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123143226

发布时间:2024-1-23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微信图片_20240123143226

1目录一、教海探例.................................................................................................... 1教学设计 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 韩帅2教学设计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杨靖10教学设计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于海强16二、三尺匠心..............................................................................................35“雄关漫道”从头越——我的开学第一课.................................. 马小敏35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地理情景体验教学探究...............................陈奇霞39从两次考试作文题看“辩证思... [收起]
[展开]
微信图片_20240123143226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1

目录一、教海探例.................................................................................................... 1教学设计 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 韩帅2教学设计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杨靖10教学设计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于海强16二、三尺匠心..............................................................................................35“雄关漫道”从头越——我的开学第一课.................................. 马小敏35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地理情景体验教学探究...............................陈奇霞39从两次考试作文题看“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李洪春44基于“模型认知”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策略...............................张润霞49好课是认真准备出来的..................................................................... 刘宁54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高利霞56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邬昕怡61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 孙媛65

第3页

2

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韩帅一、教学分析:

1.课标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必修课程必修 1 模块中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定律”主题下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为: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解读》对课程标准的解释为:理解牛顿运动第二定律,要重视让学生体会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步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观念,以牛顿运动定律为载体,提升物理素养水平。

2. 内容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高中物理的核心。本章第一节应用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直接因果关系,定性的描述了运动状态改变跟力和质量(惯性)的关系。第二节实验课用控制变量法定量地探究了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前两节内容为本节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奠定了理论和实验的基础。本节第一课时在前面两节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并总结了牛顿运动定律的六大性质。本节第二课时的重点是结合例题分析初步体会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规范,联系生活自我探究设计加速度计和了解太空中如何测量质量的方案等情境来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同教海探例

第4页

3

时促进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为后三节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作用。

3.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经历了实验探究、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并通过对实验结论分析加工的基础上得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普适性只是体现在了理论上,为了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应该充分利用情境和问题(例题解析)、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习过程中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理观念);(2)掌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正确解题步骤和规范性(科学思维);(3)掌握将牛顿第二定律理论分析生活中物理现象能力(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和责任);

2、评价目标

(1)从物理观念维度看,通过对简单的例题分析,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

(2)从科学思维维度看,第一,通过对加速度计设计这一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引发学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定性和定量对相关问题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提出设计方案。第二,通过例题的分析和规范解答,初步形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规

第5页

4

范。第三,尝试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多角度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

(3)从科学探究维度看那,先定性探究加速度计角度大小和加速度的关系,再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分析加速度和偏离竖直角度的关系,进而可以设计出一个粗略测量加速度的仪器。(4)从“科学态度和责任”维度看,通过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在太空测质量,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三、教学策略:

1.策略与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这节课的主要难点是对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深入理解,因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是这节课的核心。本教学设计中采用结合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和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等方法来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的理解。

2.流程图

第6页

5

三、教学过程:

一.课题的引入

复习引入:

l、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2、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进一步提出问题,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作用力、质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二.新课教学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实验,我们证明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第7页

6

师:如何用数学式子把以上的结论表示出来?(学生看书学习5分钟)生:a∝F/m

师:我们可以把上式再变形为 F∝ma.

师:如何把以上式子写成等式?

生:需要引入比例常数 k,F=kma

选取合适的单位,上式可以,简化。前面已经学过,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其实,国际上牛顿这个单位是这样定义的:质量为1kg的物体,获得 1 m/s

2的加速度时,受到的合外力为1 N,即1 N=1kg·m/s

2.

可见,如果各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则 k=1,F=ma

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师:牛顿第二定律不仅描述了 F、m、a 的数量关系,还描述了它们的方向关系,结合上节课实验的探究,它们的方向关系如何?

生:质量 m 是标量,没有方向.合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师:对,我们如何用语言把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出来呢?

生: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

师: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一致,我们说牛顿第二定律具有同向性。

[讨论与交流]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5 分钟)

(多媒体演示课件)一个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某一时刻开始受到

第8页

7

一个方向向右、大小为 5 N 的恒定外力作用,若物体质量为5 kg,求物体的加速度.若 2 s 后撤去外力,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物体2s后的运动情况如何?

师:请同学们踊跃回答这个问题.

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可得 a=F/m,代入数据可得a=lm/s2,2s 后撤去外力,物体所受的力为零,所以加速度为零.由于物体此时已经有了一个速度,所以 2 s 以后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师:刚才这位同学说 2s 后物体不再受力,那么他说的对不对呢?生:不对.因为此时物体仍然受到重力和水平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又是多少呢?

生:仍然是零,因为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零,牛顿第二定律中物体所受的力是物体所受的合力,而不是某一个力.师:非常好.以后我们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即用物体所受的合力来进行处理.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所学的牛顿第二定律是把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的桥梁,是我们解决许多力学问题乃至其它方面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武器,因此,我们必须很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它。同时,我们在本节课所学到的方法,也是人们研究自然改造自然、社会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更需要去掌握并学会运用

四.作业

1、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

第9页

8

们用力提一个很重的箱子,却提不动它,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这种情况

(B)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这种情况,产生物体加速度的力应该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C)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这种情况,只是产生的加速度太小了,我们感觉不到

(D)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这种情况,因为箱子受到的合外力为0,故加速度为 0

2、量是 2kg 的物体,只受到互成 90°角的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都是14N。这个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是多少?沿什么方向?五.板书设计:

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公式(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 合=ma

(3)单位关系 1N=1kg·m/s

2

五、教学反思:

牛顿第二定律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它实际上也是整个力学的重点内容,所以能否正确掌握这一定律对今后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教材为降低难点,安排了第二节作

第10页

9

了塾铺。同时,在实验上由定量讨论得的结论,改为定性研究得到结论,这样做实验上虽然降低了要求,但却造成了得出定律表达式的难点,因此,教学中必须设法突破这一难点,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第11页

10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杨靖1.教学内容分析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 1 分子与细胞》(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 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内容,其中包括“细胞中的糖类”、“细胞中的脂质”三部分内容。课程安排为 1 课时学习。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糖类和脂质的分类及其作用,课标对这节课的要求是“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本节内容连同本章其它的章节是对细胞的分子组成的学习,是学习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同时,这节知识还会为后续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2.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生物学基础知识不扎实,遗忘了初中学习过的知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但糖类与脂肪和学生的联系密切,他们会产生很强的好奇心,学习积极性较高,因此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不断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讲解内容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联系生活实例解释,利用表格形式对糖类和脂质进行比较,以此来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

3.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对糖类和脂质的结构分析,以及自主阅读教材说出糖类和脂

第12页

11

质的种类和作用。(生命观念)

2.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自主阅读教材阐明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科学思维)

3.通过讨论过量摄入糖类和脂肪会产生各种疾病,学会合理控制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树立健康饮食的观念。(社会责任)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1、多糖和脂肪的分子结构及作用2、糖类与脂肪的相互转化

5.学习评价设计

本节内容简单,但知识点杂,如果一味的讲授知识点会相对枯燥。因此在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创设真实情境与问题情境,引导思考。比如:创设学生军训不吃早餐晕倒的情境,归纳出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然后从生活中的糖类引入糖类的概念,进而深入学习糖类的化学式,再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找出单糖、二糖、多糖各自的种类、功能和分布,锻炼学生阅读归纳能力;脂质的学习,直接利用书本上吃素但长得很胖的鹅为例子,引出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6.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教师活动 1

通过学生军训不吃早餐体力不支的情境,提问:医生让学生吃什么来恢复体力?进而导入糖类的学习。

第13页

12

学生活动 1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尝试回答:冰糖、葡萄糖等糖类。活动意图说明: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环节二:

教师活动 2

问题一:你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的糖类吗?糖类都是甜的吗?然后让学生判断哪些属于糖类,接着分析糖类的分子组成,并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3-25 页的内容,完成归纳表格的填写(糖类的种类、分布、功能)学生活动 2

学生思考并分析多媒体呈现的馒头、土豆食品甜味添加剂等图片,认识到糖类并不都是甜的。

活动意图说明:用这种与生活偏差很大的现象加深学生对糖类的理解,让学生投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三:

教师活动 3

问题二:我们要科学地判断一个物质是不是糖类,得从分子水平来分析,糖类由哪些元素组成?糖类分为哪几种?常见的单糖、二糖和多糖有哪些?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分别又有什么功能?学生活动 3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主阅读教材 P23-P24 页,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归纳表格的填写

第14页

13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能明确学习目标,自主阅读归纳信息,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阅读的能力,提升学习时的成就感。落实目标1

环节四:

教师活动 4

问题三:你们喜欢吃肥肉吗?肥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有哪些?说出脂质的种类、分布及作用?为什么鸭子吃素也长胖呢?为什么和尚吃素也会有胖和尚?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应如何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学生活动 4

学生带着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 P25-P27 的内容,完成归纳表格。学生思考并回答。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自主阅读归纳信息,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糖类与脂肪的转化关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运用实例进行分析可以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糖类和脂肪知识分析并反思自身膳食习惯,形成健康饮食的观念。落实目标 1、2、3

环节五:

教师活动 5

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 5

学生根据板书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归纳总结。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7.板书设计

第15页

14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某同学未吃早饭,突然头晕,校医给他喝葡萄糖水,这样做主要是( )

A、补充水分 B、提供各种营养C、满足能量需要 D、稀释血液

2、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 )

A、糖原和纤维素; B、淀粉和糖原;C、淀粉和纤维素; D、蔗糖和麦芽3.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属于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储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

第16页

15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本节课充分使用智慧黑板实现师生互动。10.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内容的知识点比较零碎,对于糖类、脂质的种类、作用以及转化难以理解,因此要比较糖类与脂肪分子的结构再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功能。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概念图的方式,归纳整理糖类、脂质的概念。

第17页

16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于海强一、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二、专题解读:

本专题标题为“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其对应的时空定位为中国古代的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一时期从横向看主要是两宋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夏政权形成并立局面,这一局面由元朝的统一宣告结束;从纵向来看,主要经历了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即:一、辽宋夏金的长期政权并立。二、统一的元朝,前后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形成明显的递进关系。

辽宋夏金并立到元朝的统一,是我国古代史的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一、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发生了重大且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经济、文化与社会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二、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到隋唐一统,两宋时期,北方新崛起的辽、金、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由此进入统一多民族发展的新阶段;元朝一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虽存续时间短,但影响巨大。

基于上述时代特征,结合课标要求,本专题应结合两条线索展开学

第18页

17

习: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化;二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文明的多样化发展与其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巨大作用。

本单元共分四课内容。第 9 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第 11 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其中第 9 课、第 10 课主要介绍了这一时期政治,以两宋的政治与军事为主要内容,另外辽、夏、金的重要政治制度也有所涉及,例如辽代南北面官制、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对元朝的行省制、宣政院等也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第 11 课、第12 课同样以两宋为主体,展现这一时期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关于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探究的主题:一、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二、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结果的评价。三、元朝行省制、宣政院及其它边疆治理措施的深远影响。四、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与社会的深刻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1)第 9 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这一子目内容是单元重点。从内容本身来说,这一子目展现了北宋时我国古代政治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本专题第一条线索即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的重要体现;从叙事的逻辑关系上来说,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与北宋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和王安石变法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对本子目内容掌握欠缺会严重影响

第19页

18

后续的学习。同时,本子目也是难点之一,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本子目知识点非常密集,学生掌握有难度;二是因为宋代制度本身的极其复杂性,老师也很难理清思路并向学生介绍清楚。“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这一主题在教材中被细化为三部分,即收权、分权与崇文抑武。结合唐末五代以来的相关事实我们就会发现以上三个措施是针对唐末五代以来地方割据的混乱状态的具有针对性的举措。所以,讲授这一子目时,我们可以将唐末五代以来的“弊政”作为切入点,这样学生更能理解宋初实行这些举措的目的。(2)王安石变法这一子目内容多且复杂,另外还有一定的专业性,很多概念性的内容学生理解有难度。本子目学习应警惕两大误区:一,对王安石变法内容一一罗列,除浪费时间外,很容易误导学生在具体十几项内容上下功夫,不能对变法本身有一个整体认知,脱离了学习目标。二,对于变法的结果和影响简单描述,学生不能全面客观看待,尤其可能会忽略此次变法的问题所在,学生容易产生片面肯定变法的思维习惯。因此,个人建议,根据教材第二子目“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中介绍的“积贫”“积弱”与第三子目中的“庆历新政”,首先让学生有一个整体认知:王安石变法并非独立的历史事件,二是为了革除宋初以来的积弊,承接“庆历新政”的一次变法改革运动,这样首先形成了完整的逻辑链,又对学习变法举措与影响起了引领作用。第二步,变法措施我们整体可将其概括为“开源节流,富国强兵”,对应前述“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提纲挈领,学生在对其形成整体认知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自行归纳理解变法内容,教师再择其要点如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保甲

第20页

19

法等适当讲述。

对于结果和影响,这时候学生的认知往往是在对其片面肯定的层面,就历史事实而言,王安石变法整体上是不成功的,但学生往往会走进片面肯定王安石变法的思维误区,这里就需要运用多种史料生成问题研究,例如可以利用《宋史》中关于王安石及其本人变法的相关内容、梁启超《王安石传》等。

总之,这一部分内容不能简单化描述。(2)第 10 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根据前述学习目标要求,本课我们要认识到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所以本课第三目内容“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及第四目“元朝的民族关系”为本课重点。两目内容共同展现了我国古代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元朝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举措,如行省制等,影响深远。这两目内容虽然较多,但理解并没有多大难度,所以个人建议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讲清基本概念(如行省制、宣政院等),综合运用多种史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形成历史结论。(3)第 11 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本课各部分共同展现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各部分内容都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经济重心南移尤为重要。由于经济发展、社会变化等问题复杂深刻,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内容在这一专题中也属于难点。

关于这一时期经济与社会变化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个人认为较为理想的方法是词、史、画三种史料的综合运用,即进行问题探究时,选

第21页

20

取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绘画尤其是风俗画,文字史料并有机结合,可取得如下效果:其一,对同一问题,以较为生动的文学作品和绘画进行描述,加以文字史料做旁白,学生能够较轻松的对这一时期各方面的变化有深刻的认识。其二,对于这一时期的经济、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可以用较为适合的史料类型呈现并将其整合,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变化的认识更加具象、立体。

关于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现存史料相当丰富,我们可以利用图表教学,并将这一时期南北方人口(或户口)经济总量、税收总量等各项数据生成表格,用具体数据直观地体现这一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程度,形成直观认识。另外,还可以利用“教育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这一常识性结论反证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4)第 12 课 辽夏金元的文化

本课第一子目内容“儒学的复兴”,程朱理学对中国古代思想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同时,这一部分内容有很深的哲学思维,复杂又抽象,也是本课的难点。关于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本人认为应把握一下两点:一结合前部分内容,形成完整逻辑链。从魏晋之际儒学的危机入手,让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儒学本身思想僵化是因为缺少佛道两家那样的最高理论始源与原则,再联系到本课所讲的“理”或“天理”恰好是儒学家所提出的理论始源与最高原则,使学生能够对抽象的概念有较为清晰理解。二理清关键内容的关系,形成清晰的理论体系。理清“理”与“三纲五常”的关系,二者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抽象概念与具体原则的关系,即抽象与具

第22页

21

象的关系,宋代儒学家将“理”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为人类社会的“三纲五常”,使这一塑造人性的原则上升到哲学高度;理清“天理”与“人欲”的关系,这里要注意,需将概念作准确阐释。还需注意,关于\"“存天理,灭人欲”,需要引导学生将此理论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充分考虑其目的作用及时代局限等因素,对其形成客观认识。

四、教材解读

本专题围绕“辽宋夏金元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两大主题横向展开,其基本内容是围绕主题一而设计,即将本专题分为三大部分,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主题二则在三大部分具体内容中很明显地体现出来。

第 9 课第 10 课主要涉及政治方面,其中第9 课将两宋时期政治方面的变化。四个子目紧密联系,形成完整逻辑链:第一子目介绍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弊端。其中“积贫”“积弱”为第三目“王安石变法”做铺垫。以上三目尤其是北宋的积贫积弱与边境压力造就了最终南宋偏安的局面,即第四目内容。第 10 课与第 9 课属于这一时期政治方面内容,主体放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上,与第 9 课内容形成横向上的并列关系。本课最后两目内容值得注意,这两目内容主要介绍元朝的政治体制与边疆治理、民族关系等,这部分内容既体现的是这一时期国家治理的新发展,也是我国统一多民

第23页

22

族封建国家进入到一个新高度的体现。

第 11 课分四个子目,其逻辑顺序是先讲经济,然后介绍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经济方面按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叙述方法依次讲述农业、手工业、商业与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即经济重心南移。社会变化则放在第四子目。

第 12 课四个子目内容安排上首先遵照文化史的一般叙述形式即先思想再文学艺术最后科技。另外,横向上也展现了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逻辑关系。

对比初中教材来看,这部分内容在知识体系上,学科素养培养方面,历史认识三个方面有所完善。再知识体系上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如王安石变法,宋与辽夏金元边境贸易、榷场、官方贸易及社会生活变化等,新增内容让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学生对时代特征的认知更加清晰;在学科素养培养方面更见功夫,从这部分内容增加的如“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背景”“王安石变法”等内容来看,更注重学生时空观与唯物史观的培养。新增的“蒙古收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大理政权、四大汗国、邮驿制度等及文天祥从容就义等内容”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提升。相比文中旧教材,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可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旧教材奖统统以历史时期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即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分列在三本教材中,王安石变法内容则被放到选修部分;统编教材则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整合为一个专题,粗外,又增加了少数民族政权建设,民族关系、少数民族的经济及文化发展状况,对比来看,新教材明显比旧教材内容更加完整。

第24页

23

五、重要概念:

青苗法:是中国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熙宁二年(1069 年)颁布施行。其主要内容为政府将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此法源于唐代中期,最初为皇帝创收之用,到宋代,青苗法在增加政府收入同时又兼有抑制民间高利贷的目的。王安石想借此法在在抑制兼并之家盘剥农民的同时,想要为政府财政“开源”。但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不少地方官员强制百姓向官府借贷,官员随意增加利息,放贷与收贷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也未能有效抑制民间高利贷之风。朝廷虽对上述问题有所调整,但效果不大。总体来看,青苗法一方面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对其\"富国\"、\"强兵\"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民,但另一方面由于青苗法实施过程中官吏个人意愿及目的、地区差异、腐败、制度缺陷等等因素的影响,总体上民户深受其害,并未能够实现王安石最初\"富民\"的目的。最终,此法在神宗去世后被废止。

转运使:中国古代主管运输事务的官职,最早设置于唐代,目的是将江淮地区所产粮食经洛阳转运至唐王朝的统治中心关中地区,安史之乱后,随着北方粮食产量的减少及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唐政府对江南愈加依赖,转运使地位遂越来越重要。到宋代,转运使则主要为削夺地方权力而设,其职权不断扩大,除掌管地方财政外还兼有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等职能,到宋真宗时期,转运使已成为一路最高行政

第25页

24

长官,后为分割其权,设立了提点刑狱司,安抚司等机构。西夏,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受中原王朝影响也设置了类似机构。元朝沿袭此项政治机构,专管财赋。此后明清直到民国时期扔烟有转运使的存在。宣政院:是中国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的国家机构,主要负责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1264 年,忽必烈命八思巴主持建立西藏地区的行政体制,并在中央建立一个管理全国佛教事务以及西藏地区事务的机构,叫做总制院,后经尚书右丞桑哥奏请,依照唐代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的典故,改名为宣政院。宣政院的设立表明西藏地区已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是我国古代设置的颇具特色又行之有效的地方管理体制。三司:五代和北宋时期官职。由唐朝中期设立的财政使职官演化而来,玄宗以后户部、盐铁转运、度支三个使职官地位上升并在唐朝后期成为独立的财政机构,五代时期三司职能较唐朝有所变化,到北宋时期,三司则由最初协调国家财政收支的官职变为总领国家财政地位仅次于二府宰相重要机构,皇帝通过三司这一机构直接控制了全国的财政大权,借此达到了加强皇权的目的。但北宋三司的设立破坏了原有各部门的职能和权力,政府内部权责划分混乱,出现诸多问题。宋神宗在位时废除三司,恢复了三省六部制,三司财权仍归户部。这里需要注意区分历朝历代三司的不同概念,如秦汉时期三司是指三公,明代三司是指地方三个机构。

第26页

25

澎湖巡检司:或称澎湖寨巡检司,设置于澎湖列岛。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始设,元朝政府管辖澎湖、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隶属于福建省泉州路,是我国在台湾及其附近地区正式设置管理机构的开始。澎湖巡检司的设立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它充分说明早在12、13 世纪左右台湾及澎湖列岛地区就已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草市:一般是指乡村定期集市,在南方地区也称墟市。其起源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建康就曾设”草市尉”,唐代时在一些交通要道水旱码头地区兴起一些草市,唐朝末年至五代更加兴盛,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乡村经济获得了更大程度的发展,草市达到比较完备的程度,有些地区已经由草市发展为商业市镇。草市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一步步走向繁荣的重要体现。

榷场:是辽宋夏金时期各政权之间在交界处设置的互市贸易场所,和平时期会定期开设。榷场内贸易受政府严格控制,政府享有贸易优先权,榷场领辖于所在地区的监司及州军长吏,又另设专官,稽查货物,征收商税。各政权对榷场交易的商品种类也有严格规定。如北方的战马,南方的铜铁、硫黄、焰硝、箭笥之类军用物资,一般都严禁出境。宋朝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通过榷场贸易各取所需,宋朝输入辽夏金的牲畜,皮货等,辽夏金则以此换取宋朝所产的如粮食、茶叶、布匹等。榷场贸易与民间走私贸易并行,共同成为这一时期各政权之间贸易的主要途径。

第27页

26

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北宋初年,四川地区使用用铁钱,不易携带,流通很不方便,于是,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代替铜钱流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成为了真正的纸币。交子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它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理学:宋代产生的哲学流派,又称宋学,也可称道学。是宋代儒学家在继承前代思想的基础上,吸收道教特别是佛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构建了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理学的思想核心“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又是统治者权力合法性的依据,因此,理学在南宋时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朱熹则为理学之集大成者。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话本: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因为是当时民间说话艺人说唱故事所用蓝本,故称话本。语言通俗,多以历史故事和社会生活、民间传说等为题材,分“平话”与“小说”两种形式,平话一般篇幅较长,情节复杂,主要讲述历史故事;小说一般讲公案、志怪故事,篇幅较短,主题突出,感情真挚。流传下来的话本主要有《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等。

第28页

27

五、学科素养培养分析

1、时空观:通过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结果、影响的阐述,培养学生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下 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辽宋夏金在空间上的横向联系及其与元代在时间上的纵向联系,理清这一时期辽宋夏金元的时空关联,培养学生善于利用时空观整合复杂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对王安石变法影响的正确认识,明确在特定时空框架下历史事物的思想;通过对宋明理学背景的分析,明确宋代儒学所处的特定时代,引导学生借助时空观念加深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理解。

2、唯物史观:通过学习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与影响,通过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加深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掌握;通过认识我国古代科技城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主要作用”这一主要唯物史观;通过对王安石变法内容及影响的全面、客观认识,掌握正确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通过对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思想内容及其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通过理解元代行省制、宣政院及其他边疆治理措施对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史料实证:学习本单元一些基本问题时,引导学生恰当运用各种史料,如地图、文献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类型史料解决历史问题

第29页

28

的能力。在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挖请按时变法、元代行省制、宣政院及各项国家治理方面的评价,通过选取史料、辨析史料价值,正确对史料进行取舍,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史料,明确史料价值的能力;在探讨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关问题时,运用地图、文献、绘画、文学作品等对某一相关历史问题进行多种史料的互证,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多种类型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孤证不立”的基本史学原则。

4、历史解释:学习本专题,需要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如中央集权、青苗法、行省制等作出准确的解释;关于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及元朝国家政治等方面的原因、特点、影响等作出解释;正确辨析出教材行文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文字,并尝试分析出现这些解释的原因,加以解释说明。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形成的结论全面、客观、准确。

5、家国情怀: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宋代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能够正确看待宋代政治体制的优缺点,提高忧患意识;理解辽宋夏金元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体会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增强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而奋斗的意识,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认识王安石变法的是非功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总结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增强社会责任感,感受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熟悉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增强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认识中国多民族国家文化的多样性,熟悉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增强对少数民族的尊重。

第30页

29

教学设计示例: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授课人 张玉龙 授课时间班级 授课年级课程标准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2. 通过了解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和影响,培养学生在特定时空框架内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时空观念3. 3.通过史料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4.感悟古代改革家不断变革、调整政治制度的创新精神。(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2.教学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王安石变法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法

第31页

30

讲授法、史料研习、词史画互证法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1.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2.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板书设计第 24 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成一、 体系形成的背景

二、 体系建立的过程

三、 体系该如何评价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通过教材导语部分《雪夜访普图》及文字材料引入新课

设置问题:北宋建立后,对于唐末五代以来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局面,宋太祖及其后继者该学生思考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

第32页

31

如何解决?

一、“防弊”之政: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

1. 用一段史料说明北宋加 强 中 央 集权的背景。

2. 设置学习任务:归纳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用结构图的形式说明宋代中央权力分配,对比汉唐中央官制,归纳相权、君权的变化趋势;通过材料的呈现介绍宋代地方权利的分配,引导学生理解“地方权利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的含义。

3.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宋代政治制度的1. 根据文字材料,结合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政权并立的相关史实,理解宋初加强中央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第33页

32

积极影响,并引出下一目题: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集权的背景。2. 总结归纳。二、“流弊”之政: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

1. 通过文字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宋朝的积贫局面形成的原因。2. 通过文字材料,理解宋朝的积弱的表现。3. 介绍“靖康之变”的相关史实,并引导学生理解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阅读材料,总结归纳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第34页

33

三、“除弊”之策:

王安石变法

1.借助史料介绍庆历新政的相关内容,介绍范仲淹的结局。2.梳 理 改 革 措施和作用。通过材料阅读对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进行思考。3.通过材料突出王安石勇于改革,开拓进取精神,引导学生思考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唯物史观。【武将的热忱——岳飞抗金】介绍岳飞的个人经历,通过诗词感悟岳飞的爱国情怀。

知道,了解提取材料信息,总结归纳,学生思考,感悟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家培养学生国情怀,树立正确价值观。

第35页

34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1.本课课件内容过多,史料运用频繁,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可能导致过渡依赖课件导致板书不足,学生理解难度大,容易脱离教学实际。

2.史料选取应贴合学情,针对高一学生可适当选取史料,在字数内容和理解难度上必须有所控制,需要在选取史料的过程中符合学生认知、学习规律,尊重教学的灵活性。4.在实际讲述过程中更应形成历史情境和问题链,帮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针对课后讨论也应继续更新,在下一节课做好知识回顾和问题解答。

第36页

35

雄关漫道”从“头”越——我的开学第一课——马小敏内容提要: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要对学生进行入学的思想教育,做好高中学习地一切准备。从思想上到学习上,再到行为上都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鼓励学生一路向前,努力向上,做好准备迎接新学期,用新得学习态度、方法,迎接新的大挑战,助力学生开启不一样的学习历程。关键词:遇见 认识 准备 规范 习惯 能力成功董卿在《朗读者》遇见这一期的开场白中这样说: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也希望从今天开始,你我在这里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下面我们就从认识开始。

一、认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一)语文就是生活。

从我们踏进校门的那一刻我就认识它了,截止现在近30 年了,我却从未细心思索过、摸索记忆,寻找每一个背影…。世界就是那么奇妙,不搜还不知道,这一搜可没把我吓坏。语文似乎无处不在。“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人”。擦亮双眼,就会发现,语文就在我们身三尺匠心

第37页

36

边。当你生气时,语文它来抚摸你的心伤,告诉你要学会坚强,当你郁闷时,它会为你送来阳光;当你不知所措无从可去时,它会给你引导方向。在我们长途的求学旅途中,语文是带累时的港湾,它是让你走上正途的引导者!重视语文,会发现生活是广阔,语文的美妙。让我们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到广阔的生活采取属于我们自己的花朵吧!

(二)语文是工具。

吕叔湘先生说到的一段话,让我为之一振。他说:语文是工具,语文水平低,影响别的学科的学习,有的数学老师、物理老师诉苦,说是得兼做语文老师。少数语文老师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

记得小时候,我的语文成绩和写作水平在班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后来因自己懒于读课外书,也不愿在之乎者也上下功夫,导致自己老觉得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是我的弱项,过早的给自己贴上标签,以致后来学了理科,觉得的语文够用就好,这种心理暗示,就像跳蚤效应一样,将自己框在了自己设定的标准高度下。今日,在读于永正先生的书时,不但让我自己找到了童年里语文没学好的根源,也更让我明白了,作为国人,语文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工具,只有学好了这门学问,才能更好的运用这门工具,才能更好的服务其他学科,也更有希望在其他领悟上有所拓展。

二、准备。(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一)准备吃苦。

学习本身这件事情,永远是一个苦差事,它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俞敏洪曾经在演讲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也记得看过一位老师的文章,

第38页

37

他写道:这世间,充盈着太多的愁肠百结,而学习,却是每个孩子最平等的机会。你付出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就能收获粒粒皆辛苦的果实,青春年少时对学业的懈怠,会让你成年后茫然失措。而高中这三年更是需要你“两不见太阳”的吃苦、坚持,才能在三年后收获一张大学的入门券。

(二)准备放弃。

俗话说:有舍才有得。我们要放弃一切玩耍的时间,放弃不必要的人际交往,甚至放弃一部分休息的时间,因为他们无形之中浪费了我们的宝贵时间、经历、还有金钱,只有舍得放弃这些,抓好每一个能够用来充实自己的机会,才有可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为自己博得一席之地。

三、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处处需要规则。人们遵守规则,生活才会有秩序,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规则是为了保证我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学校制定了各种纪律和行为规范。这些校纪校规就像校园里的“红绿灯”,时刻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言行要有规矩,学习也要有一些规范。

(一)早读(张嘴出声大声读,不吃不睡不乱做,背诵朗读加检测,早读才算不白过。)

(二)课上(听课认真勤思考,笔记方法要记牢,说话书写有规则,考试一定差不了。)

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我祝愿大家都能成为巨匠。

四、习惯。(好习惯是成功的助推器,坏习惯是成功的绊脚石。)

第39页

38

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被习惯所塑造的,优异的成绩来自于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冲动。”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俗说话:“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学习习惯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不自觉行为,它需要外部的强制力量;第二层次是较自觉的行为,它不需要外部的监督,但还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最高层次是自动性行为,它既不需要外部监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是一种定型动作习惯。学习习惯包括很多内容,在这里将其慨括为:阅读自学习惯、总结归纳的习惯、观察思考的习惯、切磋琢磨的习惯、练后反思的习惯等。

五、能力。(以“六一居士”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写一笔好字

练一口普通话

练就一张铁嘴

背一肚子名篇佳句

写一手好文章

有一颗敏锐的心

六、成功(成功没有奇迹,只有轨迹)不要想我们从哪里来,也不要想我们要到哪里去。成功只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解决好一个个问题,弄明白一道又一道难题,以奋斗之姿,风雨兼程。相信,星光不负赶路人。主要参考文献:

《朗读者》

《生活即语文》

叶圣陶教育名言录

第40页

39

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地理情景体验教学探究——陈奇霞内容提要:情景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立生动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态度体验,进而辅助学生理解教材,同时还能让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充分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寓教于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地理 情景体验“孟母三迁”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其意义在于启示教育者:环境对教育有巨大的影响。将知识融入学生所处的环境中,形成更具有亲和力的情景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分析了情景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潜在价值,并以中学地理教学为例,举例探析了情景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意义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创设教学情景,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降低。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情景教学法应运而生,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1.2 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41页

40

如果地理教师能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乐趣,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而且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地理思维,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还可以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探究兴趣,保证他们在互动过程中高效地掌握地理知识与技能,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二、情景式教学的必要性和潜在价值

中学生对陌生事物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模仿欲望,如果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中学生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较为抵触,更乐于接受生动的情景式教学模式。因此,教师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模式,尝试和推行情景式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潜在的高效学习价值也是不可估量。三、情景式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3.1“逛+吃”的生活设计式情景教学

在接触一门学科之初,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这门课的第一步。中学地理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的教学要求,结合中学生的特点,以生活体验为突破口,将喜闻乐见的旅游恰当地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事实上,旅游出行早已成为学生假期的主要活动之一,“逛”景点和“吃”美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参照出行经历,设计一份新疆七日旅游攻略,自主安排“逛”和“吃”。学生在选择景点时,要思考地理位置和景点文化问题;在选择出行工具时,要思考交通问题;在安排食宿时,要思考饮食文化和聚居方式问题;在准备衣物时,要思考天气

第42页

41

变化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2“观+感”的多维沉浸式情景教学

课本上的文字和图片仅仅让学生记住内容,很难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点;而身临其境的课外活动虽有直观效果,但耗时费力、成本高。运用多媒体资源或高新技术,如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等将知识实景化地直接呈现出来,可以创设符合教育目的的情境,让学生亲眼“观”看海量信息资源、亲身“感”受视觉等感官冲击,这有助于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突破思维定式,多维度增强感知和体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进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由于该纪录片犹如一本“地理教科书”,客观呈现了祖国秀美河山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教师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方便且易操作的虚拟地球仪软件——GoogleEarth。该软件具备三维地形呈现、测量地理信息数据、街景视图等功能,能让学生在网络上“实地”看山河沃野,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3.3“演+做”的互动体验式情景教学

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地理教师要以互动体验为着眼点,指导学生把所学、所想的知识“演”出来、“做”出来,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通过动手制“做”地理教具,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43页

42

例如,在教学“等高地形图”时,教师可以引进堆沙盘的学习方法,先演示如何操作,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生需要介绍自己建成的沙盘,指出重要地形和等高线分布。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地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从而加深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这有助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为之后的教学安排提供依据。

3.4“探+研”的自主合作式情景教学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需要提出具有吸引力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和诱导学生产生深层次交流的愿望,再以互动为基础、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讨论,并让各组推荐代表发言,使学生在“探”讨中拓展知识广度,在“研”究中拓展知识深度,达到相互学习和反思自我的目的。

在具体的实践中,为便于交流和互助,小组人数应为4~6人;为实现互帮互助和公平竞争,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为避免混乱的局面,组内要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制定规则、养成习惯;为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要留出充分的时间;为检验学习成效,教师还要实施有效的评价策略,注意整体和个体发展相结合。

四、结语

情景式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学科教学特点,能够营造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需要注意的是,因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有限,教师要将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

第44页

43

根据学情为学生及时做好辅导,为情景式教学积累成功经验。此外,在教学中,要围绕着学生的兴趣、需求进行教学设计,积极运用生活化、信息化、合作探究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情景式教学方法中学到地理知识,并能够将收获的知识付诸于实践,确保学生能够从地理课程中有所收获和成长。

主要参考文献[1]周丽娜.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地理情景体验式教学的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0).32,4.

[2]彭琪.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地理情景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7).95.

[3]刘芸.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方法探讨[J].才智.2014,(11).149-149.

[4]王奉杰.探究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10:139.

[5]宋宏玲.浅析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方向[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2020(10):70.

[6]张宏.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问题与对策探究[J].新课程,2019(05):28-29.

[7]王玉龙.地理核心素养与问题情境视域下的教学设计——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为例[J].地理教学,2020(05):37-40.

第45页

44

从两次考试作文题看“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李洪春2023 全国统一高考刚过,按惯例把各套试题的作文题拿来跟准高三生们讨论,说到上海题时,同学们似乎很有同感很有话说,讨论非常热烈。转眼高二学年末收官考来临,这次考试的作文题却让学生有些“难为无米之炊”甚至“不敢写”的感觉。两个作文题目都围绕着“为什么学习”这样一个极其平常不过的内容设题,学生面对此内容时的这一巨大落差促使我再次思考了议论文作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以下就是这些思考的总结,拿来与各位同仁交流。首先看上海题。

2023 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这个题目可以说几乎不存在审题难度,按审题步骤首先读完题目提取关键词“探索陌生世界”“因为”“好奇心”,加上“乐意”“不仅仅”两个词的限定,学生很容易得到“学习不可以仅靠好奇心驱使”这样的反面立论的观点;再按照“最好正面立论”的要求,让学生思考“除了好奇,探索陌生世界的动力还有哪些?”这个问题;之后,诸如“享受过程”“提升自我”“现实需要”“实现理想”“民族复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等等观点就会涌入学生的大脑。审题准了,立意正了,学生平时积累的那些方方面面的素材也就派上了用场。课上讨论时的热烈程度证明了这一点,而我上面列举的这些立论角度也正出自学生之手。

第46页

45

应该说,这次的作文训练的效果有力的证明了“辩证思维”在议论文立意上的巨大作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老教材(2006 版)四册“表达交流”栏目下《学习辩证分析》一文对“辩证分析”有三点要求:一是分析要全面,二是要避免静止的看问题,三是注意对立面的转化。在学习本章节内容的开始,我就带领学生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将“全面”二字做了两方面的理解。第一,内外因关系原理,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第二,两点论,即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非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主要的矛盾方面,又要看到非主要的矛盾方面。

从内外因关系原理入手,我们在考虑“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的“原因”时,自然会做出“内因”“外因”的分析,顺此思路,“好奇心”自然属于“内因”方面,除了“好奇心”还有其它因素会促使“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吗?除了这些“内因”,还有哪些“外因”会成为“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的驱动力呢?有了这两问,什么“压力”“责任”“使命”等等,立意的选择就“境界”大开了。

从两点论角度入手,在看到题目所提供的“好奇心”对个体“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的正向促进作用的同时,自然会想到“好奇心”在“探索陌生世界”中的负面影响,比如科学研究的“禁区”问题。如果有学生在立意和写作中能够触及这一点,对高中生而言这无疑是

第47页

46

深刻而有独到之处的。

再看高二年末题

高二学年末次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以前经常听到昆虫迷、植物迷、数学迷;现在只听到电脑迷、网络迷、财迷。——职业取向模糊并偏于单一的“迷失”现象,在中小学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论坛上引发忧虑。材料二: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意图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思维品质的提升。”上海著名教育学家于漪老师指出:“批判性思维是思维中最高级也是最核心的能力,一定要把它摆在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领域来考虑。”

从上面对上海题的分析中也不难看出“批判性”的影子,一个“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的反问就看出了出题人对此观点的“质疑”和“否定”态度。下面我们再来对高二年末题做下简单分析。筛选关键词,材料一“职业取向”“偏向单一”“引发忧虑”,材料二“教育的目的”“现实的奴役”“相反”“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这些关键词传递出出题人对当下学生职业取向和学习目的方面存在问题的“批

第48页

47

判性”思考。这些信息决定了该作文题的立意应该着眼于对当下教育领域对学生职业选择和学习目的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省。这也就难怪有些学生出现“不敢写”的想法了。回顾自己作文教学的点滴,我觉得学生出现“不敢写”心理的原因大概有三个。其一,据我了解,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有过“作文只能写正能量”指导;其二,近些年来全社会出现一种不正常的舆论氛围,不少人认为说不好、批评就是“负能量”,甚至讲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就是“不爱国”;其三,由于“批判性思维”在教材上没有专文安排,个人教学中对这一概念的教授也没有像“辩证思维”那样细致深入,可能给学生造成了“批判性思维就是否定”的错误认识。初中老师和社会不让批评,高中又要培养“批判性思维”,三个原因“违和”的表象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批评”“负能量”时有些无所适从。“解铃还须系铃人”,要化解学生的这种心理还得从“批判性思维”入手。

一直以来,不少人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否定性的,即本质上是发现缺陷。然而,一个真正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不仅仅是具有怀疑的态度和质疑的行为。质疑、批判是为了寻求理由或确保正当性,为我们的信念和行为进行理性奠基。因此,批判性思维也是建设性的。对于“批判 性 思 维 ” 的 定 义 , 美 国 批 判 性 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RobertEnnis)新近的表述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这个定义的前半部分其实就是“建设性”,“合理的、反省的思维”的目的就是要“决定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具体到此次作文,也就是我们对当前“职业取向”上的“偏向单一”的“迷失”,“教育的目的”方面被“现实奴役”“为

第49页

48

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的状况,进行“合理的、反省的”思考,目的是找到更合理、更全面、更科学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的作文中既有“破”又有“立”,既有“批评”又有“建议”,那还有什么“不敢写”呢?比如下边的这些角度就是不错的立论点和分论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理想应该多元化,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生活不该仅仅是眼前的苟且,还应有诗和远方”,“发展个人兴趣,树立人生理想,引导职业规划”,“理想的教育应该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潜能的释放与创造力的培养”,“顺应学生的天性,呵护学生的志趣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个体健康和谐的发展”,“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从以上两道作文题的分析不难看出,其实“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一致性就在于看待任何事物都应该全面,不可采取“非对即错”“非黑即白”的简单二元判断。这一世界观与方法论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学生掌握的。最后说一点似乎题外的话。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谈教育的很著名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不是在有些方面与先生的教导渐行渐远了。

第50页

49

基于“模型认知”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策略——张润霞摘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其中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解释某些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素养。在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中,以“模型认知”为学科思维方法,关注学生对核心概念的认知程度和思路,本文以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引领学生建立认知模型,树立学生模型意识,为今后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提供参考。关键词:模型认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指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学科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 个方面。其中“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课程标准提出了“模型认知”的释义,即“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课程目标中要求: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认知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这说明了在化学概念教学中需要充分基于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pdf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