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与法治样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道德与法治样卷(一)
1.C2.D3.A
4.A【考查点】友谊的特质。
【解析】材料中古语的意思是人们互相认识,贵在能够相互了解;人们相互了解,贵在能够了解对方的心灵深处。这体现了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A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慎交友”不等于少交友。D项错误,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
5.B【考查点】建设和谐家庭、中华传统美德。
【解析】 ⊚ 错误,“全面继承传统家风”的表述过于绝对,传统家风中有好的东西也有不好的东西,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 错误,“杜绝一切不良习惯,塑造完美人生”的表述过于绝对。①④ 符合题意。故选B。
6.A【考查点】青春成长。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告诉我们要汲取榜样力量,“止于至善”,锤炼品德修为,学会做人, ① ③ 正确。 ②④ 错误,“志在伟大”“一心从政”的表述过于狭隘。故选 A。
7.D【考查点】集体的力量、个人与集体。
【解析】材料中潘展乐的这些话告诉我们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个人离不开集体, ③④ 正确, ① 不符合题意。 ⊚ 错误,集体对个人的影响虽大,但并不能“决定”。故选 D
8.C【考查点】诚信。
【解析】材料中“一家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年的承诺”体现了重信守诺、无私奉献的美德,C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错误,“见利忘义”“追求利益”的表述曲解了盛家三代人行为的意义。
9.B【考查点】关爱他人、勇担责任。
【解析】 ② 错误,材料中男子的行为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而不是司法保护。 ④ 错误,“法定职责必须为”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要求,维护交通秩序是公安机关的职责,从材料中“义务护送”的表述可知男子并非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其行为是一种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行为。 ① ③ 符合题意。故选B。
10.C【考查点】预防违法犯罪、法不可违。
【解析】材料中的大学生因帮助他人“跑分”被判处有期徒刑,承担了法律责任,这说明一切违法行为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我们要做到“行已有耻”,抵制不良诱惑, ②④ 正确。 ① 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依法行使权利,排除。 ③ 错误,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故选C。
11.C【考查点】依法律己、法不可违。
【解析】材料中男子因谎报警情被处以行政处罚,这说明法不可违,违法必担责,要依法办事,依法律己, ②④ 正确。 ①③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2.D【考查点】保护知识产权。
【解析】漫画中的“某作者”的行为是一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不利于尊重创造保护创新,是错误的,因此,他应当尊重他人知识产权,D项正确。A项错误,这是针对漫画中受害者的要求。B、C两项错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加大侵权打击力度都是有关国家机关的职权。
13.B【考查点】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机构。
【解析】 ⊚ 错误,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行政机关。 ③ 错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① ④ 符合题意。故选B。
14.C【考查点】全过程人民民主。
【解析】 ① 错误,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人民群众不能直接行使立法权。 \ensuremath{Q} 错误,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设立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不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无关,排除。 ②③ 符合题意。故选C。
15.C【考查点】见义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 ① 错误,材料中的凡人善举属于精神文明范畴,他们为国家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④ 错误,见义勇为不属于公民的法定义务。
16.B【考查点】人口问题。
【解析】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目的在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D项错误,B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口数量的特点。C项错误,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17.A【考查点】经济全球化、中国担当。
【解析】 ② 错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不谋求领导地位。 ③ 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①④ 符合题意。故选A。
18.D【考查点】职业选择、实干、人生价值。
【解析】 ① 错误,职业选择多样化,并不一定要重复父辈的事业。 ⊚ 的表述过于片面,排除。 ③④ 符合题意。故选 D
19.(每点2分,6分为止) ①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需要坚持。 ⊚ 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 ③ 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circledast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值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⑤ 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20.(1)(2分)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每点2分,4分为止)小康的观点不对。 ① 我们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③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ensuremath{Q}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21.(1)拟题。(3分)评分说明:以题目的形式呈现1分;题目综合概括材料的要义并体现道德与法治课所学观点2分。题目如:《共筑粮食安全防线守护大国粮仓未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强粮食安全保障牢牢端稳中国饭碗》等。
(2)评论。(9分)评分说明: ① 运用所学知识,对情境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评论。每一角度的分析评论3分,其中评析角度1分、观点阐释2分。 ⊚ 同一角度的分析评论不重复计分。③ 只要是从合理的角度评论,均可酌情给分。例答:
① 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 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③ 从依法治国/法治的角度: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④ 从中华传统美德的角度: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circled{5} 从法治与德治关系的角度: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2.(1)(每点2分,4分为止)例答: ① 使我们制订的方案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② 督促我们改进和优化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③ 共同商讨出治理方案。 ④ 保障您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每点2分,4分为止)例答: ① 坚持科学立法,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为治理装修噪声扰民提供法律依据; ② 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发挥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规范治理装修扰民问题; ③ 社区居委会制定管理制度,约定社区装修噪声污染防治要求,鼓励社区自治管理; \circled{4} 物业部门加强巡查管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尽到提醒劝导义务,做好日常记录; ⑤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把诉诸法律与提倡居民互谅互让解决噪声纠纷结合起来; \circled{6} 装修业主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社区装修管理制度,文明装修,不干扰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
23.(1)(每点2分,4分为止) ①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circledast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circled{5}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等。
(2)(每点2分,4分为止) ① 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 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 有利于贯彻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④ 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⑤ 有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维护祖国统一;等等。
(3)
等级水平 | 得分 | 等级描述 |
水平3 | 4分 | 表述清楚。能够从“科 学精神”“创新能力”两 个方面作答。 |
水平2 | 2分 | 表述基本清楚。能够从 科学精神”“创新能力” 其中一个方面作答。 |
水平1 | 0分 | 不作答;答案与任务没有 任何关联。 |
示例: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以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为榜样,树立为国家贡献的理想,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同时,勇于探索未知,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新知识,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道德与法治样卷(二)
1.B 2.A 3.A
4.D【考查点】友谊的特质、交友的智慧。
【解析】材料中运动员们的表现说明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对待竞争的态度,我们要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激励和反省自我,D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 \mathbf{A}_{\setminus}\mathbf{B} 两项表述过于片面,排除。
5.B【考查点】梦想的作用。
【解析】材料中“它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说明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树立人生目标,能帮助我们找到前进方向, ①④ 正确。 ② ③ 错误,“必然能够”“都是不切实际的,遥不可及”的表述过于片面,排除。故选B。
6.C【考查点】增强生命的韧性。
【解析】 ① 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善待他人生命。 \circledast 错误,“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观点过于狭隘,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②③ 符合题意。故选C。
7.D【考查点】行己有耻。
【解析】A项古语的意思是将这份情感寄托给天上的星星却没有人明了,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给我的祖国。B项古语的意思是不能有伤害别人的坏念头,但是也要防备他人,警惕他人。C项古语的意思是善意的话使人在严冬也感到温暖,恶意的话使人在盛夏也感到寒心。D项古语的意思是善事再小也应该做,恶事再小也不能做。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8.C【考查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解析】 ① 错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有时难免发生矛盾和冲突。 \circled{4} 错误,在集体中,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②③ 符合题意。故选C。
9.A【考查点】亲社会行为、关爱他人。
【解析】“盲人追光的领跑人”胡亮的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是一种关爱他人的行为,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力量, ①② 正确。 ③ 错误,关爱他人不属于法定义务。 \ensuremath{Q} 错误,胡亮的行为是一种勇于承担责任、不计代价与回报的体现。故选A。
10.B【考查点】宪法的地位、宪法监督。
【解析】 ② 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 不符合题意,排除。 ①④ 符合题意。故选B。
11.B【考查点】特殊保护、预防违法犯罪。
【解析】“批捕、起诉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总体上升”以及图片数据提醒未成年人应该增强法治意识,远离违法犯罪,B项正确。A项错误,预防违法犯罪,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C项错误,这是有关国家机关的职权,不是未成年人的职责。D项错误,“善用特殊保护”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可以为所欲为。
12.A【考查点】平等、公平正义。
【解析】 ③ 错误,“确保盲人考生考上大学”的表述不切实际。 \ensuremath{Q} 错误,材料中教育部门的做法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①② 符合题意。故选A。
13.D【考查点】共享发展、党的奋斗目标。【解析】 ① 错误,“消除居民收入差距”的表述不切实际,排除。 ⊚ 不符合题意,漫画中没有涉及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信息。 ③④ 符合题意。故选D。
14.B【考查点】公益活动、敬畏生命、生命价值。【解析】彭亚芳的行为体现了她参与公益活动,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关切他人生命,在平凡中孕育出伟大, ①③ 正确。 ②④ 错误,彭亚芳上述行为的目的不在于寻求社会认可,赢得社会地位,“刻意艰苦朴素”的说法曲解了彭亚芳的行为价值。故选B。
15.A【考查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 ② 错误,学生在开学第一课《长征精神之美》中领略的是革命文化。 ④ 不符合题意,开学第一课《长征精神之美》没有涉及法治。 ①③ 符合题意。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