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生活(封面+目录+样章)

发布时间:2023-3-1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经济学与生活(封面+目录+样章)

I前 言作为一名经济学理论工作者,我深深地体会到,专业层面的经济学难免会让人望而却步,因为有太多的数学公式和太多的逻辑推演。对于一名没有掌握较强数学工具的学习者而言,若想全面透彻地理解经济学实属不易。但从另一面看,经济学又不是只停留在象牙塔里做学问,它更多研究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随时接触到甚至津津乐道的现象和问题。事实上,即便是非经济学专业研究者的普通大众,也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到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人们茶余饭后都会针对有关经济问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为此,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可以抛开数学、丢掉公式、弱化理论推演,又能深刻理解经济学的魅力,那自然会是一件令大家都感到惬意的事。沿着这个思路,立足于一本通识类读物的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基于新发展理念我们编写了本书。本书围绕如何将“经济学”和“生活”有效融合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设计了内容体例,重新组织了主要内容。一方面,本书保留对内容设计的良好初衷,旨在激发读者对经济学的兴趣,并提供有助于读者对社会生活中有关问题进行理解与分析的基本经济学工具框架,为读者慢慢摊开一幅融合各类社会生活问题的经济学画卷。另一方面,为避免落入... [收起]
[展开]
经济学与生活(封面+目录+样章)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I

前 言

作为一名经济学理论工作者,我深深地体会到,专业层面的经济

学难免会让人望而却步,因为有太多的数学公式和太多的逻辑推演。

对于一名没有掌握较强数学工具的学习者而言,若想全面透彻地理解

经济学实属不易。但从另一面看,经济学又不是只停留在象牙塔里做

学问,它更多研究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随时接触到甚至津津乐道的

现象和问题。事实上,即便是非经济学专业研究者的普通大众,也总

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到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人们茶余饭后都会针对

有关经济问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为此,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可以

抛开数学、丢掉公式、弱化理论推演,又能深刻理解经济学的魅力,

那自然会是一件令大家都感到惬意的事。

沿着这个思路,立足于一本通识类读物的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基于新发展理念我们编写了本书。本书围

绕如何将“经济学”和“生活”有效融合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设计了内

容体例,重新组织了主要内容。一方面,本书保留对内容设计的良好

初衷,旨在激发读者对经济学的兴趣,并提供有助于读者对社会生活

中有关问题进行理解与分析的基本经济学工具框架,为读者慢慢摊开

一幅融合各类社会生活问题的经济学画卷。另一方面,为避免落入问

题一般化的俗套,既不能将经济学理论生硬地搬过来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也不能为了“生活化”而掩盖了经济学的美,因此,本书适当保

留了一些浅显易懂的数学公式和图形以增强读者对经济学的认识。

新时代十年,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中国经济成功转入高质量发展新

航道,并将指引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22 年 10 月,我

们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础上,对本书做了新一轮的修改:首先,以

经济与社会运行为主线,在不丢弃传统对经济学理解的基础上,按照更能

书籍1.indb 1 2022/11/23 14:02:07

第3页

为读者所接受的逻辑,重新调整了全书的章节顺序;其次,以突出教学设

计和课程思政为目标,对每一章设定了关键词、增加了学习目标、调整了

章首名言名句;最后,以旁批的形式,在每一章的适当位置增加交互式问

题设计,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个人与社会紧密结合,训练学生发现问

题的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教材内容,作者原创性地录制了

60 个“一分钟听懂经济学”的音频资源,供读者有重点地强化学习,涵

盖了全书关键性内容,有兴趣的读者可扫描本书二维码获取。

本书由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南旭光教授、魏婷教

授、张培副教授编著。南旭光承担了本书的体系设定、内容构成等一系

列统筹编写工作,并撰写了第 1 章、第 5 ~ 7 章、第 10 章;张培撰写了

第 2 ~ 4 章、第 8 章、第 9 章;魏婷撰写了第 11 ~ 14 章。感谢重庆科

技学院罗慧英老师、重庆乌江实业集团黄成节先生、光大证券艾向军先

生,他们在参与本书内容讨论时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一些非常精彩的观点。

特别感谢严太华教授、周孝华教授、郑辉昌教授、吴海东教授等专家学者,

他们在百忙之中审阅了全书,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同时,还要向

书中所涉国内外文献和资料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相关课程的主干教材、

各专业的公共通识课及素质拓展课的教材,还可以作为各类经济学培训

的基础教材,更可以作为热爱经济学或者想清晰了解现代经济运行的非

专业人士的普及性读物。由于经济学的理论博大精深,而且研究视角不

断拓展,在当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身边的生活问题又不

时转移着热点和重心,本书只能尽可能地呈现“基础性”的一面,不能

也无法面面俱到。再加上作者水平能力有限,本书肯定存在许多不足,

不当之处祈望各位读者不吝批评指正,也为我们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二二年十月于重庆

II 经济学与生活

书籍1.indb 2 2022/11/23 14:02:07

第4页

目 录

1  经济学解析……………………………………………………………… 1

1.1  经济学简历………………………………………………………… 2

1.2  经济学要义………………………………………………………… 6

1.3  经济学思维……………………………………………………… 13

2  需求与供给…………………………………………………………… 18

2.1  需求及变动……………………………………………………… 19

2.2  供给及变动……………………………………………………… 24

2.3  供需均衡………………………………………………………… 28

2.4  价格限制………………………………………………………… 31

3  弹性与效应…………………………………………………………… 36

3.1  弹性及影响……………………………………………………… 37

3.2  效应及量化……………………………………………………… 45

3.3  无差异曲线……………………………………………………… 50

3.4  价格效应………………………………………………………… 52

4  消费与选择…………………………………………………………… 56

4.1  预算约束………………………………………………………… 57

4.2  消费者剩余……………………………………………………… 60

4.3  消费者均衡……………………………………………………… 63

4.4  消费行为………………………………………………………… 64

书籍1.indb 3 2022/11/23 14:02:07

第5页

IV 经济学与生活

5  生产与市场势力……………………………………………………… 73

5.1  生产决策………………………………………………………… 74

5.2  市场结构………………………………………………………… 78

5.3  完全竞争………………………………………………………… 81

5.4  市场垄断………………………………………………………… 84

5.5  垄断竞争………………………………………………………… 88

6  市场失灵与管制……………………………………………………… 93

6.1  垄断势力………………………………………………………… 94

6.2  市场失灵………………………………………………………… 99

6.3  垄断定价…………………………………………………………103

6.4  政府规制…………………………………………………………107

7  污染与低碳……………………………………………………………111

7.1  污染的经济学分析………………………………………………113

7.2  污染的控制………………………………………………………119

7.3  低碳经济…………………………………………………………122

7.4  碳交易……………………………………………………………127

8  博弈与决策……………………………………………………………131

8.1  博弈及其要素……………………………………………………132

8.2  智猪博弈…………………………………………………………137

8.3  冲突化解…………………………………………………………142

8.4  承诺与威胁………………………………………………………146

9  信息与激励……………………………………………………………149

9.1  信息不对称………………………………………………………150

9.2  信号显示…………………………………………………………154

9.3  委托代理…………………………………………………………158

9.4  机制设计 … ……………………………………………………161

书籍1.indb 4 2022/11/23 14:02:07

第6页

目录 V

10 国民产出与增长… …………………………………………………167

10.1  生产可能性… …………………………………………………168

10.2  国内生产总值… ………………………………………………171

10.3  经济增长… ……………………………………………………177

10.4  经济周期… ……………………………………………………185

11 通货膨胀与失业… …………………………………………………189

11.1  总需求与总供给… ……………………………………………190

11.2  通货膨胀… ……………………………………………………198

11.3  失业… …………………………………………………………203

11.4  奥肯定律与菲利普斯曲线… …………………………………207

12 信用与货币… ………………………………………………………210

12.1  信用… …………………………………………………………211

12.2  货币… …………………………………………………………217

12.3  货币创造… ……………………………………………………222

12.4  货币政策… ……………………………………………………225

13 投资与理财… ………………………………………………………229

13.1  时间价值… ……………………………………………………230

13.2  风险收益… ……………………………………………………235

13.3  理性投资… ……………………………………………………239

13.4  投资理财工具… ………………………………………………243

14 国际贸易………………………………………………………………249

14.1  国际贸易基础… ………………………………………………250

14.2  国际贸易限制… ………………………………………………256

14.3  国际财富转移… ………………………………………………262

推荐阅读… …………………………………………………………………270

书籍1.indb 5 2022/11/23 14:02:07

第7页

6 市场失灵与管制

看起来,为了使受自己的利益引导的个人去支持那些

对所有的个人和所有的团体都普遍有利的制度性条款所

必需的不确定性,在所讨论的任何制度阶段都可能是存

在的。

—— 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

¾本章关键词

市场集中度、市场失灵、价格歧视、政府规制。

¾学习目标

(1)掌握垄断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2)理解市场集中度的刻画和市场失灵的成因。

(3)能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分析不同垄断定价的现实

运用。

书籍1.indb 93 2022/11/23 14:02:21

第8页

94 经济学与生活

加勒特·哈丁(Garrett Hardin)曾经借一个假想的故事讨论了

人口过剩、污染与资源的耗竭,说的是中世纪村庄的公共牧地上发

生的过度放牧问题。该故事想象在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牧地

上,可以预见的是,每个牧羊人都会试图在这片牧地上放养尽可能

多的牲口。在若干个世纪里,由于部族之间的战争、偷猎、疾病,

人与牲畜的数量都处于土地的承载能力之内。然而,终有一天,勤

劳精明的人们为了个人的生计而算计,在一番忽视远期利益的计算

后,他们开始为眼前利益而“杀鸡取卵”,没有规则,没有产权制

度,最后,那个人们赖以生存的摇篮开始崩溃。这就是著名的公地

悲剧,是市场失灵的一个特例。遗憾的是,这种现象至今仍层出

不穷。

除上述公共物品会造成市场失灵之外,垄断势力的形成也是重要

原因。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公平竞争制度是建设高标准市场

体系的重要内容。进入新发展阶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积极响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着力正

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

此,我国不断完善公平竞争法律制度体系,持续加强和改进反垄断

监管执法,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

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的过程中,有

效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商品服务自由流通的垄断障碍,畅

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构建繁荣的国内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竞争

机制的创新激励和优胜劣汰功能,增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6.1 垄断势力

  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即由于自

书籍1.indb 94 2022/11/23 14:02:22

第9页

6 市场失灵与管制 95

然条件和经济环境的限制,行业中只需一个或几个生产者就能满足

市场需求并达到最佳经济状态。许多基础设施产业都存在自然垄断

特征,如电力、电信、邮政、铁路运输、民用航空、高速公路、水

运港口、天然气生产和管道运输、城市自来水、城市燃气供给、城

市居民供热、城市排污等。当然,在这些自然垄断产业中,并不是

每个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自然垄断性的。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

资源条件的集中有关,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相似,主

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

垄断。在现代,这种情况引起的垄断已不多见。而传统意义上的自

然垄断则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是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

多的企业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商品或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存在

规模经济,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自然垄断发生在市场经济中不应当竞争的

领域,该领域的竞争会导致浪费性或破坏性竞争,而如果把某种商

品的全部生产交给一家企业进行垄断生产,对全社会来说,总成本

最小,独家垄断能产生最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为了实现规模

经济、维护社会公益,政府必须对自然垄断进行管制,即政府运用

行政权力,以一定条件选择一家或几家企业生产而限制其他厂商进

入,这也就是市场准入限制。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并不仅仅生产或提供单一的商品和劳务,

往往是多元化经营。如果由一个企业生产多种商品的成本低于几个

企业分别生产它们的成本,就表明存在着范围经济(Economics of

Scope)。这是因为这个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系列行业可以共享

相关资源(如市场情报、库存厂房、交通设备),使得平均成本平

摊下来比单一经营的企业要低,因此该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由于单

独生产某一商品的企业的单位商品定价高于联合生产的企业的相应

单位商品定价,因此单独生产的企业就会亏损,这些企业或者退出

该生产领域,或者被兼并,这也会形成垄断的局面。

◎ 你认为是什么

造成了垄断呢?

书籍1.indb 95 2022/11/23 14:02:22

第10页

96 经济学与生活

  行政垄断

除了以上因资源配置、生产效率等因素造成的垄断外,在现实生

活中,确实存在着政府机关合法垄断的现象。例如,政企合一的体制

下特殊商品或者劳务的专营、专卖行为,像石油或成品油、广播电

台、无线和有线电视台、食盐专卖等,这些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为随着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变化。这些行政垄断首先是一种经济垄

断,即经济领域的、以经济为内容和目的的垄断,而不是以行政权力

垄断为目的,否则就属于腐败的范畴了。

行政垄断(Administrative Monopoly)是行政机关或其授权的

组织以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地区行政性市场垄

断、行政强制交易、行政部门干涉企业经营行为、行政性公司滥用

优势行为等,并可以将行业壁垒、地区壁垒、政府限制交易或者强

制交易、政府专有交易看作行政垄断。例如,遍布全国各地的高速

公路收费站等,它们不属于政府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而进行的正常

经济管理,也不属于政府为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而采取的财

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经济或社会政策。行政垄断的实质,是行政权

力超出其权限范围而运用于市场关系中,从而实现行为主体利益的

最大化。因此,行政垄断本质上同样是经济垄断。在限制竞争的效

果上,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的表现也没有区别,即同样使得在既定

的相关市场上,形成一种垄断状态。

行政垄断除具有经济垄断所造成的诸如限制、破坏公平竞争,

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经营管理低效率、动态技术低效率等损害性

后果外,还使市场自身的运行规则屈从于行政干预,丧失其协调生

产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调节功能。人为设置

市场壁垒,清楚地反映出行政垄断对竞争过程的扭曲和对竞争结果

的破坏。

书籍1.indb 96 2022/11/23 14:02:22

第11页

6 市场失灵与管制 97

  垄断力

现实经济生活中,厂商在市场上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

这主要是因为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都是极端现象,实际中的市场大

多都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市场,介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

垄断的象征是厂商可以把商品的价格定得高于边际成本。可以想

象,商品价格高出边际成本越多,厂商具有的市场势力就越强,厂

商的垄断力就越强。完全竞争市场上任何个别厂商都对价格施加不

了任何影响,商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而竞争性厂商不具有任何

程度的卖方垄断力。

既然把商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这一现象看成是垄断的象征,阿

贝·勒纳(Abba Lerner)于1934年便提出用价格高出边际成本的

部分相对于价格的大小来测定厂商的垄断力,即把卖方垄断力用公

式表示为:

L =

P

(P-MC)

我们把该公式称为 勒纳垄断力指数(Lerner’s Degree of

Monopoly Power),简称为勒纳指数(Lerner’s Index)。勒纳指数通

过对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强

弱。勒纳指数在0到1之间变动,勒纳指数越大,市场中的垄断力量

越强。在市场完全竞争时,勒纳指数等于0。

  市场集中度

一个企业的垄断权力说的就是它作为某个市场(即行业)中的

一员,对该市场商品供给的控制力。就如我们在市场垄断中提到

书籍1.indb 97 2022/11/23 14:02:22

第12页

98 经济学与生活

的A咖啡加工厂,它对咖啡成品市场就有绝对的控制力,拥有绝对

的垄断权力。如果一个市场中的企业非常多,以至任何一家企业的

产出及其对市场的控制都是无关紧要的,那么这个市场肯定就是竞

争性的。但是,如果一家企业的产出占整个市场产出的比重很高,

那么我们就称其对市场拥有垄断权力。显然,这一比重越高,企业

所拥有的垄断权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因此,企业能否拥有垄断

权力,并不是看它的绝对规模的大小,重要的是看它的相对规模大

小,也就是它的规模与竞争对手规模的比值。明白这一点后,也就

好理解为什么一个很小的企业也可能拥有很大的垄断权力了。因

此,我们必须注意区分规模和垄断权力。在评估一个企业的垄断权

力时,必须要考虑其所在的市场特性,以及每个市场中单个企业是

否显著影响市场产量、价格,以及生产和销售的渠道。

如果要用一个指标来衡量垄断权力的程度,最常见的就是市场

集中度。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又称集中率,就

是某产业市场前几名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整个市场的比例,或者说大

企业对市场的控制程度。它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

量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

要量化指标。市场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经常使用的市场集中度计量指

标有:行业集中率(CRn)、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HHI,简称赫希曼指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

数、逆指数和熵指数等,其中CRn和HHI两个指标被经常运用在反

垄断经济分析之中。CRn的计算方法是计算一个市场上最大的n家

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用这n家企业的总销售额除以整个市场的总

销售额即可算出,n可以取3、4、5或其他值;HHI的计算方法是

在一个市场上取50家最大的企业(如果没有50家,就全取),把

它们每家的市场占有率平方求和。

书籍1.indb 98 2022/11/23 14:02:22

第13页

6 市场失灵与管制 99

6.2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简言之就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

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能够在自发

运行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的调节,使社会上现有的各种资

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状态。但是,

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自由放任基础之上的市场竞争机制,并非

在任何领域、任何状态下都能够充分展开;而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

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也无法达到符合整个社会要

求的正确的资源配置结果。这些问题就是市场经济自身所无法克服

的固有的缺陷或不足,西方经济理论将它们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原因大致有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市场

势力。本书不集中向你讲述这些问题,此处,我们仅就市场势力进

行分析,看看它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的。

  批评垄断:福利损失

在欧美世界内,垄断从来就是被诅咒的,从来就是和

无功能的剥削联系在一起的……在典型的自由资产阶级看

来,垄断几乎已成为一切弊病的始祖——事实上,垄断已

成为它所秘藏的妖魔。

——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我们为什么批评垄断行为呢?上面谈到的市场地位可能是由于

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造成的,但是的确又在某种程度上

是低效的。也正因如此,古今中外,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对垄断基本

书籍1.indb 99 2022/11/23 14:02:22

第14页

100 经济学与生活

都持一种否定和批评的态度,认为垄断作为竞争的对立面,必然扭

曲市场机制,阻碍技术进步和创新,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处

于垄断地位的企业作为谋求垄断利润的组织,必然会造成较低产量

和较高价格,缺乏竞争也会阻碍技术的进步。下面我们从福利损失

的角度来看看垄断的社会代价。

垄断者选择生产并销售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的产量。由

于垄断者收取高于边际成本

的价格,并不是所有对物品评

价高于物品成本的消费者都买

它。因此,垄断者生产并销

售的数量低于社会有效率的水

平,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

之间的三角形面积则代表无谓

损失(Deadweight Loss),如图

6-1所示。

大家还记得前面我们讲

过“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吧?它是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

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这里

将谈到的社会剩余的概念,是指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也

就是社会的总剩余。实质上,垄断市场上产生的问题是企业生产和

销售的产量低于总剩余最大化的水平。无谓损失则衡量经济馅饼缩

小了多少。这种无效率必然与垄断的高价格相关:当企业把价格提

高到边际成本以上时,消费者买得少了。但是要记住,从仍能销售

的商品数量中赚到利润并不是问题,问题产生于无效率的低产量。

换个说法,如果高垄断价格不会阻碍一些消费者购买这些物品,它

所增加的生产者剩余就正好是消费者剩余减少的量,而总剩余仍然

与完全竞争市场可以达到的一样。

图 6-1  垄断的福利损失

%

.3

.$

1

1.

0 2 . 2  2

◎  你知道市场

垄断行为会带来

哪些影响么?有

正面的吗?

经济学与生活-p1-p141.indd 100 2022/11/24 13:19:52

第15页

6 市场失灵与管制 101

  垄断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我们对于垄断企业的质疑,除了社会福利的损失,基本上是因

这些垄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所造成的负面后果而来。这些企业

获得一定的市场支配地位以后就开始滥用这种地位,与市场的其他

主体进行不公平的交易或排斥竞争对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

形式有以下几种。

不正当价格行为。占有支配地位的企业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或

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确定、维持和变更商品价格,以高于或低于

在正常状态下可能实行的价格来销售其商品。这严重损害了消费者

的权益,使得消费者应当享有的部分福利转移给了垄断企业,同时

也妨碍了其他竞争者进入市场,对竞争构成了实质性的限制。

差别对待。即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没有正当理由,就对条

件相同的交易对象所提供的商品的价格或其他交易条件给予明显区

别对待,最常见的形式是价格歧视。这些都使得相同商品的卖方因

销售价格不同或买方因进货价格不同而获得不同的交易机会,从而

直接影响到它们之间的公平竞争。同一商品的不同批发价又会直接

产生不同的零售价,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利益。

强制交易。即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采取利诱、胁迫或其他

不正当的方法,迫使其他企业违背其真实意愿与之交易或促使其他

企业从事限制竞争的行为。例如,强迫他人与自己进行交易,强迫

他人不与自己的竞争对手进行交易,迫使竞争对手放弃或回避与自

己竞争,等等。

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即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拥有经济

优势的一方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在提供商品或劳务时,强行搭配

销售购买方不需要的另一种商品或劳务,或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

件。搭售的目的是为了将市场支配地位扩大到被搭售商品的市场

上,或阻碍潜在的竞争者进入这个市场。

书籍1.indb 101 2022/11/23 14:02:22

第16页

102 经济学与生活

独家交易。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要求一切经销商在特定市

场内只经销自己的商品,不得经销其他企业的同种或同类商品,包

括经销商只向制造商独买、制造商只向经销商独卖。这会阻止其他

同类制造商进入市场,限制经销商的营业自由从而损害效率。对于

消费者来说,因为供货渠道狭窄,选择的余地相应减少,同时由于

同一层次上销售同一商品的经营者之间缺乏竞争,销售者产生垄断

地位对消费者的利益可能产生损害。

掠夺性定价。即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

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根据这一概念,那些想要除掉小

竞争者并占领更多市场份额的大公司,会将商品价格降低到亏损的

水平,迫使不能承受持续损失的竞争者在耗尽资源后退出市场。然

后,获得垄断地位的大公司就会提高价格,而且价格不仅会回到以

前的水平,还会提高到垄断地位带来的更高水平。这样,根据掠夺

性定价理论,它会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弥补之前的损失,

并在此后享受超额利润。但是,这一理论的支持者也很少能够提供

具体的实例来证明这样的事情曾经发生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加里·贝克尔就曾说过:“我从未见过任何有记载的掠夺性定价的

例子。”

除此之外,如果政府没有禁止企业进入某个特定行业,现有企

业还可以私自利用某些巧妙的方案建立障碍,阻挡竞争对手的进

入,并保护垄断利润。但是,其他企业也有动力巧妙地绕过这些障

碍。绕过障碍的效果因行业的不同而不同,在同一个行业中也会因

所处时期不同而不同。例如,计算机行业曾经很难进入,那时计算

机还是占地极大的巨型机器,制造这种巨型机器的费用也很庞大。

但是,随着微型芯片的发展,更小型的计算机也具备同样的功能,

而且生产芯片的费用更便宜,小公司也能够生产。这些公司现在遍

布世界各地。这样一来,垄断者也不能排除该行业其他企业的竞

争。尽管在计算机的发明创造领域,美国处于领先地位,但计算机

书籍1.indb 102 2022/11/23 14:02:22

第17页

6 市场失灵与管制 103

的实际生产制造却迅速在全球尤其是在东亚蓬勃发展,该地区为美

国市场供应了大量的计算机,甚至包括贴着美国品牌的计算机。

6.3 垄断定价

  价格歧视

悠闲的假日里,你在品完

一杯浓香的咖啡之余,会读读

最新的报纸,目光流连于不同

的海报、广告之间。或许你会

在不经意间发现你所钟情的某

种商品的优惠券,剪下它你即

可以享受购物的优惠;看看最新的新闻,或许你又发现同样的汽

车,怎么在欧美市场和在国内市场价格就不一样呢?若有兴致,或

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进电影院欣赏一部最新的大片。但是,当

你兴致勃勃地来到电影院时,你会发现节假日或者一天中的某个时

段的票价明显要高一些,或许你会觉得有点扫兴,都是同一部片

子,价格为何会存在如此的差异呢?那么,以上种种优惠活动或定

价,是不是存在不公平呢?

在国内,你可能会以接近6 000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到一款苹果

手机,因为那是时尚商品。但是,你或许会发现它在美国本土的签约

价仅为299美元(约2 000多元人民币)。事实上,有关苹果手机的价

格歧视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美国之外的消费者投诉苹果公司的主要问

题。那么,这种高价差反映了苹果手机怎样的定价机制呢?

实际上,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这是具有垄断特质的经营者

常用的一种定价手段,我们称之为价格歧视。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劳务的提供

书籍1.indb 103 2022/11/23 14:02:22

第18页

104 经济学与生活

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劳务时,在

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经营者没有正当理

由,却针对同一种商品或劳务,对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

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就构成了价格歧视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

我们在这里所称的“歧视”,与我们在社会学、政治学、公共关系

学上使用的“歧视”一词,含义大不相同。在这些范围内,“歧视”

是一个贬义词,“歧视”的实施者会受到人们的普遍批评,而被“歧

视”的人则会得到广泛的同情和支持。但是,“价格歧视”中的“歧

视”一词却不具有这样的意义。

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

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常见的定价策略。它不仅有利于垄断企业获取

更多垄断利润,而且使条件相同的若干购买者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妨

碍了他们之间的正当竞争,具有限制竞争的危害。因而,世界各国的

反垄断法规基本上都对它做出了限制。西方经济学中将价格歧视定义

为: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每一单位商品都有不同

的价格,即厂商根据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

每单位商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因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

剩余。从消费者行为理论可知,需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对每一单位

商品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如果厂商已知消费者的需求曲

线,即已知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

厂商就可以按此价格逐个制定商品价格。当然,这是一种极端的情

况,现实中很少发生。

一级价格歧视的均衡条件是P=MC。当消费者为每一单位商

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大于MC时,厂商增加产量就可以增加利

书籍1.indb 104 2022/11/23 14:02:22

第19页

6 市场失灵与管制 105

润。因为厂商为垄断厂商,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即厂商所

定的价格)为厂商的边际收益,此时MR>MC,厂商当然会增加

产量,直到MR=MC为止。消费者剩余全部转化为垄断利润,此时

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完全等同于完全竞争市场上的情况。一级价

格歧视下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尽管此时垄断厂商剥夺了全部的

消费者剩余。以咖啡销售为例,第一单位咖啡,消费者愿意支付的

最高价格为P1,厂商就按P1价格出售;第二单位咖啡,消费者愿

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为P2,厂商就按P2价格出售……依次类推,直

至厂商销售完全部的咖啡。显然,这是一种理想的极端情况。

如图6-2所示,垄断厂商在实施一级价格歧视时,其面临的

商品需求曲线D与其平均收益曲线AR是重合的,而边际收益曲

线MR除纵轴上的交点外,其余各点都位于平均收益曲线AR的下

方。垄断厂商根据MR=MC原则所确定的均衡价格为P*

,均衡数

量为Q*

。为了剥夺最大的消费者剩余,厂商会一直将产量增加到

Q**为止,在Q**的产量上,P=MC。

1

1

1

2

%喍 喎 \"3

.3

&

1

2

.$

0

图 6-2  一级垄断价格图释

  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即垄断厂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把这种需求

书籍1.indb 105 2022/11/23 14:02:23

第20页

106 经济学与生活

曲线分为不同段,根据不同购买量确定不同价格,垄断者获得一部

分而不是全部的消费者剩余。公用事业中的差别价格就是典型的二

级价格歧视。

假设我们都喜欢喝咖啡,如果我们能成为厂商的VIP,我们可

能享受到更多的优惠。针对顾客的这种需求,咖啡王国小王子的咖

啡店推出了会员制,你只要缴纳一部分的固定费用,比如每月200

元,以后来店里就可以享受30杯免费咖啡,如果超出30杯,则按

实际价格的九折再付费,有点类似移动通信市场的包月付费,超出

部分价格另计。而为了与小王子竞争、吸引顾客,大王子也推出了

捆绑销售的策略,即每购买一大包咖啡就送一小包咖啡,或者等值

的精美咖啡杯。他们所采取的策略实际上都属于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

的价格,在实行高价格的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

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大王子的咖啡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当

咖啡卖到国外后,同样品质的咖啡,在甲国卖10元而在乙国卖18

元,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它以地域来划分市场。而小王子将咖啡

投放市场后,在白领聚集的核心商务区(CBD)附近设置了自动售

货机,每一单位咖啡卖15元,而在普通生活小区售价仅为10元,

这也是三级价格歧视。

其实,价格歧视策略很早就在我国运用过。越剧《何文秀》中有

个算命先生就实行价格歧视,他说:“大户人家叫算命,命金要收五

两银;中等人家叫算命,待茶待饭待点心;贫穷人家叫算命,不要银

子半毫分,倘若家中有小儿,先生还要送礼金,倒贴铜钱廿四文,送

与小儿买糕饼。”算命先生实行怜穷济贫的优惠政策,这真是一副好

心肠,而那时候穷人是大多数,所以这段戏文唱词令人们感动。

书籍1.indb 106 2022/11/23 14:02:23

第21页

6 市场失灵与管制 107

春节临近时,很多同学会盘算着早点回家与家人团聚。你和别

的乘客乘坐同一列火车的同一节车厢甚至同一排座位,但是你却可

以凭学生证只花费一半的钱,这个时候你会感到自己被歧视了吗?

大学是挥洒青春与浪漫的地方,或者,你正处于恋爱期,你们正

处于浓情蜜意之时,去电影院时你会介意比别人多花点钱购买情侣

座吗?如果你过有在菜市场买菜的经历,那么你会知道,在这样的

市场中,几乎每一笔交易都是通过讨价还价才成交的,在这种情况

下,不同的买者支付的是不同的价格。以上可以说是价格歧视最常

见的一些情况。但是,恐怕没有人会因此而去法院起诉卖者。

其实,价格歧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厂商的一种营销策略,

而且是采用得最多的、人们最常见的策略。作为购买者,总是经常

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其中。明白了这一点,即使我们是受损者,比

别人多付了钱,我们的心理或许也会平衡很多。

实行价格歧视是厂商为了获取超额利润的手段,要使价格歧视

得以实行,一般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市场存在不完善性。当市场不存在竞争,信息不畅通,或

者由于种种原因被分割时,垄断者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实行价格歧视。

(2)各个市场对同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这时垄断者可以对

需求弹性小的市场实行高价格,以获得垄断利润。

(3)有效地把不同市场或市场的各部分分开。地区封锁和限制

贸易自由的各种障碍往往有利于垄断者实行其价格歧视,因此,反

垄断限制价格歧视应该尽力消除其实现的环境条件。

6.4 政府规制

  政府规制释义

我们知道,如果市场机制发挥不了它本来的作用或者引起了市

◎ 你能列举一些

你遇到过的价格

歧视吗?说一说

它们分别属于哪

种情形。

书籍1.indb 107 2022/11/23 14:02:23

第22页

108 经济学与生活

场行为偏差,政府就会进行干预。其实,这实际上也就是政府向社

会提供的一种特殊商品,我们可以称之为政府规制。换言之,这些

规制也就是政府根据相应的规则对微观主体行为实行的一种干预。

政府规制(Government Ragulation),又称政府管制、政府调

节。政府规制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干预,由于市场存在垄断、外部

性、公共产品、非价值物品、风险等微观方面的缺陷,政府通过控

制进入、价格和质量等手段对市场主体(主要是企业)进行微观干

预,以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它是在法治背景下的有规可

循的管制活动,必须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而不是随机的、自由裁

量的任意行为。

是不是市场经济就不需要政府干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市

场经济不排除政府的合理干预,政府干预市场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

的。一概反对政府干预的经济理论在2007—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

危机和由此而来的经济衰退中都遭到了批判和抛弃。成熟的市场经

济尚且不能完全排斥政府的干预,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就更需要政府

的干预了。

大家都知道,在计算机操作系统方面,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

占据了“绝对”份额,而且其自带免费的互联网浏览器,这一做法

削弱了网景浏览器(Netscape)等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但是因为

在狭义市场之外还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竞争对手,这就可以解释为什

么微软没有提高价格—即便短期内它也许能因提价受益,但代价

是长期的销售量和利润的受损。因为如果其他操作系统的价格更合

理,消费者就会将其作为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替代品。事实

上,德国慕尼黑市政府早在2003年就把使用微软Windows操作系

统的14 000台计算机改为使用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不

受微软“控制”,显然是微软产品的替代品。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国际自由贸易的扩展意味着即使某些商品

在某国形成了真正的垄断也不算什么,只要这一商品可以从其他国

◎ 如果有关机构

要求垄断企业制

定完全竞争的价

格,你认为会面

临什么问题呢?

书籍1.indb 108 2022/11/23 14:02:23

第23页

6 市场失灵与管制 109

家进口。假设巴西只有一家零部件生产商,邻国阿根廷有十几家零

部件生产商,世界范围内有数百家零部件生产商,那么巴西的这家

零部件生产商在任何经济意义上都不算是垄断者。只有当巴西政府

禁止进口零部件时,该国唯一的零部件生产商才在某种意义上变成

了垄断者,因为此时它就可以比在竞争市场上的定价定得更高。

  政府规制的内容

总的来看,政府规制按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经济性规制和社

会性规制两大类。经济性规制(Economic Regulation)也称经济管

制,是规制经济学最核心的内容,主要关注政府在约束企业定价、

进入与退出等方面的作用,重点针对具有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等

特征的行业。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资源低效配置和确保服务供给

的公平性。社会性规制(Social Regulation)也称社会管制,是政

府为控制负外部性和可能会影响人身安全健康的风险,而采取的行

动和设计的措施,包括对制药业、工作安全、产业安全、污染的排

放控制、就业机会、教育等的规制,集中表现为外部不经济和内部

不经济两种市场失灵的规制上。这两大类规制主要的方式有以下

四种。

市场进入规制。在一些市场失效的行业中,为了防止资源配置

低效或者过度竞争,确保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和提高经济

效益,政府通过批准和认可手段,对企业的市场进入(包括数量、

质量、期限和经营范围等)进行限制。

价格规制。在自然垄断行业中,政府从资源有效配置和商品

或劳务的公平供给出发,以限制垄断企业确定垄断价格为目的,

对价格水平和价格体系进行规制。在竞争产业中,政府有时也会

进行价格的规制。

数量和质量规制。政府对企业生产和供应的商品数量加以规

书籍1.indb 109 2022/11/23 14:02:23

第24页

110 经济学与生活

制,对进口、出口的商品数量加以规制等。一般是对少数商品而

言,如武器装备、稀土资源等。另外,还会对一些有害物品的生产

和供应进行规制,如烟草、烈酒、有害出版物等。对进口商品的规

制则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的产业,调节国内的供求。

资源、环境规制。为了克服当代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负外部性,政府会依据资源、土地、森林等

方面的法规,整治规划和环境保护的法规,对工厂排放的废气、废

水、废渣等有害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行规制。

书籍1.indb 110 2022/11/23 14:02:23

第25页

13  投资与理财

“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

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

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

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

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

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

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

——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¾本章关键词

时间价值、风险收益、理财原则、投资工具。

¾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资金的时间价值,掌握基础的利息计算方式。

(2)正确理解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3)掌握不同投资工具的特点并能利用风险收益属性分析投资

选择。

书籍1.indb 229 2022/11/23 14:02:32

第26页

230 经济学与生活

不管是一个正在做着“房车”梦的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初为

人父正在为孩子未来的生活和教育绞尽脑汁的年轻爸爸,抑或是一

个即将退休正在为今后的生活发愁的老工人……不论我们处于什么

样的状况,都需要和钱打交道,都要面临如何计划收支、如何进行

投资、如何让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如何让自己老来无忧等一系列

问题,也就是都需要理财。

所谓理财,就是对于财产(包含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的经

营,它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合理管理自身财务资源的

过程,而且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过程。其实,理财就是以管钱为中

心,通过攒钱、生钱、护钱三个环节,管好现在和未来的现金流,

让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稳步、持续的增值,使自己兜里什么时

候都有钱花,最终达到财务自由。对于家庭而言,理财就是关于如

何计划家庭收支、如何管理家庭财富的学问,就是制定理财规划,管

理好自己的收支和投资,以实现美好的生活目标。如果你对理财一

窍不通,那么即使你收入很高,也可能常常捉襟见肘;如果你善于

理财,则即使你的收入并不高,你也有可能过上殷实、舒心的生活。

当然,投资理财要从培养财商开始,如果仅仅听从几个专家、

理财师的介绍就去投资自己根本不了解或者不熟悉的某些领域,那

就不是投资,而是一种赌博了。所以,不管经济环境如何风云变

幻,只有你具备足够的能力,才可以让你在经济危机中无所畏惧。

如果你问我如何让你的资产保值增值,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尽

量去掌握基本的金融市场运行规律并熟悉投资理财的运作之道。

本章我们就来学习投资理财的基础知识,帮你迈出美好生活的

第一步。

13.1  时间价值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不仅正确,而且含义深

书籍1.indb 230 2022/11/23 14:02:32

第27页

13  投资与理财 231

刻,它意味着谁有能力拖延,谁就能够把成本强加给其他人,而且

有时候是极其巨大的成本。

一束玫瑰花的价值

公元1797年,拿破仑参观卢森堡第一国立小学时,向该校赠

送了价值3个金路易的一束玫瑰花,并宣称:为了表示法国爱好和

平的诚意,只要法国存在一天,将每年向该校赠送一束玫瑰花。

当然,由于连年征战,拿破仑并没有履行他的诺言。直到20世纪

末,卢森堡第一国立小学向法国政府索要当年承诺的玫瑰花,提出

自1797年起,用3个金路易作为一束玫瑰花的本金,以5厘复利计

息结算。法国人怎么会因为区区一笔鲜花的费用,而让拿破仑背上

失信的名声呢?于是答应支付这笔费用,但计算结果却令法国政府

大吃一惊。原来,每年一笔微不足道的鲜花费用,如今的本息已变

成了一笔难以让人接受的巨款。无奈之余,法国人只好请求该小

学放弃催款,并承诺今后一定在教育事业方面尽力给该小学提供

帮助。

其实,一笔鲜花的费用能演变成巨款,就是时间成本的魅力所

在。不管如何,这束玫瑰花之所以增值,是因为货币是具有时间价

值的,也就是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增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

看,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与未来的一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之所以不同,

是因为要节省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不消费而改在未来消费,则在未

来消费时必须有大于一单位的货币可供消费,作为弥补延迟消费的

补贴。从风险的角度看,现在不消费而节省下来一笔钱存到以后,

是要面临很多不确定风险因素的,正是由于承担了这些不确定性风

险,所以需要得到补偿。

◎ 如何理解利率

是收益最一般的形

式呢?

书籍1.indb 231 2022/11/23 14:02:32

第28页

232 经济学与生活

时间成本

所谓时间成本,就是如果把这个时间用于做别的事情时可以获

得的收益。很显然,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机会成本。它可以告诉我

们某一件事情到底是自己做合算,还是花钱请别人做合算。为了理

解这个概念,请你考虑这样几个问题:你愿不愿意每月多花2 000

元房租,搬到离公司近的住处?你愿不愿意省吃俭用20年来供一

套房子?你愿不愿意为了买新手机,每天多工作20分钟?

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假设你的月收入是10 000元,每月有21

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你要工作8小时。那么,你每小时的时间成

本就是59.5元。计算起来很简单,就是10 000元÷21天÷8小时。

我们再来看看第一个问题。由于你租住的房子离公司很远,每

天往返需要2个小时,所以你每天的交通成本是119元,即59.5元×

2小时,一个月下来就是2 499元。假设你愿意每月多花2 000元

的房租,搬到公司附近,就可以节省2 499元的时间成本。这个时

候,你搬不搬呢?

再来看看买房子的问题。假设现在的房价平均是4万元/平方

米,你想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400万元。如果再算上20

年的利息,大概要花550万元。那么,你每天要赚多少钱才够呢?

550万元÷20年÷252天,你每天需要赚1 091元才行。而你每小

时的时间成本是59.5元,相当于每天要工作18.3个小时。那么,对

买房子这事你会怎么考虑?

对于是否应该换手机这个问题,你可以自己算一下。从某种意

义上讲,人们并不愿意多付出很多工作时间来赚钱换手机,毕竟那

只是一个通信工具而已,但事实上人们又是这么做的。这似乎也不

奇怪,你可以回想一下前面所讲过的关于“消费与选择”的内容。

书籍1.indb 232 2022/11/23 14:02:32

第29页

13  投资与理财 233

单利和复利

假如你借给你的朋友10 000元钱,期限是12个月,说好了

月利率为3%,那么到期后你要收他多少利息呢?对此,你需要

考虑两类不同的利息计算模式:单利(Simple Interest)和复利

(Compound Interest)。如果按单利计算的话,就是只考虑10 000元

的借款在每个月获得的利息;如果按复利计算的话,你就要考虑每

个月的利息在下个月孳生出的利息。

一般而言,单利的计算模式就是只计算本金在贷款期限中获得

的利息,不管时间多长,所生利息均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其

本利和用公式表示为:

F=P×(1+i×t)

其中,F表示本利和,P表示借款的本金,i表示利息率,t表示借

款周期。

而按照复利的计算模式,每经过一个计息期,要将所生利息加

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其本利和用公式表示为:

F=P×(1+i)t

就你的这笔借款而言,如果是按单利计算,12个月后,你应该回

收10 000×(1+3%×12),即13 600元;而如果按复利计算,你应该

回收10 000×(1+3%)12,即14 258元。显然,按照复利计算,你获

得的利息明显增多了,这对于债权人是有利的,因为上一期的利息也

在和本金一起孳生出下一期的利息,相当于下一期的本金增多了。

书籍1.indb 233 2022/11/23 14:02:32

第30页

234 经济学与生活

复利终值、复利现值和年金

在上面的计算中,本金在约定的期限内获得利息后,将利息加

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到约定期末的本金之和,是你到期

应该收到的本利和,也就是所谓的复利终值(Compound Terminal

Value),它表示你的资产在某种收益率下到未来一定时间后的价值。

假如,某人为了能让读初中一年级的儿子6年以后上大学时可以

从银行取出60 000元钱交纳学费,他现在应该一次性存入多少钱呢?

假设年利率为5%。现在要存入银行的金额就是复利现值(Compound

Present Value)了,这是指在计算复利的情况下,要达到未来某一特定

的资金金额,现在必须投入的本金。我们将以上复利终值的计算过程

倒推过去,就可以得到60 000÷(1+5%)6

,即44 773元。也就是说,

现在存入44 773元,6年后就可以从银行取到60 000元。

如果在一定时期内,每隔相等的时间收入或支出固定的金额,

这就是年金(Annuity)。如果你每年都将积蓄中的50 000元用于炒

股,每年都获得10%的回报,并将这些本利和连同年金再投入新

一轮炒股投资,那么30年后你的资产总值是多少呢?对于这个问

题,在利率为i的情况下,n年后积累的终值用公式表示为:

F=A(1+i)n

+A(1+i)n-1

+……+A(1+i)+A(1)

其中,A表示年金。经过推导,可以得到计算年金终值的公式为:

F=

A[(1+i)n

-1]

i

将 上 面 的 数 据 代 入, 可 以 得 到 你30年后的资产总值为

50 000×[(1+10%)30-1]÷10%, 即8 224 701元。每年投资

50 000,30年就可以获得820多万元!你惊讶吗?有人曾经为年轻人

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一个人从现在开始每年存14 000万元并投资到

股票或房地产中,其获得每年20%的投资回报率,那么40年后,按照

财务学计算年金的方式(14 000×[(1+20%)40-1]÷20%),财富会增

书籍1.indb 234 2022/11/23 14:02:32

第31页

13  投资与理财 235

长为1.028 1亿元。可见,一个人的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在于

他赚了多少,而是取决于他的理财之道。理财才是致富的关键。

13.2  风险收益

风险

据说在古代,以打鱼捕捞为生的渔民们,每次出海前都要祈求神

灵保佑自己出海时能够风平浪静,可以安全返回、满载而归。这是因

为,他们在长期的捕捞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风”给他们带来的无

法预测的危险,有“风”即意味着“险”,因此,便有了“风险”一词。

在早期的运用中,“风险”一词被理解为客观的危险,体现为自然现

象或者航海遇到礁石、风暴等事件。现代意义上的“风险”一词,已

经大大超越了“遇到危险”的狭义含义,而是具有“遇到破坏或损失

的机会或危险”之意。可以说,经过历史的演绎,“风险”一词越来

越被概念化,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而逐步深化运用,被

赋予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甚至文化艺术领域的更广泛、

更深层次的含义,且与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后果联系越来越紧密,也成

为人们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

通俗地讲,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其大小及其影响程

度是无法事先预知的。换句话说,风险是指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

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从广义上讲,只要某一事件的发生存在着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性,那么就可以认为该事件存在着风险。经济

活动中的风险就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括发生与否

的不确定、发生时间的不确定和导致结果的不确定。

风险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也许就是它不可避免。某些个人、群

体或机构也许能够规避风险,但其实是以其他个人、群体或机构为

其承担风险为代价的。从社会整体来看,并没有人能够为他人承担

书籍1.indb 235 2022/11/23 14:02:32

第32页

236 经济学与生活

风险。这看似浅显易懂的道理,却很容易被人遗忘。过去,当大

多数人都从事农业生产时,风险普遍存在且被广泛熟知,除了面临

干旱、洪水、虫害和植物病害等自然风险,每个农民在收获季节还

要面临价格不确定的经济风险。现在,风险同样普遍存在,但已不

被人们广泛认知,甚至意识不到风险的不可避免性,毕竟很少有人

必须独自面对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投入与回报之间不同的时间间

隔,就会产生不确定性,就有损失的可能性,这也就必须跟无数个

体的耐心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差异相协调。

在经济学中,风险和不确定性之间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还非

常重要。因为市场竞争会更容易把风险考虑进去,无论是通过购买

保险的方式,还是留出一笔可估算的钱来应对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一项投资需要好几年才能取得成效,而政府政策在此期

间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样一来市场就具有不确定性,那么许多投资

者就可能会选择不进行投资,直到局势明朗。当投资者、消费者和

其他人仅仅因为不确定性而收紧钱袋的时候,带来的需求缺乏会对

整个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风险原理

风险被定义为在不确定条件下经济主体损失的可能性,这一定

义中就包含了三个重点:不确定、经济主体和损失。如果事件的发

生导致了经济主体的损失,但是事件发生的情况是确定的,那就不

能称为风险;如果不确定条件确实导致了损失,但是并非使直接

承受者遭受损失,那也不能称为风险。另外,这个风险的定义只单

方面地道出了损失的一种结果,其实风险还能够带来相当不错的收

益,并且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所以有人说,在投资理财的时候,

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

风险原理就是指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可是在实际的投资过

书籍1.indb 236 2022/11/23 14:02:32

第33页

13  投资与理财 237

程中,很多个人投资者往往只注意到了收益,而忘记了风险,只有

当真正遭受巨大亏损血本无归时,才会意识到风险的存在。

风险收益是指减去当时基本的市场收益后的投资收益,是无风

险证券与其他证券间存在的利差,它反映了投资者投资标的面临的

额外风险。风险收益有两种表示方法:风险收益额和风险收益率。

所谓风险收益额,是指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

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收益;所谓风险收益率,是指投资者由风险

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率的那部分额外收益率,即风险收

益额与原投资额的比率。

从投资学的角度而言,风险收益可以视为投资者对于高风险投

资所要求的较高报酬。衡量风险时,通常的方法就是使用无风险利

率,即政府公债利率作为标准来与其他高风险的投资相比较。高于

无风险利率的报酬,称为风险收益。根据风险与风险收益成正比的

关系,高风险投资获得高报酬,低风险投资就只有较低的报酬。

人们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会看到,产品说明书总会在

“风险提示”那一栏写着类似于“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

须谨慎”的字样。这是提醒人们别心存侥幸,别忽视风险的存在。

风险的存在,使得人们需要权衡利弊,做出最佳选择。风险原理告

诉我们,最好选择那些风险小、机会成本不高的投资。即使选择

了有风险的投资,也要估量一下如果产生损失,我们是否有能力

承担和接受,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风险,减少损失。那么,当我

们面临风险抉择的时候,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比较理性的呢?

人们面对风险时会产生三种反应:偏好,厌恶,中性。绝大部

分人是风险厌恶者,只有极少数人是风险偏好者。风险偏好的前提

是风险能够带来高的收益。如果损失的可能性相当大,那么也没有

人会去偏好风险,甘愿接受损失。关于什么是风险,在不同的时间

问不同的人,得到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例如,在金融市场一片欣欣

向荣的时候,风险并不意味着赔钱,而是指赚的钱比其他人少。而

书籍1.indb 237 2022/11/23 14:02:32

第34页

238 经济学与生活

到了某个特定时点,如2008年6月10日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风

险的含义就变了,股市有可能继续下跌,甚至将人们手中所剩余的

财富消耗殆尽,在牛市中投下最大赌注和赚钱最多的人,在终将到

来的熊市中或许也会被伤得最狠。所以说,世界上存在着无数种可

能,如果没有先见之明或预料意外事物的能力,我们就会被某人或

某种杂乱无章、难以明白的事物所控制。

风险分摊

尽管风险厌恶者都要努力避免风险,但风险并不会因此而被消

除。当房屋意外失火,发生交通事故,或者台风席卷了沿海地区之

时,身处其中的某个人必然要因此而付出某种代价。利用市场机

制,人们可以通过风险分摊来应对各种风险。这一过程就是将对一

个人来说可能是很大的风险分摊给许多人,从而使每个人所承担的

风险很小。风险分摊的主要形式是一种方向相反的赌博形式——保

险。例如,在购买住房火灾保险时,房主就好像是就其房屋被烧的

可能性与保险公司打赌:如果不发生火灾,则房主只要付出一小笔

保险费;而如果真的着起火来,则保险公司必须按合同约定的价值

赔偿房主的损失。火灾保险的道理同样适用于人寿、事故、汽车等

其他种类的保险。

保险公司通过集中各种不同的风险来分摊风险,它为数以百万

计的住房、生命或汽车提供保险,其优势在于,对个人来说是难以

预料的事件,对整个群体来说则具有很强的可预见性。例如,某家

保险公司为100万所住房承担保险,每所住房的价值为100万元。

一年当中,每所住房发生火灾的概率为1/1 000,于是该公司每所

住房的年预期损失值为0.001×1 000 000元,即每年每所住房的保

险费用为1 000元。因而,保险公司向每个房主收取1 000元保费,

并将其储蓄起来。

◎  你赞同“鸡

蛋不要都放到

一个篮子里”的

风险分散投资

理念吗?

书籍1.indb 238 2022/11/23 14:02:32

第35页

13  投资与理财 239

每个房主所面对的问题是,要么每年失去1 000元的固定损

失,要么就承担有千分之一可能性的100万元的火灾损失。由于是

风险厌恶者,房主会选择购买保险,以避免那种可能性很小但却惨

重的损失,尽管他所付出的保费还是要高于不发生问题时的成本。

就保险公司而言,它收取保费以便为公司赢得利润,同时也提高了

个人的预期效用水平。但是,这种经济收益究竟从何而来呢?答案

是,它产生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保险将风险从风险厌恶者或风险较大者的一方,转移到风险偏

好者或较容易承担风险者的一方。由此可知,作为另一种形式的赌

博,保险实际上正好发挥与之相反的作用。尽管自然界会形成风

险,但保险却能够帮助人们减轻和分散这些风险。当然,保险市场

的定价也深受风险收益的影响。每个人能接受的溢价程度不一,影

响的因素在于此人的风险偏好类型。若是风险厌恶者,因为对于风

险的接受度低,所以在公平保费之外,他比一般人愿意付出更高的

金额以获得当发生风险时能得到的确定的收入。

另一种分散风险的方式经由资本市场来进行。通过将风险性资

产的所有权分散到众多的所有者身上,资本市场可以分散风险,并

且能够鼓励人们进行规模大得多的投资,而这样的投资及其风险对

于单个所有者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我们这里的分析都假设投资者和消费者对自己所面临的

风险非常了解。然而由于市场失灵,在现实中会出现许多不确定性

和风险,市场失灵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当这些

因素存在时,市场就可能给出错误的信号。对此,大家可以结合前

面章节所讲到的有关内容进行思考。

13.3  理性投资

要进行投资理财,你需要权衡收入和消费,明确每年每月从收

书籍1.indb 239 2022/11/23 14:02:32

第36页

240 经济学与生活

入中拿出多少来消费、多少来储蓄,还要借助存款储蓄、证券投

资、购买保险等手段来积累和增值财富。当然,投资理财必须讲究

策略,遵循基本的原则,因而你还要了解一些常识性的小定律。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之一:收益与风险相匹配。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

午餐”。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这是投资的“铁律”。如果

有人劝你投资某个项目,说这个项目特别赚钱,而且绝对没有一点

风险,这时候你千万要多个心眼,因为天下没有只赚不赔的好事。

不论是投资证券、不动产,还是黄金和其他“奇货”,风险和收益

都是相匹配的,没有无风险的投资。因此,你一定要牢记这个“铁

律”,一方面防止受到利益诱惑而上当受骗,另一方面也要把风险

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因而要设定相应的收益目标。

基本原则之二: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有的人为了住上宽敞的

大房子,借了大笔贷款,无奈自己的收入少得可怜,扣除每月还款

后所剩无几,为了还房贷,此人只好每天节衣缩食,也因此被戏称

为“房奴”。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量入为出”是古老的收支法则,

你不得不对它“俯首帖耳”。计划家庭收支时一定要综合考虑短期与

长远的生活安排,科学安排收支计划。有的股民为了能在股市上大

赚一把,把自己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全部买了股票,结果一朝

股市风云变幻,落得血本无归,连将来的“养老钱”也没有了。“量

力而行”是另一条古老的收支法则,你必须合理考虑自己家庭的风

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收益目标,不要盲目制定预期过高的理财规划。

基本原则之三:做足功课,不盲目投资。投资理财中常常碰到

各种各样的“热门”,股市上有“热门股”,楼市上有“热门房”,收

藏市场上有“热门邮票”。实际上,热门并不一定代表着收益高,有

时候甚至是陷阱,让人一头扎进去跳不出来。当某项投资成为热门

书籍1.indb 240 2022/11/23 14:02:32

第37页

13  投资与理财 241

的时候,往往是它的价格达到高点的时候,所以盲目追逐热门是很

不理性的。投资理财是非常专业的一门功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

学习和研究,你需要理性地、独立地思考,盲目跟风是要吃苦头的。

基本原则之四:控制欲望,不可贪婪。张三买了一只股票,股价

涨了,他指望还会继续涨,舍不得卖;有一天股价跌了,他又舍不得

卖,指望着它涨回来。结果股价一跌再跌,直到套牢。这样的例子比

比皆是。在任何时候,你一定要让理性战胜欲望,为自己的投资设定

盈利目标和止损限额:达到盈利目标了,就要迅速撤出;当损失达到

限额了,必须果断地“壮士断腕”,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

合理规划

进行投资理财时,你还需要了解几个很有用的“小定律”,这

些小定律能够帮你科学设计自己的投资理财规划。

“4321定律”。如果你手里有了一些余钱,你会想办法投资,

以赚取更高的收益。但是当你手里有比较多的余钱时,你就会为怎

么分配投资发愁了:我该买多少股票?该存多少款?该买多少保

险?人们在长期的理财规划中总结出一个一般化的规则,也就是所

谓的“4321定律”: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其比较合理的支出比例是

40%用于买房及股票、基金等方面的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

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不时之需;10%用于保险。当然这只

是一般的小定律,按照这个小定律来安排资产,既可以满足家庭生

活的日常需要,又可以通过投资保值增值,还能够为家庭提供基本

的保险保障。

“72定律”。如果你存一笔款,年化利率是x%(不考虑征收利

息税),每年的利息不取出来,按照复利计算,那么经过“72/x”

年后,本金和利息之和就会翻一番。例如,如果你现在存入银行

10万元,利率是每年2%,每年利滚利,72/2即36年后,银行存款

书籍1.indb 241 2022/11/23 14:02:32

第38页

242 经济学与生活

总额会变成20万元。

“80定律”。众所周知,投资股票收益较高,但风险也较大。

你在不同的年龄段,收入、财富水平不同,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目

标也不同,因而投资股票的比例也不一样。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

增长,进行风险投资的比例应该逐步降低。“80定律”讲的就是随

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可以把总资产的多少比例投资于股票。这个比

例等于80减去个人的年龄再乘以1%。例如,一个人现年30岁,他

可以把总资产的(80-30)×1%,即50%投资于股票;当他50岁

时,这个比例应该是30%。

家庭保险“双十定律”。购买家庭保险是必要的,它可以为你

提供基本的保障,防止家庭经济因突然发生变故而遭到重大破坏。

但是,应该花多少钱买保险、买多少额度的保险比较合适呢?“双

十定律”告诉我们,家庭保险设定的合理额度应该是家庭年收入的

10倍,年保费支出应该是家庭年收入的10%。例如,你的家庭年

收入有12万元,那么总保险额度应该为120万元,年保费支出应该

为1.2万元。

房贷“三一定律”。现代社会,贷款买房已经成为惯例,那么

贷多少款买房比较合适呢?房贷“三一定律”的回答是,每月的房

贷金额以不超过家庭当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宜,否则你会觉得手

头很紧,一旦碰到意外支出,就会捉襟见肘。

当然,这些小定律都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的真理,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审慎行动

很多时候,风险不是来源于他人,而恰恰是来源于我们自己。

如果你高估自己对投资的真正理解或者夸大自己在应对价格临时下

降时的承受力,那么无论你投资什么金融产品,或者无论市场如

◎  你知道如何

制定投资理财规

划吗?

书籍1.indb 242 2022/11/23 14:02:32

第39页

13  投资与理财 243

何,你都会面临较高的风险。最终的风险不在于你从事了什么投

资,而在于你是何种投资者。

所以,在做每一项投资决策之前,你不妨对着镜子思考,自己

是否能够正确地预知将来的遗憾。首先可以问自己:“如果我的分

析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我能完全理解将会产生的后果吗?”你可

以从以下几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我是正确的,有可能赚很多钱。但是,如果我是错误的

呢?从以往类似投资的结果来看,我能承受多大的亏损?

如果这项决定最终是错误的,还有其他一些投资帮我渡过难关

吗?当我正在考虑的这种投资出现价格下跌时,我已经持有的股

票、债券或基金的价格肯定会上涨吗?这笔新的投资会使我的资本

风险过大吗?

当我告诉自己“你对风险有很强的承受力”的时候,我是怎么

知道的?投资曾经使我亏过许多钱吗?亏了之后的感受如何?是购

买了更多的投资,还是畏难而退?

出了问题时,我能完全凭借自己的毅力来消除恐慌吗?或者

说,我通过投资分散化、签订投资合同和成本平均法事先控制好了

自己的行为吗?

13.4  投资理财工具

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已投资入股的证书与索取股息的

凭证,像一般的商品一样,有价格,能买卖,可以作抵押品。股份

公司借助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而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股票获取一

定的股息收入。股票作为产权或股权的凭证,是股份的证券表现,

代表股东对发行股票的公司所拥有的一定权责。股价受社会诸多因

书籍1.indb 243 2022/11/23 14:02:32

第40页

244 经济学与生活

素影响,经常处于波动起伏的状态,正是这种波动使投资者有可能

实现短期获利。股票一经买进就不能退还本金,股价的波动意味着

持有者收益的变化,流通股可以随意转让出售或作为抵押品。

选股有两种基本的分析方法。一种方法是基本分析法。这种方

法认为,股票具有一种由公司实际经营状况支撑的内在价值,而股

票的实际价格总是要向内在价值靠拢,如同晃动的钟摆最终总是要

归于平衡一样。如果市场上股票的实际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物超所

值,则是购买股票的大好时机;当市场把股价炒到高于其内在价值

的水平时,便是卖出股票的时候。美国富翁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就长期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利用美国股市积累起巨额

财富,被誉为美国当代“股神”。另一种方法是技术分析法。这种

方法侧重于分析大众心理和股价形态,不一定要选择最好的股票,

而是选择最被人们看好或者人们最想买的股票,在市场有反应之前

抢先动手——在股价上涨前抢先买入,在股价下跌前抢先卖出。为

了选中具备这种特点的股票,你需要借助许多技术分析方法,如K

线图、波浪理论、道氏理论等。然而,无论什么方法,都不可能保

证你稳赚不赔。进入股市之前,你一定要做好技术和心理两方面的

充分准备。

债券

债券是一种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证明持有人拥有按照约

定条件向发行人取得本金和利息的权利。债券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在

流动市场上自由流通,或者通过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贷款,具有一定

的流动性。与股票相比,债券通常规定了固定的利率,收益比较稳

定,风险较小,而正是由于其风险小,债券的收益也不是很高。债

券的收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债券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定

期或不定期的利息收入(一般高于银行存款),二是投资者可以利

书籍1.indb 244 2022/11/23 14:02:32

第41页

13  投资与理财 245

用债券价格变动进行买卖,赚取差价。

债券市场虽不像股票市场那样波动频繁,但它也有自身的一些

风险。首先是违约风险。发行债券的债务人可能违背先前的约定,

不按时偿还全部本息。这种风险多来自企业,由于其没有实现预期

的收益,拿不出足够的钱来偿还本息。其次是利率风险。由于约

定的债券票面利率不同,债券发行时通常会出现折扣或者溢价,人

们在购买债券时,通常是按照债券的实际价格(折扣或者溢价)而

不是债券的票面价格来出价的。有些债券可在市场上流通,所以能

够选择适当的时机买进卖出,获取差价。这些债券的市场价格是不

断变动的,利率发生变动,债券的价格也会跟着发生变动。在一般

情况下,利率上调,债券价格就下降;而利率下调,债券价格就上

升。有些时候,利率的变动使债券价格朝着不利的方向变动,人们

卖出债券的价格比买进时低,就会发生损失。所以在购买债券时,

你要考虑到未来利率水平的变化。最后是通货膨胀风险。例如,你

购买了一种三年期的债券,年利率是3% ,但这三年里每年的通货

膨胀率都达到5%,显然投资这种债券就很不合算。

除了上面这三种常见的风险外,债券还有一些其他风险,如赎

回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每种风险都有自己的特性,投资者要采取

相应的防范措施。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是发行单位以基金证券或份额的形式募集社会闲散资

金,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然后交由专业的基金管理人管理运

营,投资于股票、债券、外汇、货币市场工具等金融投资工具,最

终按投资比例分享投资收益。投资基金可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

基金,它的主要特点是投资分散、风险降低、专业化管理、交易成

本降低、买卖方便和流通性强。

书籍1.indb 245 2022/11/23 14:02:32

第42页

246 经济学与生活

该怎样选择基金品种呢?如果你偏好高收益,风险承受能力也

很强,可考虑以股票或股票指数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在股市走

牛时,股票基金或股票指数基金往往有出色的表现。如果你追求稳

妥,可以考虑风险低的保本基金或货币市场基金。在股市走熊时,

债券型基金也是不错的避风港,它能保证实现相对稳定的收益。如

果你对流动性有所偏好,货币市场基金会是你的理想选择,它能迅

速变现,风险低,收益也超过同期银行活期储蓄利率。

选择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手握投资大权,对基金表现具有举足

轻重的影响,所以选择基金时一定要选准基金经理,了解他的投资

理念、投资风格。一般人不好判断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一个

比较省事的办法是直接参照他过去的业绩。在基金行业,人员流动

性很强,买入基金后,你还需要留意基金经理的变更。

看基金管理公司。好公司更容易出好的产品,基金行业也不例

外。买基金,应当优先考虑优质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产品。怎

么衡量基金管理公司的优劣呢?主要看公司过去的业绩、内部管理

机制、研究水平和客户服务质量。由于基金行业人员流动频繁,在

衡量基金管理公司的优劣时,应着重看它的投资管理部门和研究部

门的水平。

参考一些中介机构的基金评级报告。投资者个人很难对基金有

全面透彻的了解,一种简便的途径是参考权威中介机构的基金评级

报告,这些报告会对基金产品的综合表现和可投资性进行排名,你

可以直接拿它们的结论进行参考。

保险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事变迁无常,则危险亦

必随之而起。沧海桑田,华屋山丘,寿命之修短,事业之兴替,举

凡一切危险发生,动有出人意表者,如不绸缪未雨,熟筹先事预防

书籍1.indb 246 2022/11/23 14:02:32

第43页

13  投资与理财 247

之术,则一旦横逆之来,猝逢意外,未有不噬脐莫及,而叹应付之

无方者。”这是王效文、孔涤庵所著中国首部《保险学》中开宗明

义的精彩叙述,它充分诠释了保险的内涵。

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

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商业保险关系是由当事人自愿缔结的

合同关系,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保险公司对

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

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约定的年龄

和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商业保险的保障范围十分广泛,涉

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货

物运输保险、机动车辆保险、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在此以人身保险为例,做个简单的介绍。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

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在被保险人的生命或身体发生保险事故或保

险期满时,依照保险合同的规定,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

付保险金的保险形式。当人们遭受不幸事故,或因疾病或年老以

致丧失工作能力、伤残、死亡,或年老退休时,根据保险合同的约

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以解决其因病、残、

老、死所造成的经济困难。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

保险、健康保险三种。在财产保险中,保险人承担的是保险标的损

失的赔偿责任,而在人身保险中,保险人承担的是给付责任,不问

损失与否或损失多少。为此,人身保险通常均为定额保险。

如何投保人身保险呢?

第一,投保前做好保险规划。家庭成员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

对保险的需求会有所不同,所以需要事先做好规划,为被保险人量

身选择合适的人身保险。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要不断调整保

险种类和保险金额,以确保被保险人能够获得最佳的保障。

第二,做好投保前的咨询、调查与分析。选择最适合的保险品

种,选择经营稳健、服务优良的保险公司,选择专业可靠的保险代

书籍1.indb 247 2022/11/23 14:02:32

第44页

248 经济学与生活

理人。对于具体的保险产品,则需要仔细阅读相关的条款。

第三,填写保单。投保时,要如实告知被保险人的情况,这是

投保人的义务。如果隐瞒真相,一旦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有权

解除保险合同,拒绝赔付。填写保单时,要如实填写所要求的各项

内容,如果有特别约定或特别条款,请予以慎重考虑。投保人和

被保险人要在投保单等书面材料上亲笔签名,表示对材料内容的认

可。保单签名后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在签名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并

且准确理解材料的内容。

第四,及时按约定交纳保费,慎重退保。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

险产品都规定有犹豫期(又称冷静期),以防止投保人因一时冲动

而购买保险。在此期间,投保人可以充分考虑购买的保险是否符合

实际需要,如果不满意可以选择退保,全部取回交纳的保费,保险

公司仅扣除限定的工本费。如果过了犹豫期再退保,保险公司通常

要扣除较多的手续费,所以此时要慎重决定。

◎  你能从流动

性、风险及收益状

况等方面综合分析

一下不同投资产品

的特点吗?

书籍1.indb 248 2022/11/23 14:02:32

第45页

责任编辑:李  辉 21世 纪 素 质 教 育 通 识 课 规 划 教 材

责任校对:牛贵华

封面设计:范晔文 编  著 

南旭光  魏  婷  张  培

经济学与生活世纪素质教育通识课规划教材编著南旭光

定价:39 .00元

经济学与生活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书刊杂志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