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
柏拉图
11-6 张慧聪
理想国
柏拉图
11-6 张慧聪
作者简介
柏拉图
柏拉图(Plato,Πλατώ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
腊伟⼤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化中最伟⼤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
⼀。
柏拉图和⽼师苏格拉底,学⽣亚⾥⼠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创
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
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部分都有苏格拉底出
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真
实存在的苏格拉底。
除了荷⻢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在他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
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拉将⼼
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正确性的根据;巴⻔尼德提出的连结所
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西⽅哲学 的奠基者
内容简介
INTRODUCTION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故事为题材,叙述 苏格拉底 到⻉尔斯祷
神,归途被派拉⻨克邀往家中,宾主滔滔谈论起来。两⼈的辩论从
各个⻆度暴露奴⾪主阶级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艺术思想及教育
思想。故事中的苏格拉底是虚拟的、假托的,实际上就是柏拉图的
代⾔⼈。⽂中借苏格拉底之⼝和⼈讨论正义,分析个⼈正义与城邦
正义之间的互通性,系统地阐述了正义的概念。柏拉图设计并展望
着⼼⽬中理想国度的蓝图,提出在“理想国”中才能真正实现正义。
作者思想
理想国
洞⽳⽐喻
《理想国》中的核⼼⽐喻是“洞⽳⽐
喻”
,全⽂的开头和结尾都在回应着它的
隐喻。在《理想国》全书希腊⽂原本的
第⼀个词是“下降”
。也就是说,柏拉图
笔下的苏格拉底在⼀开始就是下降,从
⾼于此处的“洞⽳”之处下降。在苏格拉
底的谈话中,构造了城邦的政体,从第
⼀部分摆脱最低处,第⼆部分则开始上
升到最好的政体,第三部分处于最⾼
处,详论最好政体的秘密,第四部分开
始下降到最坏的政体乃⾄下降到地府。
公⺠思想
柏拉图认为,正义是最⾼的善,它不是某种外在的
东西,⽽是灵魂⾃⾝的适当状态。⼀个理想的国家
就是要符合⾄善理念的、正义的国家。正义不仅是
个⼈的德性,⽽且是国家和个⼈的共同德性,是国
家和个⼈的双向约束和互动,是对个⼈更是对国家
的要求。正义是理想国的核⼼概念。
理念论
在《理想国》中,他把不变的理念看作唯⼀真实的原本,把变化的事物
看作理念的摹本和消极的产物。为了说明这⼀观点,他提出两个著名的
⽐喻:⼀个是床的⽐喻。他说理念的床是唯⼀的真实的床,是⼯匠制造
的床的摹本,⽽艺术家画出来的床则是摹本的摹本。另⼀个是洞⽳的⽐
喻。他把⼈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活⽐作在阴暗洞⽳⾥的居留。洞⽳中的
⼈们戴着镣铐,背向出⼝,只能勉强看到被⽕光投射在洞壁上的东西的
模糊的影⼦。在柏拉图看来,感性实物只不过是变幻不定的影⼦,⼈们
必须摆脱这些影⼦,⾛出洞⽳。这两个⽐喻说明,
“永久不变”的理念是
第⼀性的,⽣灭变化的事物则是第⼆性的。这是典型的客观唯⼼主义理
论。
灵魂论
柏拉图的论述具有⼆重性。⼀⽅⾯,柏拉图
赋予灵魂以⼈格化的神的意义。在《理想
国》中,柏拉图甚⾄花了近⼗⻚的篇幅来描
绘灵魂受审和轮回的情况。这显露出强烈的
宗教神话⾊彩,是柏拉图灵魂论中的糟粕。
另⼀⽅⾯,柏拉图同时⼜赋予灵魂以理性实
质。
作者思想
回忆论
柏拉图的回忆论⼀⽅⾯具有先验主义的内
容。他认为⼈的灵魂进⼊⾁体之前就具有理
念知识,因此,认识的过程也就是回忆这种
先验知识的过程。同时,他认为回忆是只有
少数⼈才有的本领,这就给回忆涂上了⼀层
浓厚的神秘主义⾊彩。另⼀⽅⾯,回忆也具
有反省、类⽐、联想、思考的涵义。
正义观念
柏拉图在《理想国》⾥以相当⼤的篇幅试着
反对别⼈提出的正义就是强者利益的观点,
他认为正义应该是包括被统治者在内的国家
全体公⺠的利益。他说,
“在任何政府⾥,⼀
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
顾⾃⼰的利益⽽不顾属下⽼百姓的利益,他
的⼀⾔⼀⾏都为了⽼百姓的利益。
读后感
理想国
这本书不是很容易读懂的,在细读起来总是觉得在和先哲对话时少了那份开阔与⽓度,多
了些唯唯诺诺,⼈云亦云,很想⽤⾃⼰的话去理解去探索可那毕竟是⼀道很漫⻓且艰⾟的
路,所以我将慢慢的前⾏,那样收获的也许才更多。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
唯⼼主义,成为西⽅客观唯⼼主义哲学的始祖。他建⽴了以理念论为核⼼的客观唯⼼主义
体系。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
本⾝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家辩论的
缘起正义⽽⾔,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的对⼿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
时流⾏的:正义是有话实说、⽋债还钱、把善给予友⼈,把恶给予敌⼈、帮助朋友,伤害
敌⼈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或正义
的事。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的物体之中的。⽽其哲学观点
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
,是独⽴于个别事物和⼈类意识之
外的实体。感性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或“摹本”
。这
些都在《理想国》的正义论与洞⽳理论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阐释。根据⻢克思主义哲学观
点,他的理论是典型的唯⼼主义,但作为⼀个智者与先驱他建⽴了以理念论为核⼼的客观
唯⼼主义体系。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