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是双元零售理财部的理财顾问刘露,自 2010 年进入公司,今年是我在公司的第 11
年。进入公司的前几年,我主要通过银行驻点等形式开发客户,近几年来,随着行业不断发
展,我的展业方式逐步从银行驻点转向了以客户转介绍为主,服务客群也从以往的“以股票
客户为主”逐步扩大到了“有财富管理需求的客户”。通过这些年的不断累积,目前我名下
客户规模 3 亿左右,主要的业务方向是利用公司的各类工具和产品,服务好我们的客户,让
客户在财富增值的同时,也能知识增值和感受增值。以权益基金为例,服务好客户以后,客
户在进行复购的同时,也会为我们转介绍客户。以下是我在 2021 年进行权益销售的一些感
受和案例,供大家一起讨论参考。
客观来讲,2021 年市场整体的权益基金表现不如前两年,但通过不断向客户传达配置
理念、介绍公司产品引入逻辑、介绍公司的各类咨询工具,不断和客户沟通交流,以及融入
重点客户的日常生活等方式,2021 年我一共给客户配置了 5000 万的权益基金,这里面很多
是去年购买过我们公司产品,今年进行复购的客户。以单个产品为例,在和客户沟通之前,
我会做好相应的准备,比如会提前掌握该基金公司的发展史及其在行业的排名,基金经理的
过往业绩及风格、历史产品表现,参加业务线组织的产品路演,结合名下客户情况提前筛选
适配的客户邀约参加现场路演等,通过这一些的动作,一方面满足了客户需求,另一方面也
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过程中,我们需要多熟悉和掌握业务线提供的各类工具,比
如针基金诊断报告、配置建议书等,这些不仅是很好的访客的伴手资料,也能让客户在不同
券商之间形成对比,进一步体现我们的专业性。
有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前期通过转介绍开发的一位老年客户,基于对公司以及对我服
务的认可,刚开户的时候买了近 20 万的权益基金,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了解到她
在银行还买了 300 多万的权益基金,大概 15 只左右,其中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且很多是
风格相对重复的基金。于是我主动提出,能不能将这些基金的详细情况告诉我,我们可以提
供一些建议。客户在考虑一段时间后,最终将其在 4 家银行购买的所有基金代码及购买金额
告诉了我,通过业务线提供的基金诊断报告,以及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等情况,找了个合适
的机会,我便邀请客户到营业部面聊,通过深度的沟通,客户认可了公司的产品和专业度,
也采纳了我们的建议,便陆续赎回了在银行的购买的基金,不断复购了我们公司的权益产品,
同时表示后续会将自己身边的朋友介绍给我们。
在这之后,我进一步深切的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没有捷径可言,真的需要一步步脚踏实
地来做。在价格越来越低,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我们自身的专业性、站在客户
的角度思考问题、整合公司及业务线提供的各类资源、团队作战、适时与客户共情,等等,
这些都缺一不可。在此也感谢公司及业务线,为我们一线的理财顾问们,提供强有力帮助。
希望公司蒸蒸日上!希望所有人越来越好,业绩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