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浙江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2024学年推荐
预学与导学
施青芳 主编
语文
四年级上

预学与导学
施青芳 主编
语文
四年级上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为指导,精心编写了这本书。本书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通过栏目的多样化设置,以导定教,以导定学,突出学习过程中“导学”的作用;通过创新性内容的设定,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探究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等,切实做到“轻负高效”。
本书与教科书同步,既方便教师在课堂上“教”,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内外“学”与“练”。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和课后复习,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设置了多样化的栏目:“我预学”,引导学生自主积累每一篇课文中重点的字词句,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理清课文思路的基础上,提出疑难问题,形成阅读期待。“我达标”,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重点语段。“我挑战”,精选优质美文,让学生既积累素材,又培养语感,增加文化积淀,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登峰”,提供习作练习,便于学生进行阶段性写作交流,整体提升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同时,本书随题还配有“反思”:有时“反思”是一个小小的点拨,在难点、重点处提示学生如何突破;有时“反思”是一个提问,让学生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有时“反思”是一个提醒,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书旨在以反思为纽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选题典型化,突出针对性;形式多样化,追求过程性;内容弹性化,体现差异性。
希望本书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手、教师授课的助手。由于编写时间仓促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的意见,以利于我们今后修订,使之臻于完美。
编者
目录
MULU
第一单元
① 观潮
② 走月亮
{3^{\star}} 现代诗二首
{4^{\star}} 繁星 .-11
单元复习 15
第二单元
⑤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20
⑥ 夜间飞行的秘密 -24
⑦ 呼风唤雨的世纪 -27
{8^{\star}} 蝴蝶的家…· -31
单元复习二 35
第三单元
⑨ 古诗三首 39
{10} 爬山虎的脚 41
{11} 蟋蟀的住宅 45
单元复习三 48
第四单元
12 盘古开天地 52
{13} 精卫填海 55
{14} 普罗米修斯 57
15^{\star} 女娲补天· .-60
单元复习四 -63
第五单元
16麻雀 -67
{17} 爬天都峰 -70
单元复习五 -73
第六单元
18 牛和 -76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79
20 陀螺 -83
单元复习六 -87
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 .91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93
23^{\star} 梅兰芳蓄须 .-97
24^{\star} 延安,我把你追寻 ..-100
单元复习七 --102
第八单元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106
{26} 西门豹治邺 108
27^{\star} 故事二则 -111
单元复习八 -114
期末总复习 -119
期市学业水平评价卷 --125
\*本书参考答案及相关资料,请前往“浙江省数字教材服务平台”下载。
观潮
我预学
看拼音,写词语。
cháo shui ju shuo da di kuan kuo sha shi( )( )( )( )( )pan wang gun dong dun shi zhu jian you ru( )( )( )( )( )zhen dong yi du qiang qi tou bing jin shan beng di lie( )( )( )(
二读一读,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潮水来时,大地仿佛被震(zhenzheng)得颤动起来。
2.江面上依旧风号(háo hao)浪吼。
三根据汉字的演变,连一连。
囤 只泉鼎 令伞余 鼎 余 贯
我达标
四把下列描写潮声的句子补充完整。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好像 O
2.过了一会儿,响声
3.那声音如同 ,好像 O
4.潮头奔腾西去,江面上依旧
五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高高的水墙
1.请按潮水形状变化的先后顺序,在句前的( )里标上序号。
2.读了这些句子,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你用一段话说一说。
反思
课文中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象,读起来让人身临其境。

我挑战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珍 珠 泉(节选) 吴然
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小山包的密林。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jué)草,那悄悄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he)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珍珠泉了。
1.文章先写珍珠泉的 ,再写珍珠泉周围的景色和泉水,接着写珍珠泉的 ,最后写自己 O
2.读文章的第2自然段,圈一圈文中描写的景物。
3.为什么叫“珍珠泉”呢?请你仔细读第3自然段,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后写下来。(写出两点即可)
4.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画“ ”的句子,注意加点部分,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喜欢这样的描写吗?为什么?
2 走月亮
我预学
看拼音,写词语。
táo xi qian shou tián kong zhuang jia ( ) ( ) ( ) ( ) é luan shi tiao yue pu tao chéng shu ( ) ( ) ( ) ( ) feng su dao tián keng keng wa wa ( ) ( ) ( )
二读一读,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闪烁(suo shuo) 人乡随俗(su shu)稻穗(sui shui) 衣裳(shäng shang)运载(zái zai) 以卵(ruanluan)击石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让月光下的风光别具一格。
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
2.我和阿妈走过( )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四照样子,写句子。
1.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轻轻一吹,哟,眼前有多少可爱的肥皂泡啊,每一个泡泡都 O
2.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看,月光洒在小溪上,水面上波光闪闪,溪水便像 O
反思
课文的语言就像诗一样优美生动。一边读,一边找找这样的句子,再仿照着说一说,我们的语言也会越来越优美生动。

我达标
五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汨汨,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贱,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1.联系课文,文中的“走月亮"指的是 O
2.在表格中填上相应的语句,填完后和同学交流
走月亮 | 画面 |
看到 | 村道已经修补过了,夜鸟 鱼儿 ,银光一闪。 |
听到 | 秋虫 O |
闻到 | 果园那边飘来 |
想到 | 月光下,果子 ;春天,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 里 ,收了油菜,栽上水 稻;现在的稻田像一块 |
说道 | 到田埂上去;采一塘新谷招待阿爸。 |
反思
在月光下散步,边走边看风景是吴地的一种习俗,叫走月亮。片段中“我”和阿妈走在村道上,边走边看,边听边想边对话,让月光下散步的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阅读时,除了调动五官,还可以加入想象来感受当时的情境。

3.如果把片段中加“ ..”的句子删去好吗?把你的理由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挑战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七月的天山 碧野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进入天山,戈(ge)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duan)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hui)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这个时候,饮(yin)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lán)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沿着白(ái)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蜓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的幽静。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缓慢,萦(ying)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an),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1.根据文章内容填一填。
七月的 | 游览进程 | 画面中的景物 | |
天山 | 进人天山 | 雪峰 | 高耸、巨大,雪峰间的云影像白缎上绣了 |
雪水 | 从山涧、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 ,浪花往上抛,形成 O | ||
溪水 | 鱼儿在欢快地跳跃,阳光能透射到清澈的 水底;在 的溪水和石子之间, 鱼群 映着雪水清流。 | ||
再往里走 | 森林 | 的原始森林, 的塔松, 的枝丫。 | |
山 走进天山 | 山色柔嫩,山形柔美。 | ||
溪 | 流淌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 ||
深处 | 花 | ||
反思
有时候,我们可以根据移步换景的方式,借助每一处画面中几个印象最深的景物展开想象,画面就会变得形象生动。说画面、写画面时,记住景物的先后顺序,展开想象,可以让画面变得有序而优美。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你眼前浮现的野花是什么样的?请你概括成几点写下来。
3 现代诗二首
我预学
一读一读,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芦苇(wéiwéi) 鸟巢(cáo cháo) 妆(zuang zhuang)成 尽(jinjin)管 霸占(zanzhan) 一穗剪秋罗(luóló)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并任选一组说一句话。
1. ( )的鸟儿 ( )着斜阳 双翅一( )
2. ( )的芦苇 ( )着斜阳 ( )成红颜
我达标
三读下面的诗句,照样子,把你想到的画面写下来。
例: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夕阳渐渐西下,归巢的鸟儿在天边慢慢飞行。在经过太阳下方那一瞬间,仿佛鸟儿驮着太阳一样。阳光是那样地温暖,画面是那样地美丽温馨。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四读《花牛歌》,完成练习。
《花牛歌》中的花牛在草地里,和它相伴的是和西山的青峰。
我挑战
五读诗歌,完成练习。
草原之夜 [日本]金子美玲
白天老牛在那里吃着青草。
白天小孩在那里采摘花朵。
夜深了,月光在上面走过。
夜深了,天使一个人从上面走过。
月光抚过的时候,
小草嗖嗖地长高,
为了让老牛明天吃得更香。
天使的脚踏过的地方,花朵们重新开放,为了明天能让孩子们看到。
1.反复朗读这首诗,圈出诗中描绘的事物。
2.请你把阅读(左栏右栏)后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反思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抓住景物展开联想的方法想象画面,课外阅读诗歌时,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哦!

4 \* 繁星
我预学
一读一读,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半明半昧(méiwei)摇摇欲坠(zuizhui)怀(huáihuai)抱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并把序号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1.欲望( )2.摇摇欲坠( )。3.欲罢不能( >欲yu ①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② 想要,希望; ③ 需要; ④ 将要,在动词前,表示动作就要开始。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静寂 1.海上的夜是( )的。
安静 2.教室里很( ),同学们都在埋头做作业。
柔和 3.柳树垂下( )的发梢,在秋风里翩翩起舞。
柔软 4.灯光是那样( ),奶奶的笑是那样慈祥。
四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加点字用得好吗?在横线上写一写你的理由。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反思
作者观察星空,把看到的繁星加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人与自然无缝融合的画面便变得美妙无比。我们在观察自然时,也可以把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观察感受交织着写。
我达标
五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关于文中画“ ”的句子,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无数的星星“悬”在天空中,在深蓝色背景的映衬下显出一种宁静的美。
B.“船在动,星也在动”,这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带给人动态的美。
C.这一切都让作者感受到无比的孤寂。
2.文中画“ ”的语句是作者想到的内容,关于这些描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文章题目是《繁星》,这些句子和题目无关,建议删除。
B.写文章贵在真实,写出真情实感,这些想到的内容不是真实发生的,所以,这样写没有必要
C.想到的内容和真实看到的内容交织在一起,使客观的繁星融人了自己的感情,虚虚实实,物我相融,给人以美感
我挑战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月迹(节选) 贾平凹
“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
“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进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qu)了,條(shu)忽间,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1.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描写月亮变化的词语,填写在方格里

2.仔细读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部分,把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读第4自然段,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 \surd ”,错的打“ x ”。
(1)我们在院子里找到了圆月。
(2)任何灯光都没有月光这样亮。
(3)月亮躲在了院中的桂花树里,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请你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反思
阅读感受可以从内容角度来写,也可以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思考,或者两者结合,把自己想到的有序地写下来即可。

单元复习一
我达标
抄写诗句,做到字形端正,字距均匀。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冰心《繁星》
1 看拼音,写词语。
di an kuan kuo du che gun dong zhu jian( )( )( )( )( )you ru di zhen qian shou zhuang jia tiao yue( )( )( )( )( )pu tao chéng shu shui dao tian xie é luan shi( )( )( )( )(
三下列每组加点字注音中各有一项是错误的,请把序号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1.A.屹(yi)立 B.风俗(su) C.坠(duo)落 C )
2.A.镀(du)金 B.崩(beng)塌 C.三足鼎(din)立( )
3.A.霉(sha)时 B.稻穗(shui) C.闪烁(shuo) ( )
.
4.A.鸟巢(cháo) B.田埂(geng) C.霸占(zhan) ( )
四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食盐 朝流 昂首挺胸 随波逐流B.盼望 依锯 浩浩荡荡 人声鼎沸C.顿时 风俗 麦浪滚滚 欢呼雀跃D.霸王 睡眠 半明半媚 窃窃私语
五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句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 人声鼎沸 ② 锣鼓喧天 ③ 震耳欲聋 ④ 响彻云霄⑤ 低声细语 ⑥ 窃窃私语 ⑦ 鸦雀无声 ⑧ 悄无声息
1.龙舟比赛开始了!妻时间,河面上( ),响声( ),河岸上的呐喊助威声( )。
2.时间( )地过去了。阅览室里依然( ),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嬉戏,因为大家知道,不论是( )还是( ),在这里都是不允许的。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再近些,只见 ,形成 O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
2. 的溪水,流着 ,流着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 !
3. 。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
七选一个事物或一种场面,用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述它,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要时 顿时 忽然烟花 落叶 掌声 ?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
反思
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用关键的词语记录它们的变化,当我们看着词语回味时,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挑战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的原野 佚名
窗外飘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凝视着落叶,恍然领悟到:这是大自然给人们的消息,秋天已经来临了。
我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一种说 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 的小调。
天空被秋风擦拭得干净而明亮,像一块蓝宝石。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绿莹莹的眼睛,凝望这美好的天色。那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悠闲地游着,在水面上荡起一圈圈波纹;它俩
显得天真烂漫,或许是嫌这儿稍微有点儿寂寞吧,于是伸长脖子有节奏地哦哦地叫着,为宁静的大自然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
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稻田,好似一片金色的大海。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稻海深处,不时传来村民的阵阵笑声。
当天边出现美丽的晚霞时,村里各家屋顶上也升起了缕缕炊烟。骑在牛背上回家的牧童,吹起了短笛,悠扬的笛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半空中飞过一队“人”字形的大雁。孩子们举起手来,向它们挥舞。大雁们咿咿呀呀,好像在说:“明年见,孩子们!”飞呀,飞呀,大雁们继续向暮色苍茫的天边飞去。
1.文章的第1自然段并没有在写秋的原野,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2.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贪婪”是什么意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文章第3自然段中画“ ”的语句,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摘录关键词语写下来。
反思
“秋的原野”这幅画面是那样饱满,每一处都有不同的景物组成画中画,声色俱佳,美不胜收。
4.下列句子在表达方法上和第5自然段中画“_”的话不一样的一项是(
A.天空被秋风擦拭得干净而明亮,像一块蓝宝石。B.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绿莹莹的眼睛,凝望这美好的天色C.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
我登峰
九习作。
留心观察,生活处处是美景。请你任选一处美景,把你发现的美有序地写下来。
反思
阅读是语言的输入,写作是语言的输出。《观潮》走月亮《繁星<现代诗二首秋的原野》这些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美好的画面。这些画面或壮观,或温馨,或宛如宏篇巨幅声色俱佳,或让人浮想联翩沉醉其中。我们也可以学着这些文章的样子,选择一个画面来描写。写作时,努力用上积累的词句,把观察到的景象写清楚,并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让画面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