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座没有文物的博物馆—乐山战时故宫
(一)博物馆简介
安谷,乐山市高新区的一座小镇,因抗战时期保管故宫南迁国宝,创造了“功侔鲁壁”的文化
抗战功勋,获誉“战时故宫”。七十多年后,安谷人自发修建的一间战时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以简朴素雅之姿,重绘文物大迁徙的图景,承载了两岸故宫共同的“乡愁”。
纪念馆由安谷农民企业家王联春创建,2008 年底建设动工迄今十年,初步形成 13000 多平
方米有故宫文化底蕴和安谷乡村特色的文博展览、文化旅游区域,实现每年免费接待海内外
参观者逾三万人次。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故宫文物南迁民间纪念机构,纪念馆坚持“铭记南迁历史、传播故宫文化、
弘扬乐山精神”宗旨,在两岸故宫、南京博物院支持下,制作完成馆内主题展、乐山市巡回
展、四川国际旅博会峨眉展等展览,并义务开展展览进校园、进机关等活动,积极推进爱国
主义教育工作。纪念馆对南迁精神价值的坚守,受到民众好评,引发海内外媒体关注,荣获
乐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2016 年 9 月 14 日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郑欣淼两任院长共赴纪念馆考察,提出“文化领地—
—安谷战时故宫文物南迁遗址公园”建设构想,拉开乐山市与故宫博物院携手保护南迁文化
遗产的序幕。纪念馆将以民间文化典守精神为依归,继文物南迁——全民参与文化抗战之后,
投身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建设,为“保护南迁历史 建设美丽乐山”做出贡献。
(二)馆长王联春
王联春,生于 1939 年,安谷农民企业家,2008 年 11 月投入个人积蓄创办战时故宫
文物南迁纪念馆,成为故宫文化殿堂中一位“非典型馆长”。迄今十年,乡村纪念馆免
费接待参观者近 30 万人次,其中不乏德国、美国学者和日本友人。如今,年届八十
的馆长王联春,为了纪念馆的生存与发展,每天开车奔波在城市与乡村,农民馆长的
身份让他无法停止,仿佛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
“王老师,您要把普通话练一练,将来我们要把您请到故宫来,给
我们的年轻人讲讲课……”这是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在故宫与乐山市
战略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上对王联春馆长讲的一段话。
红墙之外,千里之遥,一位乡村老者对故宫的深情获得关照,一介
平民对文化的守护得到安慰。这句话留下的喜悦可以说超过纪念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