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刊》2024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4-1-1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旅游学刊》2024年第1期

ISSN 1002-5006CN 11-1120/K2024.1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A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One of the Highest International Impact Academic Journals of China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An Authoritative Journal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n ChinaA Journal Indexed in the CSSCI宋 瑞 宋昌耀 胥英伟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五重逻辑与重要议题张士琴 石穆沙“在场”到“难忘”:偏惯常环境下旅游体验的记忆形成与反馈机制孙佼佼 郭英之旅游艺术地理研究:内涵、框架与新方向罗 浩 康玉洁 曾小梅“996”还是“2.5”?——闲暇时间影响经济增长的... [收起]
[展开]
《旅游学刊》2024年第1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ISSN 1002-5006

CN 11-1120/K

2024.1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

A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One of the Highest International Impact Academic Journals of China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 Authoritative Journal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A Journal Indexed in the CSSCI

宋 瑞 宋昌耀 胥英伟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五重逻辑与重要议题

张士琴 石穆沙

“在场”到“难忘”:偏惯常环境下旅游体验的记忆形成与反馈机制

孙佼佼 郭英之

旅游艺术地理研究:内涵、框架与新方向

罗 浩 康玉洁 曾小梅

“996”还是“2.5”?——闲暇时间影响经济增长的跨国实证研究

第2页

目 次 (月 刊 第 39 卷 第 1 期 总 第 329 期 2024 年 1 月 6 日 出 版)

01 主编寄语:旅游研究:适应时代变化 推进理论创新

张凌云

03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旅深度融合范式转换

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性解读 白 凯 资明贵 袁祖社 / 中国化景观社

会与文旅融合新场景 孙九霞 / 文旅深度融合的现实困扰与政策响应

戴俊骋 / 现代信息技术与文旅融合新途径 李 渊 梁嘉祺 / 中国式

现代化情境下的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研究 李柏文 郭 凌 / 中国式新

安全格局保障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翟向坤 蔡克信

18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编者按

吴巧红

19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五重逻辑与重要议题

宋 瑞 宋昌耀 胥英伟

34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时空动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王兆峰 谢佳亮

52 城市微旅行的文化表征与解说实践

——以上海为例

薛 岚 李品清

62 “在场”到“难忘”:偏惯常环境下旅游体验的记忆形成与反馈机制

张士琴 石穆沙

79 旅游艺术地理研究:内涵、框架与新方向

孙佼佼 郭英之

91 旅游影响下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特征与机制

侯 兵 李红缘 余凤龙 张爱平

105 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钟栎娜 董英超

117 脱贫地区公共景区市场势力与公共产品悖论及门票价格分类规制

邹光勇 刘明宇 高 翔

130 基于空间模拟的都市圈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分析

——以长株潭都市圈为例

朱 政 朱 翔

147“996”还是“2.5”?

——闲暇时间影响经济增长的跨国实证研究

罗 浩 康玉洁 曾小梅

164 致谢2023年度《旅游学刊》审稿专家

广告简目 封 三 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中心

本刊启事 1. 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

2. 本刊对所发论文(包括中文及其他语种)享有专有出版权、复制权、发行权、出

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

译权、汇编权以及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3.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 - 63098272

[期刊基本参数]CN11 - 1120 / k * 1986 * m * 166* zh * P * ¥60. 00 * 17* 2024 - 01

刊 名 旅游学刊

LÜYOU XUEKAN

主 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 办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出 版 《旅游学刊》编辑部

网 址 www. lyxk. cbpt. cnki. net

主 编 严旭阳

执 行 主 编 张凌云

副 主 编 保继刚 谢彦君

王有成 吴巧红

宋志伟 孙业红

编辑部主任 吴巧红

编 辑 刘 鲁 周小芳

王 婧 郑 果

本 期 执 编 吴巧红

印 刷 北京科信印刷有限公司

国 内 发 行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市

报刊发行局

国 外 发 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ISSN 1002 - 5006

CN 11 - 1120 / K

本 刊 地 址 北京朝阳区北四环东路 99 号

邮 政 编 码 100101

电 话 010-64900163

传 真 010-64909224

E - ma i l lyxk@vip.sina.com

直 接 购 阅 《旅游学刊》编辑部

订 阅 邮 箱 lyxkfx@163.com

发行联系人 王 婧 010-64909224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朝工商广登字 20170078 号

广告联系人 刘 鲁 010-64909224

第3页

Monthly

Vol. 39,No. 1

January 6,2024

Tourism Tribune,the only national gazette

specialized in tourism to be distributed at home

and abroad,is published monthly in Beijing.

The manuscripts are peer reviewed

anonymously.

Sponsor: Tourism Colleg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Published by the Editorial Office of Tourism

Tribune

Editor-in-Chief: YAN Xuyang

Executive Editor-in-Chief: ZHANG Lingyun

Associate Editor-in-Chief:

BAO Jigang,XIE Yanjun,

Youcheng WANG,WU Qiaohong,

SONG Zhiwei,SUN Yehong

Editors: LIU Lu, ZHOU Xiaofang,WANG Jing,

ZHENG Guo

Our domestic readers can subscribe to Tourism

Tribune from the local post offices.

Publication Code:82 - 396

The subscription address for our foreign

readers: China International Book Trading

Corporation(Post Box:No.399,Beijing)

Subscription Code:M1153

ⓒ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from this publication is authorized

provided source is acknowledged.

E-mail:lyxk@vip.sina.com

Website:www.lyxk.cbpt.cnki.net

CONTENTS

Editorial: Tourism Research: Adapting to Changes of the Times and Promoting

Theoretical Innovation

………………………………………………………………… ZHANG Lingyun (01)

Discussion Forum of China Tourism Development: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Paradigm Shift i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 BAI Kai, ZI Minggui, YUAN Zushe, SUN Jiuxia, DAI Juncheng, LI Yuan,

LIANG Jiaqi, LI Bowen, GUO Ling, ZHAI Xiangkun, CAI Kexin (03)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Fivefold Logics and Important Issues

……………………………………… SONG Rui, SONG Changyao, XU Yingwei (33)

Spatiotemporal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in China

………………………………………………… WANG Zhaofeng, XIE Jialiang (51)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 Practices of the Guided City Walking Tour: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China

…………………………………………………………… XUE Lan, LI Pinqing (61)

“On-site”to“Memory”: The Formation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Memorable

Tourism Experience

……………………………………………………… ZHANG Shiqin, SHI Musha (78)

Research on Tourism Art Geography: Connotation, Framework and New Direction

……………………………………………………… SUN Jiaojiao, GUO Yingzhi (90)

The Production Turn of Local Food Cul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 HOU Bing, LI Hongyuan, YU Fenglong, ZHANG Aiping (104)

A Study on the Continuous Usage Intention of Local Smart Tourism Public Service Platforms

………………………………………………… ZHONG Lina, DONG Yingchao (115)

Public Scenic Spots Market Power in Lifted-out-of-Poverty Districts, the Public Goods

Paradox, and Systematic Regulation of Admission Fees by Category of Sights

…………………………………… ZOU Guangyong, LIU Mingyu, GAO Xiang (129)

Analysis o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of Scenic Spots in Metropolitan

Area Based on Spatial Simulation: A Case Study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Metropolitan Area

………………………………………………………… ZHU Zheng, ZHU Xiang (146)

“996”or“2.5”? A Transnational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Leisure Time on

Economic Growth

……………………………………… LUO Hao, KANG Yujie, ZENG Xiaomei (163)

第4页

张 凌 云 等 | 旅 游 研 究 :适 应 时 代 变 化 推 进 理 论 创 新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与欧美国家迥然不同,

主要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进程亦步亦趋。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路径是“先入境旅游,后国内旅

游,再出境旅游”。但近年来,全球化进程受阻,在

美国“断链脱钩”的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思潮影响

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面临解体和重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加了全球旅游业发展的不确

定因素。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适合我

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新时期的中国式现代化。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旅游的新时代,但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大众旅游与西方的大众旅

游(mass tourism)内涵大相径庭。后者是“二战”后,

随着宽体喷气客机的出现和经济复苏、带薪假期的

增加,以及旅行社业的兴起,越洋旅游不再是少数

富人的奢侈消费,旅游成为中产阶层一种时尚的生活

方式,以全包价的、标准化的出国团体旅游为主要特

征。阿莉娜·普恩(Auliana Poon)在《旅游业,技术

和竞争战略》(Tourism,Technology and Competitive

Strategies)一书中将西方的大众旅游称为“旧旅游”。

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大众旅游的主要特征是基于移

动互联网的散客自助游,以及以自驾和高铁为交通

工具的国内旅游,体现普惠性、公平性,惠及包括弱

势群体在内的所有人群,类似普恩所说的“新旅

游”。这是由于我国大众旅游兴起于互联网时代的

缘故,信息技术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

当年西方大众旅游的主要客群是美国的“婴儿

潮”一代、日本的“团块世代”,而我国大众旅游的市

场主体已经是X世代、Y世代和Z世代,时代的变化

和变化的时代决定了我国大众旅游的发展模式和

底层逻辑。

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虽然

传统商业企业和实体店遭遇严峻挑战,但旅游所具

有的必须离开惯常环境(进入非惯常环境)的具身

消费特点,不同于其他服务业的电子商务业态,不

能送货(包括服务)上门,游客必须亲临现场消费,

旅游景区可以成为新商业的消费平台入口,也是争

夺互联网一代后物欲时代消费的新赛道。由此颠

覆旅游景区的传统认知。泛景区化将成为一种新

的发展趋势,旅游景区中的“景”已不再单指“风景”

和“景观”,而是泛指“场景”,景区已经不再局限于

资源禀赋,可将场所、场地、场域等物理空间,通过

创作新内容、创新产品链、创造新场景,构建沉浸式

体验新空间,这一新空间就是旅游场景,也是文旅

深度融合的消费空间。泛景区化的经济意义在于

加速旅游景区由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观光旅游向

体验旅游的转化,丰富旅游吸引物的表现力和趣味

性。旅游业的场景性和体验性消费特点可以充分

发挥萨伊定律(Say’s Law),即供给创造需求的效

应。旅游业满足萨伊定律的两大支撑是信息技术

(数字技术)应用创新或集成创新和文化创意,这已

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

着力点。

除旅游景区的概念泛化外,旅游者的旅游方式

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者不再满足在景区走马观

花,而是希望深度体验,如流行的换装旅拍(街拍、

跟拍)游览,穿上当地特色的民族服装(或古装)进

入当地人的生活场景,并请专业人士(旅拍服务供

应商)拍照(或录短视频),在微信朋友圈或社交媒

体(如小红书、抖音等)上传播,不再是以旅游者的

身份拍照留念。这种旅游方式已经超越了约翰·厄

里(John Urry)在《旅游者凝视》(The Tourist Gaze)中

界定的主客关系,实现了从“他者目光”到“沉浸式”

的具身体验,从“局外人”到“自家人”、从“旁观者”

到“亲历者”等身份和角色的转变。此外,年轻游客

喜欢的景区剧本杀和故事情景中的角色扮演等活

动都颠覆了关于传统旅游景区功能的定义。

面对旅游业的一系列新变化,近年来政府主管

部门分别以示范案例、试点项目等形式,积极引导

旅游市场和文旅企业转型升级:2021年11月,文化

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

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

发司征集首批智慧旅游“上云用数赋能”解决方案

(36 项);2023 年 7 月,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发

布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20 项);2023 年 8

月,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和科技教育司征集智

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24 项);

2023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与工业和信

息化部信息通讯发展司公布第一批5G+智慧旅游应

用试点项目(30项)等。

在这些案例和方案中,突出的是“创新”和“创

意”,即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智慧旅游)和文化创

主 编 寄 语

旅游研究:适应时代变化 推进理论创新

张凌云

《旅游学刊》执行主编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4.01.001

⋅ 1 ⋅

第5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意,这是实现文旅深度融合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一般指

那些“来源于创意或文化的积累,通过知识产权

(intellectual property,IP)的形成与运用,具有创造

财富与就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

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下列3大特征:1)以创意为

内容的生产方式;2)以符号意义为产品价值的创造

基础;3)以保障知识产权为诉求的法律体系。

文旅融合的实现路径可分为,从老故事到新内

容(内容为王)、从老地方到新场景(场景至上)、从

老资源到新产品(产品跨界)、从老产品到新业态

(产业融合)等几种类型。

此外,以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为主的夜经济对

于丰富游客体验、延长逗留时间、提升人均花费、激

活当地经济、增加旅游就业、增强旅游区的软实力

和核心竞争力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夜经济

不只是现代化的灯光秀、烟火晚会、无人机表演、大

型实景演出、休闲街区的烧烤撸串等市井烟火气,

也有远离城市喧嚣、没有灯光污染的暗夜旅游。这是

一种特殊的夜间经济,即以星空穹顶为旅游吸引物,

以荒漠原野、原始森林、自然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

将没有经过工业化洗礼的经济落后地区开发成独特

的旅游产品。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暗夜顾问委

员会(the 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发布的

《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显示,其认证的暗夜保护地

分成6大类:星光保护区、暗夜公园、暗夜遗产地、暗

夜扩展地、暗夜保护区、暗夜社区。星空旅游构建

了新的旅游场景和旅游空间,催生了星空住宿业

(星空主题客房、精品民宿、帐篷营地)、星空文创、

星空演艺、星空研学等新业态。暗夜旅游也完全契

合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新时代旅游发展

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大众旅游普惠性和公

平性体现在“适老化”服务和无障碍旅游。据民政

部《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披露,2022年

全国65岁以上的人口已增至2.098亿人,占总人口

数的 14.9%。按照联合国《世界人口老龄化报告

(1950—2050年)》的定义,老龄社会就是一个国家或

地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4%。按此

标准,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社会。构建“适老化”公

共服务体系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无法回避的问

题。此外,除老年人、孕妇、幼儿、儿童外,弱势群体

还包括各类残疾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中

国残疾人总数为 8591.4 万人,占总人口的 6.16%。

其中,视力残疾2856.5万人,听力残疾2173.2万人,

肢体残疾 1735.5 万人,智力残疾 1449.9 万人,精神

残疾376.3万人,多重残疾0.9万人。上述这些弱势

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如果在提供无障碍环境和

服务的条件下,是具有出游需求和能力的。据国际

标准化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ISO 21902: 2021

《旅游和相关服务全民无障碍旅游要求和建议》

(Tourism and Related Services—Accessible Tourism

for All—Requirements and Recommendations)给出的

“无障碍旅游”(accessible tourism)定义是:一种与利

益相关方协作,通过提供无障碍的旅游产品、服务

和环境,使具有无障碍需求(包括无障碍的移动、视

觉、听觉和认知等维度)的人能够独立、公平地参与

旅游活动。目前,旅游景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主要

是沿轮椅观光环线(专线)的无障碍设施和服务(如

停车场、门禁、步道、升降梯、观景平台、餐厅、咖啡

厅、茶室、酒店、厕所)以及标识标牌等。此外,还有

盲道、导盲犬托管、助听设施和服务、聋哑服务等。

西方的大众旅游浪潮曾由于环境超载和主客

冲突遭到社会各界的诟病,而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

的大众旅游则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

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2015年9月,联合国193个成员国通过了《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 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以及 169 个

子目标。这些目标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消除

饥饿、减少不平等、确保所有人共享繁荣,到在世界

范围内构建可持续发展社区,这些目标致力于联合

世界各地的不同力量,在2030年前,共同建设一个

更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地球环境。为此,联合国

世 界 旅 游 组 织(United Nations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UNWTO)建议,将可持续旅游纳入国

家发展议程,近年来优先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和人

人拥有平等、合宜的工作机会”(目标8)、“完善负责

任的消费和生产模式”(目标12)和“保护海洋、海洋

生物资源及动物福祉”(目标14)。

目前,我国高等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生

态旅游已经从节能减排、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收集、

循环利用(采用可降解材料)、使用清洁能源(新能

源)、环境监测等制度化运营,到生态修复保育、生

物多样性和低碳旅游的实践探索。

可以预料,未来旅游景区最具价值的不只是旅

游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更是景区自创

IP 和以百千万级以上的线上线下私域流量和用户

数据。对于生态旅游景区而言,游客的低碳消费也

是一种价值共创活动,低碳既是资源,也是资产。

总之,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创新,文旅深

度融合的产业实践,旅游数字资产的估值和价值实

现,绿色旅游中的碳排放指标核算和交易都需要有

理论的支持和指导,行业的跨界融合也催生了相关

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复合型的学科体系。面对我国

旅游业出现一系列的上述新现象、新变化、新领域、

新业态、新发展和新格局,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矛盾、

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都迫切需要旅游学科和相

关学科的学者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交叉研究,协同

攻关。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多具有知识贡

献和理论创新的佳作面世,共同将我国旅游学术研

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 2 ⋅

第6页

中 国 旅 游 发 展 笔 谈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主持人:白凯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宏伟蓝图,并提出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前进方

略。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文旅深度融合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局限于文化和旅游双系统的优化组

合范式,在更高层面上直接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总路径,从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范式

由局域化、松散化、浅层化向全局化、协同化、深层化转换。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为

文旅深度融合注入了新内涵和新要求,即深入把握“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遵循统筹协调、

和谐共生和开放互鉴的行动思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内科学处理“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国

内与国际”3类关系,在文旅系统内蓄力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文旅深度融合并非纯粹扎根于政策设计和理论思辨,其概念内涵具有深厚的实践发展基

础。首先,党的十八大以来快速涌现的本土文化复兴潮流,在最近10年间逐步唤醒了国民的文化

自觉,形成了“本土文化大觉醒”的新局面。汉服、戏剧、古建等优秀本土文化要素在此期间纷纷

走出博物馆和展览馆,通过旅游、休闲、节庆等载体逐步融入当代国民的新文化生活之中。此外,

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主体性转向,塑造了“主客一体”的文化关系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

人们研习、体验、传播和运用文化的方式。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内,文化不再被看作是束之高阁、奉

若圭臬的“圣物”,而是变为因时因地为我所用的“资源”。诸如“雍正比耶”“唐宫夜宴”等文化活

化代表,均是文化利用方式转变的有力佐证。最后,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和深入化发展改变了以观

光旅游为主的业态格局,极大增加了旅游产业发展和产品开发的复杂性。作为区域吸引力的核

心构成部分,文化毫无疑问地成为旅游业态和产品深度创新的重要工具,从而实现与旅游的深层

次融合。

在合理研判文化和旅游迈向深度融合的现实情境,明晰我国文化和旅游要素禀赋、资源优势

和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科学构建集理念变革、内容变革与形式变革等为一体的文旅深度融合新范

式,进而思考文旅深度融合中的文化价值效用和旅游的角色功能,为增强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

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贡献学界智慧,从而回答新时代背景下“文旅深度融合何以可能、如何

深化、前景如何”的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本期6篇笔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旅深度融合范式

转换”主题,基于本土特色、时代前沿、现实需求与理论思辨,从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性内涵、文旅

融合新场景、现实困扰与政策响应、现代信息技术、旅游高质量发展与新安全格局等层面展开讨

论,希冀本期观点能启发对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旅深度融合的关系解读,为中国特色的文旅融合知

识体系形成与文化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性解读①

白 凯1

,资明贵1

,袁祖社2

(1.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2.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哲 学 学 院 ,陕 西 西 安

710119)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4.01.002

公共性是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的基础范畴,是

一个历时态与共时态并存的“复合”概念。当今社

会,频繁使用公共性叙事与关注公共性议题,表明

“公共性”已然产生了“问题”,并成为值得我们认真

对待的问题②。西方社会中的公共性源于古希腊的

① 本研究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

旅深度融合的范式、路径与效能研究”(23AZD051)阶段性成果。

② 袁祖社.“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J]. 中国人民大学学

报, 2007(1): 78-84.

中 国 旅 游 发 展 笔 谈——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旅深度融合范式转换

⋅ 3 ⋅

第7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城邦政治、自然法和古罗马的共和思想与公法体

系①。随后在中世纪被教会国家主导下神权的神圣

性所取代,再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以资

本建构了维护部分人利益的公共政治体系,并描绘

出所谓的民主、平等与自由的社会基本原则,公共

权力成为粉饰金钱关系与私人行为的工具与手段,

因此,常被学者们称为“虚无的公共性”②。中国社

会的公共性实践历来强调民生与道德,封建社会时

期以君主之权力实现公共性的福祉,通过集权的形

式完成公共事务。1949 年后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从土地改革到共同富裕,从一贯奉行

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

大公共性格局,向世界不断贡献破解现代化背景下

公共性消解困局的中国智慧,是为“真实的公共

性”。究其概念,由于多学科的话语属性,学界并未

达成共识,但都认可其具有公开、平等和实在等特

征,产生于特定共同体成员的交互行为与结构性活

动,包含公共精神、公共空间、公共理性、公共交往

等丰富内涵。

文化被看作是社会成员掌握和接受的所有才

能和惯习的复合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

俗等内容,具有价值引导、社会规范和群体聚合等

功能;旅游被看作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

引起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具有形象优化、文明对

话、文化传播等作用,可见文化和旅游本身便具有

公共性的特质。解读文化和旅游的公共性,透视文

化和旅游的理论探索与社会实践间的联系,有助于

讲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中国故事。文化以其

历史性与社会性彰显着“公共”的意涵,旅游作为人

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见证了社会政治经

济的演进,并逐渐成为福祉与幸福生活的“公共选

择”,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

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

度融合发展”,它标志着文旅融合向文旅深度融合

的转变,是文化和旅游从“机械融合”转向“有机融

合”的必然过程与阶段,更蕴含着理念、价值和内容

的深层次融合,意味着文化与旅游公共性的互嵌互

补互促。因此,深刻认识并解读文旅深度融合的公

共性,有助于充分领会并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神,这必然会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沃土和根

基力量。

一、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性本体

本体论是人们看待世界的基本观点,讨论“是

什么”的问题③。就“什么是公共性”而言,公共性是

人类基于理性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状态的描述,是国

家整合和社会组织的认知框架和实践方式④。公共

性的本体体现为:在形式层面,公共性是一种相互

协作的社会关系;在技术层面,公共性是具象化的

交往与协作方式;在价值层面,公共性是共同的利

益与集体意识。那么,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性本体

是什么?有何特殊之处?文旅深度融合的理论叙

事与实践应用需扎根于“国家-社会”的现实场景,

本文尝试从社会、国家和人类3个角度诠释文旅深

度融合的公共性本体。

首先,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性是观照社会公共

效益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追求效益最大化,关

注手段、目的不同,价值理性强调手段、目的的正当

性与正确的价值指向。文旅深度融合在实践路径

上彰显着鲜明的社会公共效益,是价值理性引导下

的实践探索。在产业融合层面,以文旅与农业融合

为例,农业观光、民俗体验、农事体验等活动的开展

有助于在乡村地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乡村居民收

入水平、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在产品融合层面,以

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为旅游吸引力发

展的文旅产业,有利于推动区域文化生态的保护与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进一步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服务融合层面,宜

居宜业宜游的服务网络建设,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

的完善,不仅满足了旅游者的休闲娱乐需求,而且

给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此外,市场融合、

技术融合、资源融合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对社

会公共效益的关注。

其次,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性是追寻国家共同

目标的理念共识。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从制度层

面体现了国家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

统筹发展,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方向性指引,成为文

旅融合进入新时期的重要标志。新时期,从全局观

来看,旅游强国与文化强国是共同目标。文化事业

与文旅产业不断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如以文旅产

业推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建设

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与“一带

①④ 罗梁波. 公共性的本质: 共同体协作[J]. 政治学研究, 2022(1):

94-105; 159.

② 刘顿.“真实共同体”的价值理性观照: 共同富裕的公共性意蕴及

其意义[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2(3): 16-29.

③ 樊友猛, 谢彦君. 旅游体验研究的具身范式[J]. 旅游学刊, 2019,

34(11): 17-28.

⋅ 4 ⋅

第8页

中 国 旅 游 发 展 笔 谈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一路”建设等。文旅深度融合本身也成为国家战略

的一部分。新时期,以大局观来看,服务中国式现

代化是时代共识。文旅深度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

的有机组成,文旅产业蕴含的经济属性、教育属性、

文化属性、社会属性、生态属性等与全体人民共同

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等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相契合。

最后,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性是面向人类美好

生活的终极价值。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文明从古

至今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①,是人类文明发展遵循

的历史规律,在规划、建构与实现美好生活目标和

愿景中,文旅融合的提出与实践是中国贡献给世界

的独特智慧。文旅产业是幸福行业,以满足人民对

美好、幸福生活需要为愿景。文旅产业是价值媒

介,为区域间、国家间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提供了

连接。文旅深度融合本质上是在“国家-社会”的现

实场景中实践公共性、创造公共性的过程,从而在

价值共识与共同效益累积中促进公共福祉的增值,

最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性客体

公共性的客体,简言之就是公共性建构的对

象。社会领域中,公共性客体是社会生活的基本描

述,包括公共意见和社会事务;经济领域中,公共性

客体集中表现为社会化生产格局;政治领域中,公

共性客体是权力与权利博弈的国家格局与社会秩

序②。从公共性的客体拓展到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

性客体,基于文旅深度融合从理念到实践,再到战

略的过程,试图从空间载体、实践特征与发展目标3

个层面将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性客体归纳为公共

空间、公共交往与公共福祉。进一步聚焦,文旅深

度融合的公共性客体是一定区域中的文旅互动格

局,其具体表达为公共空间、公共交往与公共福祉。

第一,文旅深度融合公共性建构的载体性表达

为公共空间。文旅深度融合在空间载体上,既有民

俗街、博物馆、书吧等微观空间,也有跨越行政边界

共享自然馈赠与社会发展的区域空间,还有现代技

术支持下的虚拟空间,文旅空间突破了地域空间的

限制,构成了主客共享的公共空间。现实文旅空间

集休闲、娱乐、社交、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如城

市里的文创艺术馆或乡村中的文化民俗馆,在空间

营造中赋予生活美学与地域文化,使之具有独特的

美育与疗愈功能,是区别于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的

公共空间。虚拟文旅空间革新了旅游形式,其理想

状态是一个高度自由与高度开放的世界,是一种全

新的公共空间,如何在虚拟空间中构建自由而有底

线、开放而有边界的公共秩序是未来可能面临且必

须解决的问题。

第二,文旅深度融合公共性建构的实践性表达

为公共交往。文旅深度融合在实践特征上注重主

体性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与共享发展成果。与生

活中交往的私人性不同,文旅深度融合需要政府、

企业、高校、居民、旅游者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

共同建设,是个体交往向多元主体普遍交往转变的

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在此过程中,政府

部门提供政策支持与方针指引,各类企业提供现代

技术与科学规划,高校提供智库支持与理论支撑,

居民积极配合与建言献策,旅游者提出诉求与反映

问题等,其中的观点交往、技术交往、服务交往、文

化交往、信息交往等公共交往实践形成纽带、联结,

将各主体联系在一起,建构了一个“我中有你,你中

有我,命运与共”的文旅深度融合共同体。

第三,文旅深度融合公共性建构的目标性表达

为公共福祉。文旅深度融合在发展目标上体现为

对公共福祉的重视,源于中国历来“人为本”的发展

理念,其公共性建构逻辑可从个体、区域、国家3个

层面的福祉来加以阐述。在个体层面,文旅深度融

合可以让个体在文化浸润与旅游体验中完成自我

精神的塑造,在找寻真实的自我中发展自我,提升

生活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在区域层面,文旅深度融

合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

传承、提升社会素质与文化水平、优化社会空间与

社会审美等。在国家层面,文旅深度融合在乡村振

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倡

议、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上均发挥举足

轻重的作用,同时,为提升国民自豪感、文化认同

感、国家归属感等方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

三、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性实践

在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语境下,中国

的公共性社会实践向世界展现着对人类公共生活

合理性和公共生活智慧的不懈追求,力图揭示“公

共性”的深刻价值内涵。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性实

践是基于特定地域空间,以产业融合、服务融合、市

场融合、技术融合等为代表的业态互动、主体互动、

目标互动的过程或成果,旨在增进人民与国家的公

① 颜军. 对习近平关于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深入思考[J]. 科学

社会主义, 2020(2): 56-64.

② 罗梁波. 公共性的本质: 共同体协作[J]. 政治学研究, 2022(1): 94-

105;159.

⋅ 5 ⋅

第9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共福祉,蕴含着观照社会公共效益的价值理性、追

寻国家共同目标的理念共识与面向人类美好生活

的终极价值。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性实践作为中

国公共性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其中也不乏典型案

例,故从中选取两个经典的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性

实践案例进行简要叙述。

案例 1:袁家村的发展与复兴。袁家村是关中

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的优秀范例,从名不见经传到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袁家村的集体主义、社区营造、

社区治理与内源性发展等逐渐受到学界的青睐,有

学者将袁家村发展旅游业以来的阶段称为“公天

下”①。袁家村的公共性实践主要表现在集体主义

文化的强化,进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强大凝聚力和人

对社区强烈的归属感。具体体现在产业发展过程

中对原料的统一采购、统一监测,在分配体系上的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社区营造与社区治理过程

中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互助互惠,在生态保护与文

化传承、公共社区空间创设方面的人人有责、人人

尽责。袁家村的复兴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支持与引

导和自下而上的社区合力协作共建共享的公共性

实践。

案例 2:西安曲江新区的建设与蝶变。曲江新

区从落后郊区到成为西安的“城市名片”,走出了一

条“文化立区,旅游兴区”的曲江发展之路。在文化

和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下,西安城市更新也加速了

步伐,随之而来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

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总体而言,“曲江

模式”是以历史文化遗产为根本的公共空间与公共

福祉的综合建构实践。曲江新区以其深厚的历史

文化沉淀为基底,打造了一批旅游者熟知的历史文

化旅游景区,如大雁塔文化广场、大唐芙蓉园、大唐

不夜城等,以“唐”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助推了西

安文化和旅游的兴盛,带动了西安城南的城市整体

更新与发展,使曲江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构成与旅

游目的地的标识符号。以大唐不夜城为代表的开

放性公共空间,成为居民和旅游者休闲娱乐和社会

互动的场所,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汇的场

域。该发展模式实质上是对“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方略的深刻践行,是文旅深度融合的有益且有效

的尝试,显现出可喜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公共性

效益。

(第一作者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该院博

士生,第三作者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23-

12-02)

中国化景观社会与文旅融合新场景②

孙九霞1,2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2. 中山

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4.01.003

在媒介社会背景下,媒介的力量不断塑造新型

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也正在重构旅游目的地并

改变人们的体验方式。多元力量形塑着景观社会

的样貌,并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出诸多新场景。我们

该如何解读中国化景观社会的特质?西方景观社

会理论在中国情境中有何种解释力和局限性?又

该如何理解文旅融合带来的新动力对“场景社会”

的塑造?笔者尝试结合景观社会理论、场景理论等

相关理论对上述问题予以探讨。

一、中国化景观社会的特征:一种中国式现代化

景观(spectacle)由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提出,

首次被应用于《广岛之恋》的影评之中,进一步发展

为景观社会(spectacle society)理论。德波指出,“在

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

观的庞大聚集,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部转化为一个表

象”③。景观社会延续马克思有关商品社会的思想,

提出景观社会概念,旨在剖析资本主义和大众传媒

所共同塑造的虚假的、表象化的、消费化的新型社

会关系,并进一步推至消费社会、符号社会等不同

类型的社会形态。在西方社会文化语境下,景观社

会透露着对资本、技术、意识形态等现代性力量的

多角度指摘和反思性批判。

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的现代性是根植于本土

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中国式现代化既发挥了自身文

化优势,又保持了文化独立性和多样性。因此,除

了技术理性和意识形态双重逻辑之外,在中国式现

代化的路径下,尚且存在第三重逻辑——基于中国

媒介社会和社交媒体实践的底层逻辑。这一底层

逻辑生发自纷繁复杂且生动鲜活的日常生活之中,

由此呈现出一幅迥异于西方的中国化景观社会图

景,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形态。

① 黄鑫, 邹统钎, 储德平. 旅游乡村治理演变机理及模式研究——

陕西袁家村 1949—2019 年纵向案例研究[J]. 人文地理, 2020, 35(3): 93-

103.

②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县域城乡

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2&ZD190)阶段性成果。

③ 居伊·德波. 景观社会[M]. 张新木, 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3.

⋅ 6 ⋅

第10页

中 国 旅 游 发 展 笔 谈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在中国化的景观社会中,信息的传播权力被下放至

寻常百姓,催生出不同于西方的新型景观社会,具

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的典型特征。

1“. 有主体”且“草根化”的景观社会

从个体层面来看,多元化的媒介平台为不同群

体提供了纷繁复杂的影像信息,建构出与现实世界

交融的媒介世界。现实世界与媒介世界既非完全

脱节,亦非“真-伪”二元对立。相反,在中国化景观

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同时嵌套在虚实世界之中。德

波和凯尔纳等批判学派认为现代人在媒体现实面

前变得麻木进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同某些非真实

现状①,是“无主体”的世界,景观社会创造并满足着

现代人的异化需求。事实上,个体与媒介处于互依

互构的关系之中。一方面,个体创造和生产着媒介

内容,赋予媒介特定的意义和属性;另一方面,媒介

干预和重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赋予个体以无形权

力。在“人人都是生产者,人人都是使用者”的媒介

社会中,媒介资本的易得性和可积累性为个体平等

赋权和主体性塑造创造了更多可能。这一点在遍

在性的电商、直播秀场、平台等场域体现得尤为明

显。2016 年抖音的兴起极速推进了大众化的旅游

内容创作,迎来短视频的井喷式增长。以抖音为代

表的短视频媒介赋权于草根型的普通用户,打破了

名人精英垄断图像内容生产的不均衡结构。与此

同时,个体生产媒介内容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更强,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受制于资本支配的一般民众的

被动局面。

2. 迈向“审美”与“真实”的景观社会

从社会层面来看,随着文化消费增长、品质化

消费崛起,文化元素越来越融入日常生活,营造出

消费社会的新场景。场景营造日趋成为一种新风

尚,同时泛审美化趋势也日益明显,高品质的日常

生活景观得以再生产。在媒介社会背景下,高品

质、审美化的文化场景诱使个体主动呈现和分享日

常生活,不断生产媒介内容,带动了社会生活的“烟

火气”与自我日常的本真性回归。具体而言,一方

面,现代城市中逐渐消失的“附近”,转而以城市露

营、city walk(城市漫步)、菜市场旅游等充满烟火气

的新形式回归日常生活;另一方面,现代乡村也日

渐借助“线上社区”与短视频等媒介再现乡村“非表

征的日常生活”。尽管资本支配制造的异化景观和

表象世界无法避免,但媒介社会下却再也无法剥夺

底层民众制造媒介化景观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相

反,正如“中国瑜伽村”老人在网络上的出圈,越来

越多的民众愿意在媒介平台上主动展演日常生活,

实现了日常生活在虚实双重场景中的叠加。

二、中国化景观社会中的文旅融合:文旅场景

的创新

景观是媒介社会的本质,中国化景观社会体现

出一种不同于西方自由主义社会中媒介与社会、媒

介与文化、媒介与人的纯粹关联,而是将媒介的生

产性与消费性同时嵌构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中。相对于商品社会与消费社会带来的异化、物化

与景观霸权,文旅融合调和着上述“社会发展”的无

主体性、拟真性和非对话性。尤其是随着中国休闲

度假时代到来,新的旅游需求和消费业态持续跃

升,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媒介正在制造新型的旅游

景观。在此背景下,文旅融合逐渐演化成一道人文

景观,这种迭代演化的趋势形塑出了愈加多元的文

旅融合场景。

1. 文化消费推动生产与消费的场景融合

文化消费增长呼唤文化活动和舒适物的强力

供给,创造了场景塑造的新需求,同时为旅游基础

设施建设提供了文化动力。场景作为一种社会空

间和物化的资本力量,在主体、活动、设施供给和聚

集的不断循环中发展而成,并依据主体、活动和设

施的不同组合将旅游目的地切分为差异化的场

景。这些连绵不绝的场景延长和丰富了游客在时

间与空间层面的体验与消费。如西安大唐不夜城作

为典型的夜间文化消费街区,虽是一条仅有2.1 km

的步行街,但街区内部不断迭代升级的文化场景为

游客制造了丰富多元的互动体验可能性。文化场

景吸引游客融入消费空间,塑造着该空间特定的文

化风格,而这恰恰又成为文旅融合的根本所在。

2. 品质化生活方式驱动美学场景塑造

对品质化生活方式的追求推动文旅场域的场

景营造逐渐走向美学范畴,从而实现对游客的吸引

和集聚。李泽厚指出,“人们要游历,要观赏自然

美,要游玩在大自然中,人们要美化生活,从外表到

内心,都希望符合美的要求”②。目的地的舒适物风

格体现出人们对于特定生活方式的追求。一个充

分发展的文旅场景不仅能为居民带来创造新生活

方式的动力,也能“形塑”居民的生活方式。当下大

量舒适物移民、生活风格移民或生活方式移民出于

对品质化和审美化生活方式的追求,而在云南大

① 刘扬. 景观社会的媒介立场[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 167-173.

② 李泽厚. 美学三书[M].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16.

⋅ 7 ⋅

第11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理、广西阳朔等地集聚,营造了全新的文旅融合场

景和社会融合局面,同时赋予旅游目的地生活方式

移民一种新的地方文化情境。

3. 文旅融合场景日趋成为一种新“界面”

媒介社会中,个体无法脱离媒介而存在,其闲

暇、娱乐、生活在时间、空间维度上均受到媒介的解

构和重组。现实空间和媒介空间同为人们构筑了

交往模式和社会信息传播模式,同时使得游客体验

方式以及人地关系发生变化。数字媒介和新媒体

消除了面对面交往与中介交往之间的差异,引发了

许多新的社会场景出现。因此,当游客沉浸在文旅

融合场景之时,也会通过摄影摄像或实时的动态交

互而即时性生成“线上文旅场景”,使文旅场景转变

为一个动态的界面空间。如正在阳朔观看《印象·

刘三姐》演出的某位游客同步与家中亲人连接视

频,使得具身体验的场景空间叠加了媒介空间,同

时旅游体验时间也被叠加以媒介属性,游客的“具

身时间-场景空间”与“媒介时间-体验空间”共同交

织并建构了独特的景观社会。

三、结束语:景观社会与场景社会叠加的旅游

现代性

尽管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具有较强的批判性,

但也必须承认,该理论有着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对

当今社会现象尤其是剧烈演化的中国媒介社会的

解释力受到限制。继德波之后,凯尔纳基于美国本

土的理论素材对“景观社会”进行去语境化理解,将

其奇观本身看作各种话语冲突的场域,提出“媒体

奇观理论”①。有别于凯尔纳的去语境化理解,在中

国化的景观社会中,鉴于从经验个案到宏大叙事的

复杂性和丰富性,我们需要对“景观社会”进行再语

境化理解,并结合文旅融合的新动力,辨析中国本

土化的场景社会及理论方向。新芝加哥学派代表

人物克拉克正式提出场景理论,从文化动力角度打

开了后工业时代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思路②,其

认为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促成了场景的形成,并且

城市公共政策与场景之间相互塑造。然而,当前旅

游学界有关景观社会、场景理论的讨论尚且不多。

笔者认为,学界有必要立足于中国化的景观社会图

景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延续景观社会、

消费社会、媒体奇观等学术脉络的同时,将“景观”

转向建构性视角,构建场景社会理论。在整合舒适

物、生活方式、生活美学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一方

面从文化动力出发,为文旅融合场景研究提供新的

视角和切入点,另一方面为当下尚未形成定调的旅

游媒介文化研究奠定思想基础。

(作者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23-12-02)

文旅深度融合的现实困扰与政策响应

戴俊骋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文化经济研究院,

北京 102206)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4.01.004

199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的

文件《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首次从国

家政策层面将文化和旅游联系到了一起,其后,国

家在文化和旅游融合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③ 。

2018年2月,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

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

游融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从业界到学界开始真正

关注文化和旅游融合。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

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

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进入了

新的阶段。审视当前文旅融合的发展实践,文化和

旅游融合初见成效,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均有所呈

现,但面对统计、科技、资本、空间、人才等现实瓶

颈,单纯依靠文化和旅游部门及参与主体自身无法

轻易解决,要在更大范围寻求统筹合作,从现有文

化和旅游领域的“文旅融合”向更广范畴、更多主

体、更深层度的“文旅深度融合”切实迈进。

一、统计标准之惑

从统计分类标准来看,当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

业分别按照《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和

《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进行统计,

两个统计分类中有部分是交叉的。《文化及相关产

业统计分类(2018)》中的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中,包

括旅游产业范畴的娱乐服务、景区游览服务、休闲

观光游览服务等;《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

(2018)》中包括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

馆等其他旅游游览,文艺表演旅游服务、表演场所

旅游服务、旅游室内娱乐服务等旅游文化娱乐等。

① 道格拉斯·凯尔纳. 媒体奇观: 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 史安

斌, 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9-21.

② 丹尼尔·亚伦·西尔, 特里·尼科尔斯·克拉克. 场景: 空间品质如

何塑造社会生活[M]. 祁述裕, 吴军, 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24.

③ 宋子千. 从国家政策看文化和旅游的关系[J]. 旅游学刊, 2019, 34

(4): 5-7.

⋅ 8 ⋅

第12页

中 国 旅 游 发 展 笔 谈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现有两个标准中存在指向同一对象却存在不同表

述的情形,对于文化和旅游融合领域的统计标准和

口径缺乏规范。且缘于2000年至今各部门各地发

展实践过程中关于“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

表述形成的路径依赖,即使中宣部、国家统计局联

合发布《关于加强和规范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通

知》(国统字〔2018〕58号)后,不少部门规章和地方

政府文件中仍然有各种不同的表述。文化产业和

旅游产业统计领域部分指标存在“纵向不可加,横

向不可比”的问题。

笔者建议,一是加强与统计部门沟通,加快出

台新版文化及相关产业和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

统计标准,方法上可以考虑文化和旅游领域依然分

别进行统计,也可以考虑制定相对统一的“文化和

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统计标准,但都需要充分吸

收近几年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践,加强两个领域的

对标对表,规范统计标准口径。二是继续强化从国

家到地方统计标准的统一,不仅是进一步厘清文化

和旅游产业的内涵和边界,还包括对“文化娱乐及

教育消费”“旅游消费”“游客旅游花费”“居民旅游

消费支出”等类似指标的统合,让不同尺度的地方

统计数据之间真正可比。三是强调大数据与传统

统计方法相辅相成,加强抽样调查力度,特别对于

文化和旅游融合领域加强统计研究,扩大融合领域

的统计抽样调查样本量和大数据技术手段介入,优

化大数据处理和建模方式,实现对文旅融合的有效

刻画和测度。

二、科技赋能之惑

科技是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重要抓手,正深

刻地影响着从创作生产、内容传输到消费体系的文

化和旅游产业全链条环节,也对传统文化和旅游企

业产生巨大的冲击。科技企业依托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

虚拟现实、5G、8K技术将文化和旅游主体变成落地

的场景,文化和旅游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容易

成为科技企业的附庸。其中,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

务(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erated content,AIGC)带

来的版权问题对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冲击最为

明显,目前文旅融合最为重要的模式是依托中华优

秀 传 统 文 化 转 化 生 成 的 知 识 产 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的创新创意路径,如果知识产权存在争

议,则会对转化利用产生负面影响。2023年8月15

日起施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涉及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

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尽管文化和旅游

部并未参与,但政策中提及“国家对利用生成式人

工智能服务从事新闻出版、影视制作、文艺创作等

活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于最为敏感的文化

内容生成领域显然会有专门的规定。同时,国家大

数据体系建设如火如荼,已经成为贯通串联文化和

旅游产业的核心纽带。从产业链角度看,上游经过

采集、清洗、确权后的各类优质文化版权,通过交易

流通,在下游的各类文化和旅游运营主体中得到落

地转化。目前推进过程中的挑战还是政府部门间

的“数据孤岛”依然存在,文化领域较为明显。一方

面,文化和旅游产业涉及宣传、文旅、广电、文物等

部门系统,即使在国家统计局内部也分属贸易外经

统计司(旅游)、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文化)

两个不同部门。另一方面,不同文化遗产收藏于不

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文化机构,不同机构分享数据

的意愿不足,即使某些领域进行了数据整合共享,

但也只是形式整合共享、部分整合共享和片面整合

共享①。

笔者建议,一是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企业主体

能动性,自设研发机构或与科技企业合作,推动文

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围绕文旅融合

的各类应用场景,推动适用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

打造数智文旅沉浸式体验空间。二是对于新技术

还是要秉持包容审慎的态度,保证发展和安全并

重。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领域,待新闻出版、影

视制作、文艺创作领域的专项规定出台后,推动相

关行业组织、企业、教育和科研机构、公共文化机

构、有关专业机构,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数

据资源建设、转化应用、风险防范等方面展开充分

协作。三是积极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与国家

数据局协调统筹、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全国数据要

素统一大市场建设,建设全国性的文化和旅游数据

交易市场,覆盖登记、挂牌、交易、交付、清结算和凭证

发放6大业务环节,打通文旅深度融合的数据瓶颈。

三、资本进入之惑

2012 年,文化部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

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文产发〔2012〕17

号),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保护、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确定了

① 袁刚, 温圣军, 赵晶晶, 等. 政务数据资源整合共享: 需求、困境与

关键进路[J]. 电子政务, 2020(10): 109-116.

⋅ 9 ⋅

第13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民间资本在文化领域的投向框架。2023年11月初

出台的《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3〕115 号),及其附件《支

持民营企业参与的特许经营新建(含改扩建)项目

清单(2023年版)》中明确了应由民营企业独资或控

股的项目包括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和

旅游公共服务项目。但对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

业领域仍然遵循《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

若干决定》(国发〔2005〕10号),在文旅融合背景下,

非公有资本在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域仍有市场准入

壁垒,“能进的不想进,想进的不让进”,在一定程度

上阻碍了“深度融合”的积极性。而以博物馆、图书

馆、美术馆、文化馆等为代表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由于涉及的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

资源,采取全额财政拨款,即使占据相对优质的文

化资源,也缺乏开展经营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如开

发和经营文创产品时,在知识产权授权与保护、账

务处理与分配使用等方面仍存在问题。由于文化

和旅游领域的投资普遍回收周期长,且文化无形资

产估值仍缺乏标准,不同主体营收分配和风险分担

机制也尚不完善,在文化旅游融合领域推广政府和

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方面

仍缺乏操作细则。

笔者建议,一是结合最新文件精神,加快对《在

文化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

见》(文旅产业发〔2018〕96号)的修订,专设文旅融

合类PPP项目操作细则,从项目识别、立项、投标、建

设、运营及调整建议、争端解决等各个环节,进行政

策具体实施细节的解释、指导和把控。二是在文旅

融合的背景下,针对国有文化单位主动性不足的问

题,坚持“双效统一”,明确实施细则,探索PPP与特

色IP特许经营相结合的模式,鼓励设计入股、融资

租赁等各类模式创新,突破传统发展思路,将国有

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切实拓展为文旅深度融合的试

验田,在文创产品开发经营基础上谋求更为多元的

运营模式。三是建立健全更为多元化、多层次、多

渠道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体系点,鼓励和支持

文旅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四、空间利用之惑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景区、度假区、主题

公园、动漫基地、艺术园区、文创园区、休闲街区、文

旅特色镇(乡)等空间形态愈发多元。国家对此在

各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文化产

业示范园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乡村旅

游重点镇(乡)评定中都完善了文旅融合的相关评

定指标,但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重旅轻文”“重

产消轻文化”,将文化窄化为品牌打造或文创业态

活动,未发挥文化对空间的真正赋能作用。且在用

地类型上,目前的《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

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自然资办发〔2020〕51

号)明确了专门的文化用地和娱乐康体用地,文化

用地明确为图书、展览等公共文化活动设施用地,

娱乐康体用地明确为各类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

前者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后者为商业服

务业用地,使得文旅融合在用地规划中就存在公共

文化服务与商业服务间的利用壁垒。在推进过程

中,工业用地上老旧厂房改造利用仍为目前产业发

展的空间常态,尽管从国家到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系

列政策举措,但土地性质转变难、改造空间注册难、

部门合规审批手续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土地性质

制约的现象,如容积率低、限高、建筑形态限制等问

题仍然是文旅融合项目发展的阻力。乡村集体建

设用地发展文旅产业,前期可能会面临长期租赁或

购买村民院落的纠纷,后期将面临集体建设用地引

进非集体所有制企业过程中的政策障碍。

笔者建议,一是加强与自然资源部门、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门的统筹协调,在现有各类文化和旅游

发展空间政策中有关土地保障政策基础上,针对各

类文旅空间出台系统的土地使用导则。二是针对

文旅引导型的城市更新利用项目出台相应的文化

和旅游综合利用实施细则,定期由国家出台典型经

验做法,为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提供指

导和参照。三是在文旅空间运营过程中,避免文化

“有而不用”,不是说明该空间是否有文化,而是要

突出该文化被真正转化利用,让文化真正贯穿在整

个空间的建设运营过程中,应用到空间环境整治、

业态设计、服务提供和管理提升的全链条。

五、人才培养之惑

目前,不少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和文化产业管

理专业中均分别设置了“文化旅游”相关方向,并在

课程体系建设上体现了融合的特征,两大专业的教

学科研交流也日渐频繁。但受制于类型技术基础

上的专业分工思路,实践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

蓬勃需求在专业设置上并未得到充分响应①。两个

专业学科培养层级制约了学科融合发展的自主

性。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两个专业

① 明琰, 傅才武.“新文科”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学科的困境与出路

[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4(1): 31-43.

⋅ 10 ⋅

第14页

中 国 旅 游 发 展 笔 谈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并未出现在同一级学科目录,旅游管理类(1209)与

工商管理类同为二级目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120210)则为工商管理类下的三级目录。此外,还

呈现出专业设置“倒挂”的现象,无论从学理还是实

践层面,文化产业范畴更大,但专业目录层级却较

低。在原《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

颁布,2018年修订)基础上编制形成的《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仍然仅有旅游管理专

业硕士学位(1254)可以授予,文旅融合也未在“交

叉学科门类”得到充分体现。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

士目前仍然在试点阶段,亟待在更大范围推广。

笔者建议,一是与教育部门加强沟通,以“任务

带学科”,在文旅融合发展实践急需领域进行教学

探索,从文旅空间运营、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数字

文创、旅游演艺、文博创意开发、文旅小镇建设、节

庆活动、民族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等社会迫切

需求的方向优先切入,在文化和旅游一级学科目录

上寻求突破。二是在“新文科”建设模式下,继续深

化和扩大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试点,探索管理

学、艺术学、信息科学多学科融合交叉的人才培养

模式。三是迫切需要利用国家设立“交叉学科门

类”之契机,突破类型技术基础上的专业分工思路,

增设文化与旅游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为文旅深度

融合提供人才动能。

(作者系该院副院长,教授;收稿日期:2023-12-03)

现代信息技术与文旅融合新途径

李 渊,梁嘉祺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4.01.005

自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文旅融合发展成为

学界、业界的共识。在供给侧,现代信息技术为文

旅融合发展提供内驱力,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的目标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得到探

索与实践。在需求端,文化与旅游消费者对产品和

服务的文化内涵、体验质量、消费价值等有了更高

要求,旅游目的地面临着更复杂的规划管理、行为

调控、市场营销等。2023 年 11 月 1 日发布的《国内

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要“加快

智慧旅游发展,培育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新

场景”“推动科技赋能旅游,进一步推进新技术在旅

游场景广泛应用,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

量”“大力推动博物馆等文博场馆数字化发展”“采

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市场动

态监测和数据科学治理”等。可见,现代信息技术

在文化资源的数字管理与阐释、旅游行为的动态监

测与调控、融合成效的智能评估与优化方面具有较

大的现实需求。文化和旅游既要实现理念、职能、

资源和业态的深度融合,更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

文旅融合的新途径,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技术融合。

一、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与阐释

在文旅融合过程中,文化资源能够通过多种方

式塑造旅游产业,包括文化本身作为旅游吸引物的

资源转化,文化活动作为体验内容的业态转化,文

化作品赋能旅游目的地的产品转化等;其实质是文

化资源面向旅游者的再生产与再创造。旅游作为

展现文化活动、现象、内容的特殊形式而成为文化

表征的载体、文化传播的媒介和文化外延的渠道。

因此,文化资源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文化

资源的管理应当更加准确、高效,文化资源经由旅

游的展现方式应当更加多维、多元。

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可以通过多种技术实

现。在城市及更大的空间尺度上,无人机低空遥

感、地面雷达遥感、卫星高空遥感等遥感技术与倾

斜摄影等测绘技术提供了大尺度、高精度的物质空

间测量,并经由扫描、绘制实现数字存储与可视

化。此外,实景三维技术能够基于真实场景的三维

扫描,将一定尺度范围内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

空间以数字形式进行时序化、立体化、动态化表达,

形成基于实景的三维数字环境。这类技术为历史

城镇、文化名城、传统村落等文化空间物质形态的

数字化存储与保护提供了途径。在景区及建筑单体尺

度,借助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 Dimension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3D GIS)、三 维 激 光 点 云(3

Dimensions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3D LiDAR)、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IM)、遗

产建筑信息模型(heritag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HBIM)等技术能够实现空间及其要素的精细化建

模与数字化管理。结合测绘与数字化建模、现代化

管理系统与互联网技术,旅游目的地得以在全域旅

游、城市旅游、景区旅游等不同尺度进行管理与运

营实践,例如杭州市智慧文旅服务平台、丽江古城

“智慧小镇”、故宫博物院“智慧开放”项目等。对于

遗产、遗址、遗迹、文物等具有保护要求的文化资

源,数字化建模使已损毁、已消失的历史场景得以

复原、再现和保存,使不同历史阶段、文化内涵、保

存形式的文物资源能够在统一的数据库中进行存

⋅ 11 ⋅

第15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储与展示,例如长城虚拟修复、云游敦煌、数字器库

等,旅游者借助网页、App、小程序、穿戴设备等得以观

赏和体验。

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阐释方式上,现代信息技

术提供了基于物质空间、文化空间创造的信息空

间。信息空间为传统技艺、表演艺术、民风民俗、历

史事件等非实体文化资源提供了多维度、多元化的

阐释方式。例如在实景再现或自主创造的虚拟环

境中,虚拟旅游使人物、事件、技能等与文化资源相

关的构成要素得以相互组合,呈现具有特定社会属

性的民俗活动、特定时空情境的历史事件等,为旅

游者提供沉浸式的数字文化空间。在这类特殊的

文化空间中,旅游者与文化资源的交互存在更多可

能性。例如结合“剧本杀”“幻影秀”“全感剧场”等

新兴的旅游方式,旅游者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扮演某

个特定历史人物、亲历某个特定历史阶段和社会活

动,或通过与虚拟人物的交互获得与文化资源相关

的信息。此外,文化旅游目的地还可借助增强现

实、混合现实等技术实现文学内容的景观实体化。

二、旅游行为的精细化监测与调控

文旅融合创造了主客体关系的新模式,文化客

体与旅游主体间通过旅游行为相互连接进而实现

深度融合。旅游者行为不仅是“人-地”交互的动态

结果,也是“人-人”交互的动态过程。从他者视角,

旅游者的行为包括可被观察的(如足迹、动作、表情

等)和不可被观察的(如情感、知觉、认知等)。从旅

游者的自我觉察角度,旅游者行为包括有意识的

(如决策、购买、语言等)和无意识的(如汗液分泌、

血氧变化、神经活动等)。这类可观察的、有意识的

行为可以被认为是旅游者的外显行为,而不可被观

察的、无意识的行为则是内隐行为。外显行为中,

旅游者的时空足迹受到广泛关注,旅游流的监测也

是目的地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传统研究通过行为

观察法从他者视角进行测量或由旅游者绘制认知

地图进行自我报告。随着高精度卫星导航数据和

面向个体位置大数据的兴起,基于数字足迹的旅游

者行为研究成果日渐丰富。手持定位设备、户外运

动软件、地理大数据服务平台、手机信令、WiFi等为

获取精确的足迹行为提供了多种数据源,GIS技术、

计量模型、仿真模拟等能够辅助解决行为模式、选

择偏好、人流模拟等多种决策分析。

然而,个体行为发生是一个时空动态过程,单

一的时空足迹无法解释行为发生的信息获取、认知

加工、行为决策等微观过程。对于行为中的内隐部

分,传统方法借助问卷量表、图示等由旅游者进行

自我报告,从而获取旅游者的情感、认知结果等有

意识的心理评价,但这种方法难免具有主观性。随

着以眼动仪为代表的人因实验设备的轻量化、便捷

化,微观行为数据可获取性得到提升。眼动、脑电、

皮电等生理监测技术使行为发生前、中、后的神经

生理活动得以被识别、监测和分析,基于认知心理

学的理论为生理指标分析提供解释,两者结合的认

知神经科学及其在旅游中的技术应用推动了旅游

者行为从外显规律到内隐特征的微观量化。在方

法上,结合眼动、脑电、皮肤电等人因数据和传统问卷

调查的研究方法被广泛接受,这类方法兼顾了客观

生理的数据统计和主观认知的信息获取,为探究外

显行为与内隐感知的相互联系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文化体验的核心是“沉浸”与“唤醒”,文旅融合

的前提不仅是旅游目的地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

与多元阐释,而且取决于旅游者个体对文化、艺术、

历史和科学等信息的感知与价值的认知。旅游目

的地对文化资源的阐释方式如果无法激发旅游者

的感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所形成的文旅装

置就缺乏“唤醒”功能,难以实现“增强和彰显文化

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

长远目标。然而,当前旅游行为中的文化感知主要

通过旅游形象、品牌、景观等媒介进行测度与评价,

大多沿用传统的问卷调查方法。文旅产品及旅游

地内含的文化属性、特征、氛围、意义、价值等如何

被感知仍然缺乏精确的微观量化,文化感知的神经

生理机制、认知心理评价与行为决策过程有待探究。

三、文旅融合的智能化评估与优化

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不仅

需要推动供给侧改革,更需要关注需求端的满足。

文旅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文旅融合的成效、文旅市

场的动态监管和数据科学治理、旅游者对文旅融合

新做法的态度与评价等,都需要进行智能化的评

估。传统评估方法包括借助问卷测量满意度、体验

感、文化认同感等,或借助访谈和民族志等方法深

入了解旅游者对文旅融合的主观感受与评价。信

息化时代,互联网提供了旅游者自主报告的开放平

台,旅游者们通过多种网络社区或线上服务平台发

表与旅游经历、体验相关的文字、照片、视频等内

容,形成了丰富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UGC数据提供了大量的、多类型的

文化资源对象、旅游者行为数据和主观评价内容,

对这类数据的动态监测与分析使当地政府、目的地

管理方、旅游产品供应方等多方主体能够及时掌握市

场需求,对当前提供的文旅融合产品与服务进行智能

⋅ 12 ⋅

第16页

中 国 旅 游 发 展 笔 谈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评估,快速识别供需间的突出矛盾并提出解决方案。

对于评估结果的优化,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多

种科学模拟方案。一方面,基于现有足迹行为数

据,可以结合仿真模型进行模拟预测。例如在人流

监测与调控方面,当人流超过预警值或在某个区域

内出现了过度拥挤时,借助多代理人模拟等方法模

型可以预测调控后的人流分布,从而高效确定最佳

调控方案。另一方面,基于网络文本、摄影图像等

大数据可以高效获取旅游者感兴趣的内容、满意的

产品与服务、不满或需要改进的对象等;同时,结合

消费数据可以评估正向反馈所能提供的经济收益

或负面影响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以此类数据组

合为基础,建立计量模型或仿真模型可以量化效益

值,找到投入产出比和效益最佳的优化方案。此

外,结合行为偏好分析方法与虚拟仿真实验,旅游

者可以自主选择个体偏好的空间场景或做出行为

决策,从而得到旅游者需求角度的多种优化方案,

并预知优化后的效益。这类实验可以同时结合眼

动追踪、生理测量等人因实验设备和问卷量表、深

度访谈等对旅游者的体验过程、生理心理反馈、主

观感受进行测量,更微观、精确地理解旅游者的行

为决策过程与偏好成因,明晰行为的发生机制。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人工智能生

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erated content,AIGC)

的大量涌现,从DALL-E 2、Stable Diffusion等AI图

像生成模型,到以 ChatGPT 为代表的智能对话,人

工智能正在加速实现从感知内容到生成内容。在

建筑、规划、艺术等领域,AIGC作为创作辅助工具,

形成了人机智能协同创作的新模式。在文旅融合

语境下,AIGC 可以支持多类型数据和信息的转换

(例如UGC数据中旅游者需求的理解和信息转换),

实现旅游规划、体验设计、营销方案等的自动生成,

空间模型、计量模型等的快速创建,为文旅融合的

智能评估与优化提供新的技术工具和方法。然而,

在使用中也必须正视AIGC的工作原理;生成式AI

借助深度学习从海量数据中生成大模型,这意味着

它的生成方式是基于数据的,生成结果取决于使用

者给予的训练数据。此外,文旅融合中“文”的部分

往往存在难以量化的要素,文化的体验和解读常常

因人而异,生成式AI的理解和表达不一定适用。以

诗词为例,AIGC的创作主要基于字词的释义、句子

的组合方式、语言的风格等,特定的历史背景、创作

者的人生经历和人物性格、创作目的等需要通过一

定的指令去预设,这就依赖指令方的经验而具有主

观性。

四、总结与展望

随着Y世代、Z世代和α世代的消费群体代际更

迭,物质空间、文化空间、信息空间的三元空间格局

边界弱化,现实空间与赛博空间交叠。新时代下的

文化资源阐释需要以更开放、更包容的视角开展多

样化创新,旅游目的地所创造的三元空间应当提供

情感绵延和时空想象,从而“唤醒”文化认同感与文

化自信,并借助旅游者的跨区域流动促进文化传

播。文化是文旅融合的灵魂,旅游是文旅融合的载

体,技术是促进文旅融合的辅助工具。评估文旅融

合的成效不仅需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保障文化的

真实性、准确性、可持续性。任何新技术的应用与模

式的创新,都应批判与包容并存、探索与反思共进。

(第一作者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该院博

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23-12-02)

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的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

研究①

李柏文1

,郭 凌2

(1.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 102200;2. 四川农

业大学商旅学院,四川 成都 611830)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4.01.00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

务,即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

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

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

在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开展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

论探索,既是创新旅游新知识的必然使命,也是旅

游研究与行业发展响应国家战略的主动选择。

一、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

研究的价值导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不仅基于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国情,服务于共同富裕的发展

目标,同时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人与

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选择③。中

国式现代化为旅游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遇并提供

了价值导向,具体呈现在5个方面。一是“人口规模

① 本研究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族地区旅游减贫与传

统村落文化振兴的耦合路径研究”(19BSH154)阶段性成果。

②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

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③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

(摘登)[N]. 人民日报, 2022-10-17(002).

⋅ 13 ⋅

第17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巨大”,意味着巨大的人口基数为旅游业提供强大

的市场潜力①,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的旅游高质量

发展应满足大众旅游的切实需求。二是“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明确了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为民”方向,

蕴含了通过旅游发展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共享

旅游发展成果的价值追求。三是“物质文明与精神

文明相协调”,指引了旅游高质量发展应当加大优

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通过提高人民物质生活

水平,增进人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实现物质与精神

“双丰收”。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了在绿

色发展观念下,旅游高质量发展将转向高效、节能

和环保的新型文旅产业,从而具有推动可持续发展

的巨大优势。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则是要求旅

游高质量发展要“挖掘中国传统、讲好中国故事”,

通过国际合作与海外推广,肩负“传播中国文化、塑

造中国形象”的使命担当。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为

旅游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时代机遇。

二、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

的多重研究维度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为旅游研究者提供

了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视角,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

论研究也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做出独特贡

献。旅游高质量发展既要遵循旅游产业发展的一

般规律,同时也要兼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第一,在政治维度上要“坚持党的领导”。旅游产业

有条件全面发挥对经济增收、社会稳定、文化繁荣、

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带动作用,助力国家“五位一

体”战略布局的实现。第二,在经济维度上追求“两

个高度发达”。生产力与经济的高度发达是中国式

现代化的物质基础②。旅游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有低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收入分配正义的特征,另一

方面具有智慧技术赋能、科技创新推动等支撑,并

通过推动国家经济总量与个体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努力推动生产力与经济的高度发达。第三,在游客

维度上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

动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立足点”,也是落脚

点。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应把握游客对美好生活的

现实需求,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旅游成果的主体

地位,应尊重人民群众创造性利用自然、文化、数字

等文旅资源的各类成果。第四,在旅游生态系统构

建的维度上达到“两个平衡”。旅游高质量发展既

要平衡好政府、企业、社区、游客等多方主体之间的

利益关系,还需平衡好旅游产业内部,及旅游产业

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关

系。第五,从文化的维度上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

彰文”,即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③,明确了

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新方向。此外,还有社会的

维度、生态的维度等众多研究维度可以开发。

三、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

论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国家的战略,旅游产业则是通

过具体行业实践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由于对

中国式现代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归属于不同学

科领域及其交叉领域,在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旅游

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应把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作

为目标,把旅游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主题,积极开

展理论探索与创新④,构建新的理论体系。

1. 理论研究架构

理论研究一般遵循“概念界定-学理研究-实证

研究-政策研究”的总体思路。为此,中国式现代化

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研究主要包含以下4个方面内

容。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旅游高质量发展基

础概念界定。对旅游现代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旅

游共富、旅游和平、旅游文明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形成特定的概念体系。二是中国式现代化与旅游

高质量发展的学理研究。包括旅游高质量发展的

动力机制、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模式、旅游高质

量发展的实践路径等。三是实证研究。实证研究

通过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供可验证的客观数

据与经验证据,证实学理研究。宏观层面可建立评

估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面板数

据测评国内各省域,以及中部、西部、东部区域的中

国式现代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水平,并进行

归类分析,寻找影响区域差异的关键性因素。微观

层面可选择代表性的案例研究地,从微观层面总结

中国式现代化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宝贵经验模式、

可推广模式以及预测未来方向。四是政策保障研

究。针对实证研究所呈现的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

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不足与未来方向,政府应当侧重

在顶层设计上明确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战略、

方针。同时,在关键性政策设计中,围绕旅游高质

量发展的实体经济培育、金融风险防控、人才队伍

建设、教育体系完善、科技创新与智慧体系应用等

① 王兆峰, 王金伟, 王梓瑛, 等.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旅游业高质量

发展: 理论内涵与科学议题[J]. 旅游导刊, 2023, 7(1): 1-18.

② 郭熙保.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推进质与量高度统一的发展[J]. 经

济评论, 2022(6): 18-20.

③ 李捷. 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意义和理论

意义[J]. 人民论坛, 2022(20): 56-60.

④ 张鹏杨, 王艾妩. 国内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进展与热点前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1, 33(5): 1-7.

⋅ 14 ⋅

第18页

中 国 旅 游 发 展 笔 谈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关键性问题,设计支撑政策,实现产业政策的落地。

2. 产出一批本土思想与经典理论

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的旅游高质量发展

的理论研究,力争产生一批本土原创的中国特色的

旅游高质量发展思想与经典理论,诸如在以下几个

理论方向努力有所突破。

1)“旅游共富”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本土思

想。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积极探索“旅游共富”①,

并在《宁波市乡村旅游助力共同富裕行动计划

(2022—2025年)》(甬文广旅发〔2022〕83号)、《宁波

市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指南》(甬文广旅

发〔2023〕106号)的指引下,建设成一批乡村旅游共

同富裕示范区、示范村,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乡村

农文旅融合与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和共同富裕。“旅游共富”即以旅游促进共同富裕,

是旅游业对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总路径的积极思考

与回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有机

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孕育于中国旅游

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也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落脚

点。首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

对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共享性”提出了硬性要求。

其次,中国旅游业漫长历史发展中孕育了通过旅游

促进共同富裕的思想。再次,旅游本身具备富民惠

民功能、产业带动功能、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平衡

功能等,因此旅游天然就具有人民共富、产业共富、

城乡共富和区域共富等多重共富方式和渠道。可

见,“旅游共富”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思想组成部分,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

点,未来可在“旅游共富”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构建

出本土理论体系。

2)平台经济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基

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

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根基,2023年5月5日二十届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现

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其中就包括了融合化、绿色

化和智能化。旅游的融合面广,融合程度深,在国

民经济体系中,少有产业像旅游产业这样具有兼容

性和包容性,旅游通过“+旅游”“旅游+”“文旅+”等

模式,与农业、制造业、文化产业的交叉融合,带动

人才链、资金链等要素的跨产业融合,农业、文化、

旅游等产业之间、上中下游的企业之间的高质量协

同发展,助力打造内部联系紧密、外部功能互补的

现代化产业平台。在旅游过程中还会产生融合创

新效应,并为其他产业创新新需求、提出新要求、创

新新产品、创新新场景等。因此,旅游就像线下的

“互联网”为众多产业提供了发展的新流量、新机遇

和新平台,为此平台经济应该成为旅游高质量发展

理论的基础和核心所在。

3)可持续发展是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撑性理

论。众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单维度的,比如生态

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等,但旅游可持续是多维度的、

系统化的和全面性的,它既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的

进步,同时也涵盖环境、资源以及各方利益相关者

之间的协调与持续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在旅游

领域来说具有独特性,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高质

量发展的保障,也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旅游

高质量发展代表着一种更为深刻的内涵式可持续

发展方式。一方面,旅游业通过绿色发展降低资源

消耗与发展成本,并促进餐饮、酒店、交通、娱乐、商

业等关联产业绿色化发展,为我国绿色经济建设持

续贡献力量;另一方面,旅游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循

环,并通过“旅游+”和“+旅游”等综合带动作用,创

造就业机会,促进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社区等主体

增加收入,推动个体、地区以及全社会在经济、文化

和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理

论应该成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性理论②。

总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

了全面深刻的阐释,为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

的方向和实践指导。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中,旅游高质量发展不仅承载了人民对物质和精神

生活的追求,还肩负着满足人民幸福生活需求的重

要使命。旅游产业发展任重道远,只有准确理解中

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背景、新内涵,抓住时代机遇、

关键问题、聚焦科学问题,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与

旅游可持续发展凝聚思想动能、贡献智慧力量。

(第一作者系该院教授,第二作者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

师、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23-12-02)

中国式新安全格局保障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③

翟向坤1

,蔡克信2

(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100048;2. 四川农业大

学商旅学院,四川 成都 611830)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4.01.007

改革开放至今的40余年里,中国旅游业发展迅

① 李佳霖. 浙江宁波江北区探索“旅游共富”[N]. 中国文化报. 2023-

08-30(002).

② 唐任伍, 徐道明. 新时代高质量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和路径[J]. 旅

游学刊, 2018, 33(10): 11-13.

③ 本研究受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一般项目教师系列

“中国公益旅游救援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施路径”(20XYJS011)资助。

⋅ 15 ⋅

第19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速,取得了瞩目成绩。2023年旅游业更是进入全面

强复苏的新阶段,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据文化

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按可比数据口径,国内旅

游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已超过了 2019 年同期。

然而,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亦随之而来,增

加并放大了安全隐患与风险威胁的复杂性,也为旅

游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挑战。立足于中国旅游业发

展的现实情况,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增强旅

游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旅游者和旅

游经营者合法权益,追求旅游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

安全的同步同频,已经成为旅游业追求可持续发展

的共识。这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安

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理念的有力践行,也是对“贯

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及时响应。相应地,这也要

求在理论上围绕中国式新安全格局保障旅游高质

量发展进行研究,在实践中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

患意识,构建强大安全保障体系,顺应旅游产业链

能力现代化的规范提升与持续发展。

一、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

观”,这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

了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深刻诠释了安全

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

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贯彻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旅游高质量发展中应

包含的安全内涵提出新要求,同时回顾中国旅游业

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旅游业所面临的发展不平

衡、不充分、不可持续等问题,本质上是旅游高质量

发展中的安全性问题的具体表现。这就要求中国

旅游业把安全作为根本旨归,把发展视为解决安全

问题的切实路径。总体而言,发展与安全已成为旅

游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翼”,进而与国家推进新安

全格局的重大战略形成呼应。为确保旅游产业体

系的安全和韧性,中国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来保障其

正常运行。这是通过确保夯实旅游产业发展的稳

定性和可持续性,为旅游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石,对

旅游产业体系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旅

游高质量发展通过引发旅游产品提升“量变”与旅

游质量提高的“质变”,催生出对建设旅游安全治理

体系和实现安全保障的新需求,这都需要研究者予

以理论的回应。

二、中国式新安全格局下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

要求

现阶段,以中国式新安全格局保障旅游高质量

发展,面临5个方面的新要求。第一,要求坚持党对

旅游安全保障的绝对领导。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

在党,要坚持党对旅游业发展,尤其是对旅游安全

保障的绝对领导,以党领导下的系统思维、全局性

谋划,汇聚起统筹旅游产业发展和安全保障的强大

耦合力。第二,要求清晰认知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

势环境。国际形势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和快速演变,使得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长期面临国

际关系不稳定、局势动荡、地缘政治紧张的新风险,

加之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长存、改革稳定任

务繁重的新挑战,使旅游高质量发展面临更加复杂

多变的环境。第三,要把安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

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

是安全的保障”。这一理念强调了在新的安全格局

下,旅游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保障国家安全的要求,

也为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需要更加全面、协

调、可持续地管理旅游业,创造一个安全可靠、高质

量的旅游环境,确保旅游业的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实

现相互促进。第四,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原则。包括要科学研判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重

大安全风险,提前甄别安全风险的不同类别,构建

旅游安全综合治理的责任与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

旅游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旅游安全宣导与应急体

系,以高度责任感与执行力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隐

患,维护旅游发展中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

后,要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安全的问题。如今人们

的需求已经从强调物质文化的增长,升级为追求更

美好、更幸福生活的需求。这就要求加大旅游发展

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繁荣发展大众旅

游,推动旅游业更深地融入国家战略体系。同时,

也要抓住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及加入《全面与

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对外交流与国际合

作的重大机会,通过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战略对

接、政策互动、制度兼容等多种路径,建立起旅游高

质量发展“大安全”的“大格局”。

三、中国式新安全格局保障旅游高质量发展的

新路径

中国式新安全格局下旅游高质量发展,是一项

点多面广的系统性工程。鉴于此,必须树立科学的

思维,探索中国式新安全格局保障旅游高质量发展

的路径,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1. 构建旅游安全综合治理的责任体系,健全旅

游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布局

通过加紧建立旅游安全综合治理的责任体系,

⋅ 16 ⋅

第20页

中 国 旅 游 发 展 笔 谈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实现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创造更安全稳定的旅

游环境。首要之举是在国家层面确立专门的旅游

安全领导机制,以统筹引领全面的综合治理工作。

同时,还应把涉及旅游业的不同职能部门纳入国家

旅游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中,明晰各部门在旅游

高质量发展中的安全职责,有助于确保游客安全、

稳定行业秩序、保障民生福祉。该路径也将有助于

促进各相关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行政管理层

面更高效的旅游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布局,为经济发

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可靠支撑。

2. 建立完善的旅游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升旅

游高质量发展的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在宏观层面,通过国际合作、跨部门合作及跨

地区合作,形成一致的风险监测标准和指标;利用

先进的技术手段汇集各国的监测数据和信息,建立

跨国家、跨部门参与的旅游风险监测平台。在微观

层面,要明确不同路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旅游景

区、行业协会、酒店、旅行社等)在旅游安全预警中

的具体任务和内容,根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承担

特定的预警任务,通过共享信息和协同行动提供旅

游安全的预警服务。最后,要完善综合治理体系的

建设,构建涵盖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旅游传统业态

和新业态、新领域的关键区域和节点的“大治理”

体系,将该体系纳入综合风险预警平台和系统的

管理范畴,以确保风险信息在多个产业之间、路径

主体之间、旅游产业链中的快速、高效传递。通过

上述举措,最终实现旅游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

的提高,从而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

力支撑。

3. 建立综合性旅游安全应急体系,提升旅游高

质量发展的联动处置能力

要在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框架之内,依托已有

的会商研判与协同响应机制,建立综合性旅游安全

应急体系。该体系通过建立国际合作和跨部门、跨

地区之间的合作,及时化解旅游安全风险、处理旅

游安全事故。主要包括:首先,针对旅游安全管理

主体,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和联动处置程序,以便

在面临安全风险与突发事故的时候,能够畅通沟通

渠道、实现高效协同;其次,搭建全面的应急响应网

络,尤其是紧急通讯渠道和信息共享系统,确保各

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畅,以支持快速决策与行

动,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各级部门和

从业者的应急反应能力。

4. 建立全面完善的旅游安全宣导体系,创新旅

游高质量发展的应急文化

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游安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

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完善旅游安全宣导体系。扩

展覆盖更多旅游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内容,建立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将旅游安全培训纳入

全员培训的整体范畴,确保从业人员了解并掌握最

新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技能。同时,积极推进“全域”

“全民”“全时”“全链条”旅游安全宣传,以覆盖更广

泛的受众,确保旅游安全重要性的普及;通过不断

加强“文明旅游”教育和宣传工作,积极组织各类文

明旅游倡导活动;建立奖惩机制,引导文明旅游行

为,披露旅游不文明信息,以推动旅游者和企业共

同遵守文明旅游规范。

5. 建立旅游安全综合治理的保障体系,统筹旅

游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推进

通过加强国内旅游警察队伍建设,深化国际旅

游联合执法合作,持续加大旅游执法力度,拓展深

度。增加保险公司的资金储备和风险管理能力,以

应对旅游意外事故和风险的赔付需求,准确把握旅

游保险的属性,打消保险公司对旅游保险的顾虑,

并激发其对旅游保险的积极性,鼓励保险行业与旅

游行业新业态相结合,并针对新兴的旅游形式和业

务模式,推出适应性强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以满足

旅游者与旅游企业的保险需求。通过创新满足不

同旅游需求和应对不同风险的保险产品,针对性地

设置保费、保额、销售渠道,提供高质量售后服务

等,为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中的不确定性

提供意外时的前置旅行取消(延误)、紧急救援及后

续损害赔偿方面保障,为旅游企业提供营业中断、活

动取消方面保障。加强旅游保险的保障能力,增加保

险的赔付金额和范围,确保旅游者在意外事故发生时

可以得到充分的经济保障和补偿;引入创新的旅游救

援服务方式和技术手段,如利用无人机进行救援和监

测,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扩大应急救

援的范畴,覆盖更广泛的旅游场景和紧急情况;加

强旅游突发事件的救援能力,包括培训专业的救援

人员、建立高效的指挥系统、完善应急物资和设备

的储备等,以提供更快速、安全和专业的救援服务。

(第一作者系该院教授,第二作者系该院讲师、通讯作

者;收稿日期:2023-12-02)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宋志伟]

⋅ 17 ⋅

第21页

宋 瑞 等 |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背 景 下 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的 五 重 逻 辑 与 重 要 议 题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

编者按:为了深入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本刊专门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

精神”栏目,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从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

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角度,组织刊发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三部分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包含5个方面的特征: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

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各领域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

化,文化和旅游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仍主要停留

在宏观层面和整体角度,与文化和旅游发展特别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关联度不强。

本期组织的《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五重逻辑与重要议题》一文在梳理中国

式现代化、文化和旅游融合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中国式现代化相关理论应用于文化和旅游

融合发展研究,分析如何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历史逻辑、

系统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并从上述五重逻辑出发,提出需要关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和

旅游融合发展的价值引领、目标体系与指标体系,现实基础与特征事实,重大领域融合发展经验与启

示,更好地满足人民消费需求,如何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如何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如何提升治理现代化

水平以及如何构建系统的理论体系等重要议题。也就是说,在实践中既要关注中国式现代化中多重

主体、多重价值、多重战略、多元驱动、多阶进程等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影响,也要关注文化和旅

游领域通过产业融合、产品融合、公共服务融合在满足国民需求、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实施科技创新驱

动和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等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助益;在学术研究上要将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

贯通结合,依托多学科理论基础,借助多学科研究方法,基于大量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客观分析文化

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效,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总之,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推动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式现代化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的宏观背景,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和价值引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实践载体和重要支撑。

吴巧红

《旅游学刊》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 18 ⋅

第22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摘 要]文化和旅游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现阶段建设文化强国和旅游强

国的重要任务。要解决当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存在的

价值导向不突出、推进方式碎片化、市场体系不健全、治理

水平不高、学理支撑不强等问题,须将文化和旅游及其融合

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格局和历史进程中加以理

解、审视和推进。文章在扼要梳理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文化

和旅游融合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

下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历史逻辑、系统逻

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

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当前和

未来一段时期亟须重点关注的8个重要议题。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和旅游融合;逻辑体系;重要

议题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24)01-0019-15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4.01.008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时代课题,揭示了以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

意义,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

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指明了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时间表和路线图。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是在人口规模巨大、历史传统悠久、资源环

境脆弱的国情基础上推进的以人民为中心并致力

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1]

中国式现代化包含5个方面的特征:人口规模巨大、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实践中,

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时空压缩性与任务多重性相

叠加、国家自主性与人民主体性相契合、后发赶超

性与前瞻反思性相同步、要素综合性与结构复合性

相交融等范式特征[2]

中国式现代化是各领域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

步的现代化[3]

,文化和旅游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推动

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须将其置于中国式现代

化的整体格局和历史方位中加以理解、审视和推

进。就二者关系而言: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文

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宏观背景,为其提供方向指引

和价值引领;另一方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中

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提供实践载体和

重要支撑。因此,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既要对中国

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做出响应,也要符合文化和旅

游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

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23ZDA092)资

助。[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o SONG Rui) (No. 23ZDA092).]

[收稿日期]2023-07-03;[修订日期]2023-09-11

[作者简介]宋瑞(1972—),女,陕西西安人,博士,教授/研

究 员 ,主 要 研 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和休闲发展研究,E-mail:

songrui@cass.org.cn;宋昌耀(1991—),男,河北邢台人,博士,

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E-mail:

songchangyao@sina.com,通讯作者;胥英伟(1995—),男,河北

廊坊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

和消费者行为研究。

引用格式:宋瑞, 宋昌耀, 胥英伟.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五重逻辑与重要议题[J]. 旅游学刊, 2024, 39(1): 19-33. [SONG

Rui, SONG Changyao, XU Yingwei.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Fivefold logics and

important issues[J]. Tourism Tribune, 2024, 39(1): 19-33.]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五重逻辑与重要议题

宋 瑞1,2

,宋昌耀3

,胥英伟4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006;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06;

3.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北京 100024;4. 华盛顿州立大学卡森商学院,美国华盛顿州 普尔曼 99163)

⋅ 19 ⋅

第23页

宋 瑞 等 |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背 景 下 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的 五 重 逻 辑 与 重 要 议 题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

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

美[4]

。究其根本而言,文化和旅游融合是文化和旅

游系统各要素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或整合重组,逐

渐突破原有产业边界或要素领域,达成相互依存、

共生互融、互动共进的状态[5]

。从传统的“灵魂载体

说”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在实践发

展中日益广泛而深入地相互交融。2018 年文化和

旅游部成立以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为行政管

理、产业实践、科学研究的热点议题[6]

。文化和旅游

融合发展既是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认同的重要

途径,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消费需求升级的迫切

需要。与其发展潜力相比,文化和旅游融合仍存在

一定局限性,还需进一步推动二者在更广范围、更

大程度、更深层次和更高质量上实现融合发展。

总体来看,目前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仍主

要停留在宏观层面和整体角度,与文化和旅游发展

特别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关联度不大;关于文

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研究虽已汗牛充栋,但仍存在

研究视野较窄、理论深度不足、逻辑体系不强、学理

支撑较弱等问题,尤其是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

重大议题的结合度不深。本文将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之中加

以考量,在梳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和旅游融合研

究进展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中国式现代化相关理

论应用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试图回答如下

两个关键问题:其一,基于总体与局部、目标与手

段、历史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等相结合的原则,如何

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

展的价值逻辑、历史逻辑、系统逻辑、实践逻辑和理

论逻辑,从而构建起系统性的逻辑体系;其二,从上

述五重逻辑出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要实现文

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特别

需要关注哪些重要议题。

1 研究简述

1.1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和实践

取得的重大成果,既是现代化思想的最新发展,也

是百年实践探索的凝练表达。现有文献围绕中国

式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主要特征、多维范式和多重

逻辑进行了探讨,大致可归为如下4类。

一是“阶段”导向的历时性研究。研究者回顾

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发展,但在具体阶段划分上

观点略有不同。有学者从大历史观出发,将中国现

代化历史进程划分为两个阶段[7]

;亦有学者指出,中

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

4个阶段,实现了从“外源被动型”到“内生自主型”

的转型[8]

。二是“特征”导向的阐释性研究。中国式

现代化既有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也有符合中国国

情的特殊性[9]

。学者重点围绕“中国式”展开特征分

析。多数研究从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

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维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

独特性[10-11]

;也有学者从时空视角出发,认为中国式

现代化具有叠加发展的“并联”特征[13]

,是累积式提

升、跨越式赶超的过程[3,12]

。三是“维度”导向的实践

性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研究者分别从观念层、器物层、技术层、产业层、制

度层、主体层等维度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施

方案[3]

,从价值、历史、实践、过程和时空等维度分析

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14]

,从本质、主体、历史、现

实、战略与价值等维度厘清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

现实依托和未来指向[15]

。四是“逻辑”导向的思辨性

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内含多重逻辑意蕴。学者分

别探讨了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

辑、时代逻辑、制度逻辑、发轫逻辑和运行逻辑[16-20]

1.2 文化和旅游融合研究

文化和旅游相伴相生。围绕文化和旅游融合

的相关研究,分别涉及融合根源、融合原因、融合目

的、融合主体、融合对象、融合途径、融合实效、融合

障碍及解决措施等诸多方面。

第一,融合根源。这是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内在

机理的探究。旅游活动既是经济活动,也是文化活

动,对此我国经济学界和旅游学界早有共识。人们

尝试借助“灵魂载体”“资源市场”“诗与远方”“以文

塑旅、以旅彰文”等说法阐释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伴随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学者的关注点从机构改

革切入,并快速深入到哲学层面。不少学者对“灵

魂载体说”和“资源市场说”提出反思[5,17]

,并从身份

认同[18]

、国家政策[19]

、追寻幸福[20]

等维度加以探讨。

总体来看,围绕这方面议题的研究正在从现象描绘

⋅ 20 ⋅

第24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走向哲学解释。第二,融合原因。这是对文化和旅

游融合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的探究。就影响因素

而言,二者融合涉及产业特征、时代背景要求、产业

发展需求等方面[21]

;就动力机制而言,二者融合发展

受政府、企业、旅游者、居民等推动,是消费需求升

级、企业利益诉求、技术进步与创新、产业政策推动

等因素共同作用之结果[22-23]

。总体来看,围绕这方

面议题的研究正在从机械性的因素罗列走向系统

性的机制分析。第三,融合目的。这是对为何推进

文化和旅游融合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和结果的探

究。研究者从经济增长、国民幸福、国家认同等角

度论述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的,认为这有利

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4]

、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

业高质量发展[25]

、提升民众幸福感和获得感[6]

、促进

旅游者个体构建文化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26-27]

、提

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28]

。总体来看,围

绕这方面议题的研究正在从单一维度走向综合维

度。第四,融合主体。这是对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

的实施者和实践者及其之间关系、各自作用的探

究。学者们认为,文化和旅游融合需多方参与,其

中,政府、市场与企业是核心推动主体,并特别强调

政府引导和市场支撑[5]

及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从

而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

群众受益、永续利用”的格局[29]

。总体来看,围绕这

方面议题的研究正在从强调政府主导走向多元参

与。第五,融合对象。这是对文化和旅游融合主要

领域和客观对象的探究。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

等文化场馆与旅游市场的对接以及国家文化公园

建设等备受关注。学者们探讨了博物馆旅游创新

及发展路径、博物馆文旅融合服务模式、图书馆与

旅游融合模式与路径、图书馆研学旅游[30]

等议题。

总体来看,这类研究在关注对象上日益多元和广

泛。第六,融合途径。这是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具体

方法和实施过程的探究。相关研究聚焦于融合路

径与融合模式。就路径而言,主要涉及资源、产品、

技术、人才、市场等产业要素从初级到深度、由表及

里的融合发展过程[31-32]

;就模式而言,存在“三模式

论”[33]

、“四模式论”[34]

和“六模式论”[35]

等不同说法。

总体来看,这类研究有待从简单归纳走向逻辑提

炼。第七,融合实效。这是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程度

及其结果的探究。多数研究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基础上,结合耦合协调模型对二者融合程度进行量

化分析,并普遍认为总体融合水平上升,但融合程

度相对较低,尚处于初级阶段;区域差异逐步缩小,

但仍不均衡[36-37]

。总体来看,这类研究有待从个别

领域评价走向总体绩效评估。第八,融合障碍及

解决措施。研究显示,文化和旅游融合仍存在诸

多不足,涉及理念创新、职能定位、市场开放和公

共服务[38]

及管理体制机制、融合深度[39]

等。究其原

因,在于发展诉求、发展内容、发展方式、发展主体和

发展动力等存在明显差异[40]

,缩小差异的重点除体制

机制外,也涉及人才培养、资金支持、企业参与等[41]

1.3 研究述评

就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而言,围绕这一时代特征

鲜明、涉及学科广泛的议题,学者们进行了初步探

讨,为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学理依据。囿于研究时

间的有限性和学科间的区隔性,现有文献存在较大

程度的雷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对中国式现代

化的概念解读和特征描述,多为“大写意”式研究,

着眼于分析其发轫发展、现实特征、框架体系、内在

逻辑、实践路径和世界意义等。至于中国式现代化

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各领域的关系,仍未

充分展开,“工笔画”式深入探究尚不多见。特别值

得一提的是,作为兼具经济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

性并与生态文明、国家软实力等密切相关的文化和

旅游发展,尚未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关注重点。

就文化和旅游融合研究而言,也已形成诸多颇

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为理论推进、政策演进和实践

发展奠定了学理基础。不过,囿于理论认知的局限

性和实践发展的阶段性,相关研究仍有较大拓展空

间,主要体现在 3 个方面。一是研究视野有待拓

宽。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并非短期机构改革

任务,也不局限于文化和旅游产业自身,需从中国

式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出发,理解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的机理、目标、重点和难点,研究如何通过文化

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二是研

究深度有待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研究涉及融合

根源、原因、目标、对象、途径、实效、制约及推进措

施等诸多问题。既有研究成果虽有触及,但仍处于

研究框架搭建阶段,一些关键性问题尚未得到充分

揭示。总体来看,多数研究仍主要聚焦于“是否”融

合以及“如何”融合等现象层面的问题,对“为何”融

合、“何以”融合等根源层面的问题以及融合得“怎

样”、“怎么”进一步推动融合等实践层面的问题探

究不深。三是应用价值有待提升。解决文化和旅

⋅ 21 ⋅

第25页

宋 瑞 等 |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背 景 下 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的 五 重 逻 辑 与 重 要 议 题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游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和难点是研究的落脚

点。由于学界、政府和行业之间的衔接不够,既有研

究成果对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回

应不足,尚未提出系统性的推进思路和解决方案。

2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

五重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包含多重逻辑意蕴,是一个涵盖

时代价值、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等多维

度、多层次、系统化、立体化的理论体系[42]

。必须深

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机理,认识中国共产党

的初心使命和执政理念,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反思其何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

史选择[43]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响应中国式现代

化的发展过程,是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多重逻辑的演

化过程,也是文化和旅游系统性、全方位相互促进

的融合过程。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多重逻辑,文化

和旅游融合发展,亦需遵从如下五重逻辑,并构建

起相应的逻辑体系。

2.1 价值逻辑:明确融合发展的价值引领

就价值逻辑而言,要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文化

和旅游融合的价值引领,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目

标、特征与本质要求,确立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价值

导向、总体目标和阶段重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

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就价

值导向而言,区别于西方以资本为本的现代化,中

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致力于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44]

。中国式现代

化包含文化的现代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需要

全面立体的文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也包含人的现

代化,作为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旅游是中国

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45]

。将文化和旅游发展置于中

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格局和历史进程中加以审视,方

能明晰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总

体目标。这既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文化

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重要部署的

需要,也是保护、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需要,亦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筑牢文化自信根基的需要。

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模式的价

值逻辑,关键体现在3个方面:在“为什么人的问题”

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为根本目标;在如何认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

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如何

认识“人与世界”关系问题上,弘扬和平、发展的全

人类共同价值,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46]

。因此,要围

绕上述3个方面的价值逻辑,明确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的价值导向、总体目标和阶段重点。

2.2 历史逻辑:确定融合发展的规律依循

就历史逻辑而言,要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百年探

索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规律,不断推进文化和

旅游实现更广范围、更大程度、更深层次和更高质

量的融合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所形成

的道路,是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4个历史时

期所积累的经验[53]

。区别于西方国家工业化、城市

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串联式”现代化道路,中

国式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现代化,要积极推进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

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并联式”

发展[47]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既遵循“并联式”现

代化的总体规律,也要充分吸收其他领域融合发展

的经验教训,并对自身发展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

做出理性判断。

一方面,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区域融

合发展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文

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一般性的规律借鉴;另一方

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践也在不断演化,既在

融合主体、融合范围、融合领域、融合方式等方面奠

定了一定基础,也在融合体系、融合程度和融合质

量等方面有待提升。为此,要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

“并联式”特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总结并凝练

相关发展规律。从横向而言,要深入研究城乡融合

发展、区域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虚实经济融合

发展等重大领域融合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其融合

路径和核心机制。相关研究显示,上述重大领域的

融合发展显示了一定的规律性,例如构建共同的价

值网络(新价值体系)、形成共同的市场体系(新的

市场体系)、打造技术革新的发展底座(新的共有技

术)、融入社会结构的变化趋势(新的社会结构)、推

动生产服务机制融合(新的内容生产和服务体系)、

⋅ 22 ⋅

第26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实现治理机制贯通(新的治理体系)等。这些均可

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供一般性的规律借鉴。

从纵向而言,要分析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历程、

特征和现实,总结其演进规律。相关研究显示,文

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经历了从初步结合、整体组合到

融合契合的历史过程,目前在机构整合、资源融合、

产品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等方面有很大进展,

也存在价值导向欠缺、碎片化推进、市场体系不健

全、治理能力较弱、学理支撑不强等问题。对文化

和旅游融合的历史和现实分析,可为实现其深度融

合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

2.3 系统逻辑:构建深度融合的推进体系

就系统逻辑而言,要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复合

型范式特征,从融合主体-融合客体-融合载体-融

合领域-融合效果等维度出发,构建文化和旅游深

度融合发展的推进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

面进步为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

本之路,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48]

。在实现中国

式现代化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各个战略、各个方面、

各个环节间的相互作用,以此形成有机融合、运行

顺畅的系统[49]

。文化和旅游兼具产业和事业属性,

二者的融合发展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二者融

合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体

的不同作用;既要解决职能融合、理念融合的问题,

又要实现服务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既要有针对不

同市场群体、遵循价值规律的多元化商业供给,也

离不开惠及全民、保障公平、体现公益原则的公共

服务体系。

总体来看,文化和旅游要实现更广范围、更大

程度、更深层次和更高质量的融合发展,在融合主

体方面,要构建起“有力政党-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的推进体系,在有力政党领导下,发挥有

为政府作用,建立有效市场体系,形成有机社会发

展。在融合客体、融合载体和融合领域方面,要面

向消费需求扩容升级的需要,建立现代市场体系,

利用科技革命契机,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合理利

用好资源、资本、技术、人才、土地、数据等关键要

素,科学建设好以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示范区等为代表的核心载体和重大工程,以商

业类、混合类、公益类产品融合以及渗透型、交叉

型、重组型和创新型产业融合为抓手,以公共服务体

系融合为重点,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2.4 实践逻辑:确定推进融合的关键问题

就实践逻辑而言,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

特征,结合文化和旅游的特殊功能以及二者融合的

潜力所在,重点解决其中最为关键的几个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

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与内

生型现代化相结合的国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

面临两大阶段的发展任务:一方面是经典现代化的

发展任务尚未完成;另一方面是后现代化进程中的

知识经济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带来的发展挑战又接

踵而来[50]

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特征以及文化和旅

游发展的本质规律,二者融合发展实践中最值得关

注如下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

现代化,如何通过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更好地

适应消费需求扩容升级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

生活需要;如何在扩大内需战略中加强需求侧管

理,提供更好环境和制度,破解制约因素,建立起更

好地满足文化和旅游需求的路径和长效机制。二

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如何搭建可推动文

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现代市场体系,如何构建

现代市场体系以充分发挥核心载体和重大工程的

作用,为何以及如何建立现代市场体系评价机制以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三是面对新一轮

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契机和挑战,如何深刻理解科技

赋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如何使

科技进一步赋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四是

从“有力政党-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共同

推动的现代化出发,如何全面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

以促进文化和旅游更好地融合发展。

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进体系中,之所

以将消费需求、现代市场体系、科技创新和治理现

代化确定为最关键的4个问题,其依据如下。其一,

从学理逻辑来看,可体现经济学分析的核心思路。

按照供需相互牵引的经济学逻辑,消费需求和市场

体系体现了需求、供给以及供需匹配的方式和效

率;按照技术-经济-治理“三位一体”的科技发展逻

辑,科技创新与应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体现了

技术、制度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效果。其

二,从理论研究来看,可拓展既有研究的学术深

⋅ 23 ⋅

第27页

宋 瑞 等 |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背 景 下 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的 五 重 逻 辑 与 重 要 议 题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度。现有研究较多关注文化和旅游的资源重合、产

品组合、业态融合和部门整合等现象层面问题,需

要对更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与中国式现代化

特征紧密相关的消费需求、市场体系、科技创新和

治理能力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其三,从规律遵

循来看,可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横向借鉴。城

乡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区域融合发展、虚实

经济融合发展等的经验显示,共同的消费需求、现

代市场体系、共享性科技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

关键所在,而这些经验可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

融合提供可贵借鉴。其四,从问题导向来看,可破

解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现实瓶颈。如何更好地满足

人口规模巨大的消费需求,如何解决现代化市场

体系不健全、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相对分离的问

题,如何提升科技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应用水平和

应用质量,如何在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之后实现

更大范围内的治理体系建设……要破解文化和旅

游融合所面临着的这些现实瓶颈,解决上述4个问

题是关键所在。

2.5 理论逻辑:构建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就理论逻辑而言,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

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构建起规范的理论框架和

清晰的分析逻辑,形成学理化的思想表达和对中国

经验普遍意义的科学阐释。作为中华民族不断探

索和总结得出的重要结晶,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具

有系统性、逻辑性和重点性的复杂理论体系。要根

据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践和理论体系,结合文化

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与现实,从核心概念、内在

机理、指标体系到话语体系,形成系统的理论体

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研究视野方面,要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

合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之中。长远来看,人

类社会在不断走向现代化,谋求向更高阶段发展。

而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系统的变迁过程[51]

,是每个

国家和民族努力的方向。因此,要从中国式现代化

的高度和维度理解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目标、现状和

路径,明确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和旅游融合

的总体目标和阶段任务。二是在研究体系方面,要

对文化和旅游领域的碎片化研究进行抽象化、结构

化、建构式整合,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建构一个

系统的知识体系。三是在研究成果方面,亟须形成

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效度的综合性研究成果。面

对学界、政府、行业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广泛

关注,亟须通过综合性研究搭建起弥合知识、权力

与现实之间鸿沟的桥梁,形成既具有深厚学理支撑

又能为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和行业发展提供科学依

据的标志性成果。四是在话语体系方面,要形成既

能有效与国际对话、又富有独特价值的理论逻辑,

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传播的形式和媒介平台,打

造内容上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形式上更加形象生

动和开放融通的话语体系,提升对外表达的可接受

性,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旨归与意涵。

综上所述,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文化和

旅游融合发展,需要从价值逻辑出发明确融合发展

的价值引领,从历史逻辑出发确定融合发展的规律

依循,从系统逻辑出发构建深度融合的推进体系,

从实践逻辑出发确定其中的关键问题,从理论逻辑

出发构建系统的理论体系(图1)。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五重逻辑既相互独立,更紧密关联,不同逻辑

维度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伴随着五重逻辑

各自的持续深化以及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国式现代

化背景下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方能得以不断推

进和演化。

3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

展的重要议题

人类对世界的理性追求,主要涉及3个领域:一

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评价事物,追求“应该如何”;

二是探究事物是什么,即了解事物的现象、本质和

规律,把握“实际如何”;三是如何在尊重事物本质和

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主观努力使之趋向于所追求的

价值目标,寻找“怎么去做”。3 个领域分别是应

然、实然和使然。了解实然,并客观衡量实然与应

然的差距,探究可能导致差距的各种原因,从而探

寻达成目标的具体路径使然,是推动各类发展的逻

辑基点。结合上文分析,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

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基于价值逻辑、

历史逻辑、系统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构成的

五重逻辑体系,按照应然-实然-使然的思路,明确当

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需要重点关注的若干议题(图2)。

3.1 议题 1:中国式现代进程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

展的价值导向、目标体系与指标体系(应然)

在应然层面上,要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

⋅ 24 ⋅

第28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图1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五重逻辑

Fig. 1 Fivefold logics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contex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 25 ⋅

第29页

宋 瑞 等 |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背 景 下 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的 五 重 逻 辑 与 重 要 议 题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求,从主体、价值、战略、驱动、进程等方面明确文化

和旅游融合发展所要坚持的价值准则和所要实现

的目标体系。具体而言,涉及3个层面。一是根据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围绕“为什么人”的问题

以及“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人与世界”关系问题,

呼应“四化同步”、“五位一体”、区域协调、新型城镇

化、乡村振兴等主要战略,明确文化和旅游融合发

展的价值导向。在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

本目标,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理

念,弘扬和平发展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走和平

发展道路。二是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从

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国际等维度出发,设定具体

的融合发展目标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政

治领域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经济领域要从数量

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变,文化领域要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繁荣兴盛,生态领域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理念,社会领域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此,要从如下5个维度明

确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即政治维度的治理

体系现代化、经济维度的高质量发展、社会维度的

人民幸福感、生态维度的生态文明和文化维度的国

家文化软实力。三是按照科学性、系统性、现实性、

可比性等原则,确定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操作层等

在内的指标体系,作为衡量文化和旅游融合总体进

展、实际成效和区域差异、领域差别的标尺。

3.2 议题 2: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的现实基础与特征事实(实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

合发展”。“深度”既包含过程,更涉及结果。近年

来,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

展已初成格局,但仍存在价值导向不强、碎片化推

进、市场不健全、治理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要从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出发,客观分析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的过程、基础、现状和问题。从旅游发展角度

看,旅游业处于关键转型期,正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而丰富文化内容、提升文化内涵、提供文化滋养是

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文化发展视

角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而旅游是文化传播、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的重要载

体。因此,要对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一

方面分析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发展阶

段与演进规律,另一方面评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的现实状况、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推进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供科学依据。

图2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议题

Fig. 2 Important issu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contex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 26 ⋅

第30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3.3 议题 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大领域融合发

展经验与启示(实然)

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现

代化,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在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工业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是相互叠加、同步发展的任

务[52]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融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

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等均是加快传统产业

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城乡融合、区域融合、虚实经

济融合等重要领域的理念、机制、规律也可为文化

和旅游深度融合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并影响到文

化和旅游融合的推进体系、重点领域和实施机制。

文化和旅游融合既有研究较少与其他重大领域融

合相结合,因此,需从更大的视野出发,关注以下几

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总结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其他

重大领域融合的普遍规律,从现实背景、发展过程、

价值体系、社会组织、生产机制、技术支撑、关键环

节等维度总结规律;二是从上述规律中,提炼出可

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借鉴的部分;三是探究文化

和旅游融合发展与上述领域融合发展的互动关系,

探索如何更好地与之相结合。

3.4 议题 4:如何通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更好地

引导和满足消费需求(使然)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人民美好生

活需要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

何把握消费升级新机遇,聚焦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

需求,提供更具个性化、品质化的产品服务,探索新

的消费场景和领域,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

重要任务。为此,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

题。一是深刻把握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的特点,了

解影响文化和旅游需求的因素,探究其动态决定机

制和演化趋势。二是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和当

前重点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客观

把握文化和旅游需求在规模、结构、质量、效应、功

能、时空等方面的特点。三是系统分析消费需求与

文化和旅游融合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从消费主

体、消费动机、消费形式、消费结构等方面分析消费

需求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分析文

化和旅游融合在微观层面上消费偏好、支付意愿、

边际消费倾向,在宏观层面上消费需求规模、结构、

时空分布等的影响。四是通过案例研究和数据分

析,研究消费需求扩容升级与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现

实情况、相关关系、影响因素、影响机制等。五是探

究如何在扩大内需战略中进行需求侧管理,明确实

施路径和长效机制,保障文化权益和旅游权利,满

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3.5 议题 5:如何建立现代市场体系以推进文化和

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使然)

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需形成高标准

的市场体系、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完整的科技创新体

系等,其中,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

济体系的一项核心任务。无论是从中国式现代化

的总体要求,还是从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

现代化的内在需要以及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实际情

况来看,如何形成二者融合发展的要素市场、基础

制度、市场开放和市场监管等均是重点和难点。相

比于西方学者倾向使用“国家和社会”的二元框架

分析一个国家的社会运行和资源配置,中国式现代

化是“政党+政府+市场+社会”的共同推进[3]

。在文

化和旅游融合过程中,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

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必要条件,也是主要问

题。中国已初步形成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

体系、要素体系和市场体系,但距离高标准的现代

市场体系还有一定差距,市场主体融合动力不足、

创新发展不力、进退机制和竞合机制不完善、运行

秩序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如何构建准入畅

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的现代市场体

系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一个兼具

理论和实际意义的重要问题。因此,亟须厘清现

代市场体系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中的

作用机理,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高标准

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

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解决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面

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供重要参考。围绕现代

市场体系与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关系,重点关

注以下命题:一是文化和旅游融合领域的市场失

灵问题;二是现代市场体系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

作用机制,即现代市场体系如何对文化和旅游融

合产生作用;三是如何构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

融合的现代市场体系;四是核心载体和重大工程

在带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五是

如何使现代市场体系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中发挥有效作用。

⋅ 27 ⋅

第31页

宋 瑞 等 |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背 景 下 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的 五 重 逻 辑 与 重 要 议 题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3.6 议题 6:如何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文化和旅游深

度融合发展(使然)

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发

展,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

网、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3D打印、节能环保、

生物识别、可穿戴智能产品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

用,为文化和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创新空间[53]

。以

数字科技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

资源、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也是加速产

业变革、赋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核心驱动。新

一轮科技革命呈现多点并进、群发性突破的态势,

信息科技、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全面

进步,导致科技创新全方位、立体化地影响文化和

旅游发展。5G、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均较早

在文化和旅游业中形成广泛应用。科技不仅推动

了消费需求升级、产品形态创新、业务流程再造、管

理模式升级、商业模式换代、生产方式更新和治理

体系创新,而且给文化和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方

式、融合路径、融合模式等带来重要变革,改变了文

化在旅游消费中的展示方式,改变了文化和旅游产

品的供求匹配效率,改变了文化和旅游产品及服务

的信息触达方式[30]

,从而深刻影响着文化和旅游的

融合发展。科技创新不仅推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

的创新发展,也在为文化和旅游融合提供技术支撑

和全新动能。从科技赋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

视角出发,应重点关注以下命题:一是科技创新驱

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特征事实;二是科技赋能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三是科技创

新影响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程度和差异性研究,探究

科技创新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中的异

质性及其原因;四是科技创新赋能文化和旅游深度

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五是文化、旅游与科技三者

相互融合的体制机制研究。

3.7 议题 7:如何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以促进文化

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使然)

现代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是实现文

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保障和重要举措[60]

中国式现代化依靠“有力政党-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共同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依

赖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条块结合的治理格

局以及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治理体制等。目前,

中央和地方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探索形

成了一些经验,而中国式现代化则从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的角度对二者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要

求,需要推进治理主体民主化、治理决策科学化、治

理方式法治化、治理手段信息化、治理过程高效化,

形成政党引领创变、政府开明有为、市场创新开放、

社会多元参与的发展格局,从而在党的领导、政府

规制、市场有效和社会参与之间形成协同效应。为

此,需重点关注以下命题:一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

下治理现代化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关系;二是

治理现代化水平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作用机

制;三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践中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评估,即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方法评估文化和

旅游融合发展实践中的治理状况;四是提升治理现

代化水平以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制度

设计和路径选择。

3.8 议题 8:如何构建系统的理论体系以解释并推

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使然)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迁,由两个重大转变

组成:一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即经济体制变革转轨的过

程;二是从农业社会、乡村社会、传统社会向工业社

会、城镇社会、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即社会结构转

型的过程。这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同时进行的

双重重大转变,需要一种新的理论解释框架[3]

。身

处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中国社会学者应不

断深化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加强对中

国式现代化实践创新的系统总结,提炼出更有学理

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更有规律性的新实践[2]

。相较

于国外而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一个更具

中国特色的研究命题和学术话题。要构建系统的

理论体系以科学解释并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

融合发展,在建构理论逻辑的基础上,要特别关注

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在核心概念方面,要对文化、

旅游以及二者融合的不同层次加以区分。特别是

要区分哲学层面的与统计意义的、理论性的与操作

性的、语义性的与规定性的、结构性的与功能性的

定义之间的关系,系统梳理学术概念、政策术语、日

常语义之间的差别和关联[5]

。二是在内在机理方

面,要关注“旅游的文化性”特征和“文化的旅游化”

特征,探究不同层级的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

物质文化,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对旅游各组成部

分(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的作用机制,分

⋅ 28 ⋅

第32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析旅游参与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多种途径,准

确把握并不断创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点。特别值

得一提的是,围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业已形成

“灵魂载体说”“资源市场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等说法。这些形象通俗的表达固然易于记忆和传

播,但尚缺乏严谨的逻辑论证和学理支撑。围绕二

者为何融合、如何融合的讨论,也大多局限于政府

机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实践层面,亟须从多学科角度

对二者融合的内在机理和推进体系做出系统性的

学理解释。三是在指标度量方面,要结合现代化发

展的共性,并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建

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定性评

价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增强对发展现实和未来趋势

的评价、分析与预测能力。四是在研究体系方面,

要努力形成既能有效解释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旅游

发展实践,又为世界所理解并接受的学术概念、学

术范畴和研究命题,在理论与方法层面体现中国研

究与实践的贡献和特色,不断丰富世界研究的话语

体系,扩大中国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4 结束语

文化和旅游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面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价值导向不强、

思考视野较窄、碎片化推进、市场体系不健全、治理

现代化程度不高、学理支撑不足等问题,将文化和

旅游融合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以

系统的逻辑框架加以理解、审视、把握和推进,显得

极为重要。

本文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

融合发展的五重逻辑体系(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历

史逻辑-系统逻辑-实践逻辑),提出要在价值上要

突出中国式现代化对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要求

以及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

在历史上要总结借鉴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其他重

大领域融合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并客观分析文化和

旅游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客观现实,在系统上要

从主体-客体-载体等角度出发构建文化和旅游深

度融合推进体系,在实践中要重点解决如何更好地

满足消费需求、如何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如何加快

科技创新应用、如何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等4个问

题,在理论上要构建系统的既具有理论深度又能解

决现实问题、既反映中国特色又能为世界所理解的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文

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实践中要做到多领域多

层面相结合,在研究中要将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相

互贯通。

在实践中,既要关注中国式现代化中多重主体

(党与人民、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多重价值

(人民中心、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

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多重战

略(“四化同步”“五位一体”、区域协调、乡村振兴)、

多元驱动(深化改革、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多阶进

程(“三步走”“两阶段”)等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的影响,也要关注文化和旅游领域通过产业融合、

产品融合、公共服务融合在满足大国国民需求、构

建现代市场体系、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和完善治理体

系提升等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助益。此外,

既要总结和借鉴城乡融合发展、区域融合发展、产

业融合发展、虚实经济融合发展等所积累的经验

和规律,也要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与之紧密结

合,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上述领域。

就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的相互贯通而言,要科

学把握二者的关系。学术研究通常以认识世界、探

索未知为主,一般关注“是什么”和“为什么”,重视

研究过程;而政策研究则以改造世界、解决问题为

主,重点追求“怎么样”和“怎么办”,重视研究结

果。将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贯通结合,就需要一方

面依托多学科理论基础,借助多学科研究方法,构

建系统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基于大量实地调研

和案例研究,客观分析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

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迄今为止世所罕见的伟大历

史变革[53]

,是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根基、结合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

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得出的重要结晶,可提供正确

的、有深度的、多维度的价值引领[54]

。推进文化和

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需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价值引

领,构建起由价值逻辑-历史逻辑-系统逻辑-实践

逻辑-理论逻辑等五重逻辑共同组成、相互影响的

逻辑体系,重点关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和旅

游融合发展的价值引领、目标体系与指标体系,现

实基础与特征事实,重大领域融合发展经验与启

示,更好地满足人民消费需求,建立现代市场体系,

⋅ 29 ⋅

第33页

宋 瑞 等 |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背 景 下 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的 五 重 逻 辑 与 重 要 议 题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实现科技创新驱动,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以及构建

系统的理论体系等重要议题。

致谢: 衷心感谢金准、刘倩倩、周功梅、廖斌等课题组成

员为本文作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洪大用. 实践自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学研究[J]. 中国社会

科学, 2021, 42(12): 22-36; 199. [HONG Dayong. Practic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1, 42(12): 22-36; 199.]

[2] 袁红英. 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范式、框架体系与实践方略

[J]. 改革, 2021, 34(5): 18- 28. [YUAN Hongying. Theoretical

paradigm, framework system and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in the new era[J]. Reform, 2021, 34(5): 18-28.]

[3] 李培林. 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J]. 中国社会科学,

2021(12): 4-21; 199. [LI Peilin.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and

new developmental sociology[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1

(12): 4-21; 199.]

[4] 习近平. 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J]. 当代党员, 2020, 63(19): 3-6. [XI Jinping. Speech at the

expert representative symposium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culture, health, and sports[J]. Contemporary Party Members, 2020,

63(19): 3-6.]

[5] 宋瑞. 如何真正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J]. 人民论坛·学

术前沿, 2019(6): 24-35. [SONG Rui. How to realize the intergre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really[J]. Frontiers, 2019(6):

24-35.]

[6] 厉新建, 宋昌耀, 殷婷婷. 高质量文旅融合发展的学术再思考:

难点和路径[J]. 旅游学刊, 2022, 37(2): 5-6. [LI Xinjian, SONG

Changyao, YIN Tingting. Academic rethinking on the integration

of high quality 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and paths[J]. Tourism Tribune, 2022, 37(2): 5-6.]

[7] 杨学功. 从“现代化在中国”到“中国式现代化”——重思全球

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化道路[J]. 中国文化研究, 2021, 29(3): 2-

12. [YANG Xuegong. From“modernization in China”to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style”: Rethinking China’s path to

modern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J].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2021, 29(3): 2-12.]

[8] 徐建飞.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发脉络与世界意义[J]. 江苏社

会科学, 2022, 43(3): 21-31. [XU Jianfei. The origin and world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J].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2022, 43(3): 21-31.]

[9] 石建勋, 杨璐柳婷. 中国式现代化的演变历程、深刻内涵及推

进路径[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44(1):

73-82. [SHI Jianxun, YANG Luliuting. Chinese style modernization:

its past and prospects[J]. 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3, 44(1): 73-82.]

[10] 张博卡, 刘靖北.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演进与内在逻辑[J].

理论视野, 2022, 30(9): 46-52. [ZHANG Boka, LIU Jingbei. On

the connotation evolution and internal logic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J]. Theoretical Horizon, 2022, 30(9): 29-43.]

[11] 韩保江, 李志斌. 中国式现代化: 特征、挑战与路径[J]. 管理世

界, 2022, 38(11): 29-43. [HAN Baojiang, LI Zhibin.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challenges and routes[J].

Management World, 2022, 38(11): 29-43.]

[12] 邹一南.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时空特征与实践逻辑[J]. 理论

视野, 2022, 30(3): 43-49. [ZOU Yinan. The space-time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logic of the new path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J]. Theoretical Horizon, 2022, 30(3): 43-49.]

[13] 唐亚林, 郝文强.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范式

建构与路径选择[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44(2): 40-51; 2. [TANG Yalin, HAO Wenqiang. Paradigm

construction and path selection of Chinese- style moderniz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new forms of human civilization[J]. 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3, 44(2): 40-51; 2.]

[14] 于洋洋. 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五重维度[J]. 成都行

政学院学报, 2022, 39(1): 17-27; 116. [YU Yangyang. Correctly

grasp the five dimensions of the new path of Chinese- style

modernization[J]. Journal of Chengdu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22, 39(1): 17-27; 116.]

[15] 王慧娟, 张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六维透析[J]. 科学社会主

义, 2022, 39(1): 116- 122. [WANG Huijuan, ZHANG Lin. The

six- 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J]. Scientific Socialism, 2022, 39(1): 116-122.]

[16] 胡洪彬.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生发逻辑、内在机理与成功密

码[J]. 学术界, 2021, 36(10): 94-104. [HU Hongbin. A new path

to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Birth logic, internal mechanism

and success code[J]. Academic Journal, 2021, 36(10): 94-104.]

[17] 傅才武, 申念衢. 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涵建构与模式创

新——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中心的考察[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

学版), 2019, 39(8): 28-39. [FU Caiwu, SHEN Nianqu.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model innov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the new era: A study of Hexi Corridor in Gansu

province[J]. Fujian Tribune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9, 39(8): 28-39.]

[18] 张朝枝. 文化与旅游何以融合: 基于身份认同的视角[J]. 南京社

会科学, 2018, 29(12): 162-166. [ZHANG Chaozhi.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Understanding from perspective of

identity[J]. Social Sciences in Nanjing, 2018, 29(12): 162-166.]

[19] 宋子千. 从国家政策看文化和旅游的关系[J]. 旅游学刊, 2019,

34(4): 5-7. [SONG Ziqi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policy[J]. Tourism Tribune,

2019, 34(4): 5-7.]

[20] 徐金海. 文化和旅游关系刍论: 幸福的视角[J]. 旅游学刊,

2019, 34(4): 3-5. [XU Jinhai.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tourism: The perspective of happiness[J]. Tourism Tribune,

2019, 34(4): 3-5.]

[21] 崔凤军, 陈旭峰. 机构改革背景下的文旅融合何以可能——基

于五个维度的理论与现实分析[J]. 浙江学刊, 2020, 58(1): 48-

54. [CUI Fengjun, CHEN Xufeng. The possibility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institutional reform—

⋅ 30 ⋅

第34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Based o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nalysis of five dimensions

[J].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2020, 58(1): 48-54.]

[22] 侯兵, 杨君, 余凤龙.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内涵、动因与机制[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20, 40(10): 86-96.

[HOU Bing, YANG Jun, YU Fenglong. Deep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for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Connotation,

motivation and mechanism[J].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2020, 40(10): 86-96.]

[23] 黄先开. 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动力、策略与路径[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1(4): 1-8. [HUANG

Xiankai. Driving force, strategy and path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new era[J]. Journal of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tion),

2021, 41(4): 1-8.]

[24] 柴焰. 关于文旅融合内在价值的审视与思考[J]. 人民论坛·学

术前沿, 2019(11): 112-119. [CHAI Yan. Reflection on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J]. Frontiers,

2019(11): 112-119.]

[25] 戴斌. 文旅融合时代: 大数据、商业化与美好生活[J]. 人民论

坛·学术前沿, 2019(11): 6-15. [DAI Bin. The age of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Big data, commercialization and better life

[J]. Frontiers, 2019(11): 6-15.]

[26] 傅才武. 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在逻辑[J]. 武汉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 2020, 91(2): 89-100. [FU Caiwu. On the internal

logic in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J].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tion), 2020, 91(2): 89-

100.]

[27] 张少义. 文旅融合让幸福再升级[J]. 红旗文稿, 2020, 57(14): 9-

11. [ZHANG Shaoyi.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upgrades happiness[J]. Red Flag Manuscript, 2020, 57(14): 9-

11.]

[28] 把多勋.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价值与趋

势[J]. 甘肃社会科学, 2018, 40(5): 10-20. [BA Duoxun. Forty

year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value and trend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tourism[J]. Gansu

Social Sciences, 2018, 40(5): 10-20.]

[29] 邹统钎. 走向市场驱动的文旅融合[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Z1): 107-115. [ZOU Tongqian. Towards the market-driven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J]. Frontiers, 2021(Z1): 107-

115.]

[30] 魏鹏举. 数字时代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旅融合路径——

以文博文创数字化发展作典范[J]. 广西社会科学, 2022, 38(8):

1-8. [WEI Pengju. The path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digital age—

Taking the digital development of culture museum and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as an example[J].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2022, 38(8): 1-8.]

[31] 张朝枝, 朱敏敏. 文化和旅游融合:多层次关系内涵、挑战与

践行路径[J]. 旅游学刊, 2020, 35(3): 62-71. [ZHANG Chaozhi,

ZHU Minmin.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Multiunderstandings, various challenges and approaches[J]. Tourism

Tribune, 2020, 35(3): 62-71.]

[32] 陆明明, 石培华. 文化和旅游的关系网络及其融合路径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1, 37(3): 340-348. [LU Mingming, SHI Peihua.

Relationship network and industry convergence path of culture

and tourism[J].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21, 37(3):

340-348.]

[33] 程晓丽, 祝亚雯. 安徽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 2012, 32(9): 161-165. [CHENG Xiaoli, ZHU Yawen.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e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J].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32(9): 161-165.]

[34] 杨霞, 陈显军, 梁君. 论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

及其效应[J]. 广西社会科学, 2014, 30(6): 28-33. [YANG Xia,

CHEN Xianjun, LIANG Jun. O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model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 Guangxi and its effect

[J].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2014, 30(6): 28-33.]

[35] 高清明, 陈明. 西部地区文旅融合的典型模式和优化路径[J].

经济体制改革, 2022, 40(4): 58- 65. [GAO Qingming, CHEN

Ming. Typical pattern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the convergence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western regions[J].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2022, 40(4): 58-65.]

[36] 刘安乐, 杨承玥, 明庆忠, 等. 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调态

势及其驱动力[J]. 经济地理, 2020, 40(6): 203-213. [LIU Anle,

YANG Chengyue, MING Qingzhong, et al. Spatial- temporal

coordination and driving forces of provincial culture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J]. Economic Geography, 2020, 40

(6): 203-213.]

[37] 吴丽, 梁皓, 虞华君, 等.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空间分异及

驱动因素[J]. 经济地理, 2021, 41(2): 214-221. [WU Li, LIANG

Hao, YU Huajun, et al.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China[J]. Economic Geography, 2021, 41(2): 214-221.]

[38] 厉新建, 宋昌耀. 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 逻辑框架与战

略重点[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6(1): 35-

42. [LI Xinjian, SONG Changya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Logical framework and

strategic priorities[J].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2022, 56(1): 35-42.]

[39] 郭旭红. 新时代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

究[J]. 青海民族研究, 2021, 33(1): 186-189. [GUO Xuhong. Problems

i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west

regions in new times and countermeasures[J]. Nationalities

Research in Qinghai, 2021, 33(1): 186-189.]

[40] 曾博伟, 安爽.“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融合体制机制改革的

思考[J]. 旅游学刊, 2020, 35(6): 3-6. [ZENG Bowei, AN Shuang.

Thoughts on the reform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system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J]. Tourism Tribune,

2020, 35(6): 3-6.]

[41] 白长虹.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行业人才培养——实践需求与理

论议题[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 8(11): 36- 42. [BAI

Changhong. Talents cultiv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Practical needs and theoretical issues

[J]. Frontiers, 2019, 8(11): 36-42.]

[42] 沈湘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统文化根基[J]. 中国社会科

⋅ 31 ⋅

第35页

宋 瑞 等 |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背 景 下 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的 五 重 逻 辑 与 重 要 议 题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学, 2022(8): 109-123; 206-207. [SHEN Xiangping. The underlying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uniquely Chinese path

toward modernization[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2(8):

109-123; 206-207.]

[43] 王灵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J]. 中国社

会科学, 2022(3): 77-96; 205-206. [WANG Linggui. Completion

of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a new and uniquely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2(3): 77-96; 205-206.]

[44] 吴媚霞, 王岩. 比较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超越[J].

河南社会科学, 2022, 31(5): 28-34. [WU Meixia, WANG Yan.

The triple transcendence of the Chinese- style modernization

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ison[J]. Henan Social

Sciences, 2022, 31(5): 28-34.]

[45] 宋瑞. 文化和旅游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体现[N].

中国旅游报, 2022-10-25(006). [SONG Rui. Culture and tourism

are the important support and embodiment of the realization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N]. China Tourism News, 2022-10-25

(006).]

[46] 张波, 孙振威. 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在逻辑及世界

意蕴[J]. 贵州社会科学, 2022, 43(2): 12-20. [ZHANG Bo, SUN

Zhenwei. Discussion on the internal logic and world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road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in the new era[J].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2022, 43(2): 12-20.]

[47] 汪青松, 王辰璇.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新时代高度[J].

理论学刊, 2022, 39(6): 19-27. [WANG Qingsong, WANG Chenxua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the

height of the new era[J]. Theory Journal, 2022, 39(6): 19-27.]

[48] 卢福财, 王守坤. 历史脉络与实践视野下的有为政府——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J]. 管理世界, 2021, 37

(9): 77- 90. [LU Fucai, WANG Shoukun. A promising

gover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nd practice: Based

on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J]. Management World, 2021, 37(9): 77-90.]

[49] 吕炜, 刘欣琦. 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J]. 兰州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66(6): 1-12. [LYU Wei, LIU Xinqi.

Creating a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rough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J].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tion), 2022, 66(6): 1-12.]

[50] 张润峰. 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发逻辑与独特内涵[J].探

索, 2022, 38(2): 13- 26. [ZHANG Runfeng. On the generative

logic and uniqu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road[J]. Probe, 2022, 38(2): 13-26.]

[51] 巩瑞波. 综述与展望: 理解“现代化中国方案”的四重维度[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9, 40(2): 200-208. [GONG Ruibo.

Overview and prospect: The four-fold dimensions of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modernization plan[J]. Contemporary World &

Socialism, 2019, 40(2): 200-208.]

[52] 洪银兴.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维度[J]. 管理世界, 2022, 38

(4): 1-15. [HONG Yinxing. On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from an economic perspective[J]. Management World, 2022, 38

(4): 1-15.]

[53] 宋瑞. 数字经济下的旅游治理: 挑战与重点[J]. 旅游学刊,

2022, 37(4): 11-12. [SONG Rui. Tourism governance in the digital

economy: Challenges and priorities[J]. Tourism Tribune, 2022,

37(4): 11-12.]

[54]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课题组, 高培勇, 黄群慧. 中国式现代化的

理论认识、经济前景与战略任务[J]. 经济研究, 2022, 68(8): 26-

39. [Research Group on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GAO

Peiyong, HUANG Qunhui. Theoretical cognition, economic

prospects and strategic task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22, 68(8): 26-39.]

⋅ 32 ⋅

第36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Fivefold Logics and Important Issues

SONG Rui1,2

, SONG Changyao3

, XU Yingwei4

(1.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06, China; 2. National Academy of Economic

Strategy, Beijing 100006, China; 3. School of Tourism Sciences,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4, China;

4. Carson College of Business,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ullman, Washington 99163, USA)

Abstract: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s the modernization of a huge popula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for all, of material and cultural- ethical advancement, of harmony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and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shows such paradigm features as the

superposition of time-space compression and task multiplicity, the combination of national autonomy and

people’s subjectivity, the synchronization of latecomer catch- up and forward-looking reflec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omprehensive elements and structural complexity.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while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building a strong cultural country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strengthen cultural identity, but also an urgent need for high-qual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upgrading consumer demand. Compared with its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still has certain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efforts are needed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in a wider range, to a greater extent, at a deeper level, and at a higher qu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examine and promote culture and tourism and their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the overall pattern and historical orientation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weakness of value orientation, fragmented promotion methods, imperfect

market system,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governance, and weak academic support. Based on the brief

literature review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alue logic, historical logic, system logic, practical logic and theoretical logic of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presents eight important issues that require special attention at present and in the

coming period by combing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with the practical

needs of promo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The first issue is the value orientation, target system, and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he second issue

is the realistic basis and characteristic facts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he third issue is th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major fields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he fourth one

is how to better guide and meet consumer demand through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and the fifth is how to establish a modern market system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sixth issue is how to driv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seventh one is ho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and

the eighth issue is how to construct a systematic theoretical system to explain and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Keywords: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logic system; important issues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宋志伟]

⋅ 33 ⋅

第37页

王 兆 峰 等 | 中 国 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效 率 时 空 动 态 演 化 及 其 驱 动 机 制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摘 要]提高文旅融合发展效率是关乎效率变革和质量变

革背景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学问

题,有效把握其动态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对推动区域文化产

业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及其深度融合高质量发

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构建文化和旅游

融合发展效率分析框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基于松弛变量

的超效率测度模型、空间马尔科夫链和面板空间杜宾模型等

方法,剖析中国 2011—2019 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

时空动态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文化和旅游

融合发展效率在9年间仅提升3.4%,距离最佳生产前沿面还

存在至少17.3%的潜力空间,4大区域呈东部>中部>西部>东

北格局,并且仅天津、上海、广东与云南4个省份常年达到最

佳生产前沿面,其他省份还存在至少6.7%~33.9%的潜力空

间;2)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大致呈现“东南沿海高

值集聚,西北内陆低值集聚”空间格局,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

与马太效应现象,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式增长,但当与高效

率的省份为邻时,本地省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向上转

移概率有所提升;3)产业结构与交通水平是提高本地省份文

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但对邻近省份产生了负

向溢出效应,科技创新、消费需求和政府调控促进了邻近省

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效率,但对本地省份的推动作用尚不

显著,服务队伍抑制了本地省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效率,

但对邻近省份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旅融合;效率;空间马尔科

夫链;面板空间杜宾模型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24)01-0034-18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4.01.009

0 引言

早在2009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的

《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已

明确提出“在新形势下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

的重要指引。《“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进一

步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

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文化和旅游融合是文化产业

与旅游产业在紧密配合和交互协调下实现协同效

应的动态关联过程[1-2]

,也是伴随协同效应的经济增

长过程,但实质上更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间实现

要素配置高效的效率提升过程。尤其是中国正处

于效率变革与质量变革的关键期和攻坚期,推动文

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提升显得至关紧要,是实现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及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

径。因此,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分析框

架,从全国宏观尺度开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

时空动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综合集成研究尤为

紧迫和必要,对推动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过程中文

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

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一直是国内外旅游学者

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发轫于Macintosh和Gerbert对“文化旅游”的学理刻

画,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者可从中领略到历史文化

和思想感悟的旅游活动类型[3]

,后续研究内容逐渐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际交通与

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协同演化机制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41771162)和“武陵山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价值补偿标

准 的 测 度 及 机 制 ”(41971188)共 同 资 助 。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o WANG Zhaofeng) (No. 41771162 / No. 41971188).]

[收稿日期]2022-01-12;[修订日期]2022-06-13

[作者简介]王兆峰(1965—),男,湖南桑植人,博士,教授,研究

方向为旅游地理、文旅融合与国家文化公园,E-mail: jdwzf@

126.com;谢佳亮(1998—),男,湖南衡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为区域旅游经济与可持续发展,E-mail: 1255123829@qq.com,

通讯作者。

引用格式:王兆峰, 谢佳亮.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时空动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J]. 旅游学刊, 2024, 39(1): 34-51. [WANG Zhaofeng,

XIE Jialiang. Spatiotemporal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in China [J].

Tourism Tribune, 2024, 39(1): 34-51.]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时空动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王兆峰,谢佳亮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 34 ⋅

第38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向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4]

、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5]

影视与旅游融合[6]

、节事与旅游融合[7]

、演艺与旅游

融合[8]

等实践层面深化拓展,其中,核心观点认为文

化和旅游相互影响并互利共生。国内关于文化和

旅游融合发展的研究也是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

代,著名学者于光远提出了“旅游具有经济性与文

化性”的重要观点[9]

,后续则逐渐衍生形成“灵魂载

体说”[10]

。目前,学界多围绕产业融合角度开展文化

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研究视角呈现经济学、文化

学、地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交互的复杂特征,研究内

容既涉及融合机制[10]

、融合路径[11]

等理论层面,又涵

盖融合水平分析[12-16]

的实证层面。在理论方面,学

界主流见解认为,文化和旅游是在科技创新与消费

需要驱动下界限壁垒逐渐消除并实现良性互动融

合的过程[10]

,主要包括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劳动力

融合和市场融合等关键路径[11]

。在实证方面,旅游

学者多借鉴“耦合协调”概念解译文旅融合发展过

程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同效应与融合机制及

融合水平[12-13]

,代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国、区域、

市域等研究尺度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水平的时序

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空间集聚分析[14-16]

等,但评价指

标仅限于资源融合、劳动力融合与市场融合3个维

度[13- 15]

,且暂未涉及融合水平的时空动态分析;此

外,少数研究虽剖析了科技创新、交通设施、政府调

控等关键因素的作用[12]

,但却未曾涉及区域关联背

景下驱动因素溢出效应的深度考量。

笔者通过梳理文献及综合评述发现,文化和旅

游融合发展研究远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理论与实践

发展的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呼唤理论,面对

效率变革与质量变革的迫切需要,研究内容亟须由

融合发展水平向融合发展效率转变。然而,目前鲜

有学者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分析框架

并推至实证研究,考虑空间效应的区域文化和旅游

融合发展效率时空动态特征识别及其驱动因素溢

出效应分析的综合集成研究则更为匮乏。

鉴于此,本文尝试作出以下边际贡献。1)尝试

立足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劳动力融合与市场融合4

个关键维度来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分

析框架,回应效率变革与质量变革的现实需要与学

术关切,以期为区域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及其高质

量发展提供有益理论探索。2)借助空间马尔科夫

链剖析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时空动态

演变过程,弥补既有研究仅注重考察时间维度或空

间维度演变过程的不足,扩展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视

野。3)采用面板空间杜宾模型,从空间关联视角剖

析影响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关键因素,

弥补既往研究忽略驱动因素溢出效应考量的缺陷,

继而探索出推动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提

升的有效机制,希冀为区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转

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及其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

研究指引与理论依据。

1 研究设计

1.1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分析框架

国际国内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均

表明,文化和旅游的界限壁垒在科技创新与消费需

要的双轮驱动下正加速消除[10]

,两者的相融性与耦

合性愈发显著[2]

。耦合协调作为可以识别文化系统

与旅游系统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紧密交融、相互协同

和有序协调程度的理论模型[2,14]

,因其兼具融合的转

型效应和创新效应并能在更广阔空间进一步提升

系统整体效应[17]

,突出表现的系统互动性也与文化

和旅游融合发展所关注的协同性相契合[1,17]

,现已发

展成为学界开展文化和旅游融合研究的重要分析

手段[2,12,14-16]

。实质而言,一方面,世界旅游组织早已

明确强调文化和旅游的有序匹配和协同发展是实

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关键驱动点[1]

,产业融合

理论也揭示出协同合作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

重要特征[18]

。另一方面,当前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

产业正处于“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且融合水平较

低、深度不够的发展阶段[2,13-14]

,突出表现为文化产业

与旅游产业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19]

,而耦合协调

恰能在反映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协同效应

和关联效应的同时,又不导致两者独立属性的改

变[1,17]

。可见,耦合协调在一定程度上能真实客观地

反映出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情况,为本文的文

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分析框架构建提供坚实的

理论依据和文献支撑。

本文紧扣效率概念内涵,充分结合产业融合理

论、耦合协调理论与投入产出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成

果[20-23]

,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分析框架(图

1)。效率实质上是度量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在既定投入要素(资源、技术和劳动力

等)下实现的最大产出水平(市场效应、人数或收

入)[20-22]

,突出表现为要素配置的优化。文化和旅游

融合发展是经由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和劳动力融合

到最后实现市场融合的多维动态质变过程[23]

,本质

⋅ 35 ⋅

第39页

王 兆 峰 等 | 中 国 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效 率 时 空 动 态 演 化 及 其 驱 动 机 制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上是由投入到产出的一般过程,涵盖着与效率评价

中投入产出要素相对应的4个关键维度。1)资源要

素融合是基础,引发资源要素有机结合与优势叠

加,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资源要素投入。2)技

术要素融合是关键,助力技术手段有机配比与创新

业态,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技术要素投入。3)劳

动力要素融合是保障,促进人力资本共育共享与跨

界合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劳动力要素投

入。4)市场效应融合是核心,推动市场效应互动响

应与协同共生,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市场效应

图1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分析框架

Fig. 1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the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 36 ⋅

第40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融合产出。可见,文化和旅游融合也表现为发展所

需的资源要素投入、技术要素投入和劳动力要素投

入与市场效应融合产出水平的比较与权衡,基本符

合效率概念内涵。因此,本文认为,文化和旅游融

合发展效率(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fficiency,CTIDE)是在既定资源要素融合水平、技

术要素融合水平和劳动力要素融合水平下实现的

最大市场效应融合水平。

1.2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充分结合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概念内涵

与生产要素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成果[12-16,26]

,并考虑数

据的准确性和可得性,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

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表1)。投入指标方面,采用

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水平作为融合发展的资源要

素投入,采用文化和旅游技术要素融合水平作为融

合发展的技术要素投入,采用文化和旅游劳动力融

合水平作为融合发展的劳动力要素投入;产出指标

方面,采用文化和旅游市场效应融合水平作为融合

发展的市场效应产出。需要说明的是,投入水平与

产出水平均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分维度耦合

协调值[12]

,仍符合投入产出指标反映决策单元差异

的基本特征,类似指标成效在旅游资源效率[22]

、旅游

产业效率[24]

及城乡融合发展效率[25]

等研究领域得到

表1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Tab. 1 Input-output index system of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指标类型

Indicator type

I投入指标

Input indicator

O产出指标

Output indicator

指标名称

Indicator name

I1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水平

Integration level of culture

and tourism resource

I2文化和旅游技术融合水平

Integration level of culture and

tourism technology

I3文化和旅游劳动力融合水平

Integration level of culture and

tourism labor force

O1文化和旅游市场融合水平

Integration level of culture

and tourism market

指标系统

Indicator system

CR文化产业资源

Culture industry resource

TR旅游产业资源

Tourism industry resource

CT文化产业技术

Culture industry technology

TT旅游产业技术

Tourism industry technology

CL文化产业劳动力

Culture industry labor force

TL旅游产业劳动力

Tourism industry labor force

CM文化产业市场效应

Culture industry market effect

TM旅游产业市场效应

Tourism industry market effect

具体指标

Specific indicator

CR1博物馆数/个

CR2公共图书馆数/个

CR3艺术表演团体数/个

CR4文化产业企业数/个

TR1旅游资源丰富度/个

TR2旅游资源品位度/分

TR3星级酒店数/家

TR4旅行社数/家

CT1文化产业科研人员数/人

CT2文化产业研发经费/万元

CT3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CT4文化产业专利授权数/个

TT1旅游产业科研人员数/人

TT2旅游产业研发经费/万元

TT3旅游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TT4旅游产业专利授权数/个

CL1博物馆从业人员数/人

CL2图书馆从业人员数/人

CL3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数/人

CL4文化产业企业从业人员数/人

TL1星级酒店从业人员数/人

TL2旅游景区从业人员数/人

TL3旅行社从业人员数/人

CM1博物馆参观人次/万人次

CM2公共图书馆流通人次/万人次

CM3艺术表演观众人次/人次

CM4文化产业企业营业收入/万元

TM1国内旅游人次/万人次

TM2入境旅游人次/万人次

TM3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TM4旅游外汇收入/百万美元

⋅ 37 ⋅

第41页

王 兆 峰 等 | 中 国 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效 率 时 空 动 态 演 化 及 其 驱 动 机 制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充分印证,侧面说明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

科学性。在文化产业指标和旅游产业指标方面,充

分考虑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征,并有效结

合相关研究成果[2,12-16,26]

及数据可得性,分别甄选可

合理表征资源、技术、劳动力与市场效应4个维度的

关键指标。其中,文化产业企业包括文化服务业、

文化批发零售业与文化制造业[12]

,旅游资源丰富度

为A级景区数量,旅游资源品位度为A级(2分)、2A

级(4分)、3A级(6分)、4A级(8分)和5A级(10分)

的加权综合分值。

1.3 研究方法

1.3.1 耦合协调模型

耦合协调模型作为度量不同系统在发展过程

中相互协同水平和相互交融水平的有效手段,广泛

应用于经济、生态、交通、文化和旅游等领域,现已

成为开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的重要分析工

具[2,12-16]

。具体公式如下。

D =

é

ë

ê

ê

ê

ê

ê

ê

ê

ê

ê

ê

ù

û

ú

ú

ú

ú

ú

ú

ú

ú

ú

ú é

ë

ê

ê

ê

ê

ê

ê

ê

ê

ù

û

ú

ú

ú

ú

ú

ú

ú

∏ ú i = 1

n

Ui

æ

è

ç ö

ø

÷ 1

n∑i = 1

n

Ui

n

1

n

×∑i = 1

n

αi

Ui

1

2

(1)

式(1)中:n 为系统数;Ui为系统 i 发展水平;αi

为权重,考虑文化和旅游同等重要,均取0.5[2]

1.3.2 Super-SBM模型

数 据 包 络 分 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作为通过数学规划来比较 DMU 与其生产前

沿面偏离程度,继而判断各 DMU 相对效率的非参

数评估方法,因其具备非主观赋权、无需事先设定

生产前沿函数等优点而成为效率研究领域的重要

分析手段[26]

。Tone 等提出的超效率基于松弛变量

的 超 效 率 测 度 模 型(super efficiency slacks- based

measure,super-SBM)解决了传统 DEA 模型的松弛

变量问题,同时,也可进一步对有效DMU进行比较

和排序[27]

。具体公式如下。

ρ = min

1 + 1

m∑i = 1

m s

-

i

xik

1 - 1

s

∑r = 1

s s

+

r

yrk

s.t.

ì

í

î

ï

ï

ï

ï

ï

ï

i =

∑1,j ≠ k

n

xij

λj - s

-

i ≤ xik

i =

∑1,j ≠ k

n

yrkλj + s

+

r ≥ yrk

s

-

i ≥ 0; s

+

r ≥ 0

λj ≥ 0,j = 1,2,⋯,n

(2)

式(2)中:ρ 为效率值;ρ ≥ 1 为 DMU 相对有

效,达到最佳生产前沿面;0 < ρ < 1 为 DMU 相对无

效,远离最佳生产前沿面;m为投入指标数量;s为产

出指标数量;x为投入要素;y为产出要素;i与r分别

为投入和产出的决策单元;n为决策单元数量;s

-

i 为

投入的松弛变量;s

+

r 为产出的松弛变量;λj 为权重

向量;xik 为决策单元 k 的第 i 个投入要素;yrk 为决

策单元k的第r个产出要素。

1.3.3 空间马尔科夫链

马尔科夫链是一种能反映研究单元发展状态

及其转移趋势的动态分析方法[28]

,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引入空间滞后的空间马尔科夫链,更是充分考虑

到空间效应与地理背景的影响[29]

,有助于揭示区域

现象的时空动态特征。空间马尔科夫链将区域状

态划分为 k 种类型,并构成 k 个 k×k 的概率转移矩

阵,在第k个条件概率转移矩阵中,Tkij为区域a在邻

域b的条件下,从t时期状态i转移到(t+1)时期状态

j的概率,并提供空间效应检验公式如下:

H = -2log

ì

í

î

ï

ï

ü

ý

þ

ï ∏l = 1 ï

k

∏i = 1

k

j = 1

k é

ë

êê

ù

û

úú

mij

mij

(S)

nij

(S)

(3)

式(3)中:k表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状态

类型数量,本文k=4;nij(S)为邻域状态类型S的空间

马尔科夫转移省区数量;mij表示传统马尔科夫转移

概率;mij(S)为邻域类型S的空间马尔科夫转移概率。

1.3.4 面板空间杜宾模型

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在有效利用多维数据信息

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变量的空间效应,与区域关联背

景和协同发展趋势相契合,常用的主要有空间面板

误差模型(spatial panel error model,SPEM)、空间面

板滞后模型(spatial panel lag model,SPLG)和空间面

板杜宾模型(spatial panel Durbin model,SPDM)3种[30]

其中,SPDM在兼具SPEM和SPLG效果的同时考虑

了解释变量的空间相关性,并可通过偏微分方法进

一步分解出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现已成为区域旅

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的有效分析工具[31]

。因此,本

文最终采用SPDM进行分析,基础模型设定如下。

Yit = ρ∑

j = 1

n

Wij

Yjt + αXit + φ∑

j = 1

n

WijXjt + ηt + μi +εit (4)

式(4)中:Yit 表示t时刻i省区的文化和旅游融

合发展效率;Xit 为 t 时刻 i 省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

展效率驱动因素;Wij 为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经济地

理距离矩阵[32(] Weg)与反地理距离矩阵(Wag);Wij

Yjt

⋅ 38 ⋅

第42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和 WijXjt 分别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和驱动因

素的空间滞后;ρ 和 φ 为空间滞后系数;α 为系数;

ηt 和 μi 分别为时间效应与空间效应;εit 为误差项。

1.4 数据来源

囿于2011年以前的旅游景区、旅行社与星级酒

店及文化产业相关数据暂未得到全面统计,2020年

数据也暂未完全公布,因此,本文以 2011—2019 年

为研究时段,并结合国家统计局方案将全国省区

(暂未含港澳台)划分为东北部、东部、中部和西部

地区。涉及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

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和旅游统计年鉴》《中国

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

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及各省市区统

计年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旅游专利

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以

“旅游”“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进行检索,剔

除重复与无效项后整理获得;旅游研发经费、旅游

科研人员与旅游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按旅游收入比

重与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与固定资产投资的乘积获

得[21,33-34]

;部分指标依据相关数据整理获得,少数缺

失值采用插值法补充完整。为消除价格波动影响,

所有价格型数据均以2011年为基期进行平减处理。

2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时空演化

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得到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水平(图2),研究发现,中国2011—2019年文化

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分维度水平和总维度水平均存

在“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区域分异且融合水平

较低,尤其是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融合水平明显

低于全国,省际水平及其差异也符合当前中国文化

和旅游融合发展深度不够的现实状况[2]

,与吴丽等[12]

李凌雁和翁钢民[13]

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侧面印证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因此,可进

一步结合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分析框架和

Super-SBM模型测算得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

值,继而从地理时空视角洞悉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效率的演化特征。

2.1 时序总体特征

从全国尺度来看(表 2),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效率在 2011—2015 年增长较慢,自 2016 年开

始加速提升,效率值由0.820(2011年)抬升到0.854

(2019年)。可见,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逐

渐向好但却均未达到最佳生产前沿面,在9年间仅

提升3.4%,还存在至少17.3%的潜力空间。尽管“文

旅融合”在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

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的政策调整中被明确为发展新思路,但囿

于政策效应的时滞性,加之受2012年文化娱乐业与

酒店住宿业政务消费大量缩减的影响[2]

,导致产能

过剩与资源闲置问题凸显,从而致使效率值在2013

年才得以提升。2014—2015 年未能延续上升趋势

反而轻微跌落,这与此期间的政策调控更侧重旅游

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13]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要

素资源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间的合理集聚与有

序流动。2015年以后,在文化产业被列为全域旅游

和“旅游+”优先融合对象的发展战略驱动下,尤其

是随着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的合并,文化产业与旅

游产业的协调互动关系愈发紧密,导致要素流动更

为高效有序,从而导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明

显提升,充分映射出中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的政策导向特征[12]

从区域尺度来看(表 2),东部地区文化和旅游

融合发展效率总体呈先波动变化后加速提升的演

变轨迹,效率值由2011年的0.857增加到2019年的

0.897,但在 9 年间均未达到最佳生产前沿面,还存

在至少13.0%的潜力空间。中部地区表现为明显的

波动变化趋势,还存在至少16.8%的潜力空间。西

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变化轨迹大致相同,效率值分

别由期初的 0.790 和 0.789 增加至期末的 0.824 和

0.805,在 9 年间均未达到最佳生产前沿面,分别存

在至少19.9%和22.5%的潜力空间。可见,4大区域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均需进一步提升。此外,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存在东部(0.870)>中部

(0.832)>西部(0.801)>东北(0.775)的区域分异,从

发展效率层面验证了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

梯度转移现象。究其原因,东部地区在经济实力、

产业结构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更具优势,可依托高效

灵活的合作协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来促进文化

产业与旅游产业间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匹配,避

免出现过多资源闲置问题,从而导致东部地区效率

明显较高。中部地区作为承东启西的关键纽带,可

在东部地区涓滴效应传递过程中学习和吸收先进

管理理念与科学技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部

地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而西部地区和东

北地区受地理区位与经济实力等的制约,无法提供

⋅ 39 ⋅

第43页

王 兆 峰 等 | 中 国 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效 率 时 空 动 态 演 化 及 其 驱 动 机 制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图2 中国2011—2019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水平

Fig. 2 Development level of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from 2011 to 2019 in China

⋅ 40 ⋅

第44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持续稳定的技术与人才等关键要素,加之粗放式发

展与资源闲置现象仍较为明显,严重阻滞文化和旅

游融合发展效率的可持续性改善。尤其是东北地

区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受长期忽略第三产业发展

的影响,导致区域产业结构优势不明显,在一定程

度上制约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从省域尺度来看(表2),中国31个省份文化和

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在研究期内总体均呈波动提升

趋势,但仅天津、上海、广东与云南4个省份常年达

到最佳生产前沿面,其他省份在9年间均与最佳生

产前沿面存在一定距离,还存在至少6.7%~33.9%的

潜力空间,最高效率省份(广东1.038)与最低效率省

表2 2011—2019年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

Tab. 2 The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19

省份

Province

北京Beijing

天津Tianjin

河北Hebei

山西Shanxi

内蒙古Neimenggu

辽宁Liaoning

吉林Jilin

黑龙江Heilongjiang

上海Shanghai

江苏Jiangsu

浙江Zhejiang

安徽Anhui

福建Fujian

江西Jiangxi

山东Shandong

河南Henan

湖北Hubei

湖南Hunan

广东Guangdong

广西Guangxi

海南Hainan

重庆Chongqing

四川Sichuan

贵州Guizhou

云南Yunnan

西藏Xizang

陕西Shaanxi

甘肃Gansu

青海Qinghai

宁夏Ningxia

新疆Xinjiang

东北Northeast

东部East

中部Central

西部West

全国Nationwide

年份 Year

2011

0.718

0.900

0.711

0.728

0.696

0.809

0.725

0.834

1.047

0.848

0.823

1.030

0.921

0.787

0.779

0.841

0.781

0.838

1.053

0.889

0.769

0.944

0.854

0.838

0.917

0.794

0.790

0.689

0.681

0.723

0.666

0.789

0.857

0.834

0.790

0.820

2012

0.667

0.865

0.729

0.759

0.708

0.818

0.731

0.768

1.008

0.835

0.825

0.834

0.840

0.792

0.781

0.834

0.782

0.794

1.097

0.822

0.757

0.901

0.818

0.840

1.033

0.632

0.790

0.679

0.668

0.692

0.676

0.772

0.840

0.799

0.772

0.799

2013

0.675

1.023

0.736

0.691

0.711

0.833

0.711

0.798

1.014

0.758

0.799

0.842

0.891

0.815

0.792

0.886

0.800

0.813

1.061

0.835

0.799

0.934

1.009

1.012

1.018

0.691

0.795

0.733

0.668

0.714

0.683

0.781

0.855

0.808

0.817

0.824

2014

0.703

1.016

0.732

0.699

0.735

0.754

0.760

0.708

1.024

0.780

0.857

1.005

0.974

0.786

0.769

0.914

0.807

0.755

1.029

0.861

0.845

0.857

0.835

0.866

1.033

0.742

0.792

0.758

0.681

0.693

0.665

0.741

0.873

0.828

0.793

0.821

2015

0.719

1.041

0.724

0.723

0.715

0.751

0.760

0.697

1.013

0.819

0.888

0.855

0.907

0.783

0.759

1.028

0.815

0.776

1.028

0.887

0.788

0.847

0.826

0.874

1.032

0.704

0.818

0.752

0.671

0.732

0.671

0.736

0.869

0.830

0.794

0.819

2016

0.729

1.043

0.739

0.720

0.727

0.823

0.745

0.698

1.016

0.808

0.887

1.043

0.927

0.785

0.757

0.827

0.817

0.760

1.026

0.859

0.788

0.874

0.825

0.878

1.022

0.705

0.801

0.732

0.687

0.701

0.664

0.755

0.872

0.825

0.790

0.820

2017

0.738

1.026

0.747

0.814

0.756

0.911

0.773

0.718

1.010

0.830

0.875

1.008

0.962

0.833

0.773

0.855

0.845

0.821

1.023

0.869

0.826

0.868

0.827

0.951

1.009

0.689

0.813

0.829

0.625

0.741

0.688

0.801

0.881

0.863

0.805

0.840

2018

0.683

1.074

0.747

0.782

0.779

0.896

0.755

0.731

1.006

0.823

0.880

0.910

0.957

0.763

0.757

0.858

0.861

0.851

1.005

0.905

0.902

0.920

0.830

0.916

1.039

0.692

0.901

0.807

0.651

0.763

0.730

0.794

0.883

0.838

0.828

0.844

2019

0.744

1.018

0.818

0.857

0.785

0.898

0.788

0.729

1.005

0.867

0.867

0.872

0.982

0.871

0.795

0.877

0.876

0.845

1.021

0.896

0.851

0.894

0.826

0.922

1.044

0.737

0.872

0.850

0.615

0.708

0.739

0.805

0.897

0.866

0.824

0.854

均值

Mean value

0.708

1.001

0.743

0.753

0.735

0.833

0.750

0.742

1.016

0.819

0.856

0.933

0.929

0.802

0.773

0.880

0.820

0.806

1.038

0.869

0.814

0.893

0.850

0.900

1.016

0.710

0.819

0.759

0.661

0.719

0.687

0.775

0.870

0.832

0.801

0.827

潜力空间/%

Potential space

29.2

相对有效

25.7

24.7

26.5

16.8

25.0

25.8

相对有效

18.1

14.4

6.7

7.1

19.8

22.7

12.0

18.0

19.4

相对有效

13.1

18.6

10.7

15.0

10.0

相对有效

29.0

18.1

24.1

33.9

28.2

31.3

22.5

13.0

16.8

19.9

17.3

注:潜力空间为均值与最佳生产前沿面差距;相对有效为达到最佳生产前沿面。

⋅ 41 ⋅

第45页

王 兆 峰 等 | 中 国 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效 率 时 空 动 态 演 化 及 其 驱 动 机 制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份(青海0.661)相差37.7%(均值极差),省际差异显

著。原因主要在于区域资源要素、产业结构效应和

政府宏观政策等的不同,导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的广度与深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在一定程度上

致使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存在明显的省

际差异。

2.2 空间分布格局

借助自然断裂法,以2011年、2015年与2019年

将研究期划分为等间隔截面,进一步识别中国文化

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图3)。

由图3可知,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在3

大时间截面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一致,均呈现明显

的“由西至东逐渐递增,由南至北逐渐递减”空间分

异特征,与融合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较为类似[12]

2011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高值区主要集中

在天津、上海与广东等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安

徽,明显远离最佳生产前沿面的省份多集中分布于

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此后,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推动下,东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辐射带动邻近部分

省份发展[12]

,但溢出效应随着空间距离不断衰减。

2015年和2019年各省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

虽然有所提升,但总体空间格局并未改变,存在“东

南沿海高值集聚,西北内陆低值集聚”现象。

2.3 时空动态演化

由空间演化分析可知,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

展效率存在空间集聚,因而有必要融入空间效应来

考察其时空动态演变趋势,以贴近发展实际[29]

。鉴

于此,本文采用四分位法[35]

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效率划分为(I 低)、II(较低)、III(较高)和IV(高)4种

类型,继而绘制出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类

型转移空间分布图(图4)与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

(表3),并比较分析传统马尔科夫链(无滞后)与空

间马尔科夫链(有滞后)概率值变化,用以洞悉中国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

由传统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无滞后)可知

如下结果。1)转移概率矩阵对角线元素(最低概率

值为57.14%)明显大于非对角线元素(最高概率值

为19.65%),即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维持

原有状态的最低概率为57.14%,说明中国文化和旅

游融合发展效率类型转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存在

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2)对角线顶端的低效率

(81.25%)和高效率(79.69%)的稳定性明显大于中

间的较低效率(62.50%)和较高效率(57.14%),说明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在连续提升过程中

存在马太效应。但中间的较低效率和较高效率两

种类型向上转移概率(18.75%,23.21%)接近或大于

向下转移概率(18.75%,19.64%),表明较低效率与

较高效率省份仍存在向上转移的良好态势,尤其是

较高效率类型地区。因此,应不断促进较低效率省

份和较高效率省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提升,

推动其逐渐跃入高效率行列,从而突破马太效应困

局。3)对角线元素在邻近元素间转移较为活跃,但

在非邻近元素间跳跃性转移较为困难(最大概率仅

为1.56%),映射出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提

升是循环渐进的连续过程,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

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出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仍遵循生命周期理论。

进一步结合空间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有滞

后)和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类型转移空间

分布图(图4)可知如下结果。1)中国文化和旅游融

合发展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即相较于不

考虑地理背景的传统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无滞

注:基于自然资源部GS(2023)2767号标准地图绘制,底图无修改,下同。

图3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空间格局

Fig. 3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in China

⋅ 42 ⋅

第46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后)而言,位于不同邻域类型下的省份呈现出不同

的概率转移特征。2)不同邻域类型下的空间马尔

科夫转移概率矩阵中对角线元素的稳定性仍基本

大于非对角线元素,且顶端元素稳定性大于中间,

路径依赖与马太效应得到空间维度的解读与证

实。3)不同邻域类型对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效率的影响有所差异。通常表现为与高(低)效率

的省份为邻时自身向上(下)转移的概率明显提升

的转移特征。譬如较高效率省份类型向上(下)转

移的概率为23.21%(19.64%),当与低效率和较低效

率为邻时向上(下)转移概率分别降低(增加)至

20.00%(40.00%)和 23.08%(23.08%),而与高效率

为邻时向上转移概率增加至25.00%,说明文化和旅

游融合发展效率的协同提升是实现整体区域文化

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4)中国文化和旅游

融合发展效率自身与邻域均向上转移的省份为河

北、山西和内蒙古3个,自身向上邻域向下的为湖北

和贵州两个,向上转移大于向下转移;自身与邻域

均维持稳定的省份数量占比最大(32.26%),主要集

中分布于东部地区(如浙江、上海、广东等)、中部地

区(如湖南、福建等)及西部内陆的新疆和青海两个

省份,存在转移惰性。可见,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效率基本面趋好,但仍需进一步提升。

为进一步研判考虑地理背景的文化和旅游融

合发展效率空间溢出效应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采

用式(3)进行假设检验,结果(H=34.43**,p=0.033)

不接受 2011—2019 年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

率类型转移在空间上相互独立的原假设,认为区域

状态类型与邻域状态类型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说

图4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类型转移空间分布

Fig. 4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ype transfer of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in China

表3 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

Tab. 3 Markov transition probability matrix

滞后类型Lag type

无滞后No lag

I

II

III

IV

t/t+1

I

II

III

IV

I

II

III

IV

I

II

III

IV

I

II

III

IV

I

II

III

IV

n

64

64

56

64

37

13

5

9

15

21

13

12

7

14

13

26

5

17

24

17

I

0.8125

0.1875

0.0000

0.0000

0.8649

0.2308

0.0000

0.0000

0.6000

0.3333

0.0000

0.0000

0.7143

0.0000

0.0000

0.0000

1.0000

0.0000

0.0000

0.0000

II

0.1875

0.6250

0.1965

0.0156

0.1351

0.5385

0.4000

0.0000

0.4000

0.4762

0.2308

0.0000

0.2857

0.7857

0.0769

0.0000

0.0000

0.5294

0.2917

0.0000

III

0.0000

0.1875

0.5714

0.1875

0.0000

0.2308

0.4000

0.1111

0.0000

0.1429

0.5385

0.3333

0.0000

0.2143

0.7692

0.1154

0.0000

0.4118

0.4583

0.4706

IV

0.0000

0.0000

0.2321

0.7969

0.0000

0.0000

0.2000

0.8889

0.0000

0.0476

0.2308

0.6667

0.0000

0.0000

0.1538

0.8846

0.0000

0.0588

0.2500

0.5294

⋅ 43 ⋅

第47页

王 兆 峰 等 | 中 国 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效 率 时 空 动 态 演 化 及 其 驱 动 机 制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明考虑空间效应的综合集成分析具有合理性和必

要性。

3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驱动机制

由时空分析可知,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

率受溢出效应的深刻影响。因此,有必要采用考虑

空间效应的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来研究揭示影响中

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关键因素的直接效应

与间接效应,进而站在区域协同发展角度为突破当

前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路径依赖困境提

供有效机制,对区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和提质增效及其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

实意义。

3.1 驱动因素甄选

为合理甄选影响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

的关键因素,综合考虑社会、政治与经济等方面,结合

相关成果及可得数据,甄选科技创新(innovation,

IN)、消费需求(demand,DE)、服务队伍(service

team,ST)、政府调控(government regulation,GR)、产

业结构(industrial structure,IS)和交通水平(traffic

level,TL)等 6 个因素[2,12,21,35-37]

。科技创新反映区域

科学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潜力,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

合的关键基点[23]

,采用科学技术财政支出[2,21]

表征;

消费需求反映区域受众所需的实际服务产品情况,

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首要方向[10]

,采用人均文

娱消费支出比重[12]

表征;服务队伍反映区域文旅劳

动力的供给状况,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基本保

障[35]

,采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从业人员比重[2]

征;政府调控反映区域配套设施与空间建设的完善

程度,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物质基础,采用人

均公共服务财政支出[12]

表征;产业结构反映区域文

旅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比例关系,是文化和旅游深度

融合的重要条件,采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收入比

重[36]

表征;交通水平反映区域空间可达性与空间结

构合理性及资源要素流动性,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

合的主要支撑,采用由公路里程、铁路里程、内河航

道里程与民航航班起降架次构成的交通优势度[37]

征。此外,变量均采用对数化形式以弱化异方差影

响。并且,方差膨胀系数(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VIF)均小于5,说明变量也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

性问题。

3.2 计量模型检验

表 4 显示,首先,经济地理距离矩阵(Weg)和反

地理距离矩阵(Wag)下LM检验虽部分不显著,但综

合Moran’s I检验与Robust-LM检验及前文时空分

析结果[31]

,仍应尝试考虑空间滞后效应与空间误差

效应的面板空间杜宾模型[31,38]

。其次,LR 检验与

Wald检验均在1%显著水平拒绝面板空间杜宾模型

退化为面板空间误差模型或面板空间滞后模型的

原假设,进一步说明和论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为最

优模型。最后,Hausman检验与LR检验均在1%水

平显著,表明时空固定效应优于时间或空间固定效

应及随机效应。因此,本文最终采用面板空间杜宾

时空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

率的驱动因素进行探讨。

3.3 回归结果分析

由面板空间杜宾模型点估计结果(表 5)可知,

经济地理距离矩阵和反地理距离矩阵结果具有一

致性和稳健性。但考虑到空间杜宾模型系数并非

传统非空间模型的边际效应,结果可能存在偏误且

表4 面板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结果

Tab. 4 Test results of panel space econometric model

检验方法

Inspection

method

Moran’s I

LM-splg

LM-spem

Robust-LM-splg

Robust-LM-spem

Hausman

经济地理距离矩阵

Economic geographic

distance matrix

0.04**

7.57***

0.89

21.05***

14.38***

22.26**

反地理距离矩阵

Anti-geographic

distance matrix

0.12***

2.14

0.77

6.16**

4.80**

87.72***

检验方法

Inspection

method

LR-splg

LR-spem

Wald-splg

Wald-spem

LR-ind

LR-time

经济地理距离矩阵

Economic geographic

distance matrix

28.19***

30.61***

29.77***

32.23***

39.86***

317.27***

反地理距离矩阵

Anti-geographic

distance matrix

33.45***

35.56***

35.14***

37.77***

38.33***

328.82***

注:splg和spem分别表示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ind和time分别表示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分别表示在10%、5%、1%显著水平上

拒绝原假设;下同。

⋅ 44 ⋅

第48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无法揭示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因而有必要借助偏

微分法[39]

分解出驱动因素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溢

出效应)与总效应作为重点分析对象(表6)。

考虑到篇幅限制,本文主要对采用更贴近区域

发展实际的经济地理矩阵空间效应分解结果进行

分析[32]

。具体如下。

1)科技创新的直接效应为 0.0066 但未通过显

著性检验,间接效应为 0.1350 且在 10%水平显著。

可见,科技创新产生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来推动邻

近地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改善,但对区域自

身的促进作用尚不显著,说明科技创新驱动区域文

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提升过程中存在搭便车效

应,即邻近地区可通过学习和吸收本地区域的先进

理念和科学技术,使得间接减少的成本转移到邻近

区域创新中,从而为邻近区域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提供更多的关键技术要素;本地区域受成本消耗过

多且创新成效显现较慢的影响,导致科技创新效应

并不显著。但由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叠加的总效

应为0.1416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可知,科技创新对整

体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提升起到明显推

动作用。究其原因,科技创新能有效突破文化产业

与旅游产业的界限壁垒,使得文化和旅游交融的深

度与广度不断延伸和扩展[10]

,并可依托技术进步效

应来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资源配置高

效,进而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在一定程

度上验证出科技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文化

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关键[23]

2)消费需求的直接效应为0.0140但并不显著,

间接效应为0.4607且在1%水平显著。结果表明消

费需求对本地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效率提升并未

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但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来

推动邻近地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根据旅

游动机理论,文化要素和旅游要素存在的区域差异

深刻影响着旅游流的流向和流量,尤其是大众文化

与大众旅游背景下的游客求异求新需求更加得到

凸显[10]

,旅游者可能更倾向于前往邻近地区开展文

化和旅游活动,从而给邻近地区带去更多的资金

流、信息流和客流,有效助力邻近区域文化和旅游

融合发展效率提升,但产生负向回流效应阻滞本地

区域发展。进一步,由总效用为 0.4747 且在 1%水

平显著可知,消费需求对整体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效率提升起到显著推动作用,从效率层面支持

表5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点估计结果

Tab. 5 Estimation results of spatial panel Durbin model

变量

Variable

lnIN

lnDE

lnST

lnGR

lnIS

lnTL

W×lnIN

W×lnDE

W×lnST

W×lnGR

W×lnIS

W×lnTL

时间

空间

R2

Log-likelihood

经济地理距离矩阵

Economic geographic

distance matrix

系数

Coefficient

0.0100

0.0286

-0.0397*

-0.0583*

0.0719***

0.1368***

0.1978**

0.6722***

0.0378

0.4507**

-0.4177***

-0.0764

固定

固定

0.1986

502.0741

Z值

Z value

0.65

1.34

-1.79

-1.85

4.01

2.50

2.00

4.37

0.21

2.39

-3.42

-0.24

反地理距离矩阵

Anti-geographic

distance matrix

系数

Coefficient

0.0011

0.0086

-0.0432**

-0.0773**

0.0828***

0.1424***

0.1137***

0.2620***

-0.0421

0.1456*

-0.1611***

-0.0769

固定

固定

0.1252

503.9521

Z值

Z value

0.08

0.41

-2.08

-2.35

4.64

2.67

2.78

4.76

-0.67

1.86

-3.61

-0.57

表6 空间效应分解结果

Tab. 6 Decomposition result of spatial effect

变量

Variable

lnIN

lnDE

lnST

lnGR

lnIS

lnTL

经济地理距离矩阵

Economic geographic distance matrix

直接效应

Direct effect

0.0066(0.42)

0.0140(0.67)

-0.0396*(-1.92)

-0.0699**(-2.09)

0.0817***(4.77)

0.1438***(2.67)

间接效应

Indirect effect

0.1350*(1.71)

0.4607***(3.34)

0.0468(0.38)

0.3340**(2.52)

-0.3234***(-3.44)

-0.0756(-0.32)

总效应

Total effect

0.1416*(1.74)

0.4747***(3.35)

0.0072(0.06)

0.2641**(2.08)

-0.2417**(-2.49)

0.0682(0.27)

反地理距离矩阵

Anti-geographic distance matrix

直接效应

Direct effect

-0.0015(-0.10)

0.0005(0.03)

-0.0406**(-2.02)

-0.0828**(-2.43)

0.0878***(5.12)

0.1494***(2.80)

间接效应

Indirect effect

0.0990***(2.62)

0.2275***(4.29)

-0.0274(-0.50)

0.1398**(2.01)

-0.1564***(-4.10)

-0.0794(-0.65)

总效应

Total effect

0.0975**(2.36)

0.2280***(4.21)

-0.0680(-1.15)

0.0570(0.88)

-0.0686*(-1.66)

0.0700(0.52)

⋅ 45 ⋅

第49页

王 兆 峰 等 | 中 国 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效 率 时 空 动 态 演 化 及 其 驱 动 机 制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了消费需求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重要方向

的基本结论[2,10]

。因此,从长期发展来看,应加速构

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避免恶性竞争开发和产品同

质化现象,推动区域文旅产品差异化发展。

3)服务队伍的直接效应为-0.0396且在10%水

平显著,间接效应为 0.0468 但不显著,说明服务队

伍在研究期内对本地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

率提升产生些许阻滞作用,对邻近地区的正向溢出

效应也不明显,但正向外溢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并致

使总效用虽不显著但方向为正(0.0072)。毋庸置

疑,劳动力是加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和

实现资源配置高效的重要因素[35]

,其能加速新技术

应用并转换为生产力,导致资源要素在文化产业与

旅游产业间流动愈发合理有序,从而提升文化和旅

游融合发展效率。但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践

而言,在当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劳动力规模数量

多的背后潜藏着行业藩篱和人员错配问题[35]

,导致

在劳动力层面未能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12]

在一定程度上阻滞着其正向效应的显现。因此,未

来应注重培养兼具文化和旅游双重素养的复合型

人才队伍,突破当前文化人才与旅游人才融合发展

不足的现实困境,进而产生相互借势和双向互动的

人才效应,为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提升提

供有效助力。

4)政府调控的直接效应为-0.0699并在5%水平

显著,间接效应为 0.3340 并通过 5%水平显著性检

验,意味着政府调控驱动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效率提升过程中存在借用规模效应,即邻近地区在

借鉴和学习本地区域成效显著政策的过程中可减

少区域自身公共设施政策制定的试错成本,为其文

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所需的劳动力、技术和人才

等资源要素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从而推动邻近区

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提升。进一步结合正

向溢出效应明显大于直接效应导致总效用为正

(0.2641)并在5%水平显著来看,政府调控在研究期

内对整体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提升起到

显著推动作用,总体验证出政府调控是文化和旅游

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助力[12]

,也说明财政支出存在

显著的正向回流效应。可见,站在区域协同发展层

面制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政策,突破行政区划壁

垒,是推动未来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提升

的重要途径。

5)产业结构的直接效应为0.0817并在1%水平

显著,间接效应为-0.3234并通过1%水平显著性检

验,由此说明产业结构在驱动本地区域文化和旅游

融合发展效率提升过程中起到显著推动作用,但却

会对邻近地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产生抑制作用,

抑制作用主要是来源于本地区域依托产业结构效

应增强经济集聚优势,对邻近地区产生较强的虹吸

效应,而资源要素尤其是人才和技术等关键要素的

流出严重侵蚀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基石,从而

阻碍邻近地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改善,表明

本地区域产业与邻近区域存在竞争关系。进一步

结合负向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并导致总效应显

著为负来看,产业结构对整体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效率提升产生抑制作用。通常而言,产业结构

转变能有效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及其他相关

产业的深度融合,巩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

环境基础,从而优化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

率。但就区域产业结构现实情况来看,以往的“门

票经济”导致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融合

的广度、深度不够[40]

,致使竞争态势强于协作态势,

从而导致结构效应为负。因此,未来应注重加深旅

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深度关联,并有效

增强发达地区涓滴效应的资源传递力度和适度减

弱虹吸效应的要素摄取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欠

发达地区的负向回流效应,进而逐渐扭转产业结构

对整体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提升效应为

负的不良局面。

6)交通水平的直接效应为0.1438并在1%水平

显著,间接效应为负但不显著。结果表明,交通水

平在驱动本地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提升

的过程中起到显著推动作用,而对邻近地区产生不

明显的负向外溢效应。原因主要在于,本地区域交

通发达可有效增强资金流、信息流和劳动力流的集

聚,使得本地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呈增长极模

式,从而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改善;但受

资源要素外流的影响,邻近区域易产生文化和旅游

融合发展的“空心化”,进而抑制邻近区域文化和旅

游融合发展效率的提升,但在研究期内的抑制效应

并不显著。进一步结合空间总效应来看,交通效应

对整体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提升的促进

作用尚不显著,但存在效应为正的向好趋势,这可

能与当前交通网络与整体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

衔接不佳密切相关,尤其是未能实现中心发达区域

与周边欠发达地区在交通层面的良性关联。因此,

未来应加强区域交通设施整体规划,中心发达地区

应注重依托交通轴线适度传递涓滴效应辐射带动

⋅ 46 ⋅

第50页

旅 游 学 刊 第 39 卷 2024 年 第 1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9 No. 1,2024

周边地区发展,周边欠发达地区应加强内部交通通

达度并与中心区域实现良性互动,从而使得外溢效

应逐渐正向化,并推动正向总效应逐渐显现。

此外,通过比较分析可发现,反地理距离矩阵

下与经济地理距离矩阵下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

总效用的显著性和方向基本一致,说明结果具有稳

健性。

3.4 驱动机制解析

充分结合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概念内涵、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2,12,35,40-42]

,解析区

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时空演化的驱动机制

(图5)。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CTIDE是围绕投

入产出视角来度量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水平

的重要指标,其效率值高低受到科技创新、消费需

求、服务队伍、政府调控、产业结构和交通水平等因

素的共同影响[2,12]

。囿于上述因素空间分布的相关

性和溢出性[40-42]

,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时

空演化往往也存在关联性和相似性。尤其是随着

空间相互作用的日益增强和区域协同发展的日益

深化[42]

,导致区域间要素的流动成本明显降低、流动

速度明显加快,从而使得驱动因素的影响效应在区

域间的扩散程度、溢出程度随时间变化愈发加深[35]

进一步明显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在区域

间的关联、溢出和提升。在此驱动过程中,一方面,

驱动因素可通过强化资源要素的规模效应和集聚

效应及其资源配置的优化效应,从而对本地区域文

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时空演化施以影响;另一方

面,本地区域会依托自身优势因素产生虹吸效应和

涓滴效应,从而对邻近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

率时空演化施以影响。可见,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效率时空演化实质上是受科技创新、消费需

求、服务队伍、政府调控、产业结构和交通水平等关

键因素直接效应及其溢出效应综合驱动的结果。

该机制可为区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

提质增效及其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指引

与理论支撑。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与建议

本文尝试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分析

框架,综合运用耦合协调模型、Super-SBM模型、空

间马尔科夫链与面板空间杜宾模型解读中国2011—

2019 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

及其驱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

图5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驱动机制

Fig. 5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 47 ⋅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页电子图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