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文稿

发布时间:2023-10-20 | 杂志分类:其他
作者: 0351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初文稿

{{`发布时间:2023-10-20`}} | 云展网画册制作 公司宣传册 其他 初文稿
一.一座没有文物的博物馆—乐山战时故宫(一)博物馆简介安谷,乐山市高新区的一座小镇,因抗战时期保管故宫南迁国宝,创造了“功侔鲁壁”的文化抗战功勋,获誉“战时故宫”。七十多年后,安谷人自发修建的一间战时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以简朴素雅之姿,重绘文物大迁徙的图景,承载了两岸故宫共同的“乡愁”。纪念馆由安谷农民企业家王联春创建,2008 年底建设动工迄今十年,初步形成 13000 多平方米有故宫文化底蕴和安谷乡村特色的文博展览、文化旅游区域,实现每年免费接待海内外参观者逾三万人次。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故宫文物南迁民间纪念机构,纪念馆坚持“铭记南迁历史、传播故宫文化、弘扬乐山精神”宗旨,在两岸故宫、南京博物院支持下,制作完成馆内主题展、乐山市巡回展、四川国际旅博会峨眉展等展览,并义务开展展览进校园、进机关等活动,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纪念馆对南迁精神价值的坚守,受到民众好评,引发海内外媒体关注,荣获乐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2016 年 9 月 14 日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郑欣淼两任院长共赴纪念馆考察,提出“文化领地——安谷战时故宫文物南迁遗址公园”建设构想,拉开乐山市与故宫博物院携手保护南迁文... [收起]
[展开]
初文稿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一.一座没有文物的博物馆—乐山战时故宫

(一)博物馆简介

安谷,乐山市高新区的一座小镇,因抗战时期保管故宫南迁国宝,创造了“功侔鲁壁”的文化

抗战功勋,获誉“战时故宫”。七十多年后,安谷人自发修建的一间战时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以简朴素雅之姿,重绘文物大迁徙的图景,承载了两岸故宫共同的“乡愁”。

纪念馆由安谷农民企业家王联春创建,2008 年底建设动工迄今十年,初步形成 13000 多平

方米有故宫文化底蕴和安谷乡村特色的文博展览、文化旅游区域,实现每年免费接待海内外

参观者逾三万人次。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故宫文物南迁民间纪念机构,纪念馆坚持“铭记南迁历史、传播故宫文化、

弘扬乐山精神”宗旨,在两岸故宫、南京博物院支持下,制作完成馆内主题展、乐山市巡回

展、四川国际旅博会峨眉展等展览,并义务开展展览进校园、进机关等活动,积极推进爱国

主义教育工作。纪念馆对南迁精神价值的坚守,受到民众好评,引发海内外媒体关注,荣获

乐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2016 年 9 月 14 日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郑欣淼两任院长共赴纪念馆考察,提出“文化领地—

—安谷战时故宫文物南迁遗址公园”建设构想,拉开乐山市与故宫博物院携手保护南迁文化

遗产的序幕。纪念馆将以民间文化典守精神为依归,继文物南迁——全民参与文化抗战之后,

投身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建设,为“保护南迁历史 建设美丽乐山”做出贡献。

(二)馆长王联春

王联春,生于 1939 年,安谷农民企业家,2008 年 11 月投入个人积蓄创办战时故宫

文物南迁纪念馆,成为故宫文化殿堂中一位“非典型馆长”。迄今十年,乡村纪念馆免

费接待参观者近 30 万人次,其中不乏德国、美国学者和日本友人。如今,年届八十

的馆长王联春,为了纪念馆的生存与发展,每天开车奔波在城市与乡村,农民馆长的

身份让他无法停止,仿佛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

“王老师,您要把普通话练一练,将来我们要把您请到故宫来,给

我们的年轻人讲讲课……”这是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在故宫与乐山市

战略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上对王联春馆长讲的一段话。

红墙之外,千里之遥,一位乡村老者对故宫的深情获得关照,一介

平民对文化的守护得到安慰。这句话留下的喜悦可以说超过纪念馆这

第2页

十年取得的所有成绩。不仅仅因为它饱含人性尊重,更印证了故宫文

物南迁历史的一部分价值。

文物南迁,举国之力,全民参与,以文化抗战捍卫民族尊严,亦是

对每个个体生命尊严的守卫。南迁中铸炼成视文物为生命的故宫典守

精神与乐山民众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自觉与担当相遇,更加丰富了故宫

文化的完整意义。故宫是与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紧密相系的。在恢弘

建筑与璀璨文物之外,她是我们文化的母体,人类精神的家园。

安谷战时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是故宫文化中的一个小小构成部分,

她的创办者王联春,继承着老一辈安谷人的精神品质,自发地投身到

文化守护和传承中。在大渡河南岸的乡村角落,他以微薄之力振动文

化的羽翼,祈盼迎来一场故宫文化的龙卷风。

然而,风尤未起,老人却陷入漩涡之中。故宫文化殿堂中第一位,

大概也是唯一一位农民馆长,他的身上有太多非典型性。这些非典型

性,成就他一往无前地撞响南迁历史纪念的暮鼓晨钟,也让他从曾经

的富翁沦为负债老翁,心生怨叹,摇摆踌躇。

王联春是安谷最早的一批拖拉机手,曾因研究化油器的关键技术

被邀请到上海参加全国性的技术研讨会。改革开放的大潮,让他从一

名农民变身为运输队长、工程队长、煤矿矿长。作为远近闻名的“弄潮

第3页

儿”,他辛勤积累下财富,更培育了机敏、坚定的性格和精进实干的品

质。

在 2008 年的一次知青聚会上,这位曾经的革委会主任向这些“知

识青年”征询意见——“故宫文物南迁历史值不值得做?”大家认为这

是安谷、乐山乃至中国长期被忽视却最宝贵的一段历史遗产,纷纷表

示支持。那一年,王联春即将步入古稀之年,不久前捐建安谷小学让

他体会到参与公益、回报社会的价值,而与故宫文物南迁乐山同龄的

他,在安谷同乡王德才、鲁道洪等人影响下,早以酝酿要翻一翻这篇

少有人知的历史。于是,他与老友原泊滩村书记刘文龙一起开始了乡

村纪念馆的筹建。

“我只有 120 小时扫盲班学历”——一句自嘲常挂嘴边的王联春开

始拜访地方文化学者,参加乐山散文协会,联系四川省散文协会……乐

山学者魏奕雄、唐长寿、陈德忠、杨志伦等人情义相助,省散文协会

会长卢子贵称赞他是“草根办大事”,省地方文史馆叶红馆长为他定下

了“故宫文物南迁史料陈列馆”最初的名字。

故宫博物院乐山办事处主任欧阳道达后人、马衡院长后人、梁廷炜

后人、励芝先、励钧先后人、中博代表尹焕章后人、驻军连长冯昌运

后人等闻讯而来,重聚安谷,热情支持着王联春的“壮举”。

第4页

2010 年初,在各方支持下,馆舍初成。王联春也因此在原四川省

文化厅副厅长梁旭仲引荐下,在北京见到郑欣淼院长。欧阳定武先生

用父亲欧阳道达曾经使用过的轮椅推着腿脚不便的王联春进入神武门。

郑院长高度肯定了王联春为南迁历史和故宫文化所做的努力,认为这

是民间精神以及对故宫情感的体现,故宫一定会支持乡村纪念馆的建

设。随后,李文儒副院长邀请他在“御膳房”用餐,席间特别关心了纪念

馆下一步的发展问题。这段经历和当年受邀出席故宫八十五周年院庆

活动成为王联春最大的精神动力,支撑他开始长达数年,每年推进一

项建设,每年举办一场纪念活动,常人都难以想象的乡村文化耕耘。

2010 年 6 月 15 日,两岸故宫和南京博物院联合重走南迁路考察

团来到安谷,李文儒副院长在馆内留下“战时故宫宝地安谷”的题字。王

联春馆长立即在馆门前挂上了“战时故宫博物院”的牌子。2011 年,他

为了维持免费开放,着手修建“战时故宫文化园”。由他亲自设计,组织

施工队现场施工的 20 多个小木屋和一系列配套设施得以完成。2012

年举办重走南迁路两周年纪念大会,2013 年向故宫博物院借展,在乐

山市、峨眉山市举办南迁历史巡回展览,2014 年、2015 年,借助四

川省国际旅游博览会在峨眉举办的机会,无偿在峨眉策划设计南迁史

料展。为了这段历史的有效传播,他又陪同乐山高新区领导到北京故

宫汇报工作,希望促成地院合作,为安谷带来发展的机遇。

第5页

2016 年 9 月 14 日,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和故宫研究院郑欣淼

院长共同来到安谷。他们没有因为有些“山寨”的馆舍空间而失望,反而

发出了建设安谷文化领地的呼吁。依托南迁历史遗产,在故宫文化指

引下,安谷文化城镇化显露曙光。

2017 年,在高新区管委会指导下,王联春自筹 3 万元成立战时故

宫文物南迁文化研究中心,邀请考古学者唐长寿、峨眉山博物馆馆长

陈黎清组织调查小组,对乐山故宫文物南迁遗址展开普查,完成《乐

山市安谷镇故宫文物南迁遗址及周边文物考古调查报告》,并积极配

合各级政府开展南迁遗址公园规划工作。

王联春不懈的努力,具体扎实的工作,得到了乐山市的肯定。纪念

馆于 2013 年被评为乐山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6 年被评为

乐山市第六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今年初秋的一天,和王老坐在岷江岸边的茶社回顾这十年的建馆

历程。向他提出了十个问题,他的回答偶尔言不及义,但还是让人生

出心疼、惋惜乃至震动的情绪。

当谈到这十年间最为遗憾的事,他只淡淡地感慨一句“我的学历太

低。”诚然,因为文化素养的缘故,纪念馆走了一些弯路,甚至付出过

高昂的代价。仅从“战时故宫博物院”到“战时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经过

第6页

的长期命名争论,以及最近筹办纪念活动发出的邀请函上“纪念馆”错

印成“记念馆”两件小事,也许会引发误解甚至讪笑,但很快又觉出可

爱,甚至是可敬来。知识有浅陋广博之分,但行为才是试炼人性高贵

的标准。在今天,什么也抹去和改变不了十年前您做出沉重、庄严决

定的意义。它也是当下,最可贵的价值和遗产。

尤其在交谈中,王联春馆长反复强调的终极目标——造福安谷、

普惠百姓,更加让人触动。古语“听其言而观其行”,王联春用十年行动

证明于前,再来听闻老人的心声,当可笃实守正,砥砺而行。

站在十年的时间节点,做下如此的记录,您已是我永远的馆长。希

望风雨过后,未来的您能成为所有人的馆长。“非典型”刚刚好!

野尘:请谈谈您心中故宫文物南迁的价值与意义。

王联春:我认为价值在于民族文化传承。用什么来体现这种价值呢?

举个例子,纪念馆内总共有 56 个雕塑,本身是 54 个,为了 56 个民

族,我专门搞成 56 个,象征全民族。故宫在安谷八年,到今天故宫文

化历史的传承,不是哪个人可以完成的,它是全民族参与的。野尘:

郑欣淼院长指出故宫文物南迁是全民参与的文化抗战,您怎么看?文

物运到乐山,如果单凭故宫人是无法将文物运到安谷的。拉纤、撑船、

第7页

搬运库房,参与者不就是民众,算不算全民参与。实际上早就有参与,

离开北平,不是故宫人可以办到的,每到一地都有老百姓的参与。文

物刚运到乐山,最大的功劳应该是刘钊。刘钊主动申请存安谷,保证

安全。有句话说得好“国亡尚有复国之日,文化一亡就永无补救!”野尘:

单霁翔院长说过今天的社会浮躁,只有在安谷才能静下心来体会老一

辈故宫人的典守精神,您觉得呢?100%正确!安谷的纪念达到了两代

故宫人的认同。前辈故宫人马衡院长题字,国民政府公章,功侔鲁壁

匾,实物是最好的见证。南迁存放地点不少,安谷在全国都是独一无

二的。2010 年,“温故知新”重走文物南迁路考察活动,两岸故宫、南

京博物院走遍大半个中国,在我们这里由北京故宫李文儒副院长题词

“战时故宫宝地安谷”,南博副院长王奇志题词“追寻故地忆先人”,特别

落款中博后人,台北故宫专家傅申题写“温故知新”,不就是对这个小小

纪念馆的认定。这是第二个独一无二。第三个独一无二,七十多岁的

老家伙,自发搞南迁纪念,全国只有安谷在搞。单院长的话也体现了

两宫三院的题词,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和总结。

野尘:请谈谈您 2008 年为什么想要创办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王联春:第一,将前辈故宫人在战乱期间,以全家人的生命和国宝联

系在一起,日本人的飞机可以随意轰炸,一旦炸到运输中的文物,物

毁人亡,这种守护文化、牺牲奉献的精神,传递下去,让下一辈知道。

因为受到故宫人以生命守护文物的精神感动,我还为冯连长花 2 万元

第8页

重修坟坛。这些前辈人的行动启发了我,感动了我,如果没有这个基

地,这个馆,只是一篇文章,空话,无法启发社会大众对历史的认识,

传承下去。第二点,想让历史文化传承在安谷有一个载体,希望以此

两宫三院与地方政府文化合作,共同保护这段历史。2013 年我们向故

宫借展,在乐山市内巡回展览,不是完成了 80 米的四段参观者签名

嘛?这四段签名也是实物证明,希望达成文化保护合作。等以后三院

与乐山合作签字仪式时,把其中的三段送给三家,我们自己保存一段。

这是老百姓的心愿。第三点,就是继续发扬光大。南博嵇书记问过我,

投入那么大,耗尽积蓄,想没想过回报?我回答,没想过个人回报,

想富于地方。希望安谷能在保护过程中,通过文旅融合,让安谷老百

姓都有挣钱的机会。我有饭吃,从来没想过要靠这件事来养老,就是

想要回报安谷民众。

野尘:建馆十年,您感都最骄傲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王联春:难(叹气)!以前有钱,一旦搞纪念馆,所有财力、精力投

入,社会朋友都疏远,都说是老疯子。回家里,厚着脸皮吃饭,忍气

吞声睡觉。所有人都反对,说一年一百万随便花,却拿来搞馆,疯了。

2010 年中国青年报给我们这几个参与建馆的人总结的是“三个瘸子,

一个聋子,两个泥腿子,外加一个小疯子。”定武不是说这是乌合之众

吗?这十年总结下来,一痛苦,二骄傲。痛的是家人不理解,社会不

第9页

认。骄傲的是工作得到了两宫三院、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以及地方政

府的支持。十年辛苦,前是苦后是骄傲。

野尘:那么这十年最遗憾的事是什么?

王联春:纪念馆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合法的博物馆资格……我个人认为

十年所做一切,已经到尽头了。无论精力、财力,已到尽头……还有就

是学历太低吧……

野尘:建馆十年,最困难的事是什么?如何克服的?

王联春:这些年,每次工程建设、纪念活动都很不容易,要争取各方

的支持,眼看着那时候的人走的走,老房子垮的垮,做还是不做,有

些东西是等不及的,真是对的就坚持,今天来看,这件事没有错。只

是配套设施还没有完善,四合院要有一个博物馆的样子,资金困难,

贷账也要完善馆的配套设施。比如停车场,就修了一半,只好靠脸皮

求人,省吃俭用,还好有人愿意支持。哪怕到八十岁了,如果必须坚

持,我就继续省吃俭用,厚起脸皮,求人下话。

野尘:拼出这段故宫文物南迁史的心得感想是什么?

第10页

王联春:十年前不比今天,各方对南迁很重视,当时收集历史资料,

凭一生为人处世,朋友都发动起来帮忙。知识不够,就向专家、学者

请教,都是我的老师,能者为师,哪怕年纪比我小,也是老师。

野尘:从故宫后人身上有得到什么启示吗?

王联春:到北京去,故宫后人对我们的热情,以及 2010 年 2 月郑院

长的接待,这对我们来说也是鼓励。尤其是郑院长给予的启发,让我

坚持了下来。

野尘:郑院长、单院长对您的行动都很受感动。您觉得两任故宫院长对您

是否还有更多期待?

王联春:两任院长对这十年工作的认可,我感到很满足。故宫联系的

博物馆都是官方的博物馆,他们体谅我耗尽积蓄投入公益事业,而且

七八十岁还在从事公益事业。我想馆的体制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把民

间个人所有变为全民、全社会所有,才能把这番历史做好,回报社会。

野尘:您想象中纪念馆的样子是怎样的?

王联春:在现有房子的基础上,展厅展开,作为纪念馆新的展场,背

后是龙门山,现在的多功能厅、小餐厅和纪念馆打通,再向后山延申,

第11页

当年作为文物库房的祠堂、安谷的乡村文化、乐山的抗战文化都展现

出来就好了。

野尘:请谈谈您认为纪念馆对安谷的影响和它的未来。

王联春:纪念馆已经成为安谷、乐山一个文化历史展览、研究的基地。

其原因在于所有来的专家学者考察,包括国际友人、海内外华侨,来

过以后,都认为作为历史的载体,很有价值,已经成为一个这段历史

的重要基地。未来希望用它作为文化载体,造福地方百姓,成为乐山

文化旅游有国际影响力的第三张名片。

二.一场艰苦卓绝的文化殇旅—故宫文物南迁

(一)背景

1933 年元旦,日军突袭山海关,占领榆关,平津危急。故宫博物院院

长马恒认为:“亦主张迁出为良” 1933 年 1 月 8 日,行政院训令:

文物运上海保管。故宫博物院决定“一周之内,将首批文物迁至上海

南京保存”。 2 月,文物南迁开始。经历月余,至 3 月迁避南京。

1937 年,八一三事变后,南京文物受严重威胁,被迫三路西迁,本文

论述重点为中线,即乐山安谷。

(二)文物迁徙安谷历程

故宫国宝南迁,从 1933 年开始,历经“南迁”、“西上”、“东

归”、“北运”四个阶段。10 余年的文 物“长征”,其时间之长、

数量之大、艰辛之巨,在世界文物史上无出其右。

第12页

1937 年 11 月,9369 箱中路文物在南京沦陷前装船运到汉口,

12 月又用船转运到宜昌,然后又用 小船运到重庆。之后,故宫博物

院院长马衡几经权衡,最终选中了今乐山市市中区安谷镇境内的一座

古寺和 6 座祠堂,作为中路国宝的藏身之地。

1939 年 4 月 23 日起,存渝文物由民生公司轮船运至长江上

游宜宾再于 7 月中旬换船,分 27 批沿岷江运送乐山,全部运完已

是 9 月中旬了。 轮船靠于乐山城迎春门码头后,军队和民工将文物

一箱一箱抬下,改装木船,逆水拉纤至安谷境内大渡河畔顺河场、中

渡坎和张门口起岸,再旱运到宋氏、赵氏、易氏、陈氏、梁氏、朱刘、

潘三氏宗祠和古佛寺中存放。

1939 年 9 月,中路文物全部到达安谷,故宫博物院乐山办事处

随之成立。办事处驻宋祠,办事处主任为欧阳道达(字邦华)。国宝

警卫工作由国民革命军第 29 师的一个营负责,营部也在宋祠。

(三)为什么选择乐山安谷?

对此问题,文史研究者张碧秀有着自己的研究心得。她认为,正是因

为地理、交通、经济、文化、武 装力量等多方面原因,才使安谷从众

多文物避难候选地中脱颖而出。

➢ 从地理上看,乐山自古就是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三江七河,在

乐山城周围形成水网,特别是安谷周边树林葱郁的丘陵地带,成

为国宝藏乐的天然屏障。

➢ 从交通上看,乐山水陆交通便利,航运业空前繁荣,乐成、乐渝、

乐边、乐西四条公路干道四通八达,方便国宝南迁运输。

第13页

➢ 从武装力量上看,乐山拥有大量川军兵源,由以吃苦耐劳著称的

川军守护国宝,令当时重庆的军事战略决策者相对放心。

➢ 从经济上看,乐山物产丰富,农业发达,赋税充足,经济条件较

好。保护文物除依靠中央力量,地方 力量也不可忽视。

从文化上看,历史文化名城乐山对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较强,早

在 1935 年,国民政 府就定乐山为“川南名胜所在”,将故宫国宝

与地方文物一同保护,也是战争形势所迫。

(四)迁出故宫和运输时遇到的困难

1. 战争时迁走文物的做战争时迁走文物的做法并非首例,国际上

也有不少例子。

当然,除了少部分人赞同外,其反对声更是偏高不已。且反对者

中不乏社会文化名流、民间组织团体等等。其舆论的主要看法,总结

起来大抵有两种:

第一,有人认为战争关头,政府首先应该重视老百姓的性命安

危,而非是考虑古物南迁。其中,尤以鲁迅的观点最具有

代表性。

鲁迅在《申报》中发文抨击写道:

倘说,因为古物古得很,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

的吧.这诚然也说得通的。但我们也没有两个北平,而且那地方

第14页

也比一切现存的古物还要古。……为什么倒撇下不管,单搬古物

呢?说一句老实话,那就是并非因为古物的'古',倒是为了它在失

掉北平之后,还可以随身带着,随时卖出铜钱来。

因为千年不朽的古物值钱,所以要搞得全国人心惶惶,这是多么

可笑的事情。从实际来看,按理来说,要保家卫国,应该具有牺

牲古物的决心,而绝不应该是让人想到首先转移值钱的老古董。

第二,有人认为:文物一旦出了宫,就极大可能面临着“一散不可

复合”的命运,因为其面临的风险实在过大!重归故土的可

能性难以预知。国家在风雨飘摇之际,将文物迁出,必然会

动摇人心。

当时,时任河北第一博物院院长严智怡给中央政府上书“诉说”情

况,并同时给故宫博物院致函指出:

北平文化精神寄予古物,一旦迁移,则故宫建筑,躯壳仅存,不惟丧

失文化中心资格,不久且将沦为芜城……

在第二种观点看法中,其中以社会的各阶层百姓和北平的市民观点最尤

为突出。市民不赞同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文物一旦被迁出去,北京这

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可能就名存实亡了。

2.护送文物南迁的博物馆人员那志良在《故宫五十年》回忆道:“车

过上高,公路局似乎还没有准备修这一条路,路上虽有不平之处,比

第15页

起前一段,反而好走得多。在路上我们吃午饭时,炒来的菜,肉完全

是臭的,原因是这一带的地方,在战争时,人有的逃走了,有的死于

枪炮之下,根本找不到人,偶尔见到几个人,也都是衣服褴褛,面黄

饥瘦,大片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凄凉万状。我们到南昌那天,正是

端阳节。”

在日军炮火的追击下,筹集交通工具无比艰难,他们却从没有丢下过

责任,一日复一日、一站接一站地转运文物,每到一地,都要以极大

的耐心与小心,进行防虫、防潮、防火和防盗处理。无论在南京朝天

宫库房,在重庆安达森洋行,还是在乐山安谷乡,为了防潮,故宫人

用木条钉成屉子,把文物箱放在上面;峨眉办事处更是发明了一个新

办法:把木墩做成“凹”字形,缺口向上,排成一行,架上木杠,再

放文物箱。这样一来,文物箱就通风了,也方便检查白蚁。然后,就

是漫无止境的整理、索引和编目。在乐山、峨眉,故宫博物院工作人

员按照文物所在的箱、行、列、库一一编入目录。当马衡院长和著名

考古学家李济先生前来视察时,抽查几箱文物,他们说出箱号,不出

5 分钟,工作人员便都找到了箱件。1946 年,故宫文物东归。1947 年

3 月,原存乐山的文物运抵重庆向家坡山腰,存入原贸易委员会仓库。

向家坡坟墓很多,滋生大量白蚁。白蚁非常厉害,一天之内,能把一

箱的东西吃个精光。空房原来都有地板,故宫人员把地板拆开,发现

地板的龙骨已经被白蚂蚁吃空了。为了防止白蚁由箱架穿孔直接进入

箱中,据故宫学者那志良先生回忆,工作人员在箱架之下垫上一块鹅

卵石,白蚁要想进入箱件之中,必须爬过鹅卵石,它们必须在鹅卵石

第16页

上用土筑成隧道才能抵达箱子。只要安排人员定时观察,就可以知道

白蚁是否爬上木箱。

曾任故宫博物院峨眉办事处主任的那志良,在回忆路途的艰险时,曾

摘录过这样一段话。“蜀道古来难。数日驱驰兴已阑。石栈天梯三百

尺,危栏。应被傍人画里看。两握不曾乾。俯瞰飞流过石滩。到晚才

知身是我,平安。孤馆青灯夜更寒。”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书特效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