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旅媒体聚焦(2024年8月30日)

发布时间:2024-8-3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安徽文旅媒体聚焦(2024年8月30日)

孩子到了安徽,应有研有学有游 [收起]
[展开]
安徽文旅媒体聚焦(2024年8月30日)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2024年8月30日

第2页

1.【安徽日报】自觉践行“两山”理念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2.【光明日报】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以数字技术推动艺术教育创新发展3.【安徽日报】文旅火出圈的义安“配方”1.【新华每日电讯】安庆:迎江宜秀是大观4.【安徽日报】公园焕新提质民生幸福加码5.【安徽日报】皖南仙境

第3页

6.【安徽日报】曲唱廉洁风7.【安徽日报】当涂千年古邑文旅融合展新姿8.【安徽日报】研学安徽走进徽风皖韵的课外学堂

9.【安徽日报】孩子到了安徽,应有研有学有游10.【新安晚报】淮南武王墩墓主人确认是楚考烈王

第4页

安庆:迎江宜秀是大观

第5页

“东有迎江寺,西有大观亭。吾曹不努力,负此江山灵。”安庆,是长江流入安徽的“第一站”,素有“长江万里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美誉。皖江文化由此发源,“桐城派”在此生长,黄梅戏因此而兴,可谓人文璀璨;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蒸汽机轮船从这里轰鸣启航,近代民族工业就此生根,彰显实干风骨。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让安庆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充盈着自信,并在守正创新中构筑文化新气象、激扬文化新活力。

人文荟萃尽风流

江山灵秀,文情斐然。这是一座因文而兴的名城,徜徉安庆,不经意间就与文化过往“撞个满怀”。安庆城西北,32 万平方米的孙家城遗址保存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安庆城西,是春秋时空里古皖国的都城,两千多年文化浓缩于一个“皖”字;城区内,800多年前修筑的“九里十三步”城池载入《宋史》。目之所及,虽沧海桑田,但文化古迹长存,文化风骨赓续。

安庆:迎江宜秀是大观

第6页

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桐城派”雄踞文坛 200 多年,书写文学安庆;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科学家方以智、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两弹元勋”邓稼先、美学大家朱光潜……赫赫声名响彻历史长空。

安庆城内历史古迹、文化遗存众多,或是名人旧居,或是亭塔牌楼,凝聚着城市的文化灵魂。它们中的一些一度被湮没在市井嘈杂中。安庆市痛下决心,恢复、利用好文化遗存,对历史建筑进行测绘,建立专门档案并挂牌保护……为城市留下珍贵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坐落于安庆市宜秀区的铁砚山房,为清代著名书法篆刻大师邓石如所建,邓石如六世孙、“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这里出生。经过多轮“修旧如旧”,每个房间都布设展陈,邓氏家族几代人忠勇为国的过往展现在市民游客眼前。铁砚山房里,37 岁的讲解员徐娟声情并茂,讲述着邓稼先挺起“中国脊梁”的故事,激动处含泪哽咽,参观者肃然起敬。

安庆:迎江宜秀是大观

第7页

耳畔所闻,是文人风骨;曲调传唱,是戏韵流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黄梅小调在这里发芽。两百多年前,“京剧鼻祖”程长庚和徽班从安庆出发进京。如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已有30多年历史,《邓稼先》《不朽的骄杨》《徽州女人》等新编黄梅戏不断走向市场、走出安庆。夜幕降临,安庆市大观区一家黄梅戏文化艺术体验馆——小辞店,人头攒动。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喝咖啡、看展览,或装扮成戏曲人物拍照,出门就是再芬黄梅公馆,还可以去听一出原汁原味的黄梅戏。“作为土生土长的安庆人,希望通过演艺新空间将戏曲之美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为戏曲文化传播出一份力。”小辞店策划人、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说。人文荟萃,古韵新颜。安庆打造“15 分钟阅读圈”,增添城市书香;对标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做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突出文化遗产魅力;城市名人遗存和纪念性建筑合理利用,提升文化影响力;先后推出200多部黄梅戏新创优秀剧目和传统经典剧目,每年组织“送戏进万村”“戏安庆:迎江宜秀是大观

第8页

曲名家走基层”等惠民演出……以文化人,以文化城。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实业风骨振中华

一座安庆城,半部近代史。清晨,安庆市迎江区的江滩公园内,一组组铜雕依次排开,在绚丽霞光和江水静流中铺陈着历史。一座雕塑,就是一个近代民族工业“第一”的印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中国第一部电话机……一百多年前,于安庆创造的一个个“第一”,正是近代仁人志士振兴中华的文化觉醒。

清咸丰十一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云集彼时国内一流科学家。每小时约25 里,是他们研制的中国第一艘新式轮船的航速,虽然时速还不快,却是实业报国的梦想启航。从此,个体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成为一代代安庆人融入血脉的追求。“厚重文气”终成“发展底气”。自强不息实业报国、励精图治振兴强国,是文化力量赋予安庆的精神品格和城市基因。

安庆:迎江宜秀是大观

第9页

“百余年来,我们始终和民族同命运,经历兴衰沧桑,走向复兴。”安徽著名老字号中药企业“余良卿”董事长严新文说。

踏进公司大门,“精工良药福泽百姓”八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始创于 1739 年,“余良卿”以贴敷止痛膏药传承至今,成为省级创新型企业,拥有7 个高新技术中药品种,去年销售收入超过 4.2 亿元。“经典的膏药配方从未改变,新研发出的配方和时尚的外形设计同样帮助我们打开市场。”严新文说。

1570 年,佛塔振风塔竣工,矗立在长江边,导航引渡,并取“以振文风”之意。这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是安庆第一地标。

“振”,是近代民族工业与文化振兴的梦想,亦是今天安庆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行走在安庆城,常常能见到这个“振”字,或是路名,或是厂名。新能源“振宜汽车”,自建成投产以来产能产值逐年攀升。30 多年前,安庆汽车厂圆了安徽的轿车梦;如今,这里汇聚了三家整车制造企业、近60 家规上汽车零部安庆:迎江宜秀是大观

第10页

件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努力打造安徽汽车产业“第三极”。

近年来,安庆汽车及零部件全产业链营收、化工及新材料产业产值双双破千亿元。依托石油化工产业基础,走集科技创新、经济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于一体的绿色发展道路,一批重点外资项目相继签约落户,不断激发发展新动能。

聚焦生命健康和生物科技的“双生谷”、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商业航天……这些新兴产业,正激励安庆挺起产业脊梁。

鉴往知来行致远

安庆老城中心,倒扒狮步行街,已历经四百多年风雨。街口牌坊两侧石柱上,各有两只倒扒狮石雕,寓意财不外流,亦代表谦恭诚信。

在这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194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胡玉美”店内人流不断,店门两旁书写着几代人传承下来的楹联“玉本蓝田种 美因君子成”。在胡玉美酿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晒场上,上千口装满安庆:迎江宜秀是大观

第11页

酱料的大缸整齐地排列。其蚕豆辣酱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酱料要晒够六个月,少一天都不行。”非遗传承人颜志勇说,“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的传统文化,就是我们近两百年‘玉成其美’的追求。”文化自信引领着一个又一个“胡玉美”这样的民族品牌,历经百年风雨而屹立不倒。街巷深处,悠远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至今,熠熠发光。走进安庆桐城闹市区,两排参天的香樟树下,有一条百米长、两米宽的巷道,每年超过50 万人来此参观。它就是六尺巷。

史志记载,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纠纷。张家人给张英写信求助,张英收信后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收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人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

六尺窄巷被一个“和”字充盈,成就心中最宽的街巷。礼让和谐、亲仁善邻的哲学思想,追求和平、和睦、和谐的安庆:迎江宜秀是大观

第12页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一直传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桐城,有600 多面六尺巷文化墙,以“和”为理念的“六尺巷工作法”广泛用于社会治理、司法调解各领域。市民吴焱说:“礼让和谐是从小到大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不敢越雷池一步”中的雷池,就位于安庆望江县内。历史典故传颂至今,当地构建起鲜明的法治文化,不逾规矩一步,敬畏法律、廉洁自律。安庆市人民路步行街上,有一座青砖扁砌、木顶黛瓦的三层西洋式老建筑。百年前,这里是中国最早的劝业场之一,寄托着一个时代实业强国的希望;如今,它成为一处城市书房,书盈四壁。书店名曰“前言后记”,描摹出文化流长和文化自信的剪影。

“典”亮安庆,鉴往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无形中给予新时代安庆振兴以力量,铸就起这座城市特有的自信。(记者:刘菁 陈诺 戴威,8 月30 日《新华每日电讯》1版)安庆:迎江宜秀是大观

第13页

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以数字技术推动艺术教育创新发展

第14页

以数字化为驱动,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在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内容和方式上进行积极改革和创新,以应对数字化时代对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挑战,为艺术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树立数字化发展理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学院将提高数字化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构筑“价值引领、文化支撑、艺科交叉”的数字化课程体系。明确数字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引入包括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互动教学软件在内的国际化课程资源和教学理念;对教师进行数字化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数字化教学素养;加强与企业合作,引入行业最新的技术和案例,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应用;更新课程内容,确保与科技发展和行业需求保持同步,为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丰富数字化教育内容,融入多元数字资源。学院利用3D建模软件、音频处理应用程序、虚拟博物馆和在线艺术库等数字化工具,持续丰富艺术教育内容,推动教育和传播方式革新,让学生体验数字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获得更广阔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以数字技术推动艺术教育创新发展

第15页

的创作空间。同时,学院利用数字平台整合理论、方法、创意、表现、媒介、技能等设计要素,开发数字合成与特效、虚拟艺术、信息可视化设计等工作坊课程内容,科学系统地开展基础与技能、形式与表现、方法与创意等教学,帮助学生表达艺术观点、拓展创意思维。创新数字化教育方式,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学院将“茶文化”“民居文化”“表演空间”“再生空间”“遗产图像”“红色图像”等工作坊通过数字技术和设备进行3D建模、虚拟展示和交互设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同时,学院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授课一体化模式,不断探索和开发混合式课程教学,打破时空限制,提升艺术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交叉跨界融合,拓展学生专研发展空间。(作者:顾佐佐,8 月 30 日《光明日报》09 版)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以数字技术推动艺术教育创新发展

第16页

文旅火出圈的义安“配方”

第17页

8 月中旬,两则好消息在铜陵市义安区广泛传播,一是2024 年“安徽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公布,位于义安区的铜陵永泉旅游度假区(永泉小镇)成为全省10家上榜单位之一;二是 2024—2027 年安徽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公布,位于义安区的犁桥水镇景区、梧桐树研学旅游基地、铜草花开研学旅游基地 3 家单位上榜。一直以来,没有名山大川、没有5A 级景区,文化品牌力并不足够出众的铜陵市义安区,并不显山露水。但近年来,义安文旅却捷报频传、亮点频出,不但有犁桥水镇、永泉小镇两大文旅龙头,还打造出梧桐花谷、凤凰山景区、十里长冲以及龙潭肖“漂亮的房子”、金塔村“梦思康百合庄园”等一众特色景点。据初步测算,今年1 月至7月,该区已接待游客 410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7 亿元,其中来自沪苏浙等地的游客约占 60%。在各地文旅“新招”迭出的当下,如何变不出众为出众,如何从“藏在深闺”走向“名声在外”?记者近日走进义安区,探寻文旅“火出圈”的义安“配方”。一朝“出圈”的背后,是“十年”磨剑文旅火出圈的义安“配方”

第18页

提及江南,人山水、烂漫山花,或是“小桥流水人家”。在位于义安区钟鸣镇的永泉小镇景区,便可以“一站式”集齐。

一池碧水,青山环翠。走进永泉小镇,入目便是池塘边的曲折小径、掩映于山林间的徽派建筑。踏着石梯,拾级而上,“忆江南十二景”里有高大挺拔的树木,有依山而建的“红尘客栈”,还有潺潺溪流、通幽曲径以及“枫林晚”等景致。

从农庄到度假区,再到特色小镇,这个由农民企业家杨树根创建的永泉小镇,在铜陵市及义安区的支持下,用20年时间完成了“三级跳”。自 2004 年 4 月开工建设以来,永泉小镇“天天有更新、月月有变化、年年有新貌”,建设形成民宿宾馆、“江南味道”街区、“忆江南十二景”、养生温泉四大核心景区及山水园林、徽州三雕收藏展区、亲子游乐中心、农特产品体验基地等相关配套游览观光区域,面积也由650亩扩大到现在的 9000 余亩,实现景区景点全面升级、接待功能深度提档、客源市场持续火热的良好局面。今年前7 个月,永泉小镇已文旅火出圈的义安“配方”

第19页

接待游客 112 万人次,景区客房入住率近80%。凸显地域文化,彰显地域特色,久久为功打造龙头景区,在义安区并非孤例。从成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到建成运营犁桥水镇景区,义安区用10 年塑造出了“犁桥”品牌。

夜幕降临时分来到犁桥水镇,沿着蜿蜒的小河前行,可见道路两侧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河塘旁边的徽派建筑倒映在水面。岸边,鼓上飞舞、员外招亲、花船歌舞、高杆船技等节目轮番上演,游客们或是乘坐小船徐徐前行、或是找一家小店品尝美食、或是拾阶而坐观看演出……“暑期是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约4000人,周末每天接待游客超过一万人。”犁桥水镇景区相关负责人刘东成表示,为呼应游客夏日旺盛的夜游需求,景区不断升级夜游项目,让游客“畅玩一夏”。“犁桥水镇是立足犁桥村的‘水乡’和‘艺术村’特色,融合徽派文化、现代灯光技术精心打造的景区。”义安区副区长叶校生介绍,如今的犁桥“水乡”与“水镇”交相辉映,近年来荣获了“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全国美丽乡村创文旅火出圈的义安“配方”

第20页

建试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9 块“国字号”招牌。依托文旅龙头牵引,近年来,义安区又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等,推出 4 条贯穿全区、衔接周边的旅游景区线路,将凤凰山、梧桐花谷、金山等其他景区以及金塔村、缪村等和美乡村“串珠成链”,并组织开展“徒步大会”“骑行赛”等活动,着力激活全域旅游人气。去年,义安区获评第二批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年,沿线有千年银杏、千年紫藤、3000年的古铜矿开采遗址的义安区“江南铜谷”旅游风景道,成为第二批安徽省旅游风景道之一。拼创意拼营销,产品不断出新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搜索“永泉小镇”,便可看到不间断直播账号。

8 月下旬,“永泉小镇”的直播画面常以连片盛放的彼岸花为背景,而“永泉小镇”微信公众号也与之呼应,推出了《永泉·彼岸花已盛开》《永泉彼岸花盛开,夜游森林夜景》等文章。

“今年,著名主持人周群、网络大V‘小黑诸鸣’等人也为我们景区代言了,收获了很多点赞。”永泉小镇负责人文旅火出圈的义安“配方”

第21页

尹志平表示,为获取竞争优势,他们成立电商部,每年投入约 1000 万元用于营销宣传,构建了多元化宣传营销矩阵。今年,名人、“大 V”在永泉小镇出镜、直播的相关话题累计播放量近 2500 万次,在永泉小镇举办的“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抖音话题播放量超1 亿次,“永泉小镇无忧度假”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 1.4 亿次。景区景点要有“留量”先要有“流量”。“流量”何来?义安区坚持政府推动、企业能动“并重”,“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不但针对沪苏浙开展文旅专场推介会,还协同头部旅游企业定期开展文旅创意策划,以“小事件”实现“大传播”。

“这几年,犁桥每年都会刷屏,稻田宴、围炉诗话、水上美术馆、打铁花等许多好玩的项目、有趣的名词都是从那里听来的。”铜陵市民刘女士说,自己每年都会去犁桥寻找不同以往的新鲜感。

自 2018 年以来,铜陵市、义安区已经在犁桥村组织开展了四届“中国·铜陵田原艺术季”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让犁桥艺术村的特色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此外,犁桥文旅火出圈的义安“配方”

第22页

水镇景区运营后,网红探访、夜景及表演项目展示等网络媒体营销活动同样层出不穷。“近年来,我们的各色景区不但常常在抖音平台刷屏、在‘小红书’上受到热捧,还频频亮相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义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玲娟表示,伴着宣传成效的不断显现,去年该区的市外游客占比约达三分之二。

最近,义安区天门镇的“天门姜志”微信视频号吸引了不少人关注,虽然 7 月下旬才上线,但是推出的视频点击量和点赞量都不错。8 月下旬和9 月是铜陵白姜上市时节,该视频号近日又推出了《白姜的故事》《白姜炒肉丝》等短视频,以轻松幽默的风格推介本土特色农产品。“天门镇是铜陵白姜的核心产区之一,每年白姜上市时节也是采购人气最旺、研学游最多的时候。”天门镇宣传委员姜琴告诉记者,该镇近期还在紧而有序地准备着一年一度的“铜陵白姜文化旅游节”,“铜陵白姜种植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将文旅与特色农产品结合,这是一场‘双向营销’。”

文旅火出圈的义安“配方”

第23页

将本土特色文化、特色农产品以美食节、文旅节等方式对外“输出”,让营销“营之有物”,近年来,义安区举办并塑造了凤丹文化旅游月、铜陵白姜文化旅游节、顺安“三月三”传统文化活动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旅活动品牌,吸引了众多铜陵及周边的游客慕名前来。义安区还用好本地网红资源和媒体平台,针对不同时间节点开展季节性文旅产品的网络推介,让“铜陵梅园”“印象河边”农家乐等一些“后花园式”、消暑式小众景点的人气也得以季节性火爆。引能人下乡,资本与乡村“双向奔赴”一个村,引来一位能人,培育一个产业,打造了一个国家 3A 级景区——这是义安区天门镇金塔村的转型历程。2018 年,金塔村吸引“能人”返乡创业,打造中药材生态产业园。这几年,当地推动中药材种植向生态旅游观光新型农业种植转变,打造了“四季花海”、亲子活动园、采摘园、主题庄园等文旅项目,不但让村里收获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还带来每年10 多万人次的游客量,培育出近 10 家农家乐,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难想象村里几年时间会发生这文旅火出圈的义安“配方”

第24页

么大的变化。”金塔村村民赖才鹏感叹道。美景与美食相宜,美食与农业相连,文旅产业要实现长远发展,需要资本下乡,但也离不开乡村和村民的支持。资本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才能更好地实现“双向奔富”。义安区于 2018 年选择永泉小镇试点,成立永泉村企发展联合党委,联合党委既“务虚”又“务实”,在征地拆迁、协调矛盾、促进就业上发力,以村企联建方式释放组织活力、促进融合发展。

“永泉小镇发挥带动作用,通过打造种植养殖基地、采购农产品、带动就业等方式助力村里发展、村民致富;镇、村则在土地征迁协调等方面给予支持,减少矛盾发生,保证景区拓展发展。”永泉村企发展联合党委副书记熊小军表示,联合党委推动村企深度相融,成为发展共同体。如今,成立村企联合党委这一模式被复制推广,位于义安区的梧桐花谷、梦思康百合庄园等一批知名景区与周边村成功牵手,带动周边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行走在永泉小镇的“江南味道”街区,钟鸣杀猪汤、手工豆皮、农家卤味等特色美食琳琅满目。在景区的“钱庄”文旅火出圈的义安“配方”

第25页

里兑换一袋“铜钱”,便可随意品尝。“街区内的工作人员都是附近村民,采用的手艺也都是农家传统。”尹志平告诉记者,景区直接带动了近600名村民就业,辐射带动周边近2000 户村民从事种植、养殖以及民宿、农家乐等业态,“即便是前几年景区经营受影响,我们也做到了员工不流失、业态不减少、链条不断开,深度相融有效增强了我们市场竞争力,也提升了应对风险的能力。”(记者:刘洋,8 月 30 日《安徽日报》2 版)文旅火出圈的义安“配方”

第26页

公园焕新提质民生幸福加码

第27页

“我每天都来公园晨练,有了这些储物柜,个人物品可免费存放,真方便!”8 月25 日上午,淮北市相山公园东门出入口处,市民张荣一边刷脸取物,一边告诉记者。相山公园是淮北市民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城市“后花园”。没有储物柜时,市民携带的个人物品有时会随意放置在公园各个角落,可能造成保管不善而遗失等问题。8 月中旬,淮北市园林管理部门在相山公园东门出入口处设置了一排 48 个智能储物柜。储物柜高约2米,使用便捷,只需人脸识别,就能完成随身物品的存取。前不久,同样位于相山公园的相山书院开放运行,成为市民品书香、享清凉的新去处。记者看到,相山书院依托原老年大学教学楼改建而成,上下三层设有沉浸式阅读区、休闲阅读区、亲子阅读区,大玻璃窗引入的自然光,让各个书房通透明亮。

“书院整体建筑面积约1400 平方米,藏书4万册,每天上午 9 时到晚上 7 时开放。”相山公园工作人员李燕告诉记者,市民不仅可以在此免费阅读,还可以通过借书卡、社保卡或使用支付宝借阅图书。公园焕新提质民生幸福加码

第28页

惠泽公园位于淮北市环山西路北侧,是2007年11月建成开放的市民公园。记者在该公园的广场看到,这里新安装了智能扭腰器、智能健身车、智能太空漫步机等健身器材,一些市民正在这里锻炼。“健身器材有语音播报功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播报运动数据,感觉很新鲜,运动起来也有了目标。”家住淮北市北山巷的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这些智能健身器材顶部景观伞上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不仅能满足夜间锻炼需求,还能遮阳避雨。

近日,淮北市园林管理部门在该市主城区的长山公园、桓谭公园、时代公园、南黎公园、世纪广场分别安装了多组智能健身器材,实现市民全天候户外健身。在不断完善现有公园功能品质的同时,淮北市还将“口袋公园”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对全市范围内服务半径不足的区域开展摸排,将该区域附近边角地、闲置地、低效绿地等转化为“口袋公园”。建设过程中,淮北市注重美观与功能结合,充分融合“公园+运动健身”“公园+惠民服务”“公园+科普教育”等理公园焕新提质民生幸福加码

第29页

念,完善休闲娱乐、文化科普设施,确保建成后的“口袋公园”便民惠民。

“淮北市今年目标建设11 处‘口袋公园’,目前均已建成启用。”淮北市园林管理处工程师吴姚春告诉记者。道路平坦通畅,公园随处可见,小区环境优美,楼道整洁清爽……如今,淮北市通过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让老城区焕发出新生机。(记者:吴永生,8 月30 日《安徽日报》2版)

公园焕新提质民生幸福加码

第30页

皖南仙境

第31页

8 月 29 日早晨,无人机视角下的歙县岔口镇金前村高山上云雾缭绕,徽州传统古村落在远山、日出、云海的衬映下宛如仙境一般迷人。(记者:潘成,8 月30日《安徽日报》6 版)

皖南仙境

第32页

曲唱廉洁风

第33页

8 月 29 日,“‘艺’路清风”包公杯反腐倡廉优秀曲艺作品巡演在合肥市包河凤凰剧院上演。演员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诠释清廉真谛,不断提升包公清廉文化品牌影响,在全社会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记者:程兆,8 月 30 日《安徽日报》6 版)曲唱廉洁风

第34页

当涂 千年古邑文旅融合展新姿

第35页

旅游在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新征程,旅游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当涂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如何更好地展示县域形象,增进文明互鉴,全力推进全县文旅事业再上新台阶,当涂县的探索与奋进从未停歇。

秋高气爽的季节,雨过天晴的时候,立于当涂县大青山脚下,遥望群山之隐翠,不禁让人沉醉于这一片静谧的山林。不远处,十里桃林早已褪去粉衣,等待下一年的绽放。江南自古繁华,江左人杰地灵。大青山亦是“有情之地”,诗仙李白终老于此,米芾曾提笔写下“第一山”。如今,历久弥新的大青山正焕发时代生机,引得游人来,留得八方客。近年来,当涂县依托境内“一山四水五分田”的优美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坚持以“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县”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开发农业观光、生态康养、民俗演艺、运动休闲、采摘垂钓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当涂 千年古邑文旅融合展新姿

第36页

的美丽格局。全县乡村旅游经济呈现较快发展态势,获评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县域,连续七年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赓续悠久文脉传承蒙学经典“久卧青山云,遂为青山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流连当涂,写下 56 首名篇,并终老于此。千年以来,世人追随诗仙的脚步从未停滞,当涂的李白文化园,亦是多少文人墨客朝圣的必访之地。近年来,当涂县李白文化旅游区多举并措,深度开发利用现有李白文化资源,积极推进李白文化园环境提升改造,丰富游客旅行体验。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发、生产、销售“李白IP”周边文创产品,通过网络空间,把李白文化推介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随着李白诗歌节拜谒诗仙活动、研学、诵读、诗歌大赛等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了解李白与当涂的千载情缘。这位家喻户晓的千古诗仙,为当涂的山水间增添了浪漫的诗意,奠定了这座山水诗都的文脉底色。“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清晨的当涂县太白公园千字文书院里,传来琅琅书声。史载,当涂 千年古邑文旅融合展新姿

第37页

千年以前,世居姑孰(今当涂)的南梁才子周兴嗣,在梁武帝敕令下,一夜著就蒙学经典《千字文》。《千字文》的著成扭转前代奢靡浮华之文风,更开启了历代《千字文》书法的创作,它对后世的影响亦是延绵不绝。当涂千字文书院,秉承推广华夏人文,传承国学经典的理念,发挥了《千字文》文化研究、保护、传承的载体作用。近年来,当涂县开辟了“千字文寻根”研学旅行线路,自线路发布以来,吸引了来自省内外多所学校,不同学段的大批学生。该研学活动自启动以来,累计接待人数已达36000多人。通过寓教于乐的研学活动,学校带队老师、参与互动体验的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字文》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底蕴,使得经典国学文化的弘扬有了坚而有力的传承途径。下一步,当涂县将依托千字文书院,以科技赋能文明,建设“千字文数字化元宇宙体验馆”,通过《千字文》数字化研学,为其他城市输送课程服务。农文旅融合势头正好充分发掘资源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当涂县抢抓文旅发展机遇,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激活“一池春当涂 千年古邑文旅融合展新姿

第38页

水”。项目建设不断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向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的前身是一座露天砂石矿山。2017年,当涂县关闭采石场。次年,该县通过招商引资,以市场化方式对该矿坑进行修复治理,成立了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对废弃矿山及周边地质环境,实施综合整治及旅游开发,改善了矿山周边生态环境,建成了大型综合旅游景区。2023 年 8 月,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获评4A级旅游景区。

过去,大青山区域有农家乐40 余家,粗放经营难以形成旅游吸引力。2020 年,当涂县桃花缘生态休闲农业有限公司引入专业民宿经纪人团队,对原桃花缘农家乐进行转型升级,提出围绕“轻度假”,植入“李白文化”和大青山“桃文化”,打造精品民宿“九间堂”。首批安徽省“皖美金牌民宿”名单中,九间堂赫然在榜。当涂县积极打造集“吃、住、玩、游、购、娱”为一体的农文旅产业项目,开发裙带游乐项目及农耕体验项目,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农特产品,打响了农文旅融合品牌,推动了全县民宿集群化发展。

当涂 千年古邑文旅融合展新姿

第39页

目前,水墨花田小筑精品民宿项目、高岭民宿集聚区建设工程、桃花村和美乡村文旅综合体项目等正在加速建设,全域环境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前景向好。大青山下,有着数百年米酒酿制历史的老酒坊“桃花礼”采用传统手工技艺酿造出的酒体微黄醇香,入口甘醇浓郁,广受青睐。2015 年起,桃花礼酒业在传统米酒品牌的基础上,自主创新了桃花礼、诗仙桃花礼、护驾墩三个品牌。如今桃花礼米酒已成为当涂县农特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将大青山旅游品牌,带着馥郁酒香远销四海。当涂县“以花为媒”,多渠道发展“中心村+产业园+旅游区”三位一体综合性乡村旅游产业,近年来,随着桃花节、采摘节、环大青山半程马拉松赛的举办,“繁花经济”推动了农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生态护航描绘宜居画卷政策赋能由“绿”生“金”近年来,当涂县在践行“两山”理念的道路上步履愈加坚定。

当涂县江心乡与“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隔江对望,位于长江中心,是长江上的第二大冲积洲,也是重要的蔬菜当涂 千年古邑文旅融合展新姿

第40页

种植基地。近年来,围绕“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战略方针,江心乡加快推进精品旅游环线及岸线生态环境整治提升,通过改造农村危弃房屋、难以耕种的洼地,建成5.8公里滨江健身漫步道、大闸码头、黄洲胜景、星空驿站、观豚露营地、诗画田园等主要景观节点,打造“江心比心”农业文化旅游IP。2021 年 1 月 1 日起,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江豚的数量也逐渐恢复,立于江岸观豚露营地,看江水滔滔,江豚逐浪,一幅生态壮美景象。当涂县湖阳镇境内有一片芦苇荡湿地,其面积达7000多亩,是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的原生态芦苇湿地。湿地是各种水鸟栖息繁衍的天然净土,更是不可或缺的生态宝藏。近年来,湖阳镇加快推进西峰芦苇荡生态修复及旅游开发工作。流转村庄土地,启动湖阳芦苇荡生态旅游起步区建设,同步开展乡村旅游产业宣传、开发、运营。未来,湖阳镇的湖光水色将会焕发新的活力,游人亦能在自然的恬静中享受、体会慢生活的别样韵味。

新消费需求推动新业态的形成。未来,文旅消费市场个性化、深度化需求将不断攀升,新兴业态百花齐放,众多旅当涂 千年古邑文旅融合展新姿

第41页

游赛道崛起,讲好地方文化故事,建立旅游产业特色IP,进一步提升当涂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亦是让这座千年古邑再现华章的必然要求。(作者:方芳,8 月30 日《安徽日报》7 版)

当涂 千年古邑文旅融合展新姿

第42页

研学安徽走进徽风皖韵的课外学堂

第43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自古以来备受推崇的人生哲学。

随着研学旅游走进学生课堂,旅游市场打开了一片潜力广阔的“新蓝海”。研学旅游,寓学于游,旅游是形式,学习是目的。如何实现研学旅游的质量有保证、过程不掺水?基地是载体,内容是根本,关键在导师。近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合肥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出版集团承办的 2024 安徽研学旅游大会在合肥市举行。大会以“研学安徽·行走的思政课堂”为主题,展示“一市一品”特色研学主题,推出安徽省“皖美研学”数字化服务平台等成果,开展经验分享和研讨交流,共同探索研学课程思政化新路径,携手业界打造“研学安徽”品牌新高地。去哪学

——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研学基地暑期向来是旅游高峰时段,江淮各地迎来一拨拨研学旅游的团队。徜徉徽州古村呼吸厚重文化的气息,探访科技企业感受创新驱动的成果,走进纪念场馆瞻仰英雄先烈的伟绩,游客尽情体验安徽的历史人文之韵、科技创新之光、山研学安徽走进徽风皖韵的课外学堂

第44页

川风物之美。

“我省拥有得天独厚的研学旅游资源,为研学旅游提供了丰富多彩、健康优质的资源供给。”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周明洁介绍,近年来,我省创建国家级、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推出百佳研学旅游产品,规划“世界遗产之旅”“跟着李白游皖南”“大别山红色之旅”“皖北历史文化游”等研学旅游精品线路,全省研学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安徽,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研学旅游目的地。从黄山市黟县西递到六安市金寨红军广场,从亳州市神农谷到阜阳市生态乐园,从安徽创新馆到芜湖途居龙山露营地,目前我省已评选出“徽文化、红色、中医药、农业、科技、工业”六大主题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如何整合众多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形成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径?安徽出版集团联合全省16 个市,深入挖掘当地研学资源,以“一本书”为载体,打造“一市一品、特色研学”主题品牌。合肥市“科里科气”研学主题,探索世界前沿的科技知识;淮北市“隋运而安”研学主题,彰显厚重的大运河文化;亳州市“亳药风华”研学主题,走近中医药文化瑰宝;研学安徽走进徽风皖韵的课外学堂

第45页

黄山市“文化徽州”研学主题,揭开徽文化的神秘面纱;六安市“红绿交融”研学主题,带领青少年在青山绿水间重温红色记忆……每市一个主题,各地各美其美,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研学品牌。

合肥市“科里科气”研学主题,依托科研单位、科创企业、科普场馆等基地,打响“科技创新看合肥、科普研学到合肥”品牌。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吴娅娟介绍,今年以来,全市接待省内外科创科普游游客346.4 万人次,同比增长 16.2%。

怎么学

——开发内容优质的精品研学课程课程是研学旅游的核心要素。优质的研学课程,才能保证青少年学生“研”而有“学”,“游”而有获。黄山市结合学段特点、课程体系及地域特色,融入红色文化、楹联文化、状元文化、御医文化、户外拓展、科技体验等元素,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研学课程。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程燕举例道,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设有“行走的徽文化”等9 项主题社教活动,研学安徽走进徽风皖韵的课外学堂

第46页

城市展示馆设有“鲁班锁的奥秘”等4 门体验课程。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在全国率先打造研学旅游标准化运营体系,并牵头起草了《研学旅游课程设计规范》。“我们始终把高质量的研学课程研发放在突出位置,坚持研学目标和旅游目的地统一、课程内容与旅游行程结合。”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副总经理肖金和介绍,集团研发了自有核心课程1300 多套,覆盖综合实践152 个主题,链接教科书580多个知识点,打造了博物馆里的文物课、纪念馆里的思政课、非遗馆里的文化课、科技馆里的创新课、大别山里的党史课、大自然里的劳动课、工业园里的实践课等7 种研学形式,深受家长、教师和学生欢迎。研学旅游是“行走的思政课堂”。内容准不准?观点对不对?在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周刚看来,研学课程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点,如果内容粗糙、观点偏颇,就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思想养成。“我们加强研学基地、营地教学内容的审核把关,联合宣传、史志、退役军人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把稳守牢意识形态安全和安全生产底线红线,引导经营单位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突出文化引领、科技研学安徽走进徽风皖韵的课外学堂

第47页

赋能,确保游客研有所得、研有所获、研有所乐。”周刚说。信息技术为研学旅游插上“数字翅膀”。在2024安徽研学旅游大会上,安徽省“皖美研学”数字化服务平台甫一亮相,便引起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研学旅游机构和众多学校的关注。该平台由安徽出版集团建设,作为一个全场景、全流程、全生态的研学旅游数字化服务平台,能够全面展示全省研学旅游的资源,提升我省研学旅游的“云上”服务水平。安徽出版集团党委委员、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可介绍:“平台整合了研学旅游精品课程资源库,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研学旅游课程的版权保护,专业审校则确保研学旅游课程的内容安全。”跟谁学

——培养规范稳定的专业研学指导师长期以来,研学旅游行业存在准入门槛低、指导师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研学旅游的本质是教育,打造一支专业、规范、稳定的人才队伍,才能让研学旅游质量得以保障。近年来,“研学旅游指导师”成为国家认可的新职业。2004 年,安徽环球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专门从研学安徽走进徽风皖韵的课外学堂

第48页

研学安徽走进徽风皖韵的课外学堂事研学旅游的机构“行知学堂”,20 年来组织和接待中小学生 200 余万人次,服务中小学校1000 余所。目前,“行知学堂”拥有一支 30 人的专业产品研发、计调操作、市场推广团队,80 名专职研学旅游指导师,120 余名兼职助教老师。安徽环球文化旅游集团总裁徐华玉介绍:“我们每年举办冬季大练兵,组织近 100 名研学旅游指导师,围绕研学旅游线路、研学课程,进行实地考察、实地集训,反复斟酌讲解词,推敲体验活动。”六安市推进“基地、课程、导师”一体化发展。周刚说:“我们在打造优质研学旅游基地、开发精品研学旅游课程的同时,大力抓好研学旅游指导师培育。注重教学技能、产品设计、管理服务等业务知识培训,培养专兼职研学指导师230余人,从而实现基地规模化、课程科学化、团队专业化、管理系统化。”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安徽省千名研学旅游指导师培训计划》。该计划面向全省研学旅游基(营)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从事研学旅游相关工作的人员,学校教师、旅行社从业导游,旅游、研学、师范类等相关专业高校

第49页

学生,以及有志于从事研学旅游的工作者等,开展常态化业务培训,适时开展研学旅游指导师职业技能水平认定,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培训体系。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负责人说:“我们以研学旅游政策解读、标准宣贯、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产品设计、管理服务、风险管控等为重点开展培训,使培训人员掌握研学旅游的基本理论、策划与组织、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知识和技能,提高培训人员从事研学旅游工作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到 2027 年底,全省研学旅游指导师培训(轮训)达1000名以上。”(记者:张理想,8 月30 日《安徽日报》8版)研学安徽走进徽风皖韵的课外学堂

第50页

孩子到了安徽,应有研有学有游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杂志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