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责任编辑:张菊香 责任校对:潘 洁 责任印制:程 颖 图书在版编目 (CIP)数据 小微金融:台州历程/赵英军等编著.—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112 ISBN978-7-5220-1468-5 Ⅰ①小… Ⅱ①赵… Ⅲ①中小企业—金融—研究—台州 Ⅳ①F279243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数据核字 (2022)第 004653号 小微金融:台州历程 XIAOWEIJINRONG:TAIZHOULICHENG 出版 发行 社址 北京市丰台区益泽路 2号 市场开发部 (010)66024766,63805472,63439533(传真) 网 上 书 店 wwwcfphcn (010)66024766,63372837(传真) 读者服务部 (010)66070833,62568380 邮编 100071 经销 新华书店 印刷 保利达印务有限公司 尺寸 169毫米 ×239毫米 印张 1025 字数 144千 版次 2022年 4月第 1版 印次 2022年 4月第 1次印刷 定价 4600元 ISBN978-7-5220-1468-5 如出现印装错误本社负责调换 联系电话 (010)63263947
第4页
《台州小微金融改革系列丛书》 编委会 主 任:林先华 崔凤军 副 主 任:马厉财 胡新民 喻晓岚 俞 威 李钧敏 成 员:杨耿彪 鲍大慧 钱 平 陈小军 王 钧 江建法 金时江 段文奇
第6页
前 言 小微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再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尤其是对 于民生而言。小微企业被看作整个经济活动的基础细胞,是推动经济增 长、促进就业、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和引擎,人们经常用 “五六七八 九”来概括其作用和影响,即贡献国家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 GDP、70%左右的技术创新、80%的就业岗位、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共有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 1807万家,占全部规模企业法人单位 (以下简称全部企业)的 998%。其 中,中型企业 239万家,占比 13%;小型企业 2392万家,占比 132%; 微型企业15439万家,占比853%。就企业性质而言,又以私营企业为主, 2018年末,我国中小微私营企业有 15265万家,占全部企业的 844%,比 2013年末提高了 165个百分点,远远超过同期的大中型企业的增长速度。 其中,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13591万家,占全部企业的 751%。 2018年末,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员 233004万人,占全部企业就业人 员的794%;拥有资产总计达到 4026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资产数的 771%; 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882万亿元,占全部企业全年营业收入的682%。 当然,微型企业资金产值率相对较低。2018年末,微型企业的资金产 值率仅为 262%,相当于大型企业的 1/3,也比中型、小型企业分别低 303个和 291个百分点。微型企业实现全年人均营业收入 491万元,是 中型企业人均营业收入的 431%,是大型企业人均营业收入的 339%。① 1 ① 国家统计局 中小微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报告之 十二 [EB/OL](2019-12-18)http://wwwstatsgovcn
第7页
另外,从获得的社会资源支持的视角来看,中小企业的成长难与大中 型企业相比,尤其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自生自灭的特征相当 明显。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约束最大、最集中的显然是金融支持中的融资 难、融资贵问题。从调查数据看,大型银行小微贷款平均利率在 5% ~ 6%,各种新金融、类金融机构的平均利率普遍在 15%以上,而民间借贷 的平均利率一般在 20%以上,中小银行的贷款利率介于大银行贷款利率与 民间借贷利率之间。① 问题在于,对于大多数小微企业而言,从大型银行 获得贷款支持面临诸多难题,目前其融资渠道仍以民间借贷或其他小型金 融机构为主。 “融资难”和 “融资贵”的原因较为复杂,而且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 展中面临的共同难题。由于自身资产规模小、财务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 力弱,且大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等天然缺陷,小微企业无法满足银行严格 的信贷条件从而无法获得融资支持,这也是难处所在!尤其是从符合商业 合理性可持续的角度而言,小微企业的短板非常明显。但是,从金融服务 供给侧来看,因为对小微贷款 “信贷技术”上的创新不足,对风险把控上 的无能为力,信贷机构无法向小微企业提供其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这也是 客观上导致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之一。 如何破解? 其实这个问题,早在 20世纪 3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经过对 1929年全 球性经济危机的反思后,英国成立了以国会议员麦克米伦为首的 “金融产 业委员会”,对英国金融业和工商业展开调查。1931年,该委员会提出调 查报告,认为在英国,中小企业在筹措长期资金时尽管有担保,但仍然存 在融资难的现象,后来这被称为麦克米伦缺口 (MacmillanGap)问题。之 后,包括英国、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针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出 台过多种措施,进行过多种探索。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经过 20 2 小微金融:台州历程 ① 工行全面升级普惠金融服务 [N]光明日报,2018-09-26
第8页
世纪 80年代的发展后,大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纷纷建立,信 贷问题就成为越来越突出的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难题。 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也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 大省。多年来,资金短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很突出。需求虽 大,但正规金融体系能提供的金融支持缺口非常大。巨大需求催生了民间 金融的兴起,而且早期阶段,这些民营金融支撑了当时民营企业的生长。 1986年后,国家开始改革金融机构设立的规定,城市信用社设置有所放 开。1988年后,为适应当时台州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中国人民银行批 准,在台州范围内成立了 18家金融服务社、城市信用社,其中就包括后 来成为小微金融代表银行的台州银行的前身 “浙江黄岩路桥银座金融服务 社”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的前身 “浙江温岭城市信用社”。 此后,经过 30多年的探索,浙江台州已成为我国小微金融发展最具 特色的地区之一,台州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与 1993年成立的浙江泰 隆商业银行 (前身为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在如何解决小微金融尤其 是小微信贷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探索,破解了我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面临 的众多小微金融难题,丰富了世界小微金融信贷技术手段,许多做法具有 普遍的借鉴和推广意义。为了对这些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本书对台州小 微金融发展的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试图从中提炼总结出一些可复 制可借鉴的做法。 本书不仅对台州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小微金融机构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梳 理,也对小微金融运用经济金融理论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同时,为了 更全面地了解台州小微金融发展所具有的表征意义,本书还将其与国外不 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小微金融活动进行了比较,从中可以认识到中国特色小 微金融可能对世界其他地区小微金融带来的影响;为了了解地方政府对小 微金融发展成长的支持与引导,我们对台州市政府支持该地区小微金融的 做法进行了总结。 我们相信,分析台州小微金融的发展历程既是对一个局部地区金融发 3 前 言
第9页
展史的梳理,也是对表现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经验的一种总结,其中体现出 的一些智慧和做法,不仅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小微金融发展有借鉴意义,而 且对相关国家做好小微金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赵英军 浙江工商大学 4 小微金融:台州历程
第10页
目 录 1 金融排斥、小微金融与普惠金融 !!!!!!!!!!!!!!!!! 1 11 金融排斥: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 !!!!!!!!!!!! 1 12 金融排斥与小微金融 !!!!!!!!!!!!!!!!!!! 3 13 普惠金融 !!!!!!!!!!!!!!!!!!!!!!!! 9 2 台州小微金融发展历程 !!!!!!!!!!!!!!!!!!!! 18 21 台州小微金融崛起的坚实基础 !!!!!!!!!!!!!! 18 22 信用社主导时期 (1988—2002年) !!!!!!!!!!!! 27 23 从信用社到城市商业银行的蜕变 (2002—2006年) !!!!! 30 24 改制为商业银行后的特色发展 !!!!!!!!!!!!!! 33 25 台州三家代表性银行发展壮大的原因 !!!!!!!!!!! 37 3 小微金融的台州探索 !!!!!!!!!!!!!!!!!!!!! 41 31 小微金融成为 “世界性难题”的理论解释 !!!!!!!!! 41 32 台州的小微金融创新 !!!!!!!!!!!!!!!!!! 50 4 中国式社区银行模式的探索:台州实践 !!!!!!!!!!!!! 60 41 社区银行与小微信贷 !!!!!!!!!!!!!!!!!! 60 42 从社区银行视角观察台州小微银行的发展 !!!!!!!!! 63 43 台州小微金融机构的社区银行发展之路 !!!!!!!!!! 66 44 社区化经营风控问题解决的探索 !!!!!!!!!!!!! 72 1
第11页
45 社区化经营对高成本问题的解决 !!!!!!!!!!!!! 74 5 台州小微金融机构的管理创新 !!!!!!!!!!!!!!!!! 77 51 建立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制度和治理体系 !!!!!! 77 52 建立内部简洁高效的分权机制和激励机制 !!!!!!!!! 79 53 建立了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 81 54 较好解决了信贷关系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 !!!!! 81 55 适应小微客户需求,创新服务方式 !!!!!!!!!!!! 84 56 重视科技应用,利用数据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 88 57 利用特色的成本控制方式和灵活的定价方式获取良好收益 !! 90 58 务实的人才招聘、培训与配置机制 !!!!!!!!!!!! 92 59 相互学习与模式良性复制,溢出效应明显 !!!!!!!!! 93 6 台州其他金融机构的小微金融发展之路 !!!!!!!!!!!!! 95 61 基本概况 !!!!!!!!!!!!!!!!!!!!!!! 95 62 大型银行的小微之路 !!!!!!!!!!!!!!!!!! 96 63 台州农村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 +普惠金融 !!!!!!!!! 104 64 其他金融机构的小微之路 !!!!!!!!!!!!!!!! 109 65 各类银行在开展小微金融方面的优劣比较 !!!!!!!!! 109 7 台州小微金融发展中的政府 !!!!!!!!!!!!!!!!!! 111 71 小微金融发展中的政府 !!!!!!!!!!!!!!!!! 111 72 台州小微金融发展中政府的作为 !!!!!!!!!!!!! 114 73 政府创造良好信用环境的举措 !!!!!!!!!!!!!! 118 74 政银联通,小微金融机构承担普惠职能 !!!!!!!!!! 127 2 小微金融:台州历程
第12页
8 他山之石 !!!!!!!!!!!!!!!!!!!!!!!!!! 131 81 国外小微金融的几种模式 !!!!!!!!!!!!!!!! 131 82 欠发达国家的小微金融: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 !!!!!!! 133 83 新兴经济体国家小微金融:泰国开泰银行 !!!!!!!!! 136 84 发达国家的小微金融服务 !!!!!!!!!!!!!!!! 138 附录 台州小微金融发展大事记 !!!!!!!!!!!!!!!!! 150 3 目 录
第14页
书 1 金融排斥、小微金融与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近几年经济理论与实务领域的热词。从历史发展进程与理论 逻辑来看,普惠金融其实也是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不断深化的产物。按照国务 院印发的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2016—2020年)》的界定,“普惠金融是指 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 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 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 换而言之,普惠金融更多强调了对普通民众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深度。就 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而言,小微金融、小微信贷应该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小微金融与小微信贷,含义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尤其是在 经济起飞阶段,可以说小微金融的主要内容就是小微信贷。随着经济活动的不 断扩大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化,两者的内涵也逐渐出现差异,尤其是小 微金融的内涵在不断扩大,已不仅局限于小微信贷。 本章中,我们将对金融排斥、小微金融、小微信贷、普惠金融的概念进 行详细介绍。这不只是概念的界定,更重要的是从中可以看出理论认识是如 何逐步加深的。 11 金融排斥: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 信贷的历史已经很久远,在经济活动开始时存在的信贷一定是微小信贷, 因为当时的经济活动规模并不大。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大,参 与经济活动的企业规模也就有了大小之分。当金融业主要由以银行为代表的 金融机构主宰后,银行信贷就开始差别化供给。无论从哪一方面而言,大企 1
第15页
业获得金融支持的数量与规模越来越占优势。在有限的金融资源分配中,金 融机构对一部分企业与人员进行排斥,即金融排斥 (financialexclusion),就 成了一种符合理性或者说合乎利益取向的正常做法。经济学理论与经济政策 对小微信贷的关注,从逻辑上讲就是从对 “金融排斥”这一经济现象的关注 开始的。 金融排斥,是指在金融市场中,一部分人群或组织无法获得应有的金融 服务或者无法平等获得金融服务的现象 (ANZ,2004)[1] 。 金融排斥概念被认为是由英国金融地理学家 Leyshon和 Thrift(1993[2] , 1994[3] ,1995[4] )提出的,最初是在研究金融服务对象距离金融服务提供机 构空间距离远近如何影响金融服务获得程度时,发现了低收入人群难以获得 正常金融服务的问题,故提出金融排斥概念。由于低收入人群主要生活在偏 远的农村地区或欠发达地区,因此,金融排斥也可以看成是对某些地区的排 斥。之 后,金 融 排 斥 被 认 为 是 社 会 排 斥 的 组 成 部 分 (Leyshon& Thrift, 1993[2] 、1994[3] 、1995[4] ;Morrison&OBrien,2001[5] )。 ElaineKempson和 ClairWhyley(1999)[6]合著的 《被迫还是自愿:对金 融排斥的理解和反抗》一书,将金融排斥分为五种情形: (1)进入排斥 (accessexclusion),指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或金融体系风险 管理要求,部分群体无法进入正常的金融服务体系来获得金融服务; (2)条件排斥 (conditionexclusion),指由于一些特定的融资条件限制, 部分群体被排斥在服务对象名单之外; (3)价格排斥 (priceexclusion),指金融产品价格过高,因为难以承受, 部分群体被排斥在外; (4)市场排斥 (marketingexclusion),指金融产品出售的市场定位会将部 分群体排斥在外; (5)自我排斥 (self-exclusion),指部分群体因担心被拒或其他原因, 自己 “主动”将自己排斥在外。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发展中国家只有 41%的成年人拥有正式的金融机 构账户,8%的成年人在过去 12个月内从正式金融机构贷过款,2%的成年人 2 小微金融:台州历程
第16页
单独购买过健康保险 (Demirguc-KuntandKlapper,2012)[7] ,超过半数的成 年人并未获得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金融服务 (Chaiaetal,2009)[8] 。 金融排斥的研究也被扩展到其他方面。Collard等 (2001)[9]将金融排斥 用于对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研究,得出了中小企业面临严重金融排斥的 结论。之后金融排斥又被扩展到不同群体、企业和区域,如 Link(2004)[10] 认为低收入居民、中小企业、欠发达地区等在获得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方面 被排斥。 随着我国金融与发展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中小企业实践中难以及时获 得金融服务现象的日渐增加,有学者开始结合我国情况研究金融排斥问题。 田霖 (2007)[11] 从金融排斥视角分析了地理意义上存在的地区差异;而何德 旭等 (2007)[12] 从金融排斥性视角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失衡进行了解 释,认为金融风险评估程序、苛刻的贷款附加条件以及要求提供详细的个人 信息限制了农户获得金融资源,因此,我国 “三农”主体面临地理排斥、条 件排斥以及营销排斥。李涛等 (2010)[13] 基于我国 15个城市居民在投资等方 面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居民受到金融排斥的现象,发现城市居民在储蓄、 购买基金、保险、获得贷款等方面面临严重的金融排斥状况,低收入群体被 排斥的现象较为突出。王修华等 (2013)[14] 基于对我国 1547户农户的调研数 据,分析了我国农户受到金融排斥的状况,认为农户在信贷、储蓄两方面受 到金融排斥。焦瑾璞和周诚君 (2004)[15]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的覆盖面 不到 25%。许圣道和田霖 (2008)[16]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现象,认 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类型过于单一、竞争不足。 12 金融排斥与小微金融 金融排斥的原因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去探讨。第一,金融服务需 求侧。需求者自身的资产水平、教育水平、生命周期、性别以及所处地理位 置等,会影响他们获得的金融服务数量与质量。第二,金融服务供给侧。金 融服务供给主体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提供的金融产品种类、价格或者采取的 3 1 金融排斥、小微金融与普惠金融
第17页
产品营销策略自然会对某些群体形成排斥。 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金融排斥的对象都集中于某些群体或某些区域: 典型的群体是资产拥有量少的弱势群体,贷款规模小、资产规模小的低收入 人群,以及小企业,尤其是小农户;典型的区域是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城镇 的边远地区。如果两者兼具,就更是被排斥的对象。 贝克等 (Becketal,2005[17] 、2008[18] 、2013[19])的一系列研究报告, 对多个国家几千家不同规模企业的成长状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 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微企业更易受到融资约束,而且公司越小,受约束 的概率越大。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国家也 是如此。 我国的金融排斥现象所具有的特征也与此类似。贝多广 (2015)[20]的研 究数据显示,截至 2014年末,中小微企业获得的信贷额仅占企业贷款余额的 304%;从资金利率来看,2014年江苏常州 41家小微企业的银行贷款平均年 利率为 83%,高于同期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 21个百分点。徐扬 (2013)[21] 测算的小微企业银行融资成本更高,年化利率达到 1275%。 金融排斥行为中,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最基本的信贷服务是最普遍的现 象,中小企业也是被排斥的主体。因为,如果企业最基本的信贷需求都难以 满足,对居民的更多的金融服务就更难实现。因此,我们先了解小微信贷。 121 小微信贷 其实,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一些国家的注意,如英国在 20世纪 20—30年代就提出了麦克米伦缺口问题 (Macmillangap)。1931年, 英国金融产业委员会发布了麦克米伦委员会 (TheMacmillanCommittee)提交 的 《麦克米伦报告》 (TheMacmillanReport)。这是在对英国金融体系和大量 中小企业进行了两年调查后提交的一份报告。该报告认为,由于融资体制缺 陷,英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资金缺口,具体表现为金融部门不愿 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麦克米伦缺口被提出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开始引 起人们的关注。之后,英国也陆续完成 Bolton报告 (1971)、Wilson委员会报 4 小微金融:台州历程
第18页
告 (1979)、阿斯顿大学商学院报告 (1991)等。 《麦克米伦报告》发布后, 其他国家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详细内容参考贝克等 (Beck等,2005)。 对于小微企业难以获得信贷服务引出的问题,许多研究者、国家、国际 组织都对此给予了关注。如 Kuntchev等 (Kuntchev,Ramalho,Rodriguez- MezaandYang,2014)[22] 的研究认为,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更易受到 信贷约束,在发展中国家,信贷可获得性与企业规模成反比,与这些国家的 生产率和金融深化程度成正比。世界银行为此发布了多项报告,如世界银行、 中小企业融资论坛和国际金融公司联合发布了 《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对新 兴市场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融资不足与机遇的评估》报告 (WorldBank, etal,2017)[23] ,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评估了全球 128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微 企业①融资缺口规模。 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报告中指出,全球发展中国家中共有 162亿家中小微 企业,其中 21%的小微企业受到完全的信贷约束 (无法获得外部融资), 19%的小微企业受到部分信贷约束 (可以获得部分外部融资);对于中小企业 而言,30%的小微企业受到完全信贷约束,14%的小微企业受到部分信贷约 束。也就是说,6520万家中小微企业受到信贷约束,占中小微企业总数的 40%。换言之,全球发展中国家每 10家中小微企业中,就有 4家企业无法从 外部获得资金或获得资金有困难。 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正规的中小微企业的潜在融资需求为 89万亿美 元 (非正规中小微企业的需求约有 3万亿美元),但能提供的信贷规模只有 37万亿美元,仅能满足正规中小微企业潜在融资需求的 42%,信贷缺口达 到 52万亿美元,相当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全部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 19%。 而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信贷约束程度会因为国家间的收入不同而有 不同的表现。高收入组国家的中小微企业不受约束的比例最高,达到 81%, 5 1 金融排斥、小微金融与普惠金融 ① 世界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具体定义在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标准。一般将雇员在 10人以下,资 产总额在 100万美元以下,年销售额小于 100万美元的企业称为微型企业;雇员在 11~50人,资产总 额在 100万 ~300万美元,年销售额在 100万 ~300万美元的企业称为小型企业。
第19页
即受约束的比例只有 19%;而低收入组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受约束的比例 为 67%;中高收入组国家受约束的比例为 35%,不受约束的比例为 65%;中 低收入组国家受约束的比例为 48%,不受约束的比例为 52% (见表 1-1)。 表 1-1 不同收入国家中小微企业受到的信贷约束程度比较 单位:% 组别 完全受约束 部分受约束 不受约束 低收入组 42 25 33 中低收入组 15 33 52 中高收入组 26 9 65 高收入组 7 13 81 总体 22 18 60 注:四舍五入,数据不一定等于 100%。 资料来源:IFCdataandanalysis。 根据世界银行等机构的上述报告,2017年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达 18万亿美元,相当于 2015年 GDP的 17%。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世界银行发 布的报告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中国人民银行 和世界银行,2017:31)[24] ,29%的中国企业为完全信贷约束,7%的企业为 不完全信贷约束,18%的企业为或有信贷约束,46%的企业为无信贷约束。 122 小微金融 如同信贷与金融的区别一样,按照世界银行报告的定义,小微信贷也不 完全等同于小微金融 (microfinance)。小微信贷是小微金融最重要的部分,但 并非全部。 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小微金融是被作为一种扶贫手段来使用的,是指 “向低收入客户 (包括自我雇用的业主)提供金融服务”。金融服务一般包括 储蓄、信贷、保险和支付。还有一种更广义的概念,即认为小微金融是一种 推动后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工具,小微金融服务包括提供金融中介服务 与社会中介服务。 我们认为,Ledgewood(1999)[25] 对小微金融的定义基本上反映了这一概 念包含的意义:小微贷款;对借款人和投资的非正式评估;设计抵押品替代 6 小微金融:台州历程
第20页
机制,例如集体担保或强制性储蓄;重复获得贷款或能获得更大数额贷款; 简化贷款监督;提供安全的储蓄产品;等等。 国内学者李扬认为,小微金融服务是专门向小型和微型企业及中低收入 阶层提供小额度的可持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活动。这种金融服务不仅包括贷 款,还有股权服务,资本金服务,存款、保险和其他一些增值服务。① 随着对中小微企业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 创新、减少贫困、增加就业等方面的显著作用逐渐被肯定,如何支持中小微 企业的发展就成了许多国家不得不考虑的事情。世界银行的调查表明,非正 式企业 (其中基本为中小微企业)在新兴市场国家创造了 48%的工作机会, 在发达国家提供了 25%的工作岗位,但是在这两个类型的国家中,非正式企 业创造的 GDP仅分别占 GDP总量的 37%和 16%。发达经济体中,扩张迅速 的中小微企业创造了大部分新增就业岗位,总人数比例不到 10%的中小微企 业创造了 70%的工作岗位,中小微企业中 164%的企业创造了 38%的新工作 岗位;巴西 8%的中小微企业创造了 57%的工作机会 (IFC,2013)[26] 。在中 国,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的高质量增长,增长重心转向 “内循 环”,中小微企业目前的 “五六七八”贡献可能会出现变化,中小微企业在某 些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经济增长放缓后,在解决就业方面中小 微企业将继续承担起创造新增工作岗位的责任。 既然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哪些因素会影响它们的成 长呢? 根据隶属于世界银行集团的国际金融公司的调研,世界范围内影响中小 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中,获得金融服务排在前列。在东亚地区,“获得金融 服务”的影响程度为 39%,说明在中小微企业发展中,金融服务成为最关键 的影响因素;在南亚地区,“获得金融服务”的影响程度为 29% (仅次于电 力供应的影响程度);在拉美地区和中亚与东欧地区, “获得金融服务”的影 7 1 金融排斥、小微金融与普惠金融 ① 李扬 小微金融发展迎来新起点 [EB/OL]. (2012-05-15)http://financesinacomcn/ money/bank/bank_hydt/20120515/111312067356shtml
第21页
响程度也排在前三位 (见表 1-2)。这说明,金融服务已经成为制约发达国 家之外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 表 1-2 影响中小微企业成长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单位:% 影响中小微企业成长 的主要因素 撒哈拉以 南非洲地区 南亚地区 东亚地区 拉美地区 中亚与东欧 电力 27 38 7 5 3 犯罪、偷窃和其他犯罪 17 2 3 7 2 获得金融服务 14 29 39 12 17 腐败 7 4 2 7 7 非正规行业的竞争 6 1 13 17 10 获得土地 4 4 4 1 3 税率 4 1 4 19 19 原材料与产品的运输 4 1 5 2 1 工人受教育程度低 4 1 5 9 13 司法审判等因素 3 18 6 6 11 调研国家数 (个) 38 4 9 17 31 资料来源:IFC(2013:9)。 世界银行也对中国企业营商环境中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 果表明:被调查的中国企业中,约 22%的企业认为,融资是企业发展的最大 障碍 (其中中型企业占比为 25%,小型企业占比为 22%);15%的企业认为 税率是最大障碍,13%的企业认为工人受教育程度低是最大障碍。从获得贷 款或者授信的角度来看,大约 25%的中国企业获得过贷款或信用额度,但获 得过贷款或信用额度的大中小企业的占比差异很大———小微企业获得过贷款 或信用额度的占比为 14%,中型企业的占比为 35%,大型企业的占比达 51% (中国人民银行和世界银行,2017:31)[24] 。从小微信贷转向小微金融,不仅 是概念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内涵的扩大。从国际发展趋势看,小微金融概 念的内涵在近些年出现了三大变化:一是从小微信贷转向小微金融;二是从 福利主义的小微金融制度转向制度主义的小微金融,即从原来扶贫性质的机 构向商业性质的机构转变;三是从小微金融转向普惠金融。 小微金融的需求与供给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从满足需求来看,小微金融 8 小微金融:台州历程
第22页
对需求者提供的金融服务不断扩大,从单一走向多个层面,对小微客户的金 融服务不仅从信贷扩展到储蓄、支付和保险等领域,而且满足这些服务的服 务产品、产品价格、方便程度等都大大丰富。从小微金融的供给来看,不仅 金融服务的产品越来越丰富,提供服务的机构名单也在扩大。从国外来看, 有非政府组织的小微金融机构、金融合作社、正规的商业小微金融银行、专 业化的小微金融机构 (农村和社区银行、储蓄银行、国有银行等)、非银金融 机构 (如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等)等。从我国来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 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小贷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公司等 都在提供小微金融服务。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随着政府政策转向支持小微企 业发展与人们生活 “金融化”要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加大小 微金融或者 “普惠金融”的业务。 13 普惠金融 从小微信贷到小微金融再到普惠金融 (inclusivefinancial),反映了金融 发展的历史演进,也反映了人们对金融认识水平的不断提升。 普惠金融,也称包容性金融,由联合国在 2005年 “国际小微信贷年”首 次提出。之后不同利益相关方给出了多种定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 2014年 《全球普惠金融发展报告》中对普惠金融的定义为 “使用金融服 务的个人和企业的比例”。 普惠金融中心 (CenterforFinancialInclusion)对普惠金融的定义为 “向 所有有需求的人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即便利、可负担、适当、尊 重客户及保护客户权益)”。此外,金融服务由各类主体在竞争性市场中提供, “具有多样的服务提供者、强大的金融基础设施,及清晰的监管框架”,这显 然是对普惠金融提出了一个多维度的愿景。 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组织 (GPFI)将普惠金融定义为 “所有处于工作 年龄的成年人 (包括目前被金融体系所排斥的人),都能够有效获得正规金融 机构提供的以下金融服务:贷款、储蓄 (广义概念,包括活期账户)、支付和 9 1 金融排斥、小微金融与普惠金融
第23页
保险”。同时其进一步将 “有效获得”定义为 “消费者能够以可负担成本获 得、提供者能够持续供给的便捷、负责任的金融服务,使那些被排斥在金融 服务之外和金融服务不足的消费者能够获得和使用正规金融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和世界银行 (2017:5)[24] 的定义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普惠金 融的内在含义:个人、小微企业 (MSEs)能够获取和使用一系列合适的金融 产品和服务,这些金融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而言便捷安全,对提供者而言商 业可持续。金融服务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实践和研究 证明。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将提供更多、更 好的金融服务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企业投资与帮助人们 摆脱贫困的一种重要手段。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贫困人群缺乏必要的金融服务,例如银行账户,或者 说目前广为流行的电子支付或数字支付。所以,世界银行将获得和使用正规 金融服务作为一个关键优先事项来推进。这些基础的普惠金融服务,产生了 显著的效果。 以世界银行报告 《全球普惠金融指数数据库 2017》中的案例为例,普惠 金融中的移动货币服务即通过手机存储和转移资金,在肯尼亚就产生了显著 影响,特别是对女性———女户主家庭的储蓄增加了 1/5以上;帮助 185000名 女性离开农业去从事商业或零售活动;使极端贫困的女户主家庭减少了 22%。 数字金融服务还有助于人们管理财务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在肯尼亚,研究 人员发现,当面临收入意外下降的冲击时,移动货币服务使用者的家庭支出 并没有减少,而未使用移动货币服务或移动货币网络接入服务的家庭,购买 食物和其他物品的支出则会减少 7% ~10%。又比如在尼日尔,一个为期 5个 月的救济项目将政府每月支付的社会福利从发放现金改为通过手机发放,平 均节省了 20个小时的路途跋涉和等待时间 (世界银行,2017)[27] 。 金融服务还可以帮助人们积累储蓄、增加生活必需品消费。在开办了储 蓄账户后,肯尼亚市场商贩 (主要是女性)的储蓄率更高,而且在生意上的 投资增加了 60%;尼泊尔女户主家庭在接受了免费储蓄账户后,在营养食品 (肉类和鱼类)上的支出增加了 15%,在教育方面增加了 20%;马拉维将收 10 小微金融:台州历程
第24页
入存入储蓄账户的农民在农业设备上的支出增加了 13%,农作物价值增加 了 15%。 中国在推进普惠金融服务方面取得的成就①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 是中国各届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通过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来促进发展, 特别是提高弱势群体、落后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最近几年政府力推的 政策手段之一。2005年之后,中国在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方面作出了一系 列努力,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 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在部分省市进行的试点工作,国务院于 2015年正式发 布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以下简称 《发展规划》), 其中给出了我国特色的普惠金融定义:“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 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 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 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 《发展规划》在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方面,设 定了宏伟蓝图,并明确其扩展和深化普惠金融的重点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 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缺乏金融服务或金融服务不 足的群体。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世界银行联合发布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 融:实践、经验与挑战》报告 (以下简称联合报告),对中国普惠金融进行了 较为全面的总结。中国在推进普惠金融服务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建设 了强大的金融基础设施,降低了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实现了资金 在个人、企业及政府之间的安全、高效流动;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代理 服务网络———助农取款服务网络,扩大了正规金融部门的服务范围,使其能 11 1 金融排斥、小微金融与普惠金融 ① 中国人民银行,世界银行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 [R].2017
第25页
够拓展到金融服务不足的农村地区。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日益渗透到民众生 活的各个层面。 联合报告依据服务可得性、多样且适当的金融产品指标对我国在二十国 集团中的排位进行了量化评价①,我国在普惠金融方面取得的总体成绩高于二 十国集团的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水平,有些项目甚至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 1服务可得性 普惠最基本的要求是消费者必须能够便捷地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也称 为服务可得性,体现为各类金融服务设施 (如分支机构、ATM或其他网点及 设备)的分布,或基于网络传输的手机、计算机等远程服务渠道。可得性越 高,交易成本越低,人们的满足感越强烈。从物理网点和远程服务点指标角 度看,中国金融部门的物理可得性 (包括分支机构、ATM和代理机构)与二 十国集团高收入国家的中位数大致相当,明显高于二十国集团中等收入国家 及两个大型中等收入国家组的中位数。从金融服务代理机构来看,作为银行 分支机构的补充,中国拥有近 100万家,绝对量世界第一。而且移动设备和 互联网正成为获得金融服务的新渠道,也是数字经济时代最有效获得金融服 务的途径。 2多样且适当的金融产品 为满足消费者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机构设计了一系列合适的金融产品 和服务,并以合理的成本来提供。金融产品的合适性或质量涉及很多方面, 国际智库 “普惠金融中心” (CenterforFinancialInclusion)认为金融产品的 “质量”包括可负担、便捷、产品匹配、安全、维护客户尊严,以及保护客户 权益。 (1)储值账户。储值账户拥有率是反映普惠金融的核心指标之一,中国 在推动获取储值交易账户这一重要的基础性金融工具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2017年世界银行 GlobalFindex的调查数据显示,90%的中国成年人至少 12 小微金融:台州历程 ① 这也是评价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四大指标中的前两项,另外两项为商业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安 全和责任。
第26页
拥有一个储值交易账户,高收入国家的比例为 94%,发展中国家平均为 63%。中国数字支付的普及程度与二十国集团中中等收入国家相当。随着电 子商务和基于社交网络的非银行支付平台的普及,使用互联网和手机进行支 付在中国越来越流行,互联网金融成了中国提升普惠金融水平的重要手段。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29%的成年人在过去一年里使用过互联网支付账单或 在线购物。高收入经济体的这一比例达 68%,中国为 49%,不包括中国在内 的发展中经济体平均比例仅为 11%。 (2)个人存款和借款。中国成年人的储蓄行为较为普遍。中国成年人中 大约有 72%的人在过去一年中有储蓄或存钱行为,这一比例明显高于二十国 集团中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比例。 (3)社会医疗保险。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CHFS)2015年提供的数据表 明,中国约有 87%的工作年龄人口 (21岁及以上)及退休人员已被社会医疗 保险覆盖,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学生健康 保险等一系列保险项目。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成年人中,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 率达到了 91%。 3小额融资 普惠金融是金融深化的一种手段。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普惠金融表现为 服务覆盖面和质量提升;对于企业而言,普惠金融表现为获得更多的融资便 利,尤其是小微企业和与 “三农”相关的资金需求,因为各种原因被传统金 融排斥。在这方面,中国政府从政策上做了多方面努力,通过产品创新,提 高金融服务可得性、使用体验和质量,在推广基础金融服务 (即银行账户和 支付服务)、向农户提供生产经营性贷款、向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方面取得 了突出的成绩。中国政府采用的手段既有与其他国家相同的做法,如设立代 理机构、建立新型机构,服务金融服务需求,还有一些特有经验,如发挥开 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网络建立非银 行支付机构,如支付宝、微信等。 从支付和存款服务的基本情况来看,超过 96%的中国企业声称拥有支票 或储蓄账户,超过 95%的小企业声称拥有账户。与二十国集团中等收入国家 13 1 金融排斥、小微金融与普惠金融
第27页
相比,中国企业在账户拥有率上居于领先地位。 近 15年来,中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提升是我国历史上改变最大的 阶段。“三农”问题是解决中国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国家的关键环节之一。在 普惠金融发展中,中国政府持续在农村地区进行了一系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如设置不同模式的农村助农取款服务点、创新了便于农民使用的多种金融服 务产品、通过政策要求金融机构提供必要的金融业务、放宽为农服务金融机 构设立的条件、提供补贴等。特别是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的创新,大大提升了 农村的金融服务的水平。但总的来说,农村的普惠金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发展的意义上讲,普惠金融也许更为全面地反映了金融服务应该实现 的目标。但是,正如从小微信贷—小微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顺序一样,一 方面是人们认识的步步深入,另一方面也是实践演化的一种进程。从普惠金 融视角看,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如何解决传统金融服务对低收 入客户交易成本高企的问题; (2)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对信用评估影响的问 题;(3)市场竞争和创新不足问题。 结合发展和福利目标,在经济不同发展阶段,金融服务实现的任务应该 会有不同。从表 1-1、表 1-2可以看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中小企业所 面临的发展影响因素不同。普惠金融从金融服务主体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 两种类型的问题:一类是通过金融服务提高个人作为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或者 说效用水平;另一类是服务中小微企业,推动企业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 说,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农”的发展在中等收入阶段的重要性可能更为 突出。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经过前期的发展,我们已经在金融深化方 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普惠金融最难解决的问题在于小微信贷存在的问题。 但如何做好小微贷款是世界性难题,如何解决,各国都在进行探索。本书主 要对中国台州地区在小微信贷方面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后文将详细阐述。 14 小微金融:台州历程
第28页
参考文献 [1]ANZAReportonFinancialExclusioninAustralia[R].Australiaand NewZealandBankingGroupLimited,2004 [2]LeyshonA,ThriftNTheRestructuringoftheUKFinancialServices Industryinthe1990s:AReversalofFortune[J].JournalofRuralStudies,1993, 9(3):223-241 [3]LeyshonA,ThriftNAccesstoFinancialServicesandFinancialInfra structureWithdrawal:ProblemsandPolicies[J].Area,1994,26(3):268-275 [4] LeyshonA,ThriftNGeographiesofFinancialExclusion:Financial AbandonmentinBritainandtheUnitedStates[J].TransactionsoftheInstituteof BritishGeographers,1995 [5]MorrisonPS,OBrienRBankBranchClosuresinNewZealand:The ApplicationofaSpatialInteractionModel[J].AppliedGeography,2001,21(4): 301-330 [6]Kempson,Elaine,ClaireWhyleyKeptoutoroptedout?[M].Bristo: ThePolicyPress,1999 [7]Demirguc-Kunt,Asli,andLeoraKlapper2012“MeasuringFinan cialInclusion:TheGlobalFindex”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6025,World Bank,Washington,DC [8]Chaia,Alberto,AparnaDalal,TonyGoland,MariaJoseGonzalez,Jona thanMorduch,andRobertSchiff2009“HalftheWorldIsUnbanked”Financial AccessInitiativeFramingNoteFinancialAccessInitiative,NewYork [9]CollardS,KempsonE,WhyleyCTacklingFinancialExclusion:An Area-basedApproach[M].Bristol:ThePolicyPress,2001 [10]LinkCAReportonFinancialExclusioninAustralia[R].Melbourne, ANZ,2004 15 1 金融排斥、小微金融与普惠金融
第29页
[11]田霖 我国金融排除空间差异的影响要素分析 [J].财经研究, 2007(4):107-119 [12]何德旭,饶明,刘蓬.从金融排斥性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 [J].金融时报,2007(5):54-60 [13]李涛,王志芳,王海港,等 中国城市居民的金融受排斥状况研究 [J].经济研究,2010(7):15-30 [14]王修华,傅勇,贺小金,等 中国农户受金融排斥状况研究———基 于我国 8省 29县1547户 农 户 的 调 研 数 据 [J].金 融 研 究,2013(7): 139-152 [15]焦瑾璞,周诚君 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八大理论争论 [J].河 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7(3):1-3 [16]许圣道,田霖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研究 [J].金融研究, 2008,337(7):195-206 [17] Beck,Thorsten,AsliDemirgü-Kunt,andVojislavMaksimovic, 2005“FinancialandLegalConstraintstoFirmGrowth:DoesFirmSizeMatter?” JournalofFinance,60,137-177 [18] Beck,Thorsten,AsliDemirgü-Kunt,andVojislavMaksimovic, 2008“FinancingPatternsAroundtheWorld:AreSmallFirmsDifferent?”Journal ofFinancialEconomics,89,467-487 [19]Beck,Thorsten,AsliDemirgü-Kunt,andDorotheSinger2013“Is SmallBeautiful?FinancialStructure,Size,andAccesstoFinance”WorldDevel opment,52,19-33 [20]贝多广 好金融 好社会: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 (2015) [R].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21]徐扬中小企业 “融资贵”贵在哪里 [J].望,2013(33):12-13 [22] Kuntchev,Veselin,RitaRamalho,JorgeRodríguez-Meza,JudyS Yang2014“WhatHaveWeLearnedfrom theEnterpriseSurveysRegarding AccesstoCreditbySMEs?”WorldBank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No6670 16 小微金融:台州历程
第30页
[23]WorldBank,SMEFinanceforumandinternationalFinancialCorpora tion2017MSMEFINANCEGAP:AssessmentoftheShortfallsandOpportunities inFinancingMicro,SmallandMedium EnterprisesinEmergingMarketsWorld Bnak [24]中国人民银行,世界银行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 验与挑战 [R].2017 [25]Ledgerwood,JoannaTheMicrofinanceHandbookWorldBank,2013 [26] INTERNATIONALFINANCECORPORATION (IFC)2013Small andmediumenterprisefinance:newfindings,trendsandg-20/globalpartnership forfinancialinclusionprogressWorldBank,2013 [27]世界银行 全球普惠金融指数数据库:度量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革 命 [R].2017 17 1 金融排斥、小微金融与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