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绿化2024第一期

发布时间:2024-3-1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山东绿化2024第一期

《山东绿化》征稿简则《山东绿化》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主管,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主办,是工作指导和科技类综合期刊,1987 年创刊,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37-1497/S,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7203。内容涵盖林草政策法规、建设成就、产业资讯、前沿科技等领域,集政策性、权威性、科学性、专业性为一体。设卷首语、专题、调查研究、资源保护、美丽山东、绿色产业、实用技术、森林文化、林草工作动态等栏目。一、稿件要求(一)内容1. 弘扬正能量,无政治导向错误,无学术不端,查重率不超过 30%,观点新颖鲜明、技术措施先进,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专业水平和实用价值;结构条理清晰、文通字顺、数据翔实、文字严谨;图文并茂,相得益彰。2. 凡城乡绿化、生态保护修复、森林资源管护、林业产业发展、林草科技创新、森林文化等方面的文稿均可投往本刊。3. 稿件应包括题目、正文、配图,标注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寄地址等。(二)篇幅1. 专题类、科技类、文化类等稿件,字数以2000―5000 字为宜。2. 宣传类、工作动态类稿件,字数以 1000―2000 字为宜。(三)版式1. 文章... [收起]
[展开]
山东绿化2024第一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本期专题

林下经济

泰安市创新发展林下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发展高效林下经济  打造绿色富民引擎

林产融合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2页

《山东绿化》征稿简则

《山东绿化》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主管,山

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主办,是工作指导和科技

类综合期刊,1987 年创刊,双月刊,国内统一刊

号 CN 37-1497/S,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7203。

内容涵盖林草政策法规、建设成就、产业资讯、

前沿科技等领域,集政策性、权威性、科学性、

专业性为一体。设卷首语、专题、调查研究、资

源保护、美丽山东、绿色产业、实用技术、森林

文化、林草工作动态等栏目。

一、稿件要求

(一)内容

1. 弘扬正能量,无政治导向错误,无学术不

端,查重率不超过 30%,观点新颖鲜明、技术措

施先进,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专业水平和实用价

值;结构条理清晰、文通字顺、数据翔实、文字

严谨;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2. 凡城乡绿化、生态保护修复、森林资源管

护、林业产业发展、林草科技创新、森林文化等

方面的文稿均可投往本刊。

3. 稿件应包括题目、正文、配图,标注作者

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寄地

址等。

(二)篇幅

1. 专题类、科技类、文化类等稿件,字数以

2000―5000 字为宜。

2. 宣传类、工作动态类稿件,字数以 1000―

2000 字为宜。

(三)版式

1. 文章题目要有概括性,语言力求简洁,字

数以 20 字以内为宜。

2. 专题类、科技类、宣传类文章至少应有一

级标题,不宜超过四级标题。一级标题用“一、

二、 三 ……” 二 级 标 题 用“(一 )(二 )(三 )

……”三级标题用“1.2.3……”四级标题用“(1)

(2)(3)……”同一级标题格式应一致。

3. 计量单位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全文统一。

4. 数字小数位保留位数宜全文统一。

(四)图表

1. 文中插图清晰,内容与正文表述一致,图注

简明扼要,图题、图序格式统一,图序按全文排序。

2. 表格表序、表题格式统一,同一栏中各单

元格内的数值小数位保留位数应统一,以个位数

对齐。

(五)照片

1. 配图照片应附简要文字说明,并与正文内容

匹配,图像大小不低于 2M,像素不低于 300dpi。

2. 摄影作品稿件应以 JPG 格式提交(文件名:

作品名 + 作者名),附简要文字说明,图像大小不

低于 3M,像素不低于 300dpi,照片上无 Logo、水

印、文字等信息。

二、投稿约定

(一)稿件处理

勿一稿多投,投稿通过审稿录用后,编辑部会

及时联系作者;超过 1 个月未收到录用通知,作者

可自行另投。

(二)责任自负

作者应确保稿件无违法行为、版权争议、学

术不端。编辑部对来稿实质性内容的修改会征求

作者意见。

(三)样刊赠送

文章一经发表,赠当期样刊 2―5 本,并给予相

应稿酬。

三、投稿方式

所有稿件以电子版(文稿宜为 Word 格式)发

送本刊投稿邮箱,文中插图、表格、照片以附件形

式另发。联系方式见版权标志页。

第3页

First Volume

卷 首 语

砥砺奋进,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

2023 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落实自然资源工作总

体思路、重点任务和策略方法,立足新时代新

征程自然资源工作定位,在美丽山东建设中展

现新担当。黄河口国家公园设立报批材料率先

通过国家评审,长岛国家公园创建方案通过国

家审查。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共建科学绿化试

点示范省,沂蒙山、南四湖等重点区域生态保

护修复工程扎实推进,精准造林 1.2 万公顷、森

林抚育 1.8 万公顷,完成年度计划的 156.3%、

130.5%,成功举办第十八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

建成并运行全国林草系统首个种质资源设施保

存库,构建起原地、异地、设施“三位一体”

种质资源保存体系。治理互花米草 9040 公顷,

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在东营召开……

2024 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的关键一年 , 也是自然资源政策改革之年。近期

召开的全省自然资源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视频

会议,明确了 2024 年全省自然资源工作的总体

要求,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

果导向“四个维度”,对 2024 年八个方面工作

作出重点部署。着力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自然资源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

指示要求,高质量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加强

省级林草种质资源库建设,完成草本植物种质

资源普查;重点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强

化森林湿地资源保护,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加

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深化林权改革,加

快产业发展,抓实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

以更高水平推进全省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

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扩

大油菜面积,支持发展油茶等特色油料;开发

森林食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

拓展食物来源;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

闲露营等新业态;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

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持续深化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提振了以林草产业推进

乡村全面振兴的底气。国家林草局统计显示,

2023 年我国经济林产量达到 2.26 亿吨,森林食

物已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

全国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 4000 万公

顷,林下经济产值超过 1 万亿元,林下经济从

业人口达 3400 万。山东省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

林地面积 17.7 万公顷,年产值已达 112.5 亿元。

本期以林下经济为主题,探讨因地制宜发

展“林禽、林畜、林菜、林草、林菌、林药、

林油、林粮”等林下经济模式和生态旅游、森

林康养等新业态,以期为读者展示山东省林下

经济的实践成果、经验做法和突出成效。恳请

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 给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4页

山 东 绿 化

SHANDONG LÜHUA

专题

1 发展林下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撰文·供图|本刊编辑部

3 泰安市创新发展林下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撰文·供图|马丽丽

7 发展高效林下经济 打造绿色富民引擎

撰文·供图|李依妮  孙逢毅  刘晓东  薛红燕  胡连昌

11 林产融合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撰文·供图|汤兴坤  张冠男  陈荣早  杨培同

16 聊城市持续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撰文·供图|孙珊珊  杨亚男  蔡姗姗  李炎  程云  刘琳

19 青州市杨集林场走出林下经济富民路

撰文·供图|张森森  赵炳硕  冀颖  郑志伟  李静  钟琳

21 东营市实施盐碱地生态修复发展林下经济

撰文·供图|乔来秋  徐丽  孙燕燕  何洪兵  朱岩芳  吴裕鹏  宋怡珂

调查研究

25 山东省木本油料树种资源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情况

撰文·供图|王磊  赵永军  解孝满  鲁仪增

哺育(李海波 摄)

目 次

第5页

山东绿化

主 编:解孝满

副主编:仝伯强  赵永军

编 辑:(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宁 冯福山 陆 璐 

    葛 磊 鞠丽睿

主管单位: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

编辑出版:《山东绿化》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7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37-1497/S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九路 2011 号

电话:0531—88552559

传真:0531—88557846

邮政编码:250102

出版日期:2024 年 3 月

电子邮箱:sdlhbjb@163.com

印刷:山东宣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定价:10 元

封一:济南红叶谷

封二:征稿简则

封三:优良品种推介

封四:山东省药乡林场

双月刊

1987 年 3 月创刊

2024 年第 1 期

SHANDONG L Ü HUA

SHANDONG GREENING 31 聊城市林木种质资源创新利用路径研究

撰文·供图|张武  常雪  李炎  高桂喜  修桂芳  郭兴俊  张晓文

资源保护

34 野生玫瑰资源保护

撰文·供图|冯福山  陆璐

美丽山东

37 厚植生态底色 书写绿色画卷 ——菏泽市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撰文·供图|王瑞群  张龙玉  毛媛  王倩  马悦

绿色产业

41 青州市花卉出口现状与发展对策浅析

撰文·供图|王媛媛  陈旭  马珂

43 日照市以林业产业“三篇”文章激活共富“一盘棋”

撰文·供图|邱中华  杨秀苹

森林文化

45 故乡的那片湿地

撰文·供图|冯连伟

47 日本冬季牡丹及牡丹文化

撰文·供图|韩晨静

林草工作动态

49 威海市发布首个林业碳票碳减排量计量监测地方标准

撰文|鞠传龙  王光华  赵倩

49 临沭县持续推动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

撰文·供图|糜玉星

50 临清市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撰文|夏润飞

51 冠县围绕“四绿”描绘高质量发展新底色

撰文·供图|林东全

53 肥城市建立林业乡土专家库

撰文·供图|石娟

优良品种推介

54 ‘鲁滨 1 号’沟叶结缕草

撰文·供图|傅金民

54 ‘鲁滨 2 号’杂交狗牙根

撰文·供图|傅金民

第 38 卷 第 1 期(总第 212 期)

双月刊  2024 年 3 月出版

第6页

1 SHANDONG GREENING

助力乡村

发展

振兴 林下经济

山东绿化,2024,38(1) 专题

第7页

山东绿化 2

发展林下经济,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已成为山区、林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的重要途径。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等 10 部门印发的《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意见》(发改农经〔2020〕1753 号)提出,到 2025 年林下经济年产值达 1 万亿元,到 2030 年形成全国林下

经济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 年)》提出,华东地区在黄河三角洲等平原地

区,积极发展“林菌、林药、林花、林菜”等林下种植,适度发展“林禽”等林下养殖;在山区、丘陵,积极发

展“林菌、林茶”等林下种植,适度发展“林畜”等林下养殖,规范发展野生菌类、野生中药材、竹笋等林产品

采集加工,积极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康养等森林景观利用模式。近年来出台的《“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

纲要》《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等,也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引。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让生态美起来、百姓富起来,林草产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有可为。

本刊编辑部:发展林下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第8页

泰安市现有林地面积 15.9

万公顷,有重点生态公益林面

积 5 万公顷,国有林场 11 处、

总经营面积 2.9 万公顷,泰山、

徂徕山分别为山东第一、第二

大国有林场,是山东中部乃至

华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泰

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对发

展林下经济有着巨大的优势和

潜力。近年来,泰安牢固树立

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产

业优化”的原则,以资源为依

托,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

引导林农发展林下经济 2.1 万公

顷,提高林下利用率和产出率,

探索走出一条发展林下经济助

农 增 收 致 富 新 路 子。2015 年,

新泰市被确定为“国家林下经

济示范基地”;2019 年,新泰惠

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被认定为

“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21

年,泰山仙草谷黄精种植基地

被认定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

基地”。2023 年 4 月,全省林下

经济现场观摩暨林下经济发展

交流研讨活动在泰安市岱岳区

举行。

一、优化产业布局,科

学制定发展规划

近年来,泰安市印发了《关

泰安市创新发展林下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撰文·供图|马丽丽

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民营林场的意见》,制定

实施了《泰安市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全市特色经济林、苗木花

卉、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在全市规划建设 3 大林下经济产业发

山东绿化,2024,38(1) 专题

3 SHANDONG GREENING

第9页

泰安市九女峰片区森林景观利用

展区域,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在宁阳县北部、肥城市

南部、岱岳区南部等乡镇打造平原林下经济建设区,在新泰市西南

部、宁阳县东部、岱岳区西北部、肥城市盆地边缘及东平北部等乡镇

打造低山丘陵林下经济建设区,在东平县内的东平湖、稻屯洼周围等

乡镇打造鱼塘湿地林下经济建设区,着力构建“一乡一品”“一乡一

业”产业发展格局,引导林农向林地挖潜力、向林下要效益。

二、坚持典型带动,多种模式扩大规模

(一)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把集体林地、民营林场作为发

展林下经济的主战场,把发展林

下经济作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来

打造,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快速落实林权,做活林下经济、

提升林下效益,培育发展民营林

场 102 家, 总 经 营 面 积 8000 公

顷。出台奖补政策,组建乡村振

兴发展集团,设立 1 亿元乡村振

兴产业引导基金,为乡村产业振

兴提供真金白银的助力。

马丽丽:泰安市创新发展林下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绿化 4

第10页

(二)探索多模式发展。以

生态公益林、用材林和果园种植

为主体,探索发展“林下种植、

林下养殖、林下采摘、景观利

用”4 个类型和“林菌、林药、

林禽”等 7 个模式,发展林下种

植 5267 公顷、林下养殖 3067 公

顷、林下采摘 867 公顷、森林景

观利用 1.2 万公顷,全市林下经

济总面积 2.1 万公顷、总产值 12

亿元。泰山仙草谷黄精种植基地

经营面积 144 公顷,采用“公司

示范、农民主导”的运营模式,

探索大田、林下、山地 3 种立体

套种模式,将传统的大田种植逐

步转向林下种植,产业发展重心

由“田里”向“山上”转移,带

动九女峰片区建设黄精种植带,

发展林下黄精 1334 公 顷, 经

过 4 年的种植,收益达 10 万元

/667m2

(三 ) 发 挥 示 范 带 动 作 用。

以龙头企业为示范引领,以特色

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为平台,采取

“民营林场 + 基地 + 农户”“企业

+ 基地 + 农户”“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运作模式发展立体林业产

业,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培优

做强林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人

均增收 1.1 万元。山东新泰惠美

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林下经济

420 公顷,其中林下茶 107 公顷、

林下百合 100 公顷、林下中药材

67 公顷、林下黑猪养殖 40 公顷,

种植金银花 100 公顷,带动新泰

市发展林下经济 3334 公顷。新泰

民营元宝山林场承包荒山 67 公

顷,发展林下养禽 40 公顷,年

创收 100 余万元,带动周边林下

养禽 334 公顷,养禽户达 300 户,

增加经济效益 3000 万元,提供就

业岗位 4000 个。新泰市阁老山中药材种植基地建立林下中草药种植集

中连片区 40 公顷,主要种植丹参、黄芩、柴胡、苍术、菊花、半夏等

30 余种,生长年限都在 2 年以上,有效成分高、成本低、效益好,主

要销往河北、上海等药材市场,年产值 1000 余万元。

三、强化科技支撑,推动高质高效发展

(一)搭建合作平台。为解决林下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难题,设立

院士工作站 6 处,外聘高层次专家成立泰山黄精产业技术研究院,

建立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建设技术研

究中心,设立乡村振兴试验站,为农林发展、农民增收插上腾飞的

“翅膀”。

(二)开展技术培训。引进推广应用林下种养新技术、新品种、新

模式,邀请高层次专家开展技术培训,现场示范、集中授课,宣讲林

下经济实用技术,着力培育农民技术骨干、专业能手。近年来,全市

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开展送科技上山下乡活动 30 余次,举办林下种植、

养殖培训班 50 余期,培训人数达 6000 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 2 万多

份,培育乡村科技带头人、农民技术骨干 700 余名,为推进林下经济

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受到了广大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

(三)提供全方位服务。整合技术资源,建立了以市、县、乡三

级林业、农业、畜牧、科技等多部门为主体的技术服务网络,抽调专

业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定期下乡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手把手传授实用

技术,切实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针对林下经济

发展的特点,指导成立林下经济合作社 69 个,入社农户 951 人,从

事林下经济农民 2.45 万人,年人均增收 0.38 万元,为农民发展林下

经济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

四、打造区域品牌,提升林产品竞争力

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牌”同创,积极引

▲ 林下种植金银花

专题

5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11页

导林下经济经营主体加强品牌建

设,着力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

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构

建林下经济产品品牌集群,提高

林下经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

时,扎实开展“守护舌尖安全”

专项整治行动,严格食用林产品

质量安全监管,每年开展监督抽

检和风险监测,抽检合格率均在

99.8% 以上。近年来,全市创建

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 1 处,国家

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2 处,先后注

册 了“泰 山 百 合 ”“泰 尚 黄、 仙

余粮”“无恙堂”“芝人堂”“芝圣

堂”等中药材产品品牌,“东岳第一春”有机绿茶、红茶品牌,“老

寨山”“龙廷”“石莱”等草鸡蛋、“派哥”无公害黑猪肉等养殖品牌。

2020 年,泰安市仙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黄精丝荣获“首批中

国林草产业关爱健康品牌”。“仙余粮泰尚黄”牌黄精丝 4 次获得“中

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获得首批中国林草关爱品牌、泰安市十大伴

手礼、十大特色品牌。

五、拉长做深链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一)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林业

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动与信用社、银行、保险公司沟通协调,优先

为林农提供便捷、及时的抵押贷款和政策性森林保险,为发展林下经

济提供了资金扶持。全市林权抵押贷款面积 4027 公顷,累计发放抵

押贷款 6.71 亿元,有效破解了林业发展的融资难题;全市政策性森

林保险投保面积 7.3 万公顷,总保额 8.73 亿元,着力增强林农抵御自

然灾害风险能力。

(二)推进精深加工。积极扶持林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引导农户

与企业开展订单合同、保价合作,建立长期、稳定、良好的合作关

系。泰尚黄精生物科技公司建设泰山黄精冷链物流和保健品项目,创

新研发生产黄精茶、黄精胶、黄精丸等 5 大类 80 多款产品,实现食

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特医特膳“五品布局”,荣获欧盟、美

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有机认证,年加工黄精 3000 吨,产品进入

京东、华润医药、北京同仁堂、京华茶业等商贸平台销售。

(三)发展生态旅游。创新建立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

制,以生态林业变富民产业为抓手,持续厚植山区生态、升级

传统林果、做强特色林药、突破森林文旅,建成观光果园、采

摘园 1200 余家,实现营业收入 6.3 亿元,创造了生态价值补产

业短板、促两山转化的成功经

验。在九女峰片区通过生态林

业带动产业融合发展,引进工

商资本 20 多家,打造了“山

乡如画”“乡村味道”“向往的

生 活 ”“回 归 自 然 ” 等 多 元 文

旅主题,构建起山下大众休

闲、山上文旅体验、深山高端

康养的立体发展格局。1200

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年均

收入 2.6 万元;59 户村民开办

农 家 乐, 年 均 收 入 10 万 元。

充分发挥新泰市龙廷镇掌平洼

村杏梅、石头古村落和螺旋老

井等特色景观资源,建设大食

堂、杏苑民宿、民俗街、环山

观光带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工

程和掌平洼龙廷镇革命史纪念

馆红色教育基地,突出乡土气

息、绿色生态,建设“观光 +

休闲 + 度假”综合性民俗旅游

地,大力发展融农事体验、休

闲娱乐、健康养生于一体的休

闲观光农业,年均接待游客

10 万人次,实现收入 600 余

万元。

(作者单位:泰安市林业局)

▲ 林下种植食用菌

马丽丽:泰安市创新发展林下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绿化 6

第12页

发展高效林下经济 打造绿色富民引擎

撰文·供图|李依妮 孙逢毅 刘晓东 薛红燕 胡连昌

近年来,济宁市以“念好山字经、写好林下文、打好生态牌”为

主基调,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养山护林、点绿成“金”,积极开发

绿色富民产业,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

展,既充分利用了林地空间,提升了林地综合利用率,又实现了林

业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效益和生态

效益的双丰收。据统计,济宁市林下经济面积约 1.5 万公顷,总产值

11.57 亿元,培育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1 个,林下经济农民林业

合作社 89 家,吸纳农民就业超过 2 千万人次。林下种植面积约 3867

公顷,总产值 3.82 亿元,以“林药、林菜”模式为主;林下养殖面

积约 5507 公顷,总产值 7.21 亿元,以“林禽、林畜”模式为主;森

林景观利用林地面积 3787 公顷,总产值 0.54 亿元,以森林康养、农

家乐(林家乐)模式为主。

一、立足资源禀赋,探索林下经济“好模式”

济宁地域广阔,森林类型多样,为林下经济多模式发展提供了资

源禀赋。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现状,科学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探索形

成了多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为全市林下经济发展蹚出了路子,树立

了标杆。一是林下种植模式。重点在邹城市、泗水县、曲阜市等发展

“林药、林菜、林粮”模式,利用核桃、桃、元宝枫等资源,在林下

种植丹参、黄芪、芍药、金银花等发展“林药”,在林下种植高钙菜、

黄花菜等发展“林菜”,在林下种植甘薯、小麦等发展“林粮”;在

任城区、汶上县等苗木产业集中区和鱼台县等平原林区发展“林菌”,

利用郁闭度较高的苗圃地、杨树用材林,重点推广林下种植大球盖

菇、黑木耳等。二是林下养殖模式。重点在东部山区利用现有侧柏

林、灌木林等发展林下养羊模式,在南四湖等湿地周边,利用鱼塘围

堰、杨树用材林、苗圃地,在林下养殖麻鸭、鹅、鸡,发展“林禽”

模式。三是特色养殖模式。重点在梁山县、汶上县、兖州区、泗水县

等区域发展特色养殖,在黄河滩区、大运河及泗河两岸利用堤岸防护

林、用材林,在林下养殖金蝉,发展“林蝉”模式;在梁山县鲁西黄

牛养殖区,将丰富的牛粪资源与当地杨树用材林有机结合,利用牛粪

在林下养殖蚯蚓,发展“林下蚯蚓”模式。

专题

7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13页

二、立足区域优势,培育规模发展“大集群”

结合济宁市林下经济区域优势,对林下经济的发展科学规划、

正确引导,以点带面,打造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集

群。一是东部林下养殖传统区。东部山区老百姓有养羊的传统习惯,

济宁市除了在荒山新绿化区域实施封山育林,解决好资源保护以外,

桃花岗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对成熟林区域,重点是侧柏林、

针阔混交林、刺槐林等生态公益

林、防护林区域,对农民养羊实

施开放式管理,既解决了树木下

部萌生枝对生长的影响,又减轻

了林下杂草易诱发森林火灾的风

李依妮等:发展高效林下经济 打造绿色富民引擎

山东绿化 8

第14页

▲ 任城区林下种植油用牡丹

险。通过大力扶持发展林下养羊产业,全市林下养羊 5 万只,年出栏

量 3 万只,年创收 2000 余万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重

要产业之一。二是湖区“林禽”集聚区。南四湖及采煤塌陷地水资源

丰富,渔业养殖区遍布围堰林,适宜发展微山麻鸭、鹅、芦花鸡等特

色养殖,通过持续多年的产业扶持和政策引导,全市特色养殖已达

4000 公顷,年养殖规模 500 万只,年产值 4 亿元。三是滩区“林蝉”

特色区。黄河、大运河及泗河滩区以沙性土壤为主,两岸滩区重点种

植杨、柳树,适宜开展林下养蝉。在梁山县、汶上县、兖州区、泗水

县发展形成了集蝉苗繁育、规模养殖、产品购销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养殖面积达到 200 公顷,年产值 1.5 亿元以上。

三、立足品牌塑造,打造产业带动“强龙头”

区域林下经济的发展除了借助当地老百姓的种养习惯、资源优势

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合作社、企业的带动,才能让整个产业链形成

良性发展。依托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济宁市培育做强了以“梁山蚯

蚓、梁山金蝉、任城大球盖菇、邹城金丝黄菊、鱼台黑木耳、微山

麻鸭蛋、汶上芦花鸡、鱼台一品

鹅、泗水小尾寒羊”等一批具有

地域特色的农林产品品牌,为林

下经济产业发展打造了样板。梁

山县步步高蚯蚓养殖合作社依托

当地丰富的牛粪资源,利用春、

夏、秋三个适养季节在用材林下

养殖医药加工用蚯蚓,引进山东

农业大学研究出的‘大平二号’

蚯蚓作为主要养殖对象,与医药

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合同,既解决

了牛粪污染问题,又让无人问津

的牛粪变成抢手的蚯蚓粪,中间

过程还生产出了高价值的蚯蚓,

形成了立体生态循环链。由于经

济效益可观,带动当地大量农民

养殖蚯蚓,合作社实行“合作

专题

9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15页

社 + 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了

贮藏冷库,与养殖户签订收购合

同,形成了带动农民致富的大产

业,现已带动农户 200 余户,带

动就业 1000 余人,每年创造产

值 1 亿元以上,先后被评为“山

东省乡村林场”“济宁市农业产

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四、 立 足 景 观 利 用, 写

好森林康养“大文章”

泗水县森林资源丰富,山区

森林负氧离子浓度夏季平均达

1000 个 /cm3 以上,被称为济宁

市的“后花园”。泗水县创新发

展理念,将山、水、林、湖、草

等生态资源富集的桃花峪区域作

为开展森林康养的重点区域,引

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主题酒店、

民宿酒店、温泉设施、湖上休闲

公园等,重点开展以大众休闲康

养为主的森林游憩、度假、疗

养、保健、养老等服务,打造形

成了森林旅游的升级版。泗水桃

花峪康养基地被评为全国首批森

林康养基地,年接待游客 5 万人

次以上。在泗水县龙湾湖仲都

村、邹城市香城镇莫亭村、曲阜

市尼山镇圣源村等一批森林康养

基地正在复制,济宁市初步探索

出了一条依托森林生态资源发展

现代森林康养,把生态优势转化

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绿色发

展之路。

五、 立 足 政 策 扶 持, 念

好惠农增收“富民经”

济宁市将发展林下经济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惠民增收上,

扶持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济宁市政府办公室早在 2013 年 6 月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济政办发〔2013〕

24 号),要求各县市区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提高林地收益、增加农民

收入的重要途径。各地要加大力度扶持林下经济发展,开展林下经

济示范基地评选,将评选出的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及示范合作社纳入市

级财政奖补范围;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森林,可以按照规定申请林权

抵押贷款,并纳入财政贴息范围。2020 年 9 月,济宁市政府办公室

印发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办

字〔2020〕53 号),规划了以济北平原、东部山区、南部湖区、东部

滩区为重点,推广一批成功的林下经济模式,创建一批林下经济强乡

镇,建成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林下经济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

大影响力的林下经济经营主体和产品品牌,在延续现有扶持政策的基

础上将林下经济发展纳入林长制考核内容,为全市林下经济高质量发

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下一步,济宁市将围绕林下经济特色品牌,进一步加强技术创

新、业务培训,强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打造一

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把“基地 + 龙头企业 + 农户”发展模式作

为扶持重点,逐步打造形成县域特色突出、乡村品牌知名的林下

经济发展布局,建设与林下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服务平台,构建与

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配套服务体系;同时,筛

选一批经济效益高、示范带动强、发展前景广的项目进行重点推

广,突出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以示范放大效应来引领林下经济产

业稳步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泗水县林下种植丹参

李依妮等:发展高效林下经济 打造绿色富民引擎

山东绿化 10

第16页

林产融合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撰文·供图|汤兴坤 张冠男 陈荣早 杨培同

临沂市费县林地面积 6.86

万公顷,其中防护林 1.26 万公

顷、用材林 1.46 万公顷、经济

林 3.16 万 公 顷、 特 种 用 途 林

4740 公顷,森林覆盖率 38.44%。

近年来,费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科学

绿化,通过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

等项目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大力

推广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蹚

出了一条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新路子。目前,全县林下经济发

展势头迅猛,林下经济成为农民

致富、集体增收、社会增效的新

增长点。费县是第四批全国林下

经济示范县,柱子山中药材种植

基地是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截至 2023 年年底,全县林下经

济经营和利用面积 1.54 万公顷,

产值 10.91 亿元,林下经济经营

主体 318 个,从业人员达到 20

万人。

一、政策引导,部门推

动,林下经济发展有方向

根据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关

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

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意见》文件精神,费县先后出

台了《加快推进费县全域旅游

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

进康体寿养产业发展的实施方

案》《费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县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费县

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费县乡村旅游三年提升行

动计划(2023—2025)》《费县关于加快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

意见》等文件,在资源管理、放活林地、完善配套、强化保障等方

面进行配套改革,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推动林下经济向

高品质多元化升级,确立了“南部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北部主攻

森林旅游、康养”的总体发展方向,建立起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

森林景观利用等多种森林生产模式,林地利用率和林地综合效益不

断提升。

二、政府搭台、群企唱戏,林下经济发展有动力

(一)创新“政府 + 国有林场 + 国企”森林旅游模式。沂蒙山银

座天蒙旅游区是费县大力开发森林旅游,引进工商资本与全县丰富森

林资源融合发展的缩影。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项目由国有林场提供林

地,鲁商集团进行专业化开发运营,总投资 50 亿元,是省重点项目、

省服务业重点项目和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入选 2015 年中国旅游投

资优选项目名录,获得山东省“优秀文旅创作者基地”的称号。世界

最长、跨度最大的人行玻璃悬索桥、亚洲第一悬崖栈道是游客的必备

打卡点,已成为景区的重要名片。

(二)创新“国企 + 合作社 + 农户”农旅融合模式。采取国企注

资、合作社托管、农户经营模式,全县建成乡村民宿 73 处、精品民

宿 22 处,年接待能力达到 5 万人次,形成了“北部以大田庄乡、东

蒙镇、薛庄镇为重点,南部以马庄镇芍药山片区、新庄镇柱子山片

区、费城街道许家崖片区为重点”的民宿集聚区,依托民俗、生态等

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集采摘餐饮、研学实

践、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新路子。

(三)创新“国有林场 + 国企 + 合作社”优质林产品推广模式。

采取国有林场提供林地、国有企业出资、合作社提供管理技术和知识

产权的合作模式,解决了土地制约、资金不足和管理难题,实现了土

地、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机融合和集聚。‘金如意’山楂优良品

种示范推广项目,在费县国有祊河林场内改造低产低效用材林 13 公

顷,发展“‘金如意’山楂 + 林下丹参”种植,显著提高了林地收益。

专题

11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17页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世界第一人行玻璃悬索桥

汤兴坤等:林产融合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东绿化 12

第18页

专题

13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19页

(四)创新“国有林场(合

作社)+ 农户”助力农民增收致

富模式。由国有林场把林地承包

给农户,农户自主发展林下经

济,或者通过合作社联合带动周

边农户发展林下经济。费县国有

祊河林场将 13 公顷杨树林地出

租给养殖户,用来建设鸵鸟养殖

基地,实现了树木生长和鸵鸟养

殖双赢的局面。目前,该基地有

鸵鸟 340 只,主要依靠鸵鸟产蛋

及鸟蛋孵化进行盈利,年产值达

200 万元,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

增收。费县青石岭核桃种植专业

合作社在 13 公顷成龄核桃园内

发展林下养鸡,年出栏 6000 只,

年纯收入 60 万元,户均收入 10

万元,并带动了周边 5 户群众发

展林下养殖和农家乐。

(五)创新“科研院校 + 企

业 + 合作社”中药材种植模式。

由科研院校提供技术指导,公司

负责产品保护价回收,合作社负

责荒山流转和种植管理。费城街

道连翘种植基地位于朝阳村和凤

山村,面积 67 公顷,通过参与

基地日常管理、采摘等生产作

业,实现村民人均增收 1000 元

以上,使当地老百姓足不出村就

能挣到钱。

三、 品 牌 引 领, 共 同 护

航,林下经济发展见成效

(一)林旅融合,撬动经济

发展新支点。大田庄乡民宿古朴

自然,费县芍药山万亩核桃园旅

游区游客如织,沂蒙云瀑洞天旅

游区、丛柏庵景区声名鹊起,费

县蒙山登山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

登山爱好者,费县大青山红色旅

汤兴坤等:林产融合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葫芦崖瀑布

山东绿化 14

第20页

游区享誉全国。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费县已经成为全省、全国的

旅游胜地,每年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休闲旅游观光。这些景

区的成功开发运营不仅有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业,也极大带动了当地服

务业,促进了群众增收和全县的乡村振兴。

(二)守正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有亮点。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遍

布全县,费县国有大青山林场在公益林隙地内种植丹参和黄精获得成

功,实现了保护和增收双赢。费县迦南菌业利用修剪的果树枝条粉碎

做培养基种植香菇取得成功,实现了果树枝条变废为宝。费县利山

涧景区是山东省首个融生态、体验、教育和娱乐于一体的森林户外乐

园,既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又促进了县城周边乡村游,企业取得了

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多赢。以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

旅游、沂蒙云瀑洞天景区为代表的亲子游和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为

代表的森林休闲游吸引着全国的旅游爱好者。

(三)部门联动,林业产业发展有保障。2021 年以来,费县探索

建立“林长 + 检察长”联络机制,费县检察院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行

为开展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定期开展联合调研磋商、督导巡查、执法

办案。先后提出检察建议 3 条、开展公益诉讼 4 起、开展检察长巡

林 10 次。通过建立“检察长 +”长效机制,凝聚了保护森林资源的

工作合力,有力保护了全县森林资源。费县成立了特色经济林创新科

技林长服务团队,定期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组织县科技局、县

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培训、上门服务、电话热

▲ 费县国有大青山林场林下种植丹参

线、视频连线等形式,为从业者

提供精准技术和信息,为林下经

济产业发展保驾护航。2023 年,

共组织培训 23 次,培训相关从

业人员 2100 人次。

四、 优 先 保 护, 统 筹 兼

顾,林下经济发展可持续

(一)正确把握保护和发展

的关系。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是

主体、是基础,费县始终把保护

森林放在首位,杜绝在生态功能

脆弱区内发展林下经济,确保发

展林下经济不破坏生态;在此基

础之上,因地制宜、合理有序适

度发展林下经济。

(二)及时妥善解决新矛盾

新问题。一是依法行政,坚持依

法审批林地、依法使用林地。二

是完善土地支持政策,解决节约

使用林地和必要基础设施建设用

地矛盾。严格按照“对集中连片

开展国土绿化、生态修复达到一

定规模和预期目标的经营主体,

可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

下,在依法办理用地审批和供地

手续后,将一定的治理面积用于

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相关产业

开发”的规定,完善土地支持政

策,激发了经营主体发展林下经

济的热情。

(三)统筹兼顾质量和效益

的关系。大力实施森林质量提

升、森林可持续经营等项目促进

了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通过发展

林下经济为森林质量的提升提供

了物质和资金保障,实现了森林

质量不断提升、森林效益不断提

高的双赢目标。

(作者单位:费县林业发展中心)

专题

15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21页

▲ 林下芍药

近年来,聊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不断

深化林业改革、创新与发展,优化生态保护格局、林业产业格局,引

导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林业逐步向绿色生态高效林业发

展,走出了一条效益好、后劲足的绿色发展新路。

一、技术引领,生态优势造就“绿色引擎”

近年来,聊城市积极引导各县(市、区)立足自然资源优势,科

学利用林下空间,积极推广“林渔、林菌、林药”等立体复合经营模

式,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技术引领,积

极联合有关部门、高校等对林下种养基地开展线上或实地的技术咨

询,指导林农引进和掌握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加

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大激发了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目前,全市

林下经济总面积 3067 公顷,林

下经济产值 2.2 亿元,获批“国

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 处,逐

渐形成以茌平区、莘县为主的林

下食用菌模式,以东昌府区、高

唐县为主的林下中药材模式,以

东阿县、冠县为主的森林景观利

用融合发展模式。

二、 立 体 种 植, 生 态 发

展引领“绿色崛起”

聊城市有林粮间作、林下套

种的传统,通过利用幼龄林林下

聊城市持续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撰文·供图|孙珊珊 杨亚男 蔡姗姗 李炎 程云 刘琳

孙珊珊等:聊城市持续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 聊城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NDYB2023007)。

山东绿化 16

第22页

空间,间作小麦、大豆、地瓜、

花生等农作物的林粮间作,是各

县 ( 市、区 ) 林下经济发展的主

要模式。近年来,随着新技术、

新方法的推广示范,逐步立体发

展为“林菌、林药”等高收益林

下种植养殖模式。莘县国有马西

林场将林下空间租给莘林食用菌

种植专业合作社,指导建设林下

设施大棚栽培平菇、羊肚菌等,

每个平菇大棚年均收入 3 万余

元。茌平区菜屯镇由镇政府给予

技术和政策补贴支持,采用“党

建 + 合作社”模式发展林下种

植赤松茸,先后成立了“七友、

田果果、九聚鸿运”等 5 家党支

部领办的赤松茸林下种植专业合

作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双丰收。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采

取林地共用模式,将林下空间租

给高唐县金瑞中药材国家林下经

济示范基地,探索“林场 + 中

药材 + 生态养殖”新业态,林

下种植艾、北沙参、菊芋、牛膝

等 20 余种中药材,并与山东中

医药大学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同

时为减少环境污染,将林下中药

材及其它作物秸秆等混合加工成

优质饲料,羊粪等堆肥形成有机

肥,实现种养匹配结合,绿色循

环利用;度假区刘道之村林下种

植蒲公英 67 公顷,开发形成蒲

公英叶茶、根茶、面条等系列产

品,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助力乡

村振兴。

三、循环养殖,生态潜

能转化“绿色动能”

聊城市林下养殖分为“林

禽、林畜”及林下特种养殖模

▲ 林下食用菌设施大棚

▲ 林下养殖蘑菇

式。冠县鲁燊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古梨园养殖华北柴鸡 2 万余

只,采用订单模式、社区专供、“互联网 +”等线上线下同步发

展,取得良好效益。阳谷县、东昌府区等开展林下蚯蚓养殖,以

畜禽粪便、秸秆、瓜果菜叶等有机废弃物为食,产出活蚯蚓、蚯

蚓干、蚯蚓粪便等用于销售,蚯蚓可以改善土壤,蚯蚓粪便作为

有机肥用于农作物、花卉、林木等,推动各生产单元有机衔接,

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增加了群众收入,改善了生态环境,实

现绿色循环经济。阳谷县寿张镇德鑫蚯蚓养殖有限公司林下养

专题

17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23页

殖蚯蚓 8.7 公顷,年销售收入

260 余万元。莘县大王寨镇依

托 丰 富 的 林 木 资 源 进 行“林

蝉”养殖,并与“林菌”模式

相融合,将木屑、锯末及作物

秸秆等制成菌类培养料,种植

菌类后的培养料中含有大量的

有益微生物菌群,可直接还

田,打造了“沙地种树—林木

加工—木屑养菌—基料还田养

树”的绿色产业循环,达到以

林养菌,以菌促林的目的。

四、资源融合,生态底

色催生“绿色经济”

绿水青山夯实了“三产融

合”的底气,“三产融合”又厚

植了绿水青山的底色,两者的

良性互动,使得生态环境保护

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聊城市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打造“三产融合”

发展的森林景观利用新模式,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

转换通道,大力扶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特色林下产业,增强林

业发展内生动力,让绿山与富民形成良性互动新格局。聊城市现有

高唐清平国家生态公园中国森林体验基地 1 处,冠县古梨园、临清

海棠园中国森林养生基地 2 处,冠县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

1 处,冠县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 1 个。冠县马颊河林场的宜

养园医养服务健康养老、康养旅居等项目已具备一定的康养产业基

础,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可观。度假区依托林下沉沙池自然生态,

打造林下露营基地,开发研学游、亲子游等项目,已形成“文旅 +

产业 + 消费”的文娱体验区,开发地下养金蝉、地表种耐阴蔬菜、

地上种菌菇的发展模式,打造“林下种养 + 原生态旅居 + 文化旅

游”为一体的特色模式。

下一步,聊城市将科学有序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引进适宜

林下种养的新品种及先进技术,着力推进林下经济与旅游、教育、文

化、健康养老产业等深度融合,发展各具优势特色的生态旅游、森林

康养、自然教育等产业,着力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向“1+1+N”复合型

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打造集产、学、研、销、科普、观光为一体的高

科技现代化林下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林下养鸡

孙珊珊等:聊城市持续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东绿化 18

第24页

青州市杨集林场走出林下经济富民路

撰文·供图|张森森 赵炳硕 冀颖 郑志伟 李静 钟琳

近年来,青州市杨集林场深

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

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理念,把发展林下经济作

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大

力发展人参、玉竹等林下中药

材,走出了林下经济盘活国有林

场资源的新路子。

一、立足生态禀赋,盘

活森林资源

杨集林场地处鲁中山区,属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

温和,雨热同期,光热资源充

足。位于仰天山山顶平地的林下

种植基地温度适宜、土壤肥沃、

光照柔和,有效年积温较高,可

满足人参等药用植物生长要求。

多年来,林场大力发展“林场 + 科研院所 + 企业”模式,与潍坊市

农业科学院、山东盛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人参育苗与林下

参的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由林场提供试验用地,进行繁育及栽培管

理;科研院所提供相关技术指导,进行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公司提

供种苗、肥料,进行产品宣传、销售,整合多方资源为林下中药材产

业发展提供新动力。截至目前,林下种植面积 57 公顷,栽培人参近

200 万株,市值约 7000 万元。

二、深入试验研究,用活林下空间

人参喜阴,耐低温,忌强光直射,喜较弱散射光照条件及土质疏

松、通气性好、排水性好、肥沃的土壤条件。自 2013 年起,林场逐

步在仰天山山顶、森林浴场等多处郁闭度较高的林地引种试种长白山

人参,植株成活率、生长势等调查结果显示,种植在仰天山山顶的种

苗生长情况较好,可完成完整生长周期。2016 年秋季,在仰天山山

顶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总栽培数量近 4 万株。2017 年春季,对发

芽种子进行营养杯育苗试验,成活率达 60% 以上,同年秋季、次年

春季,将种苗移栽到林下试种,生长状态良好。2018 年,进一步扩

大长白山人参繁育栽培规模至 23 公顷,其中散落种子自然繁育人参

专题

19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25页

100 余万株。经过多年的种苗选择、

种植基地选址、繁育栽培方法等试

验,已基本实现长白山人参的本地

化种植。

三、强化成果运用,激活应

用市场

仰天山种植基地生产的人参具

良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检

测结果显示,人参皂苷 Rgl 和人参

皂苷 Re 的总量为 0.31%,人参多

糖含量为 13.75%,符合《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典》(2020 年版)的相

关要求。2021 年,在山东省医养

健康产业协会中医药传承创新联盟

等主办的齐鲁特色中药材采收季

第三季、首届齐鲁道地药材展示交

流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被列为潍坊

市三十味特色药材之一。2022

年,仰天山人参种植基地被省

卫生健康委授予“山东省中医

药康养旅游打卡地”,被潍坊市

中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确定为

“仰天山濒危中药材保护研究基

地”。目前已研发参花山楂丸、

人参蜜片、人参药膳等 10 余种

中高端保健食品,并在食品、

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

多元化开发利用,持续提高人

参产业效益和产品附加值。

四、多点发力宣传,做活

林药品牌

创新线下宣传方式,与仰天

山国家森林公园合作,举办“康

养游”“研学游”等活动,累计

接待游客 1 万余人次。策划“采

参 节 ”“云 赏 参 ” 等 活 动 10 余

次,让更多人近距离观察生长

在高山的人参,了解人参文化,体验采参乐趣。与富华大酒店、

小雅斋酒店、桃花坡度假村等各类餐饮旅游企业合作开发、推

广人参药膳,将人参与乌鸡、红枣、天麻、山药等各种食材搭

配,发挥滋补养生功效。同时,充分利用短视频、微博、公众

号等形式拓宽线上宣传、销售渠道,构建多方位、立体化的人

参产品销售模式。

目前,青州市杨集林场特色“林药”产品年产值约 2000 万

元,带动 200 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产品已销往省内外。下

一步,将持续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人参、黄精、玉竹等林下

中药材繁育栽培研究与产品开发,积极开展仰天山人参地理标志

保护产品申请,努力打造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林下人参种植

基地,提高仰天山中药材知名度。同时,抓住新一轮集体林权制

度改革契机,按照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抚育等中药材规范化种

植要求,探索“林场 + 企业 + 农户”三位一体模式,采取模块化

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营销的策略,对中药材生产实行全程

质量控制,创建地方特色中药材品牌,发展壮大“林药”特色产

业,铺就广大农民群众“致富路”。

(作者单位:张森森,青州市林业发展中心;赵炳硕,冀颖,郑

志伟,李静,青州市杨集林场;钟琳,青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仰天山山顶林下种植基地

张森森等:青州市杨集林场走出林下经济富民路

山东绿化 20

第26页

润松农业林下经济开发基地入口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广袤、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地下水位高,

生态脆弱。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东营市,盐碱地面积达 22.7

万公顷,居全省首位。许多区域次生盐渍化严重,一些原始生态区

域甚至农耕区退化为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斑块,是群众的愁事、难事,

也是党委、政府关注的大事。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

润松农业)将盐碱地改良和利用作为长远性生态产业投资项目来做,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可持续发展,从 2012 年开始承包多块盐碱地进

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恢复自然植被,发展生态循环林下经济,打

造以适度养殖为主线,种养结合、产业融合的复合产业体系,走出

了一条以生态保护修复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可

持续发展之路。

一、具体做法

(一)盐碱地生态修复。2012 年润松农业从石油环保行业转型,9

年间投资逾 3 亿元,从建设生态公益林场开始,由当初 40 公顷的小

林场发展成为拥有 4 个林场(总规模 667 公顷)的林业综合企业。在

修复过程中,遵循基本保持原地形地貌、适地适树选树适地、保留原

生植物种质资源等原则。通过多年努力,4 处生态林场森林茂密、水

草丰美,基本保留了黄河三角洲

原始地貌特点。

(二)发展林下复合绿色产

业。润松农业以“两山”理论为

指导,探索把“绿水青山”变成

“金山银山”的现实途径,利用

林场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以生态

养殖产业为主链,培育了玉米等

作物种植,中药材种植,赤松茸

等菌类种植,猪、羊、禽生态养

殖,食品加工和生态文旅六大产

业链,形成了“种、养、加”配

套、产业融合的立体循环绿色产

业体系。

(三 ) 打 造 生 态 特 色 品

牌。润松农业联合外协公司开

发“小欢猪”系列产品,“小欢

猪”已经成为当地知名农产品

品牌,走进各大商超和餐饮企

东营市实施盐碱地生态修复发展林下经济

撰文·供图|乔来秋 徐丽 孙燕燕 何洪兵 朱岩芳 吴裕鹏 宋怡珂

专题

21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27页

业,并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打造林下赤松茸采摘基地,推

出的“板蓝根鸡”“板蓝根鸡蛋”等成为热销产品。配套发展文旅产

业,开发观光游、研学游等项目,成为当地近郊游的热门景点,还

吸引了大批科技工作者、园林工作者开展科创项目合作。

(四)构建“科技 + 企业 + 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在生态产业

培育的同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探索与周边农村合作模式,带动

农民致富。建立健全“订单农业 + 社会化服务 + 五统一”的生态产

品生产销售合作机制,吸引周边农民参与进来,形成利益共同体。

采取“企业做两端,老百姓做中间”的办法,企业做科技研发和终

端销售,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园区建设,农户负责种植、养殖管

理,农户生产的生态产品由企业统一收储、加工和销售,实现了企

业与农户的合作共赢。

(五)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润松农业紧密联系高校、科研院

所,开展联合攻关、自主研发,在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模式探索等

方面集成创新。与中国科学院联合设立“润松博士工作站”,与省农

科院共同建立黄河三角洲林下中草药材示范园区,与省林科院共同成

立产业联盟,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在耐盐植物选育、推广规

林下松茸生产

模种植、盐碱地微改良、中药材

饲料配方以及绿色防控等方面形

成了行之有效的专有技术。

二、主要成效

(一)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历

经 9 年修复,生态退化区蜕变成

生机盎然的特色生态区。经测定,

林场周边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地

下水有效降低含盐量,生物多样

性得到显著提升。土地、水等自

然资源得到高效集约利用,作物

秸秆、种养基质、畜禽粪便、生

产废弃物等实现综合利用。

(二 ) 打 造 产 业 发 展 模 式。

东营市现有 22.7 万公顷盐碱地,

乔来秋等:东营市实施盐碱地生态修复发展林下经济

山东绿化 22

第28页

专题

23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29页

正在探索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和

谐统一,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

润松农业进行的盐碱地微改良发

展绿色产业,为黄河三角洲滨海

盐碱地生态修复、综合利用和生

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一个可参

考、可复制的模式。

(三 ) 生 态 产 品 价 值 凸 显。

通过打造林下生态循环农业新模

式,打通了经营性生态产品价

值实现渠道。“小欢猪”系列产

品实现年销售收入 1.2 亿元;一

级菇约 1.4 万元 /667m2

,板蓝根

种子约 3 千 元 /667m2

,饲料桑

6—8 千元 /667m2

,年总产值近

6 千万元;观光游、研学游、科

研游等项目每年接待游客 5 万余

人,实现收入约 200 万元。

(四 ) 支 撑 服 务 乡 村 振 兴。

润松农业在自身发展基础上,带

动周边 6667 公顷的盐碱地开展

生态经济转化,周边 15 个村人

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6 万元,高出

全区平均水平 50%,年均增长

7% 以上。2014 年公司被认定为

山东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2015

年被授予“山东省林下中药材

种植示范基地”,2018 年被中国

绿化基金会提名为福布斯中国

荒漠化治理绿色企业,2019 年

被评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

地”“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2020 年被评为“东营市乡村振

兴专家服务基地”“乡村振兴服

务典范单位”“山东省扶贫龙头

企业”,获“国家光彩事业国土

绿化贡献奖”。

(作者单位:乔来秋、徐丽、

孙燕燕、何洪兵、朱岩芳,东营

市湿地保护中心;吴裕鹏、宋怡

珂,中咨集团生态技术研究所)

乔来秋等:东营市实施盐碱地生态修复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百合种植

山东绿化 24

第30页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指 出,“树

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

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

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

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现在

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

全”,丰富和拓展了粮食安全的

内涵,为高质量发展木本油料

产业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根本遵

循。木本油料树种适应性强,

可“上山下滩进沟入院,不与

粮棉作物争地”,是落实耕地保

护制度、生态保护制度,优化

国土空间格局,维护国家生态

安全和粮油安全的战略选择。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开发利用木本食用油料,西班牙、希腊、意大

利等木本油料占本国食用油 80%—90%,已基本实现食用油木本化。

2014 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

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 号),2015 年 11 月国家林业局、财

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出台了《关于整合和统筹资金

支持贫困地区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林规发

〔2015〕150 号)。2016—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2020 年《关于科

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

农经〔2020〕1753 号)、2021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

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3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

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均对促进木

本油料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2015 年 9 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字〔2015〕169 号)

提出鼓励适宜地区种植木本油料树种。2016 年 7 月山东省政府批复

了《关于山东省木本油料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6—

山东省木本油料树种资源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情况*

撰文·供图|王磊 赵永军 解孝满 鲁仪增

调查研究

*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20LZGC0904)。

25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31页

2020 年)》(鲁政字〔2016〕162 号)。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山

东省木本油料事业发展迅猛,长远来看,发展潜力巨大。

一、山东省木本油料发展现状

(一)木本油料树种资源现状

我国木本油料树种有 400 余种,可利用的有 220 余种,已广泛栽

培提供油料的有 30 余种,主要有核桃、油茶、油橄榄、油用牡丹、

元宝枫、文冠果等。截至 2019 年底,全国核桃种植面积 807.6 万公

顷、油茶种植面积 433.1 万公顷;产量呈缓慢增长态势,2021 年木

本油料产量 906.38 万吨,其中核桃 484.25 万吨、油茶籽 353.25 万

吨、油橄榄 6.36 万吨、油用牡丹籽 5.15 万吨、文冠果等其他木本油

料 57.37 万吨,较 2014 年复合增长率 8.18%;2021 年木本油料市场

1581.99 亿元,较 2014 年复合增长率 2.35%。

山东省木本油料资源化利用的树种涉及 10 科 21 属 46 种,截至

2023 年底,核桃、油用牡丹、榛子、元宝枫、文冠果、杜仲、毛梾、

美国山核桃集中连片栽培面积超过 13.3 万公顷。

(二)木本油料资源开发利

用现状

一是优势产区基本形成。多

年来,山东省坚持实施经济林优势

基地战略和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项目,不断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种

植结构,栽培品种呈现多样化趋

势,更新换代逐渐加快。目前基本

形成了以鲁中南山区山地为主的核

桃优势基地,以菏泽市为主的油用

牡丹优势基地,以临沂市、潍坊市

为重点的榛子优势基地,以威海

市、聊城市、济宁市等地形成美国

山核桃优势基地。

二是科技创新日益凸显。总

体来看,资源调查持续深入,各

学科密切结合、相互渗透,推动

蒙山森林资源

王磊等:山东省木本油料树种资源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情况

山东绿化 26

第32页

了木本油料研究向深层发展。核桃、文冠果、元宝枫等基因组的公

布,极大地推动了相关木本油料树种脂肪代谢分子机制和抗病、抗盐

基因功能的研究;小冠密植、生草覆盖、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

壁蜂授粉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栽培管理技术;生防技术、绿色无公害

化、有机生产技术试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产品产量和质量。

三是标准化生产率显著提高。近年来,对核桃、油用牡丹、文

冠果等主栽树种“量身定制”种植、管理、采后处理等技术标准和

规程,各地加强对标准化技术的培训,积极引导林农群众学标准、

讲标准、用标准,进一步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了一批标准化

生产示范园。

四是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木本油料产业开始由原料型生产逐

步转向“原料—成品—销售”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林副产品加工行

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省保鲜贮藏企业、生产加工企业总数

及贮藏加工能力明显提升,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全省综合交易

水平显著提高。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政策支持力度较小

近年来,国家和山东省出台了一些木本油料产业指导意见,但缺

乏优惠政策,扶助资金较少。目前在国家财政层面有国家农业综合开

发项目,项目小、资金少、树种

品种少。新疆、辽宁、宁夏等省

区安排了林果业发展专项资金等

财政资金。山东省现代农业生产

发展资金项目只是扶持苹果、核

桃发展,其他木本油料树种政策

扶持少,尤其是缺乏制约木本油

料发展关键环节的专项扶持资

金,缺乏采后加工企业和合作社

的具体扶持政策。

(二)生产质量标准仍然不高

一是低产低效林占比高。山

东省大多数木本油料林分布在山

岭薄地,立地条件差、基础设施

建设滞后,抗御风灾、低温、干

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薄弱。

全省急需更新改造的低产低效基

地占总面积的 50% 以上,全省

核桃病害逐年加重,制约着品质

的提高,平均产量 75kg/667m2

与丰产标准有较大差距。

▲ 核桃标准化种植

调查研究

27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33页

二是优良品种苗木不足。许

多发达国家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和无病毒苗木培育作为科研、生

产的重要基础工作,在人力、物

力、财力上给予重点扶持,美

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已

基本实现了无病毒化栽培。山东

省多采用 1—2 年生普通苗木建

园,导致新建木本油料林整齐度

差,投产晚、产量低。

三 是 生 产 机 械 化 水 平 低。

灌溉、施肥、喷药、修剪、采

收、防灾(旱灾、霜冻、鸟害

等)机械与装备条件落后,机

械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较低,

生产效率低下。

(三)科技支撑能力有待加强

一是良种化程度不高,突破

性品种匮乏。具有一定产业规模

的核桃、榛子、美国山核桃等

木本油料树种品种混杂,缺少突

破性品种;新兴的文冠果、元宝

枫、油用牡丹、毛梾、接骨木、

盐肤木等木本油料树种,良种选

育正在起步,部分树种尚无品种

可言。

二是繁育栽培技术体系不

健全。快速规模化繁育体系、

不同立地条件的丰产栽培体系

未系统建立,栽培管理质效低,

产量、品质提升慢。

三是加工利用能力不足。原

料供应和产品加工研发能力不

足,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较落

后,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

普遍较低,加工增值有限,制约

了产业链升级。

(四)产业化体系仍需完善

一是规模小、技术水平低。

山东省木本油料产品多数加工生

产以家庭式、小作坊为主,企业

研发与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工艺水平低,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高科

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加工贮藏和市场营销链条薄弱,市场竞争力

和抗市场风险能力差,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制约了木本油料

产业化的提高。

二是示范带动能力不足。山东省木本油料龙头企业数量少、规

模小、市场竞争力差,与林农合作机制不健全,带动力不强,难与

生产者形成经济合作共同体。

三、发展潜力与展望

核桃、油茶、文冠果等树种在我国历史上有长期的栽培驯化和食

用传统。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政策,国家

发改委、国家林草局等部门持续推动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已取得明显

成效。全国木本油料种植面积已超过 1333 万公顷,其中油茶种植面

积约 454 万公顷、年产茶油约 90 万吨;核桃种植面积超过 667 万公

顷,核桃、文冠果等油料化利用正在推进。经过长期攻关,已具备实

现全面分区域生产布局的基本条件,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支撑和产业

带动,大力推介优质木本食用油产品,提高公众认知度,扩大市场消

费,可有效拉动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木本油料产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产业化

发展的特点已初步显现,在现有规模条件基础上,通过科技手段解决

制约木本油料树种发展的良种选育、繁育栽培、加工利用、营销推广

济南市长清区元宝枫原料林

王磊等:山东省木本油料树种资源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情况

山东绿化 28

第34页

等技术问题后,有助于充分挖掘释放出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巨大潜

力,加快推动木本油料产业的向上向好发展。

四、措施建议与探讨

(一)完善扶持政策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建议省政府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提高扶持

标准,扩大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实施范围,适当把资金项目向

木本油料产业倾斜。

二是加大企业、合作社扶持力度。通过龙头企业评选认定、贷

款贴息等政策,建立担保、金融机构合作机制,形成多渠道资金投

入机制,扶持企业、合作社等木本油料产业社会组织加快发展。

三是扶持标准化基地建设。建议省政府列支专项资金扶持标准化

基地建设,倡导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四是完善土地流转等引导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企业、

合作社等木本油料产业社会组织通过土地流转、集资入股、产学研用

融合等新模式,培育木本油料产业化体系。

(二)优化布局发展重点

一是引导优势木本油料科学发展。针对山东省核桃、油用牡丹种

植面积逐年递减的态势,引导企业、合作社等组织,加快培育新动

能、改造升级旧动能、促进新旧动能混合提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地使优势木本油料栽培面积保持在合理规模,保障经济、社会、生态

效益综合提升。

二是规划引领各区域发展重点。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

发展战略,适时出台相应政策、

规划,合理引导各地木本油料发

展与国家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当

地生态保护修复、林业重点工程

等有机结合,建立高起点高标准

生产基地,实现“重点区域、重

点树种、重点企业、重点基地”

的发展示范效应。

三是加大木本油料龙头企业

培 育。 按 照“扶 优、 扶 大、 扶

强”的总体要求,培育一批机制

活、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

的龙头企业,创新产品生产和销

售方式,倡导发展“企业 + 专业

合作组织 + 基地 + 农户”的模

式,发展“订单农业”,形成风

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机制,

不断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是大力发展经济林专业合

作组织。鼓励农民探索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的多种经营管理形式,

搞好土地合理流转,推进适度规

模经营,支持农民入股、合作、

承包等多种形式发展木本油料林。

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

取市场化运作,开拓融资渠道,

吸收社会各方面资金,鼓励大户

承包、民营经济投资和专业技术

人员参与经济林产业建设。

(三)创新建立科技支撑服

务机制

一是设立常态化科技项目支

持机制。协调加大山东省农业良

种工程、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

示范等项目对木本油料的投入力

度,建立破解木本油料产业难

点、堵点问题的长期科技项目支

持保障机制。

二是加快品种选育栽培与加

工利用技术研发。创制高产、优

▲ 元宝枫良种繁育基地 质、抗病、适宜轻简栽培的重大

调查研究

29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35页

新品种,研发规模化快速繁育和

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推广山东省

适生主导良种与配套技术。开发

栽培抚育机具,创新精深加工、

新产品开发技术和装备,提高木

本油料综合利用率。

三是建立“政产学研金服

用”创新创业共同体融合共享

平台。支持建立山东省木本油

料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联合

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科研

机构、金融及服务组织建立创

新创业共同体融合共享的服务

平台,开展木本油料核心技术

攻关、关键工艺试验、标准制

定、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

业开发等,引导促进产业由传

统作坊式经营向现代化、专业

化、高科技的全链条发展转变。

四是加大人才队伍建设与科

技成果推广转化。吸引凝聚高

层次领军人才建立木本油料创新

团队,支持开展科技攻关、创新

平台建设、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

等。支持建立完善技术服务网络,充实基层专业人员,强化技术指导

和生产服务。倡导建立从业林农培训制度,逐步达到每百亩基地有 1

名经过培训的合格农民技术员,每千亩基地有 1 名专业技术人员,每

万亩基地有 1 名产业带头人。

五是加快建立健全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审批。引导建立

健全木本油料新资源产品技术体系和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绿色、健

康、安全、环保。扶持加快木本油料资源的深度发掘,倡导加快部分

树种新资源产品作为食品、保健品、医药等的市场准入审批进程,快

速扩大产业规模。

(四)切实加强产销市场体系建设

一是积极宣传引导消费。积极倡导开展木本食用油营养健康知识

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多渠道宣传木本油料的特点、优点及优势,倡

导广大消费者合理使用木本食用油和科学选择多种食用油。

二是切实加强产销信息平台建设。倡导建立以龙头企业、专业合

作社、家庭农场和生产大户为主体,建设产销预警信息平台,设立产

销信息采集点,加强产品生产及市场监测,为企业和农户搞好服务。

建立专家会商制度,研判产销形势和市场动态,及时发布产量市场走

向等产销预警信息,科学引导生产和销售。

三是积极培育木本油料产品市场。引导培育产业战略升级、商业

模式重构、产品创新与再造、管理创新与变革、品牌战略升级、营销

战略创新,健全流通网络,引导产销衔接。充分利用好政策导向,立

足产业与行业实际,找到新动能时代的引擎,通过裂变式营销战略快

速实现木本油料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作者单位: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

▲ 淄博市临淄区文冠果资源林

王磊等:山东省木本油料树种资源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情况

山东绿化 30

第36页

▲ 临清市海棠品种园

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林木种质资

源的保护和利用对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尤其

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绿色低碳高质量

发展先行区建设背景下,加强林木品种选育应用,对满足大规模国土

绿化行动、森林质量提升等需求意义重大。聊城市林业发展中心全面

调查了全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基本情况,深入分析制约林木种质

资源创新利用的问题,提出发展路径和建议,为聊城市林草事业改革

发展提供对策。

一、聊城市林木种质资源基本情况

2021—2023 年,聊城市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调查数据

显示,聊城市共有栽培树种 66 科 139 属 351 种(含变种、变型),

按照用途主要分为防护林树种、用材林树种、经济林树种和园林绿

化树种。野生种质资源现存柽

柳、构、枸杞等。全市共有古

树名木 526 株,隶属于 18 科 24

属 29 种,其中一级保护古树 9

株、二级保护古树 136 株、三

级保护古树 380 株、名木 1 株;

数量较多的树种为侧柏、枣、

杜梨、皂荚等。

聊城市现有省级林木种质资

源异地保存库 2 处,在建市级林

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3处,其

中聊城市臭椿省级林木种质资

源库收集保存臭椿种质资源 323

份,冠县毛白杨省级林木种质资

聊城市林木种质资源创新利用路径研究*

撰文·供图|张武 常雪 李炎 高桂喜 修桂芳 郭兴俊 张晓文

调查研究

* 聊城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NDYB2023008)。

31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37页

源库收集保存毛白杨种质资源 2538 份、小叶杨种质资源 505 份;莲、

楝、竹等3处在建市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分别收集保存莲种质资源

218 份、睡莲种质资源 60 份、楝种质资源 52 份、竹种质资源 50 份。

近年来,聊城市围绕林木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选育出‘聊红槐’槐、

‘聊红椿’臭椿、‘聊大红金桃’桃、‘东昌红台’莲等高产、优质、

高抗的优良品种,其中‘聊红槐’槐被选定为聊城市市树。同时,开

展林木高效繁育栽培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准化推广应用,研建聊城市地

方标准《毛白杨炮捻扦插育苗技术规程》(DB 3715/T 5—2022),山东

省林学会团体标准《雄性毛白杨苗木培育技术规程》(T/SDSF 018—

2022)、《臭椿栽培技术规程》(T/SDSF 019—2022)等。

二、存在的问题

(一)配套政策支持不足

聊城市仅在 2022 年 6 月印发的《聊城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

划》中提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市地域特色的优

秀乡土树种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没有专门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支

持政策和规划。另外,聊城市未设立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资

金,仅获得针对 2 个省级种质资

源库的一般性保护和研究的资金

支持。配套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

不足,制约了聊城市林木种质资

源保护利用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

存力度不够

聊城市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

存存在覆盖范围不够广、遗传代

表性不够强、资源份数较少、保

存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目

前已纳入保存体系的仅有毛白

杨、臭椿、莲、楝和竹。经调

查,聊城市九州洼月季公园保存

月季品种 130 个,临清中华海棠

园保存海棠种质资源 180 份,目

前均未系统开展种质资源保存库

建设。

▲ 冠县毛白杨种质资源保存林

张武等:聊城市林木种质资源创新利用路径研究

山东绿化 32

第38页

组织编制“聊城市林木种质

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出台相应

支持政策,全面规范和指导全市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

利用和研究等工作。建议设立林

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财政专项资

金,建立健全多元化资金投入机

制,保障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基地

建设、种质创新利用、成果转化

推广等工作有序开展。

(二)强化林木种质资源保护

力度

加强泡桐属等重要乡土树种

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

逐步将槐、月季、海棠、梨等聊

城市优势特色林木种质资源纳入

市级保护体系,力争建设成为省

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加强 2 个省

级林木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收集

保存、鉴定评价和研究利用,进

一步提升建设水平、科技支撑及

服务能力,争取建成国家级林木

种质资源库。

(三)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科技创新

积极申报林木种质资源科技创新项目课题,以高效培育利用种质

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助推林农增收为重点,以选育高产、优质、抗

逆的突破性新品种为目标,综合运用多种育种方式,探索基因工程等

辅助育种技术,大力推进育种攻关和科技创新。

(四)健全林木品种推广利用体系

加大对特色乡土树种及育成品种推广力度,逐步改善聊城市造林

树种单一的问题。建立与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产学研高效合作机

制,把“引、选、繁、育、推”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完善以科学研究

为先导、基地建设为中心、品种管理为保证、应用推广为手段的林木

品种推广利用体系。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促进品种推广利用规范

化,为实现兴林富民提供保障。

(五)提高人才团队支撑能力

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围绕臭椿、毛白杨等重点林木种质资

源保护利用,建设专业化创新研究团队。进一步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

教育培训,通过委托培养、合作研究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和学术交

流,培养一批专业技术骨干,为林木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聊城市林业发展中心)

(三)林木种质资源创新利

用相对滞后

目前品种选育主要依靠选择

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技

术应用较少,基因工程育种仍是

空白,选育手段较单一。育成品

种‘聊红槐’槐、‘聊红椿’臭

椿等推广应用进程缓慢,与高

校、科研单位、企业之间未建立

起长效合作机制,基础研究与育

种应用衔接不紧密,成果转化率

不高,推广利用体系不完善。人

才队伍建设力度不足,团队支撑

种质资源创新利用能力不强。

三、林木种质资源创新

利用路径和建议

(一)加强配套政策支持

▲ 聊城市臭椿种质资源保存林

调查研究

33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39页

玫瑰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

生植物,重要的珍稀濒危种质资

源,《“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

展规划纲要》将其列为 50 种开

展抢救性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

物之一。由于沿海地区的过度开

发利用,野生玫瑰的分布区逐渐

缩小,种群受到严重威胁。近年

来,采取调查、收集保存等相应

保护措施,生境逐步改善,野外

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长情况良好。

一、基本情况

(一 ) 野 生 玫 瑰 特 性。 玫 瑰(Rosa rugosa Thunb.)是蔷薇科

(Rosaceae)蔷薇属(Rosa)落叶灌木,重要的园艺植物之一。鲜花

可蒸制芳香油,花瓣可制饼馅、玫瑰酒、玫瑰糖浆、干制泡茶,花蕾

入药。野生玫瑰喜光,多分布在光照良好的旷地、林缘,常形成面积

较大的单优种群,有很好的抗旱、抗寒、耐盐能力,喜湿润但不耐

涝。相对于栽培玫瑰,野生玫瑰具有芬香、抗旱、抗寒、抗病等优良

野生玫瑰资源保护

撰文·供图|冯福山 陆璐

野生玫瑰生境

冯福山等:野生玫瑰资源保护

山东绿化 34

第40页

性状,可以作为品种选育的重要材料,也是滨海沿岸的重要防风固沙

植物。

(二)野生玫瑰分布。野生玫瑰原产于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

斯远东地区。我国野生玫瑰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吉林省珲春市和山

东省沿海海岸。辽宁省野生玫瑰零星分布于旅顺口区、庄河市、普兰

店区等地沟旁,吉林省珲春市图们江下游一带仍保存着 50 余公顷的

野生玫瑰,山东省野生玫瑰主要分布于烟台市牟平区、威海市成山头

沿海沙滩上。近年来,调查发现威海市环翠区、乳山市、海阳市以及

青岛市即墨区小管岛等地有零星分布。

(三)野生玫瑰现状。随着我国沿海地区进行过度的开发利用,

特别是沿海区域工业开发、水产养殖、旅游度假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的

增多,玫瑰的野生分布区逐渐缩小。滨海地区的天然植被与生境也急

剧退化甚至丧失,部分种群逐渐

由连续分布转变为片断化分布,

生境的严重破坏导致有性繁殖受

阻,种群数量持续减少,遗传多

样性受到威胁。保护野生玫瑰迫

在眉睫。

二、多措并举保护野生

玫瑰

(一)制度建设。2015 年,

原山东省林业厅出台规范性文件

公布了《山东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

源名录》(鲁林种质发〔2015〕29

号),指导各地优先保护珍稀濒危

树种,玫瑰名列其中。2016 年,

颁布了省政府规章《山东省林木

种质资源保护办法》(省政府令

第 300 号),明确要求采用原地

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相结

合的方式优先抢救性保护珍稀濒

危树种种质资源。2015 年颁布施

行的《山东省森林资源条例》和

2019 年颁布施行的《山东省种子

条例》均对种质资源保护做了相

关规定。目前对山东省野生玫瑰

种质资源的保护除了执行地方性

法规及政府规章外,主要按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

条例》的相关规定,加强保护和

管理。

(二)就地保护。烟台市牟

平区已着手开展野生玫瑰就地保

护,分布于威海市荣成市国有成

山林场范围内的野生玫瑰,就地

保护情况较好,基本保护了现有

野生玫瑰种群规模。

(三)迁地保护。近年来,

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结合

“山东(暖温带)珍稀濒危树

▲ 野生玫瑰果实

资源保护

35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41页

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设项

目”,将玫瑰列为目的树种进行

了抢救性保护,经收集繁育,定

植保存野生玫瑰种质资源 61 份

1300 余株,并在海阳市国有招

虎山林场进行了部分备份保存,

有效保护了山东野生玫瑰种质

资源。

(四)设施保护。截至目前,

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山

东分库已保存我国野生玫瑰种子

85 份,下一步将继续进行野生玫

瑰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

(五)人工扩繁。目前,山

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已多批次

繁育野生玫瑰种质资源,除已

定植保存的野生种质资源外,

2018—2019 年联合山东农业大学

采集省内外野生玫瑰分布区种质

资源 81 份,并进行了繁育,苗

木生长良好。

(六)野外回归。2019 年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在烟台市昆嵛山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山东重要濒危树种回归行动”,首次进行了野

生玫瑰的回归栽植。2023 年在烟台市牟平区开展野生玫瑰回归行动,

并持续监测其生长情况。

(七)宣传教育。近年来,多次举办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保护

宣传、科普进校园等系列活动。2017 年在济南市图书馆新馆、2019

年在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分别开展种质资源科普法制宣传活动,通过

展览、讲座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珍稀濒危树种的保护,有 20 余万

人次参观展览,活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关注及宣传效果。

三、野生玫瑰保护成效

调查发现,野生玫瑰群落物种组成相似,垂直结构均比较简单,

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结构清晰,层间植物较少。乔木层以黑

松为主,高度 6—10 m,郁闭度 0.3—0.5;灌木层以野生玫瑰为主,

伴生植物有紫穗槐、单叶蔓荆、胡枝子等,高度 0.6—1.0 m,盖度

0.6—0.9;草本层植物常见的有月见草、鬼针草、艾等,高度 0.1—

0.5 m,盖度 0.1—0.3。目前,野生玫瑰在烟台市牟平区分布约 50 公

顷,多位于自然保护区内;威海市荣成市分布约 2 公顷,位于国有林

场范围内,种质资源总体状况较好。

(作者单位:《山东绿化》编辑部)

▲ 野生玫瑰花

冯福山等:野生玫瑰资源保护

山东绿化 36

第42页

厚植生态底色 书写绿色画卷

——菏泽市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撰文·供图|王瑞群 张龙玉 毛媛 王倩 马悦

菏泽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

书记视察山东、视察菏泽重要讲

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全面推

进林长制为抓手,加强林业治理

能力建设,着力书写“建设好、

保护好、利用好”绿水青山“三

篇文章”,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

经济社会发展各层面、各领域,

用心呵护“生态底色”,用情书

写“绿色答卷”,努力绘就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崭新画卷。

一、强化顶层设计,明确绿色发展新思路

聚焦造林增绿、护林管绿、用林活绿三大任务,挖掘党组织资源

优势,统筹谋划,明确“123456”的工作思路,围绕“推动绿色发

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线,发挥林木加工、牡丹芍药鲜切花

两大优势,立足打造牡丹芍药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国内最大的木材

加工全产业链专业性展会、鲁西酥梨果品振兴齐鲁样板三大定位,开

展科学绿化、国家储备林、林业碳汇、智慧林业四大创新,实现林

美丽山东

37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43页

长制、自然保护地、有害生物防

控、野生动物保护、减灾防灾能

力五大提升,强化党建引领、队

伍建设、科技服务、种质资源、

生态文化、基层基础六大保障,

努力推动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

二、立足主责主业,实

现科学绿化新定位

(一)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市委、市政府立足“建设好”,聚焦增绿,实行“种、苗、造、抚、

管”一体化推进,实施森林生态廊道、乡村绿化、农田林网等重点工

程,以线带面、辐射全域,造林绿化与提质增效“双轮驱动”,绿色

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生态安全屏障不断加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

展。打造国家森林乡村 30 个、省级森林小镇 1 个、省级森林乡镇 6

个、省级森林村居 95 个。2023 年实际完成造林 843 公顷,完成年度

计划的 156%。在东鱼河、鄄郓河、东明滩区等区域实施国家储备林

项目建设 1467 公顷,落实项目资金 4.5 亿元;新增‘山农酥梨’基

地 67 公顷。

(二)发布《菏泽宣言》。2023 年 9 月 19 日,黄河流域林业碳汇

科技创新研讨会在菏泽市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原国家林业

局造林司副司长李怒云做主旨报告,沿黄有关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国

内林业碳汇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了研讨,发布了《黄河流域林业碳汇科

技创新菏泽宣言》。

三、立足资源保护,开创和谐共生新局面

(一)林长制改革全面见效。全市设立林长 8727 人,其中市级林

长 18 人、县级林长 191 人,设立林长公示牌 4113 块。各级林长以身

作则,履职尽责,统筹推进林业资源保护、森林防灭火、美国白蛾防

控、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提质增效工作。2023 年曹县被评为省林长

制工作成效明显县,定陶区率先推行使用“鲁地云”APP 进行巡林。

(二)宣传氛围不断浓厚。组织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

周”“世界生物多样性日”等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 20 余万份;山

东省森林文化周期间举办首次征文、演讲比赛活动,广泛营造关爱大

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浓厚氛围,持续提升菏泽

林业工作成效,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菏泽市林业局被评为全省宣传

工作业绩突出单位。

(三)林场管理日趋规范。菏泽市积极参加国有林场职业技能竞

赛活动,荣获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国有林场技能竞赛团体二

等奖,3 名队员获得个人奖。郓城县国有何庄林场着力打造全市林

业推进共同富裕实践样本,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国有

东明林场获批 2023 年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

四、围绕科技兴林,描绘蓝绿交织新画卷

(一)科技成果广泛应用,种质资源有效保护。推广杨树雄株

‘鲁林 9 号杨’等新品种,其中‘鲁林 9 号杨’育苗 20 公顷、四倍体

泡桐育苗 13 公顷;建立曹州木瓜采穗圃 0.7 公顷、繁育圃 1.3 公顷;

对原种圃 54 个树种 713 个无性系加强管护。新公布一级保护古树名

木 8 株、二级保护古树 93 株。

单县浮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王瑞群等:厚植生态底色 书写绿色画卷 —菏泽市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山东绿化 38

第44页

▲ 曹县林产品加工企业

(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牡丹成果效应放大。印发《关于推进

全市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牡丹芍药育种小组,指

导开展牡丹杂交育种,推广新栽培模式,研究成果获梁希科技进步二

等奖。牡丹特色产业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三)芍药产业后来居上,美丽经济全面绽放。继牡丹之后,芍

药鲜切花已成为菏泽“美丽经济”的新“引爆点”。引导发展芍药种

植基地 70 余个 2000 公顷,种植传统品种 460 个、进口品种 170 个,

成为全国栽培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芍药鲜切花生产基地。鲜切花年

销量 1 亿枝,占市场份额的一半

以上。

(四)特色林果逐步发展,

示范基地初具规模。菏泽已培育

“齐鲁放心果品”7 种、“省十佳

观光果园”5 家、经济林示范园

12 家。通过低产低效林更新改

造,新营造发展‘山农酥梨’67

美丽山东

39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45页

公顷,全市山农酥梨示范基地达

到 333 公顷,初步打造了梨产业

发展高地。

五、 拓 展 产 业 链 条, 实

现产业发展新突破

(一)实现产业新融合。菏

泽市依托国家级出口林产品质

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家居产业

示范园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

展蹄疾步稳,已成为全国平原

地区最大的林产品生产、加工、

贸易和储备基地之一。曹县家

具、郓城县木材加工、鄄城县

智能家居、成武县高端家具、

东明县木材加工 5 个产业园区,

板材和木制品、实木小家具和

木工艺品、板材加工 3 个产业

集群,辐射全市 80% 的乡镇;

全市建设电商平台 32 个,涉林

电商企业 1000 家,“触 网 ” 企

业 290 家,电商平台实现交易

额 40 余亿元,实现了虚拟与实

体、线上与线下、创新与创业

的有机结合。木材加工已列入

菏泽市“231”特色产业体系和

十大产业链。

(二)木材加工产业向智能

化方向发展。2023 年,曹县木制

工艺品及木制家具、郓城县板材

等产业数字化平台加快建立,83

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数字化改

造。曹县环保板材特色产业集群

入选 2023 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

集群。

(三 ) 项 目 建 设 异 军 突 起。

万华禾香板业(菏泽)有限公司

投资 6 亿元建设年产 30 万立方

米刨花板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

计年营业收入约 8 亿元,利税约

2 亿元,提供就业岗位 180 个,带动 1000 余人就业。山东泓匠新材

料有限公司主要打造欧松板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 15 万立方米。菏

泽佰世达木业有限公司投资近 2 亿元改造升级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

计年产刨花板 35 万立方米 , 年产值 4.5 亿元。

六、聚焦创新高效,探索林业展会新模式

(一)中国林产品交易会成为亮丽城市名片。中国林产品交易会是

全国第一个林业重点展会,扎根菏泽 20 年,累计到会 293 万人次,签

订合同额 1216.8 亿元,现场交易额 22.1 亿元,福建、北京、香港等地

一大批林木加工企业相继落户菏泽。投资 20 亿元建设的中国林展馆,

占地 14 公顷,建筑面积 9 万平方米,是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规模最大

的国际会展场所,也是全国第一座具有行业代表意义的专业化、规模

化、现代化林产品交易主题展馆,成为菏泽市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二)实现由综合性展会向专业性展会转型。第十八届中国林

产品交易会,采取“线上 + 线下”同步办展,在中国林展馆设置 4

个专业馆、1 个综合馆,展示面积 4 万平方米,折合标准展位 2000

个,特装展位占 80%;参展参会人员 8.8 万人,参展企业 752 家,

签订合同意向金额 120 亿元,现场交易额 1.2 亿元。线上观展人数

65 万人次,云平台注册人数 1.12 万人,入驻商家 300 余家,发布

商品 1000 余个。精心策划“9 · 19 林购节”营销活动,打造“永不

落幕的林交会”。交易会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领导好评,国家林草

局副局长唐芳林、山东省副省长范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厅长(省

林业局局长)赵晓晖分别作出批示。

(作者单位:菏泽市林业局)

▲ 林业专家指导芍药鲜切花生产

王瑞群等:厚植生态底色 书写绿色画卷 —菏泽市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山东绿化 40

第46页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丰富,栽

培历史悠久,花文化底蕴深厚,

花卉业发展前景广阔。中国花

卉协会近日公布,2023 年我国

花卉进出口贸易总额 7.1 亿美

元,较 2022 年减少 0.1 亿美元,

同比下降 1.38%;其中出口额

4.38 亿美元,同比下降 9.74%;

进口额 2.7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95%。青州市作为全国重点花

卉产销地,是国内花卉出口额增

长的少数地区之一。

一、青州市花卉出口现状及潜在优势

(一)产业现状。青州市是全国盆栽花卉重点产区之一。年上市

蝴蝶兰 2000 余万株,约占全国市场总量的十分之一;凤梨 500 余万

株,约占全国市场总量的四分之一;仙客来 500 余万株,约占全国市

场总量的三分之一;风信子 5000 余万球,约占全国市场总量的五分

之四。多肉植物种植面积超 30 公顷,存养量超 6 亿株,约占全国市

场总量的 40%。青州市花卉温室承建、相关资材营业额分别占到全

国市场的 62.3% 和 70%。根据潍坊海关数据统计,2023 年青州市花

卉出口额 452.43 万元,同比增长 148.93%。

(二)市场现状。青州市建有江北最大的中国北方花卉交易市场,

成为全国三大花卉集散地之一,全市花卉种植面积 8733 公顷,花卉

产销品种 3000 多个,年交易额达到 139 亿元,是全国最大的盆花生

青州市花卉出口现状与发展对策浅析

撰文·供图|王媛媛 陈旭 马珂

绿色产业

41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47页

产中心、盆栽集散中心和花卉物

流中心,生产交易品种涵盖全国

市场的五分之四,辐射全国 28

个省区,花卉物流周转额超百亿

元。花卉旅游成为产业发展新增

长极,年接待花卉参观游客 150

万人次。每年一届的中国(青

州)花卉博览交易会已经成为业

界知名展会之一,被评为“中国

优秀特色专业展会”。

(三)集群优势。青州市深

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培育壮大“十

强产业”部署要求,围绕提升产

业附加值、核心竞争力,聚力推

动技术迭新、产业换新、业态更

新、模式创新,瞄准现代高效农

业,以花卉产业为切入点,持续

做好政策保障、链条延展、供需

对接“三篇文章”,厚植产业生

态创新优势,形成“一二三产业

融合、产供销数字链接、政企农高效协作”的花卉产业转型升级新路

径。青州市花卉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品牌估值 340 亿元,连续 3 年列全省优质农业品牌第一位。

二、青州市花卉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交流合作匮乏。青州市花卉企业参与花卉领域国际规

则标准制定和引进国外花卉品种、先进技术、管理理念等交流合作匮

乏。多数企业主攻国内市场,缺乏必要的外贸专业技术人才,拓展国

际市场步伐缓慢。

(二)国外客户资源少。花卉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参与国际

重大展会活动少,在亚马逊、阿里巴巴、网易外贸通等线上平台的投

入不足,缺乏获取国外客户的渠道和资源。

(三)企业外贸动力不足。花卉企业出口需办理认证、检疫等相

关进出口资质,且不同国家之间、花卉品类之间检验检疫标准不一、

要求多样,一些企业存在畏难情绪和小富即安、各自为战思想,大多

通过外地贸易公司或代理公司间接出口,出口内生动力不足。

三、花卉出口发展对策

(一)注重服务指导。花卉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服务指导,发展壮

大花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建立经营合作组织,积极培育外

贸型企业,重点从花卉龙头企业、出口企业、电商企业中突破,协调

解决国际交流合作、进出口资质办理等存在的问题,引导生产型企业

转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电商企业开拓跨境电商业务,不断开拓国际

市场。

(二)提升“青州花卉”外向度。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改造、

提升一批花卉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发挥聚集优势,培育多肉植

物、蝴蝶兰、凤梨及盆景特色产业带;加快推进“中国青州输美

温室项目”“俄罗斯海外仓”等出口标杆建设;积极组织参加境外

“百展计划”和“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行动,组织花卉企业“抱团

出海”,助推花卉企业深耕国际市场,实现内外贸协同发展;加快

推进新疆外贸型花卉产业发展,利用青州籍在新疆投资公司优势,

将青州花卉、温室资材及花卉资材等通过新疆口岸开拓“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市场。

(三)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发展花卉基地直播和花卉供应链

企业,做强“电商 + 订单 + 农户”销售模式,完善花卉电商服务链

条,提升花卉线上交易额。聘请行业内专业人士,对花卉出口资质办

理、花木出口产品标准、网易外贸通等平台使用进行专项培训,打造

“互联网 + 花卉”聚集区建设,推进花卉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蝴蝶兰生产基地

王媛媛等:青州市花卉出口现状与发展对策浅析

山东绿化 42

第48页

近年来,日照市牢固树立和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念,持续挖掘林地生产潜力,充

日照市以林业产业“三篇”文章激活共富“一盘棋”

撰文·供图|邱中华 杨秀苹

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助力森林资源从“绿起来”向“好起来”转变,

以林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不断推进林业产业向纵深发

展。目前,日照市林业产业总产值 221.5 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

绿色产业

43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第49页

业产值分别为 45.0 亿元、171.4

亿元、4.7 亿元,各类经济林产

值 36.5 亿元,林业旅游与休闲服

务业产值 2.8 亿元,逐步形成经

济林、生态旅游、种苗花卉、林

下经济等多业并举林业产业发展

格局。

一、做活“增绿”文章,统

筹发展经济林产业。日照市积极

培育林业主导产业,引导种植大

户、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

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完善了板栗、核桃、榛子、

蓝莓等重点优质林果生产基地建设,产业集中度持续提高,形成了特

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带。目前经济林 4.5 万公顷,产量 42.7 万

吨,其中鲜果类 2 万公顷,产量 31.6 万吨;干果类 1.3 万公顷,产量

9.3 万吨;饮料类 0.83 公顷,产量 1.4 万吨。东港区以特色经济林为

重点,种植板栗 2267 公顷、蓝莓 1467 公顷;岚山区巩固发展日本栗

的同时,以茶生产转型升级为抓手,持续巩固茶产业主导地位,种植

茶 4533 公顷;五莲县大力扶持樱桃、桃等特色林果业,实现樱桃种

植 2133 公顷。全市主要经济林树种板栗 1.2 万公顷,产量 8.4 万吨;

桃 9133 公顷,产量 18.3 万吨;茶 8333 公顷,产量 1.4 万吨;苹果

4800 公顷,产量 10.5 万吨;欧洲甜樱桃、蓝莓等 4267 公顷,产量

1.7 万吨。同时,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成果引进和推广应用,2023 年

获植物新品种权 10 个,引进美国山核桃、文冠果、花椒等经济林树

种品种 10 个,促进林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做精“用绿”文章,稳妥推进森林旅游业。日照市大力推进

林业产业与旅游相融合,开发森林旅游资源,推进森林旅游业发展,

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 6 处、湿地公园 9 处,育苗面积 2467 公顷,

种植花卉 1200 公顷。鼓励引导林业企业和周边农户依托现有特色经

济林基地、森林公园等,发展乡村采摘游、生态游、康养游,重点打

造了五莲县松柏镇百果谷游乐园、东港区陈疃镇蓝莓采摘园、岚山

区巨峰镇绿茶观光园、莒县蜜蜂主题嗡嗡乐园、山海天度假区嗨世界

农乐园等观光休闲园区 20 余处,支持其大力宣传普及森林生态文化,

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2023 年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接待游

客 570 万人次,实现生态旅游总收入 5300 余万元,成为了林业产业

新增长点。

三、做大“富绿”文章,提质增效林下经济产业。日照市主动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坚持立体开发,大力发

展“林菌、林禽、林畜、林药、林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目前

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品类 16 种,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8 种,林

下经济面积 2753 公顷,总产值 1.2 亿元。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合作,建设中国(日照)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区 1 个。山东康宇中药

材有限公司林下养殖中华大蟾蜍 400 余万只,年产值超过 3000 万

元,生产的蟾酥被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认定为山东省道地药材,

稳居全省同行业第一。部分经营主体利用杨树丰产林、生态公益林

发展养殖蝉、鸡、鹅等多种模式,实现增收 1 万元 /667 m2

。大力发

展茶叶绿色天然无公害林产品,充分利用松树、茶树共生关系,松

树松香味有效避免茶树病虫害,大量松毛作为茶树有机肥料,目前

已发展林下茶 800 公顷,实现茶叶“零农药”“无添加”。

五莲县叩官镇大丰园蓝莓生产基地 (作者单位: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邱中华等:日照市以林业产业“三篇”文章激活共富“一盘棋”

山东绿化 44

第50页

武河湿地公园鸟瞰

我还从未对一个地方如此长

久地惦念过,春夏秋冬,寒来暑

往,我都停不下前行的脚步,走

近它,亲近它。当我不得不远行

离开它的时候,总会时时地想起

它。它就是临沂武河湿地。

武河湿地位于临沂市罗庄区

黄山镇,是临沂市委、市政府建

设“大美新”临沂的重大惠民工

程和迎淮工程,东南与临沂人的

母亲河—沂河相接,北连江风

口分洪闸、南至廖家屯橡胶坝,

全长 15 千米,面积 1333 公顷,

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国家级人

工湿地。

湿地,是有着多功能的、富

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被称

为“地球的肾”。我们的祖先以

充满诗意的眼光赞美湿地,《诗

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

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都是对湿地的赞

故乡的那片湿地*

撰文·供图|冯连伟

美和描述。站在这块丰腴静美、古老而充满诗情的土地上,我不由探

寻起它的前世今生来。

最初的时候,这里仅仅是一条河—武河,沂河的一条内河,源

起郯城县江风口,流入江苏省邳州市。武河原名鹅堵河,因其河道狭

窄,即使一只鹅游过也会阻流,故得此名。历史上,由于上游的陷泥

河、南涑河尾水注入,每遇汛期,三河汇集,潮涨潮落,水花拍岸,

便会导致水灾频发,给两岸 3 个乡镇、20 个村庄的 3 万余百姓带来

无尽的灾难。清朝康熙年间,进行治理后改称武河。改革开放以来,

临沂工业迅猛发展,工业用水的注入使碧波荡漾的武河,变成了黑水

横溢的污水沟。为了实现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达到生态

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自 2009 年,临沂市政府投入 2 亿多元,实

施了人工湿地建设工程,依托山东境内最长的内河—沂河,利用废

弃河道和两岸的滩涂地修建而成。

武河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景观资源独特,有着旖旎的自然风光、

浓郁的田园风情,水域景观、植物景观、鸟类景观、天象景观遍布

其中。湿地一期建造了景观桥 2 座、拦水坝 4 座、溢流坝 8 座、跌

水池 2 处和湖心岛 39 座,共栽植了林木 21 种 10.2 万株,栽植了水

生植物 106 种 770 万株,形成了“一个一个滞流塘、一片一片莲藕

汪、五颜六色水植物、一望无际芦苇荡”的生态景观效果,昔日草

木不生的污水沟如今变成了鱼翔浅底、百花齐放、荷香四溢、万鸟

竞飞的生态休闲胜地。湿地一期共设置了“平湖秋月、芦花飘雪、

饮水思源、荷塘月色、源远流长、沉鱼落雁”六大美丽景区,从不

同的视角全方位展示了湿地一年四季的生态景观。

经过一期的建设与提升改造,武河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初步

形成了生态特色突出的观光游览区,曾经的污泥沼泽地,成为连

接临沂城市与自然空间的绿色纽带,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

森林文化

* 本文在山东省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山东省自然资源作家协会组织的“山东林保杯”讲好森林故事征文活动中获一

等奖。

45 SHANDONG GREENING

山东绿化,2024,38(1)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在线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