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核心微讲

发布时间:2024-1-2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核心微讲

二、2023年新高考数学Ⅰ、Ⅱ卷命题特点紧扣时代脉搏突出展现核心价值数学学科不仅担负着重要的选拔功能,还担负着育人功能。紧扣时代脉搏,突出展现核心价值,是数学学科发挥学科特点、展现德育要求的最好途径。1.发挥学科特色,彰显育人功能2.加强素养考查,发挥选拔功能3.加强考教衔接,发挥引导作用(以2023年新高考Ⅰ、Ⅱ卷为例)注重理性思维强化关键能力考查高考数学突出理性思维,将数 学 应 用、数 学 探 索、数学 文 化 学 科 素 养 统 一到理性思维的主线上,在数学应用、数学探索等方面突 出 体 现 对 逻 辑 思 维能力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数学学科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与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以2023年新高考Ⅰ、Ⅱ卷为例)数学抽象 直观想象 数学建模逻辑推理 数学运算 批判性思维融合现实情境倡导“五育”并举数学 素 养 的 教 育 在 培 养学生 真、善、美 的 品 质 和创造 力 方 面 有 着 特 殊 且重要 的 作 用。 近 两 年 来的数 学 命 题 都 较 好 地 融合现 实 情 ... [收起]
[展开]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核心微讲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7页

二、2023年新高考数学Ⅰ、Ⅱ卷命题特点

紧扣时代脉搏

突出展现核心价值

数学学科不仅担负着重要

的选拔功能,还担负着育

人功能。紧扣时代脉搏,

突出展现核心价值,是数

学学科发挥学科特点、展

现德育要求的最好途径。

1.发挥学科特色,彰显育人功能

2.加强素养考查,发挥选拔功能

3.加强考教衔接,发挥引导作用(以2023年新高考Ⅰ、Ⅱ卷为例)

注重理性思维

强化关键能力考查

高考数学突出理性思维,

将数 学 应 用、数 学 探 索、

数学 文 化 学 科 素 养 统 一

到理性思维的主线上,在

数学应用、数学探索等方

面突 出 体 现 对 逻 辑 思 维

能力等关键能力的考查。

数学学科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

关的生活实践与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以2023年新高考Ⅰ、Ⅱ卷为例)

数学抽象 直观想象 数学建模

逻辑推理 数学运算 批判性思维

融合现实情境

倡导“五育”并举

数学 素 养 的 教 育 在 培 养

学生 真、善、美 的 品 质 和

创造 力 方 面 有 着 特 殊 且

重要 的 作 用。 近 两 年 来

的数 学 命 题 都 较 好 地 融

合现 实 情 境,积 极 落 实

“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1.课程学习情境,引导固本清源

2.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全面发展

3.科学研究情境,引导探究创新

❶突出课标导向性,命制以教材题目为情境的试题,如新高考Ⅰ卷

第10题源自人教 A 版《必修第一册》第141页第10题;

❷新高考Ⅰ卷第10题,利用对数函数研究噪声声压水平,通过对声

压级的研究,全面考查对数及其运算的基础知识;

❸新高考Ⅱ卷第12题以信号传输为情境,考查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突出考查学生对新概念、新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

第8页

高考数学备考新方案 最佳捷径 轻松备考

高考数学原来是“考知识”,新高考是“考能

力”;原来是考“分析总结”,新高考是考“思维品

质”;原来“以纲定考”,新高考是“考教衔接”。

2025版《高考复习顶层设计》依据对高考命题的

研究,从命题情境的设定,解题思维的指导,能

力素养的拓宽等方面进行研发。

拓展必备知识

助力点1 知识为基,源于教材,远远高于教材。

1.[微点清]对重点、难点、疑点的知识进行自学自悟,节省时间。

2.[知识延伸]汇聚常用、易用、通用的方法及结论,随学随记。

3.[小题自测]源于知识易错点、教材改编题、常考基础题。

打通学考衔接

助力点2 精研教材,创新题目,提升关键能力。

1.数学教材是高考数学真题的源和流,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打通数学

教材与高考真题间的连接。

2.数学教材的正文部分揭示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例题、习题

部分构建科学的训练系统,文献阅读部分拓展数学的学习资源。

3.[学考衔接·教材再研究]从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思维和思想上回

归教材,大道至简是高考备考返璞归真之举。

拓广解题路径

助力点3 立足通法,远远高于通法。

1.[增分培优]推进深度学习,拓广结论、拓广方

法、拓广类型,解题总能“有法可依”。

2.[培优微课]拓宽备考视野,将核心知识点延伸,

精选数学经典问题,总结解题模型及解题技法。

强化分层增分

助力点4 训练层级进阶,练出好成绩。

1.结合教材习题训练模式,[核心微练]采取层级顺序编排,梯度训练。

2.设置[基础应用][综合提能][素养创新]三级训练模式,落实基础目标

学科知识升华,关键目标学科能力培优,深层目标核心素养达成。

奋勇者当先,志在千里。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们要点燃100%的斗志,为高考蓄势,厚积

??????????????????????????????????????????????

薄发,为自己的梦想搭建一架成功的阶梯,赢定高考,赢定美好未来!

????????????????????????????????????

第9页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第一节 集合 …………………………… 001

增分培优 容斥原理 ………………… 004

第二节 常用逻辑用语 ………………… 005

第三节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 008

第四节 基本不等式 …………………… 010

学考衔接 基本不等式链 …………… 012

第五节 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 013

第二章 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

第一节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 017

第二节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 021

学考衔接 由教材引出的三类函数及应用

…………………………… 024

第三节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 026

第 课时 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

…………………………… 026

学考衔接 函数对称性的拓广结论 … 028

第 课时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 030

增分培优 双对称推导周期 ………… 031

第四节 幂函数与二次函数 …………… 032

第五节 指数与指数函数 ……………… 035

第六节 对数与对数函数 ……………… 039

学考衔接 不同底不同真数对数值的大

小比较 …………………… 042

第七节 函数的图象 …………………… 044

第八节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 ……… 048

增分培优 不动点与稳定点 ………… 051

第九节 函数模型的应用 ……………… 052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第一节 导数的概念、导数的运算 ……… 056

第二节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 059

第 课时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 …… 059

第 课时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 … 062

增分培优 用高观点思维求解函数极值

问题 ……………………… 065

第 课时 函数中的同构问题 ……… 066

第三节 核心专题突破 ………………… 068

第 课时 导数与不等式证明 ……… 068

学考衔接 两个不等式“e

x ≥x+1,lnx≤

x-1”的活用……………… 072

第 课时 导数与不等式恒成立 …… 073

第 课时 导数与函数的零点 ……… 075

第 课时 双变量问题 ……………… 07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0页

培优微课 (一)导数压轴提分

微课1 泰勒展开式 ………………… 081

微课2 对数均值不等式 …………… 083

微课3 必要条件探路 ……………… 085

微课4 虚设零点法 ………………… 087

第四章 三角函数

第一节 任意角和弧度制、三角函数的概念

………………………………… 089

学考衔接 弧度制的创新应用 ……… 092

第二节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与诱导

公式 …………………………… 093

第三节 三角恒等变换 ………………… 096

第 课时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

正切公式 ………………… 097

第 课时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 099

第四节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 101

第 课时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与单

调性 ……………………… 102

第 课时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

与对称性 ………………… 104

增分培优 三角函数中ω 的求解 …… 106

第五节 函数y=Asin(ωx+φ)及三角函

数的应用 ……………………… 108

第五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复数

第一节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 112

第二节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 115

第三节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 118

学考衔接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 121

第四节 平面向量的应用 ……………… 122

第 课时 平面向量在平面几何、物理

中的应用 ………………… 122

增分培优 极化恒等式 ……………… 125

第 课时 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 …… 126

增分培优 射影定理 ………………… 129

第 课时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

…………………………… 129

第五节 复数 …………………………… 133

第六章 数列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 …………………… 136

第二节 等差数列 ……………………… 140

学考衔接 等差数列的一个充要条件 … 144

第三节 等比数列 ……………………… 145

增分培优 构造法求数列通项公式 … 14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1页

第四节 数列求和 ……………………… 150

第五节 数列的综合应用 ……………… 153

第 课时 教材引出的4类热点问题 … 153

第 课时 数列的综合问题 ………… 157

第七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一节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表面积与

体积 …………………………… 160

第 课时 空间几何体及其表面积、体积

…………………………… 162

第 课时 球的切、接问题…………… 165

增分培优 球与几何体的相交问题 … 166

第二节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 167

学考衔接 异面直线的判定 ………… 170

第三节 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 ………… 171

第四节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 176

增分培优 立体几何中的截面、动态问题

…………………………… 180

第五节 空间向量及空间位置关系 …… 183

第六节 空间向量的应用 ……………… 188

第 课时 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距离 … 189

第 课时 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 192

增分培优 利用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巧建

空间直角坐标系 ………… 194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一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方程

………………………………… 196

第二节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 199

第三节 圆的方程 ……………………… 202

第四节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205

学考衔接 阿波罗尼斯圆 …………… 208

第五节 椭圆 …………………………… 209

第 课时 椭圆及其简单几何性质 … 211

第 课时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 213

第六节 双曲线 ………………………… 216

第 课时 双曲线及其简单几何性质

…………………………… 217

学考衔接 一组教材例题的推广 …… 219

第 课时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 221

第七节 抛物线 ………………………… 223

第八节 核心专题突破 ………………… 227

第 课时 求值、证明、探索性问题…… 227

第 课时 最值、范围问题…………… 229

第 课时 定点问题 ………………… 232

第 课时 定直线、定值问题………… 2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2页

ͯᗚᨒ᧥◥࠭

๵ ঻ ͡ Ṍ ឡ ◥

第13页

第 一 章

集 合 与 常 用 逻 辑 用 语 、 不 等 式

第一节 集合

【课程标准】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集合;2.理解集合之

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理解并会求并集、交集、补集,

能用 V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主干知识 整 合 回扣知识·基础落实 链接答案 P474

【基础梳理】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

、 。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 或

关系,用符号 或 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 、 、

(4)常见数集的记法

集合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N N

* 或 N+ Z Q R

[微点清] (1)集合的元素满足互异性;(2)N

为自然数集(即非负整数集),包含0,而 N

* (N+ )表

示正整数集,不包含0。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表示

关系

自然语言 符号语言 图形语言

子集

集合 A 中

元 素

都 是 集 合 B

中的元素

(或 )

续表

表示

关系

自然语言 符号语言 图形语言

真子集

集合 A⊆B,

但 存 在 元 素

(或 )

集合

相等

集 合 A,B

中元素相同

A=B

[微点清]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

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应时刻关注对空集的讨论;(2)任

何集合都是自身的子集,即 A⊆A;(3)⌀是指不含任

何元素的集合,{⌀}是指以⌀为元素的集合。

3.集合的基本运算

类别

表示

并集 交集 补集

图形

语言

符号

语言

A ∪ B =

A∩B= ∁UA =

[微点清] 集合的基本运算有以下性质:

(1)A∪⌀=A,A∪A=A,A⊆(A∪B),B⊆

(A∪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1

第14页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2)A ∩ ⌀ = ⌀,A ∩A =A,A ∩B⊆A,A ∩

B⊆B。

(3)A∩B=A∪B⇔A=B。

(4)A⊆B⇔A∩B=A⇔A∪B=B⇔(∁UA)⊇

(∁UB)⇔A∩(∁UB)=⌀。

(5)A∩(∁UA)=⌀;A∪(∁UA)=U;∁U(∁UA)=

A。(∁UA)∩(∁UB)=∁U(A∪B),(∁UA)∪(∁UB)=

∁U(A∩B)。

【知识延伸】

1.Venn图的应用

如图所示,用集 合 A,B 表 示 图 中 Ⅰ,Ⅱ,

Ⅲ,Ⅳ 四个部分所表示的集合分 别 是 A ∩B,

A∩(∁UB),B∩(∁UA),∁U(A∪B)。

2.集合的子集个数

若有限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

子集个数为2

n ,真子集的个数为2

n -1,非空真

子集的个数为2

n -2。

3.容斥原理

用card(A)表示有限集合 A 中元素的个

数。对任意两个有限集合A,B,有card(A∪B)=

card(A)+card(B)-card(A∩B)。

【小题自测】

1.已知集合A={x|x

2<2,x∈Z},则A 的真子

集的个数为 ( )

A.3 B.4 C.6 D.7

2.(2023·新高考Ⅰ卷)已知集合 M={-2,-1,

0,1,2},N={x|x

2-x-6≥0},则 M ∩N=

( )

A.{-2,-1,0,1} B.{0,1,2}

C.{-2} D.{2}

3.(多选题)已知集合P={x|x

2=4},N 为自然

数集,则 ( )

A.2∈P B.P={-2,2}

C.{⌀}⊆P D.P⫋N

4.已知集合A={m+2,2m

2+m},若3∈A,则

m 的值为 。

5.(教材改编)已知集合A={x|0<x<a},B=

{x|1<x<2},若B⊆A,则实数a 的取值范

围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键能力 突 破 考向探究·题型剖析 链接答案 P474

类型一 集合的概念 …………… 自练自悟

1.已知集合A= x x∈Z,且

3

2-x

∈Z ,则集合

A 中的元素个数为 ( )

A.2 B.3 C.4 D.5

2.设集合A={(x,y)|y=x},B={(x,y)|y=

x

2},则集合A∩B 的元素个数为 ( )

A.0 B.1 C.2 D.3

3.(多选题)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

A.{x|x+y=1}={y|x+y=1}

B.{(x,y)|x+y=2}={x|x+y=2}

C.{x|x>2}={y|y>2}

D.{1,2}={2,1}

4.已知集合 A ={12,a

2 +4a,a-2},且-3∈

A,则a= 。

自主练习

与集合中元素有关问题的求解步骤

(1)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集合是数集还是

点集;

(2)看这些元素满足什么限制条件;

(3)根据限制条件列式求参数的值或确定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但要注意检验集合是否满足元素的

互异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2

第15页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类型二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例1】 (1)已知集合 A={x|y=ln(x-2)},

B={x|x≥-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A=B B.A∩B=⌀

C.A⫋B D.B⊆A

(2)(2024·南京市、盐城市模拟)设集合 M =

x x=

k

2

,k∈Z ,N= x x=k+

1

2

,k∈Z ,

则 ( )

A.M ⫋N B.N⫋M

C.M =N D.M ∩N=⌀

(3)设集合A={x|-1≤x+1≤2},B={x|

m-1≤x≤2m+1},当x∈Z时,集合A 的真

子集有 个;当B⊆A 时,实数m 的取

值范围是 。

听课记录

判断两集合关系的常用方法

1.化简集合法: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若代表

元素的表达式比较复杂,往往需化简表达式,再寻

求两个集合的关系。

2.数形结合法:利用数轴或 Venn图直观判断。

易错提醒 当 B 为A 的子集时,易漏掉 B=

⌀的情况而致误。

【变式训练】 (1)(多选题)已知非空集合 M 满

足:①M ⊆{-2,-1,1,2,3,4},②若x∈M,

则x

2∈M。则集合 M 可能是 ( )

A.{-1,1} B.{-1,1,2,4}

C.{1} D.{1,-2,2}

(2)函数f(x)= x

2-2x-3的定义域为A,

集合B={x|-a≤x≤4-a},若B⊆A,则实

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类型三 集合的运算 ……………… 微专题

角度❶:集合的基本运算

【例2】 (1)(2023·天津卷)已知集合U={1,

2,3,4,5},A ={1,3},B={1,2,4},则 A ∪

(∁UB)= ( )

A.{1,3,5} B.{1,3}

C.{1,2,4} D.{1,2,4,5}

(2)(2023· 全 国 乙 卷)设 集 合 U =R,集 合

M ={x|x<1},N ={x|-1<x<2},则{x|

x≥2}= ( )

A.∁U(M ∪N) B.N∪(∁UM)

C.∁U(M ∩N) D.M ∪(∁UN)

听课记录

集合运算的常用方法

1.若集合中的元素是离散的,则常用 Venn图

求解。

2.若集合中的元素是连续的实数,则用数轴求

解,此时要注意端点的取舍。

角度❷:利用集合的运算求参数

【例3】 (2024· 盐 城 模 拟)已 知 集 合 A =

x

x-1

x-a

<0 ,若 A∩N

* =⌀,则实数a 的

取值范围是 ( )

A.{1} B.(-∞,1)

C.[1,2] D.(-∞,2]

听课记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3

第16页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利用 集 合 的 运 算 求 参 数 的 值 或 取 值 范 围 的

方法

1.与不等式有关的集合,一般利用数轴解决,

要注意端点值能否取到。

2.若集合中的元素能一一列举,则一般先用观

察法得到不同集合中元素之间的关系,再列方程

(组)求解。

角度❸:集合的新定义问题

【例4】 (2024·高三名校模拟)对于非空集合

A={a1,a2,a3,…,an}(ai≥0,i=1,2,3,…,

n),其所有元素的几何平均数记为E(A),即

E(A)=

n

a1·a2·a3·…·an 。若非空数集

B 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B⫋A;②E(B)=

E(A),则称B 为A 的一个“保均值真子集”,

则集合A={1,2,4,8,16}的“保均值真子集”

的个数为 ( )

A.2 B.4 C.6 D.8

听课记录

解决集合新定义问题的关键

解决新定义问题时,一定要读懂新定义的本质

含义,紧扣题目所给定义,结合题目所给定义和要

求进行恰当转化,切忌同已有概念或定义相混淆。

【题组对点练】

题号 1 2 3 4

角度 ❶ ❶ ❷ ❸

1.(2024·武汉市质检)若集合 A={x∈N

*|x

是4 与 10 的 公 倍 数},B = {x ∈R|x

2 ≤

1000},则A∩B= ( )

A.⌀ B.{-20,20}

C.{20} D.{20,30}

2.(2023·苏北四市调研)若非空且互不相等的

集合 M,N,P 满足:M ∩N =M,N ∪P=P,

则 M ∪P= ( )

A.M B.N C.P D.⌀

3.已知集合 A={x∈Z|x

2-4x-5<0},B=

{x|4

x >2

m },若A∩B 有三个元素,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

A.[3,6) B.[1,2)

C.[2,4) D.(2,4]

4.设有限集合A={a1,a2,…,an},则∑

n

i=1

ai 叫做

集合A 的和,记作SA 。若集合 P={x|x=

2n-1,n∈N

* ,n≤4},集合P 的含有3个元

素的全体子集分别为P1,P2,…,Pk,则∑

k

i=1

SP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链接答案 P474

容斥原理

教材人教 A 版必修第一册第15页“阅读与

思考”介绍了容斥原理的相关内容,目的是确定

有关集合的元素个数问题。

容斥原理:容斥原理实质上就是一种计数

方法,在计数时我们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

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

然后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最终

使得计算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

(1)二元容斥原理

?

?

?

?

?

?

?

?

?

?

?

?

?

?

?

?

?

004

第17页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card(A ∪B)=card(A)+card(B)-

card(A∩B)

(2)三元容斥原理

card(A∪B∪C)=card(A)+card(B)+

card(C)-card(A∩B)-card(B∩C)-card(C∩

A)+card(A∩B∩C)。

【典例】 “生命在于运动”,某学校教师在普及

程度比较高的三个体育项目———乒乓球、羽

毛球、篮球中,会打乒乓球的教师人数为30,

会打羽毛球的教师人数为60,会打篮球的教

师人数为20,若会至少其中一个体育项目的

教师人数为80,且三个体育项目都会的教师

人数为5,则会且仅会其中两个体育项目的教

师人数为 。

【解析】 首 先 设 A = {x|x 是 会 打 乒 乓 球 的 教

师},B={x|x 是会打羽毛球的教师},C={x|x

是会打篮球的教师},根 据 题 意 得 到 card(A)=

30,card(B)=60,card(C)=20,card(A∪B∪C)=

80,card(A∩B∩C)=5,再使用三元容斥原理得

card(A∪B∪C)=card(A)+card(B)+card(C)-

card(A∩B)-card(B∩C)-card(C∩A)+card(A∩

B∩C),有card(A∩B)+card(B∩C)+card(C∩

A)=35,而card(A∩B)+card(B∩C)+card(C∩

A)中把A∩B∩C 的区域计算了3次,于是要减

掉这3次,才能得到会且仅会其中两个体育项目

的教师人数。因此会且仅会其中两个体育项目的

教师人数为35-3×5=20。

【答案】 20

【训练】 某中学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其

中有96%的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60%的学

生喜欢足球,82%的学生喜欢游泳,则该中学

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

总数的比例是 ( )

A.62% B.56% C.46% D.42%

把握高考微点,实现素能提升

完成 P299微练(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节 常用逻辑用语

【课程标准】 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性质定理与必要

条件、数学定义与充要条件的关系;2.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能正确地对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

量词命题进行否定。

主干知识 整 合 回扣知识·基础落实 链接答案 P474

【基础梳理】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命题的概念: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

的,可以 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判断为真

的语句是 ,判断为假的语句是 。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①若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

要条件。

②若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

分条件。

③若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④若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

也不必要条件。

[微点清] 若p,q 以集合的形式出现,即 A=

{x|p(x)},B={x|q(x)}。区分 A 是B 的充分不

必要条件(A⇒B 且B/⇒A)与 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5

第18页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是B(B⇒A 且A/⇒B)两者的不同。若 A⫋B,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若A=B,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

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

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

在逻 辑 中 通 常 叫 做 存 在 量 词,并 用 符 号 “∃”

表示。

[微点清] 全称量词是“全部”的含义,不能有

例外;存在量词是“部分”的含义,不能是“全部”。

(2)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

名称 全称量词命题 存在量词命题

结构

对 M 中 任 意 一 个 x,

p(x)成立

存在 M 中的 元 素x,

p(x)成立

简记 ∃x∈M,p(x)

否定 ∃x∈M,?p(x)

[微点清]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规律是

“改量词,否结论”。对省略了全称量词的命题否定

时,要对原命题先加上全称量词再对其否定。

【知识延伸】

1.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q 是

?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命题p 和?p 的真假性相反,若判断一

个命题的真假有困难时,可判断此命题的否定

的真假。

【小题自测】

1.已知p:x(x-1)=0,q:x=1,则p 是q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命题“∀x∈R,e

x -1≥x”的否定是 ( )

A.∃x∈R,e

x -1≥x

B.∀x∈R,e

x -1≤x

C.∃x∈R,e

x -1<x

D.∀x∈R,e

x -1<x

3.(教材改编)命题“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命

题“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教材改编)命题“有一个偶数是素数”的否定

是 。

5.使-2<x<2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答案不唯一,写出一个即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键能力 突 破 考向探究·题型剖析 链接答案 P475

类型一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

【例1】 (1)(2024·广州市调研)已知p:(x+

2)(x-3)<0,q:|x-1|<2,则p 是q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23·全国甲卷)“sin

2α+sin

2β=1”是

“sinα+cosβ=0”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006

第19页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听课记录

充分、必要条件的两种判定方法

1.定义法:根据p⇒q,q⇒p 进行判断,适用于

定义、定理判断性问题。

2.集合法:根据p,q 对应的集合之间的包含

关系进行判断,多适用于条件中涉及参数范围的推

断问题。

【变式训练】 (1)(2023·天津卷)“a

2 =b

2”是

“a

2+b

2=2ab”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设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

则“a1<0且0<q<1”是“对于任意n∈N

* 都

有an+1>an”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类型二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应用

【例2】 (1)(2023·苏北四市调研)设p:4x3<1;q:x-(2a+1)<0。若p 是q 的充分不

必要条件,则 ( )

A.a>0 B.a>1 C.a≥0 D.a≥1

(2)(2024·济南市学情检测)“x>y”的一个

充分条件可以是 ( )

A.2

x-y >

1

2

B.x

2>y

2

C.

x

y

>1 D.xt

2>yt

2

听课记录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一般表现在参数的

求解问题上,解题时通常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

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

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

解。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检验区间的端点值。

【变式训练】 (1)“a·b=|a||b|”是“a 与b 共

线”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集合 A= x

x-2

x+1

≤0 ,x∈A 的一

个必要条件是x≥a,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

A.a<0 B.a≥2

C.a≤-1 D.a≥-1

类型三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 微专题

角度❶: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例3】 (1)已知命题p:∃n∈N,n

2≥2n+5,

则p 的否定为 ( )

A.∀n∈N,n

2≥2n+5

B.∃n∈N,n

2≤2n+5

C.∀n∈N,n

2<2n+5

D.∃n∈N,n

2=2n+5

(2)命题“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否

定是 ( )

A.所有奇函数的图象都不关于原点对称

B.所有非奇函数的图象都关于原点对称

C.存在一个奇函数的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

D.存在一个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7

第20页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听课记录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1.改写量词:确定命题所含量词的类型,若命

题中无量词,则要结合命题的含义加上量词,再对

量词进行改写。

2.否定结论:对原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

角度❷:由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4】 (1)命题“∀x∈(1,2),log2x-a<0”为

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

A.a≥0 B.a≥2 C.a≥1 D.a≤4

(2)若命题“∃x∈R,x

2+2ax+2-a=0”是

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听课记录

根据全称、存在量词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方法

1.巧用三个转化

(1)全称量词命题可转化为恒成立问题;

(2)存在量词命题可转化为存在性问题;

(3)全称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为假命题可

转化为它的否定为真命题。

2.准确计算

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求出参数的值

或取值范围。

【题组对点练】

题号 1 2

角度 ❶ ❷

1.(2024·大连市双基测试)已知命题p:∃x∈

R,x

2-x+1<0,则?p 是 ( )

A.∃x∈R,x

2-x+1≥0

B.∀x∈R,x

2-x+1≥0

C.∀x∈R,x

2-x+1<0

D.∀x∈R,x

2-x+1>0

2.若“∃x∈[1,2],2x

2-λx+1<0”是假命题,

则实数λ 的取值范围是 ( )

A.(-∞,2 2] B. 2 2,

9

2

C.(-∞,3] D.

9

2

,+∞

易错分析:隐含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在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中隐含

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是一个易错点,这种问题首

先补出量词再进行否定,以避免出错。

【源于教材】 (人教 A 版必修第一册第32页第

6题)在数学中,有很多“若p,则q”形式的命

题,有的是真命题,有的是假命题。例如:

①若x>1,则2x+1>5;(假命题)

②若四边形为等腰梯形,则这个四边形的对

角线相等。(真命题)

这里,命题①②都是省略了量词的全称量词

命题。

有人认为,①的否定是“若x>1,则2x+1≤

5”,②的否定是“若四边形为等腰梯形,则这

个四边 形 的 对 角 线 不 相 等”。你 认 为 对 吗?

如果不对,请你正确地写出命题①②的否定,

并判断真假。

【错误分析】 ①中“若x>1”指的是“对任意实

数x>1”,其否定时应为“存在一个实数x,满

足x>1”;②中“若四边形是等腰梯形”指的是

“四边形中所有的等腰梯形”,其否定应为“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8

第21页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在一个四边形,它为等腰梯形”。总之,合理

补全量词再进行否定才是正确的解法。

【正确解答】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真假:

(1)若x∈R,则sinx≥0;(2)菱形的对角线互

相垂直;(3)若b>a>0,m>0,则

b

a

>

b+m

a+m

把握高考微点,实现素能提升

完成 P301微练(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节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课程标准】 1.梳理等式的性质,理解不等式的概念;2.会比较两个数(式)的大小;3.理解不等式的性

质,掌握不等式性质的简单应用。

主干知识 整 合 回扣知识·基础落实 链接答案 P475

【基础梳理】

1.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作差法

a-b>0⇔a b,

a-b=0⇔a b,

a-b<0⇔a b。

?

?

?

??

??

(a,b∈R)

2.等式的性质

性质1 对称性:如果a=b,那么 ;

性质2 传 递 性:如 果a=b,b=c,那 么

;

性质3 可加(减)性:如果a=b,那么a±c=

b±c;

性质4 可乘性:如果a=b,那么ac=bc;

性质5 可 除 性:如 果a=b,c≠0,那 么

3.不等式的性质

性质1 对称性:a>b⇔ ;

性质2 传递性:a>b,b>c⇒ ;

性质3 可加性:a>b⇔a+c>b+c;

性质4 可乘性:a>b,c>0⇒ ;

a>b,c<0⇒ ;

性质5 同向可加性:a>b,c>d⇒

;

性质6 同向同正可乘性:a>b>0,c>

d>0⇒ ;

性质7 同正可乘方性:a>b>0⇒a

n >b

n

(n∈N,n≥2)。

【知识延伸】

不等式性质的拓展结论:

(1)若ab>0,且a>b⇔

1

a

<

1

b

(2)若a>b>0,m>0⇒

b

a

<

b+m

a+m

;

若b>a>0,m>0⇒

b

a

>

b+m

a+m

【小题自测】

1.设 M =2a(a-2),N=(a+1)(a-3),则有

( )

A.M >N B.M ≥N

C.M <N D.M ≤N

2.如果ac>bc,那么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9

第22页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的是 ( )

A.ac

2>bc

2 B.a>b

C.a+c>b+c D.

a

c

>

b

c

3.如果x+y<0,且y>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

的是 ( )

A.y

2>x

2>-xy B.x

2>y

2>-xy

C.x

2<-xy<y

2 D.x

2>-xy>y

2

4.已知 M =x

2-3x,N =-3x

2+x-3,则 M,

N 的大小关系是 。

5.已知-1<a<2,-3<b<5,则a+2b 的取值

范围是 。

?

?

?

?

?

?

?

?

?

?

?

?

?

?

?

关键能力 突 破 考向探究·题型剖析 链接答案 P475

类型一 数(式)的大小比较

【例1】 (1)已知p∈R,M =(2p+1)(p-3),

N=(p-6)(p+3)+10,则 M,N 的大小关

系为 ( )

A.M <N B.M >N

C.M ≤N D.M ≥N

(2)若a>b>1,P=ae

b ,Q=be

a ,则P,Q 的

大小关系是 ( )

A.P>Q B.P=Q

C.P<Q D.不能确定

听课记录

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

1.作差法:(1)作差;(2)变形;(3)定号;(4)得

出结论。

2.作商法:(1)作商;(2)变形;(3)判断商与1

的大小关系;(4)得出结论。

3.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变式训练】 (1)已知a,b 为不相等的实数,记

M =a

2-ab,N =ab-b

2,则 M 与N 的大小

关系为 ( )

A.M >N B.M =N

C.M <N D.不确定

(2)若a=

ln3

3

,b=

ln2

2

,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

是 。

类型二 不等式的性质

【例2】 (1)已知a>b>c>0,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 )

A.2a<b+c B.a(b-c)>b(a-c)

C.

1

a-c

>

1

b-c

D.(a-c)3>(b-c)3

(2)(多选题)若a>0>b>-a,c<d<0,则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ad>bc

B.

a

d

+

b

c

<0

C.a-c>b-d

D.a(d-c)>b(d-c)

听课记录

解决此类题目常用的3种方法

1.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逐个验证。

2.利用特殊值法排除错误答案,利用不等式的

性质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时要特别注意前提条件。

3.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当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

质不能比较大小时,可以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幂函数等函数的单调性进行判断。

【变式训练】 (1)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中一

定成立的是 ( )

A.

1

a

<

1

b

B.a

2>b

2

C.lna>lnb D.2

a-b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0

第23页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2)(多选题)若

c

3

a

<

c

3

b

<0,则 ( )

A.|a|<|b| B.ac<bc

C.

a-b

c

>0 D.0<

a

b

<1

类型三 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例3】 (1)已知-1<x<4,2<y<3,则x-y

的取值范围是 ,3x+2y 的取值范围

是 。

(2)已知3<a<8,4<b<9,则

a

b

的取值范围

是 。

听课记录

利用不等式性质可以求某些代数式的取值范

围,但应注意两点:一是必须严格运用不等式的性

质;二是在多次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时有可能扩大了

变量的取值范围。解决的途径是先建立所求范围

的整体与已知范围的整体的等量关系,最后通过

“一次性”不等关系的运算求解范围。

【变式训练】 (1)已知0<β<α<

π

2

,则α-β的

取值范围是 。

(2)已知a>b>c,2a+b+c=0,则

c

a

的取值

范围是 。

把握高考微点,实现素能提升

完成 P303微练(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节 基本不等式

【课程标准】 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2.掌握基本不等式 ab≤

a+b

2

(a,b>0),会用基本不等式

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主干知识 整 合 回扣知识·基础落实 链接答案 P476

【基础梳理】

1.基本不等式:ab≤

a+b

2

(1)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 。

(2)等 号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3)其中, 叫做正数a,b 的算术平

均数, 叫做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

[微点清] 在运用基本不等式及其变形时,一

定要验证等号是否成立。

2.几个重要的不等式

(1)a

2+b

2≥ (a,b∈R)。

(2)

b

a

+

a

b

≥ (ab>0)。

(3)ab≤ (a,b∈R)。

(4)

a

2+b

2

2

≥ (a,b∈R)。

以上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均为a=b。

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1)已知x,y 都是正数,如果积xy 等于定

值P,那么当x=y 时,和x+y 有最小值 。

(2)已知x,y 都是正数,如果和x+y 等于

定值S,那么当x=y 时,积xy 有最大值 。

[微点清] ①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应满足三

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②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简记:积定和最小,和

定积最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1

第24页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知识延伸】

1.ab≤

a+b

2

2

a

2+b

2

2

。要根据两数积、

两数和、两数平方和选择合适的形式。

2.在利用不等式求最值时,一定要尽量避

免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若必须多次使用,则

一定要保证它们等号成立的条件一致。

【小题自测】

1.函数f(x)=

x

2+x+1

x

(x>0)的最小值是

( )

A.2 B.3 C.4 D.5

2.函数y=x(3-x)的最大值为 ( )

A.3 B.

9

4

C.

9

2

D.

9

8

3.设a>0,则9a+

1

a

的最小值为 ( )

A.4 B.5 C.6 D.7

4.当x≥2时,x+

4

x+2

的最小值为 。

5.用一段长为36m 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

则这个矩形菜园的面积最大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键能力 突 破 考向探究·题型剖析 链接答案 P476

类型一 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 微专题

角度❶:配凑法求最值

【例1】 (1)(2024·湖北武汉模拟)当x>1时,

x+

4

x-1

的最小值为 。

(2)已知0<x<

2

2

,则x 1-2x

2 的最大值为

听课记录

基本不等式具有将“和式”转化为“积式”和将

“积式”转化为“和式”的放缩功能,利用基本不等式

求最值时,要根据式子的特征灵活变形,先配凑出

积、和为常数的形式,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角度❷:常值代换法求最值

【例2】 已知两个正数x,y 满足x+2y=8xy,

则4x+2y 的最小值为 ( )

A.

7

4

B.2 C.

9

4

D.

5

2

听课记录

常值代换法就是利用常数的变形以及代数式

与“1”的积、商都是自身的性质,通过代数式的变形

构造和式或积式为定值,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

最值。

角度❸:消元法求最值

【例3】 已知x>0,y>0,x+3y+xy=9,则

x+3y 的最小值为 。

听课记录

消元法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策略

当所求最值的代数式中的变量比较多时,通常

是考虑利用已知条件消去部分变量后,凑出“和为

常数”或“积为常数”,最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2

第25页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题组对点练】

题号 1 2 3 4

角度 ❶ ❷ ❷ ❸

1.若x<

2

3

,则f(x)=3x+1+

9

3x-2

有 ( )

A.最大值0 B.最小值9

C.最大值-3 D.最小值-3

2.已知正实数a,b满足a+b=2,则

4

b

+

1

a

的最

小值是 ( )

A.

7

2

B.

9

2

C.5 D.9

3.已知0<x<1,则

1

x

+

4

1-x

的最小值是

4.设a>0,b>0,且5ab+b

2=1,则a+b 的最

小值为 。

类型二 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例4】 (2023·广东茂名五校联考)《九章算

术》是中国传统数学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记

载:“今有邑,东西七里,南北九里,各中开门。

出东门 十 五 里 有 木,问 出 南 门 几 何 步 而 见

木?”若一 小 城,如 图 中 长 方 形 所 示,出 东 门

1200步有树,出南门750步能见到此树(注:

1里=300 步),则 该 小 城 的 周 长 最 小 值 为

里。

听课记录

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1.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

基本不等式求得函数的最值。

2.解应用题时,一定要注意变量的实际意义及

其取值范围。

3.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若等号取

不到,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

【变式训练】 (2024·广东名校联考)在中国,

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人是西周时期的数学家

商高,根据记载,商高曾经和周公讨论过这个

定理的有关问题。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

边长等于2 2,则当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

取得最大值时,其面积为 ( )

A.2 B.1 C.2 D.6

基本不等式链:

2

1

a

+

1

b

≤ ab≤

a+b

2

a

2+b

2

2

【源于教材】 (人教 A 版必修第一册第58页第

10题)购买同一种物品,可以用两种不同的策

略,第一种是不考虑物品价格的升降,每次购

买这种物品的数量一定;第二种是不考虑物

品价格的升降,每次购买这种物品所花的钱

数一定。哪种购物方式比较经济?

【提示】 本题的结果是当两次购买同一种商

品时,按第二种策略购物比较经济,理论依据

源于

a+b

2

2

1

a

+

1

b

(a>0,b>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3

第26页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推广结论】

2

1

a

+

1

b

≤ ab≤

a+b

2

a

2+b

2

2

(a>0,b>0),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以上不等式中,

2

1

a

+

1

b

,ab,

a+b

2

,

a

2+b

2

2

分别称为正实数a,b 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

均数、算术平均数、平方平均数。利用这个基

本不等式链可以使得某些判断数(式)的大小

问题、最值类问题的求解更加简便。

【典例】 (1)(多选题)设正实数a,b 满足a+

b=1,则 ( )

A.ab有最大值

1

2

B.

1

a+2b

+

1

2a+b

有最小值3

C.a

2+b

2 有最小值

1

2

D.a+ b有最大值 2

(2)已知a,b,c都是非负实数,求证:a

2+b

2 +

b

2+c

2 + c

2+a

2 ≥ 2(a+b+c)。

听课记录

(1)当 -

1

2

<x <

5

2

时,函 数 y=

2x-1+ 5-2x的最大值为 。

(2)已知x,y 均为正实数,且

1

x+2

+

1

y+2

=

1

6

,则x+y 的最小值为 。

把握高考微点,实现素能提升

完成 P305微练(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节 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课程标准】 1.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存在性及实根的个数,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2.会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并能用集合表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3.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

方程的联系。

主干知识 整 合 回扣知识·基础落实 链接答案 P477

【基础梳理】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解的

对应关系

类别 Δ>0 Δ=0 Δ<0

y=ax

2 +

bx+c(a>

0)的图象

ax

2+bx+

c=0(a>0)

的根

有 两 个 不 相

等 的 实 数 根

x1,x2 (x1 <

x2)

有两个相等的

实 数 根 x1 =

x2=-

b

2a

没有实数根

续表

类别 Δ>0 Δ=0 Δ<0

ax

2+bx+

c>0(a>0)

的解集

ax

2+bx+

c<0(a>0)

的解集

[微点清] 对于不等式ax

2+bx+c>0,求解

时不要忘记a=0时的情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4

第27页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知识延伸】

1.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1)f(x)

g(x)>0(<0)⇔f(x)g(x)>0(<0)。

(2)f(x)

g(x)≥0(≤0)⇔

f(x)g(x)≥0(≤0), g(x)≠0。

2.两个恒成立的充要条件

(1)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c>0对任

意实数x 恒成立⇔

a>0,

b

2 -4ac<0。

(2)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c<0对任

意实数x 恒成立⇔

a<0,

b

2 -4ac<0。

【小题自测】

1.已知A={x|x

2-3x-4≤0,x∈N},B={x|

2x

2-x-6>0,x∈Z},则A∩B 的真子集个

数为 ( )

A.2 B.3 C.7 D.8

2.若0<m<1,则不等式(x-m)x1 m <0的

解集为 ( )

A.x

1

m <x<m

B.x x>

1

m ,或x<m

C.x x>m,或x<

1 m

D.x m<x<

1 m

3.已知集合 A={x|x

2≤25},B= x

x+1

x-7

0 ,则A∩B= ( )

A.(-∞,-5] B.[-5,-1)

C.[-5,-1]∪[5,7) D.[-5,-1]

4.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4图象的顶点坐

标为 -

1

2

,

9

2 ,则不等式bx

2+4x+a≥0的

解集为 。

5.若不等式ax

2 +ax+a+3≥0在 R 上恒成

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键能力 突 破 考向探究·题型剖析 链接答案 P477

类型一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 微专题

角度❶:不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自练自悟

………………………………………

1.不等式-2x

2+x+3<0的解集为 ( )

A. -1,

3

2

B.(-∞,-1)∪

3

2

,+∞

C. -

3

2

,1

D. -∞,-

3

2 ∪(1,+∞)

2.不等式

2x+5

x-2

<1的解集为 。

3.不等式-1<x

2+2x-1≤2的解集为 。

自主练习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是:①化为标准

形式(a>0);②确定判别式Δ 的符号,若Δ≥0,则

求出该不等式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若Δ<0,

则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无根;③结合二次函数的图

象得出不等式的解集。特别地,若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左边能因式分解,则可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5

第28页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角度❷: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例1】 已知函数f(x)=ax

2+(2-4a)x-8。

(1)若不等式f(x)<0的解集为 x -

2

3

<

x<4 ,求a 的值;

(2)当a<0时,求关于x 的不等式f(x)>0

的解集。

听课记录

对含参的不等式,应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常

见的分类有

(1)根据二次项系数为正、负及零进行分类。

(2)根据判别式Δ 与0的关系判断根的个数。

(3)有两个根时,有时还需根据两根的大小进

行讨论。

【变式训练】 (1)(2024·山东潍坊抽测)若a∈

R,则关于x 的不等式4x

2-4ax+a

2-1<0

的解集为 ( )

A. x x<

a-1

2

或x>

a+1

2

B. x x<-

a+1

2

或x>-

a-1

2

C. x

a-1

2

<x<

a+1

2

D. x -

a+1

2

<x<-

a-1

2

(2)解不等式12x

2-ax>a

2(a∈R)。

类型二 三个“二次”的关系

【例2】 (1)不等式ax

2+bx+2>0的解集为

{x|-1<x<2},则不等式2x

2 +bx+a>0

的解集为 ( )

A. x x<-1,或x>

1

2

B. x -1<x<

1

2

C.{x|-2<x<1}

D.{x|x<-2,或x>1}

(2)已知函数f(x)=x

2-4ax+a

2(a>0)的

两个零点分别为x1,x2,则x1+x2+

a

x1x2

最小值为 ( )

A.8 B.6 C.4 D.2

听课记录

1.一定要牢记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2.含参的问题注意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找关

系进行代换。

【变式训练】 (1)(2023·辽源检测)不等式ax

2+

bx+2>0的解集是 -

1

2

,

1 3 ,则a-b=

( )

A.-4 B.14 C.-10 D.10

(2)关于x 的方程x

2-(a+1)x+a=0的两

个不等根x1,x2 都在(0,2)之内,则实数a 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6

第29页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取值范围为 ( )

A.(0,2) B.(0,1)

C.(1,2) D.(0,1)∪(1,2)

类型三

一元二次不等式恒(能)成立问题

…………………………… 微专题

角度❶:不等式恒成立

【例3】 (1)若不等式(a-2)·x

2+4(a-2)x+

3>0 的 解 集 为 R,则 实 数a 的 取 值 范 围 是

(2)已知函数f(x)=mx

2-mx-1。若对于

x∈[1,3],f(x)<5-m 恒成立,则实数m 的

取值范围为 。

听课记录

恒成立问题求参数范围的解题策略

1.弄清楚自变量、参数,一般情况下,求谁的范

围,谁就是参数。

2.一元二次不等式在 R 上恒成立,可用判别

式Δ,一元二次不等式在给定区间上恒成立,不能

用判别式Δ,一般分离参数求最值或分类讨论。

角度❷:不等式能成立问题

【例4】 (1)(2024·陕西宝鸡质检)若存在实数

x,使得mx

2-(m-2)x+m<0成立,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 )

A.(-∞,2) B.(-∞,0]∪

1

3

,

3

2

C. -∞,

2

3 D.(-∞,1)

(2)(2023·广东揭阳二中模拟)若关于x 的

不等式x

2-4x-a>0在区间(1,5)内有解,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5) B.(5,+∞)

C.(-4,+∞) D.(-∞,-4)

听课记录

不等式有解求参数范围

方法1:分离参数转化函数最值问题。

方法2:数形结合转化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问题。

【题组对点练】

题号 1 2 3

角度 ❶ ❶ ❷

1.若不等式(a-1)x

2+(a-1)x+a>0对任意

x∈R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a<-

1

3

或a>1 B.a>1

C.a≥1 D.-

1

3

<a≤1

2.已知f(x)=-2x

2+bx+c,不等式f(x)>0

的解集为(-1,3)。若对任意的x∈[-1,0],

f(x)+m≥4恒成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2] B.(-∞,4]

C.[2,+∞) D.[4,+∞)

3.(2024·北京第五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设a∈

R,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1≥0在1≤

x≤2上有解,则 ( )

A.a≤2 B.a≥2

C.a≤

5

2

D.a≥

5

2

把握高考微点,实现素能提升

完成 P307微练(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7

第30页

第 二 章

函 数 与 基 本 初 等 函 数

第一节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课程标准】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

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表示函数,理解函数图象的作用;3.了解简单的分段

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主干知识 整 合 回扣知识·基础落实 链接答案 P478

【基础梳理】

1.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

[微点清] (1)在函数定义中,集合 B 不一定

是函数的值域,它包含了函数的值域,即值域是集合

B 的子集;(2)若两函数的值域与对应关系相同,则

两函数不一定相同,如:y=x

2(x≥0)与y=x

2。

(2)函数的表示法

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 、 、

2.分段函数

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 子集上,因

对应关系不同而分别用几个 来表

示,这种函数称为分段函数。

[微点清] 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

函数,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

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知识延伸】

1.直线x=a 与函数y=f(x)的图象至多

有1个交点。

2.在函数的3种表示法中,不是所有函数

都能用3种方法表示。

3.注意以下几种特殊函数的定义域:

(1)分式型函数,分母不为零的实数集合。

(2)偶次方根型函数,被开方式非负的实数

集合。

(3)f(x)为对数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真数

为正数、底数为正且不为1的实数集合。

(4)若f(x)=x

0,则定义域为{x|x≠0}。

【小题自测】

1.若函数y=f(x)的定义域为 M ={x|-2≤

x≤2},值域为N={y|0≤y≤2},则函数y=

f(x)的图象可能是 ( )

A B C D

2.已 知 函 数 f (x )=

3

x (x≤0), log3x(x>0),

f f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8

第31页

第二章 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

A.-1 B.2 C.3 D.

1

2

3.函数f(x)=

1

x+1

+lnx 的定义域是 。

4.设函数f(x)=

x

2+1,x≤0, -x+3,x>0,

则使得f(x)≥

2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 。

5.已知函数f(x)=

x

2+2,x≤1,

1

x

,x>1,

?

?

?

??

??

则f(x)的值

域为 。

?

?

?

?

?

?

?

?

?

?

?

?

?

?

关键能力 突 破 考向探究·题型剖析 链接答案 P478

类型一 函数的概念 …………… 自练自悟

1.已知集合A={x|-2<x≤1},B={x|0<

x≤4},则下列对应关系中是从集合 A 到集

合B 的函数是 ( )

A.f:x→y=x+1 B.f:x→y=e

x

C.f:x→y=x

2 D.f:x→y=|x|

2.(多选题)下列各图中,能表示函数y=f(x)

的图象的是 ( )

A B

C D

3.(多选题)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 )

A.f(x)=x

2-2x-1,g(s)=s

2-2s-1

B.f(x)=x-1,g(x)=

x

2-1

x+1

C.f(x)= x

2 ,g(x)=

x,x≥0, -x,x<0

D.f(x)= -x

3 ,g(x)=x -x

自主练习

1.函数的定义要求非空数集 A 中的任何一个

元素在非空数集B 中 有 且 只 有 一 个 元 素 与 之 对

应,即可以“多对一”,不能“一对多”,而 B 中有可

能存在与A 中元素不对应的元素。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中,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相

同,则值域一定相同。

类型二 函数的定义域

【例1】 (1)函数y=

ln(x+1)

-x

2-3x+4

的定义域

为 ( )

A.(-4,-1) B.(-4,1)

C.(-1,1) D.(-1,1]

(2)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4,-2),则

函数g(x)=f(x-1)+ x+2的定义域为

听课记录

1.无论抽象函数的形式如何,已知定义域还是

求定义域,均是指其中的x 的取值集合。

2.若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a,b],则复

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

求出。

3.若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为[a,b],则

函数f(x)的定义域为g(x)在[a,b]上的值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9

第32页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变 式 训 练】 (1)函 数 f(x)=

1

ln(x-1)+

3-x的定义域为 ( )

A.(1,3] B.(1,2)∪(2,3]

C.(1,3)∪(3,+∞) D.(-∞,3)

(2)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1,2],则函

数g(x)=f(2x)+ 1-2

x 的定义域为

( )

A.[0,1] B.[-1,0]

C. -

1

2

,1 D. -

1

2

,0

类型三 函数的解析式 …………… 微专题

角度❶:求函数的解析式

【例2】 (1)已知f(1-sinx)=cos

2x,则f(x)=

;

(2)已知f x+

1

x =x

2+

1

x

2,则f(x)=

;

(3)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 3f(x+1)-

2f(x-1)=2x+17,则f(x)= 。

听课记录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1)配凑法;(2)待定系数法;(3)换元法;(4)解

方程组法。

角度❷:抽象函数

【例3】 (多选题)(2023·新高考Ⅰ卷)已知函

数f(x)的定义域为 R,f(xy)=y

2f(x)+

x

2f(y),则 ( )

A.f(0)=0

B.f(1)=0

C.f(x)是偶函数

D.x=0为f(x)的极小值点

听课记录

抽象函数求值要根据题意恰当地赋值,有时也

可以找出符合题意的具体函数求解相关问题,比如

f(x+y)=f(x)·f(y)可以设f(x)=a

x (a>0,

且a≠1)。

【题组对点练】

题号 1 2 3

角度 ❶ ❶ ❷

1.已知f(x+1)=x-2 x,则f(x)=

2.已知f(x)+3f(-x)=2x+1,则f(x)=

3.(2024·东北三省四市联合体模拟)已知对于

每一对正实数x,y,函数f(x)满足:f(x)+

f(y)=f(x+y)-xy-1,若f(1)=1,则满

足f(n)=n(n∈N)的n 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0

第33页

第二章 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

类型四 分段函数 ………………… 微专题

角度❶:分段函数求值

【例4】 设函数f(x)=

log2(6-x),x<1,

2 x-1,x≥1,

f(-2)+f(log26)= ( )

A.2 B.6 C.8 D.10

听课记录

根据分段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值,首先确定自变

量的值属于哪个区间,其次选定相应的解析式代入

求解。

角度❷:分段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例5】 (1)(2024·唐山模拟)设函数f(x)=

x

2+1,x≤0, lgx,x>0。

若f(a)=0,则a= 。

(2)设函数f(x)=

x+1,x≤0,

2 x ,x>0,

则满足f(x)+

f x1

2 >1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听课记录

已知函数值或函数的取值范围求自变量的值

或范围时,应根据每一段的解析式分别求解,但要

注意检验所求自变量的值或范围是否符合相应段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易错提醒 当分段函数的自变量范围不确定

时,应分类讨论。

【题组对点练】

题号 1 2 3

角度 ❶ ❷ 拓展延伸

1.(2024· 潍 坊 市 统 考)已 知 函 数 f (x)=

sinx,x≥sinx, x,x<sinx,

则f

π

6 = ( )

A.

π

6

B.

1

2

C.

3

2

D.

π

3

2.(2023· 广 东 省 一 模)已 知 函 数 f (x)=

2

x ,x≥0,

-

1

2

x

,x<0,

?

?

?

??

??

若f(a)<f(6-a),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

A.(-3,+∞) B.(-∞,-3)

C.(3,+∞) D.(-∞,3)

3.已知函数f(x)=

x+1,x≤a,

2 x ,x>a,

若f(x)的值

域是 R,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0] B.[0,1]

C.[0,+∞) D.(-∞,1]

把握高考微点,实现素能提升

完成 P309微练(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1

第34页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第二节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课程标准】 借助函数图象,会用符号语言表达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实际

意义。

主干知识 整 合 回扣知识·基础落实 链接答案 P479

【基础梳理】

1.函数的单调性

(1)增函数、减函数

增函数 减函数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区间I⊆D:如果

∀x1,x2∈I,当x1<x2 时

都有f(x1)<f(x2),那

么 就 称 函 数 f(x)在 区

间I 上单调递增。特别

地,当函数f(x)在它的

定义 域 上 单 调 递 增 时,

就称它是增函数

都有f(x1)>f(x2),那

么就称函数f(x)在区间

I 上 单 调 递减。特 别 地,

当函数f(x)在它的定义

域上单调递减时,就称它

是减函数

(2)单调区间的定义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I 上单调递增或

单调递减,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

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I 叫做y=f(x)的

单调区间。

[微点清] ①求函数单调区间或讨论函数单调

性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②一个函数的同一种单

调区间用“和”或“,”连接,不能用“∪”连接;③函数

在某个区间上是单调函数,但在整个定义域上不一

定是单调函数。

2.函数的最值

前提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D,如果存在实数 M

满足

续表

条件

∀x∈D,都有 ;

∃x0∈D,使得

∀x∈D,都有 ;

∃x0∈D,使得

结论

M 是 函 数y=f(x)的

最大值

M 是函数y=f(x)的

最小值

【知识延伸】

1.∀x1,x2∈I且x1≠x2,有

f(x1)-f(x2)

x1-x2

>

0(<0)或(x1-x2)[f(x1)-f(x2)]>0(<0)

⇔f(x)在区间I 上单调递增(减)。

2.在公共定义域内,增函数+增函数=增

函数,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

3.函数y=f(x)(f(x)>0或f(x)<0)在

公共定义域内与y=-f(x),y=

1

f(x)

的单调

性相反。

4.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

【小题自测】

1.(多选题)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

增函数的是 ( )

A.y=-

1

x+1

B.y=x

1

3

C.y=2

-x D.y=log1

2

(x+1)

2.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 R,设甲:f(x)在

[0,2]上 单 调 递 增,乙:f(x)满 足 f(1)<

f(2),则甲是乙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2

第35页

第二章 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对 于 任 意 的 实 数 x,已 知 函 数 f (x)=

x,x≤1,

2-x 2,x>1,

则f(x)的最大值为 ( )

A.-2 B.-1 C.1 D.2

4.(教材改编)已知函数f(x)=

2

x-1

(x∈[2,

6]),则f(x)的最小值为 ,最大值为

5.函数y=log1

2

(x

2+2x-3)的单调递增区间

是 。

?

?

?

?

?

?

?

?

?

?

?

?

?

?

?

?

关键能力 突 破 考向探究·题型剖析 链接答案 P479

类型一

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区间)

自练自悟

………

…………………………

1.下列函数中,在区间(-1,1)上为减函数的是

( )

A.y=2

-x B.y=|x|

C.y=ln(x+1) D.y=cosx

2.函数f(x)=log0.5(x+1)+log0.5(x-3)的单

调递减区间是 ( )

A.(3,+∞) B.(1,+∞)

C.(-∞,1) D.(-∞,-1)

3.函数f(x)=|x-2|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4.函数y=

1-x

1+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5.函数y= x+ x+4的最小值是 。

自主练习

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有:①定义法;②图象

法;③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④导数法。

类型二 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

【例1】 试讨 论 函 数 f(x)=

ax

x-1

(a≠0)在

(-1,1)上的单调性。

听课记录

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

1.用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为:设

元、作差、变形、判断符号、得出结论。

2.导数法:利用导数值的正负确定函数的单调

区间。

【变式训练】 判断函数f(x)=

x

1+x

2 在区间

[1,+∞)上的单调性,并利用单调性的定义

证明你的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3

第36页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类型三 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 微专题

角度❶:比较大小

【例2】 (2024·成都模拟)已知函数f(x)为 R

上的偶函数,对任意x1,x2∈(-∞,0),均有

(x1-x2)[f(x1)-f(x2)]<0成立,若a=

f(ln 2),b=f(3

1

3 ),c=f(e

1

3 ),则a,b,c 的

大小关系是 ( )

A.c<b<a B.a<c<b

C.a<b<c D.c<a<b

听课记录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的方法

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时,若自变量的值不在同一

个单调区间内,则要利用函数的性质,将自变量的

值转化到同一个单调区间上再进行比较,或采用插

值法比较大小。

角度❷:解不等式

【例3】 (1)已知函数f(x)=

2-x,x<0,

2-x 2,x≥0,

不等式f(2a+1)>f(3a-4)的解集为

( )

A. -∞,-

1

2 B. -

1

2

,+∞

C.(-∞,5) D.(5,+∞)

(2)(2023·山东潍坊模拟)已知函数f(x)=

lnx+e

x -sinx,则不等式f(x-1)≤f(1)

的解集为 。

听课记录

利用函数单调性解不等式的具体步骤

1.将函数不等式转化为f(x1)>f(x2)的形式。

2.确定函数f(x)的单调性。

3.根据 函 数 f(x)的 单 调 性 去 掉 对 应 关 系

“f”,转化为形如“x1>x2”或“x1<x2”的不等式,

从而得解。

角度❸:求函数的最值与参数范围

【例4】 (1)函数f(x)=

x

2-2

x

-ln(4-x)在

x∈[1,3]上的最大值为 。

(2)已知函数f(x)=

(3a-1)x+4a(x<1),

a

x

(x≥1),

?

?

?

??

??

满足对 任 意 的 实 数 x1,x2 且 x1 ≠x2,都 有

[f(x1)-f(x2)](x1-x2)<0,则实数a 的

取值范围为 。

1.利用函数单调性求最值:先确定函数的单调

性,再由单调性求最值。

2.利用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根据其单

调性直接构建参数满足的方程(组)(不等式(组))

或先得到其图象的升降,再结合图象求解。对于分

段函数,要注意衔接点的取值。

【题组对点练】

题号 1 2 3 4

角度 ❶ ❷ ❸ ❸

1.设函数f(x)=

3

2

|x|

+x

2,若a=f(ln3),

b=f(-log52),c=f

1

e

(e为自然对数的底

数),则 ( )

A.a>b>c B.c>b>a

C.c>a>b D.a>c>b

2.已知函数f(x)=

2

x

-log2x,则不等式f(x)>

0的解集是 ( )

A.(0,1) B.(-∞,2)

C.(2,+∞) D.(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4

第37页

第二章 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

3.(2023·张家口二模)函数f(x)=2

x

2-4x+4 +

x

2-2x的最小值为 。

4.已 知 函 数 f (x)=

x

2+

1

2

a-2,x≤1,

a

x -a,x>1,

?

?

?

??

??

f(x)在(0,+∞)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 的取

值范围为 。

由教材引出的三类函数及应用

一、对勾函数

【源于教材】 (人教 A 版必修第一册第79页例

3)“根据定义证明函数y=x+

1

x

在区间(1,

+∞)上单调递增”,第92页的“探究与发现”

呈现了对勾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拓展】 (1)对勾函数的定义与图象

对勾函数是指形如:y=ax+

b

x

(ab>0)的一

类函数,因其图象形态极像对勾,因此被称为

“对勾函数”,又被称为“双勾函数”“勾函数”

“耐克函数”或“耐克曲线”。

(2)对勾函数y=ax+

b

x

(a>0,b>0)的性质

①定义域:(-∞,0)∪(0,+∞)。

②值域:(-∞,-2 ab]∪[2 ab,+∞)。

③奇偶性:在定义域内为奇函数。

④单调性: -∞,-

b

a ,

b

a

,+∞ 上是

增函数; -

b

a

,0 , 0,

b

a 上是减函数。

(3)y=ax+

b

x

(a>0,b>0)的单调区间的分

界点:±

b

a

。求分界点方法:令ax=

b

x

x=±

b

a

。特殊的,a>0时,y=x+

a

x

的单

调区间的分界点:± a。

【典例1】 (1)已知函数f(x)=

x

2+5

x

2+4

,则函

数f(x)的值域是 ;

(2)已知函数f(x)=

x

x

2+x+2

,x∈[2,+∞),

则函数f(x)的值域是 。

听课记录

(1)(2024· 安 庆 市 模 拟)函 数

f(x)=x+

4

x+1

在区间 -

1

2

,2 上的最大值

为 ( )

A.

10

3

B.

15

2

C.3 D.4

(2)关于函数f(x)=lg

x

2+1

|x|

有下列命题:

①其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②函数 f(x)在 (0,+ ∞)上 单 调 递 增,在

(-∞,0)上单调递减;

③函数f(x)的最小值为lg2;

④函数 f(x)在 (-1,0),(2,+ ∞)上 单 调

递增;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5

第38页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二、飘带函数

【源于教材】 (人教 A 版必修第一册第101页

第12题)试讨论函数y=x1

x

的定义域、值

域、单调性、奇偶性,并画出函数图象。

【拓展】 (1)飘带函数的定义与图象:飘带函数

是指形如:y=ax+

b

x

(ab<0)的一类函数,其

图形极像随风飘舞的“飘带”,故而叫做飘带

函数,以y=ax+

b

x

(a>0,b<0)为例:

(2)函数y=ax+

b

x

(a>0,b<0)的性质:

①定义域:(-∞,0)∪(0,+∞);

②值域:R;

③奇偶性:奇函数;

④单调性:(-∞,0),(0,+∞)单调递增;

⑤渐近线:y=ax 与x=0。

【典例2】 已知函数f(x)=3

x -

1

3

x ,x∈[1,

2],则函数f(x)的值域是 。

听课记录

设函数f(x)=e

x +ae

-x (a 为常

数,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若f(x)是奇函数,

则a= ,若f(x)在 R 上单调递增,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三、双曲函数(分式一次型函数)

【源于教材】 (人教 A 版必修第一册第81页例

5)已知函数f(x)=

2

x-1

(x∈[2,6]),求函

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拓展】 (1)双曲函数(分式一次型函数)的定

义与图象:

双曲函数是指形如:y=

ax+b

cx+d

(c≠0)的函数

称为分式型函数,通过分离常数可转化成y=

m+

t

x+n

(t≠0)的形式,故它的图象可由反

比例函数y=

t

x

(t≠0)的图象通过平移得到,

其形状与反比例函数y=

t

x

(t≠0)的图象的

形状一样,都是双曲线。故又称其为“双曲”

函数。

(2)双曲函数(分式一次型函数)的性质:

①对称中心是(-n,m);

②定义域为{x|x≠-n};

③值域为{y|y≠m};

④当t>0 时,函 数 在(- ∞,-n)和 (-n,

+∞)上单调递减;

⑤当t<0 时,函 数 在(- ∞,-n)和 (-n,

+∞)上单调递增。

【典例3】 画出函数y=

3-2x

x-3

的图象,写出函

数的单调区间,并求出函数在区间[-1,2]上

的值域。

听课记录

若函数f(x)=

x-1

x+a

,在(-∞,-1)

上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把握高考微点,实现素能提升

完成 P311微练(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6

第39页

第二章 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

第三节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课程标准】 1.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2.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

的奇偶性;3.了解函数周期性、最小正周期的含义,会判断、应用简单函数的周期性。

第1课时 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

主干知识 整 合 回扣知识·基础落实 链接答案 P481

【基础梳理】

1.函数的奇偶性

奇偶性 定义 图象特点

偶函数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

域为 D,如 果 ∀x∈D,都 有

-x∈D,且 ,

那么函 数 f(x)就 叫 做 偶 函

关 于

对称

奇函数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

域为 D,如 果 ∀x∈D,都 有

-x∈D,且 ,

那么函 数 f(x)就 叫 做 奇 函

关 于

对称

2.周期性

(1)周期函数: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

域为D,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对每一

个x∈D 都有x+T∈D,且 ,那么

函数y=f(x)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 叫

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2)最小正周期:如果在周期函数f(x)的

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 的正数,那么这

个 就叫做f(x)的最小正周期。

【知识延伸】

1.奇(偶)函数定义的等价形式

(1)f(-x)=f(x)⇔f(-x)-f(x)=0⇔

f(x)为偶函数;

(2)f(-x)=-f(x)⇔f(-x)+f(x)=

0⇔f(x)为奇函数。

2.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具有相

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

具有相反的单调性。

3.函数周期性的常用结论

对f(x)定义域内任一自变量的值x:

(1)若f(x+a)=-f(x),则T=2a(a>0)。

(2)若f(x+a)=

1

f(x)

,则T=2a(a>0)。

(3)若f(x+a)=-

1

f(x)

,则T=2a(a>0)。

【小题自测】

1.(多选题)给出下列函数,其中是奇函数的为

( )

A.f(x)=x

4 B.f(x)=x

5

C.f(x)=x+

1

x

D.f(x)=

1

x

2

2.若偶函数f(x)在区间[-2,-1]上单调递

减,则函数f(x)在区间[1,2]上 ( )

A.单调递增,且有最小值f(1)

B.单调递增,且有最大值f(1)

C.单调递减,且有最小值f(2)

D.单调递减,且有最大值f(2)

3.(教材改编)已知函数f(x)是定义域为 R 的

奇函数,当 x ≥0 时,f(x)=x(1+x),则

f(-1)= 。

4.已知函数f(x)满足f(x+3)=f(x)。当x∈

[0,2]时,f(x)=x

2 +4,则 f(20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7

第40页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5.若函数y=f(x+a)是偶函数,则函数y=

f(x)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若函数

y=g(x+b)是奇函数,则函数y=g(x)的图

象关于点 对称。

?

?

?

?

?

关键能力 突 破 考向探究·题型剖析 链接答案 P481

类型一 函数的奇偶性 …………… 微专题

角度❶: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例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 3-x

2 + x

2-3;

(2)f(x)=

x

2+x,x<0,

-x

2 +x,x>0;

(3)f(x)=log2(x+ x

2+1)。

听课记录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其中包括两个必备条件

1.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否则为非奇非偶函数。

2.判断f(x)与f(-x)是否具有等量关系,

在判断奇偶性的运算中,可以转化为判断奇偶性的

等价等量关系式(f(x)+f(-x)=0(奇函数)或

f(x)-f(-x)=0(偶函数))是否成立。

角度❷:奇偶性的应用

【例2】 (1)已知函数f(x)为奇函数且定义域

为 R,当x>0时,f(x)=x+1,则当x<0

时,f(x)= 。

(2)(2023·新高考Ⅱ卷)若f(x)=(x+a)·

ln

2x-1

2x+1

为偶函数,则a= ( )

A.-1 B.0 C.

1

2

D.1

听课记录

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求函数值:将待求函数值利用奇偶性转化为

求函数已知解析式的区间上的函数值。

2.求解析式:将待求区间上的自变量转化到已

知解析式的区间上,再利用奇偶性的定义求出。

3.求解析式中的参数: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根据f(x)±f(-x)=0得到关于参数的恒等式,

由系数的对等性得方程(组),进而得出参数的值。

【题组对点练】

题号 1 2 3

角度 ❶ ❷ ❷

1.设函数f(x)=

1-x

1+x

,则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

的是 ( )

A.f(x-1)-1 B.f(x-1)+1

C.f(x+1)-1 D.f(x+1)+1

2.已知f(x)=ax

5+bx

3+cx-9,且f(-3)=

12,那么f(3)= ( )

A.-30 B.-40 C.30 D.40

3.(2023·全国乙卷)已知f(x)=

xe

x

e

ax -1

是偶函

数,则a= ( )

A.-2 B.-1 C.1 D.2

类型二 函数的周期性

【例3】 (1)若定义在 R上的偶函数f(x)满足

f(2-x)=-f(x),且当1≤x≤2时,f(x)=

x-1,则f

7

2 的值等于 ( )

A.

5

2

B.

3

2

C.

1

2

D.-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8

第41页

第二章 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

(2)(2024· 金 华 调 研)定 义 在 R 上 的 函 数

f(x)满足f(x+6)=f(x),当-3≤x<-1

时,f(x)= - (x+2)2,当 -1≤x<3 时,

f(x)=x,则 f(1)+f(2)+f(3)+ … +

f(2024)= 。

听课记录

1.求解与函数周期有关的问题,应根据题目特

征及周期定义,求出函数的周期。

2.利用函数的周期性,可将其他区间的求值、

求零点个数、求解析式等问题,转化到已知区间上,

进而解决问题。

【变式训练】 (1)已知f(x)对于任意x∈R 都

有f(x+2)=f(x),且f(x)在区间[0,2)上

单调递增,则f(-6.5),f(-1),f(0)的大小

关系是 ( )

A.f(-1)<f(0)<f(-6.5)

B.f(-6.5)<f(0)<f(-1)

C.f(-1)<f(-6.5)<f(0)

D.f(0)<f(-1)<f(-6.5)

(2)已知 f(x)是 定 义 在 R 上 的 函 数,并 且

f(x+3)=-

1

f(x)

,当1<x≤3时,f(x)=

cos

πx

3

,则f(2024)= 。

函数对称性的拓广结论

【源于教材】 (人教 A 版必修第一册第87页第

13题)我们知道,函数y=f(x)的图象关于

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图形的充要条件是函数

y=f(x)为奇函数,有同学发现可以将其推

广为: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点P(a,b)成

中心对称图形的充要条件是函数y=f(x+

a)-b为奇函数。

(1)求函数f(x)=x

3-3x

2 图象的对称中心;

(2)类比上述推广结论,写出“函数y=f(x)

的图象关于y 轴成轴对称图形的充要条件是

函数y=f(x)为偶函数”的一个推广结论。

由本题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结论❶: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点P(a,b)

成中心对称图形的充要条件是函数y=f(x+

a)-b为奇函数;

结论❷:f(x+a)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函

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 对称。

将上述结论进一步延伸,我们又可以得到如

下内容:

【结论❶推广】 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点

(a,b)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a+x)+f(ax)=2b。关系式f(a+x)+f(a-x)=2b也

可以写成f(2a+x)+f(-x)=2b或f(2ax)+f(x)=2b。特别地:f(a+x)+f(ax)=0,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点(a,0)

对称。

【典例1】 (1)(多选题)若定义在 R上的偶函数

f(x)的图象关于点(2,0)对称,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f(x)=f(-x)

B.f(2+x)+f(2-x)=0

C.f(-x)=-f(x+4)

D.f(x+2)=f(x-2)

(2)已知函数f(x)满足f(x)+f(-x)=2,

g(x)=

1

x

+1,y=f(x)与y=g(x)有4个交

点,则这4个交点的纵坐标之和为 。

听课记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9

第42页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1)函数f(x)=e

x-2-e

2-x 的图

象关于 ( )

A.点(-2,0)对称 B.直线x=-2对称

C.点(2,0)对称 D.直线x=2对称

(2)若函数f(x)满足f(2-x)+f(x)=-2,

则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 )

A.f(x-1)-1 B.f(x-1)+1

C.f(x+1)-1 D.f(x+1)+1

【结论❷推广】 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

x=a 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a+x)=f(ax)。

关系式 f(a+x)=f(a-x)也 可 以 写 成

f(x)=f(2a-x)或f(-x)=f(2a+x)。

若写成 f(a+x)=f(b-x),则 函 数y=

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a+x)+(b-x)

2

=

a+b

2

对称。

【典例2】 (1)已知函数f(x)=sinx+

1

sinx

,

则 ( )

A.f(x)的最小值为2

B.f(x)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C.f(x)的图象关于直线x=π对称

D.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

2

对称

(2)(2024·广州市调研)已知函数f(x)的定

义域为 R,且f(x+1)+f(x-1)=2,f(x+

2)为偶函数,若f(0)=2,则∑

115

k=1f(k)= ( )

A.116 B.115 C.114 D.113

听课记录

已知函数f(x)(x∈R)满足f(x)=

f(2-x),若函 数y=|x

2 -2x-3|与 y=

f(x)图 象 的 交 点 为 (x1,y1),(x2,y2),…,

(xm ,ym),则∑

m

i=1

xi= ( )

A.0 B.m C.2m D.4m

【推广结论】 (1)若f(a+x)=f(a-x)⇒

f'(a+x)=-f'(a-x),即y=f(x)关于直

线x=a 对 称,则 y=f'(x)关 于 点 (a,0)

对称;

(2)若f(a+x)=-f(a-x)+2b⇒f'(a+

x)=f'(a-x),即y=f(x)关于点(a,b)对

称,则y=f'(x)关于直线x=a 对称。

【典例3】 (多选题)(2022·新高考Ⅰ卷)已知

函数f(x)及其导函数f'(x)的定义域均为

R,记g(x)=f'(x)。若f

3

2

-2x ,g(2+

x)均为偶函数,则 ( )

A.f(0)=0 B.g -

1

2 =0

C.f(-1)=f(4) D.g(-1)=g(2)

听课记录

已知函数f(x)及其导函数f'(x)

定义域均为 R,记函数g(x)=f'(x),若函数

f(x)的图象关于点(3,0)中心对称,g 2x+

3

2 为 偶 函 数,且 g(1)=2,g(3)= -3,则

2024

i=1g(k)= 。

把握高考微点,实现素能提升

完成 P313微练(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0

第43页

第二章 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

第2课时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关键能力 突 破 考向探究·题型剖析 链接答案 P482

类型一 单调性与奇偶性

【例1】 (1)已知奇函数f(x)在R上是增函数,

g(x)=xf(x)。若a=g(-log25.1),b=

g(2

0.8),c=g(3),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

A.a<b<c B.c<b<a

C.b<a<c D.b<c<a

(2)函数f(x)是定义域为 R 的奇函数,f(x)

在(0,+∞)上单调递增,且f(2)=0。则不等

f(x)-2f(-x)

x

>0的解集为 ( )

A.(-2,2)

B.(-∞,0)∪(0,2)

C.(2,+∞)

D.(-∞,-2)∪(2,+∞)

听课记录

1.比较大小,利用奇偶性把不在同一单调区间

上的两个或多个自变量的函数值转化到同一单调

区间上,进而利用其单调性比较大小。

2.解 抽 象 函 数 不 等 式,先 把 不 等 式 转 化 为

f(g(x))>f(h(x)),利用单调性把不等式的函数

符号“f”脱掉,得到具体的不等式(组)。

【变式训练】 (1)已知函数f(x)=log2(|x|+

1),若f(log2x)<f(2),则实数x 的取值范

围是 ( )

A.(1,4)

B. 0,

1

4 ∪(4,+∞)

C.

1

4

,1 ∪(1,4)

D.

1

4

,4

(2)(2024·衡阳模拟)已知函数f(x)=2

x -

1

2

x +lg

x+3

3-x

,则 ( )

A.f(1)+f(-1)<0

B.f(-2)+f(2)>0

C.f(1)-f(-2)<0

D.f(-1)+f(2)>0

类型二 奇偶性与周期性

【例2】 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f(x)满足

f(1)=2,f(1+x)=f(1-x),则f(2022)+

f(2023)= ( )

A.4 B.0 C.-2 D.-4

听课记录

周期性与奇偶性结合的问题多考查求值问题,

常利用奇偶性及周期性进行转换,将所求函数值的

自变量转化到已知解析式的函数定义域内求解。

【变式训练】 (1)已知函数f(x)的图象关于原

点对称,且周期为4,f(3)=-2,则f(2025)=

( )

A.2 B.0 C.-2 D.-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1

第44页

赢在微点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2)(多选题)(2024·湖州模拟)函数f(x)的

定义域为 R,若f(x+1)与f(x-1)都是偶

函数,则 ( )

A.f(x)是偶函数

B.f(x)是奇函数

C.f(x+3)是偶函数

D.f(x)=f(x+4)

类型三 周期性与对称性

【例3】 (1)(2023·岳阳模拟)已知函数f(x)

是 R上的偶函数,且f(x)的图象关于点(1,

0)对称,当x∈[0,1]时,f(x)=2-2

x ,则

f(1)+f(2)+…+f(2023)的值为 ( )

A.-2 B.1 C.-1 D.2

(2)(多选题)已知定义在 R上的奇函数f(x)

满足f(x+2)=-f(x),且f(x)在[-1,0]

上是增函数。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f(x)是周期函数

B.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C.f(x)在[1,2]上是增函数

D.f(2)=f(0)

听课记录

解决此类问题的难点在于推出函数的周期性

并能应用,事实上,对于函数的对称轴、对称中心和

周期,知道其中两个即可推得第三个。

【变式训练】 (多选题)已知f(x)是定义域为R

的函数,满足f(x+1)=f(x-3),f(1+x)=

f(3-x),当0≤x≤2时,f(x)=x

2-x,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x)的周期为4

B.f(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

C.当0≤x≤4时,函数f(x)的最大值为2

D.当6≤x≤8时,函数f(x)的最小值为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链接答案 P483

双对称推导周期

1.若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x=

b都对称,则f(x)为周期函数且2|b-a|是它

的一个周期。

特别地:若偶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

x=a 对称,则f(x)为周期函数,且2|a|是它的

一个周期。

2.函 数 f(x)(x ∈R)的 图 象 关 于 两 点

A(a,y0),B(b,y0)都对称,则函数f(x)是以

2|b-a|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特别地:若奇函数f(x)的图象关于 A(a,

0)对称,则f(x)为周期函数,且2|a|是它的一

个周期。

3.函数f(x)(x∈R)的图象关于点 A(a,

y0)和 直 线 x=b 都 对 称,则 函 数 f(x)是 以

4|b-a|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特别地:若奇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则y=f(x)为周期函数,且4|a|是它

的一个周期。

【典例1】 设f(x)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且

f(1+x)=f(1-x),当-1≤x≤0时,f(x)=

1+x,则f(8.6)= 。

【解析】 由已知得f(x)的图象关于x=0和x=

1对称,故 f(x)的 周 期 为 2,所 以 f(8.6)=

f(0.6)=f(-0.6)=0.4。

【答案】 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2

第45页

第二章 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

【典例2】 设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且

f(x+2)=-f(x),当0≤x≤1时,f(x)=

x,则f(7.5)= 。

【解析】 解法一:由f(x+2)=-f(x),得f(x+

1)=f((x-1)+2)=-f(x-1)=f(1-x),故

f(x)的图象关于x=1对称,也关于原点对称,其

图象如图。

所以f(x)的周期T=4×(1-0)=4,所以f(7.5)=

f(8-0.5)=f(-0.5)=-f(0.5)=-0.5。

解法二:由f(x+2)= -f(x),得 f(x+4)=

-f(x+2)=f(x),所以f(x)的周期 T=4。以

下同解法一。

【答案】 -0.5

【训练】 (2024· 东北三省三校联考)设函数

f(x)的定义域为R,f(x+1)为奇函数,f(x+

2)为偶函数,当x∈[1,2]时,f(x)=ax

2+b。

若f(0)+f(3)=6,则f

9 2 = ( )

A.-

9

4

B.-

3

2

C.

7

4

D.

5

2

把握高考微点,实现素能提升

完成 P315微练(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节 幂函数与二次函数

【课程标准】 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2.结合函数y=x,y=x

2,y=x

3,y=

1

x

,y=x

1

2 的图象,理解它们的

变化规律;3.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

主干知识 整 合 回扣知识·基础落实 链接答案 P483

【基础梳理】

1.幂函数

(1)定义:函数 叫做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α 是常数。

(2)常见的五种幂函数的图象

(3)性质

①幂函数在(0,+∞)上都有定义。

②当α>0时,幂函数的图象都过点(1,1)

和(0,0),且在(0,+∞)上单调递增。

③当α<0时,幂函数的图象都过点(1,1),

且在(0,+∞)上单调递减。

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解析式

f(x)=ax

2+bx+c

(a>0)

f(x)=ax

2+bx+c

(a<0)

图象

定义域 (-∞,+∞) (-∞,+∞)

值域

单调性

在 x∈ - ∞,-

b

2a

上单调递减;

在x∈

上单调递增

在x∈

上单 调 递 增;在 x∈

-

b

2a

,+∞ 上单调

递减

对称性 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x=-

b

2a

对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3

第46页

ͯᗚᨒ᧥๵◥࠭

第47页

视角3 函数与导数新定义

【例3】 对于函数y=f(x),把f'(x)称为函数

y=f(x)的一阶导,令f'(x)=g(x),则将

g'(x)称为函数y=f(x)的二阶导,以此类推…

得到n 阶导。为了方便书写,我们将n 阶导

用[f'(x)]n 表示。

(1)已知函数f(x)=e

x +alnx-x

2,写出其

二阶导函数并讨论其二阶导函数单调性。

(2)现定义一个新的数列:在y=f(x)中取a1

=f(1)作为数列的首项,并将[f'(1+n)]n,n

≥1作为数列的第n+1项。我们称该数列为

y=f(x)的“n 阶导数列”。

①若函数g(x)=x

n (n>1),数列{an}是y=

g(x)的“n 阶导数列”,取Tn 为{an}的前n 项

积,求数列{

Tn

Tn-1

}的通项公式。

②在我们高中阶段学过的初等函数中,是否

有函数使得该函数的“n 阶导数列”为严格减

数列且为无穷数列,请写出它并证明此结论。

(写出一个即可)

视角4 立体几何新定义

【例4】 三阶行列式是解决复杂代数运算的算

法,其运算法则如下: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a1b2c3

+a2b3c1+a3b1c2-a3b2c1-a2b1c3-a1b3c2。

若a×b=

i j k

x1 y1 z1

x2 y2 z2

,则称a×b 为空间

向量a 与b 的叉乘,其中a=x1i+y1j+z1k

(x1,y1,z1∈R),b=x2i+y2j+z2k(x2,y2,

z2∈R),{i,j,k}为单位正交基底。以O 为原

点,分别以i,j,k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

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已知A,B 是空

间直角坐标系中异于O 的不同两点。

(1)①若A(1,2,1),B(0,-1,1),求OA

→×OB

→;

②证明:OA

→×OB

→+OB

→×OA

→=0。

(2)记△AOB 的面积为S△AOB,证明:S△AOB =

1

2

|OA

→×OB

→|。

(3)证 明:(OA

→×OB

→)2 的 几 何 意 义 表 示 以

△AOB 为底面,|OA

→×OB

→|为高的三棱锥体

积的6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2

第48页

视角5 圆锥曲线新定义

【例5】 定义:若椭圆C:

x

2

a

2+

y

2

b

2 =1(a>b>0)上

的两个点 A(x1,y1),B(x2,y2)满足

x1x2

a

2 +

y1y2

b

2 =0,则称A,B 为该椭圆的一个“共轭点

对”,记作[A,B]。已知椭圆C 的一个焦点坐

标为F1(-22,0),且椭圆C 过点A(3,1)。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求“共轭点对”[A,B]中点 B 所在直线l

的方程;

(3)设O 为坐标原点,点P,Q 在椭圆C 上,且

PQ∥OA,(2)中的直线l与椭圆C 交于两点

B1,B2,且B1 点的纵坐标大于0,设四点B1,

P,B2,Q 在椭圆C 上逆时针排列。证明:四

边形B1PB2Q 的面积小于8 3。

视角6 高等数学背景下新定义

【例6】 (2024·九省适应性考试)离散对数在

密码学中有重要的应用。设p 是素数,集合

X={1,2,…,p-1},若u,v∈X,m ∈N,记

u?v 为uv 除以p 的余数,u

m,? 为u

m 除以p

的余数;设a∈X,1,a,a

2,?,…,a

p-2,? 两两不

同,若a

n,? =b(n∈{0,1,…,p-2}),则称n 是

以a 为底b的离散对数,记为n=log(p)ab。

(1)若p=11,a=2,求a

p-1,?

;

(2)对m1,m2∈{0,1,…,p-2},记 m1?m2

为m1+m2 除以p-1的余数(当 m1+m2 能

被 p -1 整 除 时,m1 ? m2 =0)。 证 明:

log(p)a(b?c)=log(p)ab?log(p)ac,其中

b,c∈X;

(3)已 知n=log(p)ab。对 x∈X,k∈ {1,

2,…,p-2},令y1=a

k,?,y2=x?b

k,?。证

明:x=y2?y

n(p-2),?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3

第49页

附录: 高中数学重要公式

?集合

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2

n 个,真子集有(2

n -

1)个,非空真子集有(2

n -2)个。

?对数

(1)对数运算性质:如果a>0,且a≠1,M >0,N >0,

那么:

①loga(MN)=logaM+logaN;

②loga

M

N

=logaM-logaN;

③logaM

n =nlogaM(n∈R)。

(2)对数恒等式:a

logaN

=N(a>0,且a≠1,N>0)。

(3)对数换底公式:logab=

logcb

logca

(a>0,且a≠1,c>0,

且c≠1,b>0)。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sin

2α+cos

2α=1;tanα=

sinα

cosα

α≠kπ+

π

2 ,k∈Z 。

?诱导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α+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α-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α+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α-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α+β):tan(α+β)=

tanα+tanβ

1-tanαtanβ

T(α-β):tan(α-β)=

tanα-tanβ

1+tanαtanβ

?辅助角公式

asinx+bcosx= a

2+b

2 ·sin(x+φ)tanφ=

b a 。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1)倍角公式:S2α:sin2α=2sinαcosα;

C2α:cos2α=cos

2α-sin

2α=1-2sin

2α=2cos

2α-1;

T2α:tan2α=

2tanα

1-tan

(2)降次公式:sin

2α=

1-cos2α

2

;cos

2α=

1+cos2α

2

?解三角形

(1)三角形面积公式:

S△ABC =

1

2

absinC=

1

2

acsinB=

1

2

bcsinA。

(2)正弦定理:

a

sinA

=

b

sinB

=

c

sinC

=2R(R 为三角形

外接圆半径)。

用角表示边:a=2RsinA;b=2RsinB;c=2RsinC。

(3)余弦定理:a

2 =b

2 +c

2 -2bccosA;b

2 =a

2 +c

2 -

2accosB;c

2=a

2+b

2-2abcosC。

推论:cosA=

b

2+c

2-a

2

2bc

;cosB=

a

2+c

2-b

2

2ac

;

cosC=

a

2+b

2-c

2

2ab

?导数的运算

(1)几种常见的导数

①c'=0(c为常数);②(x

α )'=αx

α-1(α∈R,且α≠0);

③(sinx)'=cosx;④(cosx)'= -sinx;⑤(a

x )'=

a

xlna(a>0,且 a≠1);⑥ (e

x )'=e

x ;⑦ (logax)'=

1

xlna

(a>0,且a≠1);⑧(lnx)'=

1

x

(2)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①[f(x)±g(x)]'=f'(x)±g'(x)。

②[f(x)g(x)]'=f'(x)g(x)+f(x)g'(x)。

特别地,[cf(x)]'=cf'(x)(c为常数)。

f(x)

g(x)

?

?

??

?

?

??'=

f'(x)g(x)-f(x)g'(x)

[g(x)]2 (g(x)≠0),

特别地,

1

f(x)

?

?

??

?

?

??'=-

f'(x)

[f(x)]2(f(x)≠0)。

??平面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已知非零向量a=(x1,y1),b=(x2,y2),夹角为θ(0≤

θ≤π)。

(1)数量积:a·b=|a||b|cosθ=x1x2+y1y2,

(2)模:|a|= x

2

1+y

2

1 ,|b|= x

2

2+y

2

2 。

(3)平行:a∥b⇔a=λb⇔x1y2-x2y1=0。

(4)垂直:a⊥b⇔a·b=0⇔x1x2+y1y2=0。

(5)夹角:cosθ=

a·b

|a||b|

=

x1x2+y1y2

x

2

1+y

2

1 x

2

2+y

2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4

第50页

??等差数列

(1)通项公式:an=a1+(n-1)d(其中首项是a1,公差

是d)。

(2)前n项和公式:Sn=

n(a1+an)

2

=na1+

n(n-1)

2

d。

(3)等差中项:若A 是a与b的等差中项,则2A=a+b。

??等比数列

(1)通项公式:an=a1q

n-1(其中首项是a1,公比是q)。

(2)前n项和公式:Sn=

na1(q=1),

a1(1-q

n )

1-q

=

a1-anq

1-q

(q≠1)。

?

?

?

??

??

(3)等比中项:若G 是a 与b的等比中项,则

G

a

=

b

G

,即

G

2=ab(或G=± ab,ab>0,等比中项有两个)。

??柱体、锥体、台体、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1)设c',c分别为上、下底面的周长,h为高,h'为斜高。

①直棱柱:S侧 =ch,V=S底 h。

②正棱锥:S侧 =

1

2

ch',V=

1

3

S底 h。

③正棱台:S侧 =

1

2

(c'+c)h',

V=

1

3

(S上底 + S上底 S下底 +S下底 )h。

(2)设l为母线长,r为圆柱、圆锥底面圆的半径,h 为高,

r',r分别为圆台上、下底面圆的半径,R 为球的半径。

①圆柱:S侧 =2πrl,S表=2πr(r+l),V=S底l=πr

2h。

②圆锥:S侧 =πrl,S表=πr(r+l),V =

1

3

S底 h=

1

3

πr

2h。

③圆台:S侧 =πl(r'+r),S表=π(r'

2+r

2+r'l+rl),

V=

1

3

(S上底 + S上底 S下底 +S下底 )h

=

1

3

π(r'

2+r'r+r

2)h。

④球:S表=4πR

2,V=

4

3

πR

3。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点到直线的距离

PQ= |AP

→|

2-|AQ

→|

2 = a

2-(a·u)2 。

(2)点到平面的距离

PQ= AP

→·

n

|n|

=

AP

→·n

|n|

=

|AP

→·n|

|n|

(3)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若异面直线l1,l2 所成的角为θ,其方向向量分别为u,

v,则cosθ=|cos<u,v>|=

u·v

|u||v|

=

|u·v|

|u||v|

(4)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sinθ=|cos<u,n>|=

u·n

|u||n|

=

|u·n|

|u||n|

(5)平面与平面的夹角

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是n1 和n2,则平面α 与平面

β的夹角即为向量n1 和n2 的夹角或其补角。设平面

α 与平面β的夹角为θ,则

cosθ=|cos<n1,n2>|=

n1·n2

|n1||n2|

=

|n1·n2|

|n1||n2|

??弦长公式

(1)直线与圆相交的弦长:|AB|=2 r

2-d

2 (d 为圆

心到直线的距离)。

(2)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

|AB|= 1+k

2

AB (xA +xB)2-4xAxB = 1+

1

k

2

AB

·

(yA +yB)2-4yAyB 。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1)排列数公式:A

m

n =n(n-1)(n-2)…(n-m+1)=

n!

(n-m)!

(n,m∈N

* ,并且 m≤n)。

(2)组合数公式:C

m

n =

A

m

n

A

m

m

=

n(n-1)(n-2)…(n-m+1)

m! =

n!

m! (n-m)!

(n,m∈N

* ,并且 m≤n)。

(3)二 项 式 定 理:(a+b)n =C

0

na

n +C

1

na

n-1b

1 + … +

C

k

na

n-kb

k +…+C

n

nb

n (n∈N

* ,k=0,1,2,…n)。

??概率

(1)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如果事件 A 与事件B

互斥,那么P(A∪B)=P(A)+P(B)。

(2)相互独立事件:如果A 与B 相互独立,则P(AB)=

P(A)P(B)。

(3)条件概率:P(B|A)=

P(AB)

P(A)

,P(A)>0。

(4)全概率公式:设A1,A2,…,An 是一组两两互斥的事

件,A1∪A2∪…∪An =Ω,且P(Ai)>0,i=1,2,…,n,

则对任意的事件B⊆Ω,有P(B)=∑

n

i=1

P(Ai)P(B|A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5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