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
湖南专版
语文
九年级上教师用书
目录
一、《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阶段阅读(一) 20世纪30年代诗作(第一个高峰期)阶段阅读(二) 20世纪 40~50 年代诗作阶段阅读(三) 1978年以后代表诗作(第二个高峰期)阶段阅读(四) 整本书阅读 2
二、《水浒传》 古典小说的阅读 8阶段阅读(一) 第一~二十二回 8阶段阅读(二) 第二十三~五十回 11阶段阅读(三) 第五十一~七十四回 13阶段阅读(四) 第七十五~一百回 15阶段阅读(五) 整本书阅读 17
一、《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
阶段阅读(一) 20世纪30年代诗作(第一个高峰期)
知识梳理
代表诗作 | 整体风格:创作初期,笼罩着犹豫与悲哀 |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1932年) | 描绘出一幅原野上色彩丰富、薄雾朦胧、晨光熹微的黎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黎明 时田野景色的热爱之情 |
《大堰河——我的保姆》 (成名作,1933年) | 诗人通过对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 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时代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 的强烈痛恨 |
《太阳》 (1937年春) | 这首诗第一、二节写太阳到来时的悲壮场景;第三节暗示着光明的到来,将出现一 个科学文明的新时代;第四节直接抒情,要在光明必然到来的预感中振奋起来,去 追求未来的真实的光明 |
《煤的对话》 (1937年春) | 通篇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展示中华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表达诗人 对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和希望祖国再生的强烈愿望 |
《黎明》(1937年5月) | “黎明”象征着光明,诗人借此表现处于黑暗之中的民众对于光明的期待与渴望 借复活的土地的形象,表达诗人在苦难岁月中对民族振兴的坚定信心,突出了诗 |
《复活的土地》 (1937年7月) | 人对新时代的憧憬与向往,预言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即将来临,也体 现了诗人对胜利的向往与爱国之情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937年12月) | 通过描写大雪纷扬时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 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
《北方》 (1938年2月) | 全诗多用意象抒情写意,勾勒出一幅幅富有动感的北国乡土画面。诗人在这首诗 中表达了对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祖国的深深忧虑,对处于战乱烽烟中的人民的深 刻同情,对古老中国的无以言说的热爱 |
《向太阳》 (1938年4月) | 是二十世纪30年代艾青写的最长的一首诗。全诗以“我”为线索,通过“我”的所 见、所闻、所想把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城市与乡村、工人与农民、过去与现在、 黑暗与光明的联系与斗争展现在人们面前,是全民抗战的热情颂歌 |
《我爱这土地》 (1938年11月) | 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 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由鸟的形象转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表 现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
《吹号者》 (1939年3月) | 这首诗为我们在中国历史的广场上塑立了一个吹号者和浸濡着血迹的铜号的形 象,让我们能清晰地听到那曾经唤醒了一个民族并激励这个民族奋勇前进的号声 |
针对训练
1.你的同桌根据《艾青诗选》的部分诗歌,从意象角度做了如下整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意象 | 内涵 | 情感 | 诗歌示例 |
太阳 | ①_光 明、理想、 | 明、驱逐 美好生 黑暗的美 | 《向太 阳》《给 |
② 黎明 | 希望、未来 | 呼唤黎 明,迎接、 歌颂光明 | 《黎明 的通 |
土地 | 苦难、悲伤 | 依、忠贞 不渝,对 祖国、人 | 的土地 上》《我 爱这土 |
2.“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诗中的“你"指的是(B)
A.太阳 B.大堰河C.祖国 D.土地
3.“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这两节诗中的“它”指的是 ,本诗蕴含着诗人艾青对的向往和追求。(C)
A.火焰 幸福 B.土地 未来C.太阳 光明 D.河流 自由
4.“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这首诗表达了诗人(D)
A.对革命者奋斗不止的歌颂B.对黑暗社会的极力坪击C.对即将加人战斗的憧憬D.对民族光明未来的期盼
5.从《艾青诗选》中汲取精神力量,可以使我们成为自强不息的人。下面是小亮分享的“诗歌品读记录”,请你将横线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诗歌品读记录
【诗歌摘抄】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吗?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选自《煤的对话——A-Y.R.》)
【意象鉴赏】
煤象征着 中华民族,表面 沉默、坚硬,一遇到精神之火,就会产生巨大能量。表达了诗人 对我们伟大民族蕴藏巨大力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精神启示】
【示例】我们要相信自己潜力无穷,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困境。
6.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土地”和“太阳”。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_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 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7.有人评价,艾青是“土地的歌者”。请结合《艾青诗选》中的诗歌,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示例】 ① “土地”是艾青诗歌中出现最多的意象之一,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等诗歌都选用了“土地”这一意象;②诗人用“土地”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最朴素、最深沉的爱。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悲悯下层人民的痛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阶段阅读(二) 20世纪 \mathbf{40}~50 年代诗作
知识梳理
代表诗作 | 整体风格:创作中期,追求希望与理想 |
《冬天的池沼》 (1940年1月) | 该诗以老人的形象来比喻冬天的池沼,通过“寂寞”“枯干”“荒芜”写出了池沼的苍凉、悲 哀,“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被劳苦磨失了光辉的眼”等写出了农民的悲哀。池沼、老 人的悲哀正象征着祖国及其人民饱受磨难 |
《树》 (1940年春) |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描写了一种自然现象;诗人托物于树,赞颂了一种独立向上、又根须 相连的团结战斗的精神 |
《刘草的孩子》 (1940年) | 此诗体现出艾青作品的“诗中有画”的特点。开篇首句给全诗笼罩上阔大、凄美的气氛, 反衬刘草孩子的渺小,寥寥几笔,形神毕现 |
《黎明的通知》 (1942年) | 这首诗以黎明的口吻,热切地唤起一切事物来迎接美好新世界的到来,充满着乐观向上 的精神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坚定信念。这首诗歌赞美了解放区朝气蓬勃的美好生活, 同时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全诗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两行一节的结构 使得全诗节奏非常明快,富于音乐感 |
《太阳的话》 (1942年) |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与思想,展示了太阳渴望走进 小屋,打开人们关闭的心灵,让人们享受亮光、温暖、花束、香气和露水,召唤人们开心 扉迎接光明,促使人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信念 |
《献给乡村的诗》 (1942年9月) | 这首诗精细而准确地描绘了作者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在这些精细的 描写中,极好地体现了诗人对家乡醇厚又深沉的情感。此诗采用了八行一节的分段,诗 句描写充满了细节,让情感的表达流畅而生动。诗人在诗中也不仅仅是怀念家乡,还对 家乡寄予了厚望,希望它从充满欺骗与压榨的沉睡中苏醒过来 |
《礁石》 (1945年7月) |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描绘的礁石,正像一个久经斗争和考验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 多少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去生活的信念和信心。诗人通过此 诗表达了对这种坚忍顽强的生命所具有的乐观精神与豁达胸襟的由衷赞美 |
《启明星》 (1956年8月) | 这是一曲追求光明的颂歌。启明星以自身光亮和坚守的姿态启示人们面对困难时要执 着地追求光明,意志坚定,精神乐观。“启明星”寄托了作者厌恶黑暗而向往光明的愿 景,抒发了牺牲自己、不求回报、勇于奉献的思想感情。同时赞扬了那些如同启明星一 样,在光明与黑暗的搏斗中冲锋在前,而当阳光普照时,却甘于退隐的先进分子 |
《下雪的早晨》 (1956年11月) | 这首诗写诗人在下雪天想到了夏天树林里小孩子天真活泼玩要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 小孩的关爱,对美好纯真、无忧无虑生活的期盼 |
针对训练
1.小轩同学选择朗诵的篇目是艾青的诗歌《树》,但他在诗歌主旨的理解和重音的把握上遇到了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立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诗歌背景:本诗写于1940年春天,抗日战争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
(1)【主旨理解】地上:一棵棵彼此孤立地兀立着的树。地下: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的根纠缠在一起。展示了一种独立向上又_C(只填序号)的民族精神。
A.和谐温馨 B.坚强不屈C.团结奋进 D.沉默隐忍(2)【朗诵设计】“但是”一词,将诗歌分为两层,请从上、下两层中分别找出一组需要重读的词语,简要说明理由。
上层是“孤立”和“距离”,下层是“伸长”和“纠缠”。“孤立”和“距离”突出一棵棵树在地上彼此分离的特点,“伸长”和“纠缠”突出树根在地下相互缠绕的特点。这两组词语突出了中华民族在严峻的斗争形势下,顽强不屈、团结奋进的精神,所以需要重读。
2.九年级(1)班举办读书分享会。你分享的内容是艾青的《黎明的通知》(节选),结合核心意象,分析你从作品中读出了作家怎样的情怀。
黎明的通知(节选)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
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示例】节选诗歌通过露水、最后一颗星、波涛汹涌的海等意象,说明了“黎明”历经磨难、艰辛、苦难而来的情状。表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3.读诗,就得品读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请你从用词的角度给艾青的《刘草的孩子》做一个批注。
刘草的孩子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刘草的孩子无声地刘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批注:碧绿的“草原”,通红的“夕阳”,“闪着金光的镰刀”,色彩辉映,画面唯美,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孩子在夕阳光辉照耀下挥动镰刀忙着割草的情景,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处于苦难生活中的孩子的同情。
阶段阅读(三)1978年以后代表诗作(第二个高峰期)
知识梳理
代表诗作 | 整体风格:创作晚期,赞美与歌颂 |
《鱼化石》 (1978年) | 这是诗人艾青“归来”之后吟唱出的一曲独具特色的歌。作为咏物诗,它借助对一种生物 被无故尘埋的血淋淋的事实的描述,抒发了对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诗情更深 沉,诗意更警策。通过鱼化石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字里行间饱含哲理 |
《伞》 (1978年) | “伞”代表了社会中无私奉献的人。诗歌借助“伞”这一意象抒情,表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愿望,诗情比较深沉 |
《镜子》 (1979年) | 这首诗中,诗人叙写了镜子这一意象。用镜子象征敢于直言的刚烈之士,鞭挞和嘲讽了 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弘扬了正直无私的品格 |
《光的赞歌》 (1978年8月) | 本诗赞美“光”这一种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 会主义信念,字里行间饱含睿智的哲思 |
针对训练
1.《艾青诗选》按照诗歌主题进行划分,还有两个主题没有确定,请选出适合的选项填到下面的 ①② 处。
主题一:“ ① C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7年《我爱这土地》—1938年《北方》—1938年
主题二:“礼赞光明”
《向太阳》—1938年《火把》—1940年
《光的赞歌》—1978年
主题三:“ ② B ′9
《鱼化石》—1978年《镜子》—1978年
《伞》—1978年
A.歌咏自然 B.思考人生C.热爱祖国 D.呼唤亲情
2.课堂上,同学们一起赏读艾青的诗歌《礁石》,并探讨读诗的方法,请你也一起参与。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五日
小文:我们读诗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比如艾青的《礁石》开篇“一个浪,一个浪”连用,我觉得诗人就是有意重复,但却说不出诗人这样连用的意图。
小贵:我觉得诗人这样连用是为了表现 ① 浪的猛烈和频繁,从侧面烘托出礁石的坚韧顽强
小语:其实,不管诗人采用何种表现形式,最终都是为了传达出自身的思想情感。所以,我们读诗还得透过诗歌中的形象去体会诗歌的深层内涵。
小义:是的,比如艾青写礁石“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就是想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② 不管是在历史的风云中,还是在个人的蹉跎的征途上,我们都应该持有积极、乐观、坚定的态度,不畏困难挫折,勇敢地迎接生活,勇敢地迎接各种挑战
阶段阅读(四) 整本书阅读
知识梳理
一、《艾青诗选》的意象
1.主要意象
主要意象 | 意象群 | 关联人群 | 象征意义 | 表达情感 | 代表篇目 |
土地 | 土地、塞外、沙漠风、沙 雾、寒风、村庄、山坡、河 岸、荒冢、颓垣、薄雾、旷 野、道路、田亩、野草、田 野………. | 乞写、老人、农人、小孩、 行人、村人、流浪者、牧 童、木匠、泥水匠·…··· | 受苦的百姓 受辱的祖国 | 对祖国、人 民深沉的爱 | 《复活的土地》 《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北方》 《我爱这土地》 |
太阳 | 阳光、闪电、彩虹、新月、 晨光、曙光、东方、朝霞、 晨钟、火轮、火把、红旗、 焰火、篝火.·· | 吹号者、华盛顿、列宁、 孙逸仙、“一切把人类从 苦难里拯救出来的人物 的名字”..·… | 光明和美好 未来 | 对理想和美 好生活的 追求 | 《向太阳》黎明 的通知》《光的 赞歌》太阳》 |
2.次要意象
次要意象 | 分析 |
手推车 | ①“手推车”是北方农村常见的劳动工具,艾青通过这一象征意象,展现了农民们在贫瘠土地上 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以及在战争背景下生存的艰难。②诗人借助“手推车”表现了“北国人民 的悲哀”,也蕴含着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③既是诗人对苦难制造者的沉默又 悲怆的抗议,也是对改变“手推车式”的生活方式、振奋民族精神的哲理性启示。 |
礁石 | “礁石”具有无比坚定的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象征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中华民族和“遇 到连续的迫害”“要求生存的权利”而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的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 |
鱼化石 | 通过描述“鱼”因故被尘埋的血淋淋事实,抒发了对于逝去生命的祭奠和悼惜之情。 |
二、《艾青诗选》的艺术特色
《艾青诗选》的艺术特色 | |
1.独特的意象,深刻的主题 | 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 最深沉的爱,“太阳”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爱 国主义则是艾青作品中永远的主题 |
2.忧郁的诗绪,深沉的思索 | “忧郁”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艾 青的忧郁一方面来自留学法国时期所感受到的“漂泊的情愫”和西方象征 派、印象派文学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来自他所处的那个特殊的战争时 代。他的这种忧郁里,渗透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爱,更表现了对生活 的忠实和深沉的思索。 |
3.不拘形式,追求内在的旋律美 | 艾青的诗歌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 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 销除、重的诗语 深厚绵长 有韧性 | |
4.诗中有画,讲究色彩、线条 | 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 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
针对训练
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
1.“火”在文学作品中有着独特的含义。请你结合表格中的两部名著内容加以探究。
作品 | 作品节选 | 含义 | 作用 |
《艾青 诗选》 | 从远古 的墓莹/从 黑暗的年 代/从人类 死亡之流的 那边/震惊 沉睡的山 脉/若火轮 飞旋于沙丘 之上/太阳 | 营造氛 围,反 映抗战 时期人 们内心 的激奋 | |
(1)_“火" | |||
象征着光 明、希望和 | |||
力量,它滚 | |||
滚而来,给 | |||
处于黑暗、 | |||
困苦中的人 | |||
们带来希望 | |||
向我滚 ——《向太 | 和鼓舞,激 与希望 | ||
来..... | 发人们内心 | ||
的斗志 | |||
2.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请结合诗歌,分析他以“太阳”为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示例】诗歌中“太阳”象征着光明、希望和力量。艾青通过描写太阳照在城市、村庄、田野、河流和山峦上,“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表达了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希望太阳的光芒能够驱散黑暗、痛苦和绝望,给人们带来生机与活力,激励人们觉醒、奋斗,摆脱困境,追求美好的未来。
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3.《艾青诗选》受到同学们的喜爱,请以艾青的诗歌为例,简析其诗歌某一艺术特色。
【示例一】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表现出作者对旧社会的黑暗、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示例二】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是又会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形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4.本次庆祝活动是以“坚定信念,青春向党”为主题,开展读书交流会。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旗
鲜艳的红色的方布上/缀着金色的斧头镰刀被阳光浸浴着/被风吹拂着旗,庄严地飘荡着/在亚洲的广阔的土地上人类解放的信号/旧世界崩坍的标记眼泪所栽培的欢笑/血所灌溉的花朵旗,欣喜地飘荡着/在中国的古老的土地
一九四二年四月
(1)本诗选自《 艾青诗选 》,书中的诗歌,出现最多的意象是“ 土地”和“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