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乐园”书籍装帧设计 电子画册

发布时间:2020-5-1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人间乐园”书籍装帧设计 电子画册

前言 纵观古今,书籍一直是承载文字,传播知识的载体,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从纸莎草纸,动物毛皮,龟甲兽骨的形式书写 文字中,不难发现,在书籍呈现形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这就是书籍装帧,虽说古时候书籍装帧设计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为人们 所熟知,但毋庸置疑书籍装帧设计很早以前就存在。 大数据时代下,更多的信息载体出现在人们面前,电子书籍更是以便捷,传播迅速等优点给传统书籍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书 籍装帧设计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有意思的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传统书籍并没有因此被淘汰,相反,书籍装帧设计 领域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革新,焕发着更加耀眼的生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书籍的设计装帧丰富多样,并且越来越成为作家,艺术家,设计师等传播思想,反映社会的试验场。 古今中外不乏有标新立异的书籍出现,揭露社会问题,而人性话题就是其中的热点之一。我们熟知的“人之初,性本善”“食色, 性也”就是关于人性的探讨,除此之外,马克思善恶因果律,弗洛伊德行为原动力之说都紧紧围绕“人性善恶”而展开。在这个 嘈杂的人世间,有太多或善或恶的事,物,萦绕在我们身旁,阻挡我们通往某... [收起]
[展开]
“人间乐园”书籍装帧设计  电子画册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人间乐园 方 案 册书 籍 装 帧 设 计 2016级 视觉传达设计1班 谢曾莉

第2页

前言 纵观古今,书籍一直是承载文字,传播知识的载体,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从纸莎草纸,动物毛皮,龟甲兽骨的形式书写 文字中,不难发现,在书籍呈现形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这就是书籍装帧,虽说古时候书籍装帧设计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为人们 所熟知,但毋庸置疑书籍装帧设计很早以前就存在。 大数据时代下,更多的信息载体出现在人们面前,电子书籍更是以便捷,传播迅速等优点给传统书籍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书 籍装帧设计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有意思的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传统书籍并没有因此被淘汰,相反,书籍装帧设计 领域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革新,焕发着更加耀眼的生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书籍的设计装帧丰富多样,并且越来越成为作家,艺术家,设计师等传播思想,反映社会的试验场。 古今中外不乏有标新立异的书籍出现,揭露社会问题,而人性话题就是其中的热点之一。我们熟知的“人之初,性本善”“食色, 性也”就是关于人性的探讨,除此之外,马克思善恶因果律,弗洛伊德行为原动力之说都紧紧围绕“人性善恶”而展开。在这个 嘈杂的人世间,有太多或善或恶的事,物,萦绕在我们身旁,阻挡我们通往某个地方。同时又不禁思考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 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天堂?地狱?还是人间乐园?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积极乐观的在这人间生活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无关紧要的普通信息将会被电子媒介垄断,但重要的思想和内容仍将留守于传统书籍。出于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偏执”以及 对生活的热爱,“人间乐园”适时而生。

第3页

目录 content 前言 1 1.设计背景 3 目录 2 2.设计意义 4 3.设计目标 5 4.设计主题分析 6 5.设计理念及构思 14 6.设计过程 16 7.设计总结 40 8.实物图片 41

第4页

1.设 上大学后,比较全面的接触书籍装帧设计,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在我看来,当油墨遇见纸张碰撞出火花, 计 传递图像,文字和观念,营造出绝佳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体验,这就是书籍装帧艺术。 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认知能力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原本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受 背 到冲击,直至分崩离析,逼迫你去组建新的价值观念。但这需要一个契机,直到我发现了一幅名为《人间乐 园》的画作。 景 基于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对书籍装帧设计的热爱,我想要做一本书,一本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关于 “人性善恶”,名为“人间乐园”的书。 03

第5页

2.设 《人间乐园》书籍装帧设计的创作,在内容方面从多个角度发掘人性的善恶,以“善的乐园” 计 和“恶的失乐园”向人们传达真正的“人间乐园”是由“乐园”和“失乐园”共同组成的,鼓励人 意 们勇敢面对恶,热情回应善,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人间乐园”,更加积极的生活。在装帧设计方 面带有强烈的现代主义色彩,以更多的风格面貌诠释书籍装帧设计的魅力,蕴含浓厚的艺术气息, 义 弘扬书籍装帧文化,引发更多对人性的思考,并且让人们拾起对传统书籍的兴趣。 04

第6页

3.设计目标 通过对“人性善恶”这个主题的深入探讨,确立《人间乐园》 的指导思想,挖掘与主题最契合的设计理念,使二者紧密结合,创作 出在思想上意味深长,视觉,听觉,触觉上焕然一新的书籍。主体书 籍的色彩上选用较为鲜亮纯粹的颜色以深刻主题意义,试图构建一个 纯粹,新颖而又抽象的维度,揭开善与恶的另一层面纱。 以全新的方式去理解人间的善与恶,用“另类”的方式试着让人 们不再惶恐人性问题,不逃避,不畏缩,鼓励人们更加细心的去发现 生活,坦然面对人间的善与恶。同时也是对风格派设计和书籍装帧设 计的一个宣传和发展,《人间乐园》以书籍装帧设计的形式出现,探 讨人性话题,融合大量现代主义设计元素,让人们能在日常生活中感 受生活,感受艺术及哲学的魅力,这也是人间乐园的另一种表达。 05

第7页

4.设计主题分析 (1)古今中外关于人性善恶的分析 人性的善恶,是徘徊在人类思想中的重大问题。不论古今中外,人们都对此争论不已。这 些争论形成了多种系统的人性善恶学说,并且世代相沿至今,而这又是西方所没有而仅为中国哲 学所特有的。这些构成中国哲学一大特色的关于人性善恶的学说,众所周知,可以归结为四种: 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有善有恶论。 经过时间的打磨推敲,“性有善有恶”之说占据了上风。以王阳明所提出的“格物致知”为 例--“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进一步论 证了人性有善有恶。 再者,《韩非子》中提到了关于人性善恶的评判标准。其一,善恶反映在事例中的评价标 准具有多元性;其二,强调善恶评价应与法禁赏罚保持一致;其三,善恶评价随时代变迁;其四, 变动的评价标准,遵循更深层次的原则,以上的评判标准至今仍然适用。 06

第8页

近代社会同样也有诸多关于这方面的话题,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康德表示,以往 人们所主张的人性本恶论和人性本善论都是从经历或教训上来判断的,在历史的发展变迁 中发生了不少意外,甚至迸发了如下问题:是否存在中间状态?人可以既善又恶、不善不 恶又或是部分善部分恶。因而,他指出如果通过经验来判别人性的善恶是不可信赖的,并 表示:“人们将一个人称作恶的原因,并不是他的行为违反了恶的法则,而是这种举动的 性质使人推论出此人心中恶的准则。”换言之,综合各个方面的考虑,人行动后造成的结 果的善恶并不能判别一个人的善恶,而只能根据人心中的善恶原则来判断,而本质上来说 是把人的善恶问题又追溯到人的本性上,也就是理性和感性。 以上发展到当代社会可以解释为“马克思善恶因果律”,也就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基 本规律。随着生活环境的发展和人类理性思考水平的提高,传统善恶因果律不断受到除魅 和解构,人们对善恶因果律的认识与信仰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反对 善恶因果律,它只是对传统善恶因果律进行了揭露和批判,目的在于将深陷虚无宗教信仰 里的人们唤醒,让人的本质回归于人本身,建立起基于科学的,符合人类道德生活普遍规 律和价值期盼的善恶因果律。这就是人类本性的内在要求,也是人们对生活价值的确定性 追求。 07

第9页

(2) 现有关于“人间乐园”的作品分析 “巴别塔”---《圣经·旧约·创世 油画《人间乐园》 记》第11章记载,当时人类联合 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 “罗生门”---位于人间与和地狱之间的城门。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在 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 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 天灾人祸频频发生的京都,到处一片荒凉,尤其是京都里的罗生门,成了强盗 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 的居所和抛尸的地方,非同一般地阴森和可怕,一般人都不敢往那里去。一天, 类自此各散东西。 一个被主人解雇的家丁无处可去,走投无路,就来到了罗生门,他在饿死和做 强盗、在善与恶之间犹豫不决。后来他爬上城楼,看到许多尸体,尸体中有一 08 个老太婆,正在拔一具女尸的头发,家丁很愤怒,问她为什么连死人都不放过, 老太婆说他要用这头发做成假发卖了钱换口饭吃,不然她会饿死,她还告诉家 丁这女的在生前也因为生活所迫而把蛇肉当鱼片卖,所以这女的会理解她,不 会怪她拔她的头发的。家丁听了老太婆的话顿时不再为饿死还是当强盗而纠结 了,他把饿死的想法一下子从头脑袋里赶了出去。他扒下老太婆的衣服,说他 这样做也是为了不让自己饿死,然后就离开了,不知去了哪里,其实是暗示他 无路可走。 家丁、老太婆、死了的女人,他们都曾是人,有着善心的人,活在人间; 而让人无法生存的时代,让他们变成了失去人性的人,使他们的灵魂经过罗生 门,由人间走向了地狱。(弃善从恶)

第10页

关于油画《人间乐园》 《人间乐园》是由早期尼德兰派的画家博斯所作。画风迷幻,极度“黄暴”。传统上,三联画通常用于祭坛,一般 由三幅描绘着关于宗教主题的作品组成,但《人间乐园》描绘出来的内容却与传统祭坛画毫不相干。 闭合状态时,《创世纪》里上帝创造世界的第三天。那个时候透明的地球,上空仿佛是黑云密布,下部的陆地与水 相环绕,一切都被笼罩在黑暗的虚空中。正如我们所了解的,创世的前三天光,黑暗,水,陆地都被上帝分开。细心 观察会发现,在左上方有一个小小的造物主,手持圣经悬浮于空中,右边附着一句摘于圣经旧约的诗“For he spoke, and it came to be; he commanded, and it stood firm”。他所言说的,将要到来;他所要求的,就要实现。 转念一想,这会不会是关联天堂或是地狱的大门呢? 09

第11页

左联--伊甸园 右联--地狱 左边造物主正介绍亚当与夏娃相识,而夏娃周围出现了几只兔子, 兔子的存在便是多子多产以及情欲的象征,似乎也暗示着亚当与夏娃 的堕落。在后面的池塘里,一个外形似螃蟹的粉红喷泉格外引人注目, 且喷泉正中有一只猫头鹰向外窥望。在尼德兰的风俗文化里,猫头鹰 意味着荒诞,愚昧,罪恶。除此之外,前面和中间部分都有怪诞的生 物往外爬,而凶猛的动物正篡取撕咬着它们的猎物。这一切仿佛都在 暗示着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恐怖灾难。 目光转到右联,展示着一个荒唐而又怪诞的超现实博斯式地狱。 画面中,被烈火焚烧同时又被寒霜冰封的城市似乎就是罪恶淫乱之 地“索多玛”。之前在人间乐园的狂欢者们现在承受着地狱里残忍 可怖的刑罚。又是怪诞的杂种生物,巨型的半鸟半蛙兽和半树半蛋 人。画面所及之处,半鸟半蛙兽一边蚕食着堕落的狂欢者们,另一 边又将已食的排泄出来,半树半蛋人则化身熬煎堕落者的刑房。值 得一提的还有一些乐器,鲁特琴、竖琴、风笛等,它们代表着感官 享受,与中联人间乐园里沉溺的狂欢者们相呼应,如今这些都变成 了将他们折磨至死的刑具。 10

第12页

中联--“人间乐园” 映入眼帘的是数不清的赤裸着的人类狂欢者,他们是亚当与夏娃的后代, 沉溺于人间乐园的感官享受无法自拔。他们玩闹、雀跃、舞蹈,游泳,甚至骑 着一些千奇百怪的动物,啃食着五花八门的水果。令人震惊的画面层出不穷, 比如,那些正在亲吻、爱抚、交媾的纵欲者...在德国、荷兰、比利时等传统的 三联画中,这样纵情色欲的场景是从未有的。而背景里同样有着形状怪异的喷 泉,回顾左边的粉色蟹状喷泉,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都是由当时炼金器皿演变 而来,暗示着某种“化学物质”的结合。所以,左联的粉色蟹状喷泉实际是暗示 亚当与夏娃的结合,而中联的喷泉则是狂欢者们的交媾。中联有很多不可忽视 的水果,如草莓,葡萄,石榴等,它们不仅被狂欢者们食用,甚至被当做屋子 和船等载具,而这些水果也都有着多产且短暂的性暗示寓意。作者似乎想表达, 当前正享受着的感官上的欢愉都是转瞬即逝的。 有人说,这幅三联画意在警告人类,愚昧荒唐和淫乱堕落必将招致无法想象的后果,也有人说这是关于善 恶取舍的不同结局。在我看来它们共同的基础都是人间,不论闭合还是展开,那扇门一直为人间而存在,人间介 于神造物的纯洁和永恒的原罪惩罚之间,从最初降生人间,以善为路构筑巴别塔或是以恶为途冲破罗生门,最终 还是会回到人间,而人间的面孔又何止这些。 11

第13页

借鉴意义 巴别塔是人间通往天堂的建筑,罗生门是人间通往地狱的缺口,都是通往某个地方的途径,就如 善恶一样能够通往乐园与失乐园。而他们共同的基础都是人间,从呱呱坠地来到人间,走不同的路,通 往天堂/乐园,地狱/失乐园,而最终,又会回到人间。而人间乐园,就是由这些组成的。 现实意义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人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 热爱它。” 人性与生俱来,你无法选择,在人间,无论接触到人性的善也好,恶也罢, 那都是你必须要经历的,为的就是最终能到达那个理想中的“人间乐园”。 12

第14页

(3) 关于荷兰风格派 里维尔德-红蓝椅 荷兰风格派1917年起源于一本名为《风格》的杂志。 风格-De Stijl在荷兰语中有两种含义:第一是“风格”,但不是指简单 的风格,因为有定冠词“DE”,所以是特指的风格;另外,Stijl还有 “柱子”、“支撑”的意思,常常指支撑柜子的立柱结构。因此,风格 派的关键是把各种部件通过某种方式联系起来,组合成新颖的、有意义 的、理想主义的结构。 其中,蒙德里安对结构性因素的深刻思考和动态平衡的卓越探索, 以简约的线条和纯粹的色彩体现出来,并以那些简单的构图表达思考— —通过“对立的等式”去探寻统一性,进而表现艺术家身为人类在宇宙 里所感受到的高度神秘。风格派坚信:艺术与设计具备改变未来的力量, 能够改变个人的生活及生活状态。 1928年以凡•杜斯堡的逝世宣告结束,但风格派的艺术理念仍被继 承和发展着。荷兰风格派最凸出的特征是惯用三原色和三非色,表达理 性,秩序,逻辑,功能,纯粹等,意在破除艺术的表达主义和精英主义, 实现艺术的大众化和平民化,它的精神是改革开拓,目的是未来。 蒙德里安画作 13

第15页

“人间乐园”讲述人性善恶,善恶存在于何处?对我们有何影响?我没法给出一 那么 个官方的解释,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我们从小 生活与“人间乐园” 耳熟能详的“人之初,性本善...”想要传达的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吧,随着知识的 积累,又知晓了荀子的“性恶论”,再后来“性无善恶”“性有善有恶”...众说纷纭。 连接在哪里? 我不是知识渊博的人,但我想以自己的角度,从生活出发,收集点滴,由量变到质变, 去发掘善恶,揭开生活的另一层面纱。 14 5.设计理念及构思 油画“人间乐园”,讲述了伊甸园,人间以及地狱的场景,从左往右,天堂, 人间,地狱,仿佛是天使的堕落;从右往左,地狱,人间,天堂,似乎又像是努 力把地狱变成了天堂;不管怎样,整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都是那个坚定的“人 间”,而我们,就生活在“人间”。进一步天堂/乐园,退一步地狱/失乐园。 卢梭说,“快乐就是善”,起初我并不能领会其中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遇 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欺骗,背叛,甚至像“动物世界”一样毫无人性可言, 一次次刷新我的三观,我逐渐意识到:快乐就是善,有善就有乐园,反之,便是 失乐园。

第16页

“谢谢你问我,但是抱歉,我不知道。” 在辅助书籍中,内容一 “谢谢”?“抱歉”?是不是每天都会说,甚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出 方面辅助主体书深化意味, 于礼貌也好,感谢也罢。这便是“人间乐园”与生活的切入点。经过调查研究,加上 另一方面从全新的点切入, 细致的筛选,最后这样几个词:“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深深刻在我脑海里。 制造惊喜。值得一提的是, 这就是“人间乐园”的四个小主题。看似简单,但我想你应该没有认真去剖析每一句 辅助书籍在呈现形式上, 问候或是感谢背后的真正含义,而我,就想从这简单的几个词语出发,联系人性的善 受现代主义设计以及包装 恶,去寻找“人间乐园”。 设计影响,以手风琴拉窥 的面貌出现。 设计理念及构思 “人间乐园”是书, 首先“人间乐园”的创作理念是:从生活出发,联系一切事物,以抽象,大 又不是书,从承载文字方 胆,创新,规矩,放纵等形式,感知善恶,找到乐园从而更好的生活。与风格派 面看离不开书的影子,但 紧密结合,色彩搭配及造型上借鉴三原色和中性色,营造视觉冲击力,表现纯粹, 在视觉呈现,听觉感受以 秩序,逻辑等,这样既能体现主题的意义又能表现风格主义。“你好,谢谢,对 及触觉回馈上来看,它已 不起,再见”根据书中所要传达的意义而具有相应的色彩,也就是该板块的主色 经冲破了“书”的束缚, 调,内容方面也会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严谨布局;其次,“人间乐园”的开 更加接近真正的“人间乐 卷方式必须符合人间这样一个状态,所以采用“模拟器”的方式进入,由人类成 园”。 长形式而进入各个部分,与你遭遇相似,它就是人间乐园,反之,当作一场游戏 总之,“人间乐园”映射 或是新的阅历就好。 着多种“自己”的生活状 态。 15

第17页

6.设计过程 (1)主体书籍:封皮 正面,两边为勒口,上部分从左到右依次是封底,书脊,封面,下部分则是与之对 1833年,英国出版商朗曼公司首次使用了图书护封,目的是 应的“倒影”,形成多方位的镜像效果。 为了保护书籍免遭灰尘和阳光的损害,到20世纪30年代,护封正 式成为一种新的书籍设计形式,与书籍内容共同组成完整的书籍。 受到蒙德里安的影响,在构图上,应用直线,不对称原理,以及奇肖尔德提出的 而护封确实能成为一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它不仅起到保护书 “完美矩形”(一个矩形版面中隐藏一个看不见的方形)理论,色调则选用红黄蓝和黑 籍的作用,还可以表明书籍的主题,《人间乐园》的护封由此而 白灰,凸显风格主义。 生。 16

第18页

封皮部分的封面 书名“人间乐园”的字体在经过很多版的设计和 推敲之后,选用了较为方正的黑体,不需要过多 去设计,要的就是简单纯粹。另外,插画部分由 三个不同颜色背景的灯塔层层叠照,最后聚焦到 一个半身人物上,人物的头被圆形的黑色悬挂物 遮挡,不知他是无头还是说黑色悬挂物就是他的 头,神秘的不确定气息扑面而来,不就是人间的 常态吗?加之文字“人间乐园”的两种表达形式 的衬托,又给人间乐园增添了一丝微妙的气息; 最后在右上角留下了一点似是而非关于整本书的 暗示。 这样的封面设计,体现理性主义设计美学与“人 间乐园”中心思想的激情碰撞,富有现代主义气 息又暗暗散发着“人间乐园”的独特吸引力,更 能体现“人间乐园”这个主题。 17

第19页

封皮背面--使用说明书 总体上由书脊将之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右两边为不同语言的文字介绍。 因为“人间乐园”的特性而量身设计的使 用说明书,并不是刻板印象中药品,器械等才有使用说明书,一本书为了更好的展现自己,让读者有更多的感官体验, 也应该得到跨界的“外衣”。 18

第20页

C:4 M:24 Y:89 K:0 以极简主义设计为核心,右侧为主题“人间乐园”, R:255 G:207 B:0 左侧为“人间失乐园”,为什么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 全面的概括“人间乐园”的两种境况,另一方面又提供 C:78 M:57 Y:0 K:0 了一个契机----正读,“乐园”进,“失乐园”出;反读, R:70 G:113 B:254 “失乐园”进,“乐园”出,正如“善恶”的进出口, 不同方式/道路,带来不同感官体验。 C:10 M:97 Y:100 K:0 R:231 G:19 B:18 19

第21页

(3)主体书籍:内容结构及排版 内容结构---全书共分为四部分,分别为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相同之处:每个版块都有选定的主色调,内容构成方面,都涵盖了新闻时事,典故,经典电影情节等。 不同之处:根据色调的不同每个版块的主题偏向又有着细微的差别,根据生活中人们对色彩含义的认识,结合书籍主旨以及各个 阶段的递进关系对色彩进行延伸。 开篇“你好”为黄色调,以模拟器的方式进入,从单细胞的演化开始,以给出选项的方式进入下一阶段,最终进化为人类婴儿降生 人间,“你好”阶段主要是在各方的保护下寻求发展,感受到的几乎都是周围人的善意,杜绝了外界的伤害,如乐园一般,就像 黄色调一样,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谢谢”部分大多都是在营造善,同时也会出现少量的恶,因为你还是没有真正脱离保护。逐渐有了自我意识,在人称上会从 “你好”部分的第三者陈述变为“我”。而色调选用蓝色,代表着和平和自由,也就是在这个阶段里,处于被保护和想要脱离保 护的边界,对外界以及自由的渴望,也就是对更深层次的善恶的探寻欲望。 “对不起”部分主打“恶”,所以在色调上选用红色,一方面热情张扬,另一方面也代表会出现极大的情绪波动,蕴含强烈的警示意 味。 “再见”是很特殊的一个板块,它既意味着结束,又预示着开始,主要阐述的是在见识过了人间各样的善恶之后,意识到人间既 是乐园又是失乐园,应该对生活充满希望,更多的留住“人间的乐园”,因此也就揭开了“再见”篇的主旨内容--欣然接受回馈 善,坦然面对处理恶,给“人间乐园”创造更多的机会。 综上,《人间乐园》里的四个板块,不论从色调还是内容上来说,都是结合人性善恶,以及生活成长的一定规律而设计创作的, 其中包含各种颜色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以及深层次的含义,结合“人间乐园”的主旨确定,十分严谨而有意味。 20

第22页

内容版面设计过程 21

第23页

22

第24页

23

第25页

(3)主体书籍:内容结构及排版 部分排版介绍 开篇你好以模拟器的方式进入,从单细 刚出生的婴儿在身体机能方面受限,尤其是视觉上,婴儿的 胞的演化开始,以给出选项的方式进入下一 视力模糊,所以,在这个板块的图文设计方面对此有所顾及。 阶段,最终进化为人类婴儿降生人间,其中 考虑到了出生的各种情况--早产,被遗弃,死 来到人间,你能听到一些声音,看到一点东西,但都是模糊的, 亡等,均以“系统故障”的形式体现,另外 所以需要成长,直到那些模糊的事物逐渐清晰起来,直到第一个词 就是正常的降生。 “你好”出现在你的感知世界,紧接着更多的声音,图像扑面而来。 “你好”阶段主要是在家人的保护下寻求发展,感受到的几乎都是 周围人的善意,杜绝了外界的伤害,如乐园一般。唯一的缺憾就是 没有选择的权利。 24

第26页

当你过了第一个阶段,各方面有所发展提高,慢慢会得到一定的 选择权,并且有机会脱离保护,接触更大的世界,开始建立新的价值 体系。“谢谢”部分大多都是在营造善,同时也会出现少量的恶,因 为你还是没有真正脱离保护。 因为逐渐有了自我意识,在人称上会从“你好”部分的第三者陈 述变为“我”。提防善意中的伪善部分,“that person”可能是好, 但也可能只是面具而已,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好自己。 25

第27页

“对不起”部分主打“恶”。内容包括金钱利益 下的背叛;压力被无限放大后的罪恶;新闻事件背后 令人错愕的真相等,从四面八方的状况里共同展示 “恶”的面貌。 这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对页的一部分,但又共同组 成一个完整部分。月黑风高的午夜,独自一人走在街 道上,目睹他人被殴打,求助于你,你无动于衷,后 又因为愧疚想要弥补,后来,警察却发现了被殴人的 尸体,而凶手百分之百就是你。一切扑朔迷离,真相 如何?都在书里,你得自己去解读。利用推理的思维 方式吸引读者,使此书的风格形式更加深入有意义。 26

第28页

艺术名家对艺术灵感解读虽有不同观点,但总会有共同的理念支撑,“被 “爱情来了就像龙卷风”? 迫创作”,恍如刀架在手上一样,那种无奈和万不得已,为你的罪恶找到了很 不,是“生活就像兔子洞”! 好的开脱理由。还有“半开的门”。为什么门是“半开”?这个立意与前文说 就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中那个“兔子 到的“鸿沟”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抄袭和借鉴就在这一步之遥,门里门外就 如一件事善恶的两个面,只是一念之间罢了。 洞”,里面有无穷的惊喜和可能。被卷入一 个新的世界,所有的一切焕然一新,你别无 选择,只有面对和适应。或许有一天,它就 变回原来那个世界了。 27

第29页

其它内容设计展示 28

第30页

29

第31页

生活中的一切总是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或善或恶,诚恳,虚 伪,真假难辨。有的 人在水里,有的人在 岸上,我们都有自己 的生活,出于各种又 会把别人拖进自己的 生活,这就是人性。 30

第32页

(2)辅助书籍--封面及封底 本书主要的展开形式为“手风琴式”,但与以往扁平化的拉页书籍不同,本书拉开后更加富有立 体感,中间部分呈现出“隧道”的形状,可以在其中分别看到“乐园”和“失乐园”的景象。而向外的 部分便是文字内容。为了区分,本书的主题色调为黑白。 封面的主体由“人间乐园2”的拼音大写组成,在版式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版面的正中间也相应 的设置有“人间乐园 之贰”的中文字样。在之前的几稿设计中,数字“2”是走二维风格的设计,经过 几次调整发现,数字“2”设计为3d效果更佳。封底与封面的设计理念相同,但为“人间失乐园”的字 样,为了不喧宾夺主,在色彩饱和度上做了一些调整。综上,封面为“人间乐园”,封底为“人间失乐 园”,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在主题中包含了这两个方面,再者,本书“内窥景,外见文”,由封面窥 探为“乐园”场景,封底窥探则为“失乐园”场景,以此方式增加趣味性。 31

第33页

在形式呈现的要求下,内容的设计更为严谨特殊,分为内页设计和外部设计,内页放置图片,外部排版相应的 文字。内页由“乐园”和“失乐园”两幅景象组成,都是乐园,但因为“恶”的因素而失去了色彩,所以乐园变为了 “失乐园”。 书籍共分为“七折”,三折部分为“失乐园”图景,主色调为黑色,四折部分为“乐园”,主色调为白色。因为 可拉伸的原因,每一页都会对折,加之窥探的效果是要呈现一整幅的场景,所以需要将一张图片进行严密的计算后再 切割成几部分。用“失乐园”举例:共有三折,加上对折,就应该把图片分割成六部分,再考虑到相应的透视关系, 所以图片的分割会由前往后递减,但左右是一样的。另一方面,这样下来只有左右两边有图案,上下两边为“乐园” 对折的空白部分,也应该附上图案,值得注意的是,“乐园”部分有四折,所以应是八部分。 32

第34页

内部场景 外部文字 33

第35页

《人间乐园》部分衍生品 书签 插 画 书 签 ( 3 0 × 11 0 ) 部 分 两张书签共同构成一张完整的插画(人间乐园的天堂/地狱/人间) 34

第36页

结合人间乐园主题与风格派而创作的插画,抽象世界的天堂,人间,地狱。 35

第37页

日历 排版如图,共366页,前半部分为融入《人间乐园》的书籍内容,可以说是缩印版的《人间乐园》,后半 部分是在创作“人间乐园”的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图片和自己画的一些插画,都是以“人间乐园”这个主题发散 开来的思考。 36

第38页

胶卷 雕塑 左思 右想 发展过程中要经历的一些人性问题,也是第一部 关于思考的雕塑 分的彩蛋,犹如记忆长廊一般。 人间乐园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发一些思考,关于人性, 关于生活的思考等...... 37

第39页

小型储物罐 这个储物罐外形为易拉罐式,结构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汽水易拉罐有些出入,易拉罐上部分八分之一处,也就 是斜面处被设计为罐盖。设计比较简单,但这样的储物罐形式应该是很少见的,再结合与《人间乐园》主题相 关的内容,就变成了“人间乐园”的一部分。 38

第40页

笔记本 你好 谢谢 对不起 根据书籍主色调设计,同时,不同的颜色对应《人间乐园》中相应的版块,三款笔记本各有差异,主书中黄色部分 为“你好”,如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蓝色部分“谢谢”为方形,仿佛一扇窗;红色部分“对不起”恰似人生的路途。 39

第41页

7.设计总结 《人间乐园》这本书以“人性善恶”为主题,从亲身经历,实事,新闻等各个角度发掘生活, 一方面“善”暗示“乐园”,“恶”暗示“失乐园”;另一方面,“善恶”只是事物两个不同的 方面,以此引导人们从多个角度看待生活的善与恶,明白真正的“人间乐园”是善与恶环绕的, 无论怎样你都生活在人间乐园里,积极生活就好。 也正因为如此,书中的排版设计形式多样,参考多种版式设计,平面设计,封面设计等,力 图冲击刻板,打破桎梏,为自己,为“人间乐园”创造更多的可能。主体书借鉴抽象,纯粹的 “荷兰风格派”,意在暗指生活于人间,无论善恶,坦然面对,更加纯粹的生活,开心快乐。辅 助书籍灵感则是来源于包装设计,也正如De Stijl一样,把设计与设计联系在一起,孕育出新的事 物。 总而言之,《人间乐园》紧扣人性主题,与风格派,平面设计,包装设计等多个门类相结合, 展现全新的人性面貌,迸发生机与活力,不管是“人间乐园”还是书籍装帧,都引发起新的思考。 40

第42页

8.实物图片 41

第43页

42

第44页

43

第45页

44

第46页

谢谢观看 欢迎各位老师指正 REN JIAN LE YUAN

云展网——上百万用户在此分享了PDF文档。上传您的PDF转换为3D翻页电子书,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及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