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评
班级 | |
姓名 |
(用时: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北京时间2023年 10tt{A31}tt{H8} 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 1~3 题。

4.在2月18日该唇针投影的移动方向正确的是(


1.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时,英国(实行夏令时,时钟调快一小时)伦敦(零时区)时间为( )
A. 1:11 B.3:11
C.5:49 D.7:59
5.当该赤道式日针投影指向暑盘正下方的刻度时,纽约(西五区)时间为( )
2.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当天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
A.22:00 B.22:16 C.23:16 D.23:20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夏至日北京时间13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 73.5° ,北京时间9时,兴趣小组在该地借助太阳的位置用手表(表面朝上)确定正南方向。据此回答 6~8 题。
3.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驻留太空期间(
A.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B.沐阳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C.北京楼房正午影长渐长D.南京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
6.该地的经度是(
A.120^{\circE} B. 115°E
C.110^{\circE} D. 105°E
赤道式日的面和赤道面平行,盘上的刻度是等分的,正反两面都有刻度。下图为北京市 (116°E) 某高校校园内的赤道式日某日照片,拍摄时间接近当地正午。据此回答 4~5 题。
7.该地的纬度是( A.30°N B. 7°N C.16.5°N D. 40°N
8.下列四种确定正南方向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下图为某河流顺直河段横剖面示意图,箭头表示全年正午太阳光来向(遮蔽区范围的大小随季节发生变化)。据此回答 {\mathfrak{g}}~10 题。

9.该河流( )
A.位于南半球 B.自西向东流C.右岸侵蚀严重 D.左岸适宜城镇建设
10.遮蔽区面积达到最大之日(
A.我国北方地区寒潮天气多发B.地球公转速度最慢C.扬州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D.南极洲正值最佳科考期
艺术作品《太阳隧道》位于 (41°18^{\prime}N,113°51^{\prime}W) 的沙漠中,由①②③④四块呈开放的“X”形放置的空心混凝土圆柱体组成(图1)。游客在特定日期可从管道延伸方向欣赏日出或日落。图2为来自中国的某游客利用《太阳隧道》在北京时间8:07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11~12 题。
A.前 ① 后 ③ B.前 ② 后 ④ C.前 ③ 后 ① D.前 ④ 后 ②
下图是晨昏线与地方时9时的经线的交点随时间(半年)和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 13~15 题。
12.图2中前后两空心混凝土圆柱体分别为图1中的()

13. ④ 点所对应的日期( )


11.图2所示日期,当地的昼长时间最接近(
A.8小时 B.9小时C.15小时 D.16小时30分
A.一定是3月21日B.一定是6月22日C.可能是9月23日D.可能是12月22日
14.晨昏线与地方时9时的经线交点的纬度最小值最有可能为( )
A{*}38° B. 28° C. 58° D.70°
15.下列关于 ①② 两点所对应的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可能相同B.纬度一定相同C.纬度值一定相同D.不确定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据此回答 16~17 题。
地点 | 甲 | 乙 | 丙 | 丁 |
白昼时间 | 5小时 30分 | 9小时 09分 | 11小时 25分 | 13小时 56分 |
16.四地按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7.此日甲地日出时间为当地(
A. 7:30 B.9:15
C.9:00 D.3:15
下图为小明绘制的2022年11月2日和二分二至日中国迎来第一缕阳光的晨线示意图。据此回答 18~ 20题。

18.表示2022年11月2日的晨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晨线 ③ 出现当日,能表示杭州太阳视运动的是( )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6分)
23.(20分)下图为东半球示意图,AB为地轴,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 \angle a 为 15°,C 地经度为 20°W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0.晨线 ①\rightarrow② 期间,杭州(

A.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日出时刻提前C.正午日影渐短 D.日出方位北移

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2024年9月23日拍摄的“悬日”照片。据此回答 21~22 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
题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答案 |
(1)计算图示时刻北京 (116°E) 的地方时,并说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4分)

(2)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6分)
21.该照片拍摄时间最可能是(
A.6:30 B.12:30 C.15:30 D.18:30
22.能拍摄出相似的悬日照片的节气为( )
A.立春 B.春分 C.夏至 D.立秋(3)若此后一段时间 \angleα 逐渐增大至 20° ,简述悉尼昼夜长短和正午日影长短的变化。(6分)
(4)若 \angleα 在一年中最大值变小,推测地球五带的变化。(4分)
24.(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世界不同地区的四个学校的学生对一年中的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了观察,绘制了10月某日某时刻全球的晨昏线示意图(上图),其中甲点为晨昏线与80°N 纬线的切点。a、b、c、d表示不同地点的四个学校。
(1)计算此刻c点的地方时和全球位于新一天的经度范围。(4分)
(2)说出三个月后学校a与b日出地方时的差异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6分)
(3)说出从该日开始三个月内d地正午太阳高度变 化的特点。(6分)
(4)画出此时全球不同纬度日出时刻图。(4分)

25.(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12月21日北京 (40°N,116°E) 的李老师从首都国际机场出发,飞往芝加哥 (42°N 87.5°W) 参加研学交流,下图为飞行路线示意图及航班信息。

材料二在下图所示的全球经纬网中,飞机降落时,A点正值日落。

(1)计算李老师此次飞行的时长。(2分)
(2)计算飞机降落当日,芝加哥大致的正午太阳高度。描述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和该日过后一个月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6分)
(3)在材料二图中绘制飞机降落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要求用阴影表示夜半球,用文字标注晨线(在图上)。(4分)
(4)描述飞机降落当日南半球的昼夜分布状况。(4分)
第二单元测评
班级 | |
姓名 |
(用时: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通过研究地层和地质构造能推测地理环境的演变。图1为希腊克里特岛上某处裸露的岩层景观。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 1~3 题。


1.根据图示岩石特点判断其最可能属于(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反映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褶皱 D.断层
3.推测该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固结成岩 \rightarrow 风化侵蚀 \rightarrow 地壳挤压抬升 B.风化侵蚀→地壳挤压抬升→固结成岩 C.风化侵蚀 \rightarrow 固结成岩 \rightarrow 地壳挤压抬升 D.固结成岩→地壳挤压抬升→风化侵蚀
伴随着美国西部地区的地壳运动,科罗拉多河的河床不断下切,形成壮观峡谷。下图为科罗拉多大峡谷某段的地层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 4~5 题。

4. ①② 地层和峡谷的形成时间,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A. ① 地层、 ② 地层、峡谷 B. ② 地层、 ① 地层、峡谷 C.峡谷、 ① 地层、 ② 地层 D. ① 地层、峡谷、 ② 地层
5.根据M界面的特征,可以判断(
A.M地层界面属于断层构造B. ③ 地层早期,褶皱运动显著
C. ④ 地层中期,侵蚀作用强烈D. ③④ 地层层序具有不连续性
黄山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与地貌景观。图1为黄山某地质时期的局部地质剖面图(三类花岗岩是不同时期形成的),图2为黄山景观(石猴观海)图。据此回答6~7 题。


6.图1中序号所示岩石形成先后顺序可能是( )
A. ②①④③ B. ②④③①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7.形成图2中山体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冰川侵蚀C.流水沉积 D.差异风化
因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使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依格孜也尔河发源于昆仑山,向东北汇入塔里木盆地,沿途发育多级河流阶地,如图所示。据此回答 8~9 题。

8.各级阶地上的河流沉积物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依
次是( )
A.阶地 ^{1\rightarrow} 阶地 ^{2\rightarrow} 阶地 3^{\rightarrow} 阶地4
B.阶地 ^{4\rightarrow} 阶地 3^{\rightarrow} 阶地 2\rightarrow 阶地1
C.阶地 1^{\rightarrow} 阶地 ^{4\rightarrow} 阶地 2\rightarrow 阶地3
D.阶地 _{4^{\rightarrow}} 阶地 ^{1\rightarrow} 阶地 2\rightarrow 阶地3
9.根据阶地缺失状况,推测甲、乙两岸河谷的坡度陡缓情况( )
A.甲、乙两岸坡度一致 B.甲岸比乙岸更陡 C.乙岸比甲岸更陡 D.无法比较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该地区曾发生过褶皱,图中部分岩层的年龄由老到新依次为:灰岩、砂页岩、页岩。据此回答 10~11 题。

10.关于图示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层曾受到的主要水平挤压方向为东一西
B.该区域岩层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甲处可能存在化石
D.乙处可能为大理岩
11.据图推测该地发生过的地质过程是( )
A.固结成岩一褶皱弯曲一岩层断裂一岩浆侵人一冷却凝固
B.岩浆侵人一冷却凝固一固结成岩一褶皱弯曲一岩层断裂
C.冷却凝固一岩浆喷发一褶皱弯曲一岩层断裂一固结成岩
D.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岩层断裂—褶皱弯曲一固结成岩
地理工作者通过钻探对M岩层(沉积岩)进行研究。下图示意钻探区地形及获得的钻探数据,下图中数据包括M岩层底面的海拔和埋藏深度(单位: \mathbf{m}) 。据此回答 12~13 题。

12.图示区域的地貌是( >
A.背斜山 B.背斜谷C.向斜山 D.向斜谷
13.下列四条线路,出露地表的岩层由老变新的有()① 从钻探点工到钻探点Ⅱ ② 从钻探点Ⅱ到钻探点Ⅲ ③ 沿左侧等高线b向北 ④ 沿右侧等高线b向西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某中学学生在太行山一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两岸陡崖发育,坚硬的石英砂岩层和较软的泥岩或泥质砂岩层交互,陡崖壁下有崩塌物堆积。下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数字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和沉积物)及该景区陡崖发育过程。据此回答14~16 题。

14.形成该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属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景区内陡崖发育形成的过程是( )
A.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一重力崩塌 B.沉积作用一地壳下陷一风力侵蚀一重力崩塌
C.岩浆活动一地壳抬升一风力侵蚀一流水堆积D.岩浆活动一流水侵蚀一地壳抬升一风力堆积
16.推测崩塌物主要来自的岩层及原因是( )
A.硬岩层,硬岩的重力作用更大B.硬岩层,软岩受风化剥蚀更快C.软岩层,软岩抗侵蚀能力更弱D.软岩层,硬岩水土流失更严重
嘉陵江的某支流位于我国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地区,自汇水口向上依次形成V形谷、U形谷、瀑布等地形,其中V形谷河段河床泥岩(岩性较软)发育;U形谷河段河床砂岩(岩性较硬)盖顶于泥岩(岩性较软)之上。瀑布丰水期的落差可达30米以上,下方形成巨大的岩腔和深度超过3米的水潭,水潭周围堆积着大量的崩塌巨石。下图为该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及瀑布纵向剖面图。据此回答 17~18 题。

19.与菜地相比,村落形成初期住宅区整体海拔略高,其主要原因是( )
A.靠近公路 B.气候适宜 C.便于防洪 D.地形平坦
20.大山庄集聚在公路南段的主要原因是该处( )
A.距客源地近 B.用地空间大 C.水运便利 D.水源充足
下图为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据此回答21~22题。

17.汇水口处向上依次形成V形谷、U形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流量、植被 B.岩性、流速C.流量、地形 D.岩性、流量
18.在现有变化趋势下,未来瀑布的位置和落差变化是()
A.位置向上游移动,落差变小B.位置向下游移动,落差变小C.位置向上游移动,落差变大D.位置向下游移动,落差变大

21.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洱海的成因是(
A.人工筑湖 B.火山口积水 C.断层凹陷 D.滑坡堰塞
莲花池村距北京市中 \Ddot{\because}70 千米,历经30余年完成了从山区农业村向旅游型村落的转变,是京郊早期旅游开发的核心村落。村中的宅院类型南北部略有不同,北部以农家乐和民宿为主,南部多大山庄。据此回答19~20 题。
22.大理古城聚落所在地地形较为平坦,该地形应属于()
A.山体崩塌形成的低地B.流水沉积而成的冲积扇C.风力沉积而成的平地D.洱海侵蚀而成的平原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
题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答案 |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6分)
23.(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围绕其形成、特点、作用等问题,某地理小组的同学们展开了深入探究。一亿多年以来的地质作用,让我国东部大地地层错动,地形起伏,最终形成了面积广阔的鄱阳湖盆地。下图为鄱阳湖及周边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

(1)列举图示区域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判断依据。(6分)
(2)说明图中甲处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6分)
(3)庐山北枕滔滔长江,东望浩浩鄱阳,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请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视角,推测庐山的组成物质在未来漫长的时期内将走过的“生命历程”。(6分)
24.(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一—加利利海,位于约旦裂谷内,在数千万年前阿拉伯板块从非洲剥离时逐渐形成。湖泊周边地下水丰富,数百个泉眼常年喷涌,形成众多水温超过 60~{^\circC} 的天然温泉。
材料二下图为加利利海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
(2)说明加利利海的形成过程。(6分)
(3)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推测加利利海及周边地区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说出依据。(6分)
25.(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青山位于阴山山脉中部,大青山山前断裂带是该地区的主要断裂带,强烈的地壳运动为冲积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地形和物质基础。在地壳运动中,大青山山体不断抬升,东南侧冲积扇的形态亦发生变化。该地区冲积扇形成于最年轻的地质年代全新世,全新世不同时期形成的扇体表现出相互叠覆的关系,即新的扇体叠覆在老的扇体之上。下表为全新世冲积扇特征与气候条件和地壳运动对比,下图为不同时期的冲积扇分布位置示意图。
地质 时代 | 冲积扇 | 区域气 候条件 | 地壳运动 | |||
期次 | 规模 | 最大垂 直断层 | 强弱 | |||
全新世 | 晚期 | Ⅲ期扇 | 龄、 | 2.3米 | 较弱 | |
较小 | ||||||
早期 | I期扇 | 大 | 暖、较干 | 大于24米 | 强 |

(1)说出大青山山前断裂带走向,并判断全新世早期断裂带两侧岩石运动方向。(6分)
(2)指出Ⅱ期冲积扇发育最快的季节,并从物质来源、动力机制等角度简析冲积扇的形成条件。(8分)
(3)简述Ⅲ期冲积扇面积小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