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奖励大会CONFERENCE MANUAL会议手册协同装备创新 赋能深拓蓝海
目录一、会议概况·········································01二、会议内容·········································02学术会议·········································02会议议程·········································03专家介绍·········································06专题论坛1:深海资源开发技术与装备··················04专题会场2:水下无人系统(闭门会议)·················05CONTENTS
协同装备创新 赋能深拓蓝海01会议概况会议名称: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奖励大会会议时间:2025年4月21-23日会议地点:青岛嘉年华大酒店(青岛黄岛区漓江西路1158号)会议主题:协同装备创新 赋能深拓蓝海主办单位: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青岛市政府承办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招商局工业集团协办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水下无人系统学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深海技术专业委员会、华商能源
/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奖励大会 /02会议内容二、4月21日 14:00-18:00 招商工业深海采2025-2030年采矿总 体开发方案研讨会三、21日下午《水下无人系统学报》青年编委会一、4月21日 8:30-12:00 成果评价会1.6000米级深海采矿装备研制与应用成果评价 - 招商工业2.重大海洋工程设施安全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评价 - 海大晚宴大会开幕及主旨报告午餐专题论坛1: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专题论坛2:水下无人系统(闭门会议)晚餐成果展示六楼泰山厅六楼泰山厅xxx厅三楼崂山厅A三楼崂山厅Bxxx厅xxx序厅、xxx序厅4月21日4月22日4月22日4月22日4月22日4月22日4月21-23日09:00-12:0012:00-14:0014:00-18:0014:00-18:00 18:00-20:00全天日期时 间内 容地 点学术会议
协同装备创新 赋能深拓蓝海0309:00-09:1509:15-09:3509:35-09:4009:40-09:5009:50-10:2010:20-10:5010 50-11:2011:20-11:50领导致辞奖励大会合影(落座拍照)茶歇船舶与海洋装备力学的发展及应关注的前沿关键问题吴有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集团第702研究所名誉所长主题待定李华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海域立体综合运输体系严新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主题待定刘建成招商局工业集团副总工程师议 程时 间内 容会议议程
/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奖励大会 /04时间:4月22日下午14:00-17:30承办单位:招商局工业集团/中国海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深海装备数字化监测相关汇报深海采矿相关汇报相关汇报水下装备相关汇报提升与数字运维相关汇报海洋装备相关汇报深海羽流环境监测相关汇报招商工业智科相关汇报王树青夏建新华 商李 晔刘祖源嵇春艳贾永刚冯玉龙具体内容专题论坛1:深海资源开发技术与装备
协同装备创新 赋能深拓蓝海05时间:4月22日下午14:00-18:00承办单位:《水下无人系统学报》专题会场2:水下无人系统(闭门会议)
/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奖励大会 /06专家介绍现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02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议(ICHD)执行委员会名誉主席。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第四届学位委员会委员、工信部高科技船舶研究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军科委第一届海战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及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常委、秘书长、主席。曾为发展我国舰艇抗水下爆炸与核空爆关键技术做了开拓性工作。长期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流固耦合动力学理论、试验和应用技术的系统性研究,建立了三维线性与非线性船舶水弹性吴有生船舶力学与船舶工程专家,1994年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力学理论,成为该领域奠基性工作;从事船舶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的基础、应用及发展战略研究,建立了海洋环境中船舶三维声弹性理论;从事新型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研究及设计工作,担任总设计师研制成我国第一艘千吨级小水线面双体型海洋测量船;长期主持与从事我国海洋运载工程科技的发展战略研究,组织开展“深海空间站”等深海装备及海上极大型浮式结构物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为发展中国船舶力学与海洋装备技术做出了杰出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及军队与部级科技进步特等、一、二等奖共14项。发表论文290余篇。培养博士30余名。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与交通学部副主任、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和工信部造船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工作,致力于水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性、智能化和绿色技术研究。题目:海域立体运输体系建设的思考摘要:分析了国内外海洋发展的研究背景;介绍了海域立体运输体系的构成与功能;以深海采矿运输系统为例,提出了智能无人运输系统的构想。严新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水路交通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主办单位: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I 青岛市政府承办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I 招商局工业集团协办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I 西北工业大学 I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I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深海技术专业委员会 I 华商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