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08:30-11:00)论坛:01.“双碳”背景下复合灾害演变与应急管理组织单位:JournalofParks地点:宁波大学东区2-209口头报告主持人:高超评议人:岳耀杰、魏红旭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基于LID措施和调蓄泵站联用对径流减控的城市内涝治理框架栾清华208:4509:00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干旱-森林火灾灾害链定量建模研究贾慧聪309:00-09:15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综合效益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邓婷409:15-09:30基于CMIP6的全球气象干旱预估的不确定性分析钮晴509:3009:45使用涌现约束减少中国未来复合干热事件预估的不确定性吴梦宇609:45-10:00双碳目标下宁波绿色基础设施的复合生态效益评估与空间优化研究阮甜710:00-10:15一种多元文化遗产廊道构建体系:改进型推拉框架在大运河宁波段的应用郑琪810:15-10:30市域尺度碳排放时空演化及未来情景预测——以中国204个地级市为例闫旭倩910:30-10:45中国高分辨率大气CO2浓度分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高超1010:45-11:00城市商业区零售布局与行道树树冠间的“碳商”博弈初探魏红旭壁报交流11960-2023年黄河流域复合高温干旱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冯新媛
2气候变暖背景下黄河流域旱涝急转事件时空变化特征王一行
4月20日(13:30-15:15)论坛:02.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组织单位:《ResearchinColdandAridRegions》地点:宁波大学东区6-304口头报告主持人:王曲梅、吴晓东评议人:沈永平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13:30-13:45基于多源遥感的克亚吉尔冰川跃动特征及其冰坝湖重复排水高永鹏213:45-14:00中国在北极多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基于投入产出分析视角梁巧霞314:00-14:15喀喇昆仑山古杰拉巴河源冰川跃动行为的水文触发机制——基于高时间分辨率遥感监测的解析牟建新414:15-14:30藏东南来古冰川科学考察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沈永平514:30-14:45新疆东天山冰川变化及未来预估马昊614:45-15:00蒙古泥炭地的过去和未来吴晓东715:00-15:15北半球典型多年冻土区热状况变化特征及其模拟研究兀艺凡
4月20日(08:30-12:25;13:30-15:45)论坛:03.城市更新理论方法与实践路径组织单位:《地理科学》地点:宁波大学东区1105口头报告主持人:李欣评议人:廖开怀高喆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沈阳铁西老工业区改造模式与后效评析张平宇208:45-09:00城市更新实践模式的地域差异性——基于江浙沪地区的实证研究陈浩309:00-09:15老旧街区更新下城市新消费空间的发展历程与现象特征探析黄幸409:1509:30文化导向城市更新的增长联盟和实践路径——以西安“老菜场”和“叄伍壹壹”社区更新为例赵一青509:30-09:45耦合更新和扩张路径的城市居住用地增长模拟以柏林为例张彬609:45-10:00Thenon-linearrelationshipbetweenneighborhoodenvironmentandresidents'happiness:anempiricalstudyfromlow-incomecommunitiesinBeijing康雷710:00-10:15基于住宅过滤理论的超大城市城中村改造路径研究赖宏韬810:15-10:30城市更新背景下街道空间功能嬗变及文化景观营造研究以武汉市关山大道综合改造项目为例郑鑫炜交流点评/茶歇(10:30-10:40)主持人:黄幸评议人:张平宇李玲910:40-10:55广州城中村改造满意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廖开怀1010:5511:10生态约束与激励下城市绿中村自发更新机制与绅士化效应研究高喆
1111:10-11:25城市更新背景下直播电商的空间融合体模式与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苏杭对比的实证陆建城1211:25-11:40郊区保障房社区不同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空间与城市资源获取差异研究——以南京为例汪徽1311:40-11:55反向塑造“城村”关系:数字经济驱动下城中村的空间演化机制赵楠楠1411:55-12:10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协同机理与特征模式研究——基于全国59城市体检调查问卷何炬1512:10-12:25创意空间感知如何影响居民地方依恋?——基于郑州市油化厂创意园的群体比较研究杜锦午餐主持人:汪徽点评专家:陈浩赵楠楠1613:30-13:45城市更新对社区商业高档化的动态影响:基于深圳的案例研究李玲1713:45-14:00产权配置视角下城市历史街区更新的实践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李欣1814:00-14:15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区“消极空间”的形成与应对研究刘晓曼1914:15-14:30城市社区支持老年人的自主生活能力研究陈梦远2014:30-14:45空间关联视角下城市更新的多维度人口结构再分布效应研究曹可心2114:45-15:00街区尺度商业绅士化过程与机制研究——以长春市桂林路为例马佐澎2215:00-15:15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更新研究——以浙江金华北苑社区“幼转老”实践为例黄怡欣2315:15-15:30空间体验视角下历史街区人群主观包容性的影响研究—以苏州为例刘雅琴2415:3015:45空间基因视角下五卅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黄文妍
4月20日(08:30-12:30;13:30-15:00)论坛:04.城市韧性与城市安全组织单位:《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地点:宁波大学东区6-306口头报告主持人:龙冬平评议人:修春亮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城市局地温湿度特征及其对建筑能耗的复合影响基于江苏45个城市的实证研究杨小山208:45-09:00超大城市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以北京市S区为例尚秋谨309:00-09:15协同社交媒体与遥感的洪涝灾害灾情态势感知技术研究杨腾飞409:15-09:30人工智能对城市金融韧性的影响——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冯心如509:30-09:45基于ISM的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演变特征徐婉儿609:45-10:00绿洲城市系统韧性的多维度解构、评估与提升——以乌鲁木齐为例张树宝710:0010:15城市生态网络韧性动态测度与多场景优化刘潇810:15-10:30中国经济韧性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及障碍因子研究陈宇交流点评/茶歇(10:30-10:45)主持人:姜超评议人:李钢910:45-11:00Thespatialrelationshipbetweenpolice-monitoredsurveillancecamerasandurbanenvironmentinHaining,China姜超1011:00-11:15基于贝叶斯模型的城市犯罪多重时空特征分析刘大千
1111:1511:30西南地区拐卖儿童犯罪的时空过程与影响研究周俊俊1211:30-11:45城市犯罪空间分布的边缘效应研究进展宋家垚1311:45-12:00Revealingtheeffectsofformalsocialcontrolandsocial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nnighttimeviolentcrimeinChina朱家辉1412:00-12:15街道空间犯罪率与步行安全感的差异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以NH市中心城区为例周子婷1512:15-12:30基于119警情的城市消防风险评估与设施布局优化研究——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邹佳韵午餐主持人:王宝强评议人:施益军1613:30-13:45不同内涝情景下城市道路网络结构韧性评估及优化施益军1713:45-14:00应对洪涝灾害的城市韧性空间体系构建研究以南宁市为例王宝强1814:00-14:15复合危机干扰下多尺度交通网络时空演化与韧性演进研究:以环太湖城市圈为例魏猛1914:15-14:30级联失效下重庆市中心城区公交-地铁双层网络抗毁性研究王贵林2014:30-14:45基于韧性评价的典型生态修复地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研究——以宁夏盐池县为例李尚波2114:45-15:00基于不同降雨重现期的绿地景观格局雨洪调节服务能力研究——以杭州市为例石家禾
4月20日(13:00-17:35)论坛:05.城市韧性与空间治理组织单位:《地理科学进展》地点:宁波大学东区2-203口头报告主持人:袁丰、李连刚评议人:伍杨屹、鲁钰雯、常江、肖伟烨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13:00-13:15山东省经济韧性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异质性——基于不同属性冲击视角李连刚213:15-13:30住房与社区生活圈配置伍杨屹313:30-13:45增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韧性:整合韧性曲线与可解释机器学习的创新框架鲁钰雯413:45-14:00探索城市经济的活力密码:基于移民多样性与城市经济韧性视角的研究朱子丹514:00-14:15全球价值链环境升级研究的进展与启示刘羿滢614:15-14:30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韧性与对外开放水平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罗丹艺714:3014:45东北地区城市收缩对城市韧性的影响机制金雨814:45-15:00UrbanresiliencegovernanceofXi’an:Astudyonpathwaysandmatchingmechanismsfromtheperspectiveofenvironmentalrisks刘睿颖915:00-15:15空间公平视角下城市健康资源可达性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平等的影响——以合肥市为例许岭怡1015:1515:30空间治理视角下的重庆市公交轨道双层网络韧性研究李治君1115:30-15:45新冠肺炎背景下民宿空间适应性研究以厦门为例林娟1215:45-16:00公共卫生危机情境下居住环境变化与心理健康韧性——来自上海的纵向观察常江
1316:00-16:15疫情外部冲击下上海城市出行与空间治理肖伟烨1416:15-16:30基于人-自然系统下八类空间以提升城市韧性的进一步探索陈珊珊1516:30-16:45徐州市城市生态韧性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王秀莲1616:45-17:00Evaluatingobjectiveandperceivedecosystemserviceinurbancontext:Anindirectmethodbasedonhousingmarket汤芸淇1717:00-17:15京津冀生态韧性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王梦雨1817:15-17:30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生态韧性的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马煜昆1917:30-17:45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谢梦晓
4月20日(08:30-11:50)论坛:06.城市体检更新一体化治理组织单位:《地理研究》地点:宁波大学东区2-403口头报告主持人:党云晓点评专家:余建辉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基于多尺度城市体检的居民更新需求解析谌丽208:4509:00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的政府响应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核心区为例何炬309:00-09:15场域理论视角下日照市乔家墩子街区更新改造影响因素研究秦宇409:15-09:30解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迁安市三里河绿道空间解读邢佳萌509:30-09:45城市公园热调节效能研究:时空演变、季节性差异与热岛梯度响应黄佳妮交流点评(9:45-10:00)茶歇(10:00-10:10)主持人:谌丽点评专家:湛东升610:1010:35社区居住环境的育儿人群福祉效应:基于体检数据的杭州案例党云晓710:35-10:50市绿色和蓝色基础设施与小气候调节:对城市热岛和城市规划战略的系统回顾杨萌810:50-11:05邻里满意度如何影响流动意图?住房成本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中介效应杨飞龙911:0511:20文化舒适物感知对流动定居意愿的影响——基于学历的异质性分析王小丫1011:20-11:35基于城市体检的儿童友好环境评价李进微交流点评(11:35-11:50)
4月20日(08:30-12:00;13:30-16:45)论坛:07.城市体系与网络组织单位:《地理科学》编辑部地点:宁波大学东区6-505口头报告主持人:马海涛评议人:杨永春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演化与形态——基于跨国研究的新证据孙斌栋208:45-09:00复杂网络视角下城市系统的规模法则与动态演化焦利民309:00-09:15企业投资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网络“外部性”时空演化研究丁亮409:15-09:30基于国际对比的上海都市圈空间结构模式研究张婷麟509:30-09:45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群要素流动研究:格局、障碍与效益张扬609:45-10:00紧凑型城市与绿地可达性:来自中国城市的微观证据韩帅帅710:0010:1519902020年中国城市体系人口规模结构及城市腹地动态演化特征雷玮倩茶歇(10:15-10:30)主持人:焦利民评议人:孙斌栋810:30-10:452000年以来中国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杨永春910:45-11:00城市创新网络的研究探索与进展马海涛1011:00-11:15多尺度下城际竞争关系的空间模式解析张维阳
1111:15-11:30HukoutransferintentionofruralmigrantswithsettlementintentioninChina:Howcities’administrativelevelmatters王成龙1211:30-11:45中国稀土产业创新网络演化与影响机制研究黄颖敏1311:45-12:00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经济效能空间联系网络及模式林金萍午餐主持人:张维阳评议人:丁亮1413:30-13:45中国地级市人口规模变化格局与空间关系先乐1513:45-14:00Spatialassociationnetworkofcarbonemissionperformance:Formationmechanismand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冯新惠1614:00-14:15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新演化特征: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马菁1714:15-14:30“中心地—网络”:城市地域系统空间结构转型的理论与实证常晓东1814:30-14:45企业异地投资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韧性研究杨希1914:45-15:00“中心地—网络”视角下东北地区城市地域系统结构演化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刘夏婧茶歇(15:00-15:15)主持人:王成龙评议人:张婷麟2015:15-15:30基于多源数据中原城市群经济规模及经济联系网络动态分析曹永健2115:30-15:45中国城市技术创新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基于新质与非新质产业的比较研究赵远飞2215:4516:00国城市多层网络对新质生产力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李亚泽2316:00-16:15中国汽车制造业关联交易网络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季逸帆
2416:15-16:30城市数实融合空间关联网络的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分析任正航2516:30-16:45Exploringthecouplingcoordinationbetweenmultilayernetworkcentralityandenergyutilizationefficiency:Acasestudyof282citiesinChina陈嘉仪
4月20日(13:30-17:15)论坛:08.城市住房高质量发展与绅士化组织单位:《中国地理科学(英文)》地点:宁波大学东区6-305口头报告主持人:王洋点评专家:刘望保、宋伟轩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13:30-13:45生命历程立方体理论与国内个人长期行为研究刘望保213:45-14:00中国大城市存量住房挂牌在售率的空间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王洋314:00-14:15InterrelationshipsbetweenTOD,perceivedgentrification,andsenseofcommunity:AcasestudyinNanjing,China黄宇414:15-14:30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住房质量时空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徐小任514:30-14:45巨型城市区域住宅价格的核心影响因素——以广东“黄金内湾”为例刘一鸣614:45-15:00邻里建成环境、住房特征和老年人自评健康—基于杭州七普数据的研究湛东升715:0015:15Childpenaltyinthehousingmarkets:Dolandlordsdiscriminateagainstcoupleswithkids?吴欣芮茶歇(15:15-15:30)主持人:湛东升评议人:刘成、张春丽815:30-15:45Functionalitybeforeformality:Theside-by-sideexistenceofformalandinformalhousinginShenzhen,China李汉廷915:45-16:00世界文化遗产地绅士化的过程与机制——以黄山市宏村为例吴仕嫱1016:00-16:15主观居住环境变化视角下城市内部不同迁居流向的对比研究李树斌
1116:15-16:30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质量对房价的非线性影响—基于极端梯度提升模型的合肥市实证张龙1216:30-16:45精明增长导向的建成环境与住房空置率的关系:紧凑开发是否降低住房空置?黄金瑜1316:45-17:00住房可负担性对住房销售型空置的影响基于中国珠三角核心区的实证研究岳晓丽1417:00-17:15Howdoeshousingqualityinducetherelocationintentionforhousingimprovement?TheevidencefromChina汪子晨
4月20日(08:30-12:30;13:30-16:30)论坛:09.城乡融合与乡村可持续转型组织单位:《地理学报》编辑部地点:宁波大学东区2-101口头报告主持人:何书金评议人:贺艳华、罗庆、于昭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欠发达地区乡村转型的耦合诊断与治理响应——以河南省县域为例罗庆208:4509:00社会精英介入下乡村转型治理的路径及其形成机制——基于南京周边两个村庄的比较研究杨槿309:00-09:15超越新内生:新外生发展与中国乡村发展理论的生产忻晟熙409:15-09:30典型渔村产业可持续转型机制与路径研究费雪艳509:3009:45新质生产力对乡村转型的影响机制——以山东省为例黄609:45-10:00东北地区乡村人口收缩对粮食安全韧性的影响机制岳鹏710:00-10:15城乡融合发展下贵州乡村旅游点的空间格局及优化调控冉俊容810:1510:30乡村空间商品化与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互嵌的可持续机制研究邹小丹910:30-10:45超大城市边缘区乡村居民流动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北京通州区为例于昭1010:45-11:00基于城乡竞争关系的县域空间村社类型识别及发展策略袁文华1111:0011:15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和美乡村耦合协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梅大伟1211:15-11:3021世纪以来湖南省县域职能结构特征及其演变钟炽兴1311:30-11:45城乡功能演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梁旻轩1411:4512:00基于星球思维的城乡融合发展:综述与展望白雨柔
1512:00-12:15广东省土地利用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因子研究张悦东1612:15-12:30乡村多功能转型下城乡逆向通勤的典型模式与空间分异规律——以广州市为例陈依棋午餐主持人:刘艳军评议人:高金龙、张全景、王月健1713:30-13:45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归因、实践与风险防控张全景1813:45-14:00协同与制衡:乡村人居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及动态变化研究黄耀福1914:00-14:15市场化承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农民增收——来自丽水市“河权到户”改革的证据任以胜2014:15-14:30县域农村居民点生活–生产功能复合特征与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王礼德2114:30-14:45城乡结合部邻里建成环境与儿童出行距离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傅翔宇2214:45-15:00基于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的发达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江阴市为例张茹芸2315:00-15:15三维视角下和田地区乡村聚落时空演化及适宜性分布王月健2415:15-15:30New-typeprofessionalfarmers:Howtomakeuseofdifferenttypesofsocialcapitaltoengageinagriculturespecialization陈培培2515:30-15:45精英嵌入视角下乡村旅游空间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权力互动于伟2615:45-16:00基于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传统村落集群区划研究——以江西省金溪县为例赵子怡2716:00-16:15无地化还是再地化?社交媒介如何推动乡村性重构——基于拼装理论黄琢玮2816:15-16:30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社会创新的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陈劼绮
4月20日(08:30-11:45)论坛:10.从科学到诗学:人工智能时代地理学的新人文路径组织单位:《地理科学》地点:宁波大学东区2-506口头报告主持人:黄旭评议人:叶超、马凌、孙云龙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从大地起飞:AI时代地理诗学的气质叶超208:45-09:00新质生产力与旅游地理学转型孙云龙309:00-09:15声音景观的空间尺度转换——以近代花儿传播为例章琦409:15-09:30乡村旅游地主客交互对数字地方感的影响研究王钰宁509:30-09:45境界自在:AI驱动下书法地理研究的叙事范式重构庄良点评讨论(09:45-10:00)茶歇(10:00-10:15)610:15-10:30重塑古典和反思后现代:建立与时代相匹配的地理学新人文发展路径马凌710:30-10:45大尺度线性文化遗产知识图谱自动构建与应用研究:以明长城金山岭为例张梦迪810:45-11:00重构西游:《黑神话:悟空》的空间生产与文化叙事俞卓成911:00-11:15非表征理论视角下乡村老年人日常生活实践与地方认同——基于抖音短视频的研究尹仟仟1011:15-11:30后人类转向的博物馆诗学:重构“现实-虚拟-诗意”空间黄旭点评讨论(11:30-11:45)壁报交流1跨维度的空间凝视:人工智能时代地理学的诗学重构吴仕嫱2生成式AI驱动的地理学诗学重构:基于诗歌图文互译的跨学科实践与人文转向探索李永贺3诗学镜像与空间重构:中国古代城乡意象的历时性阐释及其当代转型研究于洁
4月20日(08:30-12:32)论坛:11.大食物观下的耕地保护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组织单位:《地理科学进展》地点:宁波大学东区6-402口头报告主持人:王介勇评议人:王介勇、董光龙、杨雪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大食物观下耕地保护转型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王介勇208:45-09:00陕西耕地占补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张蚌蚌309:00-09:15基于土地利用偏好与位置重要性的农业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与调解董光龙409:15-09:30基于消费端责任追溯的食物系统土地碳损失跨区域分配研究杨雪509:30-09:45多元农业经营主体共存下的耕地利用模式差异与优化殷冠羿609:45-09:57大食物观下河南省沿黄县域食物供给系统转型及实现路径研究贾蒙蒙709:57-10:09东北地区作物种植结构年际演化及其粮—碳—水效应刘亚群810:09-10:21基于“三主三分”方法的中国农业地域空间定量评估与分析张玉910:21-10:33基于“三主三分”的盐碱地农业综合区划方法与实践——以东北地区为例张轩畅茶歇(10:33-10:42)主持人:张蚌蚌评议人:张蚌蚌、殷冠羿1010:42-10:54土地退化中性导向下矿粮复合区耕地退化治理的逻辑思路隋虹均
1110:54-11:06面向可持续集约化的耕地利用转型:演变机理与研究展望李国煜1211:06-11:18中国粮食产量、供需关系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金万富1311:18-11:30中国新增耕地利用稳定性与生产效应分析陈航1411:30-11:42TheagingoffarmersanditschallengesforlaborintensiveagricultureinChina:Aperspectiveonfarmlandtransferplansforfarmers’retirement刘建志1511:42-11:56耕地生态化利用与农业地域功能转型的耦合机制解析杨林朋1611:56-12:08基于荟萃分析的中国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王文1712:08-12:20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研究汪晓婷1812:20-12:32东北地区耕地利用“显—隐”形态时空格局及地域特征研究王宁
4月20日(08:30-11:40)论坛:13.低空资源与低空经济12.低空经济的地理学创新和应用组织单位:《资源科学》《热带地理》、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地点:宁波大学东区1404口头报告主持人:刘春凤评议人:吴旗韬,李宇,朱晟君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0低空经济的概念内涵与地理学学科建设展望王姣娥208:40-08:50中国低空资源开发空间适宜性研究李飞308:50-09:00中国低空经济政策演进及区域差异杜德林409:00-09:10低空经济的逻辑框架、政策演进与实践路径:典型案例研究魏锟垚509:10-09:20无人机巡回模式提取与时空分析信睿609:20-09:30中国无人机飞行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谭文蔚709:30-09:40低空无人机在海岸带生态环境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侯志伟809:40-09:50深圳美团外卖无人机配送发展过程及空间特征研究张伟聪交流点评(09:50-10:00)茶歇(10:00-10:10)主持人:王姣娥评议人:马丽,林雄斌,杜德林910:10-10:20全球无人机贸易网络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张超
1010:20-10:30中国低空经济产业网络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李依航1110:30-10:40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无人机企业空间分布与协同关系陈锦晗1210:40-10:50中国无人机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韩留明1310:5011:00面向未来乡村建设的低空场景开发:理论依据与规划路径文志敏1411:00-11:10基于关联视角的低空经济制造业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交互特征——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冯瑜满1511:10-11:20长三角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关联网络特征及驱动因素李润交流点评(11:20-11:40)
4月20日(08:30-11:30;13:30-16:00)论坛:14.地理过程模拟与空间分析组织单位:JournalofGeovisualizationandSpatiaAnalysis地点:宁波大学东区6-406口头报告主持人:周亮徐智帮高鸿张倩高培超评议人:魏伟高鸿沈石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山地城市空间演化模拟与情景预测周亮208:45-09:00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城市应急医疗设施优化研究进展与挑战王少华309:00-09:15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干旱时空分布与变化模拟魏伟409:15-09:30社会地理过程建模与模拟张海平509:30-09:45耦合稀疏张量插补与经验模态分解的城市交通关键路段识别高鸿609:45-10:00城市标度律的全球时空一致性分析徐智邦茶歇(10:00-10:15)710:15-10:30基于ABM的乡村人口迁移模拟预测研究包世泰810:30-10:45城市交通网络的鲁棒性评估:从单层拓扑到多层耦合马丁910:4511:00基于用户出行规律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位置优化张倩1011:00-11:15近20年中国气象灾害综合损失及其时空演变沈石1111:15-11:30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城市应急消防设施配置优化方法研究梁浩健
午餐1213:30-13:45黄河流域水碳变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温欣竹1313:45-14:00二维HHT支持下的黄土高原沟谷侵蚀活跃性分析吴菡1414:00-14:151.5℃全球气候主张对中国土地系统长期影响的模拟与分析高怡凡1514:15-14:30干旱区都市圈河流岸线生态空间变化规律与分区调控策略杨家悦1614:30-14:45考虑地图因素的景区旅游线路设计方法研究——基于虚拟行为实验刘欢1714:45-15:00基于EEMD的黄土高原沟谷剖面地形特征研究崔天骄1815:00-15:15模拟攻击情景下的江苏省生态网络韧性评估与优化研究赵衡哲1915:15-15:30黄河水源涵养区NDVI变化驱动因素分析及多情景预测李榕2015:30-15:45Evaluationandoptimizationofruralsettlementsuitabilityinimportantecologicalfunctionareas:AcasestudyofShiyanCity,thecorewatersourceareaofChina’sSouth-to-NorthWaterDiversionProject王玉冰
4月20日(08:30-12:05)论坛:15.都市圈交通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组织单位:《地理学报》地点:宁波大学东区6-401口头报告主持人:林雄斌评议人:周江评、杨林川、陶卓霖、高兴川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跨境出行及其场所特征的解释因素:基于香港地铁出行的研究周江评208:45-08:55高铁对中国城市经济活力的影响机制研究何丹308:55-09:05都市圈视角下跨城通勤的影响因素与规划应对林雄斌409:05-09:15Airtransportresilienceunderextremeweatherevents-Passengers’well-beingperspective李苑庭509:15-09:25武汉城市圈交通廊道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杨红609:25-09:35铁路与地铁间换乘重复安检困境及治理机制:“政府-市场”二元作用下的委托代理视角郝柘淞709:3509:45基于业态优化的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策略研究——以震泽古镇为例何静809:45-09:55城市群与都市圈跨市就医对医疗可达性及均等性的影响钟倩瑜909:55-10:05长三角城市群公共交通可达性及公平性演变研究:基于沪杭甬的动态分析徐承冉1010:0510:15城市群政策对中国医疗资源时空格局的影响柳柽交流点评/茶歇(10:15-10:45)1110:45-10:55基于高铁和公路城际人口流动网络的都市圈空间重构机制研究——以上海为例王荻
1210:55-11:05区域内交通可达性如何优化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张梦婷1311:05-11:15High-speedrailnetworkandregionalconvergence/divergenceinindustrialstructure金文纨1411:15-11:25交通联系对区域韧性的影响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刘振琪1511:25-11:35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物流与经济协调性发展研究蔡林燃1611:35-11:45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测度及演变特征分析——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王璐1711:45-11:55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站点与城市的共同影响——以广东省高速铁路站点为例邹逸1811:55-12:05城镇群城际出行规模、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陈雯静1912:05-12:15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差异效应与机制——基于元分析回归的视角魏锟垚
4月20日(13:30-15:40)论坛:16.非洲人文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组织单位:《世界地理研究》地点:宁波大学东区2-509口头报告主持人:宋韬评议人:宋涛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13:30-13:45Thebirthanddyingof“Zhingzhong(正宗)”:ThelinguisticpoliticsofChinesepresenceinpost-2005Zimbabwe安宁213:45-14:00宗主国和殖民地的权力争夺及其对国家建构的影响——凝视理论下印度与阿尔及利亚的比较研究杨欣颖314:00-14:15中国参与建设的非洲港口开发运营模式及功能布局研究李一凡414:15-14:30表征与非表征:中国游客对非洲旅游的地理想象何宸希交流点评/茶歇(14:30-14:40)主持人:陈伟评议人:安宁514:40-14:55非洲城市增长与城市体系演化许刚614:5515:10中国西亚北非出口贸易网络演化特征及多维邻近性影响研究杨昊泽715:10-15:25外商直接投资背景下非洲大湖地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周丽芳815:25-15:40固体废弃物转移的空间效应及空间正义实现路径——以非洲为例胡敏
4月20日(08:30-11:45)论坛:17.服务荒漠化综合防治的沙漠科学组织单位:《中国沙漠》编辑部地点:宁波大学东区1-403口头报告主持人:徐志伟、张德国评议人:刘蔚、柳本立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21世纪以来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核心区风蚀起尘量变化研究柳本立208:4508:55大风区戈壁地表输沙率与湍流脉动关系初探王涛308:55-09:05河西山地绿洲荒漠带土壤有机碳高异质性成因与模拟预测朱猛409:05-09:15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多枝柽柳水分利用策略研究刘斐耀509:1509:25半干旱沙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初探罗亚勇609:25-09:3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河西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其优化策略李永格709:35-09:45植物固沙最低盖度的理论计算王洋809:45-09:55风能与输沙势计算中的时距效应及其校正方法:基于全球多源数据的综合分析侯承志909:55-10:05自然和人为主导的变暖对中国北方风沙活动特征与机制的影响研究鲜雨昕茶歇(10:05-10:20)1010:20-10:35反向沙丘形态及沉积层理的形成演化动力机制张德国1110:35-10:45风沙输运与风成地貌:微观机理与形态演变王鹏
1210:45-10:55基于气候模拟与沉积记录对比的晚第四纪暖期中国北方沙漠风沙活动特征与机制研究郑珺戈1310:55-11:05毛乌素沙地晚全新世以来百年尺度风沙活动及影响机制堵越1411:05-11:15灌丛沙丘的多方法测年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王颖1511:1511:25Precipitationasacontroloftopsoilnutrientbuildupinaridandsemiaridecosystems王梅鑫1611:25-11:35塔里木盆地南缘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其环境驱动因素张琳琳1711:35-11:45沙丘固定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以腾格里沙漠南缘为例张藜萱
4月20日(08:30-11:45)论坛:18.干旱区气候变化与气候资源组织单位:《地理科学进展》地点:宁波大学东区2-501口头报告主持人:崔惠娟、刘洋评议人:靳铮、郝志新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全球变冷驱动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区粉尘传输过程张瀚之208:45-09:00北极SM-VPD复合极端干旱事件及其对植被影响研究靳铮309:00-09:15在小冰期阶段,气候变化与跨越长城的移民卜小冉409:15-09:30基于灌木年轮的腾格里沙漠东南部降水和高频沙尘年份重建丁爱军509:30-09:45冬季北大西洋海表温度与欧亚地区夏季VPD异常之间的显著关联田瑞康609:45-10:00基于逐像元经验模态分解的中国多尺度干旱特征及驱动机制肖德利茶歇(10:00-10:15)710:15-10:30新疆近30年露点温度与降水的关系陈文辉810:30-10:45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天山北坡碳储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乔翔910:4511:00基于集成学习方法的天山北坡太阳辐射数据融合高贻汶1011:00-11:15气候变化重塑中国水稻地理标志:乡村振兴的机遇与挑战樊欣怡1111:15-11:30新疆云水资源对降水变化的影响郭子旭
1211:30-11:45新疆天山北麓绿洲范围和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特征及气候驱动机制研究王子涵
4月20日(08:30-12:15)论坛:19.干旱区生态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组织单位:JournalofAridLand、RegionalSustainability、《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地点:宁波大学东区2-502主持人:张海燕点评专家:吉力力·阿不都外力刘东伟何晓玲口头报告主持人:张海燕评议人:吉力力·阿不都外力、刘东伟、何晓玲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新疆地质旅游空间协同区划研究白洋208:45-09:00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农业人口格网分布特征分析米瑞华309:00-09:15干旱区绿洲城市群城市扩张强度与土地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张妍409:1509:30中亚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响应研究王青青509:30-09:45天山北坡冰川变化及对水资源影响研究——以新疆昌吉州为例牟建新609:45-10:00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及其驱动因素——以天山中段为例钟琪710:00-10:15天山中段地区土壤有机碳空间预测及主控因子研究何戬兰810:15-10:30适配性与障碍度双重视角下新疆人-地-粮复合系统的发展路径张雪910:30-10:45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涉县石堰旱作梯田生态安全格局识别戴蕊1010:45-11:00塔里木河下游光合与非光合植被覆盖度估算研究喜仁古丽1111:00-11:15塔里木盆地南缘典型绿洲土地利用和地下水时空变化高宇婷
1211:15-11:30基于竞争排斥理论的胡杨竞争空间格局的研究刘亚璇1311:30-11:45降水变化下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功能性状对生物量分配的调节机制马蓉1411:45-12:00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土壤和根内真菌泛化种和特化种结构与功能特征成艳琳1512:0012:15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典型沙生植物羊柴幼苗生长的影响杨蕊
4月20日(15:30-17:00)论坛:20.港口与海岸带开发保护协同组织单位:《地理研究》地点:宁波大学东区2-403口头报告主持人:朱高儒评议人:田佳、谢正磊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15:30-15:45中国沿海港口围填海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估与优化朱高儒215:45-16:00一带一路港口城市时空格局演变对海岸带协同发展的启示杨荣磊316:00-16:15渤海湾1974-2023年围填海国土空间演变与港产城融合研究李燚416:15-16:30规模、结构与空间协同:面向港产城融合发展的中国临港产业画像研究杨姗516:30-16:45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联系网络的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涉海企业股权投资数据郭昊楠616:45-17:00多驱动过程下渤海湾1979-2020年碳蓄积时空动态谢正磊
4月20日(08:30-12:00)论坛:21.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与乡村产业振兴组织单位:《热带地理》地点:宁波大学东区2-302口头报告主持人:郭炎评议人:李志刚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9:00乡村旅游地的国土空间治理与乡土社会重构(特邀)孙九霞209:00-09:30国土空间体系中的乡村化(特邀)曹小曙309:30-10:00迈向乡村振兴:一个集体土地发展权两级产权差的分析框架(特邀)田莉交流点评/茶歇(10:00-10:15)主持人:李小玲评议人:姚之浩410:15-10:30耕地非粮化治理与乡村产业振兴:以荆州市葡萄产业为例郭炎510:30-10:45乡村居住形态变迁与空间治理转型陈坤秋610:45-11:00存量时代城乡融合地区详细规划编制策略曾献君711:0011:15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路径——空间治理视角下大理转型发展研究冯怡811:15-11:30基于镇村集成规划的镇村统筹协调——以南海区里水镇为例梁小薇911:30-11:45人口回流何以推动县域城镇化?机会窗口、社会资本与弹性治理刘达交流点评/茶歇(11:45-12:00)壁报交流1遍地开花还是择木而栖:中国高级别民宿及其热度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赵晨玮2滇黔桂毗邻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多元共治研究赵敏君
4月20日(13:30-15:00)论坛:22.海岸带人地复合系统韧性与可持续发展组织单位:《海洋通报》地点:宁波大学东区2-411口头报告主持人:朱高儒、沈体雁评议人:刑虎松、谢正磊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13:30-13:45中国海洋经济增长驱动因素时空分异、收敛性及政策建议王泽宇213:45-14:00基于陆海统筹视域下海洋资源匹配的现代化海洋产业演化机理及提升路径盖美314:00-14:15多情景下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及权衡协同分析杨丰硕414:15-14:30港城矛盾视角下的深圳西部海岸带保护与开发利用策略研究赵阳514:30-14:45多源、时间序列影像支持下江苏中部沿海潮滩特征要素提取赵冰雪614:45-15:00东海区大陆海岸带韧性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应超
4月20日(08:30-12:30)论坛24.寒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组织单位:ResearchinColdandAridRegions地点:宁波大学东区6-304口头报告主持人:朱强、马维兢评议人:张学斌、陈佳、漆信贤、刘莉娜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实践及思考朱强208:45-09:00干旱区耕地扩张与水土协调发展漆信贤309:00-09:15西北地区农业碳排放时空格局、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刘莉娜409:15-09:30本地化食物消费与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实践王小丫509:30-09:45中国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生态系统能源碳排放分析周仪琪609:45-10:00雅鲁藏布江中游晚全新世河谷农业发展及其环境背景李金晓710:00-10:15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碳收支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王丽蓉810:15-10:30兰白都市圈人居环境动态演变及关键因素评价宋咏芮茶歇(10:30-10:45)910:45-11:00半干旱草原矿区煤炭开采生态影响边界动态识别与生态补偿优化研究闫萧萧1011:00-11:15生产-消费双重视角下中国省域灰水足迹的时空演变与可持续性评估宋娅娅1111:15-11:30石羊河流域重点生态治理工程的社会-生态效应及影响机理—以民勤县、凉州区、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黄羽1211:30-11:4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权衡与协同关系的河西走廊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李雪红
1311:45-12:00基于重要性和风险性的内陆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刘玥1412:00-12:15多视角下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黄河上游甘青段为例邹平菊1512:15-12:30青藏高原东北部三百年来湖泊重金属变化过程研究张子昂
4月20日(08:30-12:30;13:30-15:10)论坛:25.环境治理与区域绿色发展组织单位: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地点:宁波大学东区6-506口头报告主持人:李恒吉评议人:鹿晨昱、庞家幸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综合测度及影响因素鹿晨昱208:45-09:00中国碳污协同的空间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李恒吉309:00-09:15Doesfiscaldecentralizationreduceairpollution?EvidencefromQinghai-TibetPlateau刘庆芳409:15-09:30协同治理视域下城市生态转型路径研究——基于南通市环保公园系统的实证分析李一岑509:30-09:45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张肃浛609:4510:00绿色发展联盟:中国苏浙交界处乡村环境治理的新机制于洁710:00-10:15鄱阳湖流域“两山”转化效率评价研究房方交流点评/茶歇(10:15-10:34)810:35-10:50中国精细化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评估梁涵910:50-11:05应用一个综合框架来评估中国2000年以来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吴之见1011:05-11:20数字化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的实证检验郭伟1111:20-11:35基于人口收缩背景东北三省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及收敛性研究王梦秋
1211:35-11:50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减排固碳:双赢还是两难?熊光楷1311:50-12:05中国城市光伏产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高雅萱1412:05-12:20智算中心大模型碳排放的区域异质性与情景分析杨紫薇交流点评(12:20-12:30)午餐1513:30-13:45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及优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刘雅琴1613:45-14:00基于机器学习的绿色空间固碳量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陈肖童1714:00-14:15城市废物管理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了吗?——基于“无废城市”试点的双重机器学习因果推断杨成1814:15-14:30湿地保护修复市场化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研究夏楠1914:30-14:45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的时空协同及区域差异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的实证许甜甜2014:45-15:00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入河量时空分异特征及省际转移研究宋孟斐交流点评(15:00-15:10)壁报交流1青藏高原典型流域镉迁移特征及其气候驱动因素分析杜昊霖2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太原市碳源碳汇时空变化研究胡璠璠
4月20日(13:30-16:50)论坛:26.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组织单位:《中国沙漠》《高原气象》地点:宁波大学东区1-403口头报告主持人:王娅、任梅评议人:周成、高文华、常宗强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13:30-13:40HoloceneextremeflooddistributionpatternsintheupperandmiddleYellowRiver:Areviewbasedonslackwaterdeposits高文华213:40-13:50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任梅313:50-14:00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山东省农田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毛挥然414:00-14:10黄河流域甘肃段粮食生产全周期碳收支测度及分区羊丽514:10-14:20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否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降低?以黄河流域为例张佰发614:20-14:30黄河流域城市生态旅游发展时空异质性及组态提升路径研究周霖714:3014:40环境适应性视角下黄河流域山西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变异过程与机制研究佘玉欣814:40-14:50黄河流域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错位及驱动机制研究邬超交流点评/茶歇(14:50-15:10)915:1015:20陕西省饲草产业的竞争态格局、演变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研究王娅1015:20-15:30黄河干流甘肃段农村生态环境综合特征分析王子鸣1115:30-15:40黄河上游甘青段生态环境质量及驱动因素分析李易璟
1215:40-15:50森林是消耗水还是涵养水?陕西黑河流域森林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对比分析吴琼1315:50-16:00基于“格局-服务-灾害”的生态脆弱区综合生态风险评价:以宁夏盐池县为例黄玺铭1416:00-16:10数字经济赋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钟浩强1516:20-16:30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的多类型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刘迪1616:30-16:40基于区域综合承载力的沙漠化逆转区产业布局规划研究—以宁夏盐池县为例李蒙龙1716:40-16:50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多尺度视角的优先保护战略——以太行山为例徐目超
4月20日(08:30-12:00;13:30-15:20)论坛:27.基础设施公平性与民生福祉组织单位:《人文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地点:宁波大学东区2-103口头报告主持人:汪丽、刘呈庆、李涛、刘晔评议人:王武林、杨文越、高兴川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0欠发达地区从扶贫、脱贫到推进共同富裕的时空演进刘小鹏208:40-08:50中国休闲基础设施的时空差异及收敛分析——基于POI数据的实证姜磊308:50-09:00公园可达性对随迁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黄柏石409:00-09:10城市居住区绿色空间可达性的社会与制度影响机制研究以宁波为例陈阳509:10-09:20托育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与布局优化研究——以深圳市为例张弦609:20-09:30城市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匹配特征研究——以福州市为例张琳709:3009:40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多尺度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匹配研究——以深圳为例曹野809:40-09:50Revealingspatialmismatch:Asharing-orientedevaluationofpublicfacilityallocationin15-minutecommunitylifecircles岳丽交流点评/茶歇(09:50-10:15)910:1510:25城郊公园规划中的环境正义实现路径武文杰1010:25-10:35多尺度视角下医疗资源空间公平性研究顾宗倪1110:35-10:45建成环境对居民福祉影响的分析框架及复杂效应:基于可行能力理论和XAI焦林申
1210:45-10:55青藏高原基础教育资源可达性与公平性时空演化研究杜伊冉1310:55-11:05多尺度视角下青藏高原医疗资源空间公平性演化机制研究张雯婷1411:05-11:15武汉市老年服务设施可达性及其公平性研究刘志豪1511:15-11:25政府购买民办学位政策下东莞市公办小学学位可达性与空间配置优化研究刘华扬1611:25-11:35长三角地区城乡转型及其对社会福利平等性影响研究黄嘉骏1711:35-11:45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县域韧性的影响——以山西省117个县域为例王子恒交流点评(11:45-12:00)午餐1813:30-13:40资源型地区交通可达性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探究徐建斌1913:40-13:50更紧凑的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布局是否有助于减少家庭碳排放?以中国地级市为例文天祚2013:50-14:00城市低收入群体就业机会空间公平性评估——以乌鲁木齐为例范丽琴2114:00-14:10边界效应下高铁对城市间技术转让的影响机理邹柳秀2214:10-14:20黄河滩区生态移民生计能力对主观福祉影响的组态路径分析李静文2314:20-14:30政治生态学风险视角下喀斯特山区城乡供水一体化研究——以贵州省P市为例姚路超2414:30-14:40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研究秦宇2514:4014:50面向不同社会群体的城市舒适物空间不均等性研究唐家宁交流点评(15:00-15:20)
4月20日(08:30-12:15)论坛:28.基础设施与地方发展组织单位:《地理学报》、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地点:宁波大学东区2508口头报告主持人:何书金、袁振杰、朱竑评议人:黄耿志、李鹏、陈敬复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基础设施作为一种“物质权力”:福州市地热资源的城市政治生态研究李鹏208:45-09:00地理空间中的文化价值观差异:基于社交媒体文本挖掘刘玉迎309:00-09:15基础教育资源可达性对低碳通学的影响机理荣培君409:1509:30城市增长模式与人口动态:20002020年间建筑体积扩展的空间差异分析邹煜凯509:30-09:45城市高密度区公园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基于体力活动的中介效应陈静609:45-10:00地理标志性产品品牌化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关系探析——以贵州茅台酒制造为例胡蕊纯710:00-10:15集团化办学在地化的政治经济过程与机制——以广东GF学校为例郭隽万果810:15-10:30闽粤赣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空间分布特征与跨区域整合旅游开发研究刘邦910:3010:45基于STE的日本传统村落保护政策定量分析张敏1010:45-11:00黄河文化的时代内涵与生成机制——基于国家话语的量化文本分析段俊豪1111:0011:15平急两用视角下北京市深山区道路交通体系韧性评估与优化策略赵秉南1211:15-11:30基础设施视角下的海岛民宿化与社区重塑冯伟伦1311:3011:45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与可持续生计的互动机制研究戴文韬1411:45-12:00“双碳”目标下旅游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为例余燕华1512:00-12:15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政策量化评价及省域差异研究张凌绮
4月20日(08:30-12:15;13:00-17:00)论坛:29.健康地理学的创新与发展组织单位:中国地理学会健康地理专业委员会地点:宁波大学东区6-503口头报告主持人:尹春、杨梦琪评议人:马静、陈敬复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30-08:45主客观体力活动和城市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马静208:45-09:00地理环境与心理健康的非线性和空间异质性关系研究韩会然309:00-09:15紧凑型建成环境对居民健康影响及其机制尹春409:15-09:30日常虚实活动视角下城市居民健康机会概念模型与研究框架姜玉培509:30-09:45湖北省武汉市绿地暴露与孕产妇早产的关系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风险预测XuShuangjie609:45-10:00区域住房困难程度对癌症发病率空间差异的影响:住房压力会增加癌症发病率吗?黄金瑜710:00-10:15建成环境对跑步空间选择的分异影响机制研究——以苏州市姑苏区和工业园区为例徐珏交流点评/茶歇(10:15-10:30)810:3010:45人群对气温的适应性研究殷倩910:45-11:00自然疗愈体验与生活方式移民陈敬复1011:00-11:15丽江古城旅游者的康复性体验研究黄清燕1111:15-11:30老龄化背景下康养空间的地方感知与健康实践杨梦琪
1211:30-11:45GeoAI驱动的流行病传播研究:城市个体流动与气候迁移视角范玲玉1311:45-12:00儿童友好型健康城市宜居环境营造策略:基于决策树算法的实证研究陈奕毅交流点评(12:00-12:15)午餐主持人:顾丽娟、居阳评议人:贾鹏、姚申君113:00-13:15基于我国大型人群队列的健康地理学研究贾鹏213:15-13:30近50年来中国土壤含硒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张宝军313:30-13:45新发传染病的地理流行规律及疫情暴露的健康效应顾丽娟413:45-14:00基于六百万瑞士人口队列数据的树冠空间格局与死亡风险关联研究迟登凯514:00-14:15母亲孕期空气污染物暴露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风险的关联左林函614:15-14:30大气环境对中国肺癌发病率空间分异的影响岳晓丽714:30-14:45南昌市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王玥璇交流点评/茶歇(14:45-15:00)815:00-15:15面向健康公平的城市健康设施可达性研究姚申君915:15-15:30ASPECT:基于七普街道乡镇数据的分年龄人口空间制图居阳1015:3015:45供给侧改革下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的空间机制研究探讨严祥1115:45-16:00基于时空可达集合覆盖模型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标准研究廖伊彤
1216:00-16:15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重庆市三甲医院可达性分析刘会秋1316:15-16:30急救医疗服务实际可达性与潜在可达性及建成环境特征的关系:以广州市中心区为例文隽永1416:30-16:45民国时期霍乱时空分布变化以1926、1932、1937年为例李若虹交流点评(16:45-17:00)
4月20日(08:00-12:10;13:30-17:30)论坛:30.科技创新与区域转型组织单位:《地理科学》《中国地理科学(英文)》地点:宁波大学东区阶二口头报告主持人:姜海宁评议人:孟德友、许吉黎序号时间题目报告人108:00-08:12科技创新突破的多空间尺度解读——DeepSeek案例马海涛208:12-08:24知识关联性、学科复杂性与全球科学知识结构演化桂钦昌308:24-08:36技术网络结构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谭俊涛408:36-08:48农业技术创新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分析尹上岗508:48-09:00区域创新转型的“阴暗面”:机会困局、隐性成本和社会损耗曹湛609:00-09:12广州市数字经济产业空间演变与影响机制符天蓝709:1209:24Bridgingtheoffsiteinnovationtransformation:ExploringtheinfluenceofgeographicaldistanceandPS&T夏昕鸣809:24-09:36知识互动对城市数字创新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效应研究陈博909:36-09:48供需知识基础对中国城市机器人技术创新的影响李诗韵茶歇(09:48-10:00)1010:00-10:12“人工智能+”的时空演变与机制:基于中国和美国的实证分析陈奕嘉1110:12-10:24关联视角下新能源汽车生产和创新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模式——以常州市为例王晓楠
1210:24-10:36多维联系视角下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一体化评价及影响因素徐英启1310:36-10:48中国锂电池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特征与影响机理研究胡永桂1410:48-11:00华为创新合作网络动态演化与影响因素分析苗林森1511:00-11:12东北地区登记制销售电商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管婧雯1611:12-11:24“蜂鸣-管道”视角下江苏技术转移网络关键通道与核心节点的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伊雅婷1711:24-11:36产业转移对边缘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以云南省为例李文韬1811:36-11:48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网络韧性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马闯评议人点评11:48-12:10点评专家:谭俊涛叶琴午餐主持人:刘承良评议人:马海涛、曹湛1913:30-13:4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结构洞格局及空间模式姜海宁2013:42-13:54河南省创业活跃度时空格局及创业生态系统提升路径孟德友2113:54-14:06中国城市不同类型创新活动空间格局与协同效应研究叶琴2214:06-14:18区域经济发展的知识动力及其多区位机制王腾飞2314:18-14:30高新科技企业创新表现与周边城市舒适性的因果关系:广州案例许吉黎2414:30-14:42中国城际知识产权合作网络的时空演化及影响机制王帮娟2514:4214:54城市群尺度重组中的地方能动性:以株洲的发展型政府策略为例邹冠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