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运营与策划
三、排版与设计
二、采访与写作
四、视频后期制作
目录
一、运营与策划
三、排版与设计
二、采访与写作
四、视频后期制作
公众号运营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公众号
作为社长带领团队实现官微粉丝量破10w,如今将达15w,
连续两年获广东省“十佳校媒”最具视觉设计奖,
连续三年获广东高校新媒体影响力二等奖。
https://mp.weixin.qq.com/s/8H5fiLi485MJBUdyqkL1Fg
https://mp.weixin.qq.com/s/n4XBulCEqRAQja2yO1h3VA
个人统筹推文
获5.6w阅读量,
是官微近年来阅读量
最高的推文。
接到任务后一小时内
组建团队、统筹安排、
协调场馆进行现场报
道,凌晨两点结束检
测后,八小时内组稿、
排版、早晨推送报道,
获3w+阅读量。
扫
码
查
看
扫
码
查
看
美食导报、广粤君公众号
创建美食电商类公众号“广粤君”,
进行运营玩法、规则搭建,
为小程序美食商城“广粤优品”的商品和合作商家进行宣
传引流。
参与美食导报和广粤君的公众号后台运营与产出,
包括内容策划、采编、拍摄、撰稿、组稿和发布等工作。
直播运营
参与美食导报视频号、抖音号直播活动
参加与广东银联携手合作的大型线下系列
广东惠民直播6场。
撰写直播活动前期
的直播脚本。
完成两次直播项目的活动
结案PPT。
直播期间负责后台管理、
商品上架、留言互动等。
校报编辑、官微编辑
人物采访(一):获得校新闻技能大赛文字类金奖作品
《在高原之巅,寻找那束光 | 访广师大第五批援藏支教队》选文
初春时分,林芝残雪未消融,白皑皑的山雪映着蓝澄澄的天空,大片大片的云朵飘荡在无垠的碧空上,使人见之心旷神怡。2021年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第五批援藏支教队再赴西藏自治区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在这片雪域江南的土地上,继续教书育人的传承……
第一部分:“需要我做什么就做什么”
2021年3月16日,上午九点,航班MU5774自广州起飞,划破蓝天的宁静。近六小时后,飞机抵达海拔高达三千多米的拉萨机场。甫到西藏,何伟和大家
一样,感到震撼:西藏与广州迥然不同,四周都是大山,积雪与白云相映,景色明净、天蓝如洗。“有机会你们一定要来西藏看看!”
何伟老师是广师大第五批援藏支教队的带队老师。这支队伍中,有经广师大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教育技术与科学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选拔而出的17名学生。临行前,为应对未知的支教生活,大家做了分工、定了规则、购买了必需品。然而,一切还
是令人忐忑,西藏远在高原之上,不能等闲视之,何况一去半年之久!
踏上高原,压力与挑战接踵而来。首先是高原反应,一直横亘在何伟老师心头的担忧是:“我们的学生能否经受住贡山拉萨的洗礼?”拉萨海拔3600余米,
自拉萨乘车往林芝,途经米拉山,海拔5018米,一着不慎就有生命之虞。“我来之前就很担心,我不怕我高反,我怕学生高反。”何伟老师不断在心中预演着
高反预案,“没有到林芝职校之前,我时时刻刻都在担心着。”经过米拉山后,几位队员出现了高反,呼吸困难地吸着氧,何伟老师心急如焚,更想早日安全
到校,缓解大家的不适。
真正进入林芝的时候已经天黑了,公路黑茫茫的,只有头顶璀璨耀眼的星空。凌晨两点,一行人抵达林芝职校,这里温度已达零度以下,很冷,前一天还
下了很大的暴雪,白皑皑的一片。稍作安顿后,一行人开始歇息。
……
第二部分:“心中有一面五星红旗”
第三部分:“就像迷茫时有一盏灯亮着”
扫
码
查
看
人物采访(二)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叶孤舟话文学——访名师奖获得者项裕荣》选文
如果学术界有江湖,那项裕荣定是一叶孤舟上的游侠,跨山重、渡水复,跋涉学术天涯,又坚守三尺讲台。路漫漫其修远兮,而他始终上下求索,执鞭育
桃李,持笔话文学。
2021年9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21年度第十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本科)获奖名单,项裕荣是我校获得该殊荣的优秀教师之一。“广东省
教学名师奖”是对高校老师教学水平及教学成果的高度认可,而项裕荣却认为,“‘名师奖’是锦上添花,也是水到渠成。”
第一部分:“做名师,更要做明师”
第二部分:“做学术就是挖矿”
凡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项裕荣便是如此,数十年来甘坐冷板凳、锐意科研,所获硕果累累。项裕荣着重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
目1项、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社科类规划项目2项,主持并完成市厅级项目3项;在《学术研究》《复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文史哲》《四川大学学报》、
《南京师大学报》《江海学刊》《南昌大学学报》《浙江学刊》《学术论坛》《明清小说研究》等高级别学术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个别论文被“人
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成果《(水浒传)与禅宗丛林制度》曾获广东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人民日报》发表过这样一个观点:学术是一场寂寞的长跑。然而比起把做学术喻为长跑,项裕荣更愿意把其喻为“挖矿”。做学术如挖矿,一是体现在
矿之深,“第一个深是资料掌握要‘深’,想要写出好文章,掌握的资料与调研成果必须比别人广、比别人新。第二个深是思想要‘深’,前人没想到的,你
要想到;前人已经想到的,你要超越前人。”做学术如挖矿,二是体现在挖之久,“做学术不花个好几年是没有成果的,你必须挖得够久,在其中埋得够久,
才能收获到新知,才能够上来透透气。”
项裕荣也渴望能从容自由地“挖矿”,写出能让同行们都觉得特别有“功力”的文章。什么是功力?“功夫的功,力量的力,力透纸背的力,这就是‘功
力’。”想要写出有“功力”的文章,就必须超越前人,更要超越自己,把矿挖到最深处去。然而这对项裕荣、对无数学术者而言是痛苦的,“把水烧到八十
度九十度是很容易的,一鼓作气也能烧到一百度。但做学术不是烧开水,而是打铁成钢,必须要在灼热的高温下持续敲打千遍万遍,才能炼成钢,才可能成为
精品。”
……
第三部分:“文学让当代人不再孤独”
扫
码
查
看
https://mp.weixin.qq.com/s/P8Oa9Eum7
Qx-xbPzH8JEJQ
https://mp.weixin.qq.com/s/krm5p1iYaz
ZXEjiUvkuCog
勤学的我脑袋上总挂着问号
还好你就像那冬日阳光
为我拨开层层知识的云雾
照亮那漫长的求知路
温暖我的整个寒冬
活动报道 短文案节选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只有摒弃冗余的浮华
才能勾勒出平凡生活的本质
我们想带你逃离人群与繁杂
一起走进广师大的极简世界
总有一些光阴值得珍藏
或短或长 或近或远
总有一些记忆成为生命的诗篇
或淡或浓 或深或浅
它们皆藏在钢琴的黑白键间
有意无意的诉说着青春
新闻稿件
扫
码
查
看
扫
码
查
看
推文排版、软文撰写 排版软件:秀米、135编辑器
常用封面制作:创客贴、图怪兽、PS
https://mp.weixin.qq.com/
s/6c3538qRhAj0plFWzuy
N2w
https://mp.weixin.qq.com/
s/el3dK5bFmzqLEslCJ8X9w
扫
码
查
看
扫
码
查
看
界面设计
排版软件:PS
交互软件:AXURE XP
独立完成背景调查、用户调研、竞品分析。
视频作品
《回暖》——后疫情时代公益片
负责选题策划、拍摄脚本撰写、后期剪辑。
后期软件:PR、AE。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
k0ODUxODg4MA==.html
扫
码
查
看
《塘笑风生》——广州大塘村纪录片
负责选题策划、解说词撰写、后期剪辑。
后期软件:PR、AU(修音)。
解说词节选
片段一
大塘村以服装加工批发业为主,大大小小的布料厂和作坊密集分布在各处。这个地方
一年到头都是车水马龙,坊间的机器从未停过,狭窄的巷道满是货物、废布料,每个
人都在为生计忙碌着。
片段二
走过街道,映入眼帘的是密集的握手楼和逼仄的小巷,拥挤的街道充斥着络绎不绝的
人潮,叫卖、轰鸣、吵闹相互交织,那是大塘村用力呼吸的声音。
片段三
不夜城的热闹没有尽头,纺织厂藏匿在纵横交错的幽暗巷子里,相比主街的五彩斑斓,
白色是这里唯一的光。
由于靠近中大纺织商圈,大塘村也成为了华南制衣行业的发源地,与周边的康乐村、
鹭江村、五凤村一起被称为“广州制衣四大金刚”。
机器持续发出的轰鸣声,足以把人潮汹涌的声音吞没。人们在平车、裁床、电绣、烫
工等制衣岗位上各司其职、自得其乐。
片段四
离家、远行、生存、扎根,有人跨越千里,大展宏图,有人跋山涉水,却屡屡碰壁。
这里从不缺乏为生活奔波的人,他们始终依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努力自给自足,
打拼出属于他们的一方天地。
寒潮过后,万物复苏,这方天地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广漂们踏
足,而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与生生不息的希望,就在一次次擦肩而过中,悄然而生。
扫
码
查
看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k1MDg5ODg2OA==.html
《广饮广食
》——美食自制综艺 负责选题策划
、拍摄脚本撰写
、拍摄
、后期剪辑
后期软件:PR
、剪映
扫码查看
https
://v
.youku
.com/v_show/id_XNTk
1MDkyNzc
2
MA==
.html
摄影作品
纪实人像
纪实人像
演出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