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配合注意事项
1 截石位注意:(1)、麻醉前摆放好手术体位,询问患者大腿内侧及膝关节是否舒适(2)、腿架托住小腿及膝部,腘窝
处垫硅胶垫或棉垫,防止损伤腘窝血管、神经及腓肠肌;(3)、妥善约束腿部;手术中防止重力压迫膝部。(4)、手术结
束复位时,双下肢应单独、慢慢放下,并通知麻醉医生,防止因回心血量减少,引起低血压。(5)、双肩部放置肩托,
防止术中头低脚高位患者移位,双手用包布固定在手术床两侧,避免接触金属物品。
2.仪器设备正确使用:(1)、显示器放置在床的尾侧。(2)、连接电源,正确连接摄像头和光纤(螺纹光纤)。(3)、
连接超声刀,按仪器提示激活超声刀。(4)、摄像头、光纤不能悬空放置;摄像头电缆线、导光束不能折叠,需盘绕成
大圈放置。(5)、镜子轻拿轻放。(6)、正确使用能量平台,正确连接双极和血管闭合系统。
4.术中配合注意事项:(1)、注意患者保暖,调节室温至 21~25℃,注意遮盖患者非手术部位,必要时使用暖风机。(2)、
手术时间长,体位应安置妥当,使用凝胶垫防止腘窝神经,血管受压,关节骨突处垫软枕。(3)、术中密切观察病情,
保持输液管道通畅在位。(4)、手术标本按标本流程妥善处理。
手术步骤 手术配合
1.冲洗会阴部、阴道 递消毒钳夹持碘伏纱球冲洗会阴部阴道
2.消毒会阴部、阴道及腹部皮肤 递海绵钳夹持碘伏纱块第一块消毒会阴部、第二块消毒阴道;更换海绵钳后夹
持碘伏消毒腹部皮肤
3.铺无菌手术巾 臀下垫无菌大单,双下肢分别铺盖双层大单,腹部铺无菌巾及铺腹单
4.准备腹腔镜器械 连接、检査、调节腹腔镜摄像系统,二氧化碳气腹系统,冲洗吸引系统及电切割
系统
5.经阴道置入窥阴器撑开阴道,暴露宫颈。
夹持宫颈前唇,消毒宫颈后置入宫颈探条
探测子宫大小、深度,置入举宫器
递窥阴器牵开显露;递宫颈钳 2 把提夹,递海绵钳夹持碘伏消毒纱块;递宫颈探
条、递举宫器
6.做第 1 个切口:消毒脐及脐周皮肤,巾钳
钳夹脐轮两侧皮肤,在脐轮下缘弧形(或纵
行)切一小口,长约 10m
递海绵钳夹持消毒纱球消毒皮肤;递大布巾钳 2 把提起腹壁后;递 11 号刀切开,
小弯钳 1 把、纱垫 1 块拭血
7.建立人工气腹
(1)气腹针呈80左右插入腹腔内,注入二氧
化碳气体
递气腹针插入,连接二氧化碳气体输入管,注入二氧化碳气体。手术床调整为头
低臀高位,气腹机调为高流量,压力为 1.73~1.87kPa(13~14mmHg)
(2)退出气腹针,穿刺套管呈 80°插入(此时
大布巾钳尽量提起腹壁,有突破感后将针
芯拔出,气体冲出表明已进入腹腔)。放置
腹腔镜头进行观察
取回气腹针,递穿刺套管( trocar)插入;取回大布巾钳;递腹腔镜镜头,连接光源
进行观察
8.在内镜监视下做第 2、3 个手术切口,置
入穿刺套管,做相应器械操作
通道递 11 号刀切开,分别递 2 个 5mm 穿刺套管
9.切断骨盆漏斗韧带及双侧阔韧带达宫颈
内口水平,打开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
递双极或超声刀或工作站电凝,切断
10.打开双侧宫旁组织,切断双侧子宫血管 递双极或超声刀或工作站电凝,切断
11.逐次切断双侧主韧带及宫骶韧带,环形
切断宫颈阴道穹窿处
递双极或超声刀或工作站电凝,切断;用电铲或电钩切开
12.自阴道取出子宫或使用子宫粉碎器粉
碎子宫后取出
递阴道拉钩、小 S 拉钩拉开阴道,取出子官后,递无菌纱垫填塞阴道,避免漏气;
如使用子宫粉碎器,递 12 号大穿刺鞘,大抓钳抓起子宫,用粉碎器刀头粉碎
子宫,从 12 号大穿刺鞘中取出。
13.缝合残端,放置引流 递腹腔镜针持钳夹 1-0 可吸收线连续缝合阴道残端,取出纱垫,递 T 管于阴道内
放置引流
14.在内镜下检査盆腔内有无脏器损伤或
出血。冲洗并吸净腹腔血块和冲洗液,缝合
盆腹膜,放置引流管
协助术者更换手套,递腹腔镜,抓钳协助检査;递生理盐水 冲洗、吸引器头吸净
液体;递持针钳夹持 2-0 可吸收缝线; 递负压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球
15.退出腹腔镜及手术器械,放出腹腔内二
氧化碳气体,退出穿刺套管
清点手术器械和物品数目。取回腹腔镜、手术器械及穿刺套管
16.缝合切口,覆盖切口 递海绵钳夹持碘伏纱球消毒皮肤;递有齿镊、持针钳夹持 角针 2-0 号丝线缝合
皮肤,敷料贴覆盖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