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时作业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时作业3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5
课时作业 4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8
课时作业5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1
课时作业6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4
课时作业 7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17
课时作业8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20
课时作业9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3
时作业10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 26
课时作业11陆地水体及其关系· 29
课时作业 12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 32
课时作业13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35
课时作业 1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8
课时作业 15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2
课时作业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3分)
一、选择题
[2024·江西宜春高一阶段练习]2023年国庆放假7天,小明乘火车从南昌到北京参加国庆庆典,庆典于北京时间10月1日进行。据此完成 1~2 题。
1.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B.地球公转的周期C.一个恒星日 D.一个太阳日
2.火车行进时,所经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的总体变化是
A.越来越快 B.先变快后变慢 C.越来越慢 D.先变慢后变快
[2025·山西晋中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如图为某半球俯视图。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 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 ⊚ 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 ③ 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circled{4} 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与a点自转角速度相等的点有①② ⊚ ③ d \circledast e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5.a、b、c、d四点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a{\>}b{\>}c{>}d B.\d>c>b>a C.\;a{\>}c{>}b{>}d D.~d>b>c>a
如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读图,回答 6~7 题。

6.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B.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D.黄赤交角变为 0°
7.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为 (
A.等于 23°26^{\prime} B.小于 23°26^{\prime} C.大于 23°26^{\prime} D.等于 46°52^{\prime}
[2024·广东深圳高二翠园中学校考]我国西部某摄影师在晴朗的夜晚,把照相机固定好,对准北极星附近的夜空,长时间曝光得到一张照片(如下图)。读图,完成 8~9 题。

8.照片中每颗星的运动轨迹均呈一段弧线,这是因为 (
A.北极星位置在变 B.地球在公转C.地球在自转 D.恒星在运动
9.该摄影师拍摄从甲到乙的恒星视运动轨迹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
A.3小时 B.4小时C.6小时 D.8小时
[2025·青海西宁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地轴北极在自转和公转中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下图为甲地观测者夜晚观察北极星示意图。据此完成 10~11 题。

10.乙树位于甲树的
A.北方 B.东方 C.南方 D.西方
11.如果甲处观察者在夜间连续观察4小时,会发现 (
A.北极星与地面夹角将逐渐升高B.北极星与地面夹角将逐渐降低C.图中某恒星沿圆形轨道向M方向移动D.图中某恒星沿圆形轨道向N方向移动
[2024·甘肃武威高二校考阶段练习]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 12~13 题。

12.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椭圆的正圆
B.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大于B点
C.地球运行至A点时是夏至日
D.地球从A点出发再返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名称为恒星年
13.从5月15日起到国庆节,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2024·浙江杭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读图,完成 14~15 题。

14.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A. {20}° B. 23°26^{\prime} ~C,~30~° D. 66°34^{\prime}
15.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地球越过Q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向南移动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C.在北半球向北移动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答题区]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二、非选择题(28 分)
16.(14分)下图中图甲为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图乙为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得分 |

(1)图甲中所示的区域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其判断依据是。(4分)
(2)图甲中同纬度的a、b两地比较,的自转线速度较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4分)
(3)a地对应的自转线速度数值与图乙中K、P、Q、M相似的点是 。(2分)
(4)若只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人类的航天发射基地选址在图乙中的 所在的纬度带附近,其主要原因是。(4分)
17.(14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得分 |

(1)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2分) (
A. \left⟨{20°}N,30°E\right⟩ B. ( 25^{\circN,25°E)}
C. (23°26^{\prime}N,60°W) D. (40°S,120°W)
(2)在图上画出地球公转、自转的方向。(4分)
(3)写出 ①②③④ 点的节气名称及其日期。(4分)① ⊚ ③ \circledast
(4)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2分) (
A. ①~② 之间 B. Q~O 之间C. ③ \circled{4} 之间 D. ④~① 之间(5)当地球位于 ⑤ 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右图中的 段。(2分)
课时作业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3分)
一、选择题
晨昏线即晨昏圈,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据此完成第1题。
1.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圈)只有在春、秋分日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B.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永远是 0°
C.晨昏线(圈)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D.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2024·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北京时间3月
21日12点,一架飞机从某机场 ( 66°34^{\prime} N,120°E) 起飞,沿北极圈向东以 837\ km/h 的速度作环球近地面航行。据此回答 2~3 题。
2.在飞机上飞行员看到的昼夜更替时间为(
A.6小时 B.18小时C.12小时 D.24小时
3.18小时后,飞行员能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次数是 (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B.两次日落,一次日出C.两次日出,两次日落D.零次日出,一次日落
[2024·黑龙江哈尔滨校考阶段练习]地转偏向力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才产生,它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下图表示四条不同的河流。据此完成 4~5 题。


4.如果在图中的a、b、c、d四河中顺流放木排,假设水文、地质条件相同,木排向河流右岸偏移最严重的河流是 (
A.a B. b C.c D. d
5.在b河中逆水行船,仅从节省动力角度考虑, 船的航线应选在 (
A.靠近河流中心航行B.靠向逆水的右岸航行C.航道最深处航行D.靠向顺水的右岸航行
在北半球,用实验模拟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向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据此回答6~7 题。
6.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
7.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① 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未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③ 未模拟出由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circled{4} 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如图是某校学生自制的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国际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的移动来表示全球日期分布。据此完成 8~9 题。

8.当长指针指向Q点时,北京时间为
A.3时 B.9时C.15时 D.23时
9.若伦敦时间为8时整,长指针应指向
A.P点 B.Q点C.M点 D.N点
[2024·海南校联考模拟预测]现代社会长途飞行非常普遍,但是远距离飞行会导致人体生物节律的紊乱,这样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调整生物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倒时差。研究发现,假设你需要跨越的时区数字为N,往西飞一般需要N/2 天的时间倒时差,往东飞则需要 Nx( 2/3 ) 天的时间倒时差,往东飞比往西飞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调节。据此完成 10~11 题。
10.某人从北京出发,前往的目的地中需要倒时差的时间最长的是
A.莫斯科( ^{(37°E)} B.新德里 (77°E) C.悉尼( ^151^{\circE)} D.檀香山( .157°W)
11.很多飞行达人发现长途飞行时选择下午或晚上到达目的地更容易倒时差,由北京飞往洛杉矶( 118°W )飞行时间为13小时左右,则最适合选择的航班出发时间是 ( )
A.7:00 B.11:00
C.16:00 D.21:00
[2024·福建厦门高一校考]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 12~13 题。

12.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A.西二区 B.西十区 C.东十区 D.东二区
13.该城市位于
A.日本 B.澳大利亚C.美国 D.英国
[2025·天津红桥校考]2023年1月1日,某航空公司UA890航班于当日从上海出发,飞往旧金山 ( 38° N,120° W ) ,最后抵达目的地的时间是2022年12月31日。如图示意该航班信息。据此完成 14~15 题。
UA890 | ||
到达 | ||
美国联合 | 口 | |
PVG 上海浦东T2 | SFO 旧金山I | |
实际起飞 00:30 当地 | 实际到达 当地18:34 | |
计划1月1日00:15 | 计划12月31日19:20 | |
值机柜台 | 登机口 到站口 | 行李转盘 |
E | 65 G区G... |
14.UA890 航班的飞行时长为
A.18小时4分钟 B.13小时4分钟C.11小时4分钟 D.10小时4分钟
15.航班到达目的地时,处于2023年的范围占全球的
A.等于1/2 B.等于2/3
C.多于1/2少于2/3D.多于2/3
[答题区]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二、非选择题(18 分)
16.(18 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得分

(1)此图表示的节气是北半球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日。(2分)
(4)图中A、B、C三点中,时刻为正午12:00的点是 ,此时国际标准时为时。(4分)
(5)某物体由D点水平运动到C点,先向偏,后向 偏。(4分)
课时作业3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一、选择题
[2024·四川南充高二阶段练习]下图示意地球上四个特殊纬度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读图,完成 1~2 题。

1. ① 地位于
A.赤道 B.北回归线C.南极圈 D.南回归线
2. ⊚ 地年内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为
A.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B.缩小南北两侧楼间距C.扩大东西两侧楼间距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2025·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校考]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南极某科考站每两小时拍摄一次太阳照片合成的一天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据图完成 5~6 题。

5.该科考站的地理纬度为
A. 23°26^{\prime} B, 43°08^{\prime}
C. 46°52^{\prime} D, 66°32^{\prime}
[2024·江苏淮安高二校考阶段练习]某房地产开发商计划分别在淮安(约 34°N 和长沙(约 28°N 开发楼盘。两地楼盘朝向、楼高、楼间距和户型结构相同,如图所示。读图,完成 3~ 4题。
A.66°34'S B.69.5°S C, 73, 5°S D.80.5°S
6.照片中甲的方位是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2024·内蒙古呼伦贝尔高二校考]下图为太阳光照图。据此回答 7~8 题。

3.冬季卧室采光条件最好的是

A.淮安北卧室 B.长沙北卧室 C.淮安南卧室 D.长沙南卧室
4.上级部门对两地楼盘规划设计图(甲图)进行审批时,该设计在淮安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从甲图中可知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7.图中A点的夜长为
A.4小时 B.12小时C.10小时 D.8小时
8.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黑夜最长的是(
A.太原 B.长春 C.南昌 D.昆明
[2024·黑龙江哈尔滨哈师大附中校考]下 图为某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 图。读图,完成 9~11 题。

9.从南北半球来看,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
A.丙位于北半球,丁位于南半球B.甲与丙不在同一半球C.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D.乙与丙位于同一半球
10.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纬度最高的地 点是
A.甲 B.ZC.丙 D.丁
11.该日图中丙地点日出的地方时刻是
A.9时 B.7时30分C.6时 D.4时30分
[2025·辽宁丹东第一中学校考]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一昼长最小值)。据此完成 12~ 13题。
地点 | 甲 | 乙 | 丙 | 丁 |
昼长差 | O | 8小时30分 | 13小时56分 | 24小时 |
12.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
13.只考虑纬度因素影响,一年中,四地单位面积接受太阳辐射总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甲、乙 C.甲、乙、丁、丙 D.丁、丙、乙、甲
[2024·北京西城高二校考]下图是一篇题为《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文章的节选。据此完成 14~15 题。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雪特别怕太阳,
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
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
14.一年中都适宜使用课文中“太阳·…..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判断方位的地区是(
A.北半球 B.北温带地区C.全球各地 D.南温带地区
15.在华北地区,东西向沟渠里的积雪
A.北边融化快 B.南边融化快 C.西边融化快 D.东边融化快
[答题区]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二、非选择题(27 分)
16.(14分)[2024·福建泉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得分 |
材料图1为 ① ⊚ ③ \circled{4} 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图2为图1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


(1)图1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昼夜长短年变化最大的是 ,四季最分明的是 ,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4分)
(2)图2中,A、B两曲线反映的昼长变化对应图1中的地点分别是:AB 。(2分)
(3)夏至日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当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范围是(4分)
(4)下图已绘出盐城地区某日上午10时的杆影示意图,请在图中绘出当日14时的杆影示意图。(4分)

17.(13分)[2024·浙江高二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得分
材料一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10 月8日在杭州 (30°16^{\prime}N,120°12^{\prime}E) 举办,开幕式于9月23日晚20时在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馆开始举行,10月8日晚上20时开始举行闭幕式。

材料二下图为太阳能热水器示意图。

(1)此次亚运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填“南"或者“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变(填“快”或者“慢”),杭州的夜长变(填“长"或者“短”),杭州正午太阳高度变 (填“大”或者“小”)。(4分)
(2)某地( 50^{\circN} )在亚运会开幕式当天,为使太阳能热水器吸热管吸热充分,正午时吸热管与地面的夹角应为(2分)
(3)闭幕式当天,地球昏线在地球的走向为,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35°17^{\prime}S,149°07^{\prime} E) 的日出方位为,杭州接下来再次出现日出方位与10月8日一样的日期约为 。(3分)
(4)下图为某极地俯视图,在图中用实线画出闭幕式开始时晨、昏线分布图,标出晨、昏线名称,并用阴影或者多条斜线表示黑夜,画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用文字标注,并标出经线度数。(4分)

课时作业4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0分)
一、选择题
[2024·浙江高二校联考]当地时间2023年9月19日13时35分左右,日本鹿儿岛县(下图中标星位置)十岛村发生里氏3.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第1题。

3.下列正确表示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的示意图依次是
1.鹿儿岛发生地震是由于该地位于
A.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消亡边界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生长边界
[2024·湖北省直辖县级校联考]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 2~3 题。

2.甲、乙两地分别属于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2024·云南昆明高二联考]地质构造图可表示区域的地质现象、岩石分布、地层顺序等信息,也可用于分析地质构造的特征。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图。据此完成 4~6 题。

4.甲构造名称及其成因为
A.背斜,水平挤压 B.背斜,垂直挤压 C.向斜,水平挤压 D.向斜,垂向拉张
5.图中岩层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 ①②④③
6.若要在该地修建东西向的隧道,应选址在(
A.甲 B.乙 C.丙 D.丁
[2024·浙江宁波高二校联考]岩层埋藏深度表示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同一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完成7~8题。

7. ⊚ 处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褶皱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ircledast 地两侧的岩层较中间的老 B. \circledast 地最容易找到天然气 C. ① 地为向斜作用下形成的沟谷 D. ③ 地最容易找到地下水
[2024·浙江杭州高二校联考]为了调查某地褶皱构造状况,地理工作者通过钻探某沉积岩层埋藏深度(指岩层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得到下表数据。表中a、b、c、d、e五处为自西向东水平距离上各相距500米的探测点。据此完成 9~ 10题。
地点 | a | b | C | d | e |
海拔(米) | 500 | 450 | 400 | 320 | 410 |
埋藏深度(米) | 85 | 73 | 69 | 54 | 42 |
9.该地的地质构造可能是
A.向斜 B.背斜 C.地垒 D.地堑
10.对d地地貌的成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B.地壳水平挤压,岩层向下弯曲 C.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D.地壳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
如图为某大洋海底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 题。

11.甲处海底地形的类型和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A.海岭在地慢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B.海沟大洋板块俯冲(挤压)至大陆板块之下C.裂谷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张裂形成的D.岛屿地壳断裂下陷和大陆分离形成的
12.图中 ①②③④ 为大洋底部形成的四座火山,其形成年代最久远的是 (
A. \circledast B. ③ C. ⊚ D. ①

读我国西北某低山丘陵地质剖面图,完成13~14 题。

13.甲、乙、丙、丁四处地质构造为背斜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
14.图中信息显示
A.最高峰属于向斜成山B.甲处适合开采地下水C.丙处宜选作水库坝址D.丁处的地壳最不稳定
[答题区]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答案 |
二、非选择题(28 分)
15.(16分)[2024·吉林长春高二校考]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得分

(1)写出图中甲、乙两地地质构造名称及两处地貌的形成原因。(6分)
(2)从板块运动角度,说明 ① 处多岩浆活动的原因。 (4分)
(3)试描述断层A形成后,左右两侧岩块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方向。(2分)
(4)结合丙处的地质环境说明其极易发育的地貌。(4分)
16.(1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得 分 |
材料一板块运动示意图。

材料二科学家惊奇地发现青藏高原以每年7~30 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移动。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1)材料一图中板块A是 板块,图中B处为 海。 (2分)
(2)根据材料二,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4分)
科考人员在珠峰峰顶岩层中发现了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3)描述珠峰峰顶岩层中海洋生物化石所经历的地质过程。(6分)
课时作业5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一、选择题
[2024·江苏盐城高二校考]乌尔禾“风城”位于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部的乌尔禾地区,这里属于白垩纪地层,一般都含有较多的盐分,当地冲沟相当发育。乌尔禾“风城”的典型景观为状如城堡、亭台楼阁、宫殿等蚀余方山地形,顶部平坦,古代烽火台多建于其上。下图为乌尔禾“风城”景观。据此完成 1~2 题。

1.乌尔禾“风城"形成条件不包括
A.风化和盐化作用弱B.大风天气多C.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D.岩层岩性软硬不一
2.造成“风城"顶部较为平坦的原因是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2025·四川达州万源中学校考]《徐霞客游记》中记录:“路侧有容(dan)深坑一圆,名龙井。下坠五六丈,四围大径三丈,俱纯石环壁。坠空缀而下,下底甚平,东北裂一门,透门以入,其内水声潺潺,……·久之,光渐启,回见所入处,一石柱细若碧笋”。据此完成 3~4 题。
3.该地
A.营造地貌的外力主要是冰川作用B.常形成“风蚀蘑菇”等景观C.地势起伏破碎,陆路交通不便D.岩石主要是岩浆冷凝而成
4.下列地貌中,与石笋成因相似的是
A.冲积扇 B.海蚀柱 C.风蚀柱 D.雅丹地貌
[2024·四川南充高级中学校考]哈萨克斯坦的一片草原上分布着成千上万颗神秘石球,被称为石球谷。这些石球直径大多有三四米,主要由沙土组成。有些石球会自然裂开,裂开之后可以发现里面有“石蛋”,“石蛋”易碎。据此完成5~6 题。
5.哈萨克斯坦石球自然裂开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作用强 B.风化作用强C.冰川作用强 D.海浪作用强
6.哈萨克斯坦石球形成的地质过程是① 碎屑物在沉积过程中 ⊚ 岩浆在冷却过程中 ③ 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ircled{4} 其他物质围绕石核层层凝聚 \circled{5} 与周边环境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种矿物凝结成石核
A. ①{\to}{\to}⑤{\to}④{\to}③ B. ①{\to}{\scriptstyle⑤}{\scriptstyle\to}{\scriptstyle③}{\scriptstyle\to}{\scriptstyle④} \begin{array}{r l}{\Sigma, Q\toQ)\to⟨\5⟩\to⟨\Phi⟩}&{{}D.~Q\to⟨5⟩\to⟨\Phi⟩\to⟨\Phi⟩}\end{array}
[2024·河北衡水模拟]甲、乙、丙三地是河流经过的地区, ①②③ 是其河谷横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 7~9 题。

7.河流流速较慢、挟沙能力较弱的河段是(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水堆积在地面形成峡谷B.峡谷横断面大多呈V型C.河流上游河谷较为开阔D.河流下游河谷较为狭窄
9.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积一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上游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中游D.河谷发育于河流上游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 10~ 11题。

10.下列地貌与 ①②③④ 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 的是
A.溶洞一 *\mathbb{O} B.裂谷一 *③ C.沙丘一 \ensuremath{Q} D.戈壁一 *\leftmoon
11.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A. ① B. ⊚
C. \circled{3} D. \circled{4}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据此完成 12~13 题。

12.下列选项与图中 ①② 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13.“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堆积作用 D.搬运作用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 14~15 题。

14.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U型谷 B.水流湍急 C.为V型谷 D.水深壁陡
15.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流水溯源侵蚀 B.流水侧蚀C.流水下切侵蚀 D.冰川侵蚀
[答题区]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二、非选择题(24分)
16.(12分)[2025·江西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得分 |
“长江第一湾”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及其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金沙江在该地区深深切割了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形成了以河流阶地为主的河谷地貌。下图示意金沙江过鸡公石(屹立于金沙江中心的岛屿)的河谷横剖面。

(1)指出图示区域金沙江两岸地壳的变动特点。(4分)
班级: 姓名:
(2)推测该河段五级阶地中最早形成的河流阶地,并说明理由。(4分)
(3)简述图示河段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强烈的原因。(4分)

图1中乙处河谷辨辩状河道景观图。


(1)雅鲁藏布江两岸多沙坡地景观。试分析该景观形成的原因。(6分)
17.(12分)[2024·河南郑州高二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得分
受板块挤压影响,青藏高原地壳仍整体处于抬升中,但高原内部的抬升并不均匀,高原内部河流地貌的演变也深受其影响。雅鲁藏布江地处青藏高原南部,该流域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向半湿润、湿润气候的过渡区,冬春季节多大风。沿岸多分布有沙丘,这些沙丘以江心洲、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雅鲁藏布江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的峡谷中,被称为“峡江”;有的河段形成许多河流构成的形似发辫的水系,被称为“辫江”。图1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图2为(2)说明乙处河谷辫状河道的形成过程。(6分)
课时作业6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一、选择题
[2024·福建宁德高一统考]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剖面、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的变化曲线图。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的大小反映人口与聚落的密集程度,完成 1~2 题。

1.图中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可能是
A. ① B. ⊚
C. ③ D. \circled{4}
2. ③ 区域人口与聚落相对数变化较大,影响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河流 B.地形C.交通 D.土壤
[2024·河南信阳高二校考]读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完成 3~5 题。

3.图中居民点分布在
A.河口三角洲平原 B.山地半山腰C.河谷阶地 D.河流冲积平原
4.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充分考虑的影响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C.水文 D.生物
5.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 ⊚ 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 )
A.团聚型 B.条带状 C.网状 D.棋盘状
[2025·海南儋州高二校考]下面是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 6~7 题。

6.河流在甲处形成的地形地貌是
A.冲积扇 B.V型峡谷C.三角洲 D.河漫滩平原
7.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气候和河流C.地形和河流 D.植被和土壤
[2024·河南安阳高二统考]循隆高速公路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境内,全长40.4千米(桥隧比达 54 % ),有将近15千米路段穿越黄河公伯峡库区峡谷地带(如图)。该地带地势陡峭、岩层破碎、地震断层多,滑坡、崩塌、危岩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随处可见,生态环境脆弱。该段公路最初的设计方案是沿着库区两岸修建明线,但最终采用了桥隧比高达 98 % 的方案。据此完成 8~9 题。

8.循隆高速全线桥隧比达 54 % 的主要目的是(
A.串联更多聚落 B.减小洪涝灾害威胁C.提高运行效率 D.拓展桥隧建设市场
9.循隆高速公伯峡水库段最终采用“桥隧比达98 % ”的方案,主要得益于 (
A.缩短路程的需要
B.地形限制和环保要求提高
C.节省投资的需要
D.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024·江苏盐城联考]2022年6月16日,位于新疆南部的和若铁路(和田市至若羌县)开通运营,形成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同时新疆也大力发展航空运输,新疆拥有全国最多的机场。读新疆部分铁路线及机场分布图和和若铁路景观图,完成 10~12 题。


10.新疆机场分布广、数量多的原因是
A.地域辽阔 B.经济发达C.地形起伏大 D.地质不稳定
11.修建和若铁路的决定性因素是
A.技术因素 B.经济因素C.生态因素 D.地形因素
12.和若铁路部分路段以桥代路,其主要目的是(
A.保护生态环境 B.方便动物通行C.阻挡风沙前行 D.预留流沙通道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 13~ 15题。

13.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A.1200米 B.1000米C.900米 D.600米
14.下列地点位于 ① 处视野范围的是
A.甲村、I山山顶B. \circled{4} 镇、Ⅱ山山顶C.I山山顶、 ⊚ 镇D. ③ 镇、乙村
15.为了将 ⑤ 地的铁矿运到 ③ 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A.Q线 B.P线C.N线 D.M线
[答题区]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二、非选择题(24分)
16.(10分)[2024·福建福州高二校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得分
聚落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一个聚落能否形成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河流。故大城市大多位于大川旁,而小村庄则近于小河边,“在水一方”是聚落分布的突出特点。下面是我国长江流域聚落分布图(图1)和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图2)。

图1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2分)
(2)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3)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说明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4分)
17.(14分)[2024·全国高二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得分
那木拉错坐落于西藏曲科杰丛山之中。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下游、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境内山高谷深,山峦起伏,地势险峻,其中主要山峰有南迦巴瓦峰。图甲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图乙为墨脱县某段山路景观图。


(1)指出那木拉错所处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说明该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4分)
(2)简析墨脱县境内山高谷深的原因。(4分)
(3)分析地形对墨脱县交通运输方式选择及交通线路选址的影响。(6分)
课时作业7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1分)
一、选择题
[2024·云南红河高二阶段练习]大约5 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

非常活跃,在沿海地区形成一条由3.7万多根六边形、五边形石柱组成的向大海延伸约6000米长的“巨人之路”。如图示意“巨人之路”景观。据此完成 1~2 题。
1.“巨人之路”的一根根石柱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下陷B.长年海浪的侵蚀拍打作用C.熔融的岩浆迅速冷却收缩凝固D.强大海风的吹蚀风化作用
2.构成“巨人之路”的岩石属于
A.变质岩 B.侵入岩C.沉积岩 D.喷出岩
[2024·贵州贵阳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赤水丹霞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辖区赤水市。该自

然遗产地位于中国最大的红层盆地一—四川盆地南缘,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在侏罗一白垩纪时期,那里一直积水成湖,称“四川湖”或“巴蜀古湖”。在这一漫长的时期内,气候炎热,由于铁质的氧化,使沉积物呈现红色并在湖底堆积形成“红层”。如图所示为贵州赤水某丹霞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是
A.红色砾岩 B.石灰岩 C.石英岩 D.花岗岩
4.该红色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为
A.冷湿B.暖湿 C.冷干 D.暖干
[2025·江苏盐城高二校考]读图,完成 5~ 6题。

5.岩层A、B、C、D按由老到新的关系排列应是
A. A、B、C、D B.A、C、B、DC.A、C,D、B D.A、D,C、B
6.若A层含有珊瑚化石,E处岩石可能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
[2024·陕西西安高二校考]某地质考察队在我国某岩层中发现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读不同古生物化石分布示意图及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 7~8 题。

7.从地质年代来看,该区域最老的岩层可能形成于
A.第四纪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
8.该地岩石类型属于上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024·广东东莞高二校考]下图中 ①②③ \circled{4} 为沉积岩, ⑤⑥ 为岩浆岩。读图,完成 9~ 10题。

9.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A.①②③④56 B. 56④③②①
C. ④③②①56 D. ④③②①65
10.若 *\Phi 为石灰岩,则 ① 与 ⑤ 接触地带易形成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玄武岩 D.砾岩
如图为贵州布依族石板房建筑,多“以木为架,石头为墙,石片为瓦”。石板房用当地广泛分布的某种优质石料(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作瓦,石板能够有效阻挡雨水的侵袭,但多年后瓦片仍需要更换。据此完成 11~12 题。

11.当地广泛分布用于石板房建筑的优质石料属于
A.页岩 B.大理岩 C.板岩 D.石灰岩
12.瓦片多年后仍需要更换,主要原因是该岩石
A.吸水性强,易软化 B.抗风化能力弱 C.不耐高温,易破碎 D.易被流水侵蚀

植金石(如图),因其具备轻质、多孔的优良特性,被称为“会呼吸”的兰花石。种植兰花配土时配入 65 % 左右的植金石,能很好地养护好兰花。据此完成 13~14 题。
13.根据材料推测,形成植金石最有可能的地质作用是 一
A.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 B.岩浆侵入地壳,缓慢冷却 C.高温高压条件,发生变质 D.外力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14.种植兰花配土时配入 65 % 左右植金石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土壤的矿物养分B.加大土壤的昼夜温差C.提高土壤排水透气性D.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答题区]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答案 | |||||||
题号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二、非选择题(29 分)
15.(14分)[2024·江西高二校联考]青岛某中学学生利用国庆假期去野外进行岩石考察,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许多关于岩石的图片(如下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得分

(1) ① 图中的岩石是 岩,能形成的环境是 。(2分)
(2)纯白而致密的大理石又称汉白玉。泰姬陵就是用汉白玉建造而成的。汉白玉按成因属于 岩,它是在 条件下,由 岩变质形成。因其色泽美观,被广泛用作建筑和装饰材料。(3分)
(3)去黑龙江五大连池的同学带回了不少五大连池中的岩石,这些岩石大部分都有气孔构造,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4分)
(4)湖南张家界红色地层中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岩(成因类型),判断的依据是图中的岩石成因与其相似。(3分)
(5)青岛崂山“怪石”主要是岩浆岩中的岩,因其质地坚硬,不易被风化,常呈现圆滑而巨大的岩石形态。(2分)
16.(15分)[2025·甘肃兰州一中校考]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得分 |

(1)分别说出图中 ②④⑦ 代表的作用过程。(3分)
(2)据图说明沉积岩的形成过程。(6分)
(3)简述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6分)
课时作业8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4分)
一、选择题
[2024·浙江高二校联考]如图示意某月9日6时澳大利亚及其附近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 分布。据此完成 1~2 题。

1.该月最可能是
A.5月 B.7月C.9月 D.11月
2.此时,关于下列各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天气晴朗,万里无云B.乙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C.丙地风向为偏西风D.丁地可能即将迎来阴雨、降温天气
[2024·四川绵阳高二校考]气象卫星搭载的微波成像仪精准探测发现:2021年2月,山东省菏泽市出现了罕见的暖潮(冬季异常温暖的天气现象)。下表示意该年度2月18日 ~22 日菏泽市的天气资料。据此完成 3~5 题。
日期 | 最高 气温 | 最低 气温 | 天气 | 风向 | 风力 |
2月18日 | 10℃ | 2°℃ | 多云 | 东北风 | 3~4级 |
2月19日 | 22℃ | 6℃ | 晴 | 西南风 | 3~4级 |
2月20日 | 24℃ | 11℃ | 晴 | 西南风 | 3~4级 |
2月21日 | 27°℃ | 8℃ | 晴 | 西南风 | 3~4级 |
2月22日 | 12°℃ | 3℃ | 多云一阴 | 东北风 | 3~4级 |
3.菏泽市本次暖潮开始于
A.18日 B.19日C.21日 D.22日
4.形成此次暖潮的主要原因是
A.暖空气影响 B.天气变化C.风速变化 D.太阳辐射变化
5.暖潮期间的夜间,菏泽市
A.太阳辐射较强 B.地面辐射较弱 C.大气反射较强 D.大气逆辐射较弱
[2024·河北邯郸高二联考]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在我国渤海湾地区,大湖效应十分明显。下图为山东半岛示意图。读图,完成 6~ 7题。

6.和大湖效应形成的天气特征相似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7.下列城市中年平均积雪量最大的是
A.青岛市 B.烟台市 C.威海市 D.荣成市
[2025·湖北荆州沙市中学校考]天山准静止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准静止锋之一,来自西伯利亚和北大西洋的不太强的冷气团进入准噶尔盆地后,先形成冷锋再形成准静止锋。读天山准静止锋示意图,完成 8~9 题。

8.冷锋转变为准静止锋是由于
A.暖气团持续抬升 B.冷气团势力变弱 C.暖空气遇冷下沉 D.冷空气移动受阻
9.受天山准静止锋影响的地区会出现
A.降温与升温交替 B.持续阴雾或微雪C.大风与暴雪天气 D.阳光明媚的晴天
[2024·安徽宣城高二统考]2023年5月下旬,河南、山东、陕西等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由于正值夏粮抢收时节,此次降水天气被称为“烂场雨”。为保障夏粮收获顺利进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指导农民抢收。据此完成10~11 题。
10.此次受“烂场雨”影响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A.棉花 B.油菜 C.春小麦 D.冬小麦
11.受下列天气系统控制的天气中最适合夏粮抢收的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2024·浙江乐清市校联考]读某地区1000百帕等压面上的等高线、等温线分布图,此时乙地出现强降水天气,完成 12~13 题。

12.关于甲地气流运动状况,正确的是
A.顺时针辐散下沉B.顺时针辐合上升 C.逆时针辐散下沉D.逆时针辐合上升
13.若此时控制乙地的天气系统过境后短时间内,乙地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电闪雷鸣,湿度较大 C.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寒风彻骨,阴雨连绵

[2024·江西抚州一中校考]下图中实线为锋线,阴影区域为雨区,气压值 a=\mathbf{b}>c 。据此完成 14~15 题。

14.若气压值 e{\supset{d}} ,图示天气系统为
A.北半球冷锋 B.北半球暖锋C.南半球冷锋 D.南半球暖锋
15.若锋线向东南方向移动,下列气压值判断正确的是 (
A. \scriptstylec<e B. c{>} d
C.d>e D. d{<}e
[答题区]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
题号 | 6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二、非选择题(29分)
16.(17分)[2025·安徽宿州泗县中学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得分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3分)
班级: 姓名:
17.(16分)[2024·宁夏固原二中校考]读南美洲部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得分 |

(1)说出甲 \rightarrowA\rightarrowB 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3分)
(3)乙纬度较高,但自然带类型与甲地相同,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这体现了自然带的哪种分异规律?(6分)
(2)分析C自然带狭长的原因。(3分)
(4)说出D自然带的名称及其形成原因。(4分)
错题分析表
页码 | 题号 | 错题分析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错题分析表
页码 | 题号 | 错题分析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错题分析表
页码 | 题号 | 错题分析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
第( )页 |
课时跟踪检测
点拨思路+传授技法+规范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