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课题立项申请书
2.课题立项通知书
3.开题报告.
4.中期报告.
5.鉴定结项申请书
6.研究报告. 1
7.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
8.研究报告复制比检测报告
9.过程性材料.
课题立项申请书
附件1
编号 |
2023年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申请书
课题名称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研究
课题主持人 崔文杰
主持人单位 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 13592349212
申请日期 2023.10.10
填表说明
一、请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封面右上方“编
号”栏不填。用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封面请勿用塑料封皮。
二、每项课题主持人限1名,课题组成员不超过5人(不含主持人)。
三、请填写与单位公章一致的单位全称。
四、《立项申请书》及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填写一式2份。《立项申请书》和《课题设计论证活页》须分别单独装订。
五、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省教育学会秘书处联系人:魏强、方渊渊;联系电话:0371-65900218;电子信箱:
yyktgl@126.com;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顺河路29号院办公楼205室。
一、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 ||||||||||||
主 持 人 | 崔文杰 | 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的研究 性别 男 | 民族 汉 | 出生年 | 1983.04 | |||||||
姓名 专业职务 | 中小学高级 | 行政职务 | 教师 | 从事专 | 中学语文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教龄 | 24 | 业 电子信 13592349212 | ||||||||
工作单位 | 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第一中学 | 联系电话 | 箱 @163.com | |||||||||
(手机) | 13592349212 476000 | |||||||||||
主 要 参 加 者 | 通讯地址 | 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第一中学 | 邮政编码 职务/ | |||||||||
姓名 | 出生年月 | 工作单位 | 职称 教师/中小学 | 承担任务 资料收集、保管,作 | ||||||||
王媛媛 | 1980.07 | 梁园区双八镇乔庄小学 | 高级 教师/中小学 | 品收集 督促、检查研究进程 | ||||||||
荣蓉 | 1985.12 | 梁园区双八镇乔庄小学 | 提供人力、物力保 高级 对,参研宛全 | |||||||||
孙丽娟 路艳军 | 1985.01 | 梁园区双八镇中心小学 | 教师/中小学 一级 | 面管理,参与课题研 究工作 提供人力、物力保障 ,参与研究工作,关 | ||||||||
孙玉民 | 1980.05 1983.01 | 梁园区双八镇乔庄小学 | 教师/中小学 一级 教师/中小学 | 注课题研究 负责策划、布置课题 研究进程,检查研究 | ||||||||
预计完成 时间 | 一级 预计2025年4月完成 |
二、课题论证与研究设计
1.课题核心概念界定,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概念界定
农村中小学:地处农村,生源来自农村的中小学。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乔庄小学和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第一中学都属于远城区,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典型的农村乡镇中小学。
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指的是父母离异、分居或者因为家庭其他变故,孩子只有单方面的父爱或者母爱。这类孩子没有享受到完整的家庭教育,缺少了完整的父爱母爱,并且还会因为家庭原因要承受更多的生活压力,在人际交往、性格脾气和学习成绩上都会比较差,心理上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创伤,不能健康发展。本课题重点研究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健全的人格,培养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交友,学会做人,从而提高农村单亲学生的综合素质。
心理疏导:本课题的心理疏导指的是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进行问题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化开单亲家庭孩子们心理的疙瘩,让他们能开心扉,重新获得小学生的活力,能够积极主动乐观地学习和生活,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农村离婚率也在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便是单亲家庭孩子的数量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给孩子带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匮乏,还有感情的匮乏,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使得很多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以参与研究的中小学生为例,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学生学习动机扭曲,成就需要低、暴躁自私、冷漠孤僻、情感封锁,尤其是近三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中小学生面对疫情茫然失措,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意与同学、与老师及家长交流,引起部分家长的担忧。
三、选题意义
通过分析农村中小学单亲农家庭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典型问题,从而找准症结,有针对性地开展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矫正与预防单亲家庭学生逃课、厌学、自卑、孤僻、暴躁、冷漠等心理及行为问题,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自信快乐地参与学习。
四、研究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每个老师在今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干预提供指导和借鉴;本课题研究还可以在实践层面上为学校心理健
康教育和学生德育工作提供鲜活的实践案例和实践经验;也可以为周边兄弟 学校解决问题提供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借鉴。 |
2.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
一、研究的主要目标
1.初步整理出对于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的教学策略。
2.通过教学实践来进行总结和反思,最终总结出有效的心理疏导策略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是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疏导的策略,如下
1.建立单亲学生一班一档案
由每班班主任统计整理本班的特殊学生数量,并为班级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记录他们的基本情况,比如家庭情况、父母情况、目前在校表现情况等,分析出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一般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的问卷调查及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档案。研究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群体特征、发展趋势、成因及危害。
2.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
倾吐、发泄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倾吐、发泄的途径。譬如,老师可以经常找单亲家庭的孩子谈心,了解他们心中的苦恼,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症结。学校成立心理咨询服务站,让学生通过写信、电话、访谈等方式来倾吐自己心中的烦恼,发泄心中积压已久的郁闷情绪。
3.用爱心使自卑的孩子走向阳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心理自卑孤僻的单亲家庭孩子,教师要多找其谈心,让孩子正视家庭现状,告诉他们:虽然你们失去了父爱或母爱,但是还有其他的亲人老师、同学在关心你们,老师、同学都没有看不起你,不要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要用阳光的心态战胜心中的阴霾。教师在课堂上要刻意让这些孩子去回答问题,即使他们回答不出来也不要进行责备,而要使用亲和的语言多进行鼓励,发现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进行表扬,慢慢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特殊关照,从而使他们逐渐找回失去的自信心。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多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正面刺激,使他们摆脱自闭心理,激起自信心和上进心,重新融入到班集体中。
4.加强家校共育
(1).引导父母为单亲孩子创造最佳的环境通过家校沟通和参与活动,更新家长和监护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注意单亲孩子的教育。只有当父母或监护人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应认识到子女的健康成长比短期经济利益更为重要,应优先考虑子女的教育。因此要着重引导父母为单亲孩子创造更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以此解决教育问题。
(2).开展特色活动,促进家校合作。
不少单亲孩子平时与父母相处时间很少,相互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致使很多单亲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有些单亲孩子还特别自卑、胆怯。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特色活动,如举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校园开放日,向家长展示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课外活动的视频及图片,教师与家委会组织带领学生开展研学活动等。以此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
三、研究重点
1.教师建立档案后,将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不定期组织课题研究讨论。
2.根据实际情况更新改进心理健康疏导策略。
3.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和预期成果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基本方法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
文献法: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并记录整理出农村小学特殊孩子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疏导方法,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本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设计,主要是了解学校特殊孩子的具体情况,教师对心理疏导的理解和看法,为课题研究内容做好准备。
访谈法:走访优秀教师及请教专家,结合问卷调查整体的结论初步整理出了对农村小学生心理疏导的策略。
行动研究法: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整理出来的策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在具体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然后进行不断地改进。
观察法:观察对比采用不同方式方法下的学生表现,记录学生的变化,来保证这些策略的有效性。
二、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暂定于2025年4月完成,主要分四个阶段完成
1.第一阶段(2023年9月-10月)课题启动的准备阶段。
2.第二阶段(2023年10月-12月)课题开题阶段。成立课题组,收集课题素材,撰写《课题申请书》。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职责。进行课题方案的设计、筹备课题开题等相关事宜。
3.第三阶段(2024年1月-2025年2月),课题研究阶段。
2024年1月:认真学习理论,成立调研小组,以调查问卷、访谈和座谈的形式进行调研,初步形成调研报告。
2024年2月-2024年12月: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导向,探索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策略。
2025年1月-2月:持续开展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分析疏导,总结疏导方法
在此期间,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及时反馈总结、归纳规律,完成论的书写,形成较完整的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
4.第四阶段(2025年3月-4月)结题阶段,撰写结题报告。
四、预期成果:
课题组期望通过理论学习、调查了解、个案追踪、反思总结等行动研究法,落实各项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标。所预期的研究成果如下:(一)成果形式《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的研究》研究报告《论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特征》论文《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策略》论文《论浅谈单亲家庭孩子的家庭教育》论文
(二)使用方向
通过课题组研究,使大多数单亲学生心理障碍得到矫正,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进而辐射全社会。
(三)预期社会效益
1.通过多种形式的辅导,从根本上解决“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性缺失和心理障碍。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验,促进教师自身观念的改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通过课题的实践研究,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深化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主要参与者的学术背景(职务、专业、年龄等);
主要参与者的研究经验(近3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课题研究、论 文、课程开发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研究资料、经费、时间保障等)。
(限1500字内)
主要参与者的学术背景
主持人,崔文杰,现年40岁,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商丘市人,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省级骨干教师,商丘市名师,商丘市优秀教师,商丘市少先队优秀辅导员,梁园区德育先进个人,梁园区优秀班主任。
主要参与者王媛媛,现年43岁,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商丘市人,毕业于商丘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梁园区优秀教师,梁园区德育先进个人。。
主要参与者荣蓉,中小学高级教师,现年37岁,河南商丘市人,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三级心理咨询师。商丘市优秀班主任,梁园区优秀教师,梁园区网络教研先进个人。
主要参与者孙丽娟,现年38岁,中小学一级教师,河南商丘市人,毕业于郑州大学,教育学专业。河南省骨千教师,商丘市优秀班主任,梁园区优秀教师。
主要参与者的研究经验
主持人崔文杰,曾参与的课题有,省级课题《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实践研究》、区级课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区级课题《小学中高年级段古诗文教学的研究》。
主要参与者王媛媛,曾参与的课题有,市级课题《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研究》。
主要参与者荣蓉,曾参与的课题有省级课题《生活视野下农村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研究》,区级课题《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与日记有效整合研究》。
保障条件
1.研究资料
研究借鉴的资料极为丰富,参与研究的三所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大,还可以购买各种相关资料,此外我们还通过深入个别学生的家庭中调查。
2.经费支持
研究时间集中、具体、明确,能够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研究过程中有3000元的充足经费。
小型会议费:800元图书资料费:1200元调研差旅费:500元文印装订费:500元合计:3000元
3. 时间保障
本次课题研究将用一年半的时间来完成。课题组成员均是一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成员有充足的时间接触并深入调查单亲学生和参与研究工作。可以把教学和研究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时间上做好课堂研究的充足保障。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保证课题研究过程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实施,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四、主持人单位意见
本单位保证课题主持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主持人、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〇月 日
五、省辖市教育学会或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 章 |
年月 日 |
六、专家评审意见
专家组长签字: 年月 日 |
七、河南省教育厅审批意见
公章 |
年月 日 |
编号 |
课题名称: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概念的界定,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重点;
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和预期成果。
(限3000字内)
概念界定
农村中小学:地处农村,生源来自农村的中小学。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乔庄小学和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第一中学都属于远城区,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典型的农村乡镇中小学。
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指的是父母离异、分居或者因为家庭其他变故,孩子只有单方面的父爱或者母爱。这类孩子没有享受到完整的家庭教育,缺少了完整的父爱母爱,并且还会因为家庭原因要承受更多的生活压力,在人际交往、性格脾气和学习成绩上都会比较差,心理上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创伤,不能健康发展。本课题重点研究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健全的人格,培养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交友,学会做人,从而提高农村单亲学生的综合素质。
心理疏导:本课题的心理疏导指的是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进行问题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化开单亲家庭孩子们心理的疙瘩,让他们能开心扉,重新获得小学生的活力,能够积极主动乐观地学习和生活,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农村离婚率也在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便是单亲家庭孩子的数量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给孩子带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匮乏,还有感情的匮乏,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使得很多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那么如何对这些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选题意义
通过分析农村中小学单亲农家庭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典型问题,从而找准症结,有针对性地开展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矫正与预防单亲家庭学生逃课、厌学、自卑、孤僻、暴躁、冷漠等心理及行为问题,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自信快乐地参与学习。
研究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每个老师在今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干预提供指导和借鉴;本课题研究还可以在实践层面上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德育工作提供鲜活的实践案例和实践经验;也可以为周边兄弟学校解决问题提供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借鉴。
研究的主要目标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初步整理出对于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的教学策略,并将其通过教学实践来进行总结和反思,最终总结出有效的心理疏导策略。
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是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疏导的策略,如下
1.建立单亲学生一班一档案
由每班班主任统计整理本班的特殊学生数量,并为班级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记录他们的基本情况,比如家庭情况、父母情况、目前在校表现情况等,分析出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一般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的问卷调查及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档案。研究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群体特征、发展趋势、成因及危害。
2.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
倾吐、发泄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倾吐、发泄的途径。譬如,老师可以经常找单亲家庭的孩子谈心,了解他们心中的苦恼,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症结。学校成立心理咨询服务站,让学生通过写信、电话、访谈等方式来倾吐自己心中的烦恼,发泄心中积压已久的郁闷情绪。
3.用爱心使自卑的孩子走向阳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心理自卑孤僻的单亲家庭孩子,教师要多找其谈心,让孩子正视家庭现状,告诉他们:虽然你们失去了父爱或母爱,但是还有其他的亲人老师、同学在关心你们,老师、同学都没有看不起你,不要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要用阳光的心态战胜心中的阴霾。教师在课堂上要刻意让这些孩子去回答问题,即使他们回答不出来也不要进行责备,而要使用亲和的语言多进行鼓励,发现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进行表扬,慢慢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特殊关照,从而使他们逐渐找回失去的自信心。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多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正面刺激,使他们摆脱自闭心理,激起自信心和上进心,重新融入到班集体中。
4.加强家校共育
(1)、引导父母为单亲孩子创造最佳的环境
通过家校沟通和参与活动,更新家长和监护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注意单亲孩子的教育。只有当父母或监护人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应认识到子女的健康成长比短期经济利益更为重要,应优先考虑子女的教育。因此要着重引导父母为单亲孩子创造更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以此解决教育问题。
(2)、开展特色活动,促进家校合作。
不少单亲孩子平时与父母相处时间很少,相互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致使很多单亲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有些单亲孩子还特别自卑、胆怯。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特色活动,如举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校园开放日,向家长展示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课外活动的视频及图片,教师与家委会组织带领学生开展研学活动等。以此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
研究重点
1.教师建立档案后,将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不定期组织课题研究讨论。2.根据实际情况更新改进心理健康疏导策略。
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基本方法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
文献法: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并记录整理出农村小学特殊孩子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疏导方法,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本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设计,主要是了解学校特殊孩子的具体情况,教师对心理疏导的理解和看法,为课题研究内容做好准备。
访谈法:走访优秀教师及请教专家,结合问卷调查整体的结论初步整理出了对农村小学生心理疏导的策略。
行动研究法: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整理出来的策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在具体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然后进行不断地改进。
观察法:观察对比采用不同方式方法下的学生表现,记录学生的变化,来保证这些策略的有效性。
心理咨询法:在学校开展“知心老师”信箱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及
时帮助学生消除他们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
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暂定于2025年4月完成,主要分四个阶段完成
1.第一阶段(2023年9月-10月)课题启动的准备阶段。
2.第二阶段(2023年10月-12月)课题开题阶段。成立课题组,收集课题素材,撰写《课题申请书》。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职责。进行课题方案的设计、筹备课题开题等相关事宜。
3.第三阶段(2024年1月-2025年2月),课题研究阶段。
2023年1月:认真学习理论,成立调研小组,以调查问卷、访谈和座谈的形式进行调研,初步形成调研报告。
2024年2月-2024年12月: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导向,探索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策略。
2025年1月-2月:持续开展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分析疏导,总结疏导方法
在此期间,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及时反馈总结、归纳规律,完成论文的书写,形成较完整的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
4.第四阶段(2025年3月-4月)结题阶段,撰写结题报告。
预期成果
课题组期望通过理论学习、调查了解、个案追踪、反思总结等行动研究法,落实各项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标。所预期的研究成果如下:
(一)成果形式《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的研究》研究报告。《论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特征》论文《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策略》论文《论浅谈单亲家庭孩子的家庭教育》论文
(二)使用方向
通过课题组研究,使大多数单亲学生心理障碍得到矫正,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进而辐射全社会。
(三)预期社会效益
1.通过多种形式的辅导,从根本上解决“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性缺失和心理障碍。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验,促进教师自身观念的改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通过课题的实践研究,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深化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主要参与者的学术背景(职务、专业、年龄等);
主要参与者的研究经验(近3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课题研究、论文、课程开发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研究资料、经费、时间保障等)。
(限1500)
主要参与者的学术背景
主持人,崔文杰,现年40岁,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商丘市人,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省级骨干教师,商丘市名师,商丘市优秀教师,商丘市少先队优秀辅导员,梁园区德育先进个人,梁园区优秀班主任。
主要参与者王媛媛,现年43岁,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商丘市人,毕业于商丘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梁园区优秀教师,梁园区德育先进个人。。
主要参与者荣蓉,中小学高级教师,现年37岁,河南商丘市人,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三级心理咨询师。商丘市优秀班主任,梁园区优秀教师,梁园区网络教研先进个人。
主要参与者孙丽娟,现年38岁,中小学一级教师,河南商丘市人,毕业于郑州大学,教育学专业。河南省骨干教师,商丘市优秀班主任,梁园区优秀教师。
主要参与者的研究经验
主持人崔文杰,曾参与的课题有,省级课题《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实践研究》、区级课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区级课题《小学中高年级段古诗文教学的研究》。
主要参与者王媛媛,曾参与的课题有,市级课题《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研究》。
主要参与者荣蓉,曾参与的课题有省级课题《生活视野下农村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研究》,区级课题《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与日记有效整合研究》0
保障条件
1.研究资料
研究借鉴的资料极为丰富,参与研究的三所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大,还可以购买各种相关资料,此外我们还通过深入个别学生的家庭中调查。
2.经费支持
研究时间集中、具体、明确,能够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研究
过程中有3000元的充足经费。小型会议费:800元图书资料费:1200元调研差旅费:500元文印装订费:500元合计:3000元
3.时间保障
本次课题研究将用一年半的时间来完成。课题组成员均是一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成员有充足的时间接触并深入调查单亲学生和参与研究工作。可以把教学和研究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时间上做好课堂研究的充足保障。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保证课题研究过程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实施,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课题立项通知书
河南省教育厅
2023年度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
立项通知书
主持人单位: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第一中学
主持人:崔文杰
您申报的课题经专家评审,河南省教育厅审核,已获准立项,并由《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23年度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的通知》(教办教科(2023)426号)公布。
课题名称: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研究
课题批准号:23-HYJJ-443
课题组成员:王媛媛荣蓉孙丽娟路艳军孙玉民
注意事项:
1.接此《通知书》后,请在三个月内组织开题。《开题报告》(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官网www.hnedur.com“河南省教育学会资料下载”栏目下载,下同)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开题报告》纸质版与结项材料一并提交。
2.2024年9月30日前按照要求完成中期评估。《中期报告》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中期报告》纸质版与结项材料一并提交。
3.申报课题名称与此《通知书》课题名称不一致的,须以此《通知书》为准。该课题不得变更课题名称和课题主持人,课题组成员、研究计划等其他变更须于2024年6月30日前将《重要事项变更申请审批表》报至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审批,逾期不再受理。
4.该课题结项申报时间为2025年3月,课题结项须提交不少于1万字的《研究报告》,其他结项事宜请及时关注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评院宣网。
联系电话:0371-65900218,电子邮箱:yyktgl@26c

开题报告
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批准号:_ 23-HYJJ-443
课题名称: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研究
课题负责人: 崔文杰
所在单位: 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第一中学
填表日期: 2024/3/19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2023年3月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
开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评议专家等。(评议专家指课题组成员之外的具有高级职称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人,其中1人须为县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管理人员。)会议时间:2024年3月19日会议地点:区教育发展中心培训部(原教师进修学校)402室。主持人:田军章(梁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评议专家:闫彬(梁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书记)窦树东(梁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田军章(梁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孟杨(梁园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郭靖嘉(梁园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参与人员:课题负责人:崔文杰课题组成员:王媛媛荣蓉孙丽娟路艳军孙玉民其他课题组负责人、成员及所在学校校长
会议议程:
(一)会议主持人宣布开题报告会开始,介绍与会领导、专家及来宾。(二)闫书记讲话(三)窦主任致欢迎辞。(四)马秋芬老师宣读课题立项通知书。(五)五个课题主持人依次做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评议专家对课题进行评议。
万仙课题《后进生心理辅导与转化问题研究》(窦主任、孟杨老师、郭靖嘉老师评议)
张倩课题《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闫书记和田主任评议)
乔梦琳《农村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窦主任、孟杨老师、郭靖嘉老师评议)
崔文杰课题《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研究》(窦主任、孟杨老师、郭靖嘉老师
评议)刘保玲课题《农村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闫书记和田主任评议)(六)窦主任总结。(七)主持人总结,宣布开题报告会结束。(八)课题组成员与与会专家、领导合影留念。





二、开题报告要点
课题名称、核心概念解读、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进度与计划、研究任务分工、保障措施、预期成果等, 2000~3000 字,可以加页。
课题名称: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研究核心概念解读:农村中小学:地处农村,生源来自农村的中小学。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第一中学、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中心小学和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乔庄小学都属于远城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典型的农村乡镇中小学。
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指的是父母离异、分居或者因为家庭其他变故,孩子只有单方面的父爱或者母爱。这类孩子没有享受到完整的家庭教育,缺少了完整的父爱母爱,并且还会因为家庭原因要承受更多的生活压力,在人际交往、性格脾气和学习成绩上都会比较差,心理上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创伤,不能健康发展。本课题重点研究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健全的人格,培养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交友,学会做人,从而提高农村单亲学生的综合素质。
心理疏导:本课题的心理疏导指的是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进行问题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化开单亲家庭孩子们心理的疙瘩,让他们能开心扉,重新获得中小学生的活力,能够积极主动乐观地学习和生活,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是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疏导的策略如下:
1.建立单亲学生一班一档案
由每班班主任统计整理本班的特殊学生数量,并为班级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记录他们的基本情况,比如家庭情况、父母情况、目前在校表现情况等,分析出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一般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的问卷调查及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档案。研究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群体特征、发展趋势、成因及危害。
2.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
倾吐、发泄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倾吐、发泄的途径。譬如,老师可以经常找单亲家庭的孩子谈心,了解他们心中的苦恼,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症结。学校成立心理咨询服务站,让学生通过写信、电话、访谈等方式来倾吐自己心中的烦恼,发泄心中积压已久的郁闷情绪。
3.用爱心使自卑的孩子走向阳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心理自卑孤僻的单亲家庭孩子,教师要多找其谈心,让孩子正视家庭现状,告诉他们:虽然你们失去了父爱或母爱,但是还有其他的亲人、老师、同学在关心你们,老师、同学都没有看不起你,不要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要用阳光的心态战胜心中的阴霾。教师在课堂上要刻意让这些孩子去回答问题,即使他们回答不出来也不要进行责备,而要使用亲和的语言多进行鼓励,发现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进行表扬,慢慢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特殊关照,从而使他们逐渐找回失去的自信心。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多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正面刺激,使他们摆脱自闭心理,激起自信心和上进心,重新融入到班集体中。
4.加强家校共育
(1).引导父母为单亲孩子创造最佳的环境
通过家校沟通和参与活动,更新家长和监护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注意单亲孩子的教育。只有当父母或监护人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应认识到子女的健康成长比短期经济利益更为重要,应优先考虑子女的教育。因此要着重引导父母为单亲孩子创造更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以此解决教育问题。
(2).开展特色活动,促进家校合作。
不少单亲孩子平时与父母相处时间很少,相互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致使很多单亲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有些单亲孩子还特别自卑、胆怯。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特色活动,如举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校园开放日,向家长展示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课外活动的视频及图片,教师与家委会组织带领学生开展研学活动等。以此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
二、本课题的基本方法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
文献法: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并记录整理出农村小学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疏导方法,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本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设计,主要是了解学校单亲家庭孩子的具体情况,教师对心理疏导的理解和看法,为课题研究内容做好准备。
访谈法:走访优秀教师及请教专家,结合问卷调查整体的结论,初步整理出对农村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心理疏导的策略。
行动研究法: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整理出来的策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在具体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然后进行不断地改进。
观察法:观察对比采用不同方式方法下的学生表现,记录学生的变化,来保证这些策略的有效性。
研究进度与计划
课题研究暂定于2025年4月完成,主要分四个阶段完成
1.第一阶段(2023年9月-11月)课题启动的准备阶段。
2.第二阶段(2023年12月-2024年4月)课题开题阶段。
2023年12月: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职责。
2024年2月-2024年3月:成立课题组,收集课题素材,撰写《课题申请书》
2024年4月:进行课题方案的设计、筹备课题开题等相关事宜。
3.第三阶段(2024年5月-2025年2月),课题研究阶段。
2024年3月:认真学习理论,成立调研小组,以调查问卷、访谈和座谈的形式进行调研,初步形成调研报告。
2024年4月-2024年12月: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导向,探索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策略。
2025年1月-2月:持续开展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分析疏导,总结疏导方法。
在此期间,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及时反馈总结、归纳规律,完成论文的书写,形成较完整的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
4.第四阶段(2025年3月-4月)结题阶段,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研究任务分工
主持人 | 崔文杰 | 1、负责设计总体计划、安排人员分工。 2、联络专家指导,协调各项研究工作。 3、撰写阶段性成果或研究报告 |
成员 | 王媛媛 | 资料收集、保管,作品收集 |
成员 | 荣蓉 | 督促、检查研究进程,提供人力、物力保障,参与研究 |
成员 | 孙丽娟 | 对研究过程实施全面管理,参与课题研究工作 |
成员 | 路艳军 | 提供人力、物力保障,参与研究工作,关注课题研究 |
成员 | 孙玉民 | 负责策划、布置课题研究进程,检查研究工作任务落实 |
保障措施
1.研究资料
研究借鉴的资料极为丰富,参与研究的三所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大,还可以购买各种相关资料,此外我们还通过深入个别学生的家庭中调查。
2.经费支持
研究时间集中、具体、明确,能够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研究过程中有3000元的充足经费。
小型会议费:800元图书资料费:1200元调研差旅费:500元文印装订费:500元合计:3000元时间保障
本次课题研究将用一年半的时间来完成。课题组成员均是一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成员有充足的时间接触并深入调查单亲学生和参与研究工作。可以把教学和研究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时间上做好课堂研究的充足保障。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保证课题研究过程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实施,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预期成果
课题组期望通过理论学习、调查了解、个案追踪、反思总结等行动研究法,落实各项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标。所预期的研究成果如下:
(一)成果形式《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研究》研究报告。
《论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特征》论文(2024年12
月由荣蓉完成)《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策略》论文(2025年1月由孙丽娟完成
)《论浅谈单亲家庭孩子的家庭教育》论文(2025年2由路艳军完成)(二)使用方向通过课题组研究,使大多数单亲学生心理障碍得到矫正,促进其全面健康发
展,进而辐射全社会。
(三)预期社会效益
1.通过多种形式的辅导,从根本上解决“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性缺失和心理障碍。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验,促进教师自身观念的改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通过课题的实践研究,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深化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三、专家评议要点
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进行可行性评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1000字之内。
开题报告会上,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审阅了课题研究的有关前期准备材料,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意见:
1.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农村学生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农村单亲家庭学生所面临的心理教育问题更是需要引起重视。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由于缺乏家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针对农村单亲家庭的学生的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的主导思想及其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及推广意义。
2.课题研究目标明确。旨在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归纳总结出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策略,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帮助更多的单亲家庭学生。课题依托本组成员所在的三所农村中小学,让三所学校的单亲家庭学生成为研究对象,以校为单位,建立档案,记录品德、学习、行为,并建立谈心制度,形成疏导策略。有较强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3.课题研究内容具体。课题明确了以本组成员所在的三所农村中小学为依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化开单亲家庭孩子们心理的疙瘩,让他们能开心扉,重新获得小学生的活力,能够积极主动乐观地学习和生活,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方向,面向实际,有较强的可行性。
4.课题研究方法得当。如课题中的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能保证课题研究真正帮助于学生。
5.课题研究计划全面。首先,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研究任务的分工较明确。其次,在研究计划中,按时间序列进行了详细的过程设计,并对实施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划分。建议为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施,可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并把课题研究和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
6.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多样化。成果形式不局限在教研论文、研究报告、案例整理等,可酌情增加值得推广的模式、评价标准等,并注意成果的学术性、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专家组最后建议,课题组应进一步修改并完善开题报告,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合理分工,展开课题研究并定期交流研究心得与成果,还要根据时间顺序分阶段对研究过程性材料及材料进行归档与整理。专家组一致同意本课题按开题报告进行研究。
最后预祝咱们的课题研究获得丰硕的成果,谢谢大家!
评议专家组签名:郭靖嘉窦树东田军章2024年 3月19 日
四、所在单位意见
盖章 年月日 |
五、省辖市(直管县、市)教科研部门意见 |
注:请在课题立项后3个月之内组织开题。请将开题报告电子稿在立项3个月之内发送到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专用信箱yyktg 100126.\mathsf{c o m} ;开题报告纸质稿签字盖章后请注意保存,作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在课题结项时一并装订报送。
中期报告
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
中期报告
课题批准号: 23-HYJJ-443
课题 名 称: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研究
课题负责人: 崔文杰
所在 单位: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第一中学
填表日期: 2024/9/29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2023年3月制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
检查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评议专家等。(评议专家指课题组成员之外的具有高级职称以上职称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不少于2人,其中1人须为县级及以上教育科研管理人员)
(一)中期报告活动简况
会议地点:区教育发展中心培训部(原教师进修学校)402室。
主持人:马秋芬(梁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
评议专家:田军章(梁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丹梅(梁园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宋敏(梁园区双八镇彭园小学校长)
参与人员:
课题负责人:崔文杰课题组成员:王媛媛荣蓉孙丽娟路艳军孙玉民其他课题组负责人、成员及所在学校校长
(二)会议议程
1.会议主持人马秋芬老师宣读会议内容与参与人员



4.课题主持人布置下一阶段研究工作
5.田军章主任总结。
7.课题组成员与与会专家、领导合影留念。

二、中期报告要点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下一步计划、预期成果等,2000~3000 字,可以加页。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本课题的研究从2023年9月正式立项,课题组按照课题研究目标、方法、步骤,认真制定了详细的阶段实施计划和时间进度,到目前为止,课题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阶段主要工作进展如下:
第一阶段(2023年9月-11月)课题启动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2023年12月-2024年4月)课题开题阶段
1.成立课题组,明确成员分工(2023年12月):成立了由崔文杰老师牵头的多位具有丰富教育经验的一线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包括王媛媛、荣蓉、孙丽娟、路艳军、孙玉民等老师,并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分工,为后续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撰写申请书(2024年2月-2024年3月):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了国内外有关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的研究资料,系统整理并撰写了课题立项申请书,通过仔细阅读、整理和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方向(2024年4月):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研究方案,明确了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具体研究内容,为后续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2024年5月-2025年2月)课题研究阶段
1.理论学习,现状调查(2024年3月):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了相关理论,并在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第一中学等三所农村中小学开展了现状调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
2.探索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策略(2024年4月-2024年12月):基于前期的调查结果,我们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策略,并通过实践不断优化和完善。
3.优化疏导方法(2025年1月-2月):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心理疏导方法,使之更加贴合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实际需要,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撰写中期研究报告(2025年2月):严格按照研究进度,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同时,结合课题实践的具体内容,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与反思,认真总结了前期的研究情况,系统收集并整理了活动资料与初步成果,详细填写了中期评估表,并积极参与中期评估会议。
(二)阶段性成果
1.设计了调查问卷,了解了学生心理状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课题研究的初期,课题组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心理调查问卷,针对农村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状态、家庭环境、学习情况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初步掌握了这类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成因,为后续的心理疏导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问卷结果显示,单亲家庭学生在人际交往、学习动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问题,为下一步的策略制定提供了方向。
2.建立了单亲学生一班一档案,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在各班级班主任的协助下,我们为参与的单亲学生逐一建立了详尽的个人档案,囊括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结构、学业表现、心理和行为特征等关键数据。通过这些档案,了解了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包括他们面临的特定困境和需求,促进了我们对个体差异的深入理解,并使我们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状况,量身定制心理支持和干预方案。档案的精细化管理,不仅为心理疏导提供了准确的信息支持,也极大地提升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依据调查问卷和学生档案分析,我们为单亲家庭学生提供了定制化的心理咨询服务。服务内容涵盖了个体咨询、小组辅导及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心理支持。这些服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应对策略,还增强

4.开展了教师培训工作坊,增强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为加强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业素养,我们实施了教师培训工作坊,专注于提升他们对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能力。工作坊内容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心理疏导技巧、行为观察与分析等核心技能展开。通过实践模拟、案例研讨和理论学习,教师们获得了宝贵的实操经验,显著提高了教师们对心理疏导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更精准地为单亲家庭学生提供支持,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

5.开展了家校互动的特色活动,促进了家校合作
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课题组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并实施了“家校共育”系列特色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开放日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还促进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在活动中,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为单亲家庭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学习环境。通过家校合作,我们共同为单亲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主要创新点
1.研究视角创新
本课题研究从农村教育的现实背景出发,聚焦单亲家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填补了现有研究中对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关注不足的空白。通过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家庭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以期促进该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