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手册晨读本
(反面为《默写本》,配套使用,效果更佳)
语文
九年级上
目剥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雪
2 周总理,你在哪里
3我爱这土地 3
4 乡愁
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
6 我看 6
名著导读(一)
《艾青诗选》
第二单元
7 敬业与乐业 10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1
9^{*} 论教养 12
10^{*} 精神的三间小屋 13
第三单元
11 岳阳楼记 15
12 醉翁亭记 18
13^{*} 湖心亭看雪 21
14 诗词三首 22
行路难(其一) 2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5
水调歌头· 26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28
月夜忆舍弟
长沙过贾谊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商山早行
第四单元
15故乡 32
16我的叔叔于勒 33
17^{*} 孤独之旅 34
第五单元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35
19 怀疑与学问·· 36
20^{*} 谈创造性思维·· 37
21\*创造宣言 37
第六单元
22 智取生辰纲 39
23 范进中举 39
24^{*} 三顾茅庐 40
25^{*} 刘姥姥进大观园 40
名著导读(二) 41
《水浒传》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46
咸阳城东楼
无题
行香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单元写作指导
第一单元 尝试创作 50
第二单元 观点要明确 51
第三单元 议论要言之有据 53
第四单元 学习缩写 55
第五单元 论证要合理 57
第六单元 学习改写 59
文化常识小专题 61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雪
字词识记》
1.生字词
课后读读写写
滔滔(tao) 妖ráo(娆) 折腰(zhé) 风 sao(骚) 天jiao(骄) fengliú(风流) 课中重点词语 莽莽(mang) 文 cai(采) 稍逊(xun) 红 zhuang(装)素裹
2.多音字
(fen) 分外 (hán) 成吉思汗
分 汗 (fen) 分析 (han) 汗水 (zhe) 折腾 (zhao) 朝阳
朝 折 (zhé) 折断 (cháo) 朝拜 ((shé) 折本
语境记忆:我们这样的小本生意,折(zhé)扣大了可是要折(shé)本的,像你们俩这样折(zhe)腾,本店迟早要关门。
3.词语释义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滔滔】文中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须】等到。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弯腰行礼,文中是倾倒的意思。
【风流人物】文中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4.词语辨析
风流人物 风云人物
风流人物:指有功绩且有文采的人,本文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风云人物:指在社会上很活跃,很有影响的人。(例句:这位企业家是当地的风云人物。)
莽莽茫茫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广阔、辽远的意思。
【异】“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如“莽莽雪原”;或形容草木茂盛,如“杂草莽莽”。“茫茫”形容没有边际,看不清楚,如“茫茫大海”。
素材储备 ....
1.名家名句
关于雪的诗句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其一)
(5)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青松》
2.课本素材活用
【课本素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素材解读】上片以咏雪起兴,由“望”字统领,展现北国雪景,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下片纵论历代帝王,用“惜”字抒怀,表达对历代帝王的肯定之情与惋惜之意;又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收尾,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变世界的壮志。
【适用角度】(1)咏雪之美。北国的冬天之所以迷人,多半要归功于那纯洁无瑕的美丽天使一一雪。如果我们要写以“雪”为主题,表达咏雪、热爱自然之情的文章,便可直接引用词的上片,为文章增添文采。
(2)人无完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均是历史上功勋卓著的英雄人物,但他们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可谓不完美。因此,词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可以印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观点。
(3)抱负远大。“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词人在结尾处表达出的坚定自信和伟大抱负,不也是我们当代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豪情吗?
2 周总理,你在哪里
字词识记 》
1.生字词
课后读读写写
谷穗(sui) 宿营(su) 篝火(gou) 海fáng(防) 沉甸甸(dian) 课中重点词语 想念(nian) 轰ming(鸣) 外bin(宾) 辛勤(qin) 足ji(迹) 心zang(脏)
2.多音字、形近字
(qié) 亲切 (zang) 脏乱
切 脏 [(qie) 切口 (zang) 心脏 (su) 宿营
宿(xiv) 两宿 [(xi心) 星宿
语境记忆:经过三天两宿(xiu),我们终于到达了宿(sU)营地,静静地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的星星,不禁想起有关二十八星宿(xi心)的神话故事。
滴(di) 汗滴 (息(xi) 停息 摘(zhai) 摘除 熄(xI) 熄火
3.词语辨析
辽阔广阔宽阔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面积宽,大”的意思。
【异】“辽阔”侧重于没有边界,如海洋、草原等;“广阔”“宽阔”侧重于有界限,如土地、马路等。从范围来看,“辽阔”大于“广阔”大于“宽阔”。
素材储备....》
优美文段
斯诺对周恩来的印象和评价
① 他(周恩来)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②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③ 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④ 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3我爱这土地
字词识记 》
1.生字词
课后读读写写
嘶哑(yá) 泗涌(xiong) 黎明(li) 腐烂(fu) 课中重点词语 喉咙(long) 吹刮(gua) 悲愤(fen)
2.多音字、形近字
(zhao) 着数 (hé) 和睦 (zháo) 着急 (hé) 曲高和寡
着 和 (zhu6) 着陆 (hu6) 和面 ((zhe) 听着 (huo) 和稀泥 (ying) 应该
应 ((ying) 答应
语境记忆:我们不应(ying)该随便答应(ying)陌生人的请求。
嘶(si) 嘶哑 咙(lóng) 喉咙 厮(si) 厮杀 珑(lóng) 玲珑 撕(si) 撕扯 拢(long) 拉拢 涌(yong) 汹涌
蛹(yong) 蚕蛹
俑(yong) 兵马俑
3.词语辨析
嘶哑 沙哑
【同】都指声音听起来发哑,有喉咙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的感觉。
【异】“嘶哑”指因较长时间的喊叫,声带用力过度而发生喉部病变,引起说话声音改变(后天)。例如: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沙哑”指由声带的生理结构(先天)或喉咙发炎等病变(后天)引起的说话声音发哑。例如:语文老师带病上课,一直用沙哑的声音讲话。
腐烂腐朽
【同】两个词都指变坏。
【异】“腐烂”指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腐朽”指思想陈腐、生活堕落或制度败坏。
素材储备 ....>
1.名家名句
表现爱国情感的名言名句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2)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
(4)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 -阿·托尔斯泰
2.优美文段
我爱祖国,也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浓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
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扫荡过
名著导读(一)
《艾青诗选》
【作者简介】
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一—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大堰河一—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
【诗歌特点】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另一个高峰。这一时期,其诗风发生了很大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
【知识清单】
诗歌 | 背景探寻 |
《大堰河— 我的保姆》 | 全诗分为三部分。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一—大堰河 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从而激发人们对那个时代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 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
《煤的对话》 | 这首诗写于1937年春,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诗人以“煤”来写苦难的 中华民族,展示中华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表达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 和对祖国再生的强烈愿望 |
《雪落在中国 的土地上》 | 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那个 时代的图景,诗人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 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
诗歌 | 背景探寻 |
《北方》 | 诗人用明白如话的口语、近乎散文的诗行,既悲叹北方的贫瘠落后以及战争给北方民众带来 的苦难,又讴歌北方民众自古具有的不屈的生存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具有浓郁的爱国主 义情怀,传达出极为悲凉的哀痛之情。全诗多用意象抒情写意,勾勒出一幅幅富有动感的北 国乡土画面,生动传神 |
《向太阳》 | 1938年4月,艾青从战火蔓延的北方回到武汉不久,便以激越而丰厚的情感创作了此诗,借 歌颂太阳、索求光明,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
《我爱这土地》 | 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地抒发了 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更能表现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 担忧而心力交的情况 |
诗歌 | 背景探寻 |
《黎明的通知》 | 全诗热情歌颂了光明、幸福的象征一—黎明,抒发了诗人期待革命胜利的强烈愿望,倾吐了 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它不仅给人情的感染,还给人美的享受。诗中的“我”就是黎明。在诗 人的笔下,黎明是一个将光明带给世界、将温暖带给人类的美好的艺术形象 |
诗歌 | 背景探寻 |
《鱼化石》 | 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 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一一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
《光的赞歌》 | 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 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
【名篇鉴赏】
(一)太阳的话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赏析:1942年春,诗人写下了《太阳的话》。诗人是敏感的。不论是在狭窄的小屋里,还是在嘈杂的大街上,诗人的感觉伸展着,穿透了日常生活中的繁杂现象,也穿透了个人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诗人感受到一种气氛,这气氛具有一种恢宏的伟大的色彩,这气氛触动了诗人的心,使这颗心激动起来。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处于大变革的较量中。一方是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一切旧的势力,以及外国侵略者的势力,要把中国推入黑暗之中;一方是革命者们与劳苦大众要打碎旧世界,建立一个光明自由的新世界。在这激烈的较量尚未明朗之际,诗人已感到希望要来临了。诗人用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府,来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治。
快起来,快起来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一九四二年一月十四日
(二)盼望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赏析: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把深刻的人生道理寓于两个海员的形象之中。
诗人选取航船起锚和抛锚的两个短暂的场景,塑造了两个不同的海员形象。海员航行与人生航行都是一个追求的过程。诗中不直接提出“追求”二字,不直接点明何谓追求,不直接写出怎样追求,也不直接指明追求的意义,而是通过两个海员的形象,揭示人生的哲理:人生中一次次追求的开始,经过努力使一次次追求实现,人们都要像海员热爱航行那样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人生目标。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一九七九年三月
(三)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五日
赏析:诗人以冷静客观的描写手法,以旁观者的视角,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这首诗的意蕴具有无限阐发的空间,既可以看作一般意义上的两种力量的斗争,又可以看作具体有所指的敌我较量,还可以把礁石看作坚韧、不折不挠的精神的代表,意味深长。
(四)树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立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一九四○年春
赏析:艾青以诗人敏感的心灵感受,以锐利的政治目光深切地体察到时代和社会的脉搏,意识到我们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诗人从原野上一棵棵“彼此孤立地兀立着”的树的意象中获得灵感,产生了“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的联想。艾青以独到的眼光看到了“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的潜在事实,把它们作为一个伟大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力量的象征。他的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使人们在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认知中,获得了一种诗意的快感,进而产生哲理性的感悟。
第三单元
11 岳阳楼记
《文言文对照翻译》
对照翻译 | 课下注解 |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 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 ①越:到。 ②具:同“俱”,全、皆。 ③制:规模。 ④属:同“嘱”,嘱托。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 浩浩汤(shang)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水势浩大的样子,宽阔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气象万千,这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如此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那么被降职到外 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地的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 ③胜状:胜景,美景。 胜,美好。 浩浩汤汤:水势浩 大的样子。 ②际涯:边际。 ⑧晖:日光。 9然则:如此,那么。 极:至、到达。 ①迁:贬谪、降职。 得无:表推测。 ③淫雨:连绵不断 |
若夫淫雨霏(fei)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 (有时)连绵不断的雨纷纷而下,接连几个月天气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 排空,日星隐曜(ya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qiáng)倾 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栀杆倒下, (ji)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 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虎在咆哮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 有去国怀乡,忧 逸 畏 讥, 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情怀),(会觉得)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 的雨。 ④霏霏:雨雪纷纷而 下的样子。 5开:天气放晴。 排空:冲向天空。 曜:光芒。 墙倾辑摧:倾,倒 下。摧,折断。 9冥冥:昏暗。 ②国:国都。 ②景:日光。 |
到了春风和煦、日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湖光相接, 碧万顷,沙鸥 翔 集,锦鳞游泳, 一片青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畅游, 岸芷(zhi)汀(ti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 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草木茂盛并且青绿。偶尔或许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 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 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 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 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 | ②集:停息。 ②锦鳞:美丽的鱼。 鳞,代指鱼。 ④岸芷汀兰:芷,白 芷。汀,小洲。 ②郁郁:形容草木 茂盛。 一:全。 ②璧:圆形的玉。 ②何极:哪有尽头。 |
对照翻译 | 课下注解 | |
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 9偕:一起。 ③把:持、执。 |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 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 | ③求:探求。 ②或:或许、也许,表 示委婉的语气。 ③先:在………·之前。 ④后:在………之后。 ③微:如果没有。 | |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微斯人,吾谁与归? 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 文学文化常识选自《范仲淹 | |
内容主旨第一部分(第1段),切入正题,叙述事 情的本末缘起,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 第二部分(2一4段),写“迁客骚人”登楼时的“览物 之情”——观看景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感受。 这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段),总写远眺洞庭 湖的雄伟景象。第二层(3一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 物之情”因景而异,或喜或悲。 第三部分(第5段),写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政治抱负。 文章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 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 抱负,也传达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 全集》。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 扼长江,临洞庭。始为三国时吴国都 督鲁肃训练水师时构筑的阅兵台。唐 开元四年(716)在阅兵台旧址建楼。 唐宋以后此楼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为 清同治六年(1867)建。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 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 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 传世。 |
基础积累 >
1.通假字
(1)百废具兴(同“俱”,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
2.古今异义
(1)增其旧制 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2)春和景明 古义:日光 今义:景致,风景(3)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细小
3.词类活用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的人)
(2)北通巫峡(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4.一词多义
①政通人和(和乐) ①政通人和(顺利)
(1)和 (2)通②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② 北通巫峡(通向)①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①浊浪排空(天空)
(3)观 (4)空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② 长烟一空(消散)① 南极潇湘(至、到达)①一碧万顷(一片)
(5)- (6)极 ②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② 长烟一空(全)③ 此乐何极(尽头)①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
(7)以② 不以物喜(介词,因为)①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8)之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结构助词,的)
课后习题 2
1.这篇文章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请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如第2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3段写洞庭风雨,第4段写洞庭春晴,后面都接以抒情;第5段则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然后又接以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文章最后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
参考答案:“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然,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1.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课文是从以下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① 概括式描写(或侧面描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没有正面写雪后之景,而写“大雪三日”后人声鸟鸣断绝,表现出雪后的寂寥凄清; ② 全景式描写(或间接描写),“雾淞流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没有直接写雪,而是写出了雪后雾气弥漫的景象,天、云、山、水合而为一,成为雪与雾的世界; ③ 集合式描写(或动态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由远及近,把雪后西湖仅能见到的景物收罗在一起,仿佛是一个逐渐拉近的长镜头,极写大雪造成的“艺术效果”。这一句描写,抓住了景物在大雪覆盖中留下的“影子”的特点,妙用“痕”“点”“芥”“粒”等词,把长堤、湖心亭、作者身处之舟包括作者在内的舟中之人用白描的手法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的次序勾勒出来,如同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后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此语从金陵客人口中呼出,实则也是作者的心语。联系前文,作者以为自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金陵客人也一定自信地认为他们是唯一一拨来湖心亭看雪的人,不会有第二拨人。但是双方的“独”,都被对方的到来消解了,所以有惊讶之意;联系后文,舟子的喃喃之语以第三方的视角整合了作者与客人谁更“独”、谁更“痴”的问题,实则是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另一种形式的回应。作者道出客为“金陵人”,更潜藏着故国之思。这种错落互见式的表现手法,以此含彼,以单方代双方,既简洁明快,又含蓄深婉。
14 诗词三首
基础积累 ..->>
1.生字词
金樽(zun) 珍羞(xiu) 投箸(zhu) 闻笛赋(fu) 烂柯人(ke) 暂凭(zan) 长精神(zhang) 宫阙(que) 绮户(qi) 婵娟(chán)
2.作家作品
(1)《行路难》(其一)是一首乐府(体裁)诗,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我国唐代与杜甫齐名的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刘禹锡(772一842),字梦得,唐朝文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作品涉猎题材广泛,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他的诗歌反映了中唐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3)《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笺》。“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著有《东坡全集》。
3.理解背诵
(1)《行路难》(其一)中,李白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希望得到重用的愿望。诗中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诗人内心苦闷和迷茫的句子是: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借用诗中的两句话,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当怀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向,奋发有为,报效祖国。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感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诗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代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词中表达对天下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典故
(1)闲来垂钓碧溪上。相传姜尚(姜太公)遇到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磷(pan)溪垂钓,后来姜尚辅佐周武王灭商。
(2)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太阳旁边经过,后被商汤任用,助商灭夏。
(3)长风破浪。据《宋书·宗(qué)传》载,宗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志向。
(4)闻笛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好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的旧居,听到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
(5)烂柯人。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发现已过了上百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亡故。
古诗词梳理 -》
(一)行路难(其一)
李白
对照翻译 | 诗歌鉴赏 |
金樽清酒斗十干, 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 玉盘珍羞直万钱。 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 内容理解、修辞:以叙事开篇,逐渐过渡到抒 情。开头以夸张的笔法领起,仿佛在营造欢乐的 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与前两句形成强烈 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
对照翻译 | 诗歌鉴赏 |
停杯投箸不能食, 我放下杯子和筷子,不能下咽, 拔剑 四顾心茫然。 拔剑起舞环顾四周,心里茫然。 | 炼字:“停”“投”“拔”“顾”四个富于强烈感情色 彩的动词,形象地写出诗人因理想不能实现,而感 到苦闷、压抑(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表现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用盛宴衬托诗人内 心的悲苦,强化了哀的程度。 |
欲渡黄河冰塞川, 想渡黄河,坚冰阻塞大川; 将登太行 雪满山。 想登太行山,却被满山的白雪阻拦。 | 表现手法:运用象征手法,“渡黄河”“登太行” 象征对理想的追求,“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 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 仕途的艰难,蕴含着诗人无限的悲慨。 |
闲来垂钓碧溪上, 想像姜尚那样闲暇时坐在碧溪边垂钓, 忽复乘舟梦 日边。 忽然又想像伊尹那样在梦中乘船从太阳边经过。 行路难,行路难, 行路难啊,行路难啊, 多歧路, 今安在? 岔路这么多,如今身处何方? | 用典:运用典故,借历史人物姜尚、伊尹受到 重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 主赏识、施展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内容理解: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诗人发出 感叹,句式由七言转为三言,节奏短促而跳跃,传 达出诗人面对世事多艰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 追求的复杂心理。 修辞:运用反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急切 |
长风破浪会有时, 坚信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 直挂云帆济沧海。 (那时)我将扬起高帆远渡沧海。 | 不安。 用典:借用南朝宗的“乘长风破万里浪”来 形容自己的抱负。 炼字:“破”“挂”两字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 分表现出诗人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情感:结尾在沉郁中振作,诗人坚定了“长风 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展现了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 |
的人生态度。 【课下注解】①金樽:对酒樽的美称。樽,盛酒的器具。②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 酒美价贵。③玉盘:对盘子的美称。④羞:同“”,美味的食物。③直:同“值”,价值。6闲来垂 钓碧溪上: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pan)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①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⑧今安在:如今身处何 方?也可理解为: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宋书· 宗(qué)传》载,南朝时宗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会,终将。①云帆:高高 的帆。①济:渡。 |
文学常识 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 | 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 内容主旨 作者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路上 的迷茫和苦闷,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也表达了 世人称他为“诗仙”。“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 |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对照翻译 | 诗歌鉴赏 |
巴山楚水凄凉地,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 二十三年弃置身。 度过了二十三年的凄楚光阴。 | 内容理解:概写自己“二十三年”以来的被贬遭遇。 情感:“凄凉地”和“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被贬谪的无 限辛酸和悲凉。 |
怀旧空吟闻笛赋,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久谪归来感到人事全非。 | 内容理解: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当年参加政治改 革的诸多友人多已离世,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 世,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用典:前一句引用向秀作《思旧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 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后一句引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 自己被贬时间之久,又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 感叹。 |
沉舟侧畔千帆过,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 写作手法: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用“沉舟”和“病 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仕途得意 的新贵们。选取了“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两组两 相对比的意象,表现了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和生 生不息的活力,是诗人用乐观的精神看待社会人生的形象 写照。 情感:从沉郁中振作,抛开个人的悲苦,表达了乐观进 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尽显慷慨激昂的气概。 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借自然景物的变化 暗示社会发展的规律,蕴含着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的 哲理。 |
今日听君歌一曲,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 暂凭杯酒长精神。 暂且借这杯美酒振奋精神。 | 情感: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 的感激之情,又表达了共勉之意。 炼字:“长精神”三字,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 的气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