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嘉德香港2023春季拍賣會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发布时间:2023-3-18 | 杂志分类:文化艺术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中國嘉德香港2023春季拍賣會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223 金城 1878-1926臨耕煙十萬圖冊鏡心 設色紙本鈐印:金城印、鞏伯、經郛臨古、金、金城私印、鞏伯、經郛、經郛、鞏伯作畫、鞏伯、城(二次)、金城、金城私印(二次)題識:(一)萬卷書樓。此圖即雲林清祕閣也,香光居士題云。倪迂畫若散緩,而神趣油然,見之不覺繞屋狂叫。觀石谷所橅,幼霞標致可想也。(二)萬樹秋聲。曲渚荒煙斷,深林見月遲。寒聲何處起,風在最高枝。壽平。(三)萬橫香雪。晴煙春暗采香徑,花外湖光望洞庭。吹遍好風千樹雪,曉來失却萬山青。白雲外史,壽平。耕煙散人十萬圖冊。光緒丙午閏月上旬歸安金城鞏伯甫臨。(四)昔倪高士嘗為陶南村作畫冊十種。皆以萬為名。如首幀即萬竿煙雨,後幅萬橫香雪,題曰十萬圖,舊藏陽羨陳少保家,商丘侯朝宗作文記之。今此冊已入長安,無從賞其筆墨。山窗暇日,戲用其題擬為是本,末識于古人氣韻有合否也。己巳清和下澣,石谷王翬。 陳衍(1856-1937)題:丈夫號十萬,侯封乃千畝 。折衷為萬年,胸中吞八九。鞏伯屬題所臨石谷十萬圖,作二百言以應分書十方。石道人衍。 鈐印:陳 (五)萬山飛雪。 陳衍題:1. 萬頃既同縞,千巖復共金。羌無簑笠翁,亦乏騎驢客。 衍題。 鈐印:... [收起]
[展开]
中國嘉德香港2023春季拍賣會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01页

222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02页

223 金城 1878-1926

臨耕煙十萬圖冊

鏡心 設色紙本

鈐印:金城印、鞏伯、經郛臨古、金、金城私印、鞏伯、經郛、經郛、鞏伯作畫、鞏伯、城(二次)、金城、金城私印(二次)

題識:(一)萬卷書樓。此圖即雲林清祕閣也,香光居士題云。倪迂畫若散緩,而神趣油然,見之不覺繞屋狂叫。觀石谷所橅,幼霞標致

可想也。

(二)萬樹秋聲。曲渚荒煙斷,深林見月遲。寒聲何處起,風在最高枝。壽平。

(三)萬橫香雪。晴煙春暗采香徑,花外湖光望洞庭。吹遍好風千樹雪,曉來失却萬山青。白雲外史,壽平。耕煙散人十萬圖冊。

光緒丙午閏月上旬歸安金城鞏伯甫臨。

(四)昔倪高士嘗為陶南村作畫冊十種。皆以萬為名。如首幀即萬竿煙雨,後幅萬橫香雪,題曰十萬圖,舊藏陽羨陳少保家,商丘

侯朝宗作文記之。今此冊已入長安,無從賞其筆墨。山窗暇日,戲用其題擬為是本,末識于古人氣韻有合否也。己巳清和下澣,石

谷王翬。 陳衍(1856-1937)題:丈夫號十萬,侯封乃千畝 。折衷為萬年,胸中吞八九。鞏伯屬題所臨石谷十萬圖,作二百言以

應分書十方。石道人衍。 鈐印:陳

(五)萬山飛雪。 陳衍題:1. 萬頃既同縞,千巖復共金。羌無簑笠翁,亦乏騎驢客。 衍題。 鈐印:陳・衍

2.陳衍題:萬本鼻功德,汰赴陸劍南。一梅一放翁,豈數花兩三。 鈐印:陳衍之印

(六)萬峰雲起。 陳衍題:是雲是奇峰,突兀森萬象。看雲足臥游,何必眾山響。衍倫。鈐印:衍

(七)萬壑爭流。 陳衍題:一壑一置身,一流一洗耳。幼輿與子荊,千億化身矣。石遺。

(八)萬頃滄波。打槳入空明,橫橋出秋嶼。人在釣魚汀,如聞隔烟語。雲谿壽平。 陳衍題:成連移我情,刺船竟何往。河伯與

江神,眇乎醯雞兩。衍。

(九)陳衍題:昔北杜少陵,萬卷讀已破。所以浣花溪,並無廔乙崮。石遺。鈐印:石遺室

(十)此聲適何來,奔潮開澎湃。寫以無聲詩,佐以有聲畫。衍。鈐印:衍印

(十一)萬點青蓮。陳衍題:未磨青銅鏡,先選青銅錢。若非強學士,亦是李謫仙。己酉(1909年)正月,石道人題。 鈐印:石

眉先生、叔伊三十以後作

(十二)陳衍題:閩有萬松關,浙有萬松嶺。一上無一松,禪關是清景。石遺。 鈐印:叔伊

後紙:1.陶濬宣題:予友歸安,金君鞏伯自歐美游學歸,握手武林,出眎近日所臨耕煙散人十萬圖冊。鞏伯游歷海外幾遍,環球所經過奇

山好水,偶一下手,自然流露,其筆墨之妙有非耕煙所能到者。行十萬里路,寫十萬里圖冊,稱君壯游,快予臥游矣。昔倪伯其能

為予重締墨緣,賡續六百年佳話否耶?光緒丙午(1906年)十一月三之日,東湖居士陶濬宣記。 鈐印:陶心雲六十以後書

2.俞廉三(1841-1912)題:鞏伯仁兄大人吟正。廙軒弟俞廉三。鈐印:廉三、仲隅

陶濬宣(1849-1915)題簽條:金鞏伯臨耕煙十萬圖。濬宣署檢。 鈐印:陶濬宣

陶濬宣題扉頁:十萬圖。濬宣。 鈐印:陶濬宣印

鑒藏印:葱石觀印、詩社南屏罷晚鐘(二次)

JIN CHENG

LANDSCAPES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Jincheng, with several artist seals and two collector seals.

尺寸不一、約 26×35 cm. 10 1

/4×13 3/4 in. 約 0.8 平尺(每幅)

HKD: 50,000-80,000

USD: 6,400-10,200

簽條 封面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03页

後紙 扉頁 223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04页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05页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06页

224

鄭健廬藏畫(編號 224-227)

COLLECTIONS FROM ZHENG JIANLU (LOTS 224-227)

此輯為徐悲鴻摯友鄭健廬(1892-1980)先生舊藏。鄭健廬、 鄭子展昆仲出生於廣東書香世家,其二人除一同負責中華書局港澳地區業務,

亦長年於福建經營茶葉生意,與時藝文界人士過從甚密,如趙少昂、楊善深等書畫名家,而尤與徐悲鴻交情篤厚。自1928年與其訂交後歷

時二十餘載,誼如手足。徐氏每赴嶺南皆由鄭氏昆仲接待,或居廣州中華書局三樓貴賓室, 或下榻香港跑馬地山村道鄭寓,徐悲鴻屢有佳

作相贈。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07页

224 徐悲鴻 1895-1953、經亨頤 1877-1938

雙清

鏡心 設色紙本

1935年作

鈐印:徐悲鴻,頤.淵

題識:(一)二十四年十二月,頤淵寫於危巢。

(二)悲鴻為補紅梅。

子淵專寫寒花,為政局中惟一高人。廿七年秋,忽焉殂謝,人

之云亡,邦國殄瘁,凄其曷也。健廬大哥存之。倘亦為知人論

世資也。弟悲鴻贈並識。

上款:“健廬大哥”即徐悲鴻摯友鄭健廬(1892-1980)。

XU BEIHONG, JING HENGYI

PLUM BLOSSOMS AND BAMBOO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Yiyuan, Beihong, dated 1935, with three artist seals.

111×55.5 cm. 43 3/4×21 7

/8 in. 約 5.5 平尺

HKD: 60,000-80,000

USD: 7,600-10,200

225 趙少昂 1905-1998

枝頭小鳥

鏡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鈐印:少昂、壽如金石佳且好兮

題識:卅三年春三月,為健廬吾兄屬。少昂時同客陪都。

ZHAO SHAO'ANG

BIRD ON THE BRANCH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Shao'ang, dated 1944, with two artist seals.

97×30 cm. 38 1

/4×11 3/4 in. 約 2.6 平尺

HKD: 100,000-150,000

USD: 12,700-19,100

225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08页

226 易大厂 1874-1941

村居圖

立軸 設色紙本

乙丑(1925年)作

鈐印:大厂居士

題識:倦勞居士讀經之居。大厂閑衲寫上,並為偈曰:疏樹不必春,

遠山不必明。海風吹幡動,只與聽經聲。乙丑三月。

簽條:易大厂山水。 鈐印:健盧

鑒藏印:夢菩廬藏

YI DA'AN

VILLA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Da'an, dated yichou 1925, with one artist seal

and one collector seal.

70.5×38.5 cm. 27 3/4×15 1

/8 in. 約 2.4 平尺

HKD: 30,000-50,000

USD: 3,800-6,400

簽條

226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09页

227 黃培芳 1778-1859、楊九峰 近代

山水二幀

鏡心、立軸 水墨紙本、設色紙本

鈐印:黃培芳、啓瑞書畫、只可自怡

題識:(一)翠深山繞屋,綠靜水通門。德畬二兄大人屬。黃培芳。

(二)乙丑上巳日,雨雪至夜午乃止,迄朝晴光可觀爰作此以寄興。健廬我兄大方。弟楊九峰寫於海上寓齋。

簽條:楊九峰山水。 鈐印:健廬

鑒藏印:夢菩廬藏(二次)

HUANG PEIFANG, YANG JIUFENG

LANDSCAPE

Mounted for framing,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ink and color on paper

Signed Huang Peifang, Yang Jiufeng, with three artist seals and two collector seals.

(一)85×39.5 cm. 33 1

/2×15 1

/2 in. 約 3.0 平尺 ; (二) 70×39 cm. 27 1

/2×15 3/8 in. 約 2.5 平尺

無底價 (2)

NO RESERVE PRICE (2)

227

簽條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10页

馬凱基先生藏中國書畫(編號 228-230)

PRIVATE COLLECTION OF MR. MAR OY KEE (LOTS 228-230)

228 李苦禪 1899-1983

蕉蔭三雀

立軸 設色紙本

丙辰(1976年)作

鈐印:李氏苦禪

題識:丙辰歲暮,苦禪。

LI KUCHAN

BIRDS AND BANANA LEAVES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Kuchan, dated bingchen 1976, with one artist seal.

82×60 cm. 32 1

/4×23 5/8 in. 約 4.4 平尺

HKD: 10,000-20,000

USD: 1,300-2,500

228

馬凱基先生(1940-2020)酷愛中國書畫工藝。少年時因緣際會,追隨名師修習書法。老師多有客人來

訪,談文說藝。凱基先生耳濡目染,漸漸對中國書畫產生濃厚的興趣,開始收藏各類書籍、畫作。中年

時習篆刻。凱基先生也常逛畫廊,書畫玉石收藏成為其一生興趣所在。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11页

229 丁衍庸 1902-1978

松鼠

立軸 設色紙本

壬子(1972年)作

鈐印:丁

題識:壬子春日,丁衍庸寫。

DING YANYONG

SQUIRREL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Ding Yanyong, dated renzi 1972, with

one artist seal.

135

×66.5 cm. 53

1

/

8

×26

1

/

8 in.

約 8.1 平尺

HKD: 10,000-20,000

USD: 1,300-2,500

229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12页

(一)

230 關山月 1912-2000、李苦禪 1899-1983、丁衍庸 1902-1978

花鳥三幀

鏡心 設色紙本、水墨紙本

鈐印:漠陽、關山月、從生活中來、思文、李氏苦禪

題識:(一)丁卯(1987年)歲冬,漠陽關山月。

(二)丁衍庸寫。

(三)甲寅(1974年)秋月,苦禪作於月壇之側也亦不易耳。

GUAN SHANYUE, LI KUCHAN, DING YANYONG

PLUM BLOSSOMS AND BIRDS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ink on paper

Signed Guan Shanyue, Kuchan and Ding Yanyong, with five artist seals.

(一): 58×34 cm. 22 7

/8×13 3/8 in. 約 1.8 平尺

(二): 75×35 cm. 29 1

/2×13 3/4 in. 約 2.4 平尺

(三):135×66.5 cm. 53 1

/8×26 1

/8 in. 約 8.1 平尺

HKD: 40,000-60,000(3)

USD: 5,100-7,600(3)

(二)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13页

(三) 230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14页

陳六使舊藏中國書畫(編號 231-235)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FROM MR. TAN LARK SYE (LOTS 231-235)

陳六使先生(1897-1972),福建同安縣集美鄉人,為新加坡上世紀五、

六十年代樹膠業鉅子,著名南洋企業家、慈善家,亦為推動新加坡、馬來西

亞華文教育的泰斗,曾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引領社會各界力量,創辦了東南亞

第一所華文大學——南洋大學。他幼年曾於福建集美小學就讀,而後隨兄南

渡星洲,投靠族僑陳嘉庚。深獲其賞識,並被其興學、救國等義舉所深深影

響。而後因勤謹不怠,經商有謀,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末躍升為星馬界樹膠業

翹楚,成為當地福建會館及中華總商會之中堅分子。

陳六使先生

巍峨壯麗的南洋大學校門 南洋大學文學院校舍

“余希望華僑在馬來亞能辦一中國大學……逾十年而馬來亞猶無中國大學,則為落伍。”

———陳六使先生

1950年起,任福建會館主席的陳六使先生倡辦南洋大學,率領

捐獻了雲南園五百英畝地及五百萬元建校基金,並集新馬各界

力量,開啓華人身份之認同,於五年内歷盡萬難建成了南洋大

學,以解決新馬華人中學畢業生深造無門、師資匱乏等嚴峻問

題,可謂是推動華文教育之歷史壯舉,值得後人追憶。

此輯集陳六使先生舊藏中國書畫,其中以張大千《四時花木四

屏》領銜,集蒼松、清荷、傲梅、水仙、淡菊、勁竹四時花木

入畫,逸趣幽芳,君子之風滌人穢腸,澄瑩其神骨,清幽脫

俗。又有其師承古人力作《仿王蒙山水》,寫山巒蒼潤,古亭

高士,樹木參差,筆精墨妙,足見其追摹王蒙筆墨章法之非凡

技巧。 1956年3月15日,創校人陳六使先生主持

南洋大學開學之升旗禮

231 張大千 1899-1983

仿王蒙山水

鏡心 設色紙本

丁亥(1947年)作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題識:丁亥嘉平月,寫於昆明湖上。大千居士爰。

ZHANG DAQIAN

LANDSCAPE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Yuan, dated dinghai 1947, with two artist seals.

102×42 cm. 40 1

/8×16 1

/2 in. 約 3.9 平尺

HKD: 180,000-280,000

USD: 22,900-35,700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15页

231

張大千一生作畫對古人研習至精至勤,取法古賢,在其“血戰

古人”歷程中,尤以精研借鑑清代石濤、元代王蒙和五代董源

三位畫家為主。而早在上世界三十年代起,大千就認為元四家

中,以黃鶴山人法門最為廣大,以至明清後的石濤和石溪,亦

不能越其藩籬。援引傅申教授的說法,「在元代畫家中,最適

合大千先生性向的是王蒙,他最喜好的是王蒙,收藏最富的是

王蒙,功夫下得最深的是王蒙,得益最多的也是王蒙」。自

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中後期,是張大千臨摹王蒙用功最勤、

臨摹最密的一個重要時期,他所臨之作品見於記載的便有十

餘件,比如,今藏於上海博物館的《春山讀書圖》《林泉清

集》、華盛頓弗里爾美術館的《夏山隱居圖》等。本幅據題識

創作於丁亥嘉平月,即1948

1月至

2月間,是時為大千狀歲敦

煌歸來後之創作鼎盛期,也是其盛年傳統風格創作的巔峰期。

本幅作品章法佈局雖並未有危巒奇峰之勝景,然而畫中山崖疊

嶂,遠處山勢深遠,畫面結構層次井然,一派平淡天真之景。

中景山體略用王蒙之茸苔式的牛毛皴,皴點綿綿密密,濃淡交

替,藉以表現出山體的季節感和體積感,秀潤的大小山頭,以

皴法引出了墨與色碰撞的獨特韻味。近景與中景以雲霞氤氳巧

妙地將兩者的空間與距離延伸開來,營造了如仙境般清幽的意

境。前景山中隱士獨吟於亭中,亭旁松林姿態造型不一,叢樹

疏落有致,與遠處的山體皴染融為一體,相輔相成,甚有青山

渾厚華滋的質感。整幅作品足見張大千化古人為我有,步武前

賢之功力,識者自當珍之!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16页

232 張大千 1899-1983

四時花木四屏

鏡心 設色紙本

鈐印:張爰私印、大千富昌大吉、大千居士、張爰私印、張爰私印、千秋願

題識:(一)姑射仙人美且都,孤山處士清且臞,壽專萬歲將有餘。大千居士爰。

(二)疏池種芙蓉,當軒開一朵。暗香襟袖聞,涼月吹燈坐。大千居士爰。

(三)本為編籬護菊花,誰知老竹又生芽。千秋名士原同調,陶令王猷合一

家。大千居士爰。

(四)老松森森三千尺,醜石峨峨十萬年。更向此間安著我,餐松煮石一頑

仙。大千張爰。

ZHANG DAQIAN

FLOWERS, BAMBOO AND PINE TREES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Daqian, with six artist seals.

123×30 cm. 48 3/8×11 3/4 in. 約 3.3 平尺(每幅)

HKD: 280,000-380,000 (4)

USD: 35,700-48,400 (4)

張大千的繪畫藝術嘆為觀止、風靡世界,為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史上的靈魂人物。他的

繪畫風格、所擅題材皆豐富多元,比如意態婀娜的仕女,氣勢磅礴的潑彩潑墨,清潤

秀逸花卉,可謂極盡繪事之所能。張大千曾語「花卉不是每一種都能夠入畫,必須選

擇;畫家也不是每一個擅長各種花的,能深深的明瞭幾種花木的特性,已經是不容易

的事了。」本幅《四時花木四屏》以蒼松、清荷、傲梅、水仙、淡菊、勁竹四時花木

入畫,相較一般豔麗的花卉,格調氣質高尚,比於君子之傲霜風骨、孤忠亮節,為文

人墨客雅好之題材。大千作花卉草木雖用筆迅捷奔放,但他秉持宋畫格物致知的寫實

概念,所繪木本及草本花卉充分體現其真實情態與生長特性,將各種花卉品種的葉脈

根莖、四季晨昏、陰陽向背的姿態習性,一一體現於毫端,盡合物理、物情、物態,

非一般畫人所能企及。比如畫中寫老松如參天大樹,筆下松樹姿態奇崛,呈枝梢屈曲

似虬龍矯捷盤旋之態,疏密相間,雖寥寥幾筆,粗中有細,殊為別緻。清荷以淡墨寫

荷花含苞待放,用大寫意對荷葉進行處理,運用筆墨濃淡對比、線面交錯的巧思將荷

花秀麗娉婷之姿盡顯眼前。菊花襯以老竹新芽,將兩種花木作不同層次的穿插交錯,

令畫面有起伏流暢的節奏感。最後以粗筆淡墨寫梅花老幹如鐵,先勾勒出花的大致輪

廓,再細筆輕勾小心收拾,在有意與無意間,生動地表現出耐寒喜潔的特性。雅健隽

秀,靈巧而見生意,可謂是明物理、體物情、察物態的境界一幅寫意精作!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17页

232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18页

233 溥儒 1896-1963

行書“長樂永年”

立軸 水墨紙本

鈐印:心畬書畫、溥儒、明夷

題識:西山逸士。溥儒。

釋文:長樂永年。

PU RU

CALLIGRAPHY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Signed Pu Ru, with three artist seals.

31×82 cm. 12 1

/4×32 1

/4 in. 約 2.3 平尺

HKD: 8,000-12,000

USD: 1,000-1,500

233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19页

234 溥儒 1896-1963

行書“雙喜臨門”

鏡心 水墨紙本

鈐印:心畬、溥儒之印、心遠浴鷗前

題識:心畬。

PU RU

CALLIGRAPHY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on paper

Signed Xinyu, with three artist seals.

40×108 cm. 15 3/4×42 1

/2 in. 約 3.9 平尺

HKD: 8,000-12,000

USD: 1,000-1,500

234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20页

235 王雪濤 1903-1982

梅花小鳥

鏡心 設色紙本

鈐印:遲園、王雪濤印

題識:雪濤寫意時居燕市之西城。

WANG XUETAO

PLUM BLOSSOMS AND BIRD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Xuetao, with two artist seals.

16.5×54 cm. 6 1

/2×21 1

/4 in. 約 0.8 平尺

HKD: 12,000-22,000

USD: 1,500-2,800

235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21页

236

236 管平 1895-1967

昭君出塞

立軸 設色紙本

鈐印:管平

題識:古吳管平。

本幅惠均(1902-1979)題:細馬妝新,明駝影

麗,初寫漢宮離怨。刳檀木古,

縆玉弦

高,邏逤紫槽香滿。關塞荒涼,路遙攙

入,鄉愁一聲蘆筦。誤將軍,毳帳傳歌,

沙漠雁行飛斷。知昔日,流響長安,昭陽

鴉色,掩映早成嬌軟。焉支種就,青冢低

佪,還是曲終人遠。繞膝名王異時,腰鼓

纏來,倍添凄惋。錦毰毸郭落,何如畫

裡,酒邊燈畔。選冠子。知止堂詠明妃

詞。惠均。 鈐印:柘湖、晴廬

GUAN PING

TRAVELLING TO THE WEST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Guan Ping, with one artist seal;

inscription by Hui Jun

.

60.5

×27 cm. 23

7

/

8

×10

5

/

8 in.

約 1.5 平尺

HKD: 150,000-180,000

USD: 19,100-22,900

管平湖(1897-1967),名平,字吉庵、仲康,

號平湖,自稱門外漢,祖籍江蘇蘇州,生於北

京,為清代名畫家管念慈之子。 管平湖隨父學習

繪畫、彈琴,後廣泛求藝;師從名畫家金城。為

「湖社」畫會主要成員之一。亦為最富盛名的古

琴家。

其筆下仕女,效改琦一路,纖巧瘦弱,婀娜多姿,

乃金城門下擅寫人物聞名者。本幅畫風一改,概取

十洲之法,線條細勁,設色沈穩,古意盎然。以明

妃和番為題,身披狐裘,跨騎遠涉塞外,婢僕或攜

琵琶隨侍,或牽馬前導,皆掩袖御風,雖無配置背

景,惟大漠飛沙,撲面而至,畫中人物行色,即

可見矣。上具惠孝同楷書長題,迻錄晚清蘇州詞

人朱酉生詞。朱氏,名綬,一字仲環,道光乙未(1835)舉人,工詞,其〈知止堂詞錄〉僅得斷

簡殘篇傳世。惠氏捨歷代詠明妃詞曲,獨取知止堂

之作,足見下筆時頗費心思。蓋柘湖書畫造詣不

凡,鑒賞眼光卓著,一睹平湖此作,非尋常之筆,

以書配畫,當細意為之。且兩人同列北樓門牆,具

同門之誼,自不搪塞充數也。

管平湖先生小影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22页

邵氏家族珍藏中國書畫(編號 237-238)

MR.SHAW'S PRIVATE COLLECTION (LOTS 237-238)

邵維錫於卑詩大學前校長DAVID STRANGEWAY

宅邸,1997年5月9日

237 張大千 1899-1983、張善孖 1882-1940

鍾馗騎虎

立軸 設色紙本

鈐印:善孖長壽、張澤、張爰印

題識:紅艷花疏佳節近,終南進士正登場。醉驅隻虎揮蒲劍,

長為君家祓不祥。戊辰(1928年)端午節前一日,家

兄善孖寫鍾進士乘虎圖,大千題一絕句即請吟正。丙戌

(1946年)嘉平月,重加點染並補叢篁。

ZHANG DAQIAN, ZHANG SHANZI

ZHONG KUI AND TIGER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Daqian, with three artist seals.

114×46.5 cm. 44 7

/8×18 1

/4 in. 約 4.8 平尺

HKD: 350,000-550,000

USD: 44,600-70,100

237

本幅為邵逸夫侄子邵維錫先生舊藏。邵維錫(1935-2020)出身浙江寧波望族,祖父邵玉軒,經營百貨及進出口

業務,活躍於滬上商政界。父邵仁棣在香港從事電影業,亦及房地產、貿易等。邵維錫自六十年代收藏中國藝術

品,九十年代移居加拿大。為人樂善好施,二○○一年捐出近四百件中國陶瓷、玉雕、青銅、金器予加拿大溫哥

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23页

238

238 鄭慕康 1901-1982

四美圖

鏡心 設色紙本

辛卯(1951年)作

鈐印:鄭師玄印(三次)、慕康、慕康畫記

題識:(一)慕康寫。

(二)慕康鄭師玄寫。

(三)慕康寫。

(四)邨人先生大雅之屬並希即正。辛卯嘉平月於檉華館,慕康

鄭師玄。

上款:“邨人先生”即邵邨人(1898-1973),原名邵仁標,浙

江寧波人,生於江蘇鎮江,為邵逸夫二哥,製片家,上海

“天一”公司創始人之一,以擅長編劇著稱。1925年與

兄弟醉翁、仁枚、逸夫在上海創辦天一影片公司,負責財

務,兼任編劇。先後製片並編寫電影劇本《立地成佛》,

《新茶花》等21部。1937年抵港,將接替的天一港廠改名

南洋影片公司並擴建製片廠,是香港當時生產影片最多的電影

公司之一。此後,他擴展影片公司業務,經營片場出租和影片

的海外發行,並收購了四家電影院。1950年與兄醉翁、子維

玫組成邵氏父子有限公司,兼管制片與發行放映業,並主持該

公司與邵氏兄弟公司聯合體——邵氏機構的製片業務。1958

年退出影壇。

ZHENG MUKANG

BEAUTY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Mu Kang, dated xinmao 1951, with five artist seals.

118×30 cm.×4 46 1

/2×11 3/4 in. 約 3.2 平尺(每幅)

HKD: 80,000-120,000(4)

USD: 10,200-15,300(4)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24页

任頤,初名潤,字伯年,後以字行,祖籍浙江山陰縣,遂以山陰伯年

自稱,幼年隨父遷居蕭山。太平天國之亂後流徙至上海、寧波、蘇州

等地,於1868年左右定居上海。此時的上海,為晚清以降最為繁華

的通商口岸與金融中心,富商雲集,其經濟與人們的消費力不容小

覷,也為藝術文化發展提供了一個穩定而適宜的環境。任伯年居此,

因任熊、任薰、胡遠、張熊等為之揄揚,漸漸聲明大噪。居海上的任

伯年,既得是時當代名家指點迷津,又有幸於收藏家處得覽古人精

品,其作品筆墨以寫代畫,在追求金石底蘊的文人氣之外,又以當代

吉祥、歷史、神仙等題材入畫,繪畫風格紛然多元,以通俗易通的題

材,鎔鑄了雅俗共賞的獨特藝術風格,一脫刻板文人畫的有限主題。

本幅作品以孩童戲魚為題,這在任頤作品題材中殊為少見。嬰幼題材

在兩宋最為鼎盛,明清後逐漸運用於瓷器工藝、民間年畫的創作上,

反映了市井世俗的生活樣貌,以及人們對迎吉納福的祈求。兒童具健

康之美,其形象多天真浪漫、肥圓柔嫩,在傳統中國世界觀中有人丁

興旺、闔家平安和驅災避邪之吉祥寓意。任頤對各類人物作品的演繹

甚精,很令人玩味。這件作品以水墨淡彩的形式創作,畫大頭圓臉的

兩名孩童在金魚缸旁玩耍。一個孩子將手伸入魚缸捉金魚,另一個孩

子側對同伴,聚精會神地擺弄著雙手。任伯年以此玩金魚的主題入

畫,寓意金玉,有吉祥之意。且畫中的孩童的髮髻、衣著整齊,為錦

衣玉食下豐腴美好的孩童形象,藉此希冀受畫者子孫和合,豐盛祥樂

之意。畫家還對兒童的表情神態作了十分細膩入微描繪,刻劃出了童

子二人圓潤的身形、晶瑩剔透的膚色和嬌憨天真的神態,甚至還補捉

到兒童捉魚那瞬間幽默可愛的舉措,可謂匠心經營之作。

第225页

239

239 任頤 1840-1895

嬰戲圖

立軸 設色紙本

鈐印:任頤長壽

題識:伯年寫。

鑒藏印:鶴山馮氏香漪樓藏

來源:南洋重要私人珍藏。

REN YI

CHILDREN PLAYING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Bonian, with one artist

seal and one collector seal.

107.5

×57.5cm

HKD: 2,000,000-4,000,000

USD: 254,800- 509,600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28页

240

240 黃賓虹 1865-1955

湖山春色

立軸 設色紙本

癸亥(1923年)作

鈐印:黃質之印

題識:晴雲如浪樹如煙,臘鼓聲聲歲暮天。人事自忙心自暇,詩尋峰泖有歸船。湖山春

色倍鮮新,霽日和風曲水濱。亭榭幽閒琴瑟好,相將仙侶樂芳辰。癸亥十二月。

黃賓虹畫並詩。

HUANG BINHONG

MOUNTAIN VIEW IN SPRING

Hand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Huang Binhong, dated guihai 1923, with one artist seal

141×39 cm. 55 1

/2×15 3/8 in. 約 4.9 平尺

HKD: 500,000-800,000

USD: 63,700-101,900

黃賓虹曾説過學習傳統應遵循的步驟:「先摹元畫,以其用筆用墨佳;次摹明畫,以其結

構平穩,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畫,使學能追古;最後臨摹宋畫,以其法備變化多。」他繪

畫的技法,早年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殘、弘仁等,但也兼法元、明各家。所作重

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用筆如作篆籀,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

奇峭之趣。新安畫派疏淡清逸的畫風對黃賓虹的影響是終生的,六十歲以前是典型的「白

賓虹」。六十歲以後,曾兩次自上海至安徽貴池,遊覽烏渡湖、秋浦、齊山。江上風景甚

佳,他起了定居之念。貴池之遊在黃賓虹畫風上的影響,便是從新安畫派的疏淡清逸,轉

開學習吳鎮的黑密厚重的積墨風格。以此為轉機,黃賓虹開始由「白賓虹」逐漸向「黑賓

虹」過渡。

此幅《湖山春色》創作於1923年,賓老六十歲之時。是幅構圖頗具巧思,畫家以留白模

擬山巒間的青煙,並利用留白將山體分為幾個部分,山巒以極為繁密濃重的筆墨繪就,

以濃墨為主,輔以赭色與青色,營造出極為滿密的「實」與「拙」。而與此相對的,則是

留白表現的青煙、淡墨繪出的山徑和細筆寫就的房舍,營造出與「實」和「拙」相對的

「虛」與「精」。畫家主張摒棄傳統中國畫中陳陳相因的空疏無具,而用層層疊加的方式

追求虛中有物、虛實相生的「生氣」,此作即為這一追求的體現。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29页

240

第232页

241

241 黃賓虹 1865-1955

擬燕文貴山水

立軸 設色紙本

鈐印:樸存

題識:余藏燕文貴長卷,擬其一角。康素尊兄屬。賓虹散人。

HUANG BINHONG

LANDSCAPE AFTER YAN WENGUI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Binhong Sanren, with one artist seal.

18×51.5 cm. 7 1

/8×20 1

/4 in. 約 0.8 平尺

HKD: 20,000 - 40,000

USD: 2,500-5,100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33页

242

242 黃賓虹 1865-1955

篆書七言聯

立軸 水墨紙本

癸未(1943年)作

鈐印:黃冰鴻、黃山予向、癸未年八十

釋文:嚴陵高隱應星象,索靖攻書得月儀。

題識:集“嚴陵高隱應星象,索靖工書傳月儀”古籀字。癸

未之冬,天都黃賓虹。

鑒賞印:舍利函齋斷磚殘瓦亂石頭、金功鑒賞

HUANG BINHONG

SEVEN-CHARACTER COUPLET IN SEAL

SCRIPT

Handscroll; ink on paper

Signed Huang Binhong, dated guiwei 1943, with three

artist seals and two collectors seals.

151

×24 cm. 59

1

/

2

×9

1

/

2 in.

約 3.3 平尺(每幅)

HKD: 80,000-120,000(2)

USD: 10,200-15,300(2)

黃賓虹的篆書創作在二十世紀獨樹一幟,包括他對金文書法

所做的觀照和解讀,蘊涵著極其深刻的思想觀念,其字形淵

源錯綜複雜,概括起來主要見於商周金文、甲骨文、傳抄古

文、六國文字、宋元金文法帖文字等五類文字字形。黃賓虹

在篆書創作中,充分地表現了他的學者風範、淵博學識和藝

術才華。黃賓虹的篆書吸取了金文、古籀的雄渾之風,此聯

力透紙背,圓韻渾厚,書作老氣縱橫,墨重筆拙,字法參差

生奇,古質自然,具舒和而蒼莽之致。這件篆書七言對聯是

黃賓虹的對於書法的癡迷程度和用功之深反觀。黃賓虹此作

中最引人矚目之處在於線條的樸茂厚重、作品凝練、遒勁有

力。他筆下所詮釋的篆書正反映了作為一個畫家對於書法的

審美觀照,透露出一種蕭散自然與氣韻超脫之氣。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34页

243 黃賓虹 1865-1955

大龍湫瀑布

鏡心 設色紙本

鈐印:賓虹

題識:飛下數千尺,全然無定形。電橫天日射,龍出石雲腥。壯勢春曾看,寒聲佛共

聽。昔人雲此水,洗目最能靈。大龍湫瀑布,賓虹畫。

出版:1.《棲霞嶺(總第十二期)》,第17頁,杭州黃賓虹學術研究會,2014年。

2.《虹叟書畫集—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周年》,第44頁,浙江人民美術出版

社,杭州黃賓虹藝術研究會,2014年。

3.《黃賓虹書畫精品選》,黃賓虹藝術研究會,2015年。

4.《798藝術節》,第182-183頁,北京798藝術管理委員會,2016年。

說明:此件拍品為「緣山堂」主人黃居素先生舊藏。黃居素(1897—1986年),自號光

綱老人,祖籍廣東梅縣,中華民國政治家,佛學家,畫家,詩人,收藏家。

HUANG BINHONG

LANDSCAPE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Binhong, with one artist seal.

123×41.5 cm. 48 3/8×16 3/8 in. 約 4.6 平尺

HKD: 800,000-1,500,000

USD: 101,900-191,100

出版物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35页

243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36页

1928年黃居素受好友時任廣東省政府主席陳銘樞之託出任《神州國

光社》總經理,同年經李少川介紹,正式師從黃賓虹學習山水畫,並

聘黃賓虹到《神州國光社》主理美術部編輯工作,編輯並出版了古代

美術巨作《美術叢書》、《神州大觀集》、《神州大觀續集》及大批

珂羅版畫冊。1931年黃居素同陳銘樞一起力挺老友林森取代蔣中正

出任國民政府主席一職。 1932年,黃居素舉家赴香港定居,投入收

藏、繪畫、寫詩、治學的愛好中。黃居素的《緣山堂》收藏有大量黃

賓虹的畫作精品,曾不遺餘力在香港和廣東一帶的名流朋友之間推廣

黃賓虹的作品,成為賓翁三四十年代的主要「供養人」之一。1935

年8月,黃賓虹在廣西講學後赴香港,住在黃居素位於港島半山東山

台的寓所「雙樹翠屏館」,由黃居素陪同到太平山頂寫生併合影,期

間作畫多幅。1937年黃賓虹全家北遷,因受北方藝術界排擠,門庭

冷落,經濟拮據。為解賓翁燃眉之急,黃居素派人專程北上求畫,

並經常函索畫作。直至賓翁1955年去世前黃居素仍收到賓翁所寄畫

作。兩人書信往來數十載,1999年出版的《黃賓虹書信集》中,致

黃居素信件就收錄有46封之多。賓翁致黃居素信函中曾寫道「不欲

草草以報知音」,足見賓翁對兩人之間友誼的珍視。受黃居素之託所

作畫作皆拋心力而為。

大龍湫為雁蕩勝景,與靈峰、靈岩並稱「雁蕩三絕」。大龍湫瀑布千

變萬化,氣象萬千,在三絕中又被認為是獨佔鰲頭。南宋樓鑰曾有詩

雲:「北上太行東禹穴,雁蕩山中最奇絕。龍湫一派天下無,萬眾讚

揚同一舌。」(《攻瑰集·大龍湫》)可見在宋代,大龍湫便已揚四

海,有「天下第一瀑」之美譽。黃賓虹僑居上海期間,曾多次遊覽。

但「山水乃圖自然之性,非剽竊其形。畫寫出萬物之貌,乃傳其內涵

之神」,作為畫家的黃賓虹對此當然瞭然於胸。他一生九上黃山,五

上九華,四游岱嶽西湖,富春及維揚諸勝。與古人遊歷山川只是目識

心記不同,賓翁所到之處,飽遊飫看之外,必勾畫大量速寫,一生所

積,不知凡幾。所以傳世作品之中,相當一部分都是紀遊之作。如

《黃山紀遊冊》等,這些作品都是經過經營概括參以鉤古畫法而成的

寫生藝術。他的筆墨、章法都從「師造化」中直接得到開悟。

此幅作品黃賓虹先生引用了:南宋詩人徐照的《遊雁蕩山.大龍湫瀑

布》一詩做題。徐照為南宋「永嘉四靈」之一,家境清寒,他布衣終

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各地等地。此作賓老寫宋人詩意,從

構圖及筆墨風格上看,均割捨了「勢」而採用高遠式全景構圖。如此

大龍湫在畫幅中,更像是光芒耀

眼的一道匹練、一種深呼吸,雖

無更多的表現形態,卻構成通幅

的「畫眼」、詩意的聚焦。此作

為賓老壯遊浙江天目、天臺與雁

蕩諸景之後所作,筆力雄強,墨

法淹潤。黃賓虹一生志在林泉,

尤喜浙東名勝。自然山水實景與

新安前輩畫家疏淡清逸的畫風對

黃賓虹一生產生了重大影響,此

圖即是典型的例子:無論是平穩

的佈局,還是筆筆分明的披麻皴

法,都分別呈現出明人枯硬和元

人松秀之感,蔥郁豐厚,氣象蓬

黃賓虹在港時居黃居素家中 勃,是畫家的精意之作。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38页

244 黃賓虹 1865-1955

澄光翠微

鏡心 設色紙本

1948年作

鈐印:黃賓虹、綠雪軒

題識:昔管夷吾聞齊桓公讀書,謂書為古人糟粕。畫分南北宗,貴參活禪耳,非善讀書者烏足以

語此。慕禪先生屬。八十五叟賓虹。

展覽:「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國書畫展」,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87年8月29日至10月4日。

出版:《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國書畫》第68至69頁,香港求知雅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1987年8月。

來源:香港蘇富比,1985年11月21日,第34號拍品。

HUANG BINHONG

LANDSCAPE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Binhong, dated yiyou 1948, with two artist seals

113×40.5 cm. 44 1

/2×16 in. 約 4.1 平尺

HKD: 700,000-1,500,000

USD: 89,200-191,100

出版物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39页

244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40页

黃賓虹自1937年北上至1948年南歸杭州,十餘年間伏居燕市,致力繪事。初到北平時他曾撰文

《說蝶》,以青蟲化蝶三眠三起為喻將學畫分為三個時期,自言尚在第二時期,「因之汲汲孜

孜,無日捨古畫不觀……每日趁早晨用粗麻紙練習筆力作草」。在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室的工作

亦讓其有更多機會研究前賢古法,期間著述、作畫不斷,藝術理論與創作實踐相輔相成,總結出

「五筆七墨」的成熟筆墨理論體系,繪事亦日益精進。1948年,他在致友人的信中稱「近悟於古

跡與游山寫稿融會一片,自立面目,漸覺成就可期」,至此確立起自己屹立畫史的黑、密、厚、

重的基本山水面目。

《澄光翠微》正作於是年,與常見的畫家四十年代末黑密厚重之基本面貌不同,此作側重表現山巒

間的清逸之氣,系黃賓虹此時作品中比較少見的一類。在1947年黃賓虹致好友黃居素的書信中說:

「茲檢近作拙畫,擬由北宋漸入逸品,老而彌淡,不流空疏」,賓翁能達「不流空疏」之境界,其

一是以書法之筆力入畫,中鋒下筆,一波三折,如錐畫沙,從筆力上拒絕綿柔無物;其二則在於將

「古跡與遊山寫稿融匯一片」、「參活禪」,故而構圖自有新意,不落前人窠臼。翠微,即青翠之

山,《澄光翠微》描繪晴日山巒溪流的煙雲繚繞之態,近景渚岸上置庭院一座,數株古木幾有畫面

一半高度,帶有強烈的視覺衝擊感,成為前景的中心;山巒與前景之間以溪流和青煙隔開,水面映

出的澄光與山霧反射的日光互相生髮,配以淡墨繪就的遠山,形成一片朦朧化境。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42页

245 黃賓虹 1865-1955

山居圖

鏡心 設色紙本

辛卯(1951年)作

鈐印:黃賓虹

題識:辛卯,八十八叟黃賓虹。

出版:1.《虹叟書畫集——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週年》,第314頁,浙江

人民美術出版社,杭州黃賓虹藝術研究會,2014年。

2.《黃賓虹書畫精品選》,黃賓虹藝術研究會,2015年。

3.《798藝術節》,第183頁,北京798藝術管理委員會,2016年。

HUANG BINHONG

MOUNTAIN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Huang Binhong, dated xinmao 1951, with one artist seal

59×30 cm. 23 1

/4×11 3/4 in. 約 1.6 平尺

HKD: 900,000-1,500,000

USD: 114,600-191,100

出版物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43页

245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44页

黃賓虹對於20世紀中國畫的意義,不僅在於在面對西畫衝擊和文人

畫式微之時,堅守了本土文化立場,更是從傳統內部尋找超越的動

力。黃賓虹的一生,經驗於「古理法」的辯證探求,在對筆和墨的深

度體驗中,完成了他對自己的價值理想和批評準則的建構。傳統中國

山水畫的創作,關鍵也正在於丘壑內營和對筆墨的錘煉。山水畫並不

是要求機械地去描繪實景,而是以心接物,接物寫心,借筆墨抒發情

意而不是表達一種實景。

本幅是賓老88歲於1951年創作的《山居圖》,是他對自己傳統山水

畫研究和創作的一次理論性總結。既可從中一窺黃賓虹晚年的藝術面

貌,也可以看出黃賓虹對於墨法的運用已經進入化境,墨法更加豐富

多變,畫面反而呈現出清淡之意,這是黃賓虹最後幾年作品的一項共

同特徵。

此幅《山居圖》畫面章法開闊,取坡山局部之景,卻甚為開放大氣,

似有萬壑松林於後、萬頃碧波於前而未表現。近景山坡上茅屋數間,

小亭獨立,山石嶙峋,樹木姿態虯曲,山路蜿蜒崎嶇,兩位高士居於

一處;中景山谷中霧氣彌漫,雲霧之上高峰聳峙,遠山依稀。佈局平

中出奇,疏密有致,虛實相生。山巒集中在畫面中間,樹木構成一種

團狀結構,向內聚集,顯出一種厚實逼仄之感,又通過上方的空白,

以及山間的留白使畫面透氣,也使畫面空間延伸。畫法上,山石以幹

濕不等的中鋒之筆勾出輪廓,以鬆散的筆墨皴出結構,濃墨與淡墨互

相滲破,直筆與橫筆交叉縱橫,利用水分的自然滲化達到渾然一體的

效果,再以淡石青、石綠和淡赭石加以暈染,墨與色錯雜斑駁,涉筆

老辣,自然玄妙。整體筆墨勁峭雄健,用筆豐富而不雷同,用墨蒼潤

而不厚重,意境幽深博大,富有文人詩意。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46页

246 黃賓虹 1865-1955

張伯雨詩意圖

立軸 設色紙本

鈐印:黃賓虹、黃山山中人

題識:大滌路興善陽通,中有許郭仙人蹤。一峯懸霤茶煙濕

雜逕緣崖草露濃。偶寫張伯雨詩意,矼叟。

HUANG BINHONG

LANDSCAPE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Gangsou, with two artist seals

36×67 cm. 14 1

/8×26 3/8 in. 約 2.2 平尺

HKD: 500,000-800,000

USD: 63,700-101,900

黃賓虹一生跨越兩個世紀、兩個時代,最終以山水畫大師名

世,他的繪畫藝術也正隨著時代前進的腳步而被深入解讀和

認識。更重要的是,他的藝術實踐對中國傳統繪畫向現代轉

換,推動中國畫時代發展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黃賓虹的繪

畫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影響效應已顯示出來,其黑、

密、厚、重的畫風,渾厚華滋的筆墨中,蘊涵著深刻的民族

文化精神與自然內美的美學取向。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黃

賓虹藝術能量與價值的顯現是全方位的。

此幅《張伯雨詩意圖》描繪了水岸青山初秋景色,中景幾株

紅樹點醒時令,畫面陰陽幻化、黑白對比、虛實互襯,色墨

相彰,無處不顯示出畫家的高深修養和控制畫面的高超能

力。由於四川寫生的緣故,黃賓虹的山水畫創作開始重視現

實景物和現實感受的表現。該作品大膽留白,構圖外輪廓十

分整飭,丘壑折落自然大方,已得自然山川之神髓。畫家控

制住由濃至淡的墨色變化,色彩的鋪排秩序井然,使畫中最

濃重的墨和最濃麗的色和諧統一在整幅畫面中,不枝不蔓。

這種整體感就是黃賓虹從寫生中所感受到的,也是他此後畫

作中更加明確追求的創作課題。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第247页

246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第250页

247

在《古畫微》中黃賓虹述:「董源一作元,字叔達,又字北苑,鐘陵人。事南唐為後苑副

使。山水水墨類王維,著色如李思訓。工秋巒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皴法

用淡墨掃,屈曲為之,再用淡墨破。其平淡天真多,唐畫無此品格,高莫與比也。先是唐

人工畫,多寫蜀中山水,玲瓏嵌空,纔嵯巧峭,高嶺危峰,棧道盤曲。荊浩、關同,尤多

峻厚峭拔之山。至北苑獨開生面,峰巒出沒,雲霧顯晦,嵐色鬱蒼,枝幹勁挺,論者稱為

畫中之龍。……」,可見其對董源的追捧。本幅《碧溪流泉圖》,實屬黃賓虹晚年之佳

構,以豎幅佈局,可見遠山筆墨秀潤,氣氛縹緲氤氳,近景坡石用淡墨勾勒其形,施以赭

石兼石青石綠,一派初春景色躍然紙上,樹林則濃墨寫就,用墨老辣,筆力遒勁,結構精

嚴。數間屋舍掩於茂林中,皆由單純線條組合成屋的形狀,但無一筆雷同,無論是線的走

向還是轉筆處,均顯圓渾內斂,一團和氣,勁利中厚氣十足之感,作者對於畫面結構的調

控和尺度的拿捏可謂妙到顛毫。從上到下,令觀者尤覺呈現出時而特別濕潤而濃重、時而

幹處發白的審美效果,入眼皆是水墨淋灕,雲煙幻滅,清妍秀潤而意趣生動,筆力沈著,

墨彩渾厚,繁密處不能容針、疏空處幾可跑馬。於留白處作湖江小舟,舟上一人姿態放

鬆,春光美景中泛舟湖上,好一派悠然自得,閒情逸致。這正是畫家黃賓虹所嚮往的「高

蹈獨往蕭然自得」的生活。

247 黃賓虹 1865-1955

碧溪流泉圖

立軸 設色紙本

鈐印:黃賓虹、場圃築前

題識:山上雲生春雨後,樹頭花落午風餘。道人兀坐碧谿石,下有流泉應讀書。白石翁

畫溪隱圖句,補以唐子西筆意寫之。賓虹。

展覽:“黃賓虹作品展”,香港藝術中心包兆龍畫廊,1980年6月6-29日。

出版:《黃賓虹作品展》,香港藝術中心及香港大學藝術系,1980年。

簽條:黃賓虹碧谿流泉圖立幀,真跡

HUANG BINHONG

DRIFTING IN THE STREAM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igned Binhong, with two artist seal

111×39 cm. 43 3/4×15 3/8 in. 約 3.9 平尺

HKD: 3,000,000-5,000,000

USD: 382,200-636,900

出版物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杂志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