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22-11-1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长江三峡生态环境

1长江三峡生态环境情况 依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一)》,将三峡库区分为库区、三峡库区影响区(简称影响区)、三峡库区上游地区(简称上游区)。 长江三峡库区重庆部分的库区区县(市)有江津市、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涪陵区、武隆县、丰都县、石柱县、忠县、万州区、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等 15 个区县(市)和主城区(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等 7 区)。影响区有合川、永川、璧山、铜梁、潼南、大足、荣昌、綦江、万盛、南川、梁平、垫江、彭水、双桥、黔江等 15 个区县。上游区有酉阳、秀山、城口 3 个县。本文涉及的三峡库区范围包含重庆市辖区内的库区、影响区、上游区。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质地貌 三峡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缘,自北至南由大巴山—荆山、巫山、大娄山、武陵山等山脉组成。总体地势西高东低,三峡隆起与江汉坳陷高差悬殊,对照鲜明。库区最高峰云盘岭为 2796.8 米,向东南降到 1000~800米,中部平行岭谷区 1200~200 米,形成以中低山为主的山丘地貌。受岩性的影响,库区有较大面积的发育... [收起]
[展开]
长江三峡生态环境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1

长江三峡生态环境情况

依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一)》,将三

峡库区分为库区、三峡库区影响区(简称影响区)、三峡库区上游地区(简称上

游区)。

长江三峡库区重庆部分的库区区县(市)有江津市、渝北区、巴南区、长

寿区、涪陵区、武隆县、丰都县、石柱县、忠县、万州区、开县、云阳县、奉

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等 15 个区县(市)和主城区(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

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等 7 区)。影响区有合川、永

川、璧山、铜梁、潼南、大足、荣昌、綦江、万盛、南川、梁平、垫江、彭

水、双桥、黔江等 15 个区县。上游区有酉阳、秀山、城口 3 个县。本文涉及的

三峡库区范围包含重庆市辖区内的库区、影响区、上游区。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质地貌

三峡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缘,自北至南由大巴山—荆山、巫

山、大娄山、武陵山等山脉组成。总体地势西高东低,三峡隆起与江汉坳陷高

差悬殊,对照鲜明。库区最高峰云盘岭为 2796.8 米,向东南降到 1000~800

米,中部平行岭谷区 1200~200 米,形成以中低山为主的山丘地貌。受岩性的

影响,库区有较大面积的发育在紫色土和石灰岩上的各类石灰土(钙质土)。库

区内河谷平坝约占总面积的 4.3%,丘陵占 21.7%,山地占 74%。三峡库区海拔

1200 米以下丘陵表层多为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页岩和泥岩。红色砂页岩

面积约占 52%,其它为花岗岩或石灰岩,是容易风化易受侵蚀的类型。

2、气候

三峡地区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水热条件良

好。河谷低海拔地区年平均气温 18℃左右,山区高海拔地区约 17℃,无霜期

220~340 天;年降水量在东部、中部沿长江两岸广大地区为 1000~1200mm,东

南部、东北部为 1200~1500mm;平均日照时数 980~1580 小时,是全国日照最

少的地区之一。

3、水资源

三峡库区重庆段流域水资源丰富,境内各类水资源总计 4624.42 亿立方

米,多年平均地表水水资源量 511.44 亿立方米,地下水水资源 131.66 亿立方

米,入境水资源量 3981.32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 1682 立方米,亩均水资源

量 2048 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 63.9%。

区域内江河纵横,水系发达,均属长江水系。除任河注入汉江、酉水注入

北河汇入沅江(入洞庭湖)、濑溪河和大清流河注入沱江外,其余均在市境内汇

第2页

2

入长江。总计有流域面积大于 50 平方公里的河流约 374 条。其中流域面积

50~100 平方公里的河流约 167 条,流域面积 100~500 平方公里的河流 152

条,流域面积 500~1000 平方公里的河流 19 条,流域面积 1000~3000 平方公

里的河流 18 条,流域面积大于 3000 平方公里的河流 18 条。

4、土壤

三峡库区土壤共有 7 个土类 16 个亚类。主要土壤类型有黄壤、山地黄棕

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石灰土、潮土和水稻土。在土壤类型中,紫色土占

土地面积 47.8%,富含磷、钾元素,松软易耕,适宜多种作物,目前是库区重

要柑橘产区;石灰土占 34.1%,低山丘陵有大面积分布;黄壤、黄棕壤占

16.3%,是库区基本水平地带性土壤,分布于高程 600 米以下的河谷盆地和丘陵

地区,土壤自然肥力较高。耕地多分布在长江干支流两岸,大部分是坡耕地和

梯田。

5、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类型丰富,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自然植被具有垂

直分带的特点。海拔 1300 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13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

交林、针阔混交林,2200 米以上为亚高山针叶林带,灌丛分布于淹没区至 2200

米之间的地带。目前,在库区已找不到能代表该区域的完整植被类型,生物多

样性丰富度极高。

三峡库区的国家保护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宝贵的历史遗产。通过

陆生植物本底调查,三峡库区的维管束植物有 6088 种,约占全国植物总数的

20%;其中种子植物占全国种子植物总数的 22%;三峡库区分布的中国特有属

共有 66 属。目前,三峡库区列入国家保护植物名录的物种有 150 种,珍稀濒危

植物有 51 种,其中濒危种 8 种,稀有种 19 种,渐危种 24 种,占全国总数

(388 种)的 13.1%,这一区域是珍稀濒危植物的一个多度中心。

三峡库区范围内有哺乳类动物 102 种,国家ⅱ级保护物种 5 种(金丝猴、

云豹、豹、虎、金猫),国家ⅱ级保护物种有猕猴、藏酋猴、秃鹫、虎纹蛙、穿

山甲、黑熊、豺、黄喉貂等 42 种,省级保护物种 20 种。在水位淹没线附近地

区受水库蓄水影响的物种有:鸳鸯、猕猴、水獭、鬣羚(苏门羚)、红腹锦鸡

(局部)共计 5 种,均属于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虎、金钱豹、云豹、金猫在库

区可以认为已经处于野外灭绝或接近野外灭绝的境地。

(二)经济社会概况

重庆市总人口 3130.1 万人,其中库区 1922.48 万人,影响区 1049.49 万

人,上游区 157.80 万人。重庆市全年实现 gdp2250.56 亿元,一、二、三产业

之比为 15.0:43.4:4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094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 2215 元。12 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 8 个市定贫困县主要分布于库区

第3页

3

和影响区的大巴山区、武陵山区,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元;其中,特困

村有 2800 多个,绝对贫困人口有 82 万人,相对贫困人口 211 万,特别是位于

海拔 1000 米以上居民的生存条件相当困难。到底,库区共搬迁安置移民

691034 人,其中城镇居民 447868 人,农民移民 243166 人,其中省外安置

93621 人。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在线书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