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品典藏 |张潘 [作品集]

发布时间:2022-5-16 | 杂志分类:文化艺术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逸品典藏 |张潘 [作品集]

1986 年生于四川成都,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教师,近年有几十件作品在中国美协、省美协展览中获奖。作品被江苏省美术馆、四川美术馆、香港特区政府、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浙江画院、高邮市博物馆等收藏 , 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获奖 14 次,入选 30 多次。四川省 2020 年青年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0 年四川省文艺百家“推优工程”艺术家。2021—2017 年2021 年《龙泉——汽车新能源》获四川省“‘天府天工’美术创作工程 收藏作品奖”2021 年《“联合党校”的第一课》入选“‘百年历程 - 画说统战’——川渝统一战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主题展”2021 年获四川省首届高校教师美术技能大赛全能一等奖、单项一等奖、人文素养与审美一等奖2020 年《共享时代——小蓝》入选“第三届‘白山黑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20 年《开足马力加油干》获“四川省‘脱贫攻坚’主题美术作品展”收藏作品(最高奖)2020 年《幻影系列》受邀参加“全国新文艺群体美术作品展”2019 年《周末您好》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四川省... [收起]
[展开]
逸品典藏 |张潘 [作品集]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推荐当代艺术新势力 | 主攻学术·引领收藏·私人定制
文本内容
第3页

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潘

张潘著杜泽张永明主编

第五辑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 The fifth album

第4页

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画家

邛崃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 国家艺术基金获得者、

成都市三人行美术馆副馆长、

邛崃市、崇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成都市文联签约中青年艺术家、

成都市蜀都书画院理事、国画艺委会委员、

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山水委员会副主任、

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成都画院特聘画家、

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潘Zhang Pan

第5页

1986 年生于四川成都,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教师,近年有几十件作品在中国美协、省美协展览中

获奖。作品被江苏省美术馆、四川美术馆、香港特区政府、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浙江画院、高邮市博物馆

等收藏 , 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获奖 14 次,入选 30 多次。四

川省 2020 年青年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0 年四川省文艺百家“推优工程”艺术家。

2021—2017 年

2021 年《龙泉——汽车新能源》获四川省“‘天府天工’美术创作工程 收藏作品奖”

2021 年《“联合党校”的第一课》入选“‘百年历程 - 画说统战’——川渝统一战线庆祝中国共产

党成立 100 周年主题展”

2021 年获四川省首届高校教师美术技能大赛全能一等奖、单项一等奖、人文素养与审美一等奖

2020 年《共享时代——小蓝》入选“第三届‘白山黑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20 年《开足马力加油干》获“四川省‘脱贫攻坚’主题美术作品展”收藏作品(最高奖)

2020 年《幻影系列》受邀参加“全国新文艺群体美术作品展”

2019 年《周末您好》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四川省展”

优秀选送作品(最高奖)

2019 年作品《周末——夜雨》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2019 年作品《共享时代》入选“第二届‘邮驿路·运河情’全国中国画展”获入会资格

2019 年作品《周末——雨》获“‘陆俨少奖’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2019 年作品 《周末加班》获“第三届‘弄潮杯’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2019 年作品《周末您好 2》入选“‘重温经典’第四届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作品展”

2018 年作品《周末早市》入选“‘邮驿路·运河情’全国中国画展”获入会资格

2018 年作品《阳光》入选“‘江海门户通天下’全国中国画展”

2018 年作品《城记》入选“首届‘同源’全国中国画展”

2018 年作品《早市》获“‘画意成都’年度作品展”一等奖

2018 年作品《城记假日 5》获“‘时代新象 美育蓉城’——首届成都市美术教师作品展”一等奖

2018 年作品《蓉城华灯初上》获“成都市改革开放 40 周年”优秀作品并被成都文联收藏

2017 年作品《庆回归之南京路》入选“‘庆祝香港回归 20 周年’全国中国画展”获入会资格

2017 年作品《周末时光》入选“第二届‘悲鸿精神’全国中国画展”获入会资格  

2017 年作品《周末晨光》入选“‘中国梦 2017’艺术草原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获入会资格

第6页

2017 年作品《香江夜色》入选“2017 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7 年作品《周末空间》获“‘陆俨少奖’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铜奖

2017 年作品《西部时尚街——周末 咖啡》获“第六届‘高原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 优秀奖

2017 年作品《清晨早市》《晨光》获“‘吉祥五台山’中国画艺术作品展” 优秀奖

2017 年作品《丝路小城——周末早市》参加“‘行走川滇 - 南方丝绸之路’四川云南文化交流展”

2016—2012 年

2016 年作品《周末问候》入选“‘时代精神’金陵百家全国中国画展”获入会资格

2016 年作品《华灯初上 2》 获“四川省第五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2015 年作品《日月同辉》入选“‘翰墨青州’全国中国画展”获入会资格

2015 年作品《锦绣家园》入选“‘泰山之尊’全国中国画 / 油画展”

2015 年作品《家山春色》入选“‘翰墨新丝路’全国中国画 / 油画展”

2015 年作品 《天山牧场》入选“‘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展”

2015 年作品 《蜀山春色》入选“‘水墨彭城’全国中国画展”

2015 年作品《灯火辉煌》入选“‘重温经典’第二届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作品展”

2015 年作品《生命》 入选“‘纪念潘絜兹诞辰 100 周年’全国中国画展”

2015 年作品《影》入选“2015‘万年浦江’全国山水画展”

2015 年作品《府河夜色》入选“‘古蜀文脉·墨韵天府’全国中国画展”

2015 年作品《蜀山小曲》入选“中国画学会‘明德和融’全国中国画展”

2015 年作品 《高原牧场》入选 “第二届全国少儿美术教师作品展”

2015 年作品 《冰清玉洁》入选“‘高洁品性兰蕙人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5 年作品《雪》《转场》入选“首届‘我爱丹青’全国中国画展”

2014 年作品《蜀乡风韵》入选“‘丹青扬州’全国中国画展”

2013 年作品《日记 1》入选“四川省第四届青年美展”

2013 年作品《天山牧场》入选“‘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展”

2012 年作品《问道武当》入选“‘画说武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2 年作品《蜀山清夏》入选“四川省第二届工笔画展”

2012 年作品《梦夏日记 I》入选“全国第三届工笔山水画展”

2012 年作品《山水组画》入选“明日之星·中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第7页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1

名称/ 周末阳光

尺寸:240cm×160cm

年代:2017 年

第8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2

第9页

3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名称 / 周末您好←

尺寸:193cm×180cm

年代:2019 年

名称 / 都市镜像↑

尺寸:180cm×180cm

年代:2020 年

第10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4

名称/ 周末小巷

尺寸:230cm×125cm

年代:2017 年

第11页

5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名称 / 大风景

尺寸:195cm×180cm

年代:2019 年

第12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6

第13页

7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名称 / 共享时代Ⅰ←

尺寸:193cm×180cm

年代:2019 年

名称 / 共享时代——小蓝↑

尺寸:193cm×180cm

年代:2019 年

第14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8

名称 / 都市叠影

尺寸:195cm×180cm

年代:2020 年

第15页

9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名称 / 周末问候

尺寸:195cm×180cm

年代:2016 年

第16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10

名称 / 春熙路掠影 ( 版画 )

尺寸:220cm×200cm

年代:2018 年

第17页

11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名称 / 庆回归之南京路

尺寸:195cm×180cm

年代:2017 年

第18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12

名称 / 周末——雨

尺寸:230cm×193cm

年代:2019 年

第19页

13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名称 / 共享时代——小黄(合作)

尺寸:193cm×180cm

年代:2019 年

第20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14

名称 / 水墨头像

尺寸:40cm×32cm

年代:2019 年

名称 / 香江夜色

尺寸:200cm×200cm

年代:2017 年

第21页

15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都市水墨的创作在近些年来热度不减,随着社会时代对视觉图像和语境表现方

式的改变,以传统山水画的“山水”载体及其语言价值归属已经无法承载当代都市

人群审美生活的价值诉求与生命存在,其已不太适合与当代都市生活的人们日常生

活形成引导性的价值关联,因此传统山水画的发展与转型成为了当代年轻画家们不

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受到这一思想观念的影响,以记录和表现当代社会的都市化

进程新风貌与时代性的美学思想,都市题材的出现为山水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

发展方向。这也更好地适应了当代年轻人在新的时代发展过程中对当代山水画新的

审美诉求。

2011 年在北京进修时刚接触都市题材的时候便得到了老师的肯定,经过工笔、

线描、水墨这样一路的探索后终于形成了明确的意识与致力的方向,以当代年轻人

现实生活的都市生活及环境为主要题材,基于我们认知的中国传统笔墨表现手段,

从传统笔墨与形式切入当代笔墨的表现,探索中国画表现形式的现代转型问题,把

我们现代人生活的城市、环境、人物等题材和现代视觉展示效果融为一体,在作品

题材、图像形式、材料运用、表现手法上给予当代中国画最大的可能,当然中国画

笔墨与材料的最大可能性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我们需要从多方位多角度去给予审视

和运用,并将都市水墨作为中国传统水墨的继承和延伸进行发展。

一晃接触都市水墨也有十来个年头,在都市水墨的探索中,我大概分成了三个

阶段,第一阶段以工笔的形式进行细致的观察探索,从 2010 年开始,在北京时画

的《梦夏日记系列》用了工笔淡彩的形式进行表达,主要表现的是庭院类的小景致,

这大概就是南方人喜欢的精致吧,现代社会都市化进程发展使原有的传统山水画中

都市水墨的传承与发展

文 / 张潘

第22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16

的田园风情正在被新兴的都市繁华所取代,传统山水画所表达的审美理想也在社会

的发展中发生了重要的转换。这也为我从工笔转向水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3 年到 2014 年,如何使传统山水画中的美学思想在当代社会的都市语境下得到

更好的继承与发展,这就为当代的山水画画家提出了新的挑战。于是便有了水墨作

品的尝试系列《华灯初上系列》,内容大都以祖国的一线大城市为主,华灯初上以

夜景表现城市傍晚灯火辉煌的壮观景象,画面主体形象以高楼大厦的建筑为主,基

本也就有些打破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学观的意味,传统山水是一种诗性美学观,也

是人们对宇宙、自然在融合人生感悟情境下的一种特有的理解表达方式,现代都市

水墨就像我们 80 年代大兴的“润泽流畅而不轻浮油滑”,让我的水墨都市作品更

重水性、重洇染、重淡墨,因而画面极为润泽,同时也重用笔、重渍染、重沉着,

来铸就润泽的水墨之境。当然这也不是完全为了画面语言,更是为了精神表达的追

求。通过视觉艺术形式呈现出的一种内在精神表达与审美理想相结合的视觉图式,

最终使精神追求和审美性的社会观得以清晰地承载与表达成为可能,我的城市忧思

不是理性的,而是直觉的;不是诗意的,而是哲学的。在当代绘画的语言与当代性

审美的理念过程中,我们以亲身视角去建构艺术的领悟能力及审美经验,并在一个

全新的基础上不断追求自己的审美理想。2015 年到 2017 年中我便以《周末系列》

名称 / 周末——夜 1 尺寸:50cm×180cm 年代:2019 年

第23页

17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名称 / 周末晨光

尺寸:195cm×180cm

年代:2017 年

为主,基本上第二阶段线描水墨的形式,在都市化进程及审美文化不断挺进发展时,

在艺术创作及审美的过程中,用更加时代化的语言与审美来传达自己的审美追求,从

而将时代环境、观者及创作者融为一个审美的过程体,使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具时

代感与感染力,这是当代文化生态的一个方面,也是这一阶段我所追求的理念。从

2017 年下半年开始了第三阶段的一个尝试,便有了一定的效果。《庆回归之南京路》《筑》

第24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18

名称 / 周末不加班

尺寸:220cm×180cm

年代:2018 年

为代表的尝试开始用没骨水墨的方式进行创作,以南京路上庆祝香港回归 20 周年的喜

庆节日为素材,完成主题性的创作对于非人物画的画家来讲很难表现,所以在明确主

题之前,我也下了很多的功夫,首先尽量地展现自己擅长的水墨,又要和前面的有所

不同,于是便转向研究没骨都市水墨的创作,把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水墨精神相整合,

使新水墨作品在追求文化内涵及品味的基础上,呈现出了精神化的视角张力与和谐。

第25页

19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中国文化精神在万千变化中所显示出的至大、至正、至清的风韵,在我追求的绘画

语言中不断地转化为对水墨习性的一种诉求来尽量完善她。这一系列作品整个画面

基本以淡墨色笔痕进行调节,用笔也比较果断和细致,基本也是一气呵成。整个画

面以灰色调为主,在局部渲染和细节的调整上下了很大的力气,通过对街道建筑的

探索,随着对线条质量、表现力与水墨的整合,而这种整合又不是以象征意义的图

式来呈现,而是用一种黑白灰的视觉张力,柔和地引起人们思想深处的弦音,虽然

低沉,但沉厚。我们只能用自己的审美趣味与经验去唤起另一种理解与感悟,而这

恰恰需要的是一种纯净的心性。薄淡的笔墨之韵沉积着厚实的力量,使人们在生活

的远处望见自己几乎迷失的心性。然而她就在我们生活的城市角落。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坐地铁的时候,在地铁出站口看到了一堆共享单车,也是

都市生活中与现代人密切相关的表现事物,于是便开始了《共享单车系列》的创作,

在多番思考下把上一个阶段实践的没骨水墨运用到这个系列的创作中。通过擅长

的水墨表现形式与手工裱板相结合,两个步骤进行创作的探索,共享系列作品从

形式上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从大作品到小品,从小品到长卷和条屏,一系列的

探索,让自己有个深刻的体会。这样的三个阶段下来,笔墨语言从模糊到清晰,

从生疏到生活化,慢慢地也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发展的路和笔墨形式,可能接下

来会有更多的想法和表现性体裁的出现。我喜欢探索,喜欢尝试,现阶段当然都

是水墨的表现手法和多样的材料相结合。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给予画作《周

末问候》这样的评价:“繁华的商业街,琳琅满目的店招,行人熙攘、车流穿梭,

这样的都市图景却是以黑白灰色调的水墨画来呈现可谓别出机杼。”徐惠泉认为:

“作者放弃了更丰富的现代绘画语言,大胆采用传统水墨画的技法来表现当代都市,

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审美效果,对类似风格作品的开拓创新颇有启示意义。”如果

能在都市水墨语言的截取和风格的启示上,有一定的作用的话,我将不遗余力地

实施更多的探索。

在都市水墨的表现与探索中,表现的是文化精神的高度与锐度。笔墨是有生命的,

不仅是因为我们赋予笔墨以认知,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会把思想倾注于笔墨之中。当

第26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20

第27页

21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我们进入都市水墨语境时,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语言图式呈现与敏感时,又怎能不

承认这是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生活环境呢 ? 在极度敏感的淡墨与体悟中,精神层

面的言论就显得独立、自由而又纯粹,这时的绘画让我们看不到设计,有的是那既

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和情景。都市水墨虽然没有华丽的色彩与感官上的狂欢,但沉思

的种子会在一场场春雨后的阳光里发芽,即使不茁壮,也倍感生长的珍贵。

传统山水画从精神层面上提出了山水画“以形媚道”,从材料与技法层面上形

成了山水画“水墨晕章”的审美理想,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天地有大美而

不言”的道家哲学思想的美学追求。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以传统笔墨的形式

展现新时代的变迁,承载当代人的审美诉求和价值归属,成为不少画家不断追求探

索的目标。由于社会发展与生活表现的载体发生了改变,对新的社会面貌的表达成

为时代主题,现在的画家不仅要尊重传统美学观念,更需要探索表达时代发展所要

展现的新的美学理想。展现社会新发展面貌与新美学追求的变革。积极融入当代继

承与创新的美学观念,表现新的时代发展主题,积极介入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从而

形成与当代社会相结合反映当下人精神面貌与审美诉求的都市水墨题材作品。这是

社会结构与生存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当代特有的社会面貌与新的美学方向,是有别于

传统山水画的一种全新绘画形式。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兼容并包的思想观念,强烈的时代感,以不同于传统和

西方绘画的独特形式,丰富多变的绘画语言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以水墨特有的表现

形式来表达当今都市的变化与发展以及美学的思想追求,发挥传统笔墨的独特优势,

表现当代都市文明的生存状态,让都市水墨发挥出更大的艺术魅力,为中国画更好

地表现时代发展的变化,以及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史增添一个新领域。

名称 / 周末黄昏

尺寸:240cm×160cm

年代:2020 年

第28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22

名称 / 布拉格远眺

尺寸:138cm×69cm

年代:2019 年

第29页

23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在当代多元并茂、各擅胜场的城市山水画坛上,四川青年画家张潘无疑是一位

秀出同侪、独具面目的重要画家。当今中国城市山水画不能再用单一坐标或评价体

系评估 , 就像工笔的精细与写意的简略 , 它们之间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差、没有高雅

与庸俗之分 , 它们各有自己的体系、爱好者和观众群体。爱好者可以有各种褒贬议

论和迥异观点 , 但专业评论者和研究者就必须拥有历史观。优与劣关键在于是否有

创新、是否有新意、是否能反映画家的心声、是否能表达时代的精神、是否能引起

视觉审美的共鸣。

张潘的城市山水画给人的直接印象是水墨光影淋漓,清新痛快,笔线利落。水

墨的透明,结构的纵横,形成完全不同于一般传统水墨画的美学感受。以墨为主,

水的运用在可控与不可控的适度融合中表现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有度理性和自由放纵

的结合,实为难得。他将中国画精神性的文化内涵与现代社会强调视觉效果的美学

取向融为一体,成功地创造出了一种既与传统的山水画在面貌上有着明显差异,却

又遥接历史文脉,符合中国文化种姓和艺术本质的城市意境山水画新体格。

这种城市意境山水画新体格,是当代中国画体格转型过程中的新收藏和新进展,

对于当代彷徨不前的当今城市山水画创作有着普遍的启示意义。为了更好地理解和

把握张潘的这种整合笔墨与图式,熔铸构成和意境的城市山水画新体格,我们不妨

先来回溯一下迄今为止的城市山水画演化历史。

张潘城市写意画的艺术追求和美学特征

文 / 李兵

第30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24

名称 / 共享时代卷

尺寸:35cm×520cm

年代:2019 年

众所周知,中国的城市山水画发轫得较早。画史上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可谓是这

种城市山水画独立成科并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一个精神与形态相互连锁的复合命题,

包括了绘画方面的形式手段。后来经过不断演化,至现代吴冠中和刘国松均把西方现代艺

术的观念和形式移植于水墨画。两人在深厚西画学养的基础上 , 有效地以现代西方美术语

汇来再造中国水墨画 , 引领现代水墨艺术的变法。在变法的进程中 , 吴氏同时坚持油画民

族化的尝试 , 把国画的线、书写性和水墨色调引进油画。但刘氏比他更彻底 , 专心于新水

墨画的实验。在水墨现代化方面 , 刘国松令人耳目一新 , 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陆艺术

界了解西方艺术的桥梁。

吴冠中和刘国松的艺术享有共性 : 浓郁的现代气息 , 随机应变的效果 , 赏心悦目的形

式美 ; 两人的构图都定格于抽象和具象之间 , 展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乐趣 , 同时又不离大

自然的意象。吴冠中和刘国松不随大流 , 忽视传统笔墨 , 各自创作出一反常态但凝聚着理

智和才气的审美新语汇 , 成为中西合璧式现代水墨山水画的范例。为画坛树立了不朽典范,

令后人至今很难企及。

这种以大写意名之的城市山水新画风,和当代的那种精致端丽的城市山水工笔画法齐

头并进,相互辉映,演绎出无数动人篇章。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在技术达到一定高度之

后,便陷入千人一面的泥潭而无力自拔,而且原本最具主体性、创造性的大写意画法,也

因程式化的惯性作用,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单一化和雷同化的趋势。这对于当代的城市山水

画创作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和严峻的挑战,而如何冲破程式化的罗网,便成了摆在今天城市

第31页

25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山水画家面前的一个棘手的课题。张潘的城市山水画创作,无疑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

益的启示。他的城市山水画极具个人面目,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若概言之,便

是构图清灵、简约,设色亮丽、明快,笔墨凝练、舒展,意境隽永、开阔,既有着一定的

形式感和抽象意味,又有着浓郁的诗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以致无论在任何一个

大型的画展上,我们都可以一眼便将它认出来。而张潘的城市山水画也恰恰正是在这一点

上体现出他的学术价值和启示意义来。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不妨通过他的几幅作品赏析,

来粗略地分析一下张潘的城市山水画的艺术追求和美学特征:

张潘的城市山水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视觉语言的独特性。中国传统工笔画是勾勒

造型、纯色平涂的视觉方式,其中有一类画家通过渗透光影的色彩来改造传统,实现了工

笔画在 20 世纪末期的飞跃式发展。但这些画家造型的感觉却未脱离古典,并没有在造型

的观物方式上取得突破,形成新的语言方式。值得高兴的是张潘的画中却有着这样一种探

索的方向。他画面相似的造型 , 通过版画式的叠展,伸展成一种极端平面化的视觉形象,

点缀配上阳光下的暗影,别有一番冲击力。比如他画的《共享时代》,几乎覆盖全画的共

享单车丛中,单车停放错落有致,生动自然,俨然城市中的鲜活的场景。画中物象被处理

得略似版画,相近形态相互重叠并进而展开。雷同但却有组合,没有单调的感觉,确实有

些巧妙之处。应该说,他的画面是繁密的,但却显得单纯,是重复的,但却并不机械,从

而创造出一种与他人截然不同的叙述方式,为今日中国城市山水画坛提供了一种新的体验,

新的语言,堪称难得。

第32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26

我很欣赏张潘作为青年画家的一种探索精神,他以当下时代的感受去关注生活,这使

他的画面在质地上透出一种现代性,一种构成感的语言组合。通过《周末你好》作品的欣

赏,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张潘的设计天赋,他能够如此娴熟地通过形式构成产生一种视觉上

的冲击,并进而获得语意上的全新表述。当然,新的视觉感受在张潘画面中不仅仅表现为

上述形式上的构成感,还体现为他渍水运墨的语言表达上。中国传统工笔画工整谨严、小

心翼翼,在张潘手中,变成一种自由而抒情的书写性,他的画面于工细之中兼带写意之灵

动,在今日画坛颇为引人注目。或许这正是张潘巧妙高明的地方,他突破传统技法深入细

抠的局限,用水墨的书性韵味丰富画面,并借此打破前人不变的程式,获得了一种别样的

体验,对丰富我们的审美习惯颇具价值。一直以来,张潘以观念、以精神、以意境、以格

调来统摄画面,而不是停留在描写、叙述等层面上,所以他的画以善于营造意境、营造氛

围的整体来感染观者。依此而论, 张潘在其艺术的突破实则与六祖“撕经骂佛”之举一样,

他是在直指关键,直奔艺术而来。他的水墨写意画越过了中国画文人画传统以及 20 世纪

融合写实画法、现实主义画法的新传统,实现了水墨写意画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

在《幕墙上的城市》中,我们能欣赏到抽象的构成形式和意象的一种对接。因为在整

个现代艺术的对话里,基本关系是抽象和具象的对话,还有就是构成和意象的对话。通过

宣纸和笔墨的冲撞,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墨的优势,把纸性和墨性与人性进行交换,他的笔

墨强调“律动”感,在一个统一形式里得到发挥和增进。我认为,他用极重的感觉来描绘

清淡的雅趣,有些“举重若轻“的意思,画面上的竖线、横线、粗线、细线似乎交织成了

一首水墨的交响曲,变化万千,产生了动人的音乐感、跳动感、流动感,让人赏心悦目。

他是有目的、有追求、有想法地去画的。他重视笔墨的韵味,重视笔墨本身的表现力,营

造了一种现代感,形成新的视觉奇观。这是一种智慧,充分表达了当代画家对传统文化的

梳理和辨识,形成了自己独具视觉张力与当代性的城市水墨写意画。他的绘画道路是主动

的、积极的,他以敏锐的绘画感觉与绘画实力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面貌。

张潘是很有创造精神的一位写意水墨画家。在写意水墨画里,艺术水平要向前推进一

步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写意水墨画有两个问题存在:第一,它是写意的,但是写意和写实

这个关系如何处理,要考虑这个问题。第二,写意性和当代的艺术抽象语言如何处理。假

如说,写意完全离开了写实的造型,写意往往显得不够坚实,就是说不耐看;假如写意和

抽象的语言相结合,又容易走向荒诞。在《周末——雨》作品里,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

第33页

27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名称 / 正午阳光 3

尺寸:138cm×69cm

年代:2019 年

第34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28

名称 / 正午阳光 5

尺寸:138cm×69cm

年代:2019 年

第35页

29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撑伞过街的行人,居然拿着的是没有伞杆的伞。所以,我觉得张潘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

平衡点,他的画写实的基础是好的,但是他抛开了写实的语言,在写意里运用了抽象性绘画

的表现方式,发挥了他的主观创造性和构思,并和艺术的想象结合到一起,他的艺术所创造

的这种艺术语言或者艺术的符号,跟别人不一样。艺术语言或艺术符号跟别人不一样并不难,

难的是形成体系和风格,但是在张潘的作品里,处处彰显着他的个性特点。我觉得这是他的

艺术很重要的一个优势,我相信他的艺术在这个基础上还会有新的拓展。

在中国画现代转型过程当中,张潘的作品更容易被大家接受。他的《龙泉——汽车新

能源》是现代水墨画题材,还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些内容。但更重要的是他进行了平面化

的一种处理,他绘画中的平面性,实际上是带有水墨的平面性。他用的水有效地渗化,也

能够定位,使水墨有影像立体的边缘感。所以,他的平面化并不仅仅是平面的分割,而是

水和墨相互冲击后,笔墨的渗透,几何关系的叠加,是现代审美意味的城市审美经验。也

就是说水墨传统山水画现代性的转型,主要体现在城市化审美经验的诉求上。我觉得张潘

在水墨写意山水画方面,做出的努力还是非常多的。比如他的水墨,基本上是以淡墨为主,

画面几乎没有特别浓的浓墨,画面以润为主,用线条来构成画面结构的框架,他主要还是

靠平面的叠加分割,来形成他特有的一种感觉,这是传统山水画在当代的一种审美体验。

张潘的城市山水画有着较强的形式感,或换言之,带有某种装饰性甚或是抽象意味,但却

又绝不是工艺化和图案化。这是因为张潘的城市山水画不但讲究构成,而且讲究笔墨,而

笔墨的随机性、偶然性和抒情性,恰恰是克服工艺化和图案化的一帖良药。由于张潘的城

市山水画是对笔墨与图式的有机整合,构成与意境的全面熔铸,故而不断避免了各种新老

程式化或图案化的困扰,而且取得了传统中国画的精神性文化内涵和现代社会视觉化效果

相映相衬、相得益彰的可喜佳绩。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从事城市题材绘画的人越来越多,“城市·山水”也被更多地

提及甚至趋向于观念艺术。从中国画本体以及传统的分科来看,城市题材中国画已经形成

流行的“城市水墨”。当然,作为一位有抱负的、具有创格的画家,张潘城市山水画的艺

术追求和美学特征还远不止上述诸点。但仅从以上所述,便也可以从中看出其非同凡响的

学术价值和启示意义了,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潘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

一定能有更大的收获,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李兵 著名画家、中国美协理事、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第36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30

名称 /墅1

尺寸:68cm×68cm

年代:2019 年

第37页

31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名称 /墅2

尺寸:68cm×68cm

年代:2019 年

第38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32

名称 / 叠彩 1

尺寸:68cm×68cm

年代:2019 年

第39页

33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名称 / 叠彩 2

尺寸:68cm×68cm

年代:2019 年

第40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34

名称 / 古镇写生

尺寸:68cm×45cm

年代:2021 年

第41页

35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名称 / 古镇写生

尺寸:68cm×45cm

年代:2021 年

第42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36

名称 / 古镇写生

尺寸:68cm×45cm

年代:2021 年

第43页

37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名称 / 古镇写生

尺寸:68cm×45cm

年代:2021 年

第44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38

名称 / 柳江写生

尺寸:50cm×50cm×2

年代:2020 年

第45页

39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名称 / 柳江写生

尺寸:50cm×50cm×2

年代:2020 年

第46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40

名称 / 柳江写生

尺寸:50cm×50cm×2

年代:2020 年

第47页

41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名称 / 柳江写生

尺寸:50cm×50cm×2

年代:2020 年

第48页

逸品典藏·中国当代艺术家

42

名称 / 蝶恋花

尺寸:100cm×100cm×2

年代:2020 年

第49页

43

张潘 Zhang Pan Portfolio

名称 / 上里写生(观)

尺寸:65cm×33cm

年代:2018 年

名称 / 上里写生(茶)

尺寸:65cm×33cm

年代:2018 年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书册翻页效果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