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性必修2

发布时间:2024-8-2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 1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 9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 15单元整合提升 …………………………………………… 22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24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 24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 31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 36单元整合提升 …………………………………………… 41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43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 43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 49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 55单元整合提升 …………………………………………… 63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65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 65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 71单元整合提升 …………………………………………… 78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81第12课 水陆交... [收起]
[展开]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 1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 9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 15

单元整合提升 …………………………………………… 22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24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 24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 31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 36

单元整合提升 …………………………………………… 41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43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 43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 49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 55

单元整合提升 …………………………………………… 63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65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 65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 71

单元整合提升 …………………………………………… 78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81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 81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 89

单元整合提升 …………………………………………… 95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97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 97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 104

单元整合提升 …………………………………………… 109

第4页

课后作业部分(单独成册)

课后作业(一)…………………………………………… 111

课后作业(二)…………………………………………… 114

课后作业(三)…………………………………………… 117

课后作业(四)…………………………………………… 120

课后作业(五)…………………………………………… 123

课后作业(六)…………………………………………… 127

课后作业(七)…………………………………………… 130

课后作业(八)…………………………………………… 134

课后作业(九)…………………………………………… 137

课后作业(十)…………………………………………… 141

课后作业(十一)………………………………………… 144

课后作业(十二)………………………………………… 147

课后作业(十三)………………………………………… 150

课后作业(十四)………………………………………… 153

课后作业(十五)………………………………………… 156

质量检测部分(单独成册)

单元质量检测(一)……………………………………… 159

单元质量检测(二)……………………………………… 163

单元质量检测(三)……………………………………… 167

单元质量检测(四)……………………………………… 171

单元质量检测(五)……………………………………… 175

单元质量检测(六)……………………………………… 179

参考答案(单独成册) …………………………… 183~230

第5页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特征]

主题线索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经济活动,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物质基础

食物生产

大约1万年前,农业出现,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

逐渐进入文明社会。近现代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食物物种

的交流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全球范围内食物物种的大交流,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传

播到世界各地,养活了更多的人口,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原产于旧大陆的谷物、

家畜等传播到新大陆,也产生了同样的效果

食物储备与

粮食安全

粮仓储备技术由古代的防鼠、防盗、防潮、防火及保鲜功能,发展到近现代机械通风储粮技

术等,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标要求: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

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基础知识梳理

1.食物采集

食物来源

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

食物

生产工具

使用木、骨和??? 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

渔猎

[概念阐释] 农业革命

新石 器 时 代,约 发 生 于 一 万 年

前,由采集野生植物发展为有意

识地栽种,逐步到半定居等待收

获的农耕生活方式。人类发明

?

?

?

?

?

?

?

?

?

?

?

?

?

?

?

— 1 —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6页

生活方式

在一 定 的 地 域 范 围 内 过 着 ??? 的 生 活。用

??? 取暖、烧烤食物。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

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

食物

2.食物生产

(1)出现原因:在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逐渐学会了选择、驯化

野生动植物。

(2)时间:大约??? 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3)表现

地区 农耕的起源 畜牧的产生

西亚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

??? 、大麦的原产地

距今约9000年前,饲养绵羊和

山羊

东亚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

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

上最早种植???

距今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的

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

的居民也饲养猪和狗

中美洲

中美洲是??? 、甘薯

等作物的原产地

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

人驯化了骆马

3.农业出现的意义

人类经济和社会生

活的第一次革命

①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

,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②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

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 的增长

生活和生产方式的

变化

①人类从迁徙过渡到??? ,从搭建临时

的窝棚到建造长期的住所,并逐渐形成???

②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

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

③原始音乐、文学和??? 因为精神生活

的需要而产生

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人类很早就认识到天文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的

重要性,促进了??? 的较快发展

②??? 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

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

[易错辨析]

(1)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

和畜牧出现。农耕主要起源于

西亚、东亚和中美洲。畜牧是在

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耕和定居

生活的出现而产生的。 ( )

(2)农业出现以后,人类逐渐从食

物生产者转变为食物采集者,生

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 )

(3)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

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促进了生

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了科

学技术的发展。 ( )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远古人类的

生活想象图”,想一想,远古人类

的生活状况如何?

试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点问题探究

从历史解释角度探究:原始农业的起源和意义

史料一 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可利用的动植物密

度降低,人口的增加接近土地载能,旧的平衡被

打破,为提高生产力而改造和控制环境的做法

被优先选择。自然环境、气候和社会的发展使

人类逐步摆脱了穴居野外的生活,从而开始定

居下来。定居生活代替了流动生活,人类就有

可能对周围的动植物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使种植

和饲养成为可能,导致农业的产生,而农业的产

生更进一步促进了定居的巩固与发展。

———摘编自尚定周、王有文《从采集、渔猎到农

业生产的革命性变革———试论农业的起源》等

?

?

?

?

?

?

?

?

?

?

?

?

?

?

?

?

— 2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7页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分为三层,第一层阐述

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及人口压力的增大促进农业

产生;第二层阐述了人类从迁徙走向定居;第三

层阐述了定居生活促使农业产生,农业产生又

促进定居的巩固和发展。

【探究1】 根据史料一,分析农业起源的原因并

指出农业产生与人类居住形式的关系。

[尝试解答]

?????????????????

????????????????????????

????????????????????????

????????????????????????

史料二 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

性的变化,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

转为定居生活。……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

后,各项具体劳动,如动物的繁殖、饲养和农作

物的播种、收割等,更是与气象变化息息相关,

久而久之人们便形成了“季”和“年”的概念,在

此基础上出现了原始的历法即以物候定农时的

自然历。……原始人在集体劳动过程中发出的

有节奏的呼喊声,便是最基本的声乐因素。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通过省略号分为三部

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农业革命带来人类生活方

式的变化;第二部分阐述了农业革命对科技的

影响;第三部分阐述了农业革命促进了文学艺

术的发展。

【探究2】 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农业革

命的意义。

[尝试解答]

?????????????????

????????????????????????

????????????????????????

????????????????????????

????????????????????????

[认识深化]

食物采集者和食物生产者的区别

项目 食物采集者 食物生产者

所处

时代

旧石 器(打 制)时 代,以

食物采集为主

新石 器 (磨 制)时

代,以 食 物 生 产

为主

自然

分工

男子负责狩猎,提供肉

食;女子负责采集植物

果实和茎叶

男子 从 事 农 业 生

产;妇女从事采集

和家庭副业

男女

地位

男子获取食物来源不稳

定,地位较低;女性不但

生育和抚养后代,还负

责采集食物,地位较高

男性 地 位 逐 渐 提

高,女性逐渐退居

从属地位

社会

关系

人与人之间关系平等,

个人隶属于集体

伴随 生 产 力 的 发

展,产 品 有 了 剩

余,出现了贫富分

化,私 有 制、阶 级

和国家先后产生

考点随堂练兵

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

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

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

(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

当时 ( )

商 甲骨文 周 金文 秦 小篆 现代 楷书

(農、辳)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2.古代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自然环境、农

作物(包括动物)和人的生产实践活动。重视农

时就是重视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人的生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8页

实践活动要与自然节律、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相协调,这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中国古代的

节气即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据此推知,古代

农业的发展 ( )

A.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B.实现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C.增加了人类食物的供应需求

D.推动了天文历法的进步

?

?

?

?

?

?

?

?

?

知识点二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基础知识梳理

1.农业文明的兴起

(1)表现: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

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孕育出??? 、古埃及文明、

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

(2)共同特点:修建??? 成为地区发展的大事。统治者都将

??? 系统的开凿、疏浚、维护作为主要工作之一。

2.各农业文明区域的生产与生活

(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①食物生产: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②社会生活

古巴比

伦王国

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

他们??? 或将土地??? 给佃户

颁布《??? 》,规定土地、果园、资金、牲畜、工具、粮

仓、劳力等都可以作为租赁的对象

古埃及

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以??? 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2)古代中国

①食物生产: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 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

业区。

②社会生产生活

商和西

周时期

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

战国以后

??? 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往往以??? 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

通过家庭手工业等途径补贴家用

秦以后,统治者往往推行??? 政策

国家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如秦国的??? 、西汉的龙首

渠等

秦汉到隋

唐时期

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概念阐释] 精耕细作

(1)含义:在一定面积的土

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

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

的土地耕作,以最大限度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表 现:生 产 工 具 的 改

进、生产经验的总结、水利

技术的提高、耕作技术的

改良等。

[易错辨析]

(1)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

都培育或引进了适合本地

区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

家畜。 ( )

(2)亚洲、非洲、欧洲和美

洲的农业具有共同特色,

孕育出相同的古代文明。

( )

(3)美洲主要的粮食作物

是大麦和小麦。 ( )

[教材深化]

对比教材第二子目中“东

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9页

(3)古代希腊和罗马

食物生产 社会生活

古希腊

①大麦和小麦从???

传入希腊,成为当地的主要粮

食作物

②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

③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

葡萄酒和橄榄油

只有??? 才能拥有土地,农

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

常普遍

古罗马

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

榄和葡萄

①长期实行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

位进行生产

②随着征服扩张,贵族或富人获得

了越来越多的土地,而小农却逐渐

破产

(4)古代美洲

①食物生产: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②社 会 生 活:阿 兹 特 克 人 的 土 地 除 了 贵 族 私 有 的 部 分 外,还 有

??? 的公有土地。

“印第安人农耕图”两幅图

片,分析古代中国与古代

美洲地区农耕方式有什么

不同。

试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点问题探究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探究:古代不同地

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史料一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经济都是

农本经济,以丰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

但对牧养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

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不仅

靠畜产品。南欧中亚土质黏重,很早就使用重

犁,要用二牛、四牛甚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

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

就有食肉、饮食奶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

济中的比重较大。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决定了中

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与西方不大一样。

———摘编自叶茂等《传统农业与现代化

———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上)》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一对中国和南欧中亚的

耕作方式、纺织原料、饮食习惯、畜牧业的地位

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探究1】 根据史料一,指出古代东西方在农业

和畜牧业比重上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饮食文

化的不同。

[尝试解答]

?????????????????

????????????????????????

????????????????????????

????????????????????????

史料二 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

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

很少有欧洲的牧野和山林。精耕细作的农业,

为中国人的饮食开发出不少美味佳肴,可是其

中最为丰富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淀粉)、纤维

质与素食的蛋白质。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雅典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

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

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雅典的

粮食产量只能满足城邦的消费量,更多的粮食

需要用橄榄油、葡萄 酒 等 土 特 产 品 与 外 部 交

换”。

———《剑桥古代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0页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二分为两段,第一段阐

述了中国因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而主要以素食

为主;第二段阐述了雅 典 饮 食 以 肉 类 和 果 蔬

为主。

【探究2】 根据史料二,概括古代中国和古希腊

饮食方面的不同,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尝试解答]

?????????????????

????????????????????????

????????????????????????

????????????????????????

????????????????????????

????????????????????????

[认识深化]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的统一性和多

样性

(1)统一性

①分布在利于灌溉的河谷地带或靠近水源的

地区。

②建立了政治权威和政府管理部门,通过税收

或贡赋将社会剩余产品集中再分配。

③致力于保障周边地区的稳定与经济发展,常

常通过对外扩张扩大势力范围。

④社会阶层的分化:统治精英、普通民众和奴

隶。下层阶级的人成为主要耕种者,为建设大

型工程(水利灌溉、道路、神庙宫殿、金字塔和城

墙)提供劳动力。

⑤创造成熟的文化传统(文字体系、天文观测

等)。

(2)多样性

①形成三大谷类植物区(东亚、东南亚的稻米

区;美洲的玉米区;欧洲、中东、中亚及中国黄河

流域的小麦区)。

②农业耕作技术的差异(精耕细作与休闲农耕

制)。

③种植与畜牧的比重差异(主谷式农业与谷草

式农业)。

④食物结构的差异(中国:素食结构;西方:肉奶

为主)。

⑤土地经营方式的差异(中国:个体农耕、田庄

经济和租佃制;西方:庄园经济)。

考点随堂练兵

1.王斯德认为亚欧大陆的农业多发源于大河流

域,东亚和东南亚孕育了稻米文明,西亚和欧洲

孕育了小麦文明;美洲农业多发源于高峡盆谷

一带,印第安人创造了独特的玉米文明。据材

料可知,人类文明早期 ( )

A.地理条件决定农业发展

B.农业发展具有多元特点

C.农业多发源于大河流域

D.非洲农业尚未得到发展

2.下图是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间为公元

前1279~公元前1213年)时期的墓葬壁画《森

尼杰姆夫妇在田野上》,壁画描绘了森尼杰姆夫

妇耕地播种、收割稻谷、礼拜神灵的场面。这反

映了当时埃及 ( )

A.文明起源和农业间的关系

B.农业经营呈现多元化特色

C.灌溉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D.百姓过着较为富裕的生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1页

知识点三 生产关系的变化

基础知识梳理

1.男女地位的变化

(1)男子:农业产生以后,开始在生产中占据???

(2)妇女:以家务劳动和??? 为主,

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2.私有制与贫富分化出现

(1)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氏族首领

把一些集体财物据为己有,变为私有财产。

(2)氏族内部出现了 ,产生了富人

和穷人。

3.阶级、国家的诞生

(1)在对外战争中,??? 的地位日益

上升,俘虏变成奴隶,在氏族社会中,有了自由

民和奴隶的差别。

(2)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 的出

现,产生了阶级。

(3)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

应运而生。

[图解历史]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演变

[易错辨析]

(1)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

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 )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

( )

(3)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 )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学思之窗”,想一想,材料中“新

的分工”指什么?

试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点问题探究

从历史解释角度探究:农业发展对生产关系变

革的影响

史料 农业的出现带来了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一

系列变化,改变着人类的历史。与农业相关的

最重要的改变应该是人口的膨胀。新石器时代

的人们放弃了他们旧石器时代前辈们的游荡生

活,转而在农田附近永久定居下来。在新石器

时代,村庄里的大多数居民种植粮食或饲养家

畜,某些人仍然从事渔猎采集活动。但剩余的

粮食使得一些人可以把他们的时间和才智集中

在自己的专业上,从而脱离了粮食生产,个人可

以用粮食或手工制品来换购宝石、珠宝和其他

贵重物品。私有土地的制度化强化了财富积累

的重要性。慢慢地,稠密的人口、专业的劳动和

复杂的社会关系,一起促成产生了一种全新的

社会组织———城市。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人们必

须懂得季节的变换,他们学会了将太阳、月亮和

星辰位置的变化与季节的交替联系在一起。最

后,他们逐渐积累起天地关系的知识,并向精确

的历法迈出了第一步。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

《新全球史》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阐述了农业出现促进了

人口增长、定居、社会分工、商品交换、私有制和

城市的出现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

【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原始农业的出现对社会的重大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2页

[尝试解答]

?????????????????

????????????????????????

????????????????????????

????????????????????????

[认识深化]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对人类文明演进的深远影响

(1)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以采

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

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2)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对客观世界

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3)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类

从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4)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

人口大幅度增长;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

交换;精神文明得到发展,原始音乐、文学和宗

教产生;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

发展起来。

(5)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私有制产生,阶级

出现,原始社会崩溃,奴隶制国家产生。

考点随堂练兵

1.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我国剩余产品最早出现在

母系氏族社会早期,在磁山遗址的窖穴灰坑里

发现了粟的痕迹。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剩

余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西

安半坡遗址中有很多窖穴用来储藏食物,出土

了数斗腐朽皮壳,还有两个罐钵盛满了粟。这

一时期剩余产品的出现 ( )

A.为早期国家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

B.有利于私有制的形成

C.是铁制生产工具充分运用的产物

D.源于生产关系的质变

2.有学者指出,因为农业造成定居,一旦定居,社

会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处理这些复杂的关

系,就需要有一种社会机制,也就是社会组织,

因此国家就一定会出现。该学者旨在说明

( )

A.农业对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性

B.复杂的社会关系是国家出现的前提

C.必须有农业才能产生国家政权

D.精耕细作的农业为定居提供了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体系]

人类早期的生

产与生活

采集和渔猎阶段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阶段

农业出现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食

物生产与社会

生活

中国

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希腊、罗马

美洲

生产关系的

变化

男子与妇女地位变化

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

[学科术语]

1.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是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根

本因素。

2.受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古代农

业呈现多元化格局。

3.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

革命,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

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醒:课下请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一)

— 8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3页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标要求:了解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美洲物种的外传

基础知识梳理

1.外传概况

(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2)物种: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

(3)途径:由西班牙人和 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

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2.具体表现

项目 欧洲 中国

玉米

①从16世纪中叶起,在南

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 当

地主要的??? 和饲

料作物之一

②到17世纪,成为仅次于

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 欧

洲各国

①明朝时传入中国:从西

亚、中 亚 传 入 西 北 地 区,

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

区,从??? 传入

东南沿海地区

②清 朝 前 期 在 全 国 各 地

多有 种 植;乾 隆、嘉 庆 年

间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

战争前,遍布全国

马铃薯

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

开始在欧洲推广

甘薯 传播比较缓慢

在中 国 的 传 播 历 程 与 玉

米相似

番茄

①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

栽培

②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

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①明 朝 万 历 年 间 被 引 入

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

药用植物

②清朝光绪年间,开始作

为食用蔬菜种植

[图解历史] 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明朝

通过多种途径传入

中国并逐步扩展

清朝前期

全国各地多有种植

乾隆、

嘉庆年间

大规模推广

鸦片战争前

种植遍布全国

[易错辨析]

(1)新航路开辟后,亚洲的玉米、马铃

薯、甘薯等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非洲、

美洲等地。 ( )

(2)美洲物种的传播路线是先传播到亚

洲,后传播到欧洲和非洲。 ( )

(3)美洲的番茄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

改良后又传回美洲。 ( )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学思之窗”《金薯传

习录》的相关史料,想一想,甘薯传入中

国有何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4页

???

①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

②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

国家

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

“番椒”

试答:

???????????????

??????????????????

?

?

?

?

?

?

?

?

重点问题探究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探究:美洲物种的

外传

史料一 美洲许多农产品是亚、欧、非诸国人民

从未见过的。如玉米这一美洲特产,地理大发

现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欧。马

铃薯、苏(烟)草、可可等美洲特产,也传到亚、

欧、非诸洲。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一阐述了美洲农产品在

地理大发现之后传入 中 国 西 南 部、非 洲 及 东

南欧。

【探究1】 美洲作物为什么会传入亚、欧、非

各洲?

[尝试解答]

?????????????????

????????????????????????

史料二 “在旧世界,没有哪个大规模的人类群

体比中国人更快地接纳了美洲的粮食作物。”玉

米可以在土质糟糕到令人惊讶的土地上生根发

芽、快速生长,其成熟时间比大麦、小麦和粟都

短。甘薯则能在连玉米都不能生长的地方种

植,它甚至不需要太多阳光。16世纪80年代和

90年代是小冰期的两个高峰,福建在这个时候

出现了饥荒。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

展示了甘薯,并受命进行实验性种植,结果“秋

收大获,远近食裕,荒不为害”。如今,中国是全

球最大的甘薯种植国,产量超过全球总量的四

分之三。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

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二从玉米、甘薯的适应

性强,中国出现饥荒,代表人物及地方政府的推

动等方面阐述了外来作物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探究2】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

清时期外来农作物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尝试解答]

?????????????????

????????????????????????

????????????????????????

????????????????????????

[认识深化]

美洲作物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①政府因素:政府的倡导促进了甘薯、玉米的迅

速传播。

②中国人地矛盾突出:明清以来人口剧增,导致

人地矛盾加剧,高产作物的引进有助于解决人

口膨胀导致的粮食短缺问题。

③提高土地利用率:玉米、甘薯等美洲作物具有

高产且不拘土壤与地形、适应性较强的优点,原

来不能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土地,可以种植甘薯、

玉米等作物。

(2)特点

①作物种类多: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

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

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

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等蔬菜水果,

也有烟草、陆地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

②传播途径多元:它们传入的时间有先后且途

径不一,例如玉米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

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

沿海地区。

③推广种植迅速:美洲作物传入中国后,先是在

丘陵山地种植,后逐渐推广到平原地区。例如

玉米,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在不长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5页

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在今天的作物构

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考点随堂练兵

1.从1750年算起,欧洲人口在100年时间里从

1.42亿增长到2.65亿。此前每次人口增长都

会带来食物涨价,但这次不同,1800年后,至少

在英国,两个指数开始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下

列选项中,促使这一时期指数“朝相反的方向移

动”的主要因素是 ( )

A.黄热病的肆虐

B.工业企业的增加

C.土豆等新物种种植的普及

D.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

2.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

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

被当作货币使用。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

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

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

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点二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基础知识梳理

项目 农作物在美洲的推广

禽畜在美

洲的推广

种类

推广

粮食类 小麦、大麦、水稻

水果类 苹果、葡萄、甜橙、柠檬

蔬菜类 黄瓜、豌豆

经济类 甘蔗

小麦 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

水稻 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

欧洲移民把鸡、

牛、驴、马、猪、

羊 等 禽 畜 传 入

了美洲

影响

①小麦的传入使美洲人食物范围

扩大,小麦产业也随之兴盛

②18世纪中期, 成为北美

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欧洲禽畜在美洲

繁衍生息,极大

地改变了美洲的

动物群落,推动

了农业的发展

[概念阐释] 哥伦布大交换

是在全球航路开辟的背景下欧洲主导的“新

大陆”和“旧大陆”之间的各种植物、动物以及

疾病、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

[易错辨析]

(1)新航路开辟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和鸡、

牛、羊等禽畜传入美洲。 ( )

(2)传入美洲的作物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

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 ( )

(3)禽畜传入美洲,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

群落,推动了农业发展。 ( )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历史纵横”,想一想,近代

以来咖啡能够在全球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

试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点问题探究

从史料实证角度探究:物种交流的特点

史料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

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

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

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美洲作物向外

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

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

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等。

———摘编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以省略号为界分为两

层,第一层阐述了以欧洲人为主导将美洲作物

传到世界各地;第二 层 阐 述 了 欧 亚 作 物 传 入

美洲。

?

?

?

?

?

?

?

?

?

?

?

?

?

?

?

?

— 11 —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6页

【探究】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

以来物种交换的特点。

[尝试解答]

?????????????????

????????????????????????

????????????????????????

[认识深化]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及影响

因素

(1)特点

①欧洲具有主导性:是伴随欧洲的殖民扩张与

掠夺进行的。

②内容具有丰富性: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

家畜家禽等。

③范围具有全球性: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

洲、亚洲和非洲等地。

④结果具有双重性: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促

进了文化交流,也给生态环境等带来了灾难。

⑤时间具有长期性:新航路开辟后开始了物种

大交流,时至今日,两个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

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2)影响因素:动植物自身的适应性;人们的思

想观念;科学技术水平;人地矛盾;政府政策。

考点随堂练兵

1.如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

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 ( )

A.小麦、玉米 B.玉米、水稻

C.小麦、甘蔗 D.水稻、甘蔗

2.16世纪,美洲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若要吃面

包,需要进口欧洲小麦。进入17世纪,智利发

展成南美的小麦产区,产品除了供应本地外,还

被运到巴西、古巴、秘鲁等地。小麦在美洲的传

播 ( )

A.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

B.有利于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

C.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兴起

D.极大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点三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非洲 玉米使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

亚洲 玉米、甘薯丰富了中国粮食种类

欧洲 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1)马铃薯、小麦的推广改变了当地??? ,丰富

了人们的食物种类。

(2)玉米、马铃薯、甘薯除了供人类食用以外,也用作饲料,

促进了??? 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

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北美 水稻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 的发展

中国

玉米等外来农作物投入市场出售,促进了???

的发展

[概念阐释] “餐桌革命”

明朝末年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

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

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

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

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这些现象

被称作“餐桌革命”。

[易错辨析]

(1)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

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推动了当

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 )

(2)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没有

产生任何影响。 ( )

(3)玉米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7页

4.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美洲

原始森林被滥伐用以种植农作物,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

度的破坏

中国 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了水土流失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史料阅读”,想一

想,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试答:

???????????????

??????????????????

?

?

?

?

?

?

?

?

?

?

?

?

?

重点问题探究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探究:食物物种交

流的影响

史料一 传统的欧洲作物……都是冬季或春季

作物。仲夏后通常是饥荒的季节,而玉米恰好

在这个时段成熟,利用夏季闲置的土地……玉

米得到了一个“灾难时期的生命线”的称号。传

统的休耕轮作制度演化为常年的复合作物栽培

形式,大大缓解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促进了欧

洲的人口增长,欧洲的农民选择种植玉米以抵

消不断上涨的地租并创造剩余产品。他们把玉

米作为自己的主要食物,而把市场价值较高的

稻米、小麦出售到发达地区和工商业城市这些

集中消费稻米、小麦的地方。18世纪之后,玉

米逐渐成为肉、奶食品生产不可或缺的饲料资

源,成为商品生产转化的中间消耗物,为欧洲的

城市化、商业化提供了基础保障。

———摘编自[墨]阿图洛·瓦尔曼《玉米与

资本主义》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分为三层,第一层阐述

了玉米适应了欧洲饥荒时期种植的需要并提高

了土地利用效率;第二层阐述了玉米成为欧洲

农民的主要食物;第三层阐述了玉米种植促进

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了畜牧业和城市化的

发展。

【探究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玉

米对于近代欧洲经济发展的作用。

[尝试解答]

?????????????????

????????????????????????

????????????????????????

????????????????????????

史料二 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

后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产可得数千斤,胜种

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

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

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

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

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

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

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

米、番薯等栽种遍野。“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

连将山土刨松,一遇霪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

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分为三层,第一层阐述

了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并推广

使得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

商业的发展;第二层阐述了美洲粮食作物传入

中国并推广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第三

层阐述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探究2】 根据史料二,概括美洲作物在中国传

播的影响。

[尝试解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8页

[认识深化]

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提高了输入地的粮食、蔬菜产量,推动了人口

的快速增长。

②改变了当地人们的食物结构,丰富了饮食的

种类,有利于增强体质。

③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对

外贸易的发展。

④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同时农业生产引入畜

力,减轻了人力劳役。

(2)消极影响

①大面积垦荒种植高产作物,破坏了农业生态

环境,导致水土流失。

②物种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危害原住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③有害物种引入后,对当地的动植物造成了一

系列负面影响,危及当地生态系统平衡。

④高产农作物带来的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环

境和社会治理提出新的挑战,导致一系列社会

问题的产生。

考点随堂练兵

1.在马匹传入美洲后,幸存的印第安人很快发现

了马的价值,驾驭着骏马、追逐射杀美洲野牛等

大型猎物的游牧生活,远比艰辛的农耕生活来

得容易,于是,大量的印第安部落随后开始转型

游牧。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换

( )

A.中断了美洲传统社会生活

B.改变了新大陆的生活方式

C.造成了印第安人口的锐减

D.破坏了新大陆的生态环境

2.明代《甘薯疏》记载:“倘虑天旱,则此种亩收数

十石,数口之家,只种一亩,纵灾甚而汲井灌溉,

一至成熟,终岁足食,有何不可。”《农政全书》总

结甘薯的价值为“十三胜”,认为其“可当米谷,

凶岁不能灾”。由此可见,当时 ( )

A.农民因地制宜从事农业生产

B.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C.甘薯起到了救灾备荒的作用

D.美洲高产作物被广泛种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

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非洲等地。

2.新航路开辟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和鸡、牛、

羊等禽畜传入美洲。

3.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

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

的发展。

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

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醒:课下请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二)

— 14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9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标要求:1.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 2.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

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基础知识梳理

1.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1)原因:??? 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推动。

(2)过程

①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

的现代农业。

②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

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大型农

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3)表现

①农业生产机械化

原因 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表现

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

主,中国则是??? 相结合

影响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

向??? 转变

②粮食品种的改进

成就

美国 1930年,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墨西哥 20世纪40年代,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菲律宾 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

中国

2014年,“??? ”百亩试验田平

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

[概念阐释]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

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

业,其主要特征是广泛地运用现

代科学技术,由顺应自然变为自

觉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由凭

借传统经验变为依靠科学,成为

科学化的农业。

[易错辨析]

(1)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

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

应。 ( )

(2)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

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农业,萌发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时

期,形 成 于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以

后。 ( )

(3)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

械化的规模大不相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0页

意义

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

出贡献

2.畜牧业现代化

(1)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2)生产规模大型化。

3.渔业现代化

(1)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

(2)水产养殖向 、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

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历史纵横”,

想一想,该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

史现象?

试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点问题探究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探究:食物生产的

现代化

史料一 根据中外农业科技史专家的研究结

论,人类在渔猎、采集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

地只能养活2人;进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

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50人;进入连续

种植的农业文明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

活1000人,而在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

业阶段,每 500公 顷 土 地 供 养 的 人 口 猛 增 至

5000人。……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

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

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

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历史演进过程。

———摘编自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

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通过省略号分为两层,

第一层阐述了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养活了更多的人口;第

二层阐述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

而生,减少了农业人口,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探究1】 根据史料一,归纳世界农业现代化的

特点。

[尝试解答]

?????????????????

????????????????????????

????????????????????????

????????????????????????

????????????????????????

史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定位系

统、地理信息系统、农业应用电子技术和生产管

理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研究等的发展,一种将现

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应用于

农业生产的“精准农业”,已成为发达国家面向

21世纪,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

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农业生产

形式,从而使农业生 产 进 入 一 个 崭 新 的 发 展

阶段。

———摘编自刘爱民、徐丽明等《现代精准

农业及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阐述了“精准农业”的特

点是将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

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其积极意义在于有利于合

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

本、改善生态环境。

【探究2】 根据史料二,谈谈你对现代“精准农

业”的理解。

[尝试解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21页

[认识深化]

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点

(1)内涵: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

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2)特点: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

①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

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

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②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

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

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

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

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③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

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

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

的、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④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

限性,发挥了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

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考点随堂练兵

1.对下图的合理解释是 ( )

A.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

B.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

C.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2.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

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

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

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

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

A.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B.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C.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

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点二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基础知识梳理

1.粮食储备技术

原始社会 人们利用地窖和 来存储余粮

古代社会

粮仓的储备技术逐渐改进,具有防鼠、防盗、防

潮、防火和保鲜功能

20世纪

50年代

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20世纪

70年代

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21世纪

以来

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

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

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概念阐释] 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

贮藏、运输、分销和 零 售、直 到 消 费 者 手

中,其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

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

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

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

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

低温物流过程。

[易错辨析]

(1)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

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 ( )

(2)冷链物流的发展,推动了食物储备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2页

2.食物储存技术

(1)古代: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

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

(2)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

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

冰柜 普 及,冷 冻 食 品 工 业 有 了 突 飞 猛 进 的 发 展,

产业也发展起来。

(3)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

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

术的进步。 ( )

(3)21世纪人们开始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粮

食储备技术的进步。 ( )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现代粮仓”图,想一

想,现代粮仓具有哪些优点?

试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点问题探究

从历史解释角度探究: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的

影响

史料 罐头的历史

自古以来,人类只能依赖于自然条件进行

食品贮藏保鲜,直至19世纪罐头的出现推动了

贮藏保鲜方法的重大变革。

大事年表

1795年,法国政府悬赏征集军粮长期保存、

防止腐烂变质的方法。

1809年,法国人阿佩尔采用意大利生物学家

斯帕兰札尼的加热密封法,为拿破仑军队发明了

玻璃瓶装罐头。

1810年,英国人杜兰德发明锡铁罐头,罐头

很快成为英国海军的标准口粮。

1830年,美国辛辛那提建立了最早的肉类罐

头工厂,每个工人只从事单一和重复性的工作。

19世纪3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商店开始向

民众提供鱼罐头和肉罐头。

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展出了大量罐头产

品,包括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罐装火腿等世界各地

食品。

19世纪50年代,铁路大量建成和冰采集技

术的发展,延长了罐头食品的保质期,保障其从资

源丰沛的产地调运到城市。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通过大事年表的形式阐

述了罐头的历史,反映了食物储藏技术的进步

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探究】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为19世纪罐头

食品的兴起和发展撰写一份说明。(要求:多角

度提 取 信 息,分 析 全 面,解 释 合 理,不 少 于

150字。)

[尝试解答]

?????????????????

????????????????????????

????????????????????????

????????????????????????

????????????????????????

????????????????????????

????????????????????????

????????????????????????

????????????????????????

[认识深化]

现代粮食储备的发展趋势及意义

(1)发展趋势:粮仓容量不断扩大,储存时间延

长;依靠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推动储备设施

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实现储备管理优化、协

调、高效。

(2)意义

①保证备荒救灾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23页

国家的经济安全、社会稳定。

②调节粮食市场,确保国家粮食市场的稳定,对

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③是国家战略安全的“保证金”。没有足够的粮

食储备,一旦发生战争,往往受制于他国,处于

被动局面。

考点随堂练兵

1.开皇三年,度支尚书长孙平上书隋文帝曰:“去

年亢阳、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之粟,置常平之

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

然经国之道,义资远算,请勒诸州刺史、县令,以

劝农积谷为务。”由此可见,他旨在强调 ( )

A.官方储备作用重大 B.官方储备的成本较高

C.增强民间抗灾能力 D.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

2.1864年,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由微生物

引起,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制定了罐头生产工艺

并传至世界各地;1918年,美国卡尔维特公司制

造出第一台家用自动电冰箱,使得人们保鲜食

物变得更加轻松便利。以上材料反映的共同主

题是 ( )

A.食品技术创新便利了人类生活

B.近现代欧洲主导食品技术创新

C.科技进步推动了食品种类创新

D.工业革命推动了饮食结构改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点三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基础知识梳理

1.粮食安全

(1)产生原因

①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

减少。

②食物??? 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

注的重大问题。

③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

(2)解决措施

世界

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

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

??? 统筹资源

中国

1996年,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

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

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2.食品安全

(1)产生原因

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 并通过食物

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

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

健康。

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 ,甚至违

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图解历史] 现代农业、粮食安全与食品

安全的关系

[易错辨析]

(1)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是各国政府

的重要职责,也是国际组织关注的重

点。 ( )

(2)中国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是维

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 )

(3)农业现代化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

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史料阅读”,想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4页

(2)解决措施

①世界: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

治理。

②中国: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此后又

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中国政府还提出用最严谨的标

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

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想,材料反映了我国政府如何对待食品

安全问题?

试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点问题探究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探究:粮食安全和

食品安全

史料一 在全球环境危机、粮食危机日益加深

的今天,如何解决本国人口的温饱和保障本国

的粮食安全成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

题,贫困和饥饿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对那

些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科学、理性、

合理地调整优化本国农作物种植结构,尤其是

“民以食为天”的主要粮食作物,必须改变单一

作物种植依赖,我们要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

元化,尽最大可能减少因意外自然灾害带来的

巨大风险和危机。

———摘编自曹瑞臣《作物改变世界》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分为两层,第一层阐述

了贫困和饥饿问题是世界性难题;第二层阐述

了解决贫困和饥饿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力争

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

【探究1】 根据史料一,指出解决世界贫困和饥

饿问题的主要途径。

[尝试解答]

?????????????????

????????????????????????

????????????????????????

史料二 日本从2006年5月29日起实施了

《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一

旦食品中残留物含量超过此标准,不管是否对

人类健康有害,都将一律被禁止进口或流通。

……欧盟实施了严格而统一的质量安全标准,

如对于肉类产品……要求出口国定期向其提供

动物疫情报告,欧盟依据出口国的兽医卫生状

况发布允许向欧盟出口的第三国名单。

———李凯年、逯德山《欧美等发达国家加强

食品安全管理做法及启示》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二阐述了日本和欧盟制

定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流通和进口进行严格

管控。

【探究2】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食

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说明如何加强对食

品安全问题的管理?

[尝试解答]

?????????????????

????????????????????????

????????????????????????

????????????????????????

[认识深化]

未来世界食物生产的挑战与应对

(1)挑战

①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在发展中国家

还有几亿人,在发达国家还有几千万人在长期

挨饿。

②农业可持续性减弱:如水资源短缺、农产品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25页

染、农业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趋严重。

(2)应对

①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可持续性农业。

②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尽最大可能减

少因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危机。

③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

备技术于农业生产的“精确农业”。

④积 极 构 建 现 代 农 业 循 环 经 济 的 长 效 发 展

机制。

⑤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注重食物安全和营

养发展相结合等。

考点随堂练兵

1.2021年6月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

数据显示,5月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升至127.1

点,为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FAO 表

示,受到供给中断与需求强劲的双重因素的推

升,糖、植物油及谷物的价格在5月创下最大涨

幅。以上信息主要说明 ( )

A.新冠疫情致粮食需求剧增

B.世界粮食生产问题严重

C.各国人民的温饱无法保障

D.维护粮食安全任重道远

2.1872年英国制定了《食品与药品掺假法》,1899

年议会修正《食品与药品销售法》,授权中央政

府可以强制地方政府实行,1906年议会授予政

府对进口食品的监管权。这些举措反映了英国

(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放弃自由资本主义政策

C.强化社会福利保障

D.加强立法保障食品安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体系]

食物生

产的现

代化

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转变

机械化、高度集约

农业科技的发展

种植业、养殖业、

渔业

食物储

备技术

的进步

低温、低氧等储

藏技术

粮食储备自动化和

智能化

冷冻食品工业与

冷链物流产业

《农产品冷链物流

发展规划》

消除饥

饿与食

品安全

世界饥饿问题出现的原因

联合国和中国为消除饥饿所做的努力

食品安全问题及治理

[学科术语]

1.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

推动 着 传 统 农 业 向 现 代 农 业

转变。

2.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

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3.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

实 现 了 粮 食 储 备 自 动 化 和 智

能化。

4.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与食物储备

技术 的 进 步,大 大 增 加 了 食 物

供给。

5.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是各国政

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国际组织重

视的重要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醒:课下请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三)

— 21 —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6页

单元整合提升

时空坐标

专题整合

专题一 中国农业与食物的生产历程

原始农业

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早期人类以采集、渔猎为生,过着迁徙生活。到了原始社会后

期,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原始农牧业产生,由迁徙转变为定居生活,逐步产生国家。商周时期,

石质、木质耒耜是主要工具,主要作物是粟和水稻,形成了北粟南稻的农业格局,耒耜已经十分

普遍

传统农业

战国到秦汉时期:冶铁业的发展和牛耕的出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巨大进步,特别是战国时期,由

粗放农业向精细农业发展,中国农业进入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阶段。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原

产于西亚的葡萄、苜蓿等传入中国,中国的粟、樱桃、杏传入西亚,并经西亚传入罗马

东晋到宋元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移,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南

方转移,耕作方式发展不大,轮作制有所发展。隋唐到宋元时期,农业耕作技术发展,南方土地得

到大规模开垦,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伴随着民族交融,游牧民族开始定居农耕生活,汉族的传

统饮食习惯也得以改变。经济发展促进了物种交流,越南占城稻在宋朝时传入中国,棉花和水稻

经印度传入埃及和地中海地区

明清时期:原产于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传入中国,大量土地得到开垦,剩余粮

食投放市场成为商品,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人口的激增造成了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

了环境的破坏和水土的流失

现代农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的出现使大型农场出现,机械

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出现。但由于国情因素影响,个体农户农业机械以小

型为主,而大型农场以大型农业机械为主。科技育种、农药、化肥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

— 22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27页

专题二 世界物种交流的内容、特点及其意义

美洲外传的物种主要是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如玉米、番薯、番茄和辣椒等;亚欧大陆传入美洲的作物包

括粮食、水果、蔬菜、经济作物等,品种繁多,如小麦、大麦、苹果、黄瓜、甘蔗等

欧洲移民还把鸡、牛、驴、马、羊等禽畜传入美洲,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

新航

路开

辟前

范围: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虽然也有一些跨洲的物种交流,但跨洲交流较少

过程:交流过程缓慢,时间跨度长,虽然也有彼此之间的互相交流,但单向交流特征明显

表现: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亚的物种小麦、大麦传入欧洲。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西

亚的葡萄、苜蓿、核桃等传入中国,中国的粟传入西亚波斯。中国宋朝时期,越南占城稻传入中国,

棉花、水稻等从印度传入埃及和地中海地区

新航

路开

辟后

范围:农作物在全球范围内交流,特别是新旧大陆之间交流明显

过程: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欧亚作物和畜禽等传入美洲。物种交流频繁、规模大,双向交流特征

突出

表现: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等物种,经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并经

欧洲人传入亚洲和非洲。大麦、小麦、水稻等粮食类作物和黄瓜、豌豆等蔬菜类作物和经济类作物

由欧洲人传入美洲。马、牛、羊、猪和鸡等禽畜也由欧洲移民带入美洲

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促使了世界人口的激增

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了饮食结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增长,为欧洲工业革命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

了条件

专题三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

1.性质不同

(1)传统农业:采用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的传统经验发展,是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2)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

2.条件不同

(1)传统农业:家庭成员参加生产劳动并进行家庭内部分工,农业生产多靠经验积累,生产方式较为

稳定。

(2)现代农业:广泛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由顺应自然变为自觉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由凭借传统

经验变为依靠科学,成为科学化的农业。

3.特点不同

(1)传统农业: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

后,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很长时期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

(2)现代农业: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运用手工工具、畜力等生产转

变为机器生产。

提醒:课下请认真完成单元质量检测(一)

— 23 —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8页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特征]

主题线索 劳动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决定力量,劳动工具的日益改进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劳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致力自

给自足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发展,受其影响,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

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成为典型的劳作方式

实现社

会转型

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大生产,以工厂代替工场,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都发生了变化,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

追求全

面发展

现代科技的一系列成果,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步伐,推动了生产力的跃进,极大改变了

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地球村”的出现,大大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促使人们命运连为一体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标要求:1.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 2.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农业工具的变化

基础知识梳理

1.耕作工具

石制工具

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

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

青铜

农具

世界 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

中国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青铜农

具数量有限

[图解历史]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

?

?

?

?

?

?

?

?

?

?

?

?

?

?

?

— 24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29页

铁制

农具

世界

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

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来该技术逐渐传入

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

中国

??? 时期,中国的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

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 制

作的农具

2.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锄耕到犁耕三个阶段。中国的春

秋战国时期, 逐渐推广,唐代出现的曲辕犁,

推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3.灌溉工具

原始社

会末期

人类已经能够制造??? ,汲水灌溉。在古埃

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东汉末期

中国已出现??? ,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了

革新

唐代 出现了??? ,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4.畜牧业工具设施: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

[易错辨析]

(1)人类的耕作方式先后经历了刀耕、

犁耕和锄耕三个阶段。 ( )

(2)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了农业生产

水平的提高。 ( )

(3)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提高

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历史纵横”,想一

想,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及推

广对社会转型有什么作用。

试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点问题探究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探究:中国古代农

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史料一 古代农具的发展变化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一通过四幅图片展示了

古代农具的发展变化:图1展示了原始社会农

业生产工具主要使用木、石、骨器等;图2表明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

图3表明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

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图4反映的是唐朝南方水

田使用曲辕犁,标志中国古代步犁的基本定型。

【探究1】 根据史料一,概括先秦至唐时期中国

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变化的趋势,并分析这些变

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的影响。

[尝试解答]

?????????????????

????????????????????????

????????????????????????

????????????????????????

????????????????????????

史料二 在我国古代,不仅形成了形形色色的

重农思想,而且在农业生产方面设立了专门的

官职,推广普及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其中也包

括农业生产工具。汉代曾设立专门主管农业生

产的官职并组织大批的能工巧匠,对农具创制、

研发、改进和推广,使犁耕技术得到了广泛普及

与应用,大力推行牛耕技术;唐代创制了曲辕犁

……这些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对

犁耕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胡泽学《试论中国犁耕

技术进步的推动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30页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二分为两层,第一层阐

述了中国古代政府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及重农政

策推动了生产工具的改进;第二层阐述了手工

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具的创制、研发、改

进和推广。

【探究2】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

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的原因。

[尝试解答]

?????????????????

????????????????????????

????????????????????????

[认识深化]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进特征

(1)以耕作工具为主:从原始社会的石刀石镰、

耒耜到封建社会的铁犁、铁锄等,耕作工具不断

演变,越来越先进。

(2)诸文明各有特点,自成系统:世界各主要古

代文明区域都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其

农业生产工具虽具有一定相似性,但也各具特

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相互交流,逐渐交融,共

同为世界文明奠定基础。

(3)灌溉工具富有特色:各区域的古代文明大多

建立在大河流域,农业灌溉工具不可或缺。在

古埃及和中国,人们很早就利用杠杆原理进行

灌溉,如春秋时的楚国桔槔。中国还有翻车、筒

车、风力水车等。

(4)持续改进,沿革清晰:从原始社会的石器时

代到奴隶社会的青铜时代再到封建社会的铁器

时代,它经历了脉络清晰的演变,也留下了丰厚

的文化积淀。

考点随堂练兵

1.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

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

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

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2.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

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

的全新耕织图(下图)。这可用于说明,明代

( )

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B.农具制造工艺革新

C.种植物种日渐增多

D.集体劳作形式盛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点二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基础知识梳理

1.纺织工具

中国

约3万年前 山顶洞人已经用??? 缝制兽皮

新石器时

代晚期

使用??? 作为纺线工具

汉朝

使用 纺 车 纺 纱,能 够 使 用 构 造 复 杂 的

??? 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元朝以后 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西方 古代 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31页

2.陶瓷业

新石器时

代晚期

坯车:通过调节坯车转动的快慢,控制坯件的薄厚

南朝时期

匣钵:可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

坯件

唐宋时期 :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

3.冶炼工具

(1)古人用锻打金属原料的方式制作小型金属器具,工具包

括土炉、锤、锉等。

(2)采取铸造的方式制作大型金属器具,工具包括 、

范等。

(3)在中国商朝和西周时期的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器作坊中

大量打碎的范。战国以后出现了大量铁农具的范。

[易错辨析]

(1)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推

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 )

(2)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使

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 )

(3)支钉的作用是防止陶器在烧制过程

中受到污损。 ( )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第一个“历史纵横”,

想 一 想,这 一 模 型 的 发 现,有 何 史 料

价值?

试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点问题探究

从史料实证角度探究:古代的手工业工具

史料 从考古发掘来看,夏代已经能熔铸青铜。

最初的铸型使用石范。由于石料不易加工,又

不耐高温,因此,石范很快被泥范取代。商代早

期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标志,已经用泥范

铸造铜锛、铜铃等。盘庚迁殷以后,青铜冶铸技

术达到鼎盛。为获得形状复杂、花纹奇丽的青

铜铸件,冶铸工匠选取质地纯净、耐火度高的泥

沙炼制泥范。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阐述了青铜铸造中“范”

的发展历程,这促进了青铜铸造业的发展。

【探究】 古代金属冶炼业的制作方法和工具有

哪些? “范”的出现和发展有何影响?

[尝试解答]

?????????????????

????????????????????????

????????????????????????

????????????????????????

????????????????????????

????????????????????????

[认识深化]

金属器具成型的方式

方式 主要工具 作用 地位

锻打

土炉、锤、

锉等

土炉用来熔化金

属原 料,锤 用 于

对金属原料进行

打击,锉 用 于 磨

平金属

锻 打 是 小 型

金 属 器 物 成

型 的 主 要

工艺

铸造

坩埚、范(石

范、陶范、铜

范、铁 范 )、

鼓风设备等

坩埚用于熔化金

属原 料,范 可 使

液态 金 属 成 型,

鼓风设备可以提

高炉温

有 利 于 制 造

形制复杂、器

型 较 大 的

器物

考点随堂练兵

1.东汉王逸《机妇赋》云:“纤纤静女,经之络之。

……登神机,乘轻杼,揽床帷。”2013年,四川成

都天回镇老官山西汉墓出土了四件蜀锦提花机

模型(见图表)。这两种类型的材料可以用来说

明汉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32页

类型 格栅数 横木条 圆榫头 方榫头

滑框 19 5 3对6支 4对8支

连杆 13 4 3对6支 2对4支

连杆 12 现存2个 3对6支 2对4支

连杆 12 4 5对10支 -

A.纺织工艺的传承 B.汉代纺织技术高超

C.鼓励工商业发展 D.提倡文学反映生活

2.在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中可以看到当时的脚踏

三锭纺车,元代农学家王祯所著的《农书》中,除

了对手摇和脚踏纺车作了全面总结外,更介绍

了另外两种新的纺车:大纺车和水转大纺车。

这反映出元代 ( )

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B.纺织技术取得进步

C.家庭手工业的普及

D.手工业技术水平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点三 劳作方式的发展

基础知识梳理

1.农业家庭式劳作

(1)盛行时间:工业时代来临之前。

(2)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使一家一户的???

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3)主要表现

①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 为

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②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

日渐普及。

2.农业庄园式劳作

特征

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

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

表现

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

型???

中古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

园经济的色彩

3.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

(1)手工业家庭: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

(2)手工业作坊: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 作坊。

(3)特点: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

造册进行管理。

[概念阐释] 小农经济

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

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

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

农业经济。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

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易错辨析]

(1)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

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

作是古代重要的劳作方式。 ( )

(2)中国古代不存在农业庄园式劳

作方式。 ( )

(3)手工业家庭中手工业者世代传

承,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 )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历史纵横”,想

一想,这体现了古代小农经济的什

么特点?

试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33页

重点问题探究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探究:劳作方式的

演变

史料一 自尧舜追溯农业发达之时,亦必在千

年左右。我国农业发达,总在距今五千年之前

了。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化的呢? 一言以蔽

之,曰:自粗耕进于精耕。总而言之:农业有大

农制和小农制。大农制的长处,在于资本的集

约,能够使用机械,及人工的分配得宜。小农制

的长处,则在以人尽其劳,使地尽其力。所以就

一个人的劳力,论其所得的多少,是大农制为

长。就土地同一的面积,论其所得的多少,则小

农制为胜。中国农夫的技能,在小农制中,总可

算首屈一指了。这都是长时间自然的进化。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一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

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特点:起源早、历史悠

久;精耕细作;以小农经营为主。

【探究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

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尝试解答]

?????????????????

????????????????????????

????????????????????????

????????????????????????

史料二 在庄园中,农奴是最主要的劳动者,他

们处于庄园体系中的最底层,是被剥削的对象;

领主是庄园的所有者,他们在庄园体系中,处于

最高层,是庄园经济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此外,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个阶层———自由

民,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租种领主的土地来维持

自己的生活,同样是处于被剥削的地位,但其境

况在一定程度上要好于农奴……领主总是想尽

一切办法、利用各种手段来达到庄园法庭上的

胜诉,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剥夺农民的利益

了,这是领主获得财富的一种有效的渠道。另

一庄园领主的生财之道是收取诉讼者的罚金,

这一罚金为庄园法庭的主持者所拥有。据估

算,“农民每交给领主1个便士,就往自己口袋放

进6个便士”。很显然,如果没有庄园法庭对农民

的保护,这是很难做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摘编自《英国庄园生活》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分为三层,第一层阐述

了西欧庄园作为基本农业经济组织的经营状

态,农民和农奴受到庄园主的剥削;第二层阐述

了庄园法庭是维护庄园领主利益的重要机构;

第三层阐述了农民可以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

的一些权益。

【探究2】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

对中古时期欧洲庄园经济的认识。

[尝试解答]

?????????????????

????????????????????????

????????????????????????

????????????????????????

????????????????????????

????????????????????????

[认识深化]

古代社会劳作方式及成因

(1)各文明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仅凭个

人力量难以保证生存需要,因此各地基本都采

用集体耕作方式,尤其是在奴隶制社会时期,莫

不如此。

(2)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先进农具的使用

尤其是铁犁牛耕的推广,使农业家庭式劳作方

式日益普遍。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男耕女

织的生产模式,希腊、罗马则于氏族部落解体以

后,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3)农业庄园式劳作,是指奴隶或农奴在固定庄

园的集体耕作,比如国外存在于罗马共和国晚

期,后来演变为欧洲的庄园经济。古代中国魏

晋南北朝的坞堡经济模式,带有集体劳作色彩,

自给自足,封建割据色彩浓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34页

(4)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作为农业

的补充,出现很早,民营和官营手工业两种形式

并存,其加工工艺以内部传承为主,封闭性很

强,但须接受政府监管。

考点随堂练兵

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演变,西周“千耦其

耘”“十千维耦”;战国“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

口之家,可以无饥”;秦汉以后,则是“一夫挟五

口,治田百亩”。据此可知其演变趋势是 ( )

A.工具:由青铜农具为主逐渐转为铁制农具

为主

B.动力:由人力畜力为主逐渐转为 人 工 智 能

为主

C.主体:男子开始占据主导,妇女退居从属地位

D.组织:由集体生产逐渐转变为个体小家庭

生产

2.公元9世纪初,加洛林王朝查理曼大帝签署了

“维莱敕 令”,规 定 了 管 家 或 村 长 的 工 作 责 任

如下:

管家每年应汇报一次收入,包括牛耕土地面积、佃

户耕种的土地面积;收了多少地租;有多少森林,

狩猎次数;有多少鱼塘、磨坊、面包房和葡萄园;有

多少果树;饲养了多少牲畜

管家应对下列加工制品列出详细清单:猪油、熏

肉、腌肉、葡萄酒、桑葚酒、麦芽酒、啤酒、醋、奶酪、

黄油、蜂蜜、面粉……

管家需在辖区内安排一些专业技术工匠:铁匠、金

银匠、鞋匠、伐木工、木匠、渔民、面包师、酿造师

傅等

这一敕令反映的劳作方式为 ( )

A.家庭式劳作方式 B.庄园式劳作方式

C.工厂制劳作方式 D.集约型劳作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世界各个文明的农业生产工具与耕作

方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经历了由刀

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阶段。

2.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

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

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3.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提高了劳

动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

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是古代

重要的劳作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醒:课下请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四)

— 30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35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标要求:1.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及意义。 2.理解劳动人民

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基础知识梳理

1.机器大生产

条件

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

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

标志

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 为代表的一

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

变革

影响

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工厂出现了,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2.工厂制度

特点

工人实行??? 制

规章制度严格,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

意识

??? 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

环节协同劳作

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影响

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 、

提高生产效率,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近代中国的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

(1)产生: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

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

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2)发展:??? 、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

救国,也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 ,中国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概念辨析] 工厂和工场的主要区别

工厂是指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

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特点是使

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场是指手

工业者集合在一起进行生产的场所,

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

工厂制度是适应机器大生产的需要而

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易错辨析]

(1)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进步,也改变

了人们的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

( )

(2)工厂制度催生了近代企业管理制

度,推动了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

(3)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和民族

资本主义企业,引进了西方机器大生产

和工厂制度,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

步。 ( )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汉阳铁厂”和“天津

永利碱厂”两幅图片,想一想,汉阳铁厂

与天津永利碱厂有何异同?

试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36页

重点问题探究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探究:工厂制度

史料一 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

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

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

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二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

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

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

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

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摘编自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

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一阐述了三条工厂制的

管理规定,反映出工厂制度管理严格的特点。

【探究1】 根据史料一,概括英国工厂制度的特

点。

[尝试解答]

?????????????????

????????????????????????

史料二 它们既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

史即工业化历史的第一页,又揭开了中国采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的序幕,并构成中国新

兴现代工业的重要部分。……这些企业锻炼了

掌握机器的产业工人,培养了使用机器的技术

人员和管理人员,介绍翻译科技书籍。这些企

业的成功或失败,对早期私人资本家来说是一

次示范。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二分为两层,省略号之

前阐述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省

略号之后从锻炼产业工人、培养近代管理人才、

引进先进科技等方面阐述了洋务运动的作用。

【探究2】 史料二中的“它们”是指什么? 在中

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尝试解答]

?????????????????

????????????????????????

????????????????????????

????????????????????????

[认识深化]

近代工厂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机械生产替代了 手 工 劳 动,生 产 效 率 大 大

提高。

②形成规模化生产,生产、销售实行专业化分

工,市场范围迅速扩大。

③形成较为完整的管理系统,按产品或工艺分

成了生产车间、工段和班组,出现了职能化组织

结构。

(2)影响

①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推动了机器生产方式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方式。

③促进了地区分工及一批新兴产业的出现和

发展。

④催生了近代企业管理制度,推动了社会的近

代化进程。

⑤催生了一批工业城市,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⑥为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直

接催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

立的阶级。

⑦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以及工业资

产阶级本身的特点,极大地影响了资本主义政

治发展的趋势。

考点随堂练兵

1.19世纪70~80年代,美国商人斯威夫特创办了

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

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

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他还陆续开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37页

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

和甘油等。斯威夫特的经营模式 ( )

①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 ②得益于铁路交

通业的发展 ③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 ④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899年南通大生纱厂开业,其生产的机纱推动

了周边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棉纺织业

发展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

产之际挽救了纱厂,并推动它走上迅速扩展之

路。这一现象反映 ( )

A.机器大生产导致了小农经济破产

B.个体手工业阻碍机器大生产发展

C.“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

D.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点二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基础知识梳理

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1)伦敦、巴黎等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但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

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

(2)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

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2.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1)工业革命中人工运河、 发展迅速。

(2)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国际的人口交流与

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3.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1)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 ,农业现

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2)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

阔了。

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

(1)原因: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以后,人们必须守

时, 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2)表现: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

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1)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

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表现

①西方国家不断通过立法推行??? ,并加大政府对

教育的经费支持。

②自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 ”以来,中国出现了

大量小学堂和中学堂,这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概念阐释] 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

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

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由

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向以

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

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

历史过程。城市化是多维的概

念,包括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

化、地理空间城市化和社会文明

城市化。

[易错辨析]

(1)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最主

要的是人的问题,即提高人们的

人文素养,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

神共同发展。 ( )

(2)19世纪末,火车、飞机等新式

交通工具的产生便利了人们的

出行,大 大 增 加 了 社 会 的 流 动

性。 ( )

(3)工业革命给民众生活带来了

消极影响,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

运动风起云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38页

6.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1)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

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2)结果: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欧洲三大工人运

动(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德意志西里

西亚纺 织 工 人 起 义)标 志 着 工 人 阶 级 登 上 历 史 舞 台,促 进 了

??? 的诞生;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第一个“史料

阅读”,据 此 说 明 工 业 革 命 的

意义。

试答:

????????????

???????????????

?

?

?

?

?

?

?

?

?

?

?

?

?

?

?

?

?

重点问题探究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探究:工业革命后

生活方式的变化

史料一 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

起,大工厂越来越多地被开设。据一个同时代

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

克莱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

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

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

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

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

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

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

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

族,棉业富豪。

———摘编自[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一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工

业革命的影响:第一,蒸汽机的应用使工厂逐渐

向城市集中;第二,工厂制使大批产业工人聚集

起来;第三,城市环境不断美化;第四,城市中工

业资产阶级兴起。

【探究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工

业革命在促进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尝试解答]

?????????????????

????????????????????????

????????????????????????

????????????????????????

????????????????????????

史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有人评论道,“工人的工

资翻了一番;住的是舒适的新房;土地、道路和

其他环境都有了令人满意的快速提高,这种令

人愉悦的改变源于何时? 源于何故? 你们首先

得和我一样承认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工业是

这一大好变化的源头。人不分贵贱,通过大家

长期持续的辛勤奋斗,我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建

筑物、土地、道路,甚至居民的行为举止(个别不

雅的例外),这一切都引起了以前未听说过我国

的国家的注意和惊羡”。

———摘编自[美]托马斯·K·麦克劳

《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阐述了工业革命提高了

工人工资;改善了居住环境;城市基础设施改

善;人们价值观念改变;文明程度提高等。

【探究2】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工

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

[尝试解答]

?????????????????

????????????????????????

????????????????????????

????????????????????????

[认识深化]

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

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

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

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

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39页

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

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

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

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

流动,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

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两

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各种新

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欧洲1848年革命中发挥

了作用。

(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

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

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

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

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

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考点随堂练兵

1.17世纪,欧洲贵族男性穿着华美、妆容精致,且

以戴假发和编发辫为时尚。从19世纪中叶开

始,工业资产阶级引领服装潮流,男装简洁而实

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 )

A.科技进步提高生活水平

B.思想解放推动政治变革

C.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

D.社会变迁影响流行风尚

2.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

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

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

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

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

D.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社会生产力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

中的决定性因素,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

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进步。

2.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大生产,以工厂代

替工场,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

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

主义企业,引进了西方机器大生产和工

厂制度,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4.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

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

使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化,给民众

生活带来了消极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醒:课下请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五)

— 35 —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0页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标要求:1.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科技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2.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给

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基础知识梳理

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 技术

的引领 下,航 天、海 洋、原 子 能、生 物、新 材 料 等 方 面 的 技 术 迅 速

发展。

2.表现

(1)计算机

目的 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

标志

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

问世

影响 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2)互联网技术

产生 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

发展

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 ,并于20世纪90年

代实现??? ,遍布全球

影响

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

域,并走入家庭

(3)人工智能技术

含义 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出现 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提上日程

领域 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概 念 辨 析] 自 动 化 ≠ 人 工

智能

自动化是指机器、系统在没有

人或较少人参与下,按照要

求,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

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目

标的过程。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

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

论、方法、技术,该领域的研究

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

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系统。

[易错辨析]

(1)1957年,美国成功发射世

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

(2)二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

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航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41页

应用 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

表现 “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厂”纷纷出现

影响 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4)航天技术

成就

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

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

影响 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5)海洋技术

①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

纳海沟。

②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

6000米处。

③2020年,中国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

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

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6)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

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

领域发展迅速。 (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

技术、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领

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 )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世界第一

台电 子 计 算 机‘埃 尼 阿 克’”

图,想一想,它的出现标志着

什么?

试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点问题探究

从史料实证角度探究:二战后科技发展的特点

史料

年份 国家 重大科技成果

1957 苏联 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 美国

成功 发 射 了 第 一 颗 人 造 地 球 卫 星

“探险者1号”

1961 苏联

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上

天,成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1965 法国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即阿

斯特里克斯

1967 苏联

宇航员科马洛夫乘“联盟1号”遇难,

第一次航天飞行事故

1969 美国

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实现

第一次载人登月

1970 中国

设计 研 制 的 第 一 颗 人 造 地 球 卫 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5

美国、

苏联

“阿波罗”号飞船与苏联“联盟”号飞

船在太空对接

1986 美国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七名航天

员全部罹难,这是迄今最惨重的航

天事故

1999 中国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

行成功

[解读史料信息] 从史料中主要国家和重大科

技成果可以得出:美苏主导、科技成就在曲折中

前进、服务于军事战略、由独立研发走向国际

合作。

【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20世纪世界航天科技

发展历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以

上特点的主要因素。

[尝试解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2页

????????????????????????

????????????????????????

????????????????????????

????????????????????????

[认识深化]

现代科技革命的新特点

(1)智能化:随着自动化和大数据等的发展,人

工智能正迎来发展新高潮。从智能终端到智能

网络,从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到智能制造、智能物

流,新科技革命将创造更大的生产力。

(2)分散化:与以往工业革命凸显集中化、批量

化、规模化有所不同,新科技革命正带来一股分

散化的新趋势。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制造、个性

化定制、共享经济等日益模糊着生产者与消费

者、创造者与应用者的界限,并带来了前所未有

的个人体验。

(3)高速化:科技革命的重点之一在于交通的重

大变革,电力和无线电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能

量和信息传输实现了光速化,但现阶段物质的

移动速度仍然不高。为实现更广泛的全球化,

新科技革命将带来更高速度的新交通、新物流。

(4)生态化:绿色生态可持续将是新科技革命的

重要主题。这不仅是因为地球环境不容继续恶

化,更是因为新兴大国正在努力开辟新的工业

化道路、新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在和平环境中

形成新的、更公平的世界权力结构。

考点随堂练兵

1.下面是2019年出版的《全球科技通史》一书第

十章目录。据此判断这一时期科技发展 ( )

新数学和新方法论

从算盘到机械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摩尔定律的动力

“便民设施”互联网

前赴后继的移动通信之路

太空竞赛

从豌豆杂交开始的基因技术

A.科技竞争愈演愈烈 B.军事推动科技创新

C.科学理论不断更新 D.信息革命加速发展

2.如表为二战时期美国政府的科技投资简表(单

位:10亿美元)。这可以用来说明美国 ( )

时间

(年)

联邦 R&D

经费

国民生

产总值

比例(%)

1940 0.07 99.7 0.07

1941 0.20 124.5 0.16

1942 0.28 157.9 0.18

1943 0.60 191.6 0.31

1944 1.38 210.1 0.66

1945 1.59 211.9 0.75

A.政府在科研领域的干预作用增强

B.科研领域开始受凯恩斯主义影响

C.第三次科技革命有着充足的资金

D.科研领域投资位居世界各国前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点二 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基础知识梳理

1.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

化为集约型

(1)大量的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人们越来越依

靠??? 来实现利润增长。

(2)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

[概念阐释]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建立的一套

以有限责任制度、先进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

理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管

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市场经济为基

?

?

?

?

?

?

?

?

?

?

?

?

?

— 38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43页

积极性的??? 制度逐步发展起来。

2.人类文化生活出现了新的模式

(1)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

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轻松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

沟通更加方便。

(2)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

富了大 众 的 文 化 生 活,推 动 了 ??? 的

发展。

(3)??? 不断发展,能够最大程度汇集各种

渠道的信息,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

(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

”,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进而大大丰富了

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但是,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

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

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易错辨析]

(1)现代科技的一系列成果,阻碍了人类社会

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 )

(2)现代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跃进,极大

地改变了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 ( )

(3)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同时

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 )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智能送餐机器人”图,想

一想,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影响?

试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点问题探究

从历史解释角度探究: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

意义

史料一 智能化是一个兴起不久的技术,但其

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甚至可

以通过互联网与所有联网的智能终端相联系,

通过云端进行数据互换。目前可穿戴设备多具

备部分计算功能,可连接手机及各类终端。无

人驾驶代表了未来家庭用车的发展方向。无现

金化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智能化的网络支付

获得了人们越来越多的信任和喜爱。智能化的

建筑已经不再是概念上的幻想,它已经开始走

进人们的生活。

———摘编自颜嘉良《智能技术在生活

中的发展趋势》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一从智能手机应用、可

穿戴设备运用、无人驾驶技术应用、网络支付、

智能化建筑等方面阐述了人工智能对社会生活

的影响。

【探究1】 根据史料一,谈谈人工智能技术对人

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尝试解答]

?????????????????

????????????????????????

????????????????????????

????????????????????????

史料二 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变化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二中①②说明近代中国

受前两次工业革命影响,近代化进程起步;③④

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航天技术、人工智能

等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探究2】 四次“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中国。

请各举一例说明四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

积极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4页

[尝试解答]

?????????????????

????????????????????????

????????????????????????

????????????????????????

????????????????????????

[认识深化]

辩证看待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知识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进了传统产业不

断更新改造。

②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

仅突破了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人们的生

活方式更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变化。

③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不仅使传统学校教

育更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

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

④思维方式的变化: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

往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使思维方式

发生改变。

(2)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

等,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②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的竞争日益加剧,表现

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领域,造成世界更加

动荡不安。

③互联网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社会,使部

分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特别是腐朽落后的文

化和有害信息容易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考点随堂练兵

1.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

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下列选项中,关于

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对应关系,最

为密切的是 ( )

A.铁犁耕作技术———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B.钢筋混凝土技术———创造了城市新的夜生活

方式

C.杂交育种新技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生鲜

食品

D.移动通信技术———与外界沟通更加便捷

2.未来的智能城市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

大数据以及自动化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比

如通过联网的交通信号系统以及自动驾驶系统

来减缓车辆堵塞;城市黑臭水体、垃圾围城以及

严重雾霾问题将伴随智能城市的发展而有所缓

解。这反映出 ( )

A.科技进步推动城市环境改善

B.信息化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加分散

C.智能化推动现代科技的进步

D.智能城市成为新科技领域的标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现代科技的一系列成果,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现

代化的步伐。

2.现代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地

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技术、人工智能等尖

端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

?

?

?

?

?

?

?

?

?

?

?

?

?

?

?

?

?

?

??

提醒:课下请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六)

— 40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45页

单元整合提升

时空坐标

专题整合

专题一 劳作方式的变化及人类社会的主要改变

阶段 劳作方式的变化 人类社会的主要改变

古代

人类的农业生产工具经历了从

石器、木 器 等 到 铁 器 的 演 进 过

程,铁器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

①劳动工具变得多样化和精细化,人们开垦的耕地越来越多,人口数

量也随之增加

②在农耕时代,人们开始借助畜力、机械力、自然力来提高生产能力

近代

工业革命中大机器生产的广泛

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

劳作方式

①机器大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分工得到

极大发展

②工厂制度普遍实施

③社会日益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④工业化在提高社会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差距

现代

新科技革命以来,计算机技术的

应用与推广

①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减轻了人类的体力劳动,还极大地降低了人类

脑力劳动的强度,并可以辅助人类进行数据分析或事务决策

②人们易于沉迷网络;网络的开放性使个人的隐私安全问题凸显;网

络使现实中真实的社会道德关系日趋松散,人际关系渐趋淡漠

— 41 —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6页

专题二 古代中西封建庄园的比较

项目 中国古代封建庄园 西欧封建庄园

土地所有 地主私人所有制 领主等级占有制

土地来源 来源于赏赐和自置两方面 一般是由国王或上一级封建主封授的

土地买卖 由于是私有制,因此可以买卖 土地不能买卖,不能转让

分布、管理 比较分散,不便于管理 往往连成一片,易于统一经营管理

政治寓意 不是区分封建等级的严格标准 往往代表了严格的封建等级

主仆关系 庄园主与佃农之间不是累世的主仆关系 庄园主占有农奴人身权

庄园风格 多为自然式 多为规则式

居住、观赏 两种庄园都是用来供庄园主及家属、宾客居住或观赏之用

身份象征 为达官显贵所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身份的象征

专题三 近代西方与中国工业化起步的差异

西方 中国

发展

进程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的开辟,工业化开始

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

主义还是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资产阶级政

治制度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更是大大加快了

西方工业化的进程

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自守”和“重

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

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封建主义和

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阻碍,发展进程曲折缓慢

领导

力量

在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

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

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

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甚小,民族资产阶

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

资金

来源

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于资本原始积累

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则是在资

本主义萌芽被外来侵略截断的情况下出现的,缺

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

工业化

的顺序

工业化先是从轻工业(如棉纺织业)开始,再到发

展重工业

洋务企业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是辅助;

民族资本主义一开始是发展轻工业,重工业难以

展开

提醒:课下请认真完成单元质量检测(二)

— 42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47页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特征]

主题线索

商业贸易是交换的主要形式,对人类社会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人们通过商业贸易互补余缺,丰富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商贸

互通

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提高,原始商业出现,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商贸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

主要文明区域。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扩展了商贸活动的领域

世界

市场

世界市场发端于15世纪末开始的新航路的开辟,最终形成于20世纪初。其形成的过程既是资

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把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

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过程

经济

新貌

20世纪以来,商业贸易与金融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如跨国公司的建立、电子商务的出现

等,这些新变化不但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课标要求: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 2.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

活中的角色。

[时空坐标]

— 43 —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48页

知识点一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基础知识梳理

1.商业的起源: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 的产

生,出现了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

2.商业的发展

(1)古代中国

时期 表现

商朝

①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

②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

春秋战国 “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秦汉 货币、车轨、度量衡的??? ,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唐宋

①商品经济发展,商业进一步繁荣

②城市??? 制度逐步瓦解

元、明、

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 程度不断加深

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

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兴盛

(2)对外贸易

丝绸

之路

汉代

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

和北非

唐宋

以后

??? 兴盛,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

红海沿岸地区,设置??? 掌管对外贸易

朝贡

贸易

①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的规定

②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③1757年,清政府指定“??? ”行商代理对外贸易

(3)世界其他地区的商业贸易

区域 表现

古埃及 已经有了市场交换;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

古希腊 各城邦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 十分活跃

古罗马

征服??? 周围的地区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

通八达

拜占庭

帝国

一度垄断了??? 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阿拉伯

帝国

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 ,活动范围

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3.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

世界

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和??? 生活

[概念阐释] 工商食官

工商食官是商周时期官府

对工商业进行垄断性经营

的制度,手工业者和商人

由官府供养,为官府服务。

工商食官制度盛行于西周

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

私营手工业的出现和周王

室的衰微而衰落,至战国

后期,彻底终结,但是演化

出的官营手工业在此后的

中 国 古 代 历 史 中 一 直

存在。

[易错辨析]

(1)由于交换的需要,部落

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

的商 业 贸 易 逐 渐 发 展 起

来。 ( )

(2)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

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

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

们的 物 质 生 活 和 精 神 生

活。 ( )

(3)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

已经出现了商业贸易。

( )

[教材深化]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古埃

及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船

队从蓬特经由红海返航的

情景”图,想一想,古埃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49页

中国

①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

新品种、香料、药材和琉璃等

②中国??? 一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

③中国的瓷器、??? 流行于亚、非、欧三洲,丰富了当地人们的

生活

的商业贸易有什么特点?

试答:

?????????

????????????

?

?

?

?

?

?

?

?

?

?

?

重点问题探究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探究:古代社会商

贸活动的特点

史料一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战国秦汉、唐

宋和明清三个高潮期。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势力

成长,很多大中都会成为商业贸易的中心。唐

朝后期开始,粮食、茶叶、瓷器等生活必需品逐

渐成为商品交易的大宗。北宋以后,很多史料

记述了日用品的大宗交易情况,所交易的商品

种类繁多,有家居用品、鞍缪弓箭、书画古玩、土

产香药等。第三次高潮出现在明清两朝,都是

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经济作物的广泛种

植、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专业化程度提

高,都成为商业发展的新因素。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

概貌和特点》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一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

按朝代分为三个时期,分别阐述了商业发展的

不同特点。

【探究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

国古代商业发展三个高潮期的特点。

[尝试解答]

?????????????????

????????????????????????

????????????????????????

????????????????????????

史料二 希腊人经商范围东及中亚,北抵今南

俄草原,南达北非,西到大西洋,规模相当惊人。

希腊参与商业活动的人,包括上至贵族、下至平

民乃至奴隶等各种人,而不仅仅是外邦人或奴

隶。希罗多德说,在希腊的每一个城邦内部都

有一个市场,人们在那里从事商业买卖活动。

一些城邦为了便于贸易的发展,在市场上,有专

门的官员检查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价格是否

合理、度量衡是否准确等。

———摘编自晏绍祥《古典作家笔下的

古代希腊商业》

[解读史料信息] 史料二从希腊人的经商范

围、规模、贸易对象、交易场所和商贸管理等方

面对希腊商业进行了阐述。

【探究2】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

代希腊商业发展的特点。

[尝试解答]

?????????????????

????????????????????????

????????????????????????

[认识深化]

古代社会商贸活动的特点

(1)商业历史悠久:在原始社会后期,伴随社会

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出现,商业贸易在东

西方社会几乎同时产生,分布广泛,遍及各大陆

地区。

(2)对外贸易发达:古代社会的对外贸易比较发

达。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渠

道,古希腊的海外贸易十分活跃,古罗马的海外

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3)政府色彩浓厚:早期商业行为深受政府影

响。早期中国工商业被政府控制,称为“工商食

官”;古埃及的对外贸易也控制在国家手中。

(4)中介作用突出: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

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

文明区域。

(5)双向影响显著:中国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

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和琉璃等;中国丝绸

一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中国的瓷

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50页

考点随堂练兵

1.以更宽广的视角解读下图信息,可以认识到( )

A.各地商帮长途贸易活跃

B.国际垄断资本日益扩张

C.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D.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2.中华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海路绵延,联通中外。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认知,

不正确的是 ( )

A.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B.宋元 时 期,海 外 商 运 发 展,商 品 远 销 东 欧、

北非

C.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

阿拉伯

D.明清时期,禁止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点二 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基础知识梳理

1.货币

(1)产生背景

①早期商业交换的形式是以物易物。

②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以??? 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

(2)出现

区域 表现

中国 商朝用??? 等天然物作为货币

古埃及 公元前11世纪开始用铜块和??? 作为货币

小亚细亚 公元前8~前7世纪出现???

(3)意义

①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并成

为财富的象征。

②货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 转化。

[概念阐释] 商业契约

商业契约是指在经济活动

中当事人双方订立的有关

买卖、抵押、租赁等事项的

文书或条款,有口头商业

契约和文书商业契约两种

形式。

[易错辨析]

(1)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

便利了交换,扩展了商业

的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

活方式和观念。 ( )

(2)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

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

高中同步全程导学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微信翻页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