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使儿童医院哮喘诊疗手册

发布时间:2022-6-1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成都天使儿童医院哮喘诊疗手册

支气管哮喘的概述——定义1.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防治指南2016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2.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 中华儿科杂志, 2020(9):708-717.支气管哮喘的定义u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2 。 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u 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要认为,免疫机制、神经调节机制和遗传机制等多种机制共同参与了气道炎症的启动、慢性炎症持续过程及气道重塑。影响儿童哮喘发生、发展和发作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见右表2。影响儿童哮喘发生、发展和发作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危险因素 影响结果存在个人过敏史 增加哮喘发病风险存在哮喘家族史 增加哮喘发病风险存在特应性皮炎和(或)过敏性鼻炎 增加哮喘发病风险有喘息史,IgE水平升高 增加哮喘发病风险PM2.5,NO2,SO2... [收起]
[展开]
成都天使儿童医院哮喘诊疗手册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01 支气管哮喘 OVERVIEW OF BRONCHIAL ASTHMA 02 哮喘急性发作的危害和

分级RISK AND GRADING OF ACUTE ASTHMA ATTACKS 03 各指南推荐哮喘急性发作

的治疗方案 THE GUIDELINES RECOMMEND TREATMENT FOR ACUTE ASTHMA ATTACKS

第3页

支气管哮喘的概述——定义

1.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防治指南2016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2.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 中华儿科杂志, 2020(9):708-717.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

u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

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

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

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2 。 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u 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要认为,免疫机制、神经调节机制和

遗传机制等多种机制共同参与了气道炎症的启动、慢性炎症持续过程及气道

重塑。影响儿童哮喘发生、发展和发作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见右

表2。影响儿童哮喘发生、发展和发作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

危险因素 影响结果

存在个人过敏史 增加哮喘发病风险

存在哮喘家族史 增加哮喘发病风险

存在特应性皮炎和(或)过敏性鼻炎 增加哮喘发病风险

有喘息史,IgE水平升高 增加哮喘发病风险

PM2.5,NO2,SO2 降低肺功能和增加发病风险

黑炭 增加哮喘住院风险

烟雾 增加哮喘发病和发作风险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增加哮喘发作风险

肥胖 增加哮喘发病和喘息的风险

第4页

支气管哮喘的概述——诊断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防治指南2016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呼吸道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证实存在

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并排除可引起相关症状的其他疾病。

u 1、反复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

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运动以及过度通气(如大笑和哭闹)等有关,

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

u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

相延长。

u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u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u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

(1)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

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压力定量气雾剂200-400 μg)后15 min第一

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②抗炎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改善:给

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白三烯药物治疗4-8周,FEV1增加>12% ;

(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最大呼气峰流量(PEF)日间变异率(连续

监测2周)>13% 。

符合第1-4条或第4、5条者,可诊断为哮喘。

第5页

支气管哮喘的概述——检查

1.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防治指南2016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2.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 中华儿科杂志, 2020(9):708-717.

支气管哮喘的检查

肺通气

功能检测

过敏状态

检测

气道炎症

指标检测

胸部影像学

检查

支气管镜

检查

u 肺通气功能

检测的主要

指标是一秒

用力呼气容

积FEV1)占

预计值的百

分比(正常

为≥80%预

计值)及

FEV1/用力

肺活量

(FVC)

u GINA强调

FEV1/FVC

在哮喘诊断

和评估中的

重要性

u 建议对疑诊

哮喘的儿童

尽可能进行

变应原皮肤

点刺试验或

血清变应原

特异性IgE

测定,以评

估其过敏状

态和识别相

关变应原,

并有利于协

助诊断及变

应原规避措

施和特异性

免疫治疗方

案的制定

u 可通过诱导

痰嗜酸性粒

细胞分类计

数和呼出气

一氧化氮

(FeNO)

水平等无创

检测手段,

评估嗜酸性

粒细胞性气

道炎症状况

u 不建议进行

常规胸部影

像学检查

u 反复喘息或

咳嗽儿童,

怀疑哮喘以

外其他疾病,

如气道异物、

结构性异常、

慢性感染以

及其他影像

学检查指征

的疾病,依

据临床线索

所提示的疾

病选择进行

胸部X线平

片或CT检查

u 反复喘息或

咳嗽儿童,

经规范哮喘

治疗无效,

怀疑其他疾

病,或哮喘

合并其他疾

病,如气道

异物、气道

局灶性病变

和先天性结

构异常等,

应考虑予以

支气管镜检

查以进一步

明确诊断

第6页

支气管哮喘的概述——评估

GINA 2020..

支气管哮喘的评估

哮喘评估内容

哮喘评估应包括

u 哮喘控制评估(症状控制和未来不良后果的风险) ;

u 治疗问题尤其是吸入器技术和依从性;

u 可能导致症状加重和生活质量差的合并症;

u 肺功能,尤其是1秒内的强制呼气量(FEV1) 占预测的百分比,是评

估未来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7页

哮喘的常用评估工具

1.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J]. 2020[EB / OL]. (2020-04-06) [2020-04-20]. https://ginasthma.org/wp.content/uploads/2020/06/GINA⁃ 2020⁃ report_20_06_04-1-wms.pdf. 2. Zeiger RS, et al. Test for Respiratory and Asthma Control in Kids (TRACK): clinically meaningful changes in score[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1, 128(5): 983-988. 3.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 中华儿科杂志, 2020(9):708-717.

p 常用评估工具: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儿童

哮喘控制测试(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ACT)和儿童呼吸

和哮喘控制测试(test for respiratory and asthmacontrol in

kids,TRACK)1,2

评估工具 年龄(岁) 评分范围 回顾期(周)

哮喘控制测试 ≥12a 5~25分;≤19分:哮喘控制不佳;变量≥3分

具有临床意义2

4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 4~11

5~27分;<19分:哮喘控制不佳;

变量≥3分具有临床意义1

4

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

测试

≤5

<80分:哮喘控制不佳;≥80分:哮喘得到

控制;

变量≥10分具有临床意义

4b

注:a包含成人;b口服糖皮质激素为12个月

常用哮喘病情评估工具的比较3

第8页

哮喘的常用评估工具:ACT

1. Thomas M, et al. The Asthma Control Test (ACT) as a predictor of GINA guideline-defined asthma control: analysis of a multi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urvey{J]. Prim Care Respir J., 2009,18(1):41-49. 2.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 中华儿科杂志, 2020(9):708-717. 3. 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问卷[OL]. https://m.medsci.cn/scale/show.do?id=a44322e85d.

u 每个问题的评分项范围为

1-5分(最差-最好),

ACT评分是所有问题的总

分1

u ≤19分:哮喘控制不佳

u 变量≥3分具有临床意义2

哮喘控制测试3

l 过去4周内,在工

作、学习或家中,

有多少时候哮喘妨

碍您进行日常活动

l 过去4周内,您有

多少次呼吸困难

l 过去4周内,因为

哮喘症状(喘息、咳

嗷、呼吸困难、胸

闷或疼痛),您有多

少次在夜间醒来或

早上比平时早醒

l 过去4周内,您有

多少次使用急救药

物治疗(如沙丁胺

醇)

l 您如何评估过去4

周内您的哮喘控制

情况

O所有时间

O大多数时

O有些时候

O极少时

O没有

O每天不止1次

O每天1次

O每周3-6次

O每周1- 2次

O完全没

O每周4个晚

上或更多

O每周2-3个

晚上

O每周1次

O1-2次

O没有

O每天3次以上

O每天1-2次

O每周2-3次

O每周1

次或更少

O没有

O没有控制

O控制很差

O有所控制

O控制良好

O完全控制

第9页

哮喘的常用评估工具:C-ACT

1.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20,58(09):708-717. 2. Liu AH, et al. Development and cross-sectional validation of the 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7, 119(4):817-825.

n <19分:哮喘控制不佳

n 变量≥3分具有临床意义1

1. 今天你的哮喘控制怎么样?

2. 当你在跑步、锻炼或运动的时候,哮喘是多大的

问题?

很差 差 好 很好

3. 你会因哮喘而咳嗽吗?

4. 你会因哮喘而在夜间醒来吗?

5. 过去的4周里,您的孩子有多少天发生日间哮

喘症状?

这是个大问题,我不能

做我想做的事

这是个问题,我不喜欢它 这是个小问题,但没关系 没问题

会,一直会 会,大部分时候会 会,有时会 从来不会

会,一直会 会,大部分时候会 会,有时会 从来不会

5 4 3 2 1 0 完全没有 1~3天 4~10天 11~18天 19~24天 每天

6. 过去的4周里,您的孩子有多少天因为哮喘而在

白天发生喘息?

5 4 3 2 1 0 完全没有 1~3天 4~10天 11~18天 19~24天 每天

7. 过去的4周里,您的孩子有多少天因为哮喘而在夜

间醒来?

5 4 3 2 1 0 完全没有 1~3天 4~10天 11~18天 19~24天 每天

7项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2

总分

得分

请您的孩子回答以下问题 (家长)请您自己回答以下问题

第10页

哮喘的常用评估工具:TRACK

1.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20,58(09):708-717. 2. Zhang J, et 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Test for Respiratory and Asthma Control in Kids (TRACK)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sthma a prospective validation study[J]. BMJ Open, 2019, 9(8): 1-9.

p <80分:哮喘控制不佳;≥80分:哮喘得到控制1;

p 变量≥10分具有临床意义1

中文改良版TRACK2

问题

分值

20分 15分 10分 5分 0分

在过去4周内,孩子受到呼吸问题 (如喘息, 咳嗽或呼吸短促)的

困扰有多频繁?

在过去4周内,孩子因呼吸问题 (喘息, 咳嗽, 呼吸短促)在晚上醒

来有多频繁?

在过去4周内,孩子的呼吸问题 (如喘息, 咳嗽或呼吸短促)在多

大程度上干扰其玩耍, 上学或进行同龄儿童应该进行的平常活动的

能力?

在过去3个月内,您需要使用快速缓解药物 (特布他林, 沙丁胺醇)

来治疗孩子的呼吸问题 (喘息, 咳嗽, 呼吸短促)有多频繁?

在过去12个月内,孩子需要全身糖皮质激素 (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

龙, 注射甲泼尼龙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加用局部糖皮质激素

(高剂量)来治疗其他药物无法控制的呼吸问题的频次?

任一周

4次或更多次

根本没有 1~2次 每周1次 任一周

2~3次

任一周

4次或更多次

根本没有 1~2次 每周1次

任一周

2~3次

任一周

4次或更多次

根本没有 1~2次 每周1次 任一周

2~3次

根本没有 轻微 中等 大 极大

从来没有 1次 2次 3次 4次或更多次

第11页

支气管哮喘的概述——2020年GINA指南哮喘治疗

GINA 2020:52-53.

2020年GINA指南哮喘的治疗:

p 有哮喘症状:低剂量的ICS,按需使用SABA(A级证据)

p 大部分时间有哮喘症状:低剂量ICS-LABA,按需使用SABA或中等剂量ICS,按需

使用SABA(A级证据)

p 无法控制的哮喘或急性加重:中等剂量ICS-LABA,按需使用SABA

6-11岁哮喘儿童的控制治疗方案

开始治疗

症状1月少

于2次

症状1月2次

或更多,少

于1天1次

大部分时间

有症状或醒

来时伴有哮

喘,一次或

多次

症状大多数

时间有,或

因哮喘醒来,

每周一次或

更多,肺功

能低下

SABA后使用低

剂量的ICS;或

每 日 低 剂 量 的

ICS

第1步

每日白三烯受体拮

抗剂(LTRA)或

SABA后使用低剂

量ICS

第2步

每日吸入低剂量的

ICS

(见儿童ICS剂量表)

低剂量

ICS+LTRA

第3步

低 剂 量 的

LCS-LABA

或中等剂量

的ICS

高剂量ICS- L A B A或添

加噻托溴铵,

或 添 加

LTRA

第4步

中等剂量的

ICS-LABA,

参考专家意

添加IL-5抗

体或低剂量

的OCS,但

需考虑副作

第5步

参考哮喘表

型评估附加

疗法,例如

抗lgE治疗

预防恶化和控制

症状的首选控制

其他控制治疗的

选择

对于哮喘严

重不受控制

的患者,也

可能需要接

受 短 疗 程

OCS

缓解治疗 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

第12页

支气管哮喘的概述——2016年中

国指南哮喘治疗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防治指南2016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6岁儿童哮喘的

长期治疗方案:

u 以β2受体激动剂为代表的缓解药物和

以ICS及白三烯调节剂为代表的抗炎药

物。缓解药物依据症状按需使用,抗

炎药物作为控制治疗需持续使用,并

适时调整剂量。ICS/LABA联合治疗是

该年龄儿童哮喘控制不佳时的优选升

级方案。

<6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

u 对于<6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最有

效的治疗药物是ICS,对大多数患儿推

荐使用低剂量ICS(第2级)作为初始控制

治疗。如果低剂量ICS不能控制症状,

优选考虑增加ICS剂量(双倍低剂量ICS)。

≥6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

<6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

a抗IgE治

疗适用

于≥6岁

儿童

降级 治疗级别 升级

干预措施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第4级 第5级

非药物干预

缓解药物

哮喘防治教育、环境控制

按需使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

优选

方案

其他

方案

一般不需要

低剂量ICS

• LTRA

• 间歌(高)

剂量ICS

低剂量

ICS/LABA

• 低剂量

ICS+LTRA

• 中高剂量

ICS

• 低剂量ICS+ 缓释茶碱

中高剂量ICS/LABA

• 中高剂量ICS+LTRA

• 中高剂量ICS+缓释茶碱

• 中高剂

ICS/LABA+LTRA或缓

释荼碱

中高剂量ICS/LABA+LTRA和(或)缓释

茶版+口服最低剂量糖皮质激素

• 中高剂量ICS/LABA+LTRA和(或)

缓释茶碱+抗IgE治疗a 降级 治疗级别 升级

干预措施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第4级

非药物干预

缓解药物

哮喘防治教育、环境控制

按需使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

优选

方案

其他

方案

一般不需要

低剂量ICS

• LTRA

• 间歌(高)

剂量ICS

中剂量ICS

• 低剂量

ICS+LTRA

中高剂量ICS+LTRA

• 中高剂量ICS/L.ABA

• 中高剂量ICS+缓释茶碱

• 中高剂量ICS+LTRA(或LABA)与

口服最低剂量糖皮质激素

第13页

小结

哮喘的定义和诊断

• 定义:慢性气道炎

症和气道高反应性

为特征的异质性疾

• 诊断:主要依据呼

吸道症状、体征及

肺功能检查,证实

存在可变的呼气气

流受限,并排除可

引起相关症状的其

他疾病

哮喘的检查和评估

• 检查:肺通气功能、

过敏状态、气道炎

症指标、胸部影像

学及支气管镜检查

• 评估工具:ACT、

C-ACT和TRACK

GINA和中国指南推荐

• GINA指南推荐:

根据症状和程度,

选择低剂量或中

等剂量的ICS

• 中国指南推荐:

有效的治疗药物

是ICS,哮喘控制

不佳可考虑增加

ICS剂量

第14页

01 支气管哮喘概述 OVERVIEW OF BRONCHIAL ASTHMA 02 哮喘急性发作的危害和

分级RISK AND GRADING OF ACUTE ASTHMA ATTACKS 03 各指南推荐哮喘急性发作

的治疗方案 THE GUIDELINES RECOMMEND TREATMENT FOR ACUTE ASTHMA ATTACKS

第15页

哮喘急性发作的定义、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

1.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防治指南2016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2.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评估及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杂志, 2018(1):4-14. 3. GINA 2020

急性发作的定义1

u 哮喘急性发作是指突然发生喘息、咳

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

急剧加重。 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2

u 具有下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急性发作风险较高,

包括(1)未控制的哮喘症状;(2)过量使

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3)吸入

糖皮质激素(ICS)用量不足,包括未应用

ICS、用药依从性差及吸入技术错误;(4)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低,特别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60%;(5)有未

控制的精神心理问题;(6)贫困、低收入

人群;(7)吸烟;(8)合并症:肥胖,过

敏性鼻炎,食物过敏;(9)痰及血中嗜酸

性粒细胞高,呼出气一氧化氮升高;(10)

妊娠。

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3

u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u 过敏原暴露,例如草花粉、大

豆粉尘、真菌孢子

u 食物过敏

u 室外空气污染

u 季节性变化和/或秋季(秋季)返

u 严重哮喘发作的流行病可能突

然发生,给当地卫生系统的应

对工作带来了沉重压力。据报

道,这种流行病与春季雷暴和

黑麦草花粉或真菌孢子有关,

及环境中暴露于大豆粉尘中有

第16页

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评估及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杂志, 2018(1):4-14.

p 慢性气道炎症基础上的气道炎症急性加重是急性发作的核心。

p 哮喘急性发作往往由病毒感染、过敏原、环境污染、职业激发、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触发。不同的

触发因素引起哮喘急性发作的炎症免疫机制也不同(表1)。

p 呼吸道病毒尤其是鼻病毒感染是导致哮喘发作的最常见原因,也可以是单一触发因素,发病机制

见表2。

p 过敏原活化Th2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IL)-5,引起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内毒素、病毒、有害颗

粒活化了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IL-8,引起中性粒细胞炎症;炎性细胞活化,氧化应

激反应,导致哮喘急性发作(图1)。

表1 不同诱因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机制

表2 鼻病毒感染支气管哮喘患者致敏的细胞机制

诱发因素 呼吸道反应 机制

病毒 加重下呼吸道损害/嗜中性粒细胞 上皮趋化因子激活,缺乏干扰素β反应

过敏原 加重嗜酸性粒细胞反应 Th2型淋巴细胞激活白细胞介素-5释放

职业

加重嗜酸性粒细胞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支气管

致敏作用

环境污染 嗜中性粒细胞支气管炎 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活化因子激活

阿司匹林 重度支气管痉挛

花生四烯酸代谢转向5酯氧化酶路径,引起白三烯

产生过多

作用 健康人 哮喘患者

结合鼻病毒

ICAM-1表达

上皮的完整性

完整

受损

结合鼻病毒之后

干扰素β反应

胞溶作用与细胞凋亡

炎症介质释放

早期,有效

细胞凋亡

出现

缺陷

受损细胞凋亡,增

强了胞溶作用

增强

免疫反应

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Th1反应

出现

有效(干扰素γ)

增强

缺陷(干扰素γ)

图1 环境因素诱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机制

活化T辅助细胞2 活化上皮细胞/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5

嗜酸性粒细胞

炎性细胞活化、

氧化应激

白细胞介素-8

嗜中性粒细胞

气管痉挛、充血水肿、黏液高分

泌、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急性发作

过敏原

内毒素/病毒/

有害颗粒

第17页

哮喘急性发作的病理生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评估及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杂志, 2018(1):4-14.

p 哮喘急性发作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气道炎症的急性加重(包括气道上皮细胞

受损、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气道分泌增多、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等)。

p 哮喘急性发作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气道炎症导致的气道反应性增加、气道狭

窄和气流受限加剧、神经受体功能紊乱等,导致通气功能障碍或加重,引发气喘等

临床症状或导致症状加重。可伴有缺氧等一系列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哮喘急性发

作的病理和病理生理机制见下图。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

急性炎症 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 气道重塑

支气管收缩、黏膜水肿

气道分泌物增多

增加炎症细胞数量

上皮损伤

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

增多

气道狭窄 气道高反应性 降低气流可逆性

症状 哮喘恶化/加重

第18页

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和危害

1.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 中华儿科杂志, 2020(9):708-717. 2.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防治指南2016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3.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评估及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杂志, 2018(1):4-14.

n 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喘息、

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可闻及呼气相哮鸣音1 。

n 哮喘急性发作的危害:

p 哮喘急性发作其起病缓急和病情轻重不一,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

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1,2。

p 哮喘急性发作可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危害,并消耗了额外的医疗资源,

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是哮喘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3。

第19页

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

GINA 2020:114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2020 update)

急性发作的诊断

u 哮喘急性发作表现为患者症状和肺功能的变化。呼气气流的减少可以

通过肺功能测量来定量,例如峰值呼气量(PEF)或1秒内的用力呼气量

(FEV1) 。 在急性情况下,这些测量值是症状加重程度的指标。与PEF

相比,症状的发作频率可能是急性发作的更敏感指标。

第20页

哮喘急性发作的分级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防治指南2016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2016年《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防治指南》对哮喘急性发作的分级:

根据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症状、体征、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进行严重度分型,

≥6岁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度,见左表,<6岁可分为轻度和重度,见右表。

≥6岁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度分级a <6岁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度分级

症状 轻度 重度c 精神意识改变 无

焦虑、烦躁、嗜睡或意

识不清

血氧饱和度

(治疗前)a ≥0.92 <0.92

讲话方式b 能成

说单字

脉率(次/min) <100 >200(0-3岁)

>180(4-5岁)

紫绀 无 可能存在

哮鸣音 存在 减弱、甚至消失

注:a血氧饱和度是指在吸氧和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前的测得值;b需要考虑儿童的正

常语言发育过程;c判断重度发作时,只要存在一项就可归入该等级

临床特点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度

气短 走路时 说话时 休息时 呼吸不整

体位 可平卧 喜坐位 前弓位 不定

讲话方式 能成句 成短句 说单字 难以说话

精神意识

可有焦虑、

烦躁

常焦虑、烦躁

常焦虑、烦

嗜睡、意识模

辅助呼吸机

活动及三凹

常无 可有 通常有 胸腹反常运动

哮鸣音

散在、呼气

末期

响亮、弥漫

响亮、弥漫、

双相

减弱乃至消失

脉率 略增加 增加 明显增加 减慢或不规则

PEF占正常

预计值或本

人最佳值的

百分数(%)

SABA治疗

后;>80

SABA治疗前:

>50-80

SABA治疗后:

>60-80

SABA治疗前:

≤50

SABA治疗后:

≤60

无法完成检查

血氧饱和度

(吸空气)

0.90-0.94 0.90-0.94 0.90 <0.90

注: a (1)判断急性发作严重度时,只要存在某项严重程度的指标,即可归入该严重度等级;(2)幼龄儿童较

年长儿和成人更易发生高碳酸血症(低通气)

第21页

小结

哮喘急性发作的定义和机制

• 定义:突然发生喘

息、咳嗽、气促、

胸闷等症状,或原

有症状急剧加重

• 慢性气道炎症基础

上的气道炎症急性

加重是急性发作的

核心

哮喘急性发作的危害

• 可在数分钟内即危

及生命

• 是哮喘致残和致死

的重要原因

哮喘急性发作的分级

• 根据哮喘急性发作

时的症状、体征、

肺功能及血氧饱和

度等情况:

≥6岁可分为轻度、

中度、重度和危重

度;

<6岁可分为轻度和

重度

第22页

01 支气管哮喘概述 OVERVIEW OF BRONCHIAL ASTHMA 02 哮喘急性发作的危害和

分级RISK AND GRADING OF ACUTE ASTHMA ATTACKS 03 各指南推荐哮喘急性发作

的治疗方案 THE GUIDELINES RECOMMEND TREATMENT FOR ACUTE ASTHMA ATTACKS

第23页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原则和治疗目标

1.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 中华儿科杂志, 2020(9):708-717. 2.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防治指南2016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3.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评估及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杂志, 2018(1):4-14.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原则1,2

u 哮喘急性发作时需尽快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以迅速缓解气道阻塞

症状。因大多数哮喘急性发作发生在院外,应正确指导哮喘患儿和

(或)家长如何在出现哮喘发作征象时及时吸入SABA。如经SABA

治疗后喘息症状未能有效缓解或症状缓解持续时间短于4h,应即刻

前往医院就诊。对于危及生命的哮喘发作或对初始治疗反应不佳的

患儿,应及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监护。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目标3

u 哮喘急性发作的总体治疗目标在于尽快缓期症状、解除支气管痉挛

和改善缺氧,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治并发

症。

第24页

2020年GINA指南:哮喘急性发作

的初步管理流程和治疗方案

GINA 2020:122-125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2020 update)

u 氧疗

u 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u 肾上腺素(用于过敏反应)

u 全身性皮质类固醇

u 吸入皮质类固醇:在急诊室,在哮喘急

性发作的第1小时高剂量的ICS可以降低

未接受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住院的

风险(A级);年龄≤5岁的儿童,高剂

量ICS可能减少口服糖皮质激素应用

u 其他治疗:包括异丙托溴铵、茶碱、氨

茶碱、硫酸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ICS-LABA组合、抗生素、镇静剂、无

创通气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包括

初始评估

A:气道 B:呼吸 C循环

是否存在一下情况?

困倦、意识模糊、寂静胸

收入ICU,开始SABA和吸氧,

准备气管插管

重度

说单字

前弓位

焦虑、烦躁

呼吸频率>30次/分

脉率>120bpm 血氧饱和度(吸空气)<90%

PEF≤50%预测值

轻度至中度

说话能成句

平卧或喜坐位

无精神激越

呼吸频率增加

未使用辅助肌肉

脉率为100-120bpm 血氧饱和度(吸空气)为90%-95%

PEF>50%预测值

根据临床状态评估

速效β2受体激动剂

考虑异丙托溴铵

控制血氧饱和度在93%-95%(儿童94- 98%)

口服类固醇激素

速效β2受体激动剂

异丙托溴铵

控制血氧饱和度在93%-95%(儿童94- 98%)

口服或静脉注射类固醇激素

考虑静脉注射硫酸镁

考虑高剂量ICS 如果病情恶化

重度患者重新考虑收入ICU

所有患者在初始治疗后1小时

评估临床进展

测量肺功能

FEV1或PEF为个人最佳预测值的

60-80%,症状改善,可考虑出院

FEV1或PEF<个人最佳预测值的

60%或临床症状未改善重度患者

继续上述治疗并频繁评估

第25页

2016年中国哮喘指南:哮喘急性发作的

治疗方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u 氧疗

u 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是治疗儿童哮

喘急性发作的一线药物。如具备雾化给

药条件,雾化吸入应为首选

u 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

疗儿童哮喘重度发作的一线药物,早期

使用可以减轻疾病的严重度。根据病情

选择口服、静脉和吸入途径。早期应用

大剂量ICS可能有助于哮喘急性发作的

控制

u 抗胆碱能药物:短效抗胆碱能药物

(SAMA),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联合治

疗的组成部分,可以增加支气管舒张效

u 硫酸镁

u 茶碱

u 辅助机械通气治疗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包括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医院治疗流程图

初始评估

病史、体格与辅助检查(听诊、辅助呼吸肌活动或三凹征、心率、血氧

饱和度、PEF或FEV1、重症患儿恻动脉血气皮及挑社必要的检音)

初始治疗

氧疗使血氧饱和度>0.94

雾化(或pMDI+储雾罐)吸入速效β,受体激动剂,1 h内每20分钟1次×3次(可联

合使用抗胆碱能药物/高剂量ICS)无即刻反险,或患儿近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或为

严重发作,则给予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禁用镇静剂

重新评估

体检、血氧饱和度、PEF或FEV1、其他必要检查

轻度和中度

PEF >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的60%

体格检查:中度症状,辅助呼吸肌活动和三

凹征

治疗

氧疗

每1~4小时联合雾化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

剂和抗胆碱能药物

重复使用ICS

如有改善,继续治疗1~3 h

重度和危重度

病史:高危患儿

体格检查:在休息时出现重度症状。三凹征明显

PEF≤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的60% 初始治疗后无改善

治疗

氧疗

联合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

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静脉硫酸镁

静脉茶碱类药

疗效良好

末次治疗后症状缓解持读60min以

体格检查:正常

PEF≥70% 无呼吸窘迫

血氧饱和度>0.94

1~2 h内疗效不完全

病史:亮危患儿

体格检查:轻至中度状

PEF<70% 血氧饱和度改兽不明显

病情进行性加重

病史:高危患儿

体格检查:重度症状、嗜睡、

烦躁、意识模糊

PEP<33%

PaCO2 >6 kPa PaO2 <8 kPa(吸空气时) 回家处理

减少按两吸入β2受体美动剂的使用频度

吸入糖皮质激系

部分病例可短期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

教育患儿:

正确用药

认真执行诊疗计划

定期随访治疗

收住院

氧疗

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静脉硫酸镁

静脉茶碱类药物

监测PEF、血氧饱和度、脉搏及茶碱

血药浓度

收住重症监护病房

氧疗

每1~4小时吸入β2受体激动剂

吸入抗胆碱能药物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静脉硫酸镁

静脉茶碱类药物

考虑静脉使用β2受体激动剂

考虑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出院

如PEF≥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的70%,维持用口

服/吸入型药物

缓解

缓解 病情加重

第26页

2020年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案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 中华儿科杂志, 2020(9):708-717.

u 氧疗

u 吸入SABA

u 吸入短效抗胆碱能药物

u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

u 雾化ICS,包括丙酸氟替卡松混悬液(FPN)

u 其他治疗药物,包括硫酸镁和氨茶碱

u 机械通气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包括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干预措施 药物名称 使用方法 备注

氧疗 氧气

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无创通气支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p 有低氧血症者

p 维持血氧饱和度在0.94~0.98

吸入SABA 沙丁胺醇或左沙丁胺醇或特布他

氧驱动(氧流量6-8 Lmin)或空气压缩系雾化吸入

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体重≤20kg,每次2.5 mg:体重>20 kg,每次5mg:或左沙丁胺醇分别为

0.31 mp/次和0.63 mg/次

第1小时可每20-30 min1次,连用3次,根据病情每1-4小时重复1次,后根据治疗应和病情逐渐延长

给药间隔

或便用pMDI经储雾罐吸药,每次单剂喷药、连用4-10(<6岁3-6喷).用药间隔与雾化吸入方法相

治疗任何年龄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一线药物

吸入短效抗胆碱能

药物

异丙托溴铵

体重≤20 kg,每次250 ug;体重>20 kg.每次500 ug,加入β2受体激动剂溶液作雾化吸人,间酷时间

同吸入B受体激动剂。或使用pMDI经储雾罐吸药

是急性发作联合治疗药物,单用疗效不及SABA,与

SABA联用可增加支气管舒张效应;对中重度患儿

版尽早联合使用,无共是对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反应

不佳者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

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甲泼尼龙

口服:1~2 mg/(kg•d),疗程3~5 d

静脉注射:1~2 mg/(kg•次),必要时可间隔4~8h重复使用

p 是哮喘重度发作一线治疗药物,早期给药后

3~4 h即可显示疗效

p 可根据病情选择口服或静脉途径给药

p 如疗程<7d,可直接停药

雾化ICS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布地奈德悬液

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

丙酸氟替卡松混悬液

静脉注射:5-10 mg/(kg•次),用法同上

l mg/次,每6~8小时1次

0.8 mg/次,每6~8小时1次

0.5 mg/次.每6~8小时1次

早期应用大剂量ICS,可能有助于急性发作的控制. 可短期使用。但病情严重时不能普代全身糖皮质

激素治疗

其他治疗药物

硫酸镁

氨茶碱

25-40 mgz/(kg•d)(总量≤2g/d,分1-2次,加人10%葡萄糖溶液20 ml缓慢静脉滴注( 20 min 以上),酌情使用1~3 d

负荷量4~6 mg/kg(总量≤250 mg),缓慢静脉滴注20~30 min,继之根据年龄的持续滴注,维持剂

量0.7-1.0mg(kg• h)如已用口服氨茶碱者,可直接使用维持剂量持续静滴。亦可采用间歇给药方

法,每6-8小时缓慢静脉滴注4-6 mg/kg p 有助于危重哮喘症状的缓解,安全性良好

p 如过量可静注等量10%葡萄糖酸钙拮抗

p 以 GINA为代表的国外指南已不再推荐作为

急性发作的缓解药物

p 不常规使用,如哮喘发作经上述药物治疗

仍不能有效控制,可酌情使用,但需密切观察、

并监测心电图和血药浓度

机械通气 空气和氧气 经合理联合治疗,症状仍持续加重,并出现呼吸衰竭征象时,应及时应用 在应用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前禁用镇静剂

第27页

通常首选SABA气雾剂[压力定量气

• 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建议

•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案

哮喘行动计划(AAP)是以症状和/或PEF为依据,对哮喘控制水平和发作

情况进行判断和救治的哮喘患儿自我管理工具

u 立即给予SABA气雾剂或雾化溶液,在第

1小时内,间隔20min,连续给予3次

u 给予口服激素,选择泼尼松或甲泼尼龙

片剂

u 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36(7):484-490.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包括

哮喘病情不稳定的治疗包括

u 缓解药物的使用

u 吸入SABA,雾化短效抗胆碱能药物,无

论选择何种方式给药,每次给予支气管

舒张剂时均同时予ICS(如丙酸氟替卡松

雾化吸入用混悬液)

u 低剂量ICS-福莫特罗,适用于12岁以上儿

童,但哮喘发作严重时不适用

u 控制药物的使用

u 包括 ICS、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长效支气

管舒张剂等,依据哮喘发作前用药剂量

和哮喘病情,增加ICS剂量2~4倍

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建议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案

第28页

小结

2020GINA指南

在急诊室,在哮喘

急性发作的第1小

时高剂量的ICS可

以降低未接受全身

糖皮质激素治疗患

者住院的风险(A

级)

年龄≤5岁的儿童,

高剂量ICS可能减

少口服糖皮质激素

应用

2016中国指南

早 期 应 用 大 剂 量

ICS可能有助于哮

喘急性发作的控制

2020哮喘诊治建议

推荐雾化ICS,包

括丙酸氟替卡松

混悬液(FPN)

中国儿童AAP临

床应用专家共识

无论选择何种方

式给药,每次给

予支气管舒张剂

时 均 同 时 予

ICS(如丙酸氟替

卡松混悬液)

第29页

总 结

•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

性疾病,哮喘的长期控制最有效的药物是ICS

• 慢性气道炎症基础上的气道炎症急性加重是急性发作的核

心,哮喘急性发作是哮喘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 ≥6岁可

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度,<6岁可分为轻度和重度

• 2016年中国哮喘指南、 2020年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

治建议、 2020年GINA指南指出早期应用大剂量ICS可能有

助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控制、高剂量的ICS可以降低未接受全

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住院的风险(ICS如丙酸氟替卡松混

悬液)

第30页

THANK YOU!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络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