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王志艳
责任校对:牛贵华
封面设计:水长流文化
齐鲁传统文化
齐鲁传统文化
主 编
刘向红
蒋 华
刘泽之
主 编 刘向红 蒋 华 刘泽之齐鲁传统文化
定价:35.90元
“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教材二维码资源获取方法
第1步: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U校园”App,注册登录。
第2步:
使用“U校园”App扫码功能,点击“ ”扫描内文二维码,免费获取资源。
*微信不支持本教材内文二维码扫描。
C
M
Y
CM
MY
CY
CMY
K
责任编辑:王志艳
责任校对:牛贵华
封面设计:水长流文化
齐鲁传统文化
齐鲁传统文化
主 编
刘向红
蒋 华
刘泽之
主 编 刘向红 蒋 华 刘泽之齐鲁传统文化
定价:35.90元
“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教材二维码资源获取方法
第1步: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U校园”App,注册登录。
第2步:
使用“U校园”App扫码功能,点击“ ”扫描内文二维码,免费获取资源。
*微信不支持本教材内文二维码扫描。
C
M
Y
CM
MY
CY
CMY
K
齐鲁传统文化
主 编 刘向红 蒋 华 刘泽之
“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C
M
Y
CM
MY
CY
CMY
K
I
前言
本教材按照《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
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工程的意见》(中办发〔2017〕5 号)及《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
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
〔2020〕3 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
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2〕49 号)等重要文件精神,依据《山东省五年
制高等职业教育〈齐鲁传统文化〉课程标准》编写,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使用。
本教材为 2020 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课程改革实践研究”(编号 2020B0688)的研究成果。
一、教材定位
“齐鲁传统文化”是山东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中的一门选修
课程。本教材坚持立德树人、坚定文化自信、坚守学以致道,旨在引导学生树
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教材依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及学生身心
发展和认知规律,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
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高职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其理想人格,
提升其人文素养。本教材紧密结合齐鲁传统文化的特点,突出山东特色和职教
特色,力求较好地诠释齐鲁传统文化精髓,唤醒民族记忆,提升文化自信。
二、编写思路
本教材坚持立德树人,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
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和渗透为重点,突出
SJ00076130 齐鲁传统文化(文前8页+正文P1-158)-2校pr1_博文.indd 1 2022/2/23 17:04:46
II
传统文化教学的开放性、渗透性、多样性、实践性、鲜活性等特色;引导学生
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认知齐鲁
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培育学生爱祖国爱山东爱家
乡的情感,文明儒雅的审美情趣,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激励学生积极传承中
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齐鲁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山东地区形成的以齐鲁文化为主体的区域文化,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传
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育高
职学生的正确价值观、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为主要目标,坚持“以文化人”,
注重“知行合一”,强调学以致用、学以致道,更好地诠释“一山一水一圣人”
齐鲁文化符号,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自信
心,使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令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令中华传统美德得以薪火相传。
三、编写理念
本教材旨在使学生达到如下学习目标:
1.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齐鲁文化厚重灿烂的特点
引导学生学习齐鲁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其内容和特点、特征和发展,感受
齐鲁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思想和艺术魅力,认识其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传承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
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
豪感。
3.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弘扬温良敦厚、文质彬彬的精神
引导学生拓宽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逐步提高道德品质和人格
修养;敬畏修习齐鲁传统文化,塑造山东文明形象,固化儒雅表达,弘扬大义
精神。
SJ00076130 齐鲁传统文化(文前8页+正文P1-158)-2校pr1_博文.indd 2 2022/2/23 17:04:46
III
四、内容体例
1.主要内容
本教材按照精神文化知识序列与学生认知序列相适应,由浅入深、循序渐
进的原则,以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经典文献为视域,以儒家文化为主
体,兼取诸子百家及其他适宜的经典内容,让学生初步系统感知中华传统美
德。在内容体系上,以仁、义、礼、智、信“五常”,及孝、悌、忠、信、礼、
义、廉、耻“八德”为道德纲目,通过经典章句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认知、
践行齐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
2.编写体例
本教材包括“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人性本善、仁者爱人”“爱自亲始、
孝悌为本”“知耻明礼、敬让谦和”“忠恕待人、爱人如己”“诚信友善、慎独自
律”“重义轻利、培养正气”“知止尽分、敬业乐群”“修齐治平、爱国爱家”“参
赞化育、天人和谐”等十个模块。
这十个模块体现了齐鲁传统文化(齐鲁文化)的核心精神、观念,并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内在的关联,且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结构:模块一、模块
二、模块三重在强调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模块四、模块五、模块六重在强调
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模块七、模块八、模块九重在强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模
块十重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每个模块基本包括学习目标、活动热身、基本
精神、经典呈现、传统故事、案例分享、综合实践等环节,并配有丰富的图片。
五、作者情况
本教材由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刘向红担任第一主编,负责对全书进行整体策
划,设计编写方案与编写体例,并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由蒋华、刘泽之担任
第二主编、第三主编;由蓝如中、赵丽萍、阚晶晶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
如下:
绪论:刘向红负责编写。
刘效东负责模块一的编写,刘向红负责模块二、模块三、模块六的编写,
SJ00076130 齐鲁传统文化(文前8页+正文P1-158)-2校pr1_博文.indd 3 2022/2/23 17:04:46
IV
赵丽萍、蓝如中负责模块四、模块五、模块十的编写,刘泽之负责模块七的编
写,蒋华负责模块八的编写,阚晶晶负责模块九的编写。
宋新芳、张红艳、李光霞负责资源搜集整理。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借鉴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思想观点,援引了网上的
有关信息资料,在此对原作者表示衷心感谢。特别感谢中国孔子研究院杨朝明
院长对本书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感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曲祯朋博士对经典章
句原文、评析部分的核校。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刘向红于孔子故里
2021 年 11 月
SJ00076130 齐鲁传统文化(文前8页+正文P1-158)-2校pr1_博文.indd 4 2022/2/23 17:04:46
责任编辑:王志艳
责任校对:牛贵华
封面设计:水长流文化
齐鲁传统文化
齐鲁传统文化
主 编
刘向红
蒋 华
刘泽之
主 编 刘向红 蒋 华 刘泽之齐鲁传统文化
定价:35.90元
“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教材二维码资源获取方法
第1步: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U校园”App,注册登录。
第2步:
使用“U校园”App扫码功能,点击“ ”扫描内文二维码,免费获取资源。
*微信不支持本教材内文二维码扫描。
C
M
Y
CM
MY
CY
CMY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