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第二版)(封面+目录+样章)

发布时间:2023-3-1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第二版)(封面+目录+样章)

I前 言本教材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本教材的编写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培养要求,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先进经验,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其特点如下:(1)整理了原有教材的特点,参照德国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大纲,结合我国现有的教学现状,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每个项目采用四步教学法。(2)重点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整个课程中始终贯穿个人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测评。(3)各技能的操作环节采用表格和图片的形式呈现,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4)课程将理论和实践、知识与技能、任务与驱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本教材由汤雪峰、周晓刚担任主编,李杨、潘云忠担任副主编。汤雪峰编写了项目2- 项目 4 中的电路部分,周晓刚编写了项目 2- 项目 6 中的气路部分、机械部分、理论知识部分和项目 5,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李杨编写了项目 1,潘云忠编写了项目 6 电路部分。另外,参与本教材编写的还有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荆瑞红、岳向阳、徐奕辰、邱寿昆,以及舍弗勒培训中心全体... [收起]
[展开]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第二版)(封面+目录+样章)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C

M

Y

CM

MY

CY

CMY

K

第2页

I

前 言

本教材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职

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本教材的编写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

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培养要求,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先进经验,以工作任务为导

向,以项目为载体,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其特点如下:

(1)整理了原有教材的特点,参照德国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大纲,结合我国现有的

教学现状,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每个项目采用四步教学法。

(2)重点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整个课程中始终贯穿个人能力和专

业能力的测评。

(3)各技能的操作环节采用表格和图片的形式呈现,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

(4)课程将理论和实践、知识与技能、任务与驱动有机地融为一体。

本教材由汤雪峰、周晓刚担任主编,李杨、潘云忠担任副主编。汤雪峰编写了项目

2- 项目 4 中的电路部分,周晓刚编写了项目 2- 项目 6 中的气路部分、机械部分、理论知

识部分和项目 5,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李杨编写了项目 1,潘云忠编写了项目 6 电路部分。另

外,参与本教材编写的还有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荆瑞红、岳向阳、徐奕辰、邱寿昆,以

及舍弗勒培训中心全体培训师的参与。全书由汤雪峰负责统稿。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双元制学院院长韩树明和舍弗

勒培训中心原大中华区域经理张振中的指导,以及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培训中心常

驻顾问、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专家 Dittrich 的帮助和审核,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配套的网络学习内容请扫描以下二维码获取。

由千编者水平有限,教材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广大

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 者

2021 年 6 月

第3页

III

目 录

绪论 培训规范和 5S、TPM 管理

  一、培训规范 1

   1.培训注意事项 1

   2.培训环境管理规定 2

   3.培训安全标志 2

   4.培训过程规范 6

   5.警告条例 7

  二、5S 管理 8

   1.5S 管理简介 8

   2.5S 管理的含义 8

   3.5S 管理的意义 9

   4.5S 管理的实施 9

  三、TPM 管理 10

   1.TPM 管理概述 10

   2.TPM 管理的含义 10

   3.TPM 管理的意义 10

   4.TPM 管理的实施 10

   5.TPM 管理点检表 10

项目 1 供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 1 元器件的识读及应用 13

 任务描述 13

 任务提示 14

 工作过程 14

  一、信息 14

  二、计划与决策 16

  三、实施与检查 18

  四、评价 20

 总结与提高 21

  附:理论知识 24

任务 2 机械部分的拆卸、安装与调试 27

 任务描述 27

 任务提示 27

 工作过程 28

  一、信息 28

  二、计划与决策 29

  三、实施与检查 32

  四、评价 34

 总结与提高 34

  附:理论知识 37

任务 3 电路、气路部分的安装与调试 39

 任务描述 39

 任务提示 39

 工作过程 40

  一、信息 40

  二、计划与决策 42

  三、实施与检查 44

  四、评价 46

 总结与提高 46

  附:理论知识 48

任务 4 程序的设计、编写与调试 51

 任务描述 51

 任务提示 51

 工作过程 52

  一、信息 52

  二、计划与决策 53

  三、实施与检查 55

  四、评价 57

 总结与提高 58

第4页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IV

  附:理论知识 60

项目 2 加工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 1 元器件的识读及应用 61

 任务描述 61

 任务提示 62

 工作过程 62

  一、信息 62

  二、计划与决策 64

  三、实施与检查 66

  四、评价 68

 总结与提高 69

  附:理论知识 71

任务 2 机械部分的拆卸、安装与调试 73

 任务描述 73

 任务提示 73

 工作过程 74

  一、信息 74

  二、计划与决策 76

  三、实施与检查 78

  四、评价 80

 总结与提高 80

  附:理论知识 82

任务 3 电路、气路部分的安装与调试 85

 任务描述 85

 任务提示 86

 工作过程 86

  一、信息 86

  二、计划与决策 88

  三、实施与检查 90

  四、评价 92

 总结与提高 92

  附:理论知识 94

任务 4 程序的设计、编写与调试 97

 任务描述 97

 任务提示 97

 工作过程 98

  一、信息 98

  二、计划与决策 100

  三、实施与检查 102

  四、评价 104

 总结与提高 105

  附:理论知识 107

项目 3 装配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 1 元器件的识读及应用 109

 任务描述 109

 任务提示 110

 工作过程 110

  一、信息 110

  二、计划与决策 112

  三、实施与检查 114

  四、评价 116

 总结与提高 117

  附:理论知识 120

任务 2 机械部分的拆卸、安装与调试 123

 任务描述 123

 任务提示 124

 工作过程 124

  一、信息 124

  二、计划与决策 126

  三、实施与检查 127

  四、评价 130

 总结与提高 130

  附:理论知识 133

任务 3 电路、气路部分的安装与调试 135

第5页

V

目录

 任务描述 135

 任务提示 136

 工作过程 136

  一、信息 136

  二、计划与决策 138

  三、实施与检查 140

  四、评价 142

 总结与提高 143

  附:理论知识 145

任务 4 程序的设计、编写与调试 149

 任务描述 149

 任务提示 150

 工作过程 150

  一、信息 150

  二、计划与决策 152

  三、实施与检查 154

  四、评价 156

 总结与提高 157

  附:理论知识 159

项目 4 分拣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 1 元器件的识读及应用 161

 任务描述 161

 任务提示 161

 工作过程 162

  一、信息 162

  二、计划与决策 164

  三、实施与检查 166

  四、评价 168

 总结与提高 169

  附:理论知识 171

任务 2 机械部分的拆卸、安装与调试 173

 任务描述 173

 任务提示 173

 工作过程 174

  一、信息 174

  二、计划与决策 175

  三、实施与检查 176

  四、评价 179

 总结与提高 179

  附:理论知识 181

任务 3 电路、气路部分的安装与调试 183

 任务描述 183

 任务提示 183

 工作过程 184

  一、信息 184

  二、计划与决策 186

  三、实施与检查 188

  四、评价 190

 总结与提高 191

  附:理论知识 193

任务 4 程序的设计、编写与调试 197

 任务描述 197

 任务提示 197

 工作过程 198

  一、信息 198

  二、计划与决策 199

  三、实施与检查 201

  四、评价 203

 总结与提高 204

  附:理论知识 206

项目 5 输送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 1 元器件的识读及应用 207

 任务描述 207

 任务提示 208

第6页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VI

 工作过程 208

  一、信息 208

  二、计划与决策 211

  三、实施与检查 213

  四、评价 215

 总结与提高 216

  附:理论知识 218

任务 2 机械部分的拆卸、安装与调试 219

 任务描述 219

 任务提示 220

 工作过程 220

  一、信息 220

  二、计划与决策 222

  三、实施与检查 224

  四、评价 226

 总结与提高 227

  附:理论知识 229

任务 3 电路、气路部分的安装与调试 231

 任务描述 231

 任务提示 232

 工作过程 232

  一、信息 232

  二、计划与决策 234

  三、实施与检查 236

  四、评价 238

 总结与提高 239

  附:理论知识 241

任务 4 程序的设计、编写与调试 245

 任务描述 245

 任务提示 246

 工作过程 246

  一、信息 246

  二、计划与决策 248

  三、实施与检查 250

  四、评价 252

 总结与提高 253

  附:理论知识 255

项目 6 整机联调

任务 1 触摸屏的应用 257

 任务描述 257

 任务提示 258

 工作过程 258

  一、信息 258

  二、计划与决策 260

  三、实施与检查 262

  四、评价 264

 总结与提高 264

  附:理论知识 266

任务 2 生产线整机联网调试 267

 任务描述 267

 任务提示 268

 工作过程 268

  一、信息 268

  二、计划与决策 270

  三、实施与检查 271

  四、评价 272

 总结与提高 273

  附:理论知识 275

第7页

1

绪论 培训规范和 5S、TPM 管理

姓名: 班级:

日期: 页码:

绪论

培训规范和 5S、TPM

管理

一、培训规范

1.培训注意事项

1)培训前的注意事项

(1)应穿着工作服(含工作裤)、防护鞋(长发女生须佩戴安全帽),佩戴防护眼镜,

携带常备的学习材料和工具,如工作页、量具、绘图工具、纸张、手册等。

(2)上课前,应完成教师安排的课前任务,提前做好理论知识的预习,做好课前准备

工作。

(3)初次参加培训前,应签署并熟读《培训环境管理规定》《警告条例》《日常行为

评价细则》等文件,熟知规定中的相关条例,坚决杜绝违规违纪行为,熟知违规违纪的

后果。

2)培训中的注意事项

(1)培训过程中严格服从培训教师的指导与安排。认真学习,配合教师,积

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技能操作中应严格按规范操作,按规定完成教学项目与任

务,不违规操作,不扰乱课堂秩序。实训过程中应遵守 5S 管理规范,不断提升职业

素养。

(2)熟知《培训环境管理规定》,不将食物等带入培训区,不在培训过程中使用手机,

不在培训过程中嬉戏打闹。废弃物应按要求分类丢弃,不将非金属类垃圾丢入金属车内,

饮料及水杯等应放置于饮水区水杯架上。

(3)熟知《警告条例》,违反规定后,应主动承认错误,积极改正错误,服从培训教

师的处理决定。

(4)熟知《日常行为评价细则》,知悉日常表现的影响,培养良好的素质素养。

(5)熟知《动态 5S 管理规范》《静态 5S 管理规范》《TPM 管理规范》,不熟悉之处可

查看该区域看板,学习 5S 管理与 TPM 管理相关内容,并在实践中践行学习内容。

(6)实训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动态 5S 管理规范》。动态 5S 管理体现了良好的职业

素养,应在平时操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第8页

2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3)培训后的注意事项

(1)实训类课程结束后,认真、如实填写《设备使用登记表》,真实记录设备使用情

况,及时向现场培训教师报告设备故障及问题。

(2)完成《5S 管理点检表》《TPM 管理点检表》的填写,班级每一名成员应有机

会接触点检表,认真完成点检操作,对于点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现场培训

教师。

(3)实训类课程培训结束后,认真完成《学徒培训证明》的填写,做好一天的实训总

结,交由培训教师批阅后应认真保存,以待毕业考试时检查;听从培训教师安排如实完成

实训报告,字迹工整,作图清晰,做好实训总结,完成后交由培训教师评阅。如有考核评

价学徒的内容,应配合培训教师完成项目的考核。

(4)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

2.培训环境管理规定

1)食品、饮品管理规定

(1)培训区不得带入食物。培训期间不得吃东西。

(2)饮水后应将水杯放置于固定的水杯架上。对于不明液体应在容器上做相应标识,

防止产生不良后果。

2)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1)培训区内消防器材前不得堆放杂物,不得阻挡消防通道。各个培训区域应保

证安全出口畅通,张贴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消防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

状态。

(2)培训区不得使用明火,不随意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机械设备常用化学物品

(尤其是油品)类应集中存放于符合标准的化学品库内。培训区内不得存放超量化学

物品。

3)培训区域 5S 管理规定

(1)培训区内应保持通道畅通;地面无积尘,无渗水、积水,防滑,无烟蒂、纸屑等

杂物。

(2)使用的工器具、推车、原辅材料、半成品应遵循摆放整齐、存取方便的原则,分

类放至指定地点。

(3)废弃物、残次品按要求在指定地点整齐存放。

(4)切削液不可洒到机床区域外的地面上。铁屑用容器装好,倒在指定地点。电气用

品及工具用完应及时归位。

3.培训安全标志

根据国家标准《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安全标志由图形符号、

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

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四类。

(1)禁止标志。禁止标志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

圆边框,其中圆边框与斜杠相连,用红色;图形符号用黑色;背景用白色。部分禁止标志

如下表所示。

第9页

3

绪论  培训规范和 5S、TPM 管理

序号 图形标志 名称 序号 图形标志 名称

1 禁止吸烟 8 禁止攀登

2 禁止烟火 9 禁止堆放

3 禁止用水灭火 10 禁止放置易燃物

4 禁止饮用 11 禁止启动

5 禁止叉车和厂内

机动车辆通行

12 禁止转动

6 禁止开启无线移

动通信设备

13 禁止伸入

7 禁止通行 14 禁止戴手套

(2)警告标志。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

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黑色的正三角形、黑色符号和黄色背景。部分警告标志如下表

所示。

第10页

4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序号 图形标志 名称 序号 图形标志 名称

1 当心火灾 10 当心伤手

2 当心激光 11 当心障碍物

3 注意安全 12 当心坠落

4 当心爆炸 13 当心夹手

5 当心中毒 14 当心扎脚

6 当心腐蚀 15 当心叉车

7 当心电离辐射 16 当心触电

8 当心吊物 17 当心机械伤人

9 当心挤压 18 当心碰头

第11页

5

绪论  培训规范和 5S、TPM 管理

(3)指令标志。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取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

其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蓝色背景,白色图形符号。部分指令标志如下表所示。

序号 图形标志 名称 序号 图形标志 名称

1 必须持证上岗 7 必须戴防毒面具

2 必须穿工作服 8 必须戴安全帽

3 必须戴防护眼镜 9 必须戴防护帽

4 必须佩戴遮光护

目镜

10 必须穿防护鞋

5 必须戴护耳器 11 必须戴防护手套

6 必须戴防尘口罩 12 必须洗手

注:“必须持证上岗”和“必须穿工作服”标志在国家标准《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

中未列出。

第12页

6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4)提示标志。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

标志。其基本形式是正方形边框,绿色背景,白色图形符号及文字。部分提示标志如下表

所示。

编号 图形标志 名称 编号 图形标志 名称

1 紧急出口

3 应急电话

4 避险处

2 急救点 5 应急避难场所

4.培训过程规范

1)出勤规范

(1)必须提前 5 分钟进入培训区,列队等候指导教师的指示,未按时进入培训区则视

为迟到。

(2)迟到早退 10 分钟以上按旷课一节处理;迟到、早退满 3 次视为旷课 1 天;缺课

(包括病假、事假、旷课等)课时累计超过实训总课时三分之一者,取消考试资格,实训成

绩不及格,无补考机会。

(3)有事需请假,得到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请病假(一律凭医生证明

请假)、事假等,均需事先办理请假手续,事假 4 小时以内须经指导教师同意,4 小时以上

须经培训中心培训经理同意,否则以旷课论处。

(4)培训期间,按照企业规范实行统一的作息时间。

2)安全规范

(1)进入培训中心,必须穿着工作服(含工作裤)、防护鞋、安全帽,否则不得进入

培训中心;操作或围观旋转类机床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

(2)严禁佩戴手套及手表、手链、戒指、项链等饰品和胸卡,以免物品缠绕或卷入机

器中发生危险。

(3)必须学习并熟记机床安全操作规程、机床使用说明书和机床操作作业指导书。未

经培训,严禁擅自使用机床。

第13页

7

绪论  培训规范和 5S、TPM 管理

(4)在无指导教师的情况下,严禁使用机床。加班时必须有 2 人以上方可操作机床。

严禁多人同时操作一台机床。

(5)严禁独自攀爬设备、工作台、材料架等;严禁倚靠机床、桥架等;严禁将压缩空

气枪枪口对人。

(6)操作设备过程中,如设备有报警或异常现象等,必须立即停机并报告指导教师。

3)行为规范

(1)严禁将食物带入车间,水杯必须放到指定位置,违者不得进入培训车间。

(2)培训车间内(办公室除外),未经允许不拿出、不使用手机,违反者培训当天须

将手机交由培训教师代为保管。

(3)保持环境整洁和物品归位,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4)培训车间内(包括卫生间)不允许吸烟,吸烟必须到吸烟亭内。

(5)严禁在培训中心大声喧哗或嬉戏打闹,以免影响他人。

(6)培训中,工量刃具必须摆放在规定位置,禁止乱摆乱放;个人物品必须统一放置

在衣柜中,或在规定区域内摆放整齐。

(7)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点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8)每次培训结束后,必须按照 5S 规范整理到位,按照设备保养要求做好设备维护、

保养工作,并做好相应记录。

(9)培训中,对所用仪器、设备、工量刃具等应注意维护保养和妥善保管,若有损坏

或丢失,要酌情按价赔偿。

(10)按要求填写实训手册或培训日志。

4)其他

(1)除遵守本规范外,还须遵守各车间制订的其他规章制度和各工种的安全操作

规程。

(2)如果违反本规范,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当事人负全责。

5.警告条例

本警告条例适用于所有学生,如有违反者,视情节轻重,将分别给予口头警告、书面

警告以及禁止进入培训中心的处分。

1)口头警告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每发生 1 次记口头警告 1 次,口头警告满 3 次者记书面警告

1 次。

(1)进入培训区域不穿工作服(含工作裤)。

(2)多人同时操作一台机床时,每人记口头警告 1 次。

(3)培训后,不按照规定摆放工量刃具及工件。

(4)将食物带入培训场所或水杯不按规定位置摆放。

(5)上课时间打瞌睡或睡觉。

(6)在培训区域喧哗、嬉戏、追逐、打闹或有其他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行为。

(7)不按标准和要求进行 5S 管理和设备维护保养。

(8)不能保持培训区域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杂乱,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9)其他违反《培训中心培训规范》的行为。

第14页

8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2)书面警告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每发生 1 次记书面警告 1 次并在区域看板上通报批评,书面警

告满 3 次者,本培训课程期间禁止进入培训中心。

(1)被记 3 次口头警告。

(2)进入培训场所不穿防护鞋。

(3)操作机床时,佩戴耳坠、戒指、手链、项链、手表、胸卡等。

(4)操作和围观机床时,不佩戴安全眼镜,长发未置于安全帽内。

(5)在培训期间使用手机等进行非学习活动(如有紧急事情,需联系培训中心相关负

责人)。

(6)未经批准,中途无故擅自离开培训中心,或办理私事等。

(7)无故旷课、迟到、早退。

(8)无故损坏卫生间、更衣室、宿舍、教室等公共区域设施或财物。

(9)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

(10)私自更换更衣柜锁。

(11)未经允许,在车间范围内拍照、摄像、录音。

(12)在培训区域内(包括卫生间)吸烟。

3)禁止进入培训中心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本培训课程期间禁止进入培训中心。

(1)被记 3 次书面警告。

(2)偷拿毛坯料、零件及其他工量刃具。

(3)作弊或代为加工零件者(涉及两人或多人的,均给予处分)。

(4)违反培训中心操作规程或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给设备带来严重损坏。

(5)伪造假条或其他证明材料,提供虚假信息。

二、5S 管理

1.5S 管理简介

20 世纪 80 年代,一种起源于日本的管理模式风靡全球,它就是 5S 管理,即整理

(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5S 管理能使

员工节省寻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2.5S 管理的含义

(1)整理

整理就是区分需要用和不需要用的物品,将不需要用的物品处理掉。整理的意义在于

合理调配物品和空间,只留下需要的物品和需要的数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物品和空间、节

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整顿

整理就是合理安排物品放置的位置和方法,并进行必要标识。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

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物品,达到在 30 s 内找

到所需物品的目标。

第15页

9

绪论  培训规范和 5S、TPM 管理

(3)清扫

清扫就是清除生产现场的污垢,清除作业区域的物料垃圾。清扫的目的在于清除污

垢,保持现场干净、明亮。清扫的意义是清理生产现场的污垢,使异常情况很容易被发现,

这是实施自主保养的第一步,能提高设备效率。

(4)清洁

清洁就是将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清洁的目的

在于认真维护并坚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效果,使生产现场保持最佳状态。通过对整理、

整顿、清扫活动的坚持与深入,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

员工能够愉快地工作。

(5)素养

素养就是人人按章操作、依规行事,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素养的目的在于提升“人

的品质”,培养对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意识。提高素养的意义在于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

使员工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 5S 管理的核心。

3.5S 管理的意义

(1)确保安全。通过推行 5S 管理,企业往往可以避免因疏忽而引起的火灾,因不遵

守安全规则导致的各类事故、故障,因灰尘或油污等所引起的公害,因而能使生产安全得

到落实。

(2)提升业绩。5S 管理是一名很好的“业务员”,拥有一个清洁、整齐、安全、舒适

的环境,拥有一支具有良好素养的员工队伍的企业,常常更能博到客户的信赖,实现业绩

的提升。

(3)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使用率。通过实施 5S 管理,一方面减少了生产的辅助时间,

提升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因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从而可降低一

定的生产成本。所以 5S 管理可谓是一位“节约者”。

(4)提高员工素养。素养是 5S 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员工通过参与其他 4S 管

理,除了可以营造整洁的工作环境外,还可以培养自身良好的工作习惯、遵规守纪的意识

和凡事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而提高了素养。

(5)提升企业形象。通过实施 5S 管理,可以全面提升现场管理水平,提高效率,降

低废品率,提高操作安全性,有效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品质修养,改善企业精神面貌,

形成良好企业文化,从而更有利于塑造卓越企业形象,使企业在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4.5S 管理的实施

(1)制定 5S 管理标准。利用图片、表格等可视化方式制作出《5S 管理标准》,在工

作过程中,可分别制定《动态 5S 管理标准》和《静态 5S 管理标准》。

制定原则:图文结合,操作要点清晰,可操作性强,展示于培训区域内,以供学生在

培训过程中自我校对。

(2)制定 5S 管理检查表。 5S 管理作为一种现场管理方法,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配合

《5S 管理检查表》实施。通过使用《5S 管理点检表》,可对整体实施效果进行检查,也可对某

一 5S 管理标准进行检查。选择一种方案,制定出 5S 管理实施后的检查表,可指导学生团队

进行自检、互检,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自身的职业

素养。

第16页

10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制定原则:点检内容应符合 5S 管理要求,应有每次点检的时间记录及点检人员记录。

三、TPM 管理

1.TPM 管理概述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意为“全员生产维护”。其中,全员是指全体

人员。TPM 管理是企业领导、生产现场工人以及办公室人员参加的生产维修、保养体制。

TPM 管理的目的是达到设备的最高效益,它以小组活动为基础,涉及设备全系统。

2.TPM 管理的含义

(1)预防哲学。防止问题发生是 TPM 管理的基本方针,这是预防哲学,也是消除灾

害、事故、故障的理论基础。为防止问题的发生,应当消除产生问题的因素,并为防止问

题的再次发生进行逐一的检查。

(2)“零”目标。TPM 管理以实现 4 个零为目标,即灾害为零、不良为零、故障为零、

浪费为零。为了实现 4 个零,TPM 管理以预防保全手法为基础开展活动。

(3)全员参与和小集团活动。做好预防工作是 TPM 管理活动成功的关键。如果操作

者不关注,相关人员不关注,领导不关注,不可能做到全方位的预防。因为如果企业规模

比较大,光靠几十个工作人员维护,就算是一天 8 个小时不停地巡查,也很难防止一些显

在或潜在的问题发生。

3.TPM 管理的意义

(1)做好 TPM 管理就是做好自主保全,减少设备故障。

(2)做好 TPM 管理就是形成管理的氛围,防止事故的发生。

(3)做好 TPM 管理就是培养解决主要矛盾或问题的能力,把影响生产的内外因素消

除到最少。

4.TPM 管理的实施

制定出 TPM 管理标准内容,通过图文结合的标准文件指导学生做好每一步的 TPM 管

理工作。

5.TPM 管理点检表

TPM 管理后,应对管理内容进行 TPM 管理点检。对于 TPM 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的问

题,应向教师、培训教师或上一级管理人员反映。TPM 管理点检内容应与 TPM 管理规范

内容相对应。

第17页

11

绪论  培训规范和 5S、TPM 管理

中德培训中心设备 TPM 管理点检表(每日)

AHK-SCIT TPM MACHINE DAILY CHECKING RECORD

所属区域:设备名称:工具铣床  设备编号:设备型号:X8130A 年  月

号保养及点检内容

日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各操作手柄坚固且无松动

情况

2开关及急停按钮能正常启

动、停止

3各注油点已注油

4保持机器、机床清洁卫生

点检者签名

异常情况描述

注:1.点检记录:√——正常;×——异常,并在异常情况描述栏内说明异常现象并通知培训教师。

2.只要使用机床,必须在培训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每天点检。

3.如果整周不使用机床,可以只进行每周点检。

4.每月底由场室负责人收集此表后,交培训部主管复核并保存。

第18页

13

项目 1 供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 1 元器件的识读及应用

姓名: 班级:

日期: 页码:

项目 1

供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 1   元器件的识读及应用

任务描述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系统——YL-335B 自动化生产线的认知,完成对其供料单元(见

图 1-1)中各元器件的识读及应用。

图 1-1 供料单元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供料单元的基本功能、工作过程和硬件结构。

2.掌握供料单元各元器件的名称及其应用。

3.能正确绘制各元器件的电气符号。

二、重点难点

各元器件在供料单元中的具体应用。

三、参考学时

90 分钟。

第19页

14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任务提示

一、工作方法

回答引导问题,观看供料单元的工作过

程视频,认识各类元器件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工作计划

按照工作计划,完成对供料单元中元器

件的识读及其应用任务。对于预料外的

问题,请先尽量自行解决,如无法解决

再与培训教师进行讨论

与培训教师讨论,进行工作总结

二、工作内容

熟悉供料单元的工作过程

完成供料单元中各类传感器的识读及其

应用

完成供料单元中电磁阀、气缸的识读及

其应用

利用检查评分表进行自查

三、工具

一字螺丝刀

十字螺丝刀

剥线钳

压端套钳

斜口钳

万用表

四、知识储备

安全用电

电工基础

气动技术

传感器技术

五、注意事项与工作提示

注意传感器的接线

六、劳动安全

参照培训规范和 5S、TPM 管理的内容

第一次安装操作必须听从指令和要求

禁止佩戴首饰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及防护鞋

操作前应对设备功能进行检测

禁止带电操作

发生意外时,应使用急停按钮

发生意外时,应及时报备

七、环境保护

参照培训规范和 5S、TPM 管理的内容

工作过程

一、信息

1.工作方式

单人 / 双人 / 团队。

2.材料清单

 供料单元工作过程视频

 元件清单见下表:

第20页

15

项目 1  供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序号 名称 型号 应用 检查

1 磁性开关 合格□ 不合格□

2 光电传感器 合格□ 不合格□

3 金属传感器 合格□ 不合格□

4 电磁阀 合格□ 不合格□

5 直线气缸 合格□ 不合格□

6

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合格□ 不合格□

3.引导问题

(1)写出如下光电传感器检测过程中的调试方法。

(2)描述 PLC 上各标识的含义。

第21页

16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二、计划与决策

步骤 1:结合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认识供料单元各类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工作计划

组号: 工件号:

序号 工作步骤 材料表(机器、工具、辅具) 注意事项 工作时间 /

小时

1

2

3

4

5

第22页

17

项目 1  供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步骤 2:结合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认识供料单元各类气缸、电磁阀的原理及其应用。

工作计划

组号: 工件号:

序号 工作步骤 材料表(机器、工具、辅具) 注意事项 工作时间 /

小时

1

2

3

4

5

第23页

18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三、实施与检查

提示:

(1)请按照计划执行,不要超时。

(2)请注意小组合作,主动沟通。与同学、老师进行关于评分分歧,或工作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或技术上的问题及理论知识等方面的专业讨论。

步骤 1:针对各类传感器组织的实施过程。

序号 具体实施过程 过程是否合理

1 是□

否□

2 是□

否□

3 是□

否□

4 是□

否□

5

是□

否□

改进措施:

第24页

19

项目 1  供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步骤 2:针对各类气缸、电磁阀组织的实施过程。

序号 具体实施过程 过程是否合理

1 是□

否□

2 是□

否□

3 是□

否□

4 是□

否□

5

是□

否□

改进措施:

第25页

20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四、评价

项目 序号 检验内容 配分 评分标准 自评 互评 得分

计划 1 制订的计划是否符

合规范、合理

10 一处不符合扣

0.5 分

传感器

部分

1 磁性开关的工作原

理及其应用

15 一处错误扣 1 分

2 光电传感器的工作

原理及其应用

15 一处错误扣 1 分

3 金属传感器的工作

原理及其应用

15 一处错误扣 1 分

气缸、

电磁阀

部分

1 气缸的工作原理及

其应用

10 一处错误扣 1 分

2 电磁阀的工作原理

及其应用

10 一处错误扣 1 分

描述供

料单元

的工作

过程

1 正确描述供料单元

的工作过程

10 一处错误扣 1 分

职业素养 1

(1)团结协作;

(2)自主学习,没

有抄袭;

(3)时间观念强,

不迟到、早退、旷课

10 违规一次扣 5 分

安全文明

及 5S 管理

1 是否达到场室内的

各项规范及要求

5 违规扣分

创新性 1

应用合理,具有一

定的创新性,能实现

各项功能

5 加分项

检查人 总分

第26页

21

项目 1  供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总结与提高

一、自我总结

1.描述工作过程。

2.描述本次工作新接触的内容。

第27页

22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二、思考与练习题

1.供料单元中各类传感器不同颜色的线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2.如何用手动方式判断气缸伸缩是否正常?

第28页

23

项目 1  供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3.描述各类传感器、气缸在供料单元中的作用。

三、任务小结

第29页

24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附:理论知识

图示 说明

双作用气缸是指活塞的往复运

动均由压缩空气来推动的气缸。

左图是标准双作用直线气缸的半

剖面图。图中,气缸的两个端盖

上都设有进排气通口,从无杆侧

端盖气口进气时,推动活塞向前

运动;反之,从杆侧端盖气口进

气时,推动活塞向后运动。双作

用气缸具有结构简单、输出力稳

定、行程可根据需要选择的优点,

但由于它是利用压缩空气交替作

用于活塞上实现伸缩运动的,回

缩时压缩空气的有效作用面积较

小,所以产生的力要小于伸出时

产生的推力

电磁换向阀是利用其电磁线圈

通电时,静铁心对动铁心产生电

磁吸力使阀心切换,达到改变气

流方向的目的。左图所示是一个

单电控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工

作原理图

安装在气缸外侧的磁性开关是

用来检测气缸活塞位置,即检测

活塞的运动行程

第30页

25

项目 1  供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图示 说明

电感式接近开关的作用是检测

待加工工件是否为金属材料

光电传感器是利用光的各种性

质,检测物体的有无和表面状态

的变化等的传感器。其中,输出

形式为开关量的传感器为光电式

接近开关。

光电式接近开关主要由光发射

器和光接收器构成。如果光发射

器发射的光线因检测物体不同而

被遮盖或反射,到达光接收器的

量将会发生变化。光接收器的敏

感元件将检测出这种变化,并转

换为电气信号,进行输出。其大

多使用可视光(主要为红色,也

用绿色、蓝色来判断颜色)和红

外光。按照接收器接收光的方式

的不同,光电式接近开关可分为

对射式、漫射式和反射式三种

用来检测物料台上有无物料的

光电开关是一个圆柱形漫射式光

电接近开关,工作时向上发出光

线,从而透过小孔检测是否有工

件存在,其外形如左图所示

续表

第31页

C

M

Y

CM

MY

CY

CMY

K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翻页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