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ZHENG INVESTMENT HANDBOOK
南郑重点招商推介项目册

OVERVIEW OF NANZHENG DISTRICT 南郑概况


南郑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邻汉江,南依巴山,总面积2808平方公里,辖22个镇(街道办),总人口57.76万。南郑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气候温润,森林覆盖率达64.9%、被誉为“世界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区"之一。

南郑区智能显示系列产品生产项目
建设内容
该项目选址于南郑区装备智造产业园,租用标准化厂房10000平方米,新建显示系列产品生产厂1座,建设显示终端产品(触摸屏、液晶显示器等)、增强现实产品(单目AR头盔、双目智能眼镜、智能AR设备等)、智能交互产品(语音采集设备、智能传感模组等)等产品智能生产线各1条,配套建设产品研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仓储中心、办公用房及其他附属设施设备。
资源条件
一是产业基础良好,区内有洛阳锴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固达数控(汉中)有限公司、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等零部件加工企业,可为企业提供配套产品;二是要素保障到位,为保障项目快速落地,已在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园机电二期预留标准化厂房8000平方米,园区已完成6公里10千伏园区专用线路、110千伏和1座35千伏变电站的迁移工作;7公里路网及配套雨污水管网全线贯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投入运营;自来水管网铺设到位,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已逐步完善,可供企业一站式入驻。三是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路网密布,京昆、银昆、十天高速和西成高铁穿境而过,汉通、汉宁、汉南公路连通东西南北,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市场分析
随着5G技术的普及与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智能显示产品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消费电子领域,智能电视、智能平板、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消费者对于显示屏幕的尺寸、清晰度、色彩还原度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商业领域,智能显示广泛应用于广告宣传、会议办公、教育培训等场景,数字标牌、智能会议一体机等产品需求旺盛,用于提升信息传播效率与交互体验。在交通、医疗、工业控制等专业领域,智能显示设备作为关键的人机交互界面,市场需求也在稳步上升,以满足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预期收益
该项目投产后,以当前市场平均价格计算,预计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0.5亿元,年利润0.2亿元,预计投资回收期为5年。

无人机航空产业城项目

建设内容
该项目选址于南郑大道城市产业长廊中部,南郑大道北侧,规划用地205亩,建设涵盖无人机研发中心、制造基地、孵化创新中心、试飞培训中心、会展中心、学历教育、交易平台等板块的“无人机航空产业园”,配套建设无人机装配厂房、零部件仓库、办公用房、测试场及相关附属配套设施。
资源条件
一是产业基础良好,区内有华燕航空仪表公司、陕西长空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汉中一零一航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东方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洛阳锴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企业,具备打造无人机航空产业城的良好基础;二是要素保障到位,目前该处已批准工业用地205亩,已完成该处土地平整工作和部分厂房建设工作,为项目落地做好要素保障;三是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路网密布,京昆、银昆、十天高速和西成高铁穿境而过,汉通、汉宁、汉南公路连通东西南北,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市场分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目前,我国低空经济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随着低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于低空经济领域各类装备产品的需求将会迎来爆发,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改善人们生活的新方式。
预期收益
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约2亿元,年利润约0.8亿-1.2亿元,预计投资回收期5~7年。


南枢纽国际物流园区项目

建设内容
项目选址位于国道G244以东、汉黎路以南、濂水河以北、西汉高速以西范围,规划占地1000亩。主要建设农批市场区、冷链物流区、电商物流区、金融服务区、仓储加工区、配套功能区6大功能板块,农特产品(食药材)展示交易平台和种养销信息化共享2大平台,配套建设大型冷库、物流仓储、应急物资储备仓等物流仓储转运功能区,以及办公大楼、检验检测中心、交易大数据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功能区,建设智慧化、现代化为一体的国际化大型物流园区。

资源条件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南郑位于陕、甘、川三省结合部,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连接点,又是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成渝双城经济圈、汉江生态经济带“四个国家战略”的交汇点,也是陕西省与北部湾、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联系的重要出口之一。南郑位于京昆、银昆和十天高速3条国家纵、横向运输大通道交汇处,在陕甘川毗邻城市中的区位优势明显;二是要素保障到位,该处紧邻食品工业园和现代农业科创区,是建设大型物流园区的首选之地,目前已获得一期项目214亩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批复,完成了《陕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文物勘探等前置工作;三是农业产业资源丰富,我区形成了以茶叶、蔬果、食用菌、生猪、中药材、烤烟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新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市级“五个农业"示范区4个,新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15个,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建成农产品加工生产线62条、组装式冷藏库67个。


市场分析
该项目的建设和成功地运用,可以为整个汉中市区生鲜市场提供最优化和强有力的物流保障,可将农批市场、冷链物流及电商物流资源有效整合利用,可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农副产品、孵化、种植、养殖、包装、畜牧、兽医、冷链物流等行业的发展,对周边产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仓储周转量50万吨,增值服务(加工、配送、电商)可贡献 30% 以上利润。
预期收益
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约3亿元,年利润约1亿-2亿元,预计投资回收期5-10年。

青树镇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项目

建设内容
采用“龙头企业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模式,在青树镇七里村、沙河村、青树村用地300亩,建设中药材设施育苗基地。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优质种苗繁殖基地300亩,改建温室120个,新建育苗床10个,引进智慧农业设备和先进种植技术培育优质种苗;配套建设优质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500亩,发展周边合作社种植道地中药材3000亩以上。项目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计划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2000万元左右,建设周期12个月,主要改建育苗温室,建设育苗床,安装喷淋系统。完成供种企业和农资供应企业的招标,并签订合同。投放种子和农资,完成技术培训及基地建设工作;二期投资1000万元,建设周期6个月,建设道地中药材示范基地500亩,同时提供种苗,发展周边合作社种植3000亩以上。
资源条件
全区人工种植和野生种植的大宗道地中药材主要有附子、元胡、厚朴、银杏、白术、玄参、丹参、天麻、大黄、杜仲、猪苓、五味子、柴胡、黄连、桔梗、白及、重楼、黄精:瓜萎、白芍、枳壳等30余种。初步形成了以厚朴、附子、元胡白术等为主导品种中药材种植基地,大宗品种附子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省政府批准的“定制药源生产基地”,素有“中国附子之乡”之美誉。全区现拥有各类中药材经营主体四十余家。项目前期已在青树镇做过考察调研和准备工作:项目用地性质已在村庄规划中做出调整,用地土质条件良好,适宜中药材种植。该处交通便捷、路网密布,距银昆高速南郑出口约5KM,西汉高速汉中出口约8KM,国道244穿境而过,汉通、汉宁、汉南公路连通东西南北,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市场分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天然药物和健康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中草药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2300亿元,中草药种植面积近5700万亩,全年产量约为550万吨,出口额逐年上升,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1500万元,土地租赁费用100万元(3年),基本预备费用4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
预期收益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为1500万元,年利润500万元,预计投资回收期为6年。

汉山生态休闲康养项目
La 建设内容
位于汉中市南郑区汉山景区汉山广场东南方向,汉山路起点至1.5公里处沿线周边用地(汉山景区收储用地编号:汉8#.10#),规划用地约300亩。依托汉山景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价值和发展优势,合理利用项目区山体地形地貌,运用依山就势、沿路造景、色彩筑城、水系共生等多种设计理念,新建生态康养居住社区(床位约1000张),配套建设商业旅游公共设施、乡村集市、传统合院、田园乡宿度假酒店、安防及消防等附属设施,打造和建设集休闲度假、旅居养老、康体养生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康养基地。
资源条件
南郑北临汉江、南屏巴山,境内资源富集、河流密布,森林覆盖率 64.9%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 96% ,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超过1万个,是养颜、洗肺、静心的天然大氧吧;近年来,南郑区政府累计投资10亿元,建成汉山大道、汉山广场、金石谷、汉中植物园、汉山路、半山环线、登山步道、旅游公厕、电力、通讯、供水管网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该处项目用地已完成收储土地测绘、征收、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等工作;该地块交通便捷、路网密布,距汉中中心城区9KM,西汉高速汉中出口约6KM,银昆高速南郑出口约2KM,十天、宝巴高速、西成高铁相互串联形成了便捷高效的外部交通网络。

市场分析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愉快、长寿”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而单纯的养生已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休闲旅居康养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进入21世纪后,中国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2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老龄人口更倾向于休闲旅居康养。为此,休闲旅居康养市场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发展空间巨大,未来5年,市场规模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 20% 。
投资估算
计划总投资5亿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约3亿元,其他设施设备费用约1亿元,流动资金约1亿元。
预期收益
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约1.2亿元(其中床位收入约0.6亿元,其他康体养生收入约0.4亿元,旅游消费收入约0.2亿元),年利润0.4亿元,预计投资回收期为10年。


陈村农文旅综合开发项目

建设内容
该项目规划用地1100亩,其中建设用地约500亩,流转用地约600亩,计划在南郑区阳春镇陈村、苇池村开发建设现代观光农业基地、研学基地、生态民宿集群、水上娱乐、旅游集散中心、艺术家群落及创客村、乡村田园市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区、陈村艺术生活中心,配套建设游客接待中心、环湖休闲步道、登山健身步道、旅游环线绿化、亮化、硬化等配套附属设施。
资源条件
陈村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中国最美旅游摄影地”称号,也是“南郑区最美油菜花海观赏地之一”,自然山水田园基底优美。该处已修建环湖休闲步道5.3公里,登山健身步道10公里,改造陈村水库排洪沟1.5公里,建设帐篷营地、霍比特小屋等特色住宿设施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该处交通便捷,区域内自来水和电力全覆盖,建设完成总长度18公里,宽6米的柏油路旅游环线,距西汉高速汉中出口约6KM,银昆高速南郑出口约5KM,十天、宝巴高速、西成高铁相互串联形成了便捷高效的外部交通网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休闲生活的追求,乡村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超过30亿,旅游收入超过1.2万亿元,且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 10% 以上。南郑陈村凭借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乡村文化,有望在这一阶段乡村旅游市场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消费升级,游客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游览,而是更加注重深度体验、休闲度假以及文化内涵的挖掘,这为陈村农文旅综合开发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投资估算
计划总投资6亿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约3亿元,其他设施设备费用约2亿元,流动资金约1亿元。
预期收益
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旅游收入1.5亿元,年利润0.9亿元,预计投资回收期为8-10年。


非遗黄关黄酒标准化生产基地及非遗旅游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
该项目位于南郑区黄官镇青龙村,占地面积约100亩,主要依托黄官镇悠久的历史和黄关酒厂古法酿酒的非遗传统,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黄酒文化体验中心、黄酒休闲养生区,开发黄酒衍生品,打造集“非遗黄关黄酒”文化IP、康养旅游、休闲体验、审美娱乐建设于一体的非遗旅游基地。

资源条件
汉中黄关黄酒源自秦岭南麓的千年古镇一一南郑区黄官镇,其酿造技艺可追溯至650年前,是西北地区黄酒产业的代表性品牌。2022年“古法复酿技艺”入选陕西省非遗名录,2025年获评首批“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并被认定为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该企业已累计投资1.2亿元,建成日产10万瓶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2000余吨黄酒陶坛储酒库,黄酒文化馆和线下体验店等。为保障项目快速落地,已为企业在黄官镇青龙村预留50亩建设用地,正在进行土地报批等前期工作。该处交通便捷、路网密布,距银昆高速南郑出口约16KM,距离宝巴高速南湖出口5KM,十天高速、西成高铁、国道244相互串联形成了便捷高效的外部交通网络。


市场分析
黄酒作为中国传统酒种,拥有数千年历史,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国潮复兴及健康饮酒理念普及,黄酒行业迎来结构性调整机遇。数据显示,2024年黄酒产业呈现明显复苏态势,年轻化、高端化产品成为增长引擎。同时,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T8企业联盟成立,推动品类协同发展。此外,黄酒中富含氨基酸、低聚糖、多酚等养生属性,契合消费者对“养生酒”的需求。
投资估算
计划总投资6亿元,其中对外融资0.6亿元。
预期收益
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约3亿元,年利润1亿元,预计投资回收期为5一6年。

地址: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西大街24号
电话:0916-5512192
邮箱:nzxjhj@163.com
网址:www.nanzheng.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