hanzel J, Panaccione R, et al. CORE-IBD: A Multidisciplinary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Initiative to Develop a Core Outcome Set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astroenterol 2022; 4:950-64.

第117页

P596 乌司奴单抗和抗 TNF 药物在老年克罗恩病患者中同样安全有效:一项倾

向调整的多中心队列研究

背景:抗肿瘤坏死因子(抗 TNF)药物与老年炎症性肠病 (IBD) 患者感染风险增加相关,

因此可能首选替代生物制剂。既往队列研究已经证明,在老年人中,维得利珠单抗的安全性

特征优于抗 TNF 药物。然而,关于乌司奴单抗治疗老年 IBD 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比较

数据有限。我们的目的是比较乌司奴单抗和抗 TNF 药物在老年克罗恩病(CD)患者中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方法:本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开始使用乌司奴单抗或抗 TNF 药物治疗 CD 的≥60 岁

患者。主要结局是至发生任何感染的时间。次要结局包括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定义为需要住

院,并通过治疗持续性和临床应答率评估有效性。我们使用治疗加权的逆预测概率加权的倾

向评分匹配分析适当调整了混杂因素,并进行了 logistic 回归分析,以评估与感染和治疗持

续性相关的因素。

结果:

纳入 83 例接受乌司奴单抗治疗的患者和 124 例接受抗 TNF 治疗的患者(30 例英夫利

西单抗和 94 例阿达木单抗)。乌司奴单抗治疗组基线时合并使用类固醇的患者比例更高

(37%vs 7.3%,p<0.001,倾向性调整后,UST 和抗 TNF 药物 12 个月无感染生存率相当

(HR 0.79, 95% CI 0.58-1.07, p=0.128)。UST 组严重感染率值为 7.55/100 患者年,抗 TNF 组

为 5.30/100 患者年(p = 0.3))。在多变量模型中,包括 Charlson 共病指数在内的变量均与感

染风险无关。

乌司奴单抗组第 12 个月的未调整的治疗持续率低于抗 TNF 药物组(分别为 68.1%和

82.8%,p = 0.020)。倾向调整后,6 个月(OR 1.23,95%CI 0.37-4.10,p = 0.741)和 12 个月(OR

1.07,95%CI 0.45-2.55,p = 0.9)时的治疗持续性无差异。与基线相比,两组在 6 个月和 12 个

月时的 HBI 均显著降低 (p < 0.001)。在多变量模型中,仅伴随使用硫嘌呤与 12 个月时的治

疗持续性相关(OR 4.6,95%CI 1.2-30.3,p = 0.049)。

第118页

乌司奴单抗和抗 TNF 的无感染生存期的逆概率治疗加权 Kaplan-Meier 曲线(十字代表删

失)

结论:我们在乌司奴单抗和抗 TNF 治疗老年 CD 患者的倾向评分校正比较中观察到相当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两组之间严重感染的发生率相当。

第119页

P615 乌司奴单抗联合保肛手术治疗肛周瘘管性克罗恩病的安全性和疗效:一项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背景:评估乌司奴单抗(UST)联合保肛手术治疗肛周瘘管性克罗恩病(pfCD)的临床疗效和安

全性。

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

肠科就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 pfCD 患者基线资料。通过直肠磁共振成像(MRI)和肛周

疾病活动指数(PDAI)评估患者的瘘管应答和缓解情况。通过直肠 MRI 和 PDAI 评估患者的

瘘管应答和缓解情况。使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估患者的临床应答和缓解。采用

Wexner 评分评估患者肛门功能。统计分析 0 周、8 周和 16 周时 CDAI、PDAI 及炎症指标,

包括 C 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差异。

结果:共纳入 64 例 pfCD 患者。瘘管应答率为 23.4%(8 周)、40.6%(16 周)和 51.6%(随

访终点);瘘管缓解率为 21.9%(随访终点);瘘管 MRI 缓解率为 9.3%(随访终点);临床应

答率为 68.8%(8 周)和 79.7%(16 周);临床缓解率为 46.9%(8 周)和 59.4%(16 周)。

治疗第 8、16 周 CDAI、PDAI 及炎症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5)。术后肛门功能无

显著差异(p < 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6%。

结论:UST 联合保肛手术治疗 pfCD 安全有效。该疗法可有效改善瘘管情况及全身表现。

第120页

P634 乌司奴单抗和维得利珠单抗作为炎症性肠病的一线生物治疗。一项基于

ENEIDA 注册的多中心研究

背景:由于安全性原因和抗 TNF 的禁忌症,使用乌司奴单抗(UST)和维得利珠单抗(VDZ)作

为炎性肠病(IBD)的一线治疗的情况越来越多。然而,在这些情况下,尚无研究在临床实践

中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因此,我们的目的是描述开始 VDZ 或 UST 治疗的生物制剂初治患

者特征,并评价这些药物的治疗持续性及其在这种情况下的安全性特征。

方法:基于 ENEIDA 注册研究的描述性、回顾性和多中心研究(西班牙 IBD 工作组的大型、

前瞻性维护数据库-GETECCU)。确定了所有从未暴露于生物制剂且开始 VDZ 或 UST 作为

一线生物制剂治疗的 IBD 患者。

结果:在 ENEIDA 注册研究纳入的曾暴露于生物制剂的 29,450 例 IBD 患者中,924 例患者

符合入选标准。其中,366 例(40%)开始 UST 和 558 例(60%)VDZ 作为一线生物制剂治疗。

UST 组:48%女性,90%克罗恩病(43%回肠型,13%结肠型,43.5%回结肠型,31%上消化

道受累,25%狭窄型,12%穿透型,18%合并肛周疾病),10%溃疡性结肠炎(74%广泛性,

17%左半结肠左半结肠,9%直肠炎),27%有肠外表现 (EIM)。开始 UST 治疗时的中位年龄

为 57 岁(IQR 57-70),17%的患者有恶性肿瘤既往史,34%有相关合并症。UST 入组患者为

管腔活动,除肛周疾病为 2%,EIM 为 5%外。在随访结束时(中位 14 个月[IQR 6-30]),12

例患者(3.3%)发生了不良反应(AE),导致大多数患者(92%)中止治疗。

VDZ 组:44%的女性,42%的克罗恩病(44%回肠型,18%结肠型,38%回结肠型,25%上消

化道受累,28%狭窄型,13%穿透型,7%合并肛周疾病),58%的溃疡性结肠炎(50%广泛性,

42%左半结肠,8%直肠炎),17%发生 EIM。开始时的中位年龄为 61 岁 (IQR 48-71),24%

有恶性肿瘤既往史,34%伴有合并症。入组患者仅存在管腔内活动。在随访结束时(中位 21

个月[IQR 8-36]),36 例患者(6.5%)发生 AE,其中 67%(24 例患者)导致停止治疗。

在 12、24 和 36 个月时,VDZ 组的累积治疗持续率分别为 78%、60%和 50%,UST 组分别

为 85%、75%和 66%(P < 0.001)。

结论:在临床实践中,VDZ 和 UST 是一线治疗药物,尤其是伴有合并症的老年患者。两种

治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特征和较高的治疗持续性,乌司奴单抗更佳。

第121页

P643 抗 TNF 治疗炎症性肠病引起的银屑病:全国队列研究中两种疾病的治疗

管理和进展分析

背景:一些接受抗 TNFα 治疗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发生药物诱导的银屑病(IP)不良事件。

有一些治疗方法将生物制剂改为乌司奴单抗,有效并获批用于两种疾病的治疗。这可能是最

佳选择,但缺乏可用数据,可能增加 IBD 复发的风险。我们的目的是在一个大型全国患者

队列中评估抗 TNF IP 在 IBD 中的管理,以及这两种疾病的后续演变。

方法:来自前瞻性维护的西班牙 ENEIDA 注册研究的回顾性、观察性多中心研究。受试者

为 IBD 和抗 TNFα IP 患者。基线时,银屑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或重度,缓解定义为

皮肤病变消退,临床应答定义为未完全缓解的改善,无应答定义为无改善。根据 HarveyBradshaw 指数和部分 Mayo 评分定义 IBD 临床活动。在基线和第 16、32 和 54 周时评价所

有项目(如可用)。

结果:234 例患者报告了抗 TNFα IP(CD:185,UC:46,IBDU:3)。76 例患者 (32.5%)

选择 SWAP 策略,其中大多数患者转换为乌司奴单抗(90.8%),71 例(30.3%)患者继续抗 TNF

治疗,49 例 (20.9%)停药,38 例(16.2%)转换为第二种抗 TNF 治疗。继续或不继续抗 TNF

治疗的决定与银屑病严重程度(p < 0.001)和基线 IBD 活动度(p = 0.03)相关。在轻度银屑病中,

56.81%的患者继续使用抗 TNF,而中度和重度疾病中使用最多的是 SWAP 和停用抗 TNF(分

别为 32.3%和 36.5%)。SWAP 策略也是活动性 IBD 中使用最多的策略(46%)。随访期间,抗

TNF 停药组的 CD 活动度结果变差 (p = 0.003),其他组无差异。关于银屑病皮损,所有策略

均显示显著改善,仅继续抗 TNF 治疗时结果更差(缓解率为 58%,p = 0.042),第 54 周时

其他策略之间无差异。在多变量分析中,男性性别与 IBD 缓解相关(HR 0.233;IC95%0.061-

0.894)。躯干(OR 2.777;IC95%1.120-6.889)、掌跖位置(OR 2.091;IC95%1.018-4.294)和停止

抗 TNF 治疗(OR 3.010;IC95%1.110-8.159)与皮损缓解独立相关。

结论:在因 IP 改变 IBD 治疗前,评价 IBD 活动度和银屑病严重程度至关重要。在轻度银屑

病病例中继续抗 TNF 治疗,并在中度-重度病例中考虑 SWAP 至乌司奴单抗,可能是一种适

当的策略。

第122页

P648 生物制剂治疗降低炎症性肠病住院和手术风险、维持无类固醇缓解和实现

黏膜愈合的有效性;真实世界数据

背景:目前有几种生物制剂可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 (IBD),使它们之间一线治疗的选择和排

序成为讨论热点。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评价了生物制剂在生物制剂初治 IBD 患者中实现

重要临床和内镜结局的有效性。

方法:在 Haya Alhabib 中心的三级医疗胃肠病学中心对既往生物制剂初治的中重度 IBD 患

者的电子病历进行回顾性审查和评价。纳入接受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乌司奴单抗和

维得利珠单抗治疗 12 个月的患者。主要终点是住院、手术、无类固醇缓解和黏膜愈合的百

分比,定义为溃疡性结肠炎 Mayo 评分小于 1,克罗恩病 SES-CD 评分小于 3。进行描述性

分析以测量结局。

结果:共纳入 335 例未经生物制剂治疗的 IBD 患者;262 例(78.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 73

例(21.8%)克罗恩病患者。关于住院,阿达木单抗组 25/170 例(14.7%)患者、英夫利西单抗组

12/112 例(10.7%)患者和维得利珠单抗组 1 例(6.25%)患者住院。接受乌司奴单抗治疗的患者

均未住院。接受阿达木单抗治疗的 171 例患者中,9 例(4.7%)接受了手术,而接受其他生物

制剂治疗的患者均未接受 IBD 相关手术。关于无类固醇缓解,阿达木单抗组 29/171 例(16.9%)

患者接受了类固醇治疗,英夫利西单抗组 15/113 例(13.3%)患者,乌司奴单抗组 4/35 例

(11.4%)患者,维得利珠单抗组 1/16 例(6.3%)患者。阿达木单抗组 159/171 例(93.0%)患者实

现黏膜愈合。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 113 例患者中有 100 例(88.5%)、接受乌司奴单抗治

疗的 35 例患者中有 26 例(74.3%)、接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的 16 例患者中有 7 例(43.8%)达

到黏膜愈合。

结论: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乌司奴单抗和维得利珠单抗均可有效诱导无类固醇缓解。

但是,接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粘膜愈合百分比在数值上低于其他生物制剂。接受英夫

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治疗的患者住院和 IBD 相关手术的百分比更高。未来需要更大规模

的前瞻性比较研究。

第123页

P652 克罗恩病患者接受乌司奴单抗诱导治疗期间的治疗药物监测:早期识别疗

效不佳患者的关键

背景:乌司奴单抗(UST)是一种白细胞介素 12 和 23 的 p40 亚基抑制剂,获批用于治疗中重

度克罗恩病(CD),但相当数量的患者要么部分缓解,要么根本没有获益。治疗药物监测可通

过确保充分暴露于这些药物来优化生物制剂的疗效。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 CD 患者诱导期间 UST 的血清浓度与第 16 周生化缓解之间的关系。

方法:确定当地数据库中纳入的所有接受 UST 治疗的 CD 患者。仅选择粪便钙卫蛋白(FCP) >

250 mg/g 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 UST 初始静脉诱导治疗,随后接受皮下维持治疗。在第

0 周、第 4 周、第 8 周和第 16 周,通过临床(Harvey–Bradshaw 指数[HBI])和生化参数(FCP;

C 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回顾性评估疾病活动度。在第 4、8 和 16 周使用市售经验证的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 UST 谷浓度。

主要结局是生化缓解,定义为第16周粪便钙卫蛋白水平降低超过 80%或绝对值低于200mg/g。

结果:纳入 76 例患者。患者的基线特征列于表 1。治疗开始时中位[IQR]HBI 为 5.5[3-8]。整

个诱导期间生化参数的变化见表 2。在诱导期结束时(第 16 周),HBI、CRP 和 FCP 较基线

显著降低。此时,51%的患者 HBI 小于 2。63 例患者的 FCP 可用。63 例患者中有 26 例 (41,

3%) 生化缓解。第 4 周时,中位[IQR]UST 血清浓度为 20,9μg/mL[13,7-26,3],第 8 周时为

10,1 μg/mL[3,5-7,4],第 16 周时为 4,1 μg/mL[1,4-3,9]。四分位数分析显示,在 w4 和 w8 时,

UST 血清浓度最高的四分位数[Q4]中,分别有 100%和 66%的患者在 w16 时实现了生化学缓

解 [分别为 p = 0.05 和 p < 0.02]。UST 浓度预测第 4 周和第 8 周生化缓解的 ROC 曲线下面

积(AUROC)分别为 0.84CI95%(0.62-1) 和 0.74CI95%(0.57-0.91)。

第124页

表 1. 患者基线特征

第126页

表 2. 整个诱导期间生化参数的变化

图 1. 第 4 周 UST 水平预测第 16 周生化缓解的 ROC 曲线下面积

图 2. 第 8 周 UST 水平预测第 16 周生化缓解的 ROC 曲线下面积

结论:静脉输注后第 4 周和第 8 周的 UST 血清浓度可用于根据达到缓解的概率对患者进行

分层。诱导期间的血清浓度测量可用于优化 CD 治疗。

第127页

P656 乌司奴单抗治疗生物制剂经治管腔克罗恩病的优效治疗持久性:来自澳大

利亚国家 IBD 队列(PANIC) 的持久性研究的真实世界注册数据

背景:乌司奴单抗治疗未接受过生物制剂治疗的克罗恩病(CD)患者的 1 年疗效与阿达木单

抗相当。然而,尚不清楚这些药物在现实世界中的持久性,尤其是在有生物制剂经治患者中

序贯使用时。处方数据提供了关于治疗疗效、耐受性以及处方者和患者可接受性的真实世界

证据。

方法:使用 10%代表性样本,根据 2005-2019 年澳大利亚药品福利计划(PBS)管腔克罗恩病

登记数据分析药物的持续性。

结果:15 年期间有 2029 例患者接受随访,随访 5618 患者/年。中位年龄为 43 岁(四分位距

(IQR):34-58),891/2029 例(43.9%)为男性。通过治疗,915/2029 例(45.1%)接受阿达木单抗

治疗,722/2029 例(35.6%)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155/2029 例(7.6%)接受维得利珠单抗治

疗,237/2029 例 (11.7%)接受乌司奴单抗治疗。用作一线生物制剂(bio-naive),任何药物之

间的持续性无差异 (p > 0.05)。在一线治疗后使用(bio-experienced),乌司奴单抗的持久性

显著优于 TNFα 抑制剂 (TNFi)(p = 0.006)和维得利珠单抗(p < 0.001),此外,维得利珠单抗

的持久性也低于 TNFi(p = 0.028)。在接受过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中,乌司奴单抗的持久性高

于非乌司奴单抗生物制剂(p = 0.0018)。与未接受过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过生物制

剂治疗的患者的 TNFi 持久性显著较差 (p = 0.042),维得利珠单抗的结局不显著(p = 0.059),

但乌司奴单抗组无差异(p = 0.509)。使用 TNFi 药物后,乌司奴单抗的持久性优于第二种 TNFi

药物(p = 0.033)。根据年龄、免疫调节剂使用和治疗线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乌司奴单抗的

持久性优于非乌司奴单抗药物(p = 0.0044)和 TNFi(p = 0.01)。持续性丧失的多变量预测因素

为使用的生物制剂(校正风险比 (aHR):0.84,p = 0.001)和治疗线数 (aHR:1.16,p = 0.003)。

结论:PANIC 队列具有生物制剂非分层处方的真实世界数据,不支持任何药物在生物制剂

初治管腔 CD 中的优效性。然而,对于使用过生物制剂的患者,乌司奴单抗的持久性高于

TNFα 抑制剂的持久性显著最差。这些发现将有助于管腔 CD 生物制剂的定位。

第128页

P663 在克罗恩病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中,乌司奴单抗诱导治疗后的

IL-12、IL-23 和乌司奴单抗水平与临床应答相关:AURORA 研究(包括

ANZIBDC 队列)的结果

背景:乌司奴单抗(UST)是一种通过共享 p40 亚基靶向 IL-12 和 IL-23 的单克隆抗体。本研

究旨在确定现实环境中克罗恩病(CD)患者接受 UST 治疗后的临床结局,并研究临床结局与

IL-12、IL-23 和 UST 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进行了一项 UST 治疗中重度 CD 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2019 年 9 月至

2022 年 4 月,从 19 家澳大利亚中心招募患者。在基线期(SV)1 和诱导后(SV2)进行临床评

估。在维持治疗期间每 6 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评估,直至 18 个月(SV4)。使用 PRO2 定义

(STRIDE II 指南)确定临床应答率和缓解率。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以确定临床应答和缓

解的预测因素。诱导后测量 UST 浓度,并使用 ProQuantum ELISA 试验在 SV1 和 SV2 测量

白细胞介素水平,包括 IL12p40 和 IL-23p19。

结果:

共招募了 198 例患者:中位年龄 40.7 岁,54.3%为男性,中位病程 90.5 个月,12.8%为

主动吸烟者,49.7%接受伴随免疫调节治疗。大多数(58.4%)为生物制剂初治,82 例患者既往

暴露于生物制剂 (51.9%;IFX n = 42,ADA n = 50,VDZ n = 9)。与生物制剂经治患者相比,

生物制剂初治患者中 137 例患者(75.7%)获得临床应答,84 例患者(46.4%)获得临床缓解,应

答率(85.2%vs 61.6%,p = 0.001)和缓解率(54.6%vs 34.2%,p = 0.006)更高。

对于随访 18 个月(SV4)的 114 例患者,66.8%维持持久临床应答率,50.0%临床缓解率。

13 例患者(6.6%)在诱导期接受了剂量增加(90mg q4w 给药),48 例患者(42.1%)在维持期接受

了剂量增加(90mg q4w 给药),15 例患者(13.2%)在维持期接受了静脉再诱导。

应答者的 IL-12 和 IL-23 水平从 SV1 至 SV2 显著降低 (p = 0.0001),但无应答者无显著

降低(图 1)。SV4 时的临床应答(n = 101)与诱导后 UST 水平较高相关(p = 0.03)(表 1)。IL12 的组合。SV2 时的 IL-23 和 UST 水平可预测 SV4 时的长期应答 (Sn 73%,Sp 71%,AUROC

0.765),但不能预测 SV2 时的长期应答(图 2)。

第129页

图 1. 临床应答者和非应答者中 SV1(红色)和 SV2(蓝色)之间 IL-12 和 IL-23 水平的变

表 1. SV2 时 UST 水平与 SV2 和 SV4 时临床应答之间的相关性

图 2. SV2 时联合 IL12p40、IL-23p19 和 UST 水平预测 SV4 时临床应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下面积(AUC)

结论:这项大型真实世界研究证实,UST 在生物制剂初治 CD 患者中最有效,应答率和缓解

率显著高于生物制剂经治患者。诱导后 IL-12、IL-23 和 UST 水平的组合与 18 个月时的反应

相关,可以代表长期临床结局的新预测因子。

第130页

P667 克罗恩病患者第 0 和 4 周接受乌司奴单抗双静脉诱导治疗–STEADY 研究

结果

背景:乌司奴单抗(US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重度克罗恩病(CD)治疗药物。标准诱导治疗包

括单次基于体重的静脉给药,然后在第 8 周皮下给药。加速或剂量强化诱导方案与各种生物

制剂治疗更好的临床结局相关,然而,尚未在接受 UST 治疗的患者中开展这些研究。已证

明 UST 再诱导可有效恢复继发性失应答患者的应答。我们的目的是比较一组接受 UST 标准

静脉诱导 (SII)与双静脉诱导(DII)的 CD 患者的临床结局。

方法:对从一家三级炎症性肠病(IBD)中心开始 UST 的年龄≥18 岁的所有患者进行的一项回

顾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根据主治医生的意见,患者接受标准静脉诱导或双静脉诱导给药(第

0 周和第 4 周 IV 给药)。从 2015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期间前瞻性维护的数据库中收集数

据。主要结局是临床缓解,定义为 Harvey Bradshaw 指数(HBI) < 5,在基线和第 52 周收集

评分。因无应答或因失应答而中止治疗或进展为需要手术的患者被视为治疗失败。组间连续

变量比较采用两样本 t 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纳入 47 例患者,其中 38 例接受 SII,9 例为 DII。组间基线 HBI 或既往生物制剂暴露

无显著差异(表 1)。接受 DII 的所有 9 例患者在第 52 周时均达到临床缓解,而接受 SII 的

38 例患者中有 29 例达到临床缓解,但是,这不具有临床意义(图 1;100%vs 76%,p = 0.10)。

在 SII 组未达到临床缓解的 9 例患者中,5 例治疗失败(3 例需要手术,2 例转换药物治疗),

另外 4 例维持 UST 治疗直至第 52 周(1 例有临床应答,3 例无临床应答)。DII 组未报告安

全性问题(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第131页

表 1. 基线临床特征

图 1. 52 周时的临床缓解

第132页

结论:

●开始双静脉诱导的所有克罗恩病患者均在第 52 周达到临床缓解。

●与 SII 组相比,接受 DII 的患者在第 52 周达到临床缓解的比例更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需

要进一步更大规模的研究和随访时间更长的研究来确定临床差异。

●双静脉诱导 UST 是克罗恩病安全有效的选择。

第133页

P671 乌司奴单抗治疗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儿童患者:UniStar 长期扩展研究

的结果

背景:乌司奴单抗(UST)是一种获批用于治疗成人克罗恩病(CD)的生物制剂。在 16 周内,

UST 在儿童患者中表现出与成人相似的高疗效、低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1。在这里,我们在 268

周内评价了 UST 在儿童 CD 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UniStar 是一项在患有中度至重度活动性 CD 的儿童患者(2-18 岁;体重≥10 kg)中进

行的 1 期、多中心、双盲研究。将患者(n = 45)以 1:1 的比例随机分配,并按体重(< 40 kg 或

≥40 kg)分层至低剂量 (3 mg/kg[< 40 kg];130 mg[≥40 kg])或高剂量(9 mg/kg[< 40 kg];390

mg[≥40 kg])静脉 UST。在第 8 周,患者接受 1 次皮下维持剂量(2 mg/kg[< 40 kg];90 mg[≥40

kg])。第 16 周对 UST 有应答的患者有资格进入长期扩展研究(LTE),并继续每 8 周进行一次

UST 维持给药,直至第 268 周。本研究报告了第 16、24、48、224 和 240 周评价的疗效、

安全性、药代动力学(PK)和免疫原性(如适用)。主要随访终点为第 48 周,代表 UST 治疗

约 1 年后的结局。

结果:在 44 例接受 UST 治疗的患者中,34 例(77%)应答并进入 LTE;在第 48、104、152 和

208 周接受治疗的患者数量分别为 26 例(77%)、16 例(47%)、12 例(35%) 和 8 例(24%)。在

LTE 患者(n = 34)中,基线中位年龄(范围)为 13.0(6.0-17.0)岁,62%为女性,47%体重< 40

kg,18%体重< 30 kg,94%既往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失败。在第 48 周,41%(14/34)的患者达

到临床缓解,59%(20/34)的患者达到临床应答。基线时 C-反应蛋白 (CRP)水平异常的患者比

例为 71%(24/34),59%(16/27)的患者在第 48 周时达到 CRP 正常化(< 3 mg/L)。到第 240 周

最终安全性随访时,91%的患者报告≥1 起不良事件(AE),15%的患者由于 AE 中止治疗,CD

恶化是最常见的原因。74%的患者发生感染,32%发生严重 AE。大多数严重 AE 为 CD 相关

胃肠道疾病。未报告注射部位反应、严重感染、恶性肿瘤或死亡。与体重≥40 kg 的患者相比,

体重< 40 kg 的患者的中位血清 UST 浓度更低,但从第 16 周至第 268 周基本一致,并在第

200 周仍可检测到(图)。UST 抗体的发生率较低(1/34;3%)。

第134页

图. 在 16-268 周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儿童患者的乌司奴单抗血清浓度

结论:在 UniStar LTE 研究中,在长达 4 年的治疗期内,UST 在儿童 CD 患者中的疗效、安

全性、PK 和免疫原性通常与成人患者一致。

参考文献:1. Rosh JR et al. J Crohns Colitis. 2021;15(11):1931.

第135页

P674 乌司奴单抗是抗 TNF 治疗失败的化脓性汗腺炎 IBD 患者的首选生物制剂:来自现实

多中心队列的结果

背景:化脓性汗腺炎(HS)是一种累及大汗腺皮肤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疼痛

性、深部炎性病变。治疗包括抗生素、类固醇、手术和唯一获批的生物制剂阿达木单抗。既

往已报告炎症性肠病(IBD)和 HS 之间的相关性,但非抗 TNF 生物制剂治疗 IBD 患者合并

HS 的疗效证据非常有限。

方法:该多中心病例系列作为 ECCO 异常罕见病例报告协作网络(CONFER)项目的一部分进

行。通过标准化收集表回顾性收集接受非抗 TNF 生物制剂治疗的 HS 和 IBD 患者病例。由

当地胃肠病学家/皮肤科医生使用医师总体评估(PGA)报告疗效指标。

结果:确定了 55 例患者(65.5%为女性,中位[IQR]年龄 40.0[33.1-47.6]岁,50.9%为主动吸

烟者)(表 1),均由皮肤科医生确诊 HS。我们在当前队列中观察到强烈的 CD 优势(90.9%)。

HS 主要累及腹股沟(82.0%)和腋窝(76.0%)区域,其次为肛门生殖器区域(46.0%)。在 42 例患

者中,HS 的中位诊断时间为 IBD 诊断后 10.0[4.3-16.4] 年,而在 13 例 HS 中,IBD 诊断前

为 4.1[2.2-5.4]年。在开始非抗 TNF 生物制剂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暴露于至少 1 种抗 TNF 药

物,包括(高剂量)阿达木单抗(83.2%的病例)。在 20%的患者中,HS 发生于接受抗 TNF

药物治疗期间。抗 TNF 治疗失败后(IBD 和/或 HS),医生选择乌司奴单抗(83.6%)、维得利

珠单抗(14.5%)或瑞莎珠单抗(1.8%)作为首选的第一种非抗 TNF 药物。在乌司奴单抗治疗期

间(n = 46,中位治疗时间为 2.1[0.8-3.3]年),76.1%的患者显示有临床意义的 HS 改善(包

括 50.0%的完全缓解),而 23.9%的患者未获得任何获益。使用维得利珠单抗(n = 8),37.5%

的患者出现一些获益(包括 25.0%的完全缓解患者),而 62.5%的患者未报告任何改善。接受

瑞莎珠单抗治疗的 1 例患者完全缓解。最后,6/8 例维得利珠单抗治疗患者最终接受了乌司

奴单抗治疗,5/6 例患者报告临床获益。

结论:乌司奴单抗是伴随 HS 的 IBD 患者抗 TNF 治疗失败后的首选生物制剂。尽管缺乏安

慰剂对照试验且乌司奴单抗尚未获批用于治疗 HS,但当前的多中心病例系列研究表明,78.4%

的患者可获得实质性获益。

第136页

P678 乌司奴单抗治疗可改善克罗恩病患者的营养状况:一项前瞻性研究

第137页

背景:克罗恩病(CD)患者表现出较高的营养缺乏和代谢失衡率,主要是由于炎症诱导的粘膜

损伤。特别是,肌肉质量的损失导致了一种被称为肌肉减少症的疾病,这不是与低体重指数

(BMI)相关的必要条件。肌肉减少症的存在与 IBD 的最差结局相关。目前,尚无研究评价乌

司奴单抗(UST)对身体组成的影响。本前瞻性研究的目的是评价 UST 治疗是否可以改变 CD

患者通过生物电阻抗测定法(BIA)评估的身体成分参数。特别是,我们评估了相位角,它代

表了临床上最确定的阻抗参数,它可以被认为是营养状况的可靠和最佳标志物。

方法:我们前瞻性纳入了在我们中心接受 UST 治疗的所有连续 CD 患者,遵循现行指南。

在基线和第 48 周进行 BIA,评估体重(BCM)、全身含水量、相位角和 BMI。在相同时间点,

进行了结肠镜检查,以评价黏膜愈合方面的治疗结局,黏膜愈合定义为 SES-CD < 2。我们

还评价了临床缓解,定义为第 48 周 Harvey Bradshaw 指数 < 5。

结果:在入组的 44 例患者中,26 例(59%)在随访结束时达到临床缓解,22 例(50%)达到黏膜

愈合。基线时应答者和非应答者之间所有 BIA 参数均未观察到显著差异。应答者的相位角

随时间增加,而无应答者未观察到相位角(时间和结局之间相互作用的检验,临床缓解和黏

膜愈合的 p 值分别为 0.010 和 0.008)。BCM 也观察到相同的差异增加(时间和结局之间的

相互作用检验,临床缓解和黏膜愈合的 p 值分别为 0.037 和 0.076)。未观察到其他 BIA 参数

的其他显著差异。

结论:UST 治疗似乎能够改变 CD 患者的身体组成。特别是应答者相位角的增加提示这些患

者营养状况发生显著改善。我们的结果与之前在接受 UST 治疗的银屑病患者中进行的研究

结果一致。

第138页

P682 抗乌司奴单抗抗体的产生是 IBD 患者对乌司奴单抗治疗失应答的独立相

关因素

背景:目前不建议在临床中常规监测 IBD 患者接受乌司奴单抗治疗后的抗体(ADA)。

研究目的:在接受乌司奴单抗治疗的 IBD 患者队列中研究通过药物耐受试验检测的 ADA 与

治疗无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连续入组所有中重度活动性 IBD 成人患者,并在乌司奴单抗

诱导治疗后随访至少 2 年。丧失临床应答定义为 CD 的 CDAI > 220 或 HBI > 4,UC 的部分

Mayo 评分> 3,与调整疾病管理或治疗的决定相关。

结果:纳入 90 例患者(78 例 CD 和 12 例 UC,平均年龄 37 岁)。LOR 患者的中位抗乌司奴

单抗抗体水平(AUA)显著高于应答患者(分别为 15.2 µg/mL-eq CI(7.9-21.5)和 4.7 µg/mL-eq

CI(2.1-10.5);p = 0.04)。AUA 预测 LOR 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ROC)为 0.76。能够准确识

别 LOR 患者的最佳临界点为 9.5 µg/mL-eq,灵敏度为 80%,特异性为 85%。在多变量分析

中,血清 AUA≥9.5 µg/mL-eq(HR = 0.84)、既往维得利珠单抗暴露(HR = 0.78)和硫唑嘌呤(HR

= 3.78)暴露是与后续乌司奴单抗治疗临床应答相关的唯一独立因素。

表 1. 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以分离与乌司奴单抗治疗的后续临床应答相关的因素

结论:在我们的实际队列中,AUA 被确定为 LOR 和后续治疗药物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

第139页

P684 在已缩短给药间隔情况下额外静脉再诱导乌司奴单抗是难治性克罗恩病

患者的有效优化策略

背景:设计乌司奴单抗(UST)的治疗优化策略具有挑战性。我们的目的是在难治性克罗恩病

(CD)患者中评价基于体重的 UST 静脉再诱导对已经缩短间隔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据我们

所知,这是第一项报告中国人群优化 UST 治疗的研究。

方法: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针对标准化 UST 治疗后表现出部分应答或失应

答的 CD 患者设计了剂量优化策略,缩短每 8 周一次(q8w)给药间隔,或采用基于体重的静

脉再诱导治疗,随后 q8w 皮下给药。分析 UST 的临床、生化和内镜表现及谷浓度。

结果:64 例患者中的 27 例制定了剂量优化策略;13 例患者需要缩短 q8w 间隔,14 例患者

需要静脉再诱导。静脉再诱导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 [96.5(39.8,156.3) vs. 158.0(101.5,175.3),

P = 0.009]和 C 反应蛋白 [3.3(1.1,7.0) vs. 4.8(0.5,15.1),P = 0.023]水平显著下降,而 UST

谷浓度升高[1.8(1.2,8.6) vs. 1.1(0.2,6.4),P = 0.009]。在 q8w 队列中,分别有 57.1%(8/14)

和 33.3%(2/3)的患者达到临床和内镜下缓解,而分别有 53.8%(7/13)和 25.0%(2/8)的患者在第

8 周左右达到临床和内镜下缓解。患者报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7%。(图 1)

结论:静脉再诱导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对标准化 UST 治疗反应不佳患者的临床和内镜下缓解,

这应该是转换为其他靶向生物制剂之前的最佳挽救优化策略。

第140页

P695 炎症性肠病生物制剂或小分子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背景:生物制剂和小分子治疗彻底改变了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

药治疗似乎存在治疗上限,高达 50%的患者未能获得长期缓解。两种生物制剂或一种生物制

剂与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小分子药物联合使用有可能改善 IBD 治疗结局。关于 IBD 治疗策

略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信息仍然有限。

方法:在倡议网络内的 5 个爱尔兰学术中心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生物制剂或小

分子联合用药定义为同时使用两种生物制剂或一种生物制剂和小分子治疗,均为已获批或正

在进行临床试验评估 IBD 疗效的药物。从机构数据库中确定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审查临

床记录并收集人口统计学数据。联合治疗持续性被认为是成功治疗结局的替代指标。记录不

良事件。在分析中,认为 P 值< 0.05 具有显著性。

结果:研究队列包括 85 例患者;70%为克罗恩病(CD),30%为溃疡性结肠炎(UC);既往生

物治疗的中位(IQR)次数为 3(2-3);中位(IQR)研究随访时间为 40.71 周(13.68-82.86)。更多基

线特征见图 1。在 85 例患者中进行了 97 项联合治疗试验。使用了 13 种不同的联合治疗方

案,其中乌司奴单抗和维得珠单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案。76.5%(n = 65 例患者)在末次随

访时仍接受联合治疗。与 CD 患者相比,UC 患者中止联合治疗的比例更高(p = 0.04),中止

联合治疗的时间更短(HR 0.48[95%CI 0.21-1.11],p < 0.05)。3.1%的研究队列发生严重或机会

性感染。研究随访期间未发生死亡或入住重症监护室。

第141页

图 1. 基线特征

缩略语:IBD,炎症性肠病;upper GI,上消化道;PS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NMSC,非

黑色素瘤性皮肤癌。

图 2. 使用的联合治疗

缩略语:IFX,英夫利西单抗;UST,乌司奴单抗;GLB,戈利木单抗;ADA,阿达木单抗;

VEDO,维得利珠单抗;TOFA,托法替尼;FIL,非戈替尼;GUS,古塞奇尤单抗。

第142页

结论:联合治疗是难治性 IBD 患者的有效治疗策略,安全性可接受。需要随机对照试验来

明确联合治疗在 IBD 管理中的作用。

第143页

P699 克罗恩病患者生物制剂治疗失败后接受乌司奴单抗治疗-真实世界单中心

经验

背景:克罗恩病(CD)患者由于失去应答通常需要多种生物治疗。抗 TNF 药物通常用作一线

生物制剂,然后转换类别。乌司奴单抗(UST)是一种 IL-12/23p40 拮抗剂,通常在抗 TNF 治

疗失败后使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报告 UST 治疗的结局,中位随访期近 24 个月。

方法:2017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在三级转诊中心从 EMR 中确定开始 UST 治疗的

所有 CD 患者。收集所有相关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数据。记录了第 52 周和第 104 周的临床应

答(定义为基于临床医生评估和生化参数的疾病活动降级)、无类固醇持续时间和 UST 长期

应答数据。对临床应答进行评估,并得到生物标志物、横断面成像、结肠镜检查数据和 UST

维持治疗持续率的数据。使用 IBM®SPSS®Statistics 软件包版本:28.0.0.0 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有 147 例 CD 患者(M = 65,44%;中位年龄 38 岁)被纳入分析,中位随访期为

24 个月(范围:5-67 个月)。82 例(56%)患者基线时存在狭窄(B2),穿透 (B3)和肛周表型,

50 例(34%)既往接受过手术切除。109 例(75%)记录了中重度疾病活动,139 例(95%)患者在

UST 治疗前暴露于至少一种生物制剂。治疗开始时,共有 34 例(23%)患者合并使用硫嘌呤

类药物。在我们队列的 147 例患者中,143 例(97%)对 UST 表现出临床应答,并在随访期结

束时仍在接受治疗。根据基线、第 52 周和第 104 周疾病活动度的患者分布如图 1 所示。UST

治疗后观察到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第 104 周时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 < 0.001),粪便钙卫蛋白

水平相应显著降低(从 976 μg/g 333 μg 至 104 周的中位降低;p < 0.001)。仅 13 例(8.8%)患

者因 UST 治疗引起不良反应。

图 1. 研究期间患者的疾病活动程度

第144页

图(A 至 C):A:基线和第 104 周时 CRP 水平(mg/L)的差异;B:基线和第 104 周时血红

蛋白(Hb)水平(g/L)的差异;C:基线和第 104 周时粪便钙卫蛋白水平(g/L)的差异。

出现副作用的患者总数=13

第145页

结论:UST 是既往生物制剂治疗失败的 CD 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在我们的队列中,有很大

比例的复杂性和难治性疾病患者,无论其既往生物制剂暴露状态和疾病表型如何,均观察到

临床应答。UST 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合理。即使在长期治疗后,一致的缓解率意味着临床医

生可以在选择有限的情况下安全地继续进行更长时间的 UST。

P712 乌司奴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在克罗恩病患者中的实际疗效和安全性:倾向匹

配分析

背景:乌司奴单抗(UST)是一种抗 IL-12/23 p40 单克隆抗体,在治疗克罗恩病(CD)方面与抗

TNF-α 单克隆抗体阿达木单抗(ADL)一样有效和安全。大多数关于 CD 患者 UST 的研究是

在西方患者中进行的,而缺乏在亚洲 CD 患者中进行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比较 UST 与 ADL

在抗 TNF 初治和经治组韩国 CD 患者中的实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单中心队列研究于 2010 年至 2022 年 7 月在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成人患者

中进行。病历提取自韩国首尔三星医疗中心的临床数据仓库。进行倾向匹配分析,评价接受

UST 和 ADL 治疗的患者在第 52 周和第 96 周基于患者报告结局(PRO)的临床缓解 (PRO3 <

13)。对生物制剂初治和抗 TNF 失败患者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共入选 188 例接受 UST 治疗的 CD 患者和 299 例接受 ADL 治疗的 CD 患者。在经年

龄、性别、初始 CDAI 评分和蒙特利尔分型校正的倾向匹配队列中,第 52 周(比值比[OR]2.7,

95%置信区间[CI]1.31-5.58,P = 0.007)和第 96 周(OR 12.0,95%CI 1.56-92.29,P = 0.017)

时,UST 组的临床缓解率高于 ADL 组。在亚组分析中,生物制剂初治组两组均无显著差异,

而抗 TNF 治疗失败组中 UST 组的临床缓解高于 ADL 组 (OR 4.67,95%CI 1.34-16.23,p =

第146页

0.016)。生化缓解(CRP < 0.05)显示第 52 周和第 96 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ST 组和

ADL 组导致生物制剂停药的重度不良反应在数值上较高(1,0.53%vs. 7,2.34%,p = 0.160)。

结论:与 ADL 相比,UST 在生物制剂初治患者中显示出相当的疗效,在韩国 CD 患者的抗

TNF 失败 CD 患者中显示出优越的疗效。

P737 乌司奴单抗静脉强化治疗难治性克罗恩病

背景:在接受乌司奴单抗静脉(IV)给药(UST)强化治疗作为难治性克罗恩病(CD)患者接受皮

下(SC)给药治疗的治疗策略后,几乎没有关于临床和生化应答结果的科学证据。

方法:招募在 Hospital Universitario La Paz(Madrid)接受 IV UST 强化治疗且随访稳定的 CD

患者。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从皮下 UST 变为静脉 UST 后 12 周的临床和分析反应以及药物

水平。

结果:

回顾性纳入 27 例患者,均既往接受过 UST SC 治疗。表 1 收集了基线特征。

第147页

在纳入的 27 例患者中,4/27 例在一线接受 UST 治疗,10/27 例在二线治疗,9/27 例在三线

治疗,4/27 例三种生物制剂治疗失败。

IV UST 强化的原因是 27 例患者对治疗无应答,其中 7 例(25.93%)为术后复发的患者。

另一方面,10 例患者(37.03%)已接受强化 SC UST 治疗,而其余 17 例患者(62.96%) 接受每

8 周一次 SC UST 标准方案治疗。

在基线随访时,在变为 IV UST 之前,观察到强化和非强化患者之间的浓度差异(7216 vs

2842,p = 0,00005)。然而,IV 强化治疗后 12 周,这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7949 vs 7937;p =

0.99)。

在强化 UST SC 患者中,在开始 IV 强化治疗后 12 周观察到粪便钙卫蛋白降低,平均值

从 1463 降至 751,但差异不显著 (p = 0.14)。图 1 显示了粪便钙卫蛋白水平的改善,图 2 反

映了血液中 UST 浓度的改善,这两个参数为静脉强化药物后 12 周定量结果。

第148页

在表 2 中,在进行 UST IV 强化治疗前和治疗后 12 周,收集了来自临床活性分析以及

CRP 和粪便钙卫蛋白测定的数据。

结论:根据我们的经验,在维持治疗中改为乌司奴单抗静脉给药可改善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

和生化应答(即使是已经强化的患者)。同样,从皮下给药变为静脉给药后 12 周观察到药物

水平升高。

第149页

P742 在溃疡性结肠炎中比较乌司奴单抗与抗 TNF 或维得利珠单抗有效性的真

实世界证据:前瞻性、观察性 RUNUC 研究的诱导期结果

背景:除 RCT 外,还需要对乌司奴单抗(US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

第150页

观察性真实世界证据(RWE)研究,RCT 通常仅限于选定的患者,因此可能无法代表不同的治

疗模式和日常临床实践。因此,在开始新启动生物制剂治疗的 UC 患者中进行了前瞻性、对

照、倾向评分(PS)调整的 RUN-UC 研究,随访期为 3 年。本分析的目的是研究 UST vs 抗

TNF vs 维得利珠单抗(VEDO)在 UC 患者中的诱导期临床和无类固醇缓解方面的有效性。

方法:2020-2022 年间,在德国 34 家有 IBD 经验的中心入组了 507 例开始 UST 或其他生物

制剂新疗法的 UC 患者。排除小分子和缺失结局后,最终样本包括 317 例患者。改良应答

(第 16 周部分 Mayo 评分(pMayo)较基线降低≥3 分且第 16 周降低至少 30%或达到缓解)、

临床缓解(pMayo≤1 分加出血分项评分 = 0)和无类固醇缓解(pMayo≤1,出血分项评分 =

0 且在过去 8 周内未全身使用类固醇或口服布地奈德)视为结局。为减少混杂因素的影响,

实施了治疗加权逆概率(IPTW)的 PS 调整。采用加权 logistic 回归,结果报告为比值比(OR)

和 95%可信区间(CI)。使用 EQ-5D 的自我报告视觉模拟量表(EQ-VAS)评估健康相关生活质

量。使用线性模型评估 EQ-VAS 从基线至第 16 周的变化。

结果:纳入 101 例 UST(生物制剂初治:6 例)、106 例抗 TNF(ADA:24.5%,IFX:65.1%,

GOL:10.4%)(生物制剂初治:70 例)和 110 例 VEDO(生物制剂初治:73 例)UC 患者。

PS 调整消除了三组之间的系统差异(UST/抗 TNF/VEDO:44.9/43.8/48.1%男性,6.7/9.9/5.5%

吸烟者,7.9/12.5/9.3%EIM)。第 16 周时,UST 在临床应答、临床缓解和无类固醇缓解方面

的有效性与抗 TNF 和 VEDO 相当(表 1).我们观察到所有三组的 EQ-VAS 均显著增加(表

2).UST 组的增幅显著高于 VEDO 组,在数值上高于抗 TNF 组。

表 1. 倾向评分加权 RUN-UC 研究中 UC 患者接受乌司奴单抗 vs 抗 TNF 和维得利珠单抗

治疗的有效性

表 2:乌司奴单抗、抗 TNF 和维得利珠单抗诱导期 EQ-VAS 从基线至第 16 周变化的纵向

分析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籍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