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发布时间:2024-1-23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社会心理学/ 杨宜音,张曙光,赵德雷编著.--3 版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4? 1ISBN 978-7-5638-3617-8Ⅰ.社… Ⅱ.①杨… ②张…③赵… Ⅲ.①社会心理学Ⅳ.C912? 6-0中国国家版本馆 CIP 数据核字(2023)第 256460 号社会心理学(第三版)SHEHUI XINLIXUE杨宜音 张曙光 赵德雷 编著责任编辑 陈雪莲封面设计出版发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红庙 (邮编 100026)电 话 (010)65976483 65065761 65071505(传真)网 址 http: / / www.sjmcb.comE- mail publish@cueb.edu.cn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照 排 北京砚祥志远激光照排技术有限公司印 刷 唐山玺诚印务有限公司成品尺寸 170 毫米×240 毫米 1 / 16字 数 549 千字印 张 27? 25版 次 2008 年 8 月第 1 版 2024 年 1 月第 3 版2024 年 1 月总第 6 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63... [收起]
[展开]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社会心理学/ 杨宜音,张曙光,赵德雷编著.--3 版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4? 1

ISBN 978-7-5638-3617-8

Ⅰ.社… Ⅱ.①杨… ②张…③赵… Ⅲ.①社会心理学

Ⅳ.C912? 6-0

中国国家版本馆 CIP 数据核字(2023)第 256460 号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SHEHUI XINLIXUE

杨宜音 张曙光 赵德雷 编著

责任编辑 陈雪莲

封面设计

出版发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红庙 (邮编 100026)

电 话 (010)65976483 65065761 65071505(传真)

网 址 http: / / www.sjmcb.com

E- mail publish@cueb.edu.cn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照 排 北京砚祥志远激光照排技术有限公司

印 刷 唐山玺诚印务有限公司

成品尺寸 170 毫米×240 毫米 1 / 16

字 数 549 千字

印 张 27? 25

版 次 2008 年 8 月第 1 版 2024 年 1 月第 3 版

2024 年 1 月总第 6 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638-3617-8

定 价 55? 00 元

图书印装若有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3页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 1

学习要点与要求 / 2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2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13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边界与学科视角 / 19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学术传统与发展简史 / 23

第五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经典理论流派 / 28

思考题 / 31

拓展阅读 / 31

第二部分 个人的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 自我 / 33

学习要点与要求 / 33

第一节 自我的构成 / 34

第二节 自我的获得 / 43

第三节 自我的功能 / 48

第四节 自我的发展 / 52

思考题 / 56

拓展阅读 / 56

第三章 社会认知 / 57

学习要点与要求 / 58

第一节 社会认知的定义与基本机制 / 58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1:印象与判断 / 64

第三节 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2:归因 / 71

思考题 / 79

拓展阅读 / 80

第4页

第四章 态度及其改变 / 81

学习要点与要求 / 82

第一节 态度的概述 / 82

第二节 态度的测量 / 87

第三节 态度形成与改变理论 / 93

第四节 态度改变的一般说服模型 / 103

第五节 态度改变理论的新发展 / 109

思考题 / 112

拓展阅读 / 112

第五章 价值观 / 113

学习要点与要求 / 114

第一节 价值观的定义 / 114

第二节 价值观的内容分类 / 116

第三节 社会/ 文化价值观研究 / 119

第四节 价值观的变迁 / 125

第五节 价值观研究的拓展 / 127

思考题 / 131

拓展阅读 / 132

第三部分 人际的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 人际沟通 / 133

学习要点与要求 / 134

第一节 人际沟通的模式 / 135

第二节 人际沟通的通道和种类 / 138

第三节 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沟通 / 147

第四节 有效沟通的策略与技巧 / 153

思考题 / 162

拓展阅读 / 162

第5页

第七章 社会关系 / 163

学习要点与要求 / 164

第一节 社会交往 / 164

第二节 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 / 168

第三节 中国文化中的关系与关系网 / 177

思考题 / 191

拓展阅读 / 191

第八章 助人行为与攻击行为 / 192

学习要点与要求 / 193

第一节 助人行为 / 193

第二节 攻击行为 / 205

思考题 / 213

拓展阅读 / 213

第四部分 群己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学

第九章 社会遵从行为 / 214

学习要点与要求 / 215

第一节 社会规范的形成与执行 / 215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社会规范 / 219

第三节 从众行为 / 225

思考题 / 232

拓展阅读 / 232

第十章 合作、竞争及冲突解决 / 233

学习要点与要求 / 234

第一节 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 / 235

第二节 社会惰化 / 238

第三节 竞争与合作的策略 / 240

第四节 冲突及其解决 / 244

第6页

思考题 / 252

拓展阅读 / 252

第十一章 社会认同 / 253

学习要点与要求 / 254

第一节 社会认同的概念 / 254

第二节 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 / 259

第三节 社会认同的条件与身份管理 / 261

第四节 社会认同的效应 / 265

第五节 社会认同研究的应用领域 / 268

第六节 中国人社会认同的特殊心理历程 / 269

思考题 / 275

拓展阅读 / 276

第十二章 群体 / 277

学习要点与要求 / 278

第一节 群体的概述 / 278

第二节 群体绩效 / 284

第三节 群体决策 / 286

思考题 / 295

拓展阅读 / 295

第十三章 领导 / 296

学习要点与要求 / 297

第一节 领导概述 / 297

第二节 西方领导理论 / 299

第三节 华人本土领导理论 / 313

思考题 / 316

拓展阅读 / 317

第7页

第五部分 群际和类别关系的社会心理学

第十四章 社会性别 / 318

学习要点与要求 / 319

第一节 性别差异及其来源 / 319

第二节 女性性别身份认同的特殊性 / 328

思考题 / 333

拓展阅读 / 333

第十五章 社会偏见与歧视 / 334

学习要点与要求 / 335

第一节 偏见与歧视的概念及类型 / 335

第二节 降低偏见与歧视的影响 / 340

思考题 / 350

拓展阅读 / 350

第六部分 宏观与社会变迁的社会心理学

第十六章 社会心态 / 351

学习要点与要求 / 352

第一节 社会心态的定义和分析框架 / 353

第二节 如何观察社会心态 / 357

第三节 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联系机制 / 362

第四节 影响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因素及其机制 / 368

第五节 社会心态的效应 / 371

思考题 / 374

拓展阅读 / 374

第十七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心理变迁 / 375

学习要点与要求 / 376

第一节 多学科的视角 / 377

第8页

第二节 我国学者关于传统与现代人格变迁的

研究进展 / 392

第三节 人格变迁、变迁人格研究的意义和方向 / 394

思考题 / 399

拓展阅读 / 399

第十八章 文化社会心理学 / 400

学习要点与要求 / 401

第一节 文化与社会心理学 / 402

第二节 文化传承与传播 / 408

第三节 文化沟通与交流 / 414

思考题 / 420

拓展阅读 / 420

后记 / 421

第二版后记 / 424

第三版后记 / 425

第9页

# 

  

flK7&.Efl..U

-/U

ffl-/U

3Dffl+/U

ffl+,+>>U

4+*\"ffiffl+ U

+ffiU

U

第10页

学习要点与要求

>%U.)fl1E=72+F>.ffi0.

)+.-/>-/\".D*.>>

ffi4 )@\"\"0L3E.

>!Uffl

ffi32?K.U - 0

fl.)U5E.47+*\"ffi

)+=KEUfl&fl)+UE((

F U Ufl)+

UEF+=-

E U

)/+fl\")U+-L+fl+*U

*L/ UL+*,E.)> 0*

F+)\"fl+.*\", +ffl+

 UEffl+  + ffiffl02KM

+F*fl+*FU U

ffl!A.)> 0U*(

flU.*\"+ (ffl+

fl*\".. />+(A/ flU,/

/+ .fl7U5,/fl* !5U fl/ @

/ffiflU/ffifl

@*.)7/

.)/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是人类进行自我探索的一个重要学科,是人类

认识自身的一个视角和手段。 学会用一些基本线索了解一个学科,是掌握一个学

科的捷径。 在这一章,我们将通过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发展历史,简要回

答“什么是社会心理学”这一问题。 读者还可以通过阅读后面各个章节———介绍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发现———来进一步认识这一学科的特征。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在人类知识的累积过程中,一个学科要想界定自己,需要“与众不同”,也就是

第11页

说,该学科至少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积累研究

成果,并形成这一学科的独特视角和学术传统。 这些将是这一学科区别于其他学

科的核心特征。

研究对象与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有了主要发现,这一学科的

研究对象会越来越被廓清和认可。 旧有的研究范围的边界由于研究的触角伸向新

的问题而被突破,或由于新学科分支的独立而收缩;在这些过程中,研究对象则再

度被选择和认定,并有可能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而形成新的研究对象。

一个学科是人类在一个特殊领域中所积累的知识。 顾名思义,社会心理学应

该是人类发展出来的用以探究人们社会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然而,这样的说法

仍然不能让我们了解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这一学科是否能够告诉我们一

些如果不学习它就不知道的事实或原理。

那么,弄清一个学科通常有什么办法呢? 一般来说,人们会想到这样三种办

法:①由相关的学科来推想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②从日常生活经验入手来增加对

这个学科的了解;③看看专家学者们为这门学科所下的定义是什么,以及专家学者

们在这一学科中都发现了什么。

在你现有的知识库中,可能没有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但是,从名称可以推知这

是一个心理学的分支,并且与社会有关。 如果我们并不了解心理学,那么我们还可

以从物理学、生理学、病理学、地理学等相近的概念中推知这是一个研究机理或原

理的学科,与心脑的精神活动有关。

社会中生活的人们尽管可能没有系统学过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但是一定都

拥有一些与其有关的社会生活常识。 在阅读后面的内容之前,我们可以先来观察

一下周围的生活,看看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初步的观察来探索和理解社会心理学研

究什么和怎样研究。 让我们来以“同情心”(sympathy)为例进行讨论。

如果把同情心作为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应该如何来研究它? 我们可以先报

告它的特性,回答什么是同情心,然后回答同情心是如何产生的,与其他因素相互

作用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那么,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刻画同情

心这样一个心理事实?

第一,我们可以从记忆中搜索:我曾经同情过他人吗? 我见过有同情心的人

吗? 我被同情过吗?

同情心是一个摸不着的东西。 于是,我们就要观察生活,看看同情心这个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的。 我们说某人具有同情心,可能因为他为贫困山区

的儿童捐款,也可能因为他帮助残疾人,或可能因为他为有些悲惨的画面落泪,还

可能因为他在为一些弱势群体打抱不平……这就是说,同情心是可以被表达的,是

可以从外显的表情和行为推演到内心活动的(参见第三章,社会认知)。

第二,我们可以看看什么与同情心关联最大。 例如,友善的价值观和个性(同情

第12页

心强),帮助人之后的回报,与被同情者的关系,与被同情者的相似性(性别、年龄、经

历、处境),这一切都可能影响同情心(参见第五章,价值观;第七章,社会关系)。

第三,同情他人既可能是情感上的(例如对对方抱以一种悲悯的情感或情

怀),也可能是行动上的(例如施以援手,倾囊相助)。 无论是情感上的还是行动上

的,我们发现,同情心必须有一个主体、一个对象和一个情境,主体与对象两者要在

一定的情境中建立某种心理联系。 心理联系的建立机制之一就是移情(empathy)。

它是指理解别人的处境,体会到别人的内心感受或困难之处,获得相似的感受。

第四,在什么样的情境中,人们会容易同情他人呢? 具体而言,在什么样的情

境中,人们容易认为对方值得被同情? 在什么样的情境中,人们可以确认对方需要

自己的帮助呢? 有他人在场会怎么样? 会不会跟随他人而表现出同情行为? 不同

的人会不会引起不同的跟随行为? 同情心是不是施舍式的? 表达同情心的方式有

哪些? 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同情心? 角色扮演、换位思考是否可以引发同情心?

缺乏同情心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 冷漠、敌意、偏见、歧视等心理与行为是如何发

生的(参见第十五章,社会偏见与歧视)? 回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同情心、

同情心与同情对象以及与情境的关系。

第五,什么样的人格特征更容易产生同情心呢? 同情心强好不好呢? 敏感性

在同情行为中有没有影响呢? 同情心是可以培养的吗(参见第八章,助人行为与攻

击行为)? 这些问题能够为同情心寻找来自人格方面的解释。

第六,移情的前提是存在两个独立的个体。 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与他之间的心

理关系是很特别的,因此,在这种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所发生的同情究竟会不会与

西方人相同呢(参见第二章,自我;第七章,社会关系)? 如果有所不同,是否可以

从中国本土文化中找到特有的“同情”的意义呢(参见社会心理学之窗 1-2)? 这些

问题说明,我们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视角来思索同情心的问题。

 ffi +@!  L 

 A+- +)ffiUED ffi*U

 5+SU7ED 5*5=

/ffi += 6(7B

4B0EFU EU

U!Affi  S,E C 0@

A5 \"7ff+D*K2+1@-0

-@+ffi U + >+ +)

ffi 6ffi

.)/ 

第13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暂且认为:同情心是个体对他人、个体对群体的一种

体验式的积极情感表现。 社会心理学可以从社会认知、自我概念、社会关系、社会

情感、亲社会行为、群际关系与歧视、文化社会心理、进化社会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帮

助我们理解这一人类的社会情感与行为。

一旦我们带着日常生活的经验来看社会心理学,就会发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

诱人的学科。 人们面对社会的时候,看到的并不是抽象的制度、结构,而是由一个

个社会成员以及他们的行为构成的可被感知的社会。 因此,最令人好奇的将是这

样一个问题:在社会中人们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在行为背后有着怎样的内

部过程? 透视这一内部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它会给我们带

来怎样的启发?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一学科的界定。

一、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定义

现代社会心理学已经有了 100 多年的历史,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学

科。 它的年轻,可以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大多数健在这一点得到佐证。

在这 100 多年间,世界各地出版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其中有各种关于

社会心理学定义的表述。 《社会性动物》 的作者、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

(Aronson)曾说过,有多少个社会心理学家,就有多少个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众多这一现象本身就说明这一学科的边界不甚清晰,但是,我们

也可以将这种不清晰理解为一种学科的生长特性,即:社会心理学是发展的,是在

不断与相邻学科的交互作用中生长的。

(一)定义的理论视角:个人、情境和相互建构

我们来看社会心理学界的经典定义:

定义 1:

社会心理学是这样一个学科,它试图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

他人实际的、想象的或是潜在的影响。

———G? W? Allport,1935

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社会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个体如何受到他人实

际的影响,而且要研究个体如何受到那些潜在的影响,甚至是个体因自行想象而发

生的具有影响力的那些影响。 其次,个体在社会中生活,像受到其他因素(如气候、

物理环境)的影响一样受到社会中他人的影响。

近年来,社会心理学界普遍接受一种“相互影响”的观点,对社会心理学的定

义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定义 2: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如何相互思考、影响与联系的科学。

———D? G? Myers,1993

第14页

这一定义没有仅仅从一个个体的角度出发,而关注了双方的联系与互动,使社

会心理学更具有“社会”的意味。 不过,这一定义相对简单,让我们尝试做出一个

更容易理解的表述:

定义 3:

社会心理学是通过研究心理机制和外显行为,描述和解释个体及群体在社会

情境中认识人(包括自我、他人、群体、类别)与社会现象,接受社会影响,建立与他

人、群体、类别和社会(历史/ 文化)的心理联系,并对其进行建构和选择,继而影响

人与社会这一双重过程的学科。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定义背后的理论出发点是不同的。 定义 1 强调个体

的特质,定义 2 强调个体相互影响,定义 3 强调环境与个人相互作用和相互建构。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简要地把上述定义中的主要因素分为三个:我(们)、他

(们)、情境。 例如,当我们看到二战期间德国士兵为希特勒欢呼时,我们会认为他

们疯狂至极;当我们看到周围同学醉心于某歌星的歌或者痴迷于某球星的球技时,

我们可能感到十分自然。 从个人特质论的角度看,这些行为都是个人特点使然,他

们疯狂或痴迷的原因是这些人就喜欢做这样不理性的事情。 这背后的预设是人可

以控制情境,在三个因素中,个人是最重要的。 但是,从人际或群际关系的角度看,

个人的这些行为可能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或者受到群体心理结构的影响(例如,下

级盲目服从上级,社会情绪的感染)。 这背后的预设是人会受到他所在群体、人际

互动状况的影响。 而从情境论的角度看,这些人的疯狂或痴迷是有一定原因的,他

们本不必然疯狂或痴迷,而是受到了所处的历史、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因此,是

“个人在情境中”。 如果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一种互动建构论的观点:在特殊

的情境下,环境与个人是相互作用、相互建构的。一个人在令人疯狂或痴迷的时

间、地点和环境下,容易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同时,因为众多非理性的人们之间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环境才成为一个令人疯狂或痴迷的环境。

(二)定义的内容:个体与群体

社会心理学不同定义的另一个区别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还是群

体。 上述有些定义是以个体为分析单位的,认为群体不过是个体的集合;或者认为

群体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有些定义则认为,个体

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群体也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这才是社会心理

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形成区别的主要原因。 群体的心理不能等同于个体心理的简

单相加。 例如,群体行为中存在“去个性化”现象(参见第九章,社会遵从行为;第

十一章,社会认同)。

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认识不仅是一个理论争论,而且直接影响到学

科的发展方向。 例如,北美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特征之一在于其个体主义的研究

视角,它是在个体的立场上建构的,即便涉及他人,也将他人看作个人的认知对象、

第15页

帮助对象、建立关系的对象、受到影响的来源、合作或竞争的对象等。 因此,在北美

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心理学定义是: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受他人影响的学科。 相

比之下,欧洲的社会心理学更重视研究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心理关系是

如何建立的。 他们将群体纳入社会心理学的视野,并且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三)定义的价值立场:通过认识人类自身增进人类福祉

虽然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由于研究的不断推进以及研究者学术传统、个人偏好

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社会心理学家发展、积累这一学科知识的目的是一致的,

那就是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提高人类的生活满意度。 因此,这一学科具有很高的

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究竟应该研究什么? 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社会心理学家逐渐对研

究内容形成了共识,并且逐渐明确了这些研究领域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科的逻辑

性与生长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3Ufl \"O.)=  +!fl.

)effi*U8JMMFN %PJTFU*ffi$\"@K

= =Kffi+KMflU \".)-/+\"%flU \".

)4 .)ffiUEB+5ED#ffiU

?F!EffU /B.)+?F!

)@A)@U.)-/+  >ffi?F

!U!UK 

!U.4!U@

!ffi.)ffK44K !

UEffi+?F+!fl#E+3U 

(U4 +.)! \" =ffi'F*! K!U5 \"

+.)+4D/U42 4K2U .=)

@ 44K >!ffi 

.)/ 

几乎与杜瓦斯同时,在主流社会心理学之外,一些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反思自己

应该研究什么以及怎样研究。 例如,中国台湾地区学者杨国枢等人曾指出:“我们

所探讨的对象虽是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中国人,所采用的理论与方法却几乎全

是西方的或西方式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中国人;在从事研究工作时,我们却

变成了西方人。” 在他们的推动下,来自中国内地(大陆)、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

台湾地区的社会心理学家逐渐达成共识,并发展出华人本土心理学,其近年来重要

第16页

学术进展集中反映在教科书《华人本土心理学》(2005)、《华人本土心理学三十年》

(2022)和《社会心理研究》(2022)等著作中。 通过比较北美、欧洲和华人社会心理

学家编著的教科书目录,可以看到社会心理学在不同的思想传统和文化社会背景

下研究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参见表 1-1、表 1-2、表 1-3 和表 1-4)。

表 1-1 《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比较

章序 Myers 主编(第 11 版,中译本 2016 年) 章序 Myers 等人主编(欧洲版,2010 年)

前言 前言

1 社会心理学导论 1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编 社会思维 第一编 社会思维

2 社会中的自我 3 自我

3 社会信念和判断 4 社会信念和判断

4 态度和行为 5 态度和行为

第二编 社会影响 第二编 社会影响

5 基因、文化与性别 6 基因、文化与性别

6 从众和服从 7 从众和服从

7 说服 8 说服

8 群体影响社会关系

第三编 社会关系 第三编 社会关系

9 偏见:不喜欢他人 9 攻击

10 攻击:伤害他人 10 吸引与亲密

11 吸引与亲密:喜欢他人与爱他人 11 帮助行为

12 帮助行为 第四编 群体中的人

13 冲突与和解 12 小群体的影响

第四编 应用社会心理学 13 社会类别和社会认同

14 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 14 群际关系、冲突与偏见

15 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 第五编 应用社会心理学

16 社会心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15 应用社会心理学

17 结语

资料来源:迈尔斯 ? 社会心理学[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MYERS D,ABELL J,KOLSTAD A,et

al? Social psychology:European version[M]? New York:McGraw-Hill Education,2010?

第17页

表 1-2 《华人本土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章序 主要内容 章序 主要内容

第一编 本土化心理学的开拓 第六编 人际关系与互动

1 本土化心理学的意义与发展 14 人际交往中的人情与关系

第二编 本土化心理学的方法论 15 人际和谐与人际冲突

2 心理学本土化的方法论基础 16 人际关系中的缘观

3 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策略 17 忍的心理与行为

4 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七编 价值观与心理变迁

第三编 本土化心理学的理论 18 华人价值研究

5 刘劭的人格理论及其诠释 19 成就动机与成就观念

6 华人社会取向的理论分析 20 心理传统性与现代性

7 华人关系主义的理论建构 第八编 组织心理与行为

第四编 家族取向与家人关系 21 华人企业组织中的领导

8 家族主义与泛家人关系 22 华人组织中的忠诚

9 孝道的心理与行为 23 华人的工作动机与态度

10 婚姻关系及其调适 24 中国人的分配正义观

第五编 脸面观、道德观及公私观 第九编 心理疗法与宗教经验

11 华人社会中的脸面观 25 本土化的心理疗法

12 华人的道德观与正义观 26 华人的宗教经验与行为

13 人己、群己关系与公私观念

资料来源: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 ? 华人本土心理学[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表 1-3 《华人本土心理学研究 30 年》研究的主要内容

章序 主要内容 章序 主要内容

第一编 本土心理学理论的旧雨新知 17 婚姻调适与经营

1 从“本土心理学”到“本土社会科学” 18

嫁娶 vs? 结婚:父子轴与夫妻轴下的

华人婆媳关系及其冲突

本土概念的理论:作为基于人情、面子与

关系研究的反思与探索

第六编 人际关系与互动

要不,换一个脑袋想心理学研究? 中庸思

维作为一条本土进路

19 华人文化下的忍

思想伏线与学术承续———华人本土心理

学探索的滥觞

20

华人的人际和谐与冲突———阴阳辩

证观之取径

第二编 传统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案例 21 人己与群己:性别与族裔关系之探讨

第18页

续表

章序 主要内容 章序 主要内容

5 中庸心理学研究:源起、现状及展望 22 亲疏与尊卑:华人的人际关系与互动

6 孝道心理学研究:从本土理论到全球应用 第七编 组织与领导

中庸思维发微:在“一分为三”下寻找“中

道”

23 华人组织中的领导

第三编 文化价值观之变迁与整合 24 关系与差序式领导

8 华人价值研究 25 权威领导:概念演进与分化

9 华人家庭价值观之意涵与流变 第七编 组织行为与广告说服

10 转型社会中的消费观念与行为 26 华人组织中的忠诚

11

从智慧研究建构华人文化复合价值取向:

对当前本土心理学的补遗

27 华人组织中的时间观

第四编 自我与性格 28 从广告效果看华人的说服理论

12 华人自我四元论之概述及相关研究 第八编 人文临床与伦理疗愈本土化

13 华人的自我构念 29

临床心理学与伦理疗愈本土化:诠释

学现象学取径的开展

14

多元研究取径下的华人性格特质:结构与

发展

30

从伦理疗愈、柔适照顾到存在催眠治

疗:奠基于本土现象的一般性心理治

疗理论

15

多元研究取径下的华人性格特质:动力历

程与适应

31

人文心理学的播种:我如何在大学教

本土心理学

第五编 爱情、婚姻、家庭

16 华人的爱情与婚姻观之历史演化

资料来源:杨中芳,张仁和 ? 华人本土心理学研究 30 年[M]? 台北:五南图书公司,2022?

表 1-4 《社会心理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章序 主要内容 章序 主要内容

第一编 个体与人际 第三编 社会与变迁

1 自尊 19 社会心态

2 道德决策 20 社会变迁

3 社会善念 21 社会流动

4 正义动机 22 社会价值观

5 亲社会行为 23 社会治理心理学

6 反社会人格 24 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的社会心理学

10

第19页

续表

章序 主要内容 章序 主要内容

7 敌意心理 26 留守儿童心理

8 心理虐待 27 心理枯竭

9 物质主义 28 金钱心理学

10 主观幸福感 29 人机关系

第二编 群体与群际 第四编 本土与文化

11 群体动力 30 中国人的善恶人格观

12 群体刻板印象 31 中国人的自我构念与群己关系

13 社会阶层 32 中国人的中庸思维

14 社会信任 33 中国人的孝道

15 社会认同 34 中国人的社区责任感

16 污名歧视 35 人际关系性:人格的第六维度

17 社会剥夺心理 36 全球化与文化混搭

18 网络谣言的传播心理 37 社会心理的大数据研究

25 腐败与心理绑架

资料来源:许燕 ? 社会心理研究:上册[M]? 上海:上海华东出版社,2022;许燕,杨宜音 ? 社会心理研究:

下册[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总体来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内容广泛、贴近现实生活、关注人类生活福祉

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根据分析水平或解释水平,其体系可以被大致概括为六个层次:

个人水平、人际水平、群己水平、群体水平、群际水平、宏观水平(参见图 1-1)。

.)

!U

4!U.@ .E=

4!U433=M=

'+.)(AU7.

4K!U./.! > >4K2

>!U..D@)

F+.)(AU.@-.@.ffi

0..>

K!UK!EA?.2..=

图 1-1 社会心理学的体系

11

第20页

其中,有些内容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分析水平上。 例如,社会性别化既可能是个

人性别认同的过程,也可能是社会类别化的过程。 社会遵从行为既可能是对他人

的服从,也可能是对群体的服从。 偏见与歧视可能发生在个人之间,也可能发生在

群体之间,因而分别处在多个分析水平上。

这些内容可以应用在诸多领域,例如法律、政治、经济、环境、组织、教育等领

域,从而形成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各个分支。 同时,文化和进化这两个视角帮助我们

更深刻、更清晰地理解社会心理现象。

我们可以将社会心理学主要内容体系简化为四个基本概念(即我、他、我们、他

们)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处的社会/ 文化/ 历史情境(参见图 1-2)。

 K2

2 

4





2



4



2

 4K2



. 

图 1-2 社会心理学关注的四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以及其所处社会/ 文化/ 历史的情境

(1)围绕着“我”的主要是个人内部和个人特性的现象;

(2)围绕着“我”与“他”之间的主要是人际现象;

(3)围绕着“我”与“我们”之间的主要是群己现象;

(4)围绕着“我们”的主要是群体现象;

(5)围绕着“我们”与“他们”之间的主要是群际现象;

(6)处于上述水平之上的是宏观的社会文化现象。

虽然北美、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社会心理学都以上述基本关系作为研究的主要

内容,但各有侧重。 北美社会心理学注重自我与人际关系,欧洲社会心理学注重群

己、群际和他群关系,而华人本土心理学注重各个概念关系的文化心理特性。

在这一小节,我们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主要研究内容,可以看出,不同

的社会文化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在快速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的社会中,社会心

理学家特别关注宏观的领域和社会结构性改变带来的社会心理问题(参见第十六

章,社会心态;第十七章,社会变迁与社会心理变迁);在跨文化接触增加的社会中,

社会心理学家特别关注本土文化特色和文化间互动的社会心理问题(参见第十八

12

第21页

章,文化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发展是与社会文化及其变迁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是:①多水平的心理现象;②既依赖生物学、脑科

学和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进展,又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社

会心理学采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目的是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实践提出系统的

社会心理学解释。 但与物理、化学、生物的研究方法相比,它又有一定的特殊性。

社会心理学研究是一种经验研究,即通过研究可以被观察到的现象来检验假设,验

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或者揭示其社会心理含义和界定类型,从而完

成对社会心理现象的描述、解释和预测。 其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实验法和非

实验法。

一、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控制进行系统观察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选用实验法的目的是验

证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假设。 实验法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根据研究

假设形成研究设计之后,操纵一个或一组变量(自变量);第二,对无关变量进行控

制;第三,观察和记录一个或一组变量(因变量)的变化。

根据进行实验的场合,可以将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

(一)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和观察因变量而创设的研究

场所。 在实验室里可以创造一个人工环境,其好处在于:第一,可以对可能干扰实

验结果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例如,可以将被研究者(也称被试)随机分派进入控

制组或实验组,对比组间差别;可以将研究者(也称主试)和被研究者分开。 第二,

可以安装或设计出一些特有的刺激变量,例如,制造出一些声响、烟雾、灯光,可以

由研究助手扮演一些身份特殊的人来完成研究设计中的一些研究程序。 第三,可

以使用一些特殊的记录设备,如摄像仪、录音机。

让我们以一项有关助人行为的研究为例说明实验室实验法。 研究者在生活中

发现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女性在夜晚回家的路上被歹徒杀害抢走了财物。 新闻报

道中提到,在这位女性受到攻击的时候,周围虽然没有人,但是附近的住宅楼上的

人可以听到她在高声呼救。 这些居民此时完全来得及下楼解救这位女性,也可以

打电话报警。 但是,没有人这样做。 后来警方调查发现,当时楼房里有 28 户亮着

灯,其中有 38 人确实听到了叫喊声。 研究者看到这则报道后提出了这样一个假

设:正因为这座住宅楼里面有许多家庭的房间里亮着灯光,所以一些人认为,总会

13

第22页

有人报警或者出面救助。 大家都这样想,最后就没有人伸出援手。 用学术的语言

表达就是“他人在场导致了责任扩散”。 对这样一个假设如何进行验证呢? 研究

者首先将这一假设操作为“他人遇险时,旁观者越少,越可能出现帮助行为”。 他

们在实验室设计了两个单独的小房间,一个房间是给被试用的,这个房间里有一部

电话,可以与相邻房间的讨论伙伴联系。 研究者首先请被试在电话里与相邻房间

的人讨论问题。 在讨论进行了一段时间后,相邻房间由实验助手假扮的讨论伙伴

突然急病发作,研究者观察被试对这一突发事件的反应。 在这里,自变量是与被试

在同一房间内参与讨论的人数(1 个人、2 个人、5 个人)。 讨论伙伴是隐蔽的(在另

一房间里),声音是统一的,讨论内容也是统一的,被试也是背景相同的大学生(无

关变量的控制)。 要观察的是,被试在与 1 个人、2 个人或 5 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对

这个事件产生的反应,研究者测量了他们走出房间将讨论伙伴发病情况报告给研

究者的人数、速度、关切的程度、焦急的程度、个人参与的程度等,经过数据分析,研

究者验证了自己的假设(参见第八章,助人行为与攻击行为)。

使用实验室实验法的一般设计模式和简化设计模式见表 1-5 和表 1-6。

表 1-5 一般设计模式

前测 刺激变量 后测 实验效应 误差控制

实验组 有 有 有

控制组 有 无 有

实验组数据(后测数据-

前测数据) -控制组数据

(后测数据-前测数据)

随机分派被试

前测(保证起点相同)

控制组后测(排除学习效应)

表 1-6 简化设计模式

刺激变量 后测 实验效应

实验组 有 有 实验组数据-控制组数据

控制组 无 有

控制误差的主要方法是被试的随机分派和使用控制组。

(二)现场实验法

把实验的场所安排在现场(自然情境中)叫作现场实验。 在现场实验中,被试

一般意识不到自己参与了研究。 被试可能是在街头行走的人、地铁中的乘客、商店

中的购物者、法庭中的陪审员等。 由于现场实验也是实验法的一种,因此,这种方

法也必须有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并不是在现场中随意观察的。 同时,在现场的实

验研究也要对变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例如,有人研究“助人行为与强化(社会

肯定)的关系”,研究者请自己的研究助理假扮成一个普普通通在街上行走的女

性,向一个路人(被试)问路。 这位助手分别对指路人的助人行为作出三种不同的

14

第23页

反应,第一种是积极的(“非常感谢你,我真的很感激”),第二种是中性的(“行,知

道了”),第三种是消极的(“我听不懂你说的,我去问别人”)。 此后,另一位研究助

理在被试前方走路,有意识地表现为在不经意之间掉了一个小包。 研究者观察给

予不同强化的被试这时的反应。 他发现,得到积极强化的人中 90%有第二次助人

行为,帮助拣起小包,或提醒掉包人捡起小包;得到中性强化的人中 80%有第二次

助人行为;得到消极强化的人中 40%有第二次助人行为。 这种方法由于是在真实

生活中进行的,因此有比较高的外部效度。

二、非实验法

(一)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建构理论而不是进行推论,因此个案研究与通过随机

抽样而推论总体的研究在研究范式上是完全不同的。 然而,个案研究同样可以寻

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不过,通过这样的研究方法寻找出来的因果关

系和相关关系尚未经过验证。

个案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个案研究可以是真实的、全程的、完整的,可

以是个别的、具体的、因人因时而异的。 第二,被试可以充分地陈述自己的想法,而

不必被迫在一些可能不适合自己的问题上进行回答。 第三,与个案有关的材料可

以被充分地收集进来,研究的时间可长可短,研究的经费可多可少,研究假设不一

定是事先设计好的,它可以在研究中逐渐清晰起来,甚至可以完全与研究者先前的

想法相反,因此,个案的数目可以根据研究的进展进行扩展,直到达到理论饱和。

第四,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处于平等地位,甚至处于向被研究者学习的位置,主试可

以让被试充分了解研究的目的,并与主试共同发现研究的问题,寻找对双方都有价

值的问题进行研究。 所以,个案研究者更倾向于改称主试和被试为“研究者” 和

“被研究者”或“研究参与者”。

个案研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1? 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方法是从人类学中借鉴过来的方法。 使用参与观

察的方法,可以使被试与主试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或完全不被察觉。 因此可以使

主试直接观察、了解被试口头陈述的内容与实际行为之间是相同或是不相同的。

当研究需要了解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过程、事件、关系、社会环境、意义等时,可以选

用参与观察法。

W? F? 怀特(W? F? Whyte)的《街角社会》(Street Corner Society)①记录和分析了

波士顿一个贫民区街头团伙群体规范的特征(如何形成、改变、作用)。 他在这个

15

① WHYTE W F? Street corner society: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n Italian slum[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3? (中译本《街角社会》,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4 年根据第四版译出)。

第24页

街区生活了一年,并且参与团伙中的各种活动,例如团伙头目的产生,与其他街区

团伙的来往、争斗。 他同样使用团伙中使用的语言,了解团伙成员对团伙的认同、

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向上的社会流动预期和努力、社会对街头团伙的偏见、团伙的

解体等。 他的研究成为社会心理学经典的采用参与观察方法的研究。 除此之外,

还有社会心理学家为了研究发生在美国的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以矿工身份研究黑

人矿工和白人矿工的交往。 他们发现,白人矿工在井下对黑人矿工是友好的,而到

了地面上,在工作时间以外,白人旷工就表现出明显的种族偏见和刻板印象。 这说

明,刻板印象的形成是有社会赞许、社会影响在其中的,与双重身份认同的凸显

有关。

根据参与观察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的参与(观察者的身份不为

人知,自己与参与群体浑然一体),完全的观察(明确的局外人身份,例如记者),作

为参与者的观察者(虽观察,但是有比较深程度的参与),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虽

参与,但仍然是观察者)。 后两者为半参与观察。

作为局外人或局内人,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会有不同。 因此,参与观

察是一项个人性很强的研究技术。 究竟是局外人还是局内人更有利于观察呢? 例

如,让外国人来研究中国人更好,还是让中国人研究中国人更好? 异文化的研究者

可以保持一种好奇和敏感,但是可能不了解许多外显行为的意义,更不容易将个别

的行为与整个文化社会历史的脉络联系起来进行观察,从而会使观察的效果降低。

但是,如果研究者训练有素,对所要观察的行为和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并做好了相

应的准备,如建立了信任、通晓当地人使用的语言、对当地的习俗有相当的了解,更

重要的是懂得尊重当地人的文化价值观,那么他可能会观察到当地人浑然不觉的

一些现象。 但是,如果中国研究者有意识地参照其他文化,深入本文化进行研究,

就可以发挥对文化环境理解深刻、对语言通晓、建立信任便利以及容易寻找相关资

料等先天优势。

2? 深度访谈法。 深度访谈可以分为结构性访谈和半结构性访谈两种。 访谈

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时则需要掌握许多技巧。 第一,要明确被访谈对象的文化社

会背景,找到建立信任的基本点;第二,在谈话中要注意尊重对方的隐私权,在给予

对方承诺并得到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录音、录像、记录、拍照等;第三,要善于抓住谈

话中可以开发的问题,深入谈下去;第四,注意不要轻易中断谈话,要从一些比较容

易回答的问题过渡到研究者需要访谈的问题;第五,对深度访谈的资料需要进行专

业分析。

3? 典型组调查法。 典型组调查( focus group)是一种团体访谈,也被称为焦点

访谈(focused interview)。 基本操作方法是从特定的目标人群中选择若干对象,以

讨论会的形式围绕研究者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讨论。 所谓典型性,就是成员与论题

有某种联系,对于论题具有典型性。 与一对一的访谈相比,典型组调查增加了团体

16

第25页

成员之间的互动和讨论。

每个典型组一般由 7~8 个调查对象、主持人和几个助手组成。 主持人根据提

纲提出开放性问题,助手不参加讨论。 讨论应该详细记录,以备后续分析。

典型组调查法的特点是:①探索性强;②可以利用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激励,

获得更多的资料;③与深度访谈相比,时间比较短,因此,它不如参与观察法自然,

不如深度访谈法深入;④群体压力会影响成员发表特殊的看法;⑤对主持人的技巧

依赖比较大;⑥不容易建立信任。

4? 口述史法。 口述史法是通过个人或一些人叙述生命史(时间)或生活史(个

人私人领域)获得资料的方法。 所谓“口述”,是相对于书面文字而言的;“史”则涉

及事件在何时何地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等事实,以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和观点。 口

述史法起源于对正史的补充和修正。 它突破了文字权的限制,把解释历史的权利

归还给普通人,特别是那些较少使用文字的人群。 因此,口述史法的特点是:①可

以获得弱势群体的资料;②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③资料包括内心感受和个人评

价;④与焦点组访谈法不同,它没有受到群体中他人表述的影响;⑤一般来说,花费

在叙述上的时间较长;⑥非常依赖叙述人的记忆、表达能力以及表达意愿。

(二)问卷调查

定量的非实验法主要进行相关研究,即通过非实验的方法发现变量之间的相

关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强度。 相关关系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关系,

但是因为因果方向性不明确,即不明确哪个变量是自变量,哪个变量是因变量,所

以这一研究只能说明二者是相互影响的以及影响的强度,却无法回答谁影响了谁。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因素之间并没有清晰的因果联系,因此,相关研究在社会心理学

中显得特别重要。 当统计技术有了进步以后,多变量统计分析等高级统计方法大

大提高了相关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关研究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更多的是在态度问卷和人格测验中进行。

量表和问卷都是测量工具,在实验法和非实验法中经常被使用。 二者的区别

是,量表通常是以纸笔、投射、操作等标准化的方式获得测量数据的,一般要有常

模、信度效度指标。 问卷方法比较适合研究具体内容和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当然,

这二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问卷可以逐渐发展成量表,量表也可以部分地用于

问卷。

(三)现场研究

现场研究是不进行任何控制的研究方法,在真实场景下进行,可以系统观察一

系列现象,也可以在多个现场观察同一种现象。 例如,观察行人在过马路遇到红灯

时,对规范的遵守程度如何、忍受力有多大、有没有从众现象、交警出现与不出现的

影响如何等。 现场研究的真实性强,反映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因此,

现场研究依然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一般会在现场研究

17

第26页

的基础上设计更为严格的实验室研究。

(四)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方法。 海量数据可以分为自然数据

和调查数据。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移动互联技术以及数据类型的迅速发展,使得社

会心理学家可观察的对象更为宏大、信息更为复杂。 例如,微信、微博文本大数据

提供了研究社会情绪变化的真实素材。 采用特殊的分析技术,可以记录和追踪社

会情绪变化的趋势。 例如,正向情绪或负向情绪在一些事件出现前后的变化,某些

焦虑或乐观的判断对投资、消费等决策的影响,等等。

三、研究方法的比较

研究方法并无高低之分,并不是越难操作、越难掌握、对仪器设备依赖性越强

的研究方法就越好。 研究方法采用得当与否,取决于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的匹配

程度。 因此,了解各种研究方法的特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就对重要的三

种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参见表 1-7)。

表 1-7 研究方法的比较

研究类型 研究逻辑 研究目的 被试选择 研究场域 获得资料 分析方法 研究策略

实验法 假设检验 因果关系 随机选派 实验室/ 现场 实验操作 统计分析 定量研究

社会调查 理论检验

相关关系

推论总体

抽样 统计总体 问卷调查 统计分析 定量研究

个案研究 理论建构 意义建构 适当 现场 自然观察 内容分析 质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尽管三种方法都是用来满足“描述和解释”的研究目的的,但是,实验法是通

过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解释事件的(即 why),因此,其描述是在控制条件下

的描述,其解释是在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的前提下推论的。 而社会调查在描述时(说

明 how)更重视数量特征(how many 和 how much),在解释时不追求变量之间的因

果方向性,因此能够检验多种关系。 它对自变量不进行操纵,仅通过抽样方法对无

关变量进行控制。 个案研究在描述时既不控制,也不关注数量特征,它通过对各种

相关的现象进行全面、细致和全程的描述,建立理论解释。

(二)被试的选择

在实验法的研究设计中,特别强调控制组、实验组被试的随机选派,而在整个

样本的选择上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并且,它使用的样本一般不多。 社会调查对抽样

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研究者必须十分明确抽取样本的总体与本研究目的和推论

范围之间的关系。 而个案研究在个案的选择上最依赖研究目的与条件,更具有经

18

第27页

验的性质。

(三)研究的场域

实验法的研究场域中的“现场” 与个案研究的场域不同,尽管它们都被称为

“field study”。 实验法的现场研究是一种利用自然现场进行观察的实验研究,它要

求研究者必须控制和操纵在现场出现的自变量。 由于现场的真实性较强,研究的

外在效度也就较高,减少了人为制造自变量和实验室给被试带来的影响。 个案研

究的现场是几乎不加控制的自然现场。

(四)研究的策略

实验法和社会调查都是定量研究,基本上以分析为策略,即部分式的、元素式

的验证假设。 个案研究是质性研究,基本上以整合为策略,即全貌式的、整体式的

发现和建构理论。

(五)因果关系与研究方法

很多人认为,只有实验法才可以研究因果关系,而个案研究最多只能描述一些

现象。 事实上,深入的个案研究也可以找到事件发生的因果联系以及各种影响

因素。

获得研究资料后,一般要进行规范的和系统的资料分析,读者可以参考心理统

计、社会统计等教科书和相关软件的介绍来了解统计分析的具体方法与技术。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边界与学科视角

要想廓清一个学科的基本边界,可以从回答它不是什么入手。 而要说明它不

是什么,就要与相关的学科进行比较。 下面我们将社会心理学分别与社会学、文化

人类学、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加以比较,从而进一步理解社会心理学这一学科

的特性。

一、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边界

(一)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比较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差别主要在于 “ 分析单位” ( unit of

analysis)和“解释水平” (level of explanation),除此之外它们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些

差异。

1?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第一,社

会心理学关注的是与社会或群体具有心理联系的个体,而不像社会学那样关注社

会群体(例如低收入群体、女性、单亲家庭等)和社会结构本身。 第二,社会学家着

眼于研究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社会关系的功能或影响力,而社会心理学家关注个

体在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社会关系中如何通过个人内在的心理过程接受这种影响

19

第28页

或不接受这种影响。

2?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中的人类(特别

是文化类型中的人类),这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有相当大的一致性。 社会心理学

家不但通过研究人类来了解文化中的人类,也进行某些动物实验来了解人类;不但

通过研究在真实文化社会生活中的人来了解人类,而且进行人为设计的实验来研

究人类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更重要的差别在于,文化人类学

更注重文化制度(仪式、语言、生活方式等)对人的影响,而社会心理学更注重文化

中的个人对文化的选择、接受、顺应、拒绝等与文化建立心理联系的心理过程、心理

机制和心理特质(如人格特质)在人与文化之间互动的作用。

(二)社会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的比较

1? 社会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

因此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为研究对象,并且更注重研究心理活动与生理活

动之间的关系,例如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态度、情感、意志、行为等,并不特别注

重社会因素。 它比社会心理学更抽象、更普遍。 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实验为

主,而社会心理学不仅要进行实验研究,还采用问卷调查、参与观察、现场实验、大

数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

2? 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着眼于人的个别差异,寻找“我”与

“我们”的不同,并且这种寻找是以人格特质为视角的。 换言之,人格心理学试图

探讨“人们彼此之间相似或相异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 而社会心理学更关注

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个人与宏观社会文化、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相

互影响。

(三)作为交叉学科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与许多学科交壤,形成很多交叉学科。 这些学科应用了社会心理

学的基础理论,同时发展出更多精细的分支,并丰富了社会心理学,参见表 1-8。

表 1-8 作为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的社会心理学

相关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交叉和应用学科 研究领域举例

政治学 政治心理学

政治观念、 民意、 政治运动、 投票、 政治

参与

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心理学 国家观念、国际关系

经济学 经济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推销心理学、就

业心理学、投资心理学、储蓄心理学、税收心

理学

20

第29页

续表

相关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交叉和应用学科 研究领域举例

法学 司法社会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罪犯心理学、庭审心理学、法

官心理学

教育学 教育社会心理学 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校园文化、班级气氛

管理科学 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

领导行为、心理契约、激励机制、工作价

值、组织公民行为

环境科学 环境社会心理学 拥挤、城市交通、建筑设计、环境意识

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社会心理学

社会价值观、社会流行语、网络心理学、新

媒体、沟通与传播心理

医学与健康 健康社会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辅导、健康与生命观念、医患

关系、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与污名

体育 体育社会心理学

体育价值观、竞争、成就归因、公平意识、

竞技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能力很强,应用领域很广,除了上表所列之

外,还有很多交叉学科和应用领域,例如人口学、城市研究、女性研究、贫困研究、社

区研究、老年研究、残疾人研究等。

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视角

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然具有独特的学科视

角。 “学科视角”是指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在实际研究中依凭的观察与解释角度。

社会心理学学科视角的深层根基便是人观,即有关人的基本性、整体性认知。 它作

为元理论,从根本上决定了以其为深层根基的社会心理学学科视角会为研究者认

识和把握社会世界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参照框架。

历史地看,随着实验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文

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等相关相邻学科的发展,以及其所推动的社会心理学界对人

类自身存在的认识的发展,实验社会心理学、批判社会心理学、本土社会心理学、文

化社会心理学、进化社会心理学及社会生态心理学等学科视角相继被提出并受到

极大推崇。

(一)实验社会心理学视角

实验社会心理学视角最早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兴起于美国,后传入欧洲,并

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造。 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元理论基础可以简要概括为

三点:第一,人是一种孑然独立于世,且具有自足性、独特性、整体性、超历史性、去

21

第30页

文化性的综合体,是其认知、情绪、动机及行动的中心;第二,个体先于社会而存在,

社会只是个体的加总;第三,相对于个体而言,社会是由他人及其行为构成的外在

环境,这一外在环境能够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 在此元理论的支撑下,该

研究视角偏向于聚焦他人在场(包括真实性、想象性及隐含性地在场) 对个体思

想、情感及行为的影响。 与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视角格外强调和聚焦人的个体性

存在及其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决定作用不同,欧洲实验社会心理学视角更强调和

聚焦人的群体性存在,及其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决定作用。

(二)批判社会心理学视角

批判社会心理学视角兴起于 20 世纪 70—80 年代。 这一研究视角的元理论基

础可以简要概括为三点:第一,社会与个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具体而言,社会是

由一定数量的个体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建构出来的,它一旦被

建构出来,便会反过来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第二,社会之所以称为社会,

在于作为构成要素的个体彼此之间共享一定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不同个体在寻求

意义的过程中通过互动协商建构出来的;第三,经由社会建构而来的知识高度相依

于时间与文化区位。 在这一元理论的支撑下,该研究视角偏向于聚焦某一社会现

实赖以建构并得到有效利用的方式,以及以特定方式被建构出来的社会现实所带

来的社会性后果,特别是其对人们所能采取的行动及其被对待的方式的影响。

(三)本土心理学视角

本土心理学视角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 这一研究视角的元理论基础可以简

要概括为三点:第一,人既是适应者,又是建构者,总以特定心理和行为与其所处环

境发生着相互作用;第二,对于人类个体而言,生态、历史、社会(包括政治和经济)

及文化是先于其存在的,且因此成为无法超越的“给定”环境;第三,人的心理现象

总是嵌在特定生态、历史、社会及文化脉络之中的。 在此元理论基础的支撑下,该

研究视角偏向于聚焦嵌入特定脉络下的本土民众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即一种与“客

位”(etic)不同的“主位”(emic)视角。

(四)文化社会心理学视角

文化社会心理学视角兴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 这一研究视角的元理论基础

可以简要概括为三点:第一,人是一种兼具社会性和文化性的非原子化、非中性

化的存在;第二,人的心理与行为有内外两个源头,其中,内在源头是人的大脑,

外在源头是人所嵌入的社会文化世界;第三,社会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的关

系,二者的相互建构总发生于社会情境之中。 在这一元理论的支撑下,该研究视

角偏向于聚焦文化对人的社会性及心理多样性的模塑,以及人与文化社会情境

的相互作用。

(五)进化社会心理学视角

进化社会心理学视角兴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 这一研究视角的元理论基础可

22

第31页

以简要概括为三点:第一,现代人实质上是“摩登原始人”,其现代身体里容纳着一

颗“旧石器时代的心灵”(a stone age mind)①,或者更为具体地说,生活在现代社会

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着经由生物遗传而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的基本心理机制,

这些基本心理机制是人类祖先在历时数百万年的狩猎-采集生活中以及在自然选

择的作用下为解决生命攸关的适应问题而进化出来的;第二,这些适应问题大都具

有社会性,由此使然,经由人类种系进化而来的基本心理机制也大多以解决社会性

问题为其功能;第三,个体所嵌入的社会情境对其所拥有的经由种系进化而来的相

关基本心理机制具有激活作用。 在这一元理论基础的支撑下,该视角偏向于聚焦

个体与社会情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其赖以促发某一特定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

(六)社会生态心理学视角

社会生态心理学视角兴起于 21 世纪初。 这一研究视角的元理论基础可以简

要概括为两点:第一,人始终嵌入物理(自然)、人际环境及宏大社会环境之中;第

二,人与其所内嵌的物理(自然)环境、人际环境及宏大社会环境不断发生着相互

作用。 在这一元理论基础的支撑下,该研究视角偏向于聚焦人所嵌入的物理(自

然)、社会及人际环境何以影响个体或群体的认知、情感与行为,以及这些认知、情

感与行为如何反作用于物理(自然)、社会及人际环境。

总体来看,以上学科视角的相继涌现在无形之中折射出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大势:以开放性、多维性、辩证性人观代替封闭性、单维性、机械性人观,并以此为逻

辑起点来拓展分析视野,从而使之在时间空间维度上兼顾近端和远端,在分析层次

上兼顾微观、中观和宏观。 文化社会心理学视角、进化社会心理学视角与社会生态

心理学视角等三种新兴学科视角具有兼容性和互补性。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学术传统与发展简史

一、学术传统与研究取向

(一)社会心理学的两种学术传统

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是以 1908 年出版的两部同样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著作《社

会心理学导论》 (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 和 《 社会心理学》 ( Social

Psychology)为标志的。 前一本是社会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William McDougall,

1871—1936)所著,后一本是社会心理学家罗斯(Ross,1866—1951)所著。 威廉·

麦独孤是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他强调本能的作用;而罗斯则是社会学取向

23

① COSMIDES L, TOOBY J?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 primer [ EB/ OL ] ? [ 2008 - 06 - 22 ] ? https: / /

www? cep? ucsb? edu / primer? html?

第32页

的社会心理学家,他强调社会风俗、时尚、暗示、模仿、聚众等社会文化因素对社会

行为的影响。 从社会心理学创立的最初阶段起,这一学科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

术传统,直至今天,这两大学术传统还对这一学科产生着影响。一般来说,这两种

学术传统分别被称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1?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更注重个体历程、人际关系、群体历程。 其主要理论

有社会学习理论、群体动力学、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等。

2?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更注重较大群体、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变迁历程。 其

主要理论有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等。 社会

学家塔尔德(Tarde,1983—1904)在 1898 年就已经出版了以社会心理命名的社会

学著作———《 社会心理研究》。 此外, 塔尔德的 《 模仿律》 ( 1890) 和杜尔凯姆

(Durkheim,1859—1917)的《自杀论》、勒庞(LeBon,1841—1931)的《群众心理学》

(1895)和《革命心理学》(1913)都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早期代表作。

(二)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的取向

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一

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为研究取向,它们对社会心理学并不是一种取代,而是

对社会心理学的丰富。 这三种研究取向的共同特点是都与文化有关。 前两个是文

化比较和文化心理学研究,后一个是对本土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学研究。 文化心理

学主要研究在文化的影响下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 跨文化心理学主要通过文化比

较说明不同文化下人的心理与行为呈现的差异。 而本土心理学研究本土文化中特

有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在研究概念、方法、理论等方面都与泛文化和跨文化的研究

有所不同。 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取向是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以后出现的,特别是

在北美以外的国家(地区)和文化中开展起来的心理学研究的运动。 例如,中国香

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内地(大陆)的社会心理学家对中国人面子、送礼、关

系、报答、自己人、中庸思维、儒商、家长式领导模式、企业中的差序格局、孝道等开

展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众多有价值的发现。

二、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

社会心理学经历了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社会分析学三个阶段。

社会哲学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也可以称为思辨期。 这个时期可以

追溯到 19 世纪上半叶以前。 其特点是一些思想家提出了一些解释有关社会心理

现象的想法。 例如,柏拉图(公元前 427 年—公元前 347 年)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

想(《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 年—公元前 322 年)指出人是社会动物。

中国古代也有许多思想家提出过社会心理思想。 例如,孔子谈到过应该如何识别

他人。

社会经验论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其标志是 1908 年《社会心理学导

24

第33页

论》和《社会心理学》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 在这一阶段,德国的民族心

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直接促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由于受到科学发展的影响,出现了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倾向。 最早

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是 1897 年美国的印第安纳大学的 N? 特里普利特(N? Triplett)

所做的一个实验,被公认为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的第一个实验研究①。 N? 特里普利

特通过对骑自行车人的观察发现,他人在场会影响工作效率。 他在“定速与竞赛中

的动力因素”的实验中发现,单独骑自行车的人的车速比一群人一起骑车的车速慢

20%。 后来,他又在 10~12 岁的儿童中进行卷钓鱼竿线的比赛研究中发现,一群儿

童比单个儿童的工作效率高 10%。 他的研究第一次表明,社会现象可以通过实验

的方法进行研究。

社会分析学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时间大约为从 20 世纪 20 年代至

今,其具体特征为社会心理学的独立发展。 德国人 W? 莫德( W? Moede ,1888—

1958)1920 年出版了《实验群体心理学》一书,奥尔波特(Allport,1890—1978)1924

年出版了教科书《社会心理学》,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 奥尔波特在这

本教科书中证明了实验方法能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重要的研究手段,社

会心理学也将成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这一时期的社会心理学已经从描述

转变为实证,从质的分析转变到量化实验。 到了 1937 年,G? 墨菲(G? Murphy)和

L? B? 墨菲(L? B? Murphy)出版了《实验社会心理学》一书,推动了社会心理学向科

学心理学方向发展。

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影响整个世界的社会事件,例如美国经济大

萧条(1929)和二战。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在 1936 年成立了专门研究社会问题的

组织———“社会问题的心理学研究协会”(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ocial

Issues,SPSSI)。 来自欧洲的社会心理学家,例如,F? 海德( F? Heider)、M? 谢里夫

(M? Sherif)、K? 勒温(K? Lewin)、T? 阿诺多( T? Adorno)从社会规范、群体过程、权

威人格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大大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二战以后,社会心

理学得以迅速发展。 大批欧洲社会心理学家将欧洲的学术传统带到美国。 他们在

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关注认知过程在解释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

发现了认知不协调现象,态度及其转变的研究也风靡一时。 后来,社会变得越来越

多元化,人们能够容忍认知上的不一致性,这时,也因为发现人类在认知时并不总

是理性的,对认知归因的研究逐渐转向了对认知策略的研究,包括图式、认知捷径

等目前的热门领域。 表 1-9 简要列出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情况。

25

① Triplett N? The dynamogenic factors in pacemaking and competition[ J] ?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87(9):507-533?

第34页

表 1-9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进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进展(重要的

理论、研究领域及研究者)

年代

社会事件及相关社会

心理学的应用举例

第一个社会心理实验(Triplett,1898)

教科书(McDougall,1908;Ross,1908)

1900

飞机,冰箱、缝纫机、疫苗、自行车,照相机、内

燃机、无线电话、电报、电灯、汽车、收音机等

的发明

《民族心理学》(Wundt,1919) 1910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教科书(Allport,1924)

态度测量(Thurstone,1929)

1920

火车、收音机等进入日常生活

应用领域:民意调查

态度与行为(La Piere,1934)

符号互动论(Mead,1934)

群体规范(Sherif,1935)

挫折攻击(Dollard,1939)

团体动力学、场论(Lewin,1939)

1930

第二次世界大战

应用领域:工业组织、生产效率、群际歧视

领导研究、士气 194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应用领域:组织行为

权威人格(Adorno,1950)

从众(Asch,1956)

认知不协调(Festinger,1957)

归因(Heider,1958)

1950

朝鲜战争

电视、个人电脑的出现

应用领域:个人认知、态度改变、人际过程

双语(Lambert,1960)

吸引(Newcomb,1961)

成就动机(McClelland,1961)

服从(Milgram,1962)

归因(Kelley,1967)

助人(Latanen and Darley,1967)

1960

越南战争

应用领域:攻击、暴力、离婚/ 亲密关系

社会认同(Tajfel,1978) 1970

欧洲共同体的提出

计算器、家用录像机的出现

应用领域:群际关系、国家认同

社会认知

应用社会心理学各分支

本土社会心理学

1980

计算机开始普及、环保理念普及

应用领域:广告、文化心理差异

跨文化社会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文化社会心理学

跨文化本土心理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

1990

智能手机、互联网、全球定位系统( GPS) 的

使用

经济全球化

老年问题、性别歧视、大众传媒、艾滋病

应用领域:文化交流、混融与冲突

26

第35页

续表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进展(重要的

理论、研究领域及研究者)

年代

社会事件及相关社会

心理学的应用举例

神经社会认知科学

进化社会心理学

全球社会心理学

2000

脑科学发展

基因研究方面的重大进展

应用领域:反恐、突发事件、全球灾害

跨国、跨地区移民、代际差异

互联网大数据心理学

社会心态

2010

移动通信设备的个人化普及

人工智能、外太空探索

应用领域:传播心理、社会变迁

健康社会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国际关系心理学

智能社会心理学

2020

新冠疫情、环境污染、人工智能

应用领域:灾害应对、心理健康、国际关系、社

会矛盾解决、人机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以及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历史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领域爆发了著名的“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所谓危机,是指文化人类学家的一些发现挑战了社会心理学家在实验室研究中得

出的一些结论。 例如,米德(Mead,1935)在新几内亚三个原始部落的男性特征和

女性特征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在阿拉佩什这一部落中,男子和女子都表现出相同的

特征,例如合作、文雅、关心别人的需要、不竞争等。 在研究者看来,这些都是西方

社会的女性特征。 另一个部落是蒙杜古马,在这一部落中,男女都食人肉、凶猛、冷

酷、好与人竞争、侵犯别人、好斗、对别人的侮辱特别敏感,并且随时准备报复。 在

研究者看来,这些都是西方社会的男性特征。 而在第三个部落———查姆布利部落

里,研究者发现女子处于掌权地位,她们从事捕鱼来获得食物以及以鱼来进行对外

贸易,换取所需要的其他商品。 部落的男子则从事艺术活动和其他非物质活动,例

如跳舞、雕塑等。 部落男子的特征包括注重服装的华丽、从女性那里获得安全感、

优雅、胆怯、顺从、爱好艺术以及对别人意见敏感。 而这个部落的女性讲求工作实

效,工作有效率,对男子和蔼、忍耐、欣赏。 尽管米德的研究在以后的年代里受到许

多质疑,有些人还到这三个部落重新进行了观察研究,认为她的结论是研究者自己

的偏见,但是无论如何,文化人类学家发现,社会心理学家在实验室得出的研究结

论并不是普适性的,存在着文化的相对性,一旦回到真实世界里,这些结论都不一

定可靠。 于是,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对实验室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产生怀疑。

本土社会心理学的出现是与社会心理学危机相联系的。 大约在 20 世纪 70 年

代之后,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形成了以北美为核心、以其他国家为边缘的趋向。

27

第36页

文化人类学的挑战导致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又引发本土心

理学的诞生,后来出现了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本土心理学。

中国的心理学家在 20 世纪 20 年代不仅翻译了一大批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著

作,还根据在中国的研究编辑和撰写了一批著作,例如陆志韦的《社会心理学新

论》(1924)、潘菽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1931)、高觉敷的《群众心理学》 (1934)、

张九如的《 群众心理与群众领导》 ( 1934)、孙本文的大学教材 《 社会心理学》

(1944)。 此外,陈鹤琴研究过婚姻心理,张耀翔进行过民意测验、广告心理研究,萧

孝嵘研究了抗战时心理建设等许多与中国当时国情有关的领域。 之后,中国内地

的社会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因历史原因被迫停止,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开始恢复。

经过几十年的恢复重建,中国社会心理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很多大学恢复或

新建了心理学院或心理系,一些非心理学、社会学专业科系也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课

程,一些院校的心理学系和社会学系培养了大量社会心理学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与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心

理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团体出版了相关的学术刊物,组织了学术交流活动。 社会

心理学的学术队伍在成长,学科制度也在健全,大量研究成果已经问世,社会心理

学知识也越来越普及。

第五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经典理论流派

社会心理学主要受到四个重要思潮或学派的影响,它们是行为主义、格式塔心

理学、精神分析和符号互动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行为主义是 20 世纪 2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或心理学思潮。 这

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又译为沃森;J? B? Watson,1878—1958)。 他

认为,心理学应当与其他一些自然科学一样,是可以借助观察和操纵来进行研究

的。 心理意识虽然是主观的,但是行为是外显和客观的,只有行为才是内心活动的

真正表现。 有什么样的行为,就可以推知有什么样的心理。 而对于行为来说,他认

为可以归结为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而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来源于外部

或内部的刺激。 他的著名公式是:

刺激(S) →反应(R)

例如,他认为语言是一种声音符号,触摸是一种感受符号,当人们接收到信息

符号后就会形成相应的反射和反应。 他的这一模式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在

此基础上形成了“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 他的一句名言是:“给我一打健

全的婴儿和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环境,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

28

第37页

的才能、倾向、本领和他父母的职业、种族如何,将其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

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小偷。”他以此反抗当时美国

的种族歧视,但公然忽视了人的主观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统治美国心理学界将近 60 年,也影响了社会心理学家对研究对象的

认识。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行为主义后期有代表性的理论有“社会学习理论” 和

“社会交换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由班杜拉(Bandura,

1977)等人提出的。 这一理论以刺激反应观点为基础,认为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

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而得以形成、

提高或加以改变的。 观察学习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对信息的注意、保持(通过强

化)、行为反应和对结果的反应以及自我评价。 这一理论尽管是从行为主义发展而

来的,但是开始注意到行为者的内部过程。 由于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化,因此,它

仍然属于行为主义的派别。

(二)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是霍曼斯(Homans,1958)根据经济学原

理提出的。 这一理论认为,社会行为是相互强化的结果,人的特定行为受到的强化

越多,这一行为就越会被更多地表现出来。 交换中,人得到的越多,人就会更多地

重复这样的交换。 由此引申出分配公平原则,以及被亚当斯(Adams,1965)发展出

的公平理论:

R/ C = R′/ C′(自己的投入产出比等于交换者的投入产出比)

自己的投入产出比大于所选择进行比较的另一方的投入产出比,会使人有满

足感,但是过大会使人产生愧疚感,因此他会愿意参与公益事业。 如果自己的投入

产出比小于对方的投入产出比,会使人有不公平感、愤怒和其他负面情感。

这一理论引出的社会比较理论等对社会心理学是非常有贡献的。 当然,在行

为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有些社会心理学家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社会行

为,忽视了社会关系、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与信念、价值观、社会认同等作为社会心

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意义,限制了社会心理学对于内部心理过程的关注。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社会心理观

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又译完形心理学)于 1912 年在德国问世。 这一思潮

来源于对知觉的研究。 德国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知觉图形的时候常常出现错觉、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合性、知觉的顿悟等现象。 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强调人内

在的和自主的选择,强调灵感,从而与行为主义截然不同。 它的模式为:

刺激(S)→个体内在过程(O)→反应(R)

29

第38页

这一模式以及心理动力场(psychodaynamical field)理论认为,部分与整体之间

存在着一种心理关系,人可以对部分进行整合,即通过心理场来进行。 心理场包括

环境和个体两个方面。 格式塔心理学的社会心理观使得社会心理学重新确定了自

己的研究对象,即将在社会环境刺激下,经过个体的社会心理过程以社会行为表达

出来的全过程作为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中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库尔特·勒温

(Kurt Lewin,1890—1947),他提出了群体动力学理论。

三、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学派是从临床精神病治疗中发展出来的,并非正统的心理学理论,这

一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也从不被人称作心理学家。 但是,

无法否认的是,精神分析学派对人类认识自身影响至深。 弗洛伊德的主要发现是,

人类意识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领域,即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座冰

山,在水面以上露出的是意识,而水面以下的巨大部分是潜意识,见图 1-3。

@UB 7U

@

$@UffiU

图 1-3 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示意图

新精神分析(neo-psychoanalysis)学派中的社会学学派是 20 世纪 40 年代从精

神分析学派中分离出来的一个社会心理学学派,它否定了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泛性

论,强调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对人心理的影响,特别是童年经历和家庭环

境的影响。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 H? 沙利文 ( H? Sullivan, 1892—1949)、 K? 霍妮

(K? Horney,1885—1952)、 E? 弗 洛 姆 ( E? Fromm, 1900—1980) 和 E? 埃 里 克 森

(E? Erikson,1902—1996)。

四、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是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心理

与行为中作用的理论。 该理论最初是由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提出的,后来发展出两个分支理论,即角色理论和参照群体理论。

30

第39页

(一)角色理论(role theory)

角色理论是关于社会角色和社会期望对人的心理形成影响的理论。 这一理论

认为,每个社会中的成员都会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角色、扮演角色、体验到角色

冲突。

(二)参照群体理论(reference group theory)

参照群体理论是解释人的行为如何受到群体影响的一种理论。 所属群体和参

照群体是一对概念,说明个体把什么群体作为自己进行社会比较的参照物,影响着

自己的自我概念、满意感、行为规范和预期等。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到,四种思潮都有各自的传统、背景和侧重。 这些观点告诉

我们,人类的心理可以是外显的或内隐的,也可以是不被觉知的、具有象征符号互

动作用的。

从这些研究领域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从人类的生活

需要中发展形成的。 社会心理学家工作的目的是使人类更加深入地了解个体或群

体的社会性心理活动如何由社会条件所引发和展开,并导致社会行为或社会问题

的发生,从而有助于群体和社会对社会事件的预测、调控或疏导,也有助于个体对

自身心理活动的调节,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从上述讨论中我们了解到,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群体、情境相互影响与相互

建构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随后,我们在后续的各章内容里将看到,它的

学科特征不仅表现在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学科边界与研究视角、学术

传统与发展历史以及理论流派上,还表现在它的主要发现上。

思 考 题

1?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你认为需了解把握一门学科的基本线索?

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与你目前学习的专业学科有什么不同

和相同之处?

3? 从你的生活中选择一个现象或事件,思考如何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加以

认识。

拓展阅读

1? 萨哈金 ?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 周晓虹,等译 ? 贵阳:贵州人民出

版社,1991?

2? 杜瓦斯 ? 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水平[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许燕,杨宜音 ? 社会心理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1

第40页

 

7+fl  .(

+ U

ED7ffi  .(

U

7ff

U

87ffU

7ffffiffl+*U

7fffl +U

7ffffi U

#  

第41页

学习要点与要求

>%U7flffiU7flAEffi+ffi03ffi7

ffi7ff+ffi 67+)@

>!U?7+4ffiU)?7+'U7ff+>

>7 ?F+=U7+)@U@@7+

'U57fffl (

+@@ .=+U(

fl +7ff+

7 A @@7

AU 6+ffifl>A.+ UEFEffi9

+'9..ffi--UL,.+0?UflE0?L>

@-EUflffi7 +

7 flA+'+'U(CLU.+5U

,.1+ ffi 6+

3D3+0UE .+

0? AAUffi,KE+ffi

>flfl* ffi6BCU*ffi6BCUfl*ffi6B

CUEfl7 +AAU CD+FMLffi((EA

A5Uffi ' +flUfl(+UF=7 !

* 

E+flUfl

!ffi6(EAAU A

K

/+%K ( ?AA+ fl (



+7E AU >6?07 AU 4

(

D+'\"ffi7 LU?07 +AAEfl

 flfl +flUfl* ffi6BC+U

'UJ60/BffiUfl*ffi6BCUfl

5U*ffiffi7BCU ffi6

'\"?AU7 7+ E  '

9.--+AflUU@@77 .+5UED

Effl+AAffi A>7CE=@@UM@@7U

.)/ 

33

第42页

人是什么?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斯芬克司之谜,是谜中之谜、谜中之王。 “自

我”是认识你自己的出发点。 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包含着“为什么我会是我”

“我如何成为这样的一个我”“他与我有何不同”“我如何与他交往”“我怎么会与许

许多多的别人构成了我们” “我们之间会如何相互影响” “有了我们之后的我有什

么改变”“有了我们之后的我会怎样对待他们”等丰富的内容。 因此,自我是社会

心理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逻辑起点。 我们将从讨论“我”出发,继而讨论我他

关系、群己关系、他群关系以及群体关系和群际关系。

20 世纪社会心理学关于“自我” 的研究,基本上继承了 20 世纪之初三位重

要思想家的传统,即:詹姆斯( James,1890)将“自我”分为“ I”与“ me”的思想、库

利(Cooley,1902)通过提出“ looking-glass self” (镜像自我) 概念而引入“社会互

动” ( social interaction) 视 角 并 被 米 德 ( Mead, 1934 ) 发 展 成 为 “ 符 号 互 动”

( symbolic interaction)的理论体系和弗洛伊德( Freud,1900) 以《梦的解析》 为代

表建构的精神分析的自我概念( Id,ego,superego) 。 尽管在行为主义统治心理学

长达几十年的阴影下,有关“自我”的研究曾一度处于低谷,但是,在心理动力学

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传统中并没有丢弃“自我” 这一概念。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

随着“自我知觉” ( self perception) 、 “ 自我觉知” ( self awareness) 、 “ 自尊” ( self

esteem) 、“自我概念” ( self concept) 、“自我表现” ( self presentation) 、“自我作为行

动者和观察者偏误” ( self as actor-observer bias) 、“自我监控” ( self monitoring) 、

“自我图式” ( self schema)等新的研究发现,“自我”已经重新成为社会心理学中

的一个核心概念和极其热门的研究领域。 并且,我们从中仍然可以看出上述三

位重要思想家的深远影响①。

60 年来,关于自我的研究迅速扩张。一系列有关自我的概念都得到了不同程

度的研究,大大丰富了我们对自我的认识。 在本章中,让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了

解社会心理学中自我的理论和研究发现:①自我的构成;②自我的获得;③自我的

功能;④自我的发展。

第一节 自我的构成

从理论上看,“自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至少在英语里就有许多不易区

分的表达,例如 self、ego、agent、personality、subject、inner、man、person、mind、identity、

individual 等。 对自我的构成是从自我概念、自我的边界以及自我图式这三个角度

来探讨的。

34

① 杨宜音 ? 自我与他人:四种关于自我边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要[ J] ? 心理学动态,1999(3):58-

62?

第43页

一、自我概念

自我是人们对自己所持有的重要信念的集合。 什么是我自己最为重要的特

点? 什么是我不太擅长的方面? 什么是我可能成为的人? 所有这些关于“我是

谁”“我可能是谁”“我将要是谁”的信念就是自我概念( self-concept)。 简单地说,

自我概念就是我们对自己各方面认识和信念的总和(Baumeister,1998),它具体包

括三个层面:①自己对自己存在的感知和认识(例如自我意识、自我觉知);②一个

人对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与众不同的人的认识(例如自我认定、自我认同);

③对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好坏评价,是不是喜欢自己,对自己抱有什么样的态

度(例如自尊、自我肯定)。

自我概念是如何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发展自己,以及帮助自己适应社会的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它到底包含什么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有什么样的结构,这些结构又

具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一)主我与客我

哲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 W? 詹姆斯(W? James)是现代社会心理学领域自我研

究的拓荒者,他早在 1890 年就提出了系统的自我理论。 他从自我的动力结构角度

把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 主我是作为知者的自我(self as knower),是个体

活动的觉察者;客我则是作为被知者的自我(self that is known),是主我所感知的主

体活动及身心活动①。 当人在婴儿期出现自我意识时,先区分了自我和非我。 婴

儿了解到妈妈的手不是自己的手,然后就会慢慢了解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是可

以服从自己的指令的,比如用自己的手去抓一个玩具熊,让自己不喜欢的球滚开。

到了四五岁以后,儿童会使用“我”来指代自己,不再模仿妈妈称呼自己那样说“平

平喝水”“军军要出去”,而改为“我要喝水”“我要出去”。 到了学龄期,儿童就出现

了主我和客我的分离,主我会命令客我“要听爸爸妈妈的话”,或者“上学不要迟

到,下学要尽快回家”等。 青春期是自我分化达到最大程度的一个时期,主我的理

想化程度逐渐升高,常常被理想的自我所代替,而客我则成为一个现实的自我。 青

少年的想象力为理想自我插上了翅膀,当二者存在恰当距离、青少年可以找到实现

理想的路径时,可以激发其改变自我、发展自我的斗志;而当二者距离过大时,就会

让人感到沮丧,对自己不满,继而改变对自己的看法,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无可救

药。 有些人为了逃避内心的挣扎和冲突,索性放弃理想,降低要求,达到低水平的

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 主我是思考着和行动着的主体,是创造者、推动者和决定

者。 主我不仅将自己与外界区分开来,而且将自己的一切特性统合在一起,成为一

个连贯的、稳定的、完整的自己。 客我则是被主我凝视的自我的另一个面向,社会

35

① JAMES W?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M]? New York:Holt,1890?

第44页

的评价借此被主我获知。 因而,社会经由客我而进入主体,并被主我所建构和重

构。 自我在这样的建构中逐渐成长,反映在个体的自我意识中就是“理想的自我”

(自我设计的)、“应该的自我”(社会期待的)、“可能的自我” (自我预期的)和“现

实的自我”(实际存在的)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最终的统一。 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

自我同一性获得的过程。 这一过程大致要到青年晚期或中年初期才会完成,那时,

自我完成了从统一到分化再到统一的过程,可以按照自己选定的目标脚踏实地地

前进,这种状态就被称为“不惑”。

(二)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詹姆斯(James,1980)还把自我划分为三个方面: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社会

自我(social self)和精神自我(spiritual self)。 物质自我包括躯体和一些延伸物,如

财产、成果和所归属的地方(家乡、国家等)。 社会自我包括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

以及对他人评价的知觉和看法。 精神自我包括自己对自己的主观体验以及自我超

越体验,例如能力、个性、情绪、态度、动机等。 詹姆斯的自我理论为以后的自我研

究奠定了基础。

(三)公我、私我和群体我

格林沃尔德(Greenwald,1982a) 通过对“自我卷入” ( ego-involvement) 和自我

觉知(self-awareness)概念的统合,进行了自我任务分析( ego-task analysis)。 在此

基础上,格林沃尔德和普拉卡尼斯(Greenwald and Pratkanis,1984)、布莱克勒和格

林沃尔德(Breckler and Greenwald,1986)提出从自我的动机层面将自我区分为“公

我”(public self)、“私我”(private self)和“群体我”(collective self)的理论。 他们指

出,个体的自我有三种为达到某种目标而产生的任务。 这些任务与三种类型的自

尊有关。 第一种任务是获取社会的赞许,因此,对于个体来说的“有意义他人”的

评价就 变 得 至 关 重 要, 这 就 是 “ 公 我”。 “ 公 我” 往 往 与 “ 自 我 呈 现” ( self

presentation)和“印象管理” ( impression management) 有关,也可以理解为詹姆斯

(James,1890)提出的“社会我”(social self)的概念。 第二种任务是获得个人成就,

这是指建立在内在自我评价基础上的个人成就,因此较少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是

独立于他人的“私我”。 第三种任务是获得群体成就,自我要完成群体对角色的要

求,因此,群体的评价和目标被内化为个体的“群体我”。 这种看法发展了詹姆斯

关于社会我的理论,从自我的内外和与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我。 但这里的“公我”

“私我”不同于中国文化社会中所指代的“为公的我” (大我) 和“为私的我” (小

我)。

(四)鲍美斯特的自我三分法

R? F? 鲍美斯特(R? F? Baumeister)系统梳理了自我理论,将自我分为三个相互

关联 的 方 面: 自 我 的 反 身 意 识 ( reflexive consciousness )、 人 际 中 的 自 我 ( the

interpersonal aspect of self)和自我的执行功能(self as executive function)。 首先,自

36

第45页

我的反身意识是自我存在的基础,它包括人们把自我作为被知觉的对象而得到的

有关信息和经验;其次,关于自我的认识是在人际间的互动中得到的,并且会在不

同人际关系和环境中重新组合,因此自我与人际的关系互动也是重要部分;最后,

自我的执行功能包括自我控制、发起行为以及追求不同目标等,它赋予自我行为主

体的意义,而自我的这种主动性成就了人类的自主性①。

鲍美斯特的分类继承了詹姆斯的主客我和社会我的观点,强调了主我对客我

的反身意识,也强调了自我来源于社会交往,最后强调了自我概念具有的动机

特性。

近年来,心理学家非常注重“集体自我”(collective self,又译为“群体自我”)的

概念,用以补充詹姆斯忽略个体作为群体成员的性质而造成的欠缺(Brown,1998)。

集体自我即是指个体自我类别化后形成的群体性或集体性自我意识。 此外,还有

学者提出“关联自我” (relational self)的概念,为说明集体即是一个通过个人与他

人形成关联后,特别是面对面的互动后,在个体自我概念上的反映( Brewer and

Gardner,1996)。 所有这些都让我们从自我的结构特征上丰富了对自我的认识。

表 2-1 是对这些方面的相互关系和具体内容进行的总结。

表 2-1 自我的分类结构

自我概念 描述 范例 自我知觉的基础

物质的自我

知觉到生理特征及个人的所

有物

我身材很好

我长得不漂亮

个人成就、个人特点与自我观念

的一致性

精神的自我 知觉到个人的特质、能力

我做事细致

我没有文化

个人与众不同而获得的唯一性

社会的自我

社会角色和在他人心目中的

名声

我是一个会计师

我是一个农民工

公众的认可、名望、他人的赞赏

关系的自我

与自己有直接的、个人的联系

的其他人

我是小丽的母亲

孩子的舅舅刚刚找

到工作

为与自己有特殊关系的人所取得

的成就而感到骄傲

群体的自我 自己所属的社会类别

我是北京人

我是外地来的

种族、国民或地域等类别身份的

自豪感

资料来源:根据布朗的《自我》 34 页表 2? 6 改编,范例来自相关访谈。 原表来源于:BREWER M B,

GARDNER W? Who is this“we”?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1):83-93?

37

① BAUMEISTER R F?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M]? 4th ed? New York:McGraw-Hill,1998:680-740?

第46页

二、自我的边界

自我的边界也是自我概念中的重要问题,关系到自我的边界中是否会在心理

上包含自我以外的其他人。 这一点对认识中国人自我的特性尤为重要。 学者在有

关亲密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伴随着两个人相互表露的增加,双方出现了心理上的相

互嵌入(参见第七章,社会关系)。 此外,文化心理学家发现,有些文化中的人们的

自我呈现出包容他人的状况,而这样的自我将影响自我对他人的知觉和互动、我他

关系、他群关系、群体关系、群己关系和群际关系。 以下介绍比较有代表性的四种

理论发现。

(一)萨姆森(Sampson)关于“自足性自我”和“包容性自我”的理论

萨姆森(Sampson,1988)在讨论“个体主义”问题时提出有两种不同的个体主

义的本土心理学,其区别源于自我与非我边界(the self-nonself boundary)的性质不

同。 “自足式自我的个体主义”是一种边界坚实、标记清晰、强调个人控制和排他

性的自我概念。 这种自我有明晰的自我领域和他人领域的区别。 而“包容式自我

的个体主义”则与之不同,它的边界是流变的,且标记含混,强调包容性的自我概

念。 这种自我的边界并不那么清晰坚实,而是可以将他人纳入边界之内的。

萨姆森发现,尽管西方学者更熟悉“自足式自我的个体主义” (大多以为这种

个体主义是唯一的,因此,许多研究以这一假设为出发点,主流社会心理学也是以

此为基础的),然而,从文化人类学、史学、女性研究以及阶级分析的研究成果看,世

界上的大部分地区或文化类型里都存在着“包容式个体主义”,并且在这些地区或

文化类型里是有意义的。 萨姆森从任何一个文化所具有的三个核心价值———自

由、责任和成就———进一步分析和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在他看来,不仅“自足式自

我的个体主义”文化可以实现这三个文化价值,“包容式自我的个体主义”文化同

样也可以实现这三个文化价值,后者甚至有可能优于前者目前的状态①。

萨姆森的分析创见在于,他从自我概念的边界所反映出的内涵而不是一些文

化的外在特征去寻找对于文化差别的解释。

(二)马库斯( Markus) 和北山(Kitayama) 关于“独立性自我” 和“互赖性

自我”的理论

马库斯和北山(Markus and Kitayama,1991a,1991b)研究了自我概念中的文化

差异,提出了“独立性自我” ( independent self) 和“互赖性自我” ( interdependent

self)的分析框架。 他们认为,西方人(以美国人为代表)和东方人(以日本人、中国

人为代表)对自我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从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个体应是

38

① SAMPSON E? The debate on individualism: Indigenous psychologies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ir role in

personal and societal functioning[J]? American psychologists,1988,43(1):15-22?

第47页

指以自己的特性与他人相互区别的、自主的实体。 而所谓自己的特性,一般是指个

体的能力、态度、价值观、动机和人格特质,这些特性必然影响和导致个体的某些与

众不同的行为。 马库斯和北山认为,许多东方文化中具有保持个体之间相互依赖

的机制,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个体的自我特点在于与他人的相互依赖。 他们的观

点可由图 2-1 表示。

U\"U(/7 U#UB7

'

7





ffi

ffi



'

7





ffi

ffi



图 2-1 马库斯和北山独立性自我和互赖性自我概念示意图

马库斯和北山在解释上图时指出,图 2-1(A)中粗体的 X 代表的是“有意义

的自我表征” ( the significant self-representation) ,是一种“去环境脉络化的自我”

(decentextualized self) 。 这种自我强调个体内在特征的完整性和唯一性,在此基

础上表现出与他人的区别性与独立性,它激励和推动个体去实现自我,发展独特

的自我潜能,表达个体特殊的需要和权利,展示个体与众不同的能力。 在这种文

化中,他人只是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对象,而比较的目的不过是更好地了解个体

自己的内在特性。 图 2-1( B) 中粗体的 X 同样代表有意义的自我表征。 但是,

显而易见,这些表征处于自我与某些特别他人的联系之中。 这样的表征强调的

是个体与他人的联系与依赖。 所以,个体行为只有在特定的社会联系中才有意

义。 互赖性自我对自己的确定根据的不是唯一性,而是自己与他人有关的那些

特性。

根据这样的分析框架,马库斯和北山从认知、情感和动机过程对两种不同的自

我结构和边界进行区分。 他们发现,独立性自我有关自我知觉的信息一般来自自

我特性方面,而互赖性自我有关自我知觉的信息一般来自重要他人以及自我与他

人的关系方面。 独立性自我的情感体验更多来自自身内部,例如感官需求带来的

体验。 而互赖性自我的情感体验更多来自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等较外在的因

素。 独立性自我往往成为推动个体表达自我和实现自己内在潜能的动机,而互赖

性自我则促使个体注重发展与重要他人的交往并获得应有的地位。

马库斯和北山的研究将文化变量引入自我结构和边界概念之中,使过去西方

39

第48页

人眼中的自我不再是唯一的人类自我的表征。 他们的发现对整个社会心理学理论

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有力的批评。 例如社会影响(从众等)、社会惰化和社会助

长、态度与行为不一致引起的认知不协调等(参见第四章,态度及其改变;第九章,

社会遵从行为;第十章,合作、竞争及冲突解决),都不适用于解释由互赖结构的自

我构成的东方社会。 他们将不同文化中的自我概念作为个体与社会行为连接的中

介,较好地找到了解释人类行为重要的、无法忽略的维度。

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结果支持了马库斯和北山的观点。 例如,朱滢等人关于

脑成像的研究发现,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包含母亲。 换言之,母亲成为自我的一部

分(Zhu et al? ,2002;Zhu et al? ,2007),从记忆研究看,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熟

悉自己的母亲(张力,2005)。 并且,具有不同的自我构念的人在个体主义-集体主

义取向(Triandis,1988a;Triandis et al? ,1988;Fischer et al? ,2009)、追求唯一性动

机、自我提升( self enhancement) ( Heine et al? ,1999)、分析性-整体性思维风格

(Nisbett et al? ,2001;Gardner et al? ,1999)、归因倾向(Kitayama et al? ,2009)、亲密

关系(Holland et al? ,2004)、风险决策(Mandel et al? ,2003)等心理因素上都存在明

显差异。

但是,使用马库斯和北山的“互赖我” 概念解释中国人的自我及其边界特性

时,却仍如雾里看花。 在他们认为的将中国人涵盖其中的“互赖我”概念里,由于

缺乏“差序”的含义,无法反映出中国人的自我所具有的“自主性”(以自我为中心,

而不是不自主),因为“互赖”一词无法表达主从关系,掩盖了中国人自我所具有的

自我中心的特征。 此外,该概念过于突出相互依赖,而没有看到体现中国人自我特

有的自主性的“选择性”(在什么情境下使用什么原则与自己所包容的他人以及未

包容的他人进行交往)。 它也没有看到由这种自主性和选择性导致的“动力性”

(对边界变化的掌握)。

(三)杨中芳关于“个己”与“自己”的概念对比

杨中芳(1991b,1991c)提出在“自我”的范畴内区分“个己”与“自己”。 前者以

个人身体为标志将自己与别人相区别,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通常称为“自

我”(self);后者不但包括个体的身体实体,还包括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其他人(即

自己人)。 她认为中国人的“我”属于后者。 为了清楚起见,将这一区分以表 2-2

概括。

表 2-2 杨中芳关于“个己”与“自己”的概念对比

文化类型 中国人 西方人

使用的概念 自己 自我

边界内部包含的内容 个己+自己人 个己

40

第49页

由于西方社会心理学没有将“自我”做上述划分,则必然将西方的“个己”等同

于“我”的事实当作普适性的真理。 因此,他们即便提出了“社会自我” 等相关概

念,却仍然是从“个己”的立场出发的。 中国人的“我”也是有以身体为边界的“个

己”的,并且这个“个己”处于“我”的核心位置上,但是,这个“个己”与某些他人的

区分不是坚实的和明晰的。 中国人的我他边界在包括“个己” 和“自己人” 的“自

己”与“外人”之间。

(四)杨宜音提出自己人式的中国人自我-我们概念的理论

中国文化设计中的“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至少包含着与己身相关

联的另外一个人,也就是两人的对应关系。 因此,儒家经典将“人” 界定为“仁”。

而“仁”则是指“爱人”的人。 这是说,“仁”是人们之间心意相通。 离开了与他人的

交往和关联,就不能称其为人了(许烺光,1971a)。 这种文化设计是由关系来界定

一个人的。 从中国人关系的特性出发,杨宜音关于自己人的研究发现,中国人的自

我边界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中国人的自我概念正如杨中芳指出的,包含个己和自

己人两种成分;另一方面,与西方人相同,边界内部都有个己。 在不同的情境下,经

过不同的情境启动,中国人会使用不同的自我边界(包容他人或不包容他人)来应

对环境的要求。 在比较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环境要求和文化社会制度的安排都强

调差序格局,因而,这时候中国人常常使用的是通透性自我的边界。 在这种情况

下,个己和自己人构成的自我也是中国人的“我们”。 这个“我们”并不是由社会认

同过程(经过自我类别化和去个性化)完成的(参见第十一章,社会认同),而是通

过包容或排斥他人而形成“自己人” 达成的。 因此,“我” 与“我们” 的相通是以

“我”为核心的,不是“我”融入“我们”,而是相反,将他人融入“我”而形成自己人

式的“我们”。

中国人自我(己)的边界具有以下特征:

1? 自主性。 以自我为中心判断包容或排斥他人。

2? 通透性。 包容重要他人,或外推已经不重要的他人。

3? 伸缩性。 因包容和外推他人的多少而改变边界内部的范围。

4? 开合性。 在一定情境下,将边界坚硬化、封闭化,以获得自己人身份。

5? 道德性。 在社会道德的引导下,从小我升华为大我。

由此可见,仅用与独立我相对的互赖我来对中国文化下的自我构念进行概括

是不够准确的,当我们将独立我中包含的独立与自主两个成分分离出来,这样更容

易看到,东西方自我构念的差异主要存在于独立维度上,而在自主维度上二者是相

近的(参见图 2-2(A)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 进而,当我们将互赖我中包含的互

相依赖和包容互渗两个成分分离出来,同样可以更容易地看到,东西方自我构念的

差异主要存在于互赖性的高低和如何互赖的特性上(参见图 2-2(B)第一象限和

第四象限)。 如果说,用独立我概括以北美为典型的西方人的自我构念,那么,对于

41

第50页

中国人的自我构念特性,用关系我概括最为准确(参见第七章,社会关系)。

而当社会情境强调了类别的共同性,也就是情境的类别显著性高时,中国人同

样会将自我的边界收缩至一个人(参见第十一章,社会认同),表现出与北美社会

心理学家揭示的自我相同的边界特征。 因而可以说,中国人的自我边界反映了中

国文化的复杂性,中国人的自我更加独特的文化图式。 这一点我们在下面的各个

部分中还会看到。

U\"U(/ U#UB

P7 B

(/

P#



2

2 7

PB

4

(/



2

#

P(/

4 4 4

2 (/

7



2





2

图 2-2 华人自我构念图

资料来源:杨宜音,张曙光 ? 华人的自我构念[M] / / 杨中芳,张仁和 ? 华人本土心理学研究 30 年 ? 台

北:五南图书公司,2022:37-78?

中国人自我边界伸缩性的研究还引申出关于中国人“大小我”和“公私我”的

一些发现(参见第十八章,文化社会心理学)。

三、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self-schemas)是一种假设的认知结构。 我们拥有许多关于不同事

物的图式,例如关于他人的、群体的、社会事件和客观事物的认知图式。 这些已经

形成的图式影响我们接受新信息的方式,以及对新信息加工、解释和储存的方式

(参见第三章,社会认知)。

具有某一图式的人更倾向于接受能够证明他们自我的信息,而排斥与他们看

法不一致的信息。 例如,具有自我独立性图式的人在遇到困难时会首先想到如何

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在遇到挑战时会挖掘自己的潜力,设法应对自己的处

境。 因为在这样的人心里有着关于自己的一个图式,这个图式告诉他/ 她自己是一

个不轻易依赖他人、不轻易向别人求助的人。 为了保持自我图式,假如他/ 她的电

脑出了问题,他/ 她就会反复查阅书籍、自己尝试、上网查询等,即便自己这方面的

能力和知识不足,也会在求助他人时努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以备以后自己应对这

42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微信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