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道法家庭作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档案卡班级:七年级三班姓名:周耀时间:2025年04月12日类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展示图片、句子、故事概括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起源: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节的相关诗词:《西江月·世场事一大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中秋节的习俗:1、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在秋季傍晚祭月的习俗,称为“秋暮夕月”。夕月,即拜祭月神。2、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增添月色的风俗。如今在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并在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作灯船的习俗。近代以来,中秋燃灯之俗更加盛行。3、赏月。赏月的风俗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因此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传统技艺剪纸介绍:剪纸,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以纸为材,经艺人灵巧双手与剪刀配合,变幻出万千奇妙图案。从花鸟鱼虫到人物故事,从吉祥寓意到生活百态,皆能跃然纸上。其风格或质朴豪放,或细腻婉约,线条流畅优美,造型生动传神。每逢佳节庆典,剪纸常贴于门窗,既装点环境,又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经典典籍论语的经典语句: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其满是跨越时空的智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准点明学与思需平衡,为求知路指明方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蕴含的处世哲学,教会我理解与尊重他人。寥寥数语,却在为人、治学等方面,源源不断给予我启发与滋养。民间故事《花木兰》花木兰的父亲年老体弱,又无长兄,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在军中,花木兰与男子一样冲锋陷阵,历经多年征战,立下赫赫战功。战争结束后,她拒绝了皇帝的赏赐,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花木兰的故事体现了她的孝顺和勇敢,成为中国民间传颂的女英雄。孝悌:木兰代父从军,是对父亲的孝顺,不忍父亲年迈从军受苦,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的内涵,同时也体现出对家庭的责任担当,维护了家庭的和谐与完整。忠诚:在军中,花木兰忠诚于国家和君主,奋勇杀
敌,不辱使命,为保卫国家的和平与安宁,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展现出高度的忠诚和爱国情怀。勇敢:木兰女扮男装投身军旅,面对战争的残酷和未知,毫不畏惧。在战场上,她与男子一样冲锋陷阵,英勇作战,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令人钦佩。坚韧:从军多年,木兰克服了诸多困难,无论是艰苦的军旅生活,还是战争中的重重考验,她都坚韧不拔,始终坚持下来,最终荣归故里,体现出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